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锌MSDS

合集下载

氰化金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氰化金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金化学品英文名:gold cyanide化学品别名:-CAS No.:506-65-0EC No.:208-049-1分子式:CAu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剧毒。

跟皮肤接触有剧毒。

吸入有剧毒。

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2;急毒性-皮肤,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致命,皮肤接触致命,吸入致命,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在正常生产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烟雾能导致严重的毒害作用,甚至可致命。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接触可产生严重毒害作用,吸收后可产生全身影响,并可致命。

氰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氰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锌化学品英文名:zinc,dicyanide企业名称: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企业地址: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传真: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联系电话: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企业应急电话: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资料GHS危险性类别: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M S D 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M S D S氰化钠一、标识中文名氰化钠;山奈钠英文名 sodinm cyanide分子式 NaCN分子量 49.02危险性类别毒害品化学类别金属氰化物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5.05;二级≥91.0%;三级≥86.0%。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窒息。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眼及上呼吸道刺激。

可引起皮疹。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危险特性不燃。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急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消防人员应佩带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砂土。

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氰化锌

氰化锌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氰化物中毒,出现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昏迷等。

高浓度吸入后立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口服可致死。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不燃。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试纸法;速测管法;化学试剂测试组法;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氰化物)4.实验室监测方法比色法(GB7486-87,GB7487-87)(氰化物)5.环境标准中国(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0.05mg/L(氰化物)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作,旱作,蔬菜 0.5mg/L(氰化物)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mg/L ) 一级0.5;二级0.5;三级1.0(总氰化物)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对泄漏物处理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扫起,倒至大量水中。

加入过量NaClO或漂白粉,放置24小时,确认氰化物全部分解,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污染区用NaClO溶液或漂白粉浸光24小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统一处理。

对HCN则应将气体送至通风橱或将气体导入碳酸钠溶液中,加等量的NaClO,以6mol/L NaOH中和,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做统一处理。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氰化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氰化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氰化锌
标识
中文名:
氰化锌英文名:Zinc cyanide
分子式:
Zn(CN)2分子量:117.41
CAS号:
557-21-lRTECS号:ZHl575000
UN编号:
1713危险货物编号:61001IMDG规则页码:628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主要用途:
用于电镀及制造医药、农药,也用于有机合成。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中,该物质属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立即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洗胃。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有关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相对密度(水=1等。
临界温度(℃):
分解温度(℃):800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氰化锌msds

氰化锌msds




【危害特性】无机剧毒品。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氰化物中毒,出现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昏迷等。高浓度吸入后立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可引起皮肤和眼灼全】
容器必须密封,宜专仓专储,并保持干燥。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与食用化工原料、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砂土、干粉。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禁止用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移至大量水中,加过量次氯酸钠,静置24小时,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氰化锌




分子式:Zn(CN)2;分子量:117.41;CAS: 551-21-1;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熔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85;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乙醇、醚,溶于碱液、氨水;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主要用途:用于电镀及制造医药、农药,也用于有机合成。

MSDS_代用金

MSDS_代用金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别名英文名称生产企业地址紧急联络人联系电话传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NO.123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害燃烧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灭火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mg/m3 mg/m3 mg/m3物质安全资料表Material Safety Data代用金纯品 混合物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氰化亚铜30544-92-3氰化锌10551-21-1剧毒,具强刺激性。

皮肤接触,吸入,食入吸入后引起紫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虚弱、惊厥、昏迷、咳嗽、呼吸困难。

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而致死。

对皮肤、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

口服出现紫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虚弱、昏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刺激口腔和消化道或造成灼伤。

氰化钠50143-33-9三水锡酸钠1012209-98-2无资料本品不燃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不燃。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本品不燃。

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灭火剂:干粉、砂土。

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6类 有毒品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6类     有毒品

目录表- 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 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 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 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 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表- 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表- 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表- 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表- 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 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7)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表-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表- 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表- 克百威[含量>1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表- 自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表- 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表- 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表- 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表- 涕灭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表- 腈叉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表- 恶虫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表- 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表- 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表- 一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表- 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表- 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表- 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表- 氟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表- 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 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 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 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表- 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3)表- 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5)表- 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 1,1,1-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表1,1,2-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表- 1,1,2,2-四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表- 溴代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0)表- 三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表- 四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表- 十二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3)表- 乙二醇丁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表- 水杨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5)表- 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8)表- 3,4-二氯苄基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0)表- 邻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1)表-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2)表-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3)表- 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4)表- 对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5)表- 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7)表-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8)表- 间苯三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9)表- 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表- 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1)表- 邻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2)表- 间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3)表- 对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4)表- 苯肼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5)表- 硫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表- 苯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表- α-萘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8)表- α-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9)表- 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0)表- 喹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1)表- 乙酸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2)表- 酒石酸锑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3)表-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表- 辛酸亚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5)表- 三苯(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表- 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2,4-滴[含量>75%]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8)表- 1,2,2-三氯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氰化锌MSDS

