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选考部分,b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三定律力学单位制课件
例3 如图5,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
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5
√
解析 答案
变式5 一个质量m=2 kg的物体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沿水平方向共
,故选项 D 正确.
解析 答案
变式4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 向上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对对答案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 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 受力情况 无关.
对对答案
自测1 (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 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
解析 答案
变式9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
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11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
2.两公式的比较 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合外力 及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速度无关.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选考部分,B版) 课件
•
(2)只适用于 宏观 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
的情况。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 4.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两种”模型 • 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 [规 律 方 法] • 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 [规 律 方 法]
• 1.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
(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
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
•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 答案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 3.(高考热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
•
平衡力的区别)如图所示,某人用轻绳拉
•
着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运动。下列说
•
法正确的是
•( )
•
A.人拉绳的力和绳拉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B.人拉绳的力和绳拉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C.绳拉车的力和车拉绳的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
•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不适用
•
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
•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
•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 解析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 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 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 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 触,都互相吸引,所以A、B、C错误,D正确。
《高考总复习》浙江专物理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 活堂 页基 限础 时演 训练
1.
2.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由加速度的方向决定, 与速度方向无关.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 活堂 页基 限础 时演 训练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Ⅱ(考纲要求)
【思维驱动】
如图3-3-1所示,在倾角为θ=30°
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
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
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
图3-3-1
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 活堂 页基 限础 时演 训练
【变式跟踪1】 (2012·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
3-3-3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
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
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 ).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 活堂 页基 限础 时演 训练
【知识存盘】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 物体所受重 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上 的加速度.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 活堂 页基 限础 时演 训练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向下 的加速度.
高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物理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堂基础演练
活页限时训练
【知识存盘】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 正比 ,跟物体的
质量成 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 作用力方向 相同. 2.表达式: F=ma . 3.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 惯性 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 匀速直线 运 动的参考系). (2)只适用于 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 小于光速)的情况.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堂基础演练
活页限时训练
牛顿第二定律 Ⅱ(考纲要求)
【思维驱动】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 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0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堂基础演练
活页限时训练
由此可见,公式 F=kma 中的比例常数 k 的数值,是由质量 m、 加速度 a 和力 F 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在国际单位制中 k=1, 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 k 都等于 1,故选项 A、B 错,选项 C、D 正确.
答案 CD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考纲自主研读
考点互动探究
高考高分技巧
随堂基础演练
活页限时训练
【知识存盘】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由受力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 运动情况 ; (2)由运动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 受力情况 .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 加速度 为桥梁,由运动学 公式和 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三章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图2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解析
1
2
2.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测得体重为480 N, 则升降机的运动是(g取10 m/s2)( A.可能是匀速下降 B.升降机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可能是减速下降 )
B.木块的加速度
C.木块所受摩擦力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图4
解析
命题点三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例3
如图5所示,物体在有动物毛皮的斜面上运动,由于毛皮
表面的特殊性,物体的运动有如下特点:
①顺着毛的生长方向运动时毛皮产生的阻力可以忽略;
②逆着毛的生长方向运动时会受到来自毛皮的滑动摩擦力.
2mx A. t2 √ 2mx C. 2 t+1
)
2mx B. 2t-1 2mx D. t -1
1
2
3
4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图5
(1)试判断如图所示情况下,物体在上滑还是下滑时会受到摩擦 力?
解析
因毛生长的方向是斜向上的,故物体下滑时会受滑动
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 下滑时
解析答案
(2)一物体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2 m/s冲上足够长的斜面,斜 面的倾角为θ=30° ,过了t=1.2 s后物体回到出发点.若认为毛皮
浙江版高考物理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 1.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是力学知识的基础。
复习时应从物理意义角度重新对概念、现象进行认识和理解,多加熟悉理想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运动和力的关系、超重失重问题等。
2.牛顿运动定律属于力学主干内容,涉及方法、思想较多。
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牛顿运动定律。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牛顿运动定律1.(2018浙江6月学考,13,2分)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牛顿答案B2.(2018浙江4月选考,3,3分)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A.kg·m2/s2B.kg·m/s2C.N/mD.N·m答案A3.(2018浙江6月学考,14,2分)雨滴在1.5km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落到地面的速度一般不超过8m/s。
