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析利比亚事件

合集下载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哲学思考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哲学思考

•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
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 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 面对利比亚战争,我们不仅要学会以因探 果,而且要有一种以果探因的思维。
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 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区别 的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坚持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一分为二。看待利 比亚战争,我们不能从单方面去看待谁 对谁错,应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一 问题。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哲学思考
制作单位:
MONGER
!
战争背景: 1、利比亚作为世界上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这是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的主要原因。 2、利比亚虽然富裕,可是其军事力量相当落后。 3,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 影响,使利比亚内部出现了动乱!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 变的必然结果。利比亚战争全过程,从最 初的利比亚和美国的交战转变为与多国的 战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
◆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 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 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 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45,战争演 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 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战 争爆发;2011年3月20日 多国部 队战机完成了对利比亚的 三轮空 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 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 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11年3月19日 美国海军向利比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 的运动变化发展乊中,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 • 利比亚战争从去年的2月份——现在,是一个不断 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用一个发展的眼 观去看待这次战争,不能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至 于这场战争在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让我们用一 个发展的眼观去期待那一天吧!

利比亚之战分析

利比亚之战分析

对利比亚的认识以前对于一些国际动态不是和了解,但是现在的我们不能这样下去,这是一个,需要知识的年代,以前的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想法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培养成全能型人才。

了解各种国内外动态。

现在国际局势动荡,各地区战争时有发生。

就比如利比亚战争吧。

说道战争最受苦的就是人民,最遭罪的还是人民。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

利比亚为什么会发生战争,还要从它自身说起。

首先我们谈一下利比亚的形成:任何国家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和中国一样,利比亚的形成也经历了很多的战争和变革。

在公元前三世纪,利比亚当地人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

七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公园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沿海地区。

1912年,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殖民地。

1943年初,法、英分别占领利比亚南、北部。

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的黎波里塔尼亚,昔兰尼加和费赞三部分合并成立联邦制联合王国。

后改名为利比亚国。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77年3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6年4月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国名暂定为利比亚。

就在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利比亚国家的人民正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多国的侵略,带着堂而皇之的理由,美英法发动力比亚战争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平民,带着它我们的飞机大炮,先把平民的家园会的片甲不留。

不仅是我感叹,在当今文明社会,文明的世界,难道仍然是弱肉强食,大国霸权主义仍然存在?一个非洲小国,列强为何对其动武,如果利比亚没有石油资源,如果当政者听命于大国的摆布,人们就不会受到如此的痛苦。

都认证了这一条,软弱才会被欺。

所以一定要强大一定要富强才能不被他人所欺负。

利比亚问题的由来及影响

利比亚问题的由来及影响

利比亚问题的由来及影响2011年,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动乱,这个原本自然资源富饶、人民生活安康的国度再次卷入战火的硝烟中。

战争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片段,总会结束而回归历史成为过去,但是在战乱的硝烟中丧失的无辜的生命、璀璨的文明却难以回到起点,永远成为历史的遗憾。

先来回顾一下利比亚动乱。

今年2月利比亚爆发内战,至今仍未结束,交战双方分别为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领导的武装和卡扎菲领导的武装部队,前者被称为反动派。

2011年8月22日至今,首都的黎波里沦陷,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现在主政这个破碎的利比亚。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利比亚的动乱已经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与整个世界紧密联系。

利比亚动乱的由来,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简单阐述。

一、内部原因:首先,卡扎菲实行独裁政治。

卡扎菲对待反对派人士的态度是坚持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的原则,他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

同时,阿布萨利姆监狱大屠杀虽被卡扎菲当局掩盖了多年,但却导致民间积怨多年并最终加速了卡扎菲的倒台。

其次,失业严重,贫富差距大。

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个数字比例在北非是最高的。

严重的失业和贫富差距直接加剧了民众与卡扎菲政权的矛盾。

二、外部原因。

首先,利比亚是重要的产油国,盛产石油,还蕴藏有大量的天然气。

这是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的客观因素。

利比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输出国,西方各国的石油集团都在利比亚有大量的投资。

其次,利比亚重要的战略位置。

它是连接欧洲、和非洲是地中海出海口很重要的一个通道,北非是重要的产油区,因此利比亚的这一战略位置就尤为重要。

最后,利比亚的核问题及支持恐怖主义。

利比亚一直致力于核计划,美英情报机构的资料,利比亚拥有11处核设施。另一方面,卡扎菲政权一直支持国际恐怖主义。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方面深怀疑虑,对其实施制裁。由于利比亚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特殊的国内形势,利比亚动乱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这一动乱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对利比亚问题的认识及启示