氰化锌MSDS
包装方法:
装入塑料袋,袋口密封,再装入厚度不小于0.75毫米的坚固钢桶中,桶盖严密卡紧,每桶净重5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但玻璃瓶外须加塑料袋。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5mg[CN]/m3[皮]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异菸酸钠-巴比安酸钠比色法

氰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氰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氰化锌化学品英文名:zinc cyanideCAS No.:557-21-1EC No.:209-162-9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毒。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禁止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所有化学物质MSDS文件

所有化学物质MSDS文件

厦门市旭日晖电气有限公司
编号 MSDS-001 MSDS-002 MSDS-003 MSDS-004 MSDS-005 MSDS-006 MSDS-007 MSDS-008 MSDS-009 MSDS-010 MSDS-011 MSDS-012 MSDS-013 MSDS-014 MSDS-015
MSDS-016
附件一资料
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 红色结晶 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无色、有光泽、单斜晶体 白色细粒状结晶,味初甜后苦 无臭、味咸 无色或略带淡绿色 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 无色油状液体或白色固体, 稍有氨的气味。
无色透明斜方或三方晶系颗粒或白色粉末。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无色结晶,无臭,有酸味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无色或白色、无嗅而具有酸味的固体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 白色结晶体,无臭无味 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有色液体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白色粉末或颗粒无气味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 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 粉末状固体 无色透明的斜方结晶或白色的结晶 无色晶体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无色透明单斜晶体 深紫色有光泽的晶体或红褐色粉末 橙黄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
附件一资料
浅黄色液体 浅黄色液体 白色蜡状固体 无色的粘稠液体 深红色溶液 草绿色溶液 草绿色溶液 白色晶体 外观与性状: 蓝色三斜晶糸结晶 浅黄色液体 浅黄色液体 浅黄色液体 白色至黄色固体 淡棕色液体 白色粉末,味酸、无臭 淡棕色液体 淡棕色液体 无色晶体, 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
硫酸铜
91

氰化镀锌——精选推荐

氰化镀锌——精选推荐

氰化镀锌氰化镀锌高浓度氰化镀锌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一直被广泛使用。

氰化镀液具有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好、结晶细密、与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能好、工艺范围宽、镀液稳定易操作,对杂质不太敏感等优点。

但是剧毒,严重污染环境。

现在大部分应用无氰镀锌,高氰已较少使用。

低氰镀锌具有高氰镀锌的所有优点,而且电流效率提高约5%,维护费用降低24%左右,废水处理费用减少1/4~1/2。

近年来国内开发了多种氰化镀锌通用光亮剂,可获得高光亮的镀层,从而可实现超低铬钝化,在此情况下,我国沿海省份低氰、中氰镀锌呈现上升趋势。

(一)氰化光亮镀锌工艺规范(见表2-3-3)表2-3-3 氰化光亮镀锌工艺规范000000000(二)镀液的配制方法配制氰化物镀液一定要遵守使用毒物安全操作规程,带好防护用品以防中毒。

1.将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和氰化钠倒入槽中,加总体1/4的水,充分搅拌溶解;2.将计算量的氧化锌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热槽液中,搅至完全溶解。

3.稀至总体积,加入硫化钠,搅拌10min让其充分反应,除去重金属杂质;4.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加入某种光亮剂,充分搅匀,用0.5~1A/dm2的低电流密度电解处理3~4h,试镀合格后即可投产。

(三)镀液组成和工艺规范的影响1.氧化锌提供被沉积的金属离子,浓度高则电流效率高,而阴极极化降低,分散能力下降,凸出部位易烧焦,允许电流密度的上限值反而降低。

锌含量与氰化物浓度有关,微氰镀液锌控制在7.5~9g/L;低氰镀液锌为10~12g/L;中氰镀液锌14~18g/L,高氰镀液锌30~35g/L。

锌含量偏低,分散能力好,但电流效率下降。

2.氰化钠高、中氰镀液中氰化钠是络合剂,在镀液锌以Zn(CN)42-形式存在。

而低氰镀液主络合剂是氢氧化钠,锌以Zn(OH)42-形式存在。

在低氰镀液中氰化钠的存在对改善镀液和镀层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因为氰化钠有表面活性作用,容易吸附在阴极/镀液界面上,故电极表面上氰根的浓度远大于溶液本体的浓度,导致阴极化增大,结晶细密,厚度均匀,还能增强结合力,所以少量氰化钠可作为改善镀层质量的介质。

氰化锌-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氰化锌-危险化学品操作要领卡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
安全
打开氰化锌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有毒物质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避免直接接触氰化锌,操作人员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
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
储存场所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
定期检查氰化锌的储存包装容器,防止泄漏。
运输
安全
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氰化锌应用专用槽车运输。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运输车辆应符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运输车辆进入厂区,保持安全车速。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
严禁用铁器敲击设备,以免引起火花。
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一旦发生物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灭火。
在氰化锌环境中作业还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
(1)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2)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
(3)重点检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及排风扇;在可能发生氰化锌中毒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醒目的危险危害因素告知牌;