若雨滴沿直线下落,则其下落过程()A.做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逐渐增大C.总时间约为17sD.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答案D4.[2018浙江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期末,5]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牙膏,该牙膏的外壳是由薄铝皮做的,根据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牙膏外壳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B.牙膏被挤出来是因为牙膏受到手的弹力作用C.挤牙膏时手对牙膏壳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牙膏壳对手的作用力大小D.挤牙膏时手对牙膏壳的作用力小于牙膏壳对手的作用力答案C5.(2017浙江台州模拟,6)电视剧《芈月传》中秦武王举鼎而死。
在秦武王举鼎过程中()A.秦武王举鼎的力小于鼎对他的压力B.秦武王举鼎的力大小等于鼎对他的压力大小C.秦武王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秦武王举鼎的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B6.(2017浙江台州模拟,7)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员可能会由于惯性而受到伤害。
浙江省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试题(选考部分,B版)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试题[加试要求]1.牛顿第二定律(d) 2.牛顿第三定律(c) 3.牛顿运动定律应用(d)[考纲解读]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3)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梳理]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的效果不同。
(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
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F=-F′4.“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1.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
2.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简单方法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作用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二是看产生的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题组训练]1.(基础考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解析物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A错、D对;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谈不上合力为零,B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故C错。
浙江省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复习:第三章 课时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A对B的作用力FAB与B对A的作用力FBA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AB和FB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故B正确。
考点4 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说明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如果不便于分析物体受到的某些力,可转换研 究对象,分析确定该力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通过牛顿第三定 律转换研究对象,使得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更灵活、更宽阔。
答案:C
对点自测3:(2019·浙江6月学考)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 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则关于A对B的作用力FAB与B对A的作 用力FBA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FAB大小大于FBA大小 C.FAB先于FBA产生
B.FAB大小等于FBA大小 D.FAB后于FBA产生
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 越大,惯性越大,所以A错误,B正确;车速越大,所需制动距离越大,与物 体惯性的大小无关,所以C,D错误。 答案:B
对点自测2: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D )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B.汽车启动时乘客向后倒,是因为人在此刻才具有惯性的缘故 C.100 m比赛中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会继续向前跑一段距离,这样做是为了 减小惯性 D.刷牙用力甩牙刷能把水甩走,是因为水具有惯性
典例1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牛顿认为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3第3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3.(2019·浙江十校联考)撑竿跳是田径运动项目一种.在这项比 赛中,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特制的竿子,经过快速助跑后,借 助竿子撑地的反弹力量,使身体腾起,跃过横杆.关于撑竿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起跳时,撑竿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等于运动员所受 重力 B.运动员起跳时,撑竿提供给运动员的弹力小于运动员所受 重力 C.在运动员起跳上升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在运动员越过横杆下落阶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选 D.起跳时,弹力大于运动员重力,上升阶段有向上加 速和向上减速两个阶段,所以先超重后失重;越过横杆后只受 重力,失重,所以 D 正确.
4.(2019·杭州四校联考)下列情境中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解析:选 D.汽车过拱桥最高点时,加速度竖直向下,汽车处于 失重状态,选项 A 错误;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运动,重力完 全提供向心力,载人航天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 B 错误; 人站在体重计上突然下蹲的瞬间,加速度向下,人处于失重状 态,选项 C 错误;电梯中的人随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向 上,人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D 正确.
3.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临界条件 (1)相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接触处的弹力 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接触处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 力. (3)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绳子中的张力达到绳子所能承受的最 大张力. (4)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张力为 0. 4.其他几个注意点 (1)正确理解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质量为 0 和受力能否突变的 特征的不同. (2)力是不能通过受力物体传递的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分清内力 和外力,不要漏力或添力.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 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 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浙江省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选考部分,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6·余姚市调研)(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解析 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合外力大小无关,故C 、D 正确,A 、B 错误。
答案 CD2.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 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 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 推B 时( )A .A 与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 .A 对B 的作用在先,B 对A 的作用在后C .B 对A 的作用力小于A 对B 的作用力D .A 对B 的作用力和B 对A 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 A 推B 时,A 与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答案 A3.(2016·台州市联考)人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1 kg 的物体,物体获得的加速度为5 m/s 2(g 取10 m/s 2)。
则此过程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为( )A .5 NB .10 NC .15 ND .20 N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竖直方向上有F -mg =ma ,求得F =15 N 。
答案 C4.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 )A .40 mB .20 mC .10 mD .5 m解析 a =F f m =mg m =g =10 m/s 2,由v 2=2ax 得x =v 22a =2022×10 m =20 m ,B 对。
(浙江选考)高考物理总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书
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 A 正确。
答案 A
4.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 M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放一光滑小球
m,劈形物体
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解析 对 m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m只受重力和劈形物体对它的支持力,如图所示,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即水平