对利比亚问题的认识及启示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响了伊拉克战争。

如今,伊拉克的局势还没有稳定,8年后几乎是同一时间,以法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又开始了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揭开了西方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序幕。

虽然这一军事行动被西方国家冠以“人道主义”的理由,但从一开始就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

对于西方国家直接干预利比亚的真实意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历时大半年,利比亚在卡扎菲死后依旧动荡不安。

利比亚的反对派还没有拿稳政权,已经宣布:延续卡扎菲与西方各国签订的所有经济合同。

这是一个很刺眼的举动,它也不禁让人疑惑:卡扎菲当年与西方签订的合同,是西方人喜欢的、需要的,那么,西方为何还要干掉卡扎菲,扶持反对派上台?如今利比亚政局发生的改变正如中国当年发生的一切。

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独立并不彻底,他们的主权依然受损,形式上很像中国辛亥革命后轮番上台的军阀政权,每一个依然是西方利益的代理人,最多与西方有不同程度的讨价还价而已。

卡扎菲也是西方利益的代理人,只不过,他有时坚持自己的意见,惹得西方国家反感,所以想把他换了。

但是,卡扎菲坚决不肯。

西方最终不得不动用武力,强迫换一个代理人。

而西方这么的用心良苦寻根究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正如基辛格所说:“国际事务没有道德的空间”。

面对严峻的经济低迷,经济复苏疲软的情势,西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这场战争的进行转移民众对自身生活艰难的强烈不满,减缓西方各政府的压力。

同时西方政府也在“为石油而战”。

国际油价自2004年出现转轨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

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对证遭遇通货膨胀压力而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担忧。

之前,西方国家虽然垂涎与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始终没法找到机会插手。

直至今年年初,利比亚发生的骚乱和动荡,为西方国家的干预行动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借口。

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尽快控制利比亚局势有利于稳定油价,从而有利于西方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

对国际形势的密切关注和分析,最终都应该落实到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对外交往提供借鉴之上。

利比亚战争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利比亚战争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利比亚战争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摘要】:利比亚是能源供应大国,西方列强为获得利益而对利比亚进行政治干预。

这造成我国的经济利益备受影响。

为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改善我国的自身经济实力来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需要坚持用马克思原理观察世界,通过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利比亚政治概况经济状况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国际环境【正文】:一、利比亚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一)利比亚国家的政治概况利比亚国家曾经归属为古罗马领土、阿拉伯帝国、奥图曼帝国。

意土战争爆发之后,便沦为意大利殖民地,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德军和英军的战场。

之后在联合国的安排之下宣告独立,形成利比亚联合王国。

取消联邦制后,改名为利比亚王国。

在卡扎菲的领导之下,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定名为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随后改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之后联合国在英国、美国为首的国际压力下对利比亚实施一系列不平等制裁,长达11年。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死后,宣布全国解放。

(二)利比亚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的前景利比亚经济实力较强,民众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国家发展存在共同利益。

虽然利比亚反对派构成复杂,内部矛盾重重,但利比亚国民普遍对发展经济、建立一个稳定和公正的制度存在期盼。

比较之前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实现政治平稳过渡的外部环境更加优越。

首先,利比亚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国、非洲主要政治经济大国,其局势稳定对世界各国均存在重大利益。

二、利比亚国家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一)利比亚问题是西方用暴力的方式重新分配市场和资源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就会挑选国家来发动战争,掠夺资源重新分配市场。

我国在有利比亚有巨额的石油投资和铁路建设,由于帝国主义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与侵略,带来巨额损失。

他们用战争的手段去掠夺他国的资源。

按照帝国主义国家随心所欲的蓝图去分配市场是不可接受的,这将危害我国调解经济能力,危害我国的发展。

利比亚战争分析

利比亚战争分析

利比亚战争分析最近一段时间利比亚这个名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互联网等各新闻媒体上,而且伴随这个名字之后的更多是战争,还有大家习以为常的美英法为首的西方各国对其的强势军事制裁。

很多人会很好奇利比亚是怎么惹到了西方列强,它的命运是不是也将像伊拉克那样呢?现在我们来分析分析这里面的种种原因。

说起利比亚战争的起因,必须提到的就是利比亚的内乱。

因为在各国去闯入利比亚战场的时候就是冠冕堂皇地举着干扰打击其在权政府的专制统治引起的内战暴乱,维护人民自由的旗子的。

说到利比亚产生的内乱不得不说说利比亚的历史,经受了漫长的西方殖民之后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伊德里斯一世为国王。