氰化锌的无害化处理实验报告

氰化锌的无害化处理实验报告

氰化锌的无害化处理实验报告氰化锌是一种具有剧毒的化合物,因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以确保氰化锌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准确地进行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氰化锌样品。

然后,将样品放入实验设备中,并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氰化锌,以防止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氰化锌逐渐发生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化钠与氰化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锌,并释放出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这种反应的产物是一种无毒的化合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处理后的溶液的pH值来评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如果溶液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处理效果良好,氰化锌已经被成功无害化处理。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处理后溶液中残留物的分析来评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溶液中是否还存在氰化锌或其它有害物质。

除了无害化处理方法的研究,我们还需要关注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液处理问题。

废液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等物质,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措施才能排放或回收。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沉淀、过滤等。

氰化锌的无害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旨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本实验通过添加氢氧化钠溶液,成功将有毒的氰化锌转化为无毒的氢氧化锌,并通过检测和分析方法评估了处理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废液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的环保性。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氰化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氰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③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配成25%的溶液)。若中毒征象重新出现,可按半量再给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轻症者,单用硫代硫酸钠即可
(2)新抗氰药物4一DMAP方案
轻度中毒:口服4一DMAP(4一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mg)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mg)
中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10%4一DMAP2mL)
氰化钠
别名:山奈钠




★剧毒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



分子式NaCN



危险性类别
6.1类毒害品
燃烧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MAC 1mg/m3(按cN计)(皮)
●IDLH:25mg/m3(按CN计)
●熔点:7℃
●相对密度:1.596




●佩戴全面罩防尘面具
●穿封闭式防化服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氰急救针1支.然后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就医

氰化钾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钾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氰化钾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名称:氰化钾别名:山奈钾;山埃钾熔点:634.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微溶于甲醇、氢氧化钠溶液相对密度(水=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3(无机剧毒品)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易潮解主要用途: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和淬火、电镀及制分析试剂、有机腈类、医药、杀虫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

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长期接触少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

可引起皮疹。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高毒类。

急性毒性:kg(大鼠经口);8500μg/kg(小鼠经口)致突变性:DNA抑制:小鼠淋巴细胞1nmol/L。

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乳腺1nmol/L,48小时。

氰化物中毒的症状为:轻者有粘膜刺激,唇舌麻木头痛、眩晕、下肢无力、胸部有压迫感、恶心、呕吐、血压上升、心悸、气喘等。

重者呼吸不规则,逐渐昏迷、痉挛、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

危险特性:不燃。

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氧化。

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试纸法;速测管法;化学试剂测试组法;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实验室监测方法比色法(GB7486-87,GB7487-87)(氰化物)对泄漏物处理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扫起,倒至大量水中。

加入过量NaClO或漂白粉,放置24小时,确认氰化物全部分解,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锌粉安全资料表MSDS

锌粉安全资料表MSDS

锌粉安全资料表MSDS锌粉安全资料表MSDS标识中文名:锌粉英文名:zincpowder 分子式:Zn 分子量:65.38 CAS号:7740-66-6 危规号:43014 理化性质性状:浅灰色的细小粉末。

溶解性:溶于酸、碱。

熔点(℃):419.6 沸点(℃):907 相对密度(水=1):7.13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燃烧热(KJ/mol):最小点火能(mJ):65 饱和蒸汽压(UPa):0.13(48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锌。

闪点(℃):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下限(%):212-284 稳定性:不稳定爆炸上限(%):最大爆炸压力(MPa):0.089 引燃温度(℃):500 禁忌物:胺类、硫、氯代烃、强酸、强碱、氧化物、强氧化剂、空气。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愿性。

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

与氧化剂、硫磺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末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潮湿粉末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

灭火方法:用干粉、干砂。

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锌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热,症状有口中金属味、口渴、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战等。

粉尘对眼有刺激性。

口服刺激肠胃道。

长期反复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镜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时应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必要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同呼吸系统
身体防护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储存注意事项
容器必须密封,宜专仓专储,并保持干燥。并远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与食用化学品、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则。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相对无毒的氰化铁。或与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反应,生成Biblioteka 毒的碳酸盐。处理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氢、氧化氮
理化性质
熔点(℃):
634.5
沸点(℃):
——
闪点(℃)
——
爆炸上限%(V/V)
——
爆炸下限%(V/V)
——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乙醇、醚,溶于碱液、氨水。
禁忌物
酸类、强氧化剂
稳定性
稳定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氰化锌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中文名
氰化锌
英文名
zinccyanide
分子式
Zn(CN)2
相对分子质量
117.41
CAS号
557-21-1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
化学类别
金属氰化物
主要组成与性状
有害成份
氰化物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主要用途
用于电镀及制造医药、农药,也用于有机合成。
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急性毒性
LD50;LC50
燃爆危险
不燃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健康危害
蒸汽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氰化物中毒,出现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昏迷等。高浓度吸入可立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口服可致死。
危险特性与灭火方法
危险特性
不燃。受高热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中航工业西航MSDS编号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