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出的实验定律。
(2)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情况,在此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定
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例题】 (2016 ·浙江选考模拟 ) 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D.飞船进入轨道后和地球间不存在作用力
解析 火箭喷出燃料气体,气体推动火箭, A 对, B 错;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火箭向后喷气还会产生推力,
C
错;飞船进入轨道后和地球间存在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错。
答案 A
2.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灯泡,则
()
A.灯泡受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 )
解析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
项 C 一致。
答案 C
3.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 30 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
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1) 指出力不是 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 加速度 的原因。 (2) 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 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 惯性定律 。 3.惯性
(浙江选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课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学案
专题课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1. 超重(1)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 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 失重(1)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 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 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⑵ 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 a = g ,方向竖直向下。
4. 对超重和失重的“三点”深度理解(1) 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3) 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的加速 度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命题角度1超重、失重现象的判断【例1】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弹跳高跷表演中,一名质量为 m 的演员穿着这种高跷从距地 面H 高处由静止落下,与水平地面撞击后反弹上升到距地面高h 处。
假设弹跳高跷对演员的作用力类似于弹簧的弹力,演员和弹跳高跷始终在竖直方向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则该演员()A. 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 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 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 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解析 演员在空中时,加速度为 g ,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当演员落地加速时,加速度 a 向下,处于失重状态;落地后期减速,加速度a 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演员在向下运命題山超重、失重问题图1动的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正确;同理可知,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 D 错误。
答案 C命题角度2根据超重、失重现象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2】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50 kg 的物体,当他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最多举起了 60 kg 的物体时,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g = 10 m/s 2)(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地面上,人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F m = mg= 500 N ,在电梯中人能举起=3 m/s 2,所以选项D 正确。
(浙江选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知识排查U卩- 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2. 成立条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3. 意义(1) 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⑵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_______原因。
'H I1 . 惯性1. 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 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3. 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U卩- 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
2.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 表达式:F=—F'。
小题速练1. 思考判断(1) 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2)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抵消()(4) 人走在泥地上下陷,人对地面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答案 (1) X (2) X (3) X (4) X2. (多选)[人教版必修1 •P 70 •科学漫步]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 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 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B. 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C. 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D. 以火车为参考系,此时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能适用 答案 B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的惯性比静止在货运场的集装箱货车的惯性大B. 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C. 在粗糙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D.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同时加速度逐渐减小是有可能的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质量是其唯一量度, 选项A 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 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上,加上逻辑推理得出的规律, 选项B 错误;小球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是小球停下来的原因, 选项C 错误;物体可以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选项D 正确。
(生)浙江高中物理新选考命题研究复习讲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考试标准]一、两类动力学问题1.两类动力学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所示:自测1 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 )A .40 mB .20 mC .10 mD .5 m二、超重与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自测2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命题点一超重与失重现象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2.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例1(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图1A.t=2 s时最大B.t=2 s时最小C.t=8.5 s时最大D.t=8.5 s时最小变式1图2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点O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F-t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图2A.人的重力为1 500 NB.c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C.e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D.d点的加速度小于f点的加速度变式2如图3所示,小明将叠放在一起的A、B两本书抛给小强,已知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两本书在空中不翻转,不计空气阻力,则A、B在空中运动时()图3A.A的加速度等于gB.B的加速度大于gC.A对B的压力等于mgD.A对B的压力大于mg变式3(2018·金华市十校期末)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方向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质量为5 kg的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重物相对升降机静止,如图4所示,则(g取10 m/s2)()图4A.升降机一定向上加速运动B.升降机一定向上减速运动C.人对地板的压力一定为400 ND.人对地板的压力一定为500 N命题点二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1.常见的动力学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等.2.图象问题的类型(1)已知物体受到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象.3.解决图象问题的关键(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0开始.