1963年取消了联邦制,改名为利比亚王国。

而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统治,成立了以卡扎菲为首的革命指挥委员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自此利比亚迎来了这位世人褒贬有加的国家领导人——卡扎菲。

在卡扎菲领导利比亚的40余年来,石油资源让他带领利比亚脱离了贫困,并跻身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

但却未能换来利比亚人民的和谐。

卡扎菲严格控制着各部落首领,并对国防、外交和安全事务“一把抓”,并且由其家族成员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虽然利比亚有着非洲最高的人均GDP但却正由于收入主要来自石油缺乏产业工业,社会最下层百姓的实际收入很低。

近年来利比亚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各部族矛盾的突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加上卡扎菲的铁腕统治和“子承父业”的接班态势使国内各方十分不满。

而在此次中东北非乱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恰恰就是群众对个人长期执政的厌恶,对家族政治的严重不满。

受到左邻右舍突尼斯和埃及群众运动的鼓舞,国内大批的反对派走向了街头。

而卡扎菲对群众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手段,大大激化了矛盾。

在利比亚国内动荡不安的时候,国外势力对反对派的支持使得内战最终爆发。

在利比亚内战爆发后,美英法等西方各列强均纷纷发表声明要军事干扰利比亚暴乱。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王伟华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2011年3月19日,北约组织开始谋划空袭利比亚,当时俄罗斯和中国选择了弃权。

2011年3月20日凌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以及卡塔尔组成多国联军发动利比亚空袭,拉开利比亚战争序幕。

德国虽然弃权,但在阿富汗策应北约的军事行动。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还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利比亚内乱;二是利比亚主要是生产石油,还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这成为了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的主要原因。

为此,本文就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个原因是利比亚内乱。

利比亚的内乱主要是由于其国家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实际是封建君主式的。

卡扎菲统治利比亚长达40年,财富并没有使这个国家成为富强发达的国家,相反,民众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个部落之间的冲突日渐明显,利比亚日益成为全世界贪污腐败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利比亚人民对卡扎菲政府已经失去了信任,卡扎菲也得不到本国人民的支持,因为卡扎菲政府既无法给老百姓经济实惠,又不能维持国内和平,无法给人民安全保障。

利比亚国内的冲突和冲突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

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问,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

卡扎菲还利用了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很重要的岗位,这样就使政治对手失去了支持基础和威信。

不仅如此,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

卡扎菲政府垄断一切,唯我独尊,拒绝民主,不给本家族或本利益集团以外的人和集团任何机会。

简析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性质与启示

简析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性质与启示

简析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性质与启示利比亚战争是由利比亚骚乱逐步演变升级而引发的一场国内战争。

经过7个月的激烈争夺,截止2011年10月20日,关键人物卡扎菲被击毙,利比亚战争基本结束。

回顾这场内战,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性质、起因与启示产生了深思。

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一、对利比亚战争起因的分析(一)独裁统治,不得人心利比亚曾是意属殖民地。

1951年宣告独立,由伊德里斯一世国王领导,称利比亚联合王国。

1969年由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利比亚共和国。

卡扎菲执政后充分利用部族之争维持统治,将自己部族人员提拔到关键、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

虽然它是石油输出组织的重要国家,其原油产量占全球的2%,据统计,2010年,利比亚人均GDP约为12000美元,为非洲最高。

但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利比亚政府的贪污腐败问题非常严重:卡扎菲家族涉足石油、天然气、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酒店、媒体发行及消费品发行等诸多商业领域,每年都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

据统计,卡扎菲家族成员在全球拥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

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

卡扎菲对反对派的态度是毫不留情的,他不惜代价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下令在三小时内屠杀了阿布萨利姆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

大多数民众处在贫困之中,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卡扎菲政权的不满情绪日渐增加,这为利比亚骚乱、战争埋下致命隐患。

此外,利比亚是一个多部落的国家,卡扎菲自己部落“卡扎法”控制着大部分武装部队,但其他部落也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现在利用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和周边国家的民主运动(如埃及、突尼斯、也门等国)起来反对他,面对这种不利状况,卡扎菲政权并没有采取任何改革措施,逐渐丧失民心。

(二)地位突出,西方垂涎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浅谈利比亚问题

浅谈利比亚问题

浅谈利比亚问题程丽国际政治2010330029摘要: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理位置非常重要。

进而决定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问题。

利比亚战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利比亚人民、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

从利比亚战争中我们应该得到深刻的启示,它再次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警惕我们要不断的前进,注重人才、科技资源,尽快实现社会转型。

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抢占对美军事斗争制高点,确保战则必胜。

同时告诫我们要继续推行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关键词:利比亚卡扎菲综合国力石油安全石油进口多元化利比亚①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美国、西欧和亚洲的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之间的海运线的必经之路。

人口不多,600多万人,面积不小,有170多万平方公里,但可耕地面积不多,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

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

国民信仰伊斯兰教,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人少地多,资源丰富,位置重要,这就决定这块土地必然会成为大国争夺的目标,使得它备受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就利比亚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于利比亚问题的由来我觉得应分为两方面看:第一是从利比亚的自身的原因看,第二点从外部因素看。

我们利比亚自身来看,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利比亚的社会矛盾特别是部族矛盾突出,失业率高,贪污腐败严重。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报告,2010年利比亚的石油产业占其出口额的95%,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利比亚的人均GDP达到了将近一万五千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并不低,但由于缺乏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利比亚的失业率达到了近30%。

虽然利比亚的主权财富基金据说达到了600-700亿美元的规模,但在利比亚首都的街头上垃圾成堆,即使是宾馆也显得破败不堪。

浅析利比亚战争

浅析利比亚战争

浅析利比亚战争内容摘要: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本文通过对利比亚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参战各国行动的陈述,进而分析利比亚战争的性质以及其背后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

关键字:利比亚战争性质利比亚战争概述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而导致了利比亚骚乱的产生。

利比亚国内的骚乱,起先是在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进行的,后来由于其他国家的加入,进而演变成一场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利比亚战争进程利比亚战争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包括:1.国内动乱阶段。

由于卡扎菲的专制统治等原因,在利比亚国内引起了很大的骚乱,游行示威者源源不断,要求卡扎菲下台。

然而卡扎菲的态度强硬,表示不会辞去政府职务,并且要强硬对待示威者。

卡扎菲用政府军以及机枪、迫击炮等现金武器对示威者进行了镇压,致使大批人员伤亡。

动乱因此进一步升级,开始有反动政府的形成,并且延及海外,驻国外大使纷纷表示和政府断裂关系。

但是卡扎菲还是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从而使示威活动演变成了武装斗争的内战。

战争的发生收到了联合国的制裁,利比亚遭遇禁飞令,并被要求停止武装冲突。

但卡扎菲表面上答应,却背地里发动战争,给了其他国家参战的借口,战争因此进入第二阶段。

2.多国介入阶段。

从3月19日开始法国率先空袭利比亚,美国海军于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防空系统发动了导弹攻击,英国皇家空军派出多架战机参与随后的空袭。

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

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

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随着反对派贡献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大旗黯然飘落,一面在非洲高高飘扬了四十多年的反美大旗终于落下帷幕,成为欧美侵略势力控制世界能源的祭品。

看到反对派们欢呼雀跃的面孔,看到利比亚人民万人空巷的庆祝场面,再看到利比亚广袤土地上到处的尸横遍野,笔者心中深深为这场战争,为卡扎菲,为利比亚人民感到揪心。

这场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拉锯战获利最大的不是利比亚人民,也不是反对派,更不是卡扎菲,而是以美英法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他们终于在非洲这块最大的油田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将遏制中国崛起的石油又一个阀门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里。

毫不客气的说,对利比亚战事感到最为忧虑的就是我们中国,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高耗能的企业工业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海湾被欧美收拾的服服帖帖,俄罗斯对中国同床异梦,中亚也楔入了欧美势力,只剩下非洲大陆还留有一定空间,可惜欧美已先下手为强,将最后这几块能源净土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利比亚人民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的悲哀。

我们有崛起的欲望,却没有维护本国利益的勇气,撕不下道貌岸然的君子面具,就无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民族森林中生存,什么时候我们能不做君子?什么时候我们能想欧美那样做赤裸裸的强盗,那么我们也就真的成了其它国家眼中的大国。

什么是大国,大国是让别人服,是事实上的服,不是心服口服,而是不得不服。

就像美帝一样,你不服我我就打你,这才是事实上的大国,拿负责人,拿国际道义说话只会困住自己的手脚,却不会束缚他们的自由。

在一群小人面前,谁装君子谁就是伪君子,因为小人眼里没有君子。

利比亚告诉我们,中国,我们还是要做小人比较现实。

什么国际道义规则都是大国统治小国的说辞,却绝不是小国阻止大国入侵的借口。

卡扎菲跑了,跑的蹊跷。

就如同当初反对派声势浩大却一触即溃一样蹊跷。

想当初卡扎菲的军队把反对派打的屁滚尿流,如果没有英法支持,早就到埃及成了难民,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卡扎菲在国内还是有统治基础的,并非欧美宣传中的暴君。

军事理论利比亚

军事理论利比亚

你怎样看待利比亚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二十一世纪竟然明火执仗的入侵。

说句自私的话,我想说人家内乱关你什么事,而且西方人不是一直很自私的吗?他们怎么突然变得有善心了?西方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规定了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

如果是我们中国人出于人道主义责备利比亚政府我能理解,我们中国人强调人民大众的利益,强调要善待人民,尊重他国人民利益。

对于西方世界我总是想不明白,现在不是十八十九世纪了,西方已经在动物战争的本性上披上了一层遮羞布,做事总要找个借口了。

但是它们竟然找这样荒唐的借口。

终于把遮羞布去了,变成了赤裸裸的侵略。

其实他们不是一直这样吗?我堂堂中华不就受到它们无数次的侵略吗?那些借口简直可笑! 一直到今天中午我才明白一点点,原来战争并非战争!又是一次伊拉克战争。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眼光应当放长远点,我一直就是眼光太短。

这场战争其实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酝酿已久的战争,利比亚内乱只不过给了西方转移矛盾一个借口,即使利比亚没有内乱,这场战争迟早也要爆发,只不过是哪个国家不知道罢了,利比亚成了西方重重矛盾的牺牲品!打利比亚是因为他有石油,打了有好处;再加之利比亚弱小,科技军事实力很弱。

利比亚有那么多石油,就犹如“三岁的孩子抱着黄金走闹市”,不打你才怪。

我看有的美女帅哥希望中国援助,你们好糊涂啊!我们怎么能卷入西方的矛盾中去呢?你们只看到战争,只看到飞机坦克,就没有看到战争背后的根源和影响。

我们应当趁着西方陷入战争和危机,对我们的遏制力和竞争力度降低大力发张经济,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

我们不要被西方国家假和平的口头话给蒙蔽了,西方国家每天都在盼望着世界战争啊!不打仗它哪里发财!在当今世界没有强大国家那里有你说话的份,更别说帮助别人。

果然是“落后就要挨打”!说实话,法国总统萨科齐这老小子有点政治头脑,很会转移矛盾,把国内矛盾转会为国外矛盾。

前段时间,他的丑闻很多,支持率也不高,失业人很多,罢工不断,国内矛盾重重,他就急着用战争来转移国内人民矛盾,西方世界一直是这样做的,当年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不就是这样爆发的,二战前夕,西方爆发了经济危机。

浅析利比亚战争

浅析利比亚战争

一、战争前的利比亚(一)政治上一党专政,建国伊始就存在安全隐患。

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他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

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二)经济上是资源丰富,成为利比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利比亚就成为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之一。

由于利比亚石油含硫量小,空气污染率低,运输不必经过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方大国竞相投标的对象,大量的美元源源不断的流入利比亚人的腰包。

然而好景不长,1975年起,利比亚石油经济不利的因素相继出现。

如北海石油的开发与尼日利亚油田的竞争等。

(三)外交上反以抗美,实现阿拉伯世界统一。

将所有讲阿拉伯语的民族统一起来一直是卡扎菲的梦想,而以色列便成为实现其目标的重大障碍。

卡扎菲认为, 以色列是西方强行植入阿拉伯政治实体的最后的,也是最可恶的殖民地[1] 。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 利比亚都向前线阿拉伯国家提供大量的武器和金钱援助。

美国是以色列的坚实后盾, 自然而然成为利比亚的头号敌人。

二、利比亚战争原因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

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

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他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

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张绍忠少将,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

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

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

我对利比亚战争的看法

我对利比亚战争的看法

.浅析利比亚战争的性质从2011 年 3 月19 日,美军实施了“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①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开始,原本是利比亚国内的不同派别之间引发的国内战争,转而成为了以法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国家之间的国际战争。

关于利比亚国内战争的根源,基本认为是由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专制统治,和进来在中东的抗议热潮,但是其更深层次的根源那就是经济了,利比亚是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其每年的原油产量占世界的2%,但是这些石油所带来的财富并没有惠及这个只有600 万左右人口的国家②,其中大部分财富被卡扎菲政府官员挥霍,百姓的生活与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的百姓相比,还是比较贫困的。

于此同时卡扎菲上台后极力的排除异己,在政治上打压其他部落,致使利比亚部分人民不堪忍受卡扎菲的专制统治,组成了反政府军来反抗卡扎菲的统治,推翻卡扎菲的政权,利比亚的内战就这样爆发了。

在利比亚内战爆发后不久,联合国与 3 月17 日上午就利比亚问题进行了闭门磋商,一个关于利比亚的决议在获得9 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该决议为,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

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

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但是禁飞区并没有能限制卡扎菲的政府军对反政府军的强烈打击,反政府军大部分是有一些反对卡扎菲的专制统治的平民组成的,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成员战斗素质较差,且没有正确的坚固的领导集体,组织纪律比较涣散,战斗力可想而之,根本无法与卡扎菲的政府军抵抗,所以在卡扎菲政府军的打击下,反政府军节节溃败。

浅谈利比亚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浅谈利比亚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浅谈利比亚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利比亚战争从爆发到现在已近三个月之久了,本来只是一场利比亚国家内部爆发的部族战乱,然后由于西方国家的插手演变成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战争。

利比亚离中国很遥远,不像在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中国的安全利益会带来直接冲击。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介入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经济的形势下,远在北非的利比亚,那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中国也会而且已经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中国在1978年8月9日与利比亚建交以来,在利比亚投资了大量的资金,与利比亚有许多合作项目,但是利比亚战乱发生后,中国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撤侨行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国为之震动和牵挂。

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经济利益也已受到严重损害,经济损失高达188亿美元,对于其间接损失更是无可估量。

中国最初包机撤侨行动出动军用运输机、及租用轮船将华人轮渡到希腊对华人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对于当地华人来说这还是其次的了。

在当地经营的华人其掌握商业方面相关的信息更是用金钱无法估量的。

内乱前中企在利比亚投资情况:利比亚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重要市场之一。

动乱发生之前,利比亚国内正掀起一轮建设高潮,以弥补其被制裁期间的建设停滞。

为配合2009年利比亚革命胜利40周年,其政府还上马了一大批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自2005年,利比亚开始大量招募外国公司在其国内投标建设。

中国公司大规模进入利比亚是从2007年开始的。

截至本次动乱发生前,在利比亚有75家中国企业承建了50个工程承包项目,涉及金额188亿美元。

这些企业中包括13家央企,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屋建设、配套市政、铁路建设、石油和电信领域。

目前,一些央企在利项目实施情况已上报如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07年进入利比亚从事工程承包项目,目前在建工程均为政府国民住宅项目,工程规模为2万套,累计合同额约合176亿元人民币,工期40个月,项目已完成工程量近半。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在利比亚有7300套房建工程施工项目,合同金额约合55.4亿美元。

利比亚危机深度分析

利比亚危机深度分析

利比亚危机深度分析摘要:当前的“茉莉花革命”已经蔓延至北非多个国家。

在国际局势还没有来得及对突尼斯暴乱做出更多反应前,利比亚的内战爆发吸引了国际社会的众多眼球。

从利比亚爆发大规模动乱到西方联军对利比亚进行六轮军事打击不过短短40多天,利比亚当前局势变幻莫测、难以预计。

关键词:卡扎菲;1973号决议;军事打击一、利比亚危机的起因(一)利比亚的历史问题1912年,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

1951年,利比亚独立。

1969年,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后建立了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由于西方列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和以经纬线无情划分领地,使得非洲后来独立后的各个国家的部落和民族成分混合,为日后各国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利比亚东西部地区之间,卡扎菲注重东部部落的发展(东部部落有石油)而忽视了瓦尔法拉部落的发展,更加深了部落之间的矛盾。

由于这样深刻的社会矛盾,再加上全球经济危机对利比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使得利比亚2月15日爆发的动乱迅速蔓延至全国。

(二)卡扎菲的统治下的利比亚由于利比亚的主要产业就是石油,因此近年来的失业率攀升,一度高达30%,而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生活相当困苦。

卡扎菲的9名子女涉足几乎利比亚所有高额利润产业从而累计大量财富,每年约有数百亿美元流入卡扎菲家族。

卡扎菲政府的贪污腐败也是文明世界。

而卡扎菲在处理他的政治对手是绝不留情。

基于种种原因,利比亚内部矛盾重重,人民怨声载道,终于在死亡犯人的家属(1996年利比亚阿布萨利姆监狱发生骚乱,警察开枪打死了上百名犯人)与政府谈判赔偿问题破裂后,引发大规模动乱。

二、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与西方联军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一)西方联军的对利比亚军事打击1、实行军事打击原因(1)表面原因在1973号决议中第4条规定,会员国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境内可能遭受袭击的平民或平民住宅区。

而卡扎菲在1973号决议后并没有真正实现停火,反而派发武器给志愿者,西方多国部队,尤其是法国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

试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前日本核危机、利比亚战乱给全球带来的影响。

试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前日本核危机、利比亚战乱给全球带来的影响。

试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前日本核危机、利比亚战乱给全球带来的影响。

事物是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对于日本的福岛核危机和利比亚战乱只是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国家和民众对地震有着较为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所以尽管出现了9级大震,但物质损失并不算很大;突如其来的大海啸尽管夺走了成千上万日本人的生命,但影响主要局限于日本东北部的沿海小城镇,其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和广大经济腹地则安然无恙。

日本的地震和海啸是符和自然规律的,这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出乎人们预料的是,本来以为十分安全的日本核电站却未能经受住这次地震的考验,福岛核电厂竟然出现核泄露事故。

在福岛核危机爆发后,无论日本政府如何试图挽救金融市场和稳定金融体系,核危机的严重影响已经不可避免。

短期内,为了避免核辐射的影响,世界各国将会对日本发出旅游警告;同时,对来自日本的产品将会被限制,日本与外界的经贸往来将大幅萎缩。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企业和人民为了清理核污染、恢复经济、重建家园,必然大量回流在世界各地的资金,从而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日本一直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日本产业和金融活动遍及全球各地。

粗略分析,日本核危机短期内至少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以下影响:第一、以日本为主的全球银行、保险业将为地震和核辐射付出沉重代价;第二、因包括炼油厂、钢铁厂和汽车厂在内的一些重要企业被迫停产;第三、由于大量核电站关闭,世界核电产业及其金融产品将受到拖累;第四、日本在农产品出口受到重创的同时,将增加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依赖,给国际农产品市场带来价格压力;第五,全球航空、海运、物流、旅游、电子、IT等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相关股票势将受压。

第六、核危机之后,日本急于国家重建、恢复经济,因此有可能减持美国国债和欧盟债券,套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产,撤回在其他国家的投资,全球金融市场因而凶多吉少。

受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各国进一步思考今后世界能源利用的走向。

西方大国争霸下的牺牲品(利比亚战争)《毛概》

西方大国争霸下的牺牲品(利比亚战争)《毛概》

西方国家争强下的牺牲品——谈利比亚战争2011年3月19日,以美国海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为标志,利比亚战争正式爆发。

自开战以来,双方可谓是局势紧张战争激烈。

然而对于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该国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给了反对派可乘之机,煽动人民群众开展游行示威活动,造成国内骚乱。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左邻右舍突尼斯和埃及群众运动的鼓舞,大批的反对派走向街头,而卡扎菲对于群众采取了强硬的镇压手段,激化了矛盾。

但在我看来,根据唯物辨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引起的,虽说内因起重要作用,但外因是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是的,利比亚国内局势本身就不稳定,存在着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的各种争斗。

然而,在西方国家武力干涉介入之前,纷争即使已经历时一个月,但那也只是属于国内骚乱而已。

直到法英美等西方大国公然表示支持利比亚国内反对派,大张旗鼓准备加入战局,事件的性质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从国内骚乱变成国内战争,又从国内战争进一步引发成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所以我认为,利比亚战争的真正原因是西方各国为实现或巩固他们世界大国的地位而大肆干涉别国内政引起的战争,特别是他们一直忌惮而又苦无机会消灭的社会主义国家。

之前还一直不明白,为何一个小小的利比亚就能让西方大国如此的重视关注,如此的兴师动众,如此的兴趣盎然。

可是,当认真了解利比亚,对利比亚的经济状况及战略地位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西方大国的种种惊人举动就不足为奇了。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是主要石油生产国之一和非洲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天然资源有油、天然气、石膏等。

石油收入成为利比亚的巨大财源,由于巨额的石油收入,使该国一跃成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

这样耀眼的光芒,加上利比亚一直反对西方的霸权主义,所以理所当然的就成为西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社会热点问题研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社会热点问题研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后卡扎菲时代的思考利比亚战争简介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

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

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

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

2011年2月,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反政府示威,政府方面则以武力镇压。

2011年2月27日,反对派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所成立的临时政权全国过渡委员会。

2011年3月19日,依照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空袭利比亚的行动展开。

2011年8月26日,利比亚的全国过渡委员会进驻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首都的黎波里。

2011年9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接受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联合国代表利比亚。

与此同时,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通知联合国,该委员会已把该国的国名更改为“利比亚(Libya)"。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打死,2011年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全国解放。

标志着利比亚42年卡扎菲时代的终结。

后卡扎菲时代的思考1、卡扎菲时代后,利比亚面临的问题国家会否走向分裂卡扎菲对利比亚的统治如同“宗教团体”,缺乏国家机构和完善制度,增加今后政权交接的难度。

同时,反对派内部“成分”复杂,观点“多元”,既有宗教组织,也有世俗团体;既有长期对抗卡扎菲政权的“铁杆”反对派,也有投向反对派阵营的前政府高官;既有“不打算与西方走得太近”的观点,也有要求获得外国投资的呼声。

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反对派如果不能拧成“一股绳”,可能陷入分裂。

而如何选择并确立有效领导层,将直接影响利比亚今后政治走向和稳定程度。

部落利益如何平衡未来利比亚的执政者将要面临140多个部落如何平衡利益的棘手问题。

不少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装和“地盘”,如果对今后的利益分配不满,他们就有可能各自为政,甚至在推翻卡扎菲政权的战事结束后继续内斗不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析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市营(1)班庄倩2010125122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对于“社会基本矛盾”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与阐述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外国的剥削实施,分析和阐述了此前利比亚战争的内因和外因。

认为分别是由其内部的阶级矛盾,以及外部对于其国家资源的虎视眈眈这两个原因而形成了这场战争。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社会根本矛盾资本主义
一、事件简介
由于内部的动乱和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对于利本身的资源窥视已久,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二、内因分析
众所周知,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报告,2010 年利比亚的石油产业占其出口额的95%,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利亚的人均GDP 达到了将近一万五千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并不低,但由于缺乏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利比亚的失业率达到了近30%。

由此可见,利比亚最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便是失业率高。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

1利比亚石油业的如此发达以及与之相较的其他行业的落后;高GDP以及低就业率的反差,使得其本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高失业率不但影响消费,还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群体事件、以及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信心丧失,使社会产生了动荡。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意义上来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2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第1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3而由于利比亚较为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结构,卡扎菲执政以来,部族是利比亚仅存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包括工会等都被取缔。

在利比亚部族人员对部族的忠诚远远超过了对国家的忠诚。

在卡扎菲统治的四十余年中强力的压制了其他部族的发展,特别是人数众多的、以东部城市昔兰尼加为主要据点的另一大部族贝尼利姆(Beni Salim)的发展。

权势贵族阶层对国家的发展是致命的。

美国和拉美国家都独立了200多年,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强国,而拉美却依然是世界边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一句话,因为权势阶层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

近者如俄罗斯,权势阶层将腐败公开化制度化,他们公开要求资本主义和立法,要求先富带后富,要求地区差异和不平等,乃至在国家大政方针上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如在房地产市场上以国有企业托市,以国家资产流失为权势阶层买单。

当然极端化就是官商勾结,警匪一家,压制公开言论,培养自己的追随者,甚至不惜以暗杀手段除掉异己,如《货币战争》描述的那样。

卡扎菲41年的铁腕统治和“子承父业”的接班态势使国内各方十分不满。

此次中东北非乱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群众对个人长期执政的厌恶,对家族政治、“子承父业”的严重不满,埃及是这样,利比亚亦是如此。

“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

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4可以说,卡扎菲家族统治已经使利比亚人民厌恶和不满,群众寻求改变。

三、外因分析
40年来,虽然国内矛盾重重、挑战不断,但强人铁腕统治下的利比亚国内一直没有发生过对卡扎菲政权有致命影响的事件。

此次利比亚的乱局,直接的触点是突尼斯和埃及的群众运动取得进展,激发了利比亚反对派的斗争热情。

在各方反对力量的号召下,大批的群众走向街头,向卡扎菲政权发起挑战。

然而最后战争的爆发,却是由于国外势力对反对派的支持。

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就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累积。

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5利比亚战争虽因部族之争而爆发,但通过大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其战争企图暴露无遗:竞争地中海的主导权。

“世界油库”——中东有两大富油区:海湾地区和濒临地中海的北非地区。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第1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第116页
此次利比亚战争,西方大国又对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北非国家打起了算盘。

法英看中的是利比亚的资源。

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建立后,法英等国与其虽有驱逐外军基地、空袭民航飞机等积怨,但基本上相安无事,甚至一度握手言欢。

而今,法国拉著盟国挑头空袭利比亚,军事干预利比亚内乱,决非一时冲动。

只要将地中海南北两岸作一下对比就会一目了然。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中海北岸的老牌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景气,地处南岸的北非“穷国”,却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安然无恙。

两岸的鲜明对比使得北岸国家蠢蠢欲动。

此前,英法大国作为配角,曾参加过美国主导的多次战争,但在战后并未捞到好处。

无论西方国家怎样为其军事介入找借口,但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削弱和制衡利比亚。

四、感悟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于国际时局和动态应该有一个冷静客观的认识,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辩证统一地看待这次的利比亚战争。

学会理性分析事物,用批判地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地看待整个事情。

所以通过以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历史和现实,对利比亚战争的原因进行的浅析,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来认识这一敏感事件。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