(2)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象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例2用水平力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水平力F方向不变,大小按图5甲所示规律变化,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则下列关于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 f、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物块质量m的值正确的是()甲乙图5A.F fm=4 N B.μ=0.1C.F f=6 N D.m=2 kg变式4(多选)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6所示,已知物块在前2 s内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 m/s2,则()图6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3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 NC.4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 ND.5 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变式5如图7所示为质量m=75 kg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θ=37°的直滑道上由静止开始向下滑行的v-t图象,图中的OA直线是t=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速度图线末段BC平行于时间轴,运动员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图7A.滑雪运动员开始时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B.t=0时刻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动摩擦因数μ为0.25D.比例系数k为15 kg/s命题点三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解题关键(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2.常用方法(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模型1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例3(2019届湖州市月考)2017年1月25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16年度科技盛典”节目中,海军电力工程专家马伟明院士表示正在研制“国产003型航母电磁弹射器”(如图8所示).它是由电磁弹射车给飞机一个辅助作用力,使飞机在较短的直跑道上获得较大的速度.假定航母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M的飞机利用电磁弹射车起飞,飞机在t0时刻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做匀加速运动,在t1时刻获得发射速度v.此过程中飞机发动机的推力恒为F,阻力恒为F f.问:图8(1)电磁弹射车对飞机的辅助推力多大?(2)若在t1时刻突然接到飞机停止起飞的命令,立刻将该飞机的推力和电磁弹射车的辅助推力同时反向但大小不变.要使飞机能安全停止,则飞行甲板L至少多长?变式6爸爸和孩子们进行山坡滑草运动,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7°的斜面,一名孩子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山坡斜面滑下的位移x=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问:(1)该孩子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f为多大?(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3)该孩子连同滑草装置滑到坡底后,爸爸需把他连同装置拉回到坡顶,试求爸爸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能拉动?模型2已知物体受力求运动情况例4有一种公交电车站,车站站台的路轨建得高些,车辆进站时要上坡,出站时要下坡,如图9甲所示,这样既可以节能又可以节省停车所需的时间.为简化问题,现设两边倾斜部分AB段和CD段均为直轨道,长度均为L=200 m,水平部分BC段长度也为L=200 m,站台的高度h未知,如图乙所示,各段道路交接处均为圆滑连接.一长度可忽略的电车自站台左前方以v0=72 km/h的速度驶向站台,为了节能,司机在未到站时即关闭电车电源,经过时间t1=100 s后到达A点,接着冲上了倾斜轨道,到达站台上的B点时速度为v B=18 km/h,此时司机还需启动刹车系统,使得电车最终正好停在BC段的中点.已知电车在各段轨道上所受摩擦力(不含刹车时所增加的阻力)可认为等于其自身总重力的0.01倍,刹车过程所增加的阻力可看做恒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忽略电车经过各道路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及可能腾空对研究问题的影响,g取10 m/s2,求:图9(1)电车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v A;(2)电车从站台B点到最终停止所需的时间t;(3)该电车站台的高度h.变式7(2018·9+1高中联盟期中)皮划艇是一项激烈的水上比赛项目,如图10所示为静水中某运动员正在皮划艇上进行划水训练,船桨与水间断且周期性的发生作用.假设初始阶段中,运动员每次用船桨向后划水的时间t1=1 s,获得水平向前的持续动力恒为F=480 N,而船桨离开水的时间t2=0.4 s,运动员与皮划艇的总质量为120 kg,运动员和皮划艇受到的阻力恒为150 N,并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该阶段中:图10(1)运动员在用船桨划水时与船桨离开水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后,第一次划水后就停止划水,皮划艇总计前行多长距离?(3)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后,2.8 s末速度为多大?命题点四传送带模型模型1水平传送带模型例5某飞机场利用如图11所示的传送带将水平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飞机上,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两端A、B的长度L=10 m.传送带以v=5 m/s的恒定速度匀速向上运动.在传送带底端A轻轻放一质量m=5 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求货物从A端运送到B端所需的时间.(g取10 m/s2)图11变式8如图12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10 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0=4 m/s,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 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图12(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1.(2018·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情景中属于超重现象的是()2.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中,我国选手董栋、高磊分摘银、铜牌.如图1所示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时的照片,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处于失重状态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C.运动员下落碰到蹦床后立即做减速运动D.运动员和蹦床接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3.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匀减速运动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4.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到达最大高度处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块下滑的时间是上滑时间的2倍,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13tan θ B.12tan θ C.35tan θ D .tan θ5.(2018·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联考)滑沙是国内新兴的旅游活动项目,如图2甲所示,即乘坐滑板从高高的沙山顶自然下滑,随着下滑速度的加快,在有惊无险的瞬间体味到了刺激和快感.其运动可以简化为如图乙所示,一位游客先后两次从静止下滑,下列v -t 图象中实线代表第一次从较低位置滑下,虚线代表第二次从较高位置滑下,假设斜面和水平地面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忽略空气阻力,拐弯处速度大小不变,则v -t 图象正确的是( )图26.(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期中)质量为m 的物块在倾角为θ的固定粗糙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3所示,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将( )图3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7.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总高度达600米,游客乘坐观光电梯大约一分钟就可以到达观光平台.若电梯简化成只受重力与绳索拉力,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 图象如图4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图4A.t=4.5 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B.5~55 s时间内,绳索拉力最小C.t=59.5 s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t=59 s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8.(2018·宁波市期末)一物体放置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且F的大小随时间从零均匀增大,如图5所示,则下列关于物体的加速度a、摩擦力F f、速度v随F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图59.如图6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 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行.t=0时,在传送带的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2 s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 m/s2.在下图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图610.(2018·浙江11月选考·13)如图7所示为某一游戏的局部简化示意图.D为弹射装置,AB 是长为21 m的水平轨道,倾斜直轨道B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10 m的圆形支架上,B为圆形的最低点,轨道AB与BC平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某次游戏中,无动力小车在弹射装置D的作用下,以v0=10 m/s的速度滑上轨道AB,并恰好能冲到轨道BC的最高点.已知小车在轨道AB上受到的摩擦力为其重量的0.2倍,轨道BC光滑,则小车从A 到C的运动时间是(g取10 m/s2)()图7A.5 s B.4.8 s C.4.4 s D.3 s11.(2016·浙江10月选考·19)如图8所示,在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324 km/h高速行驶的列车在某时刻开始匀减速行驶,5 min后恰好停在某车站,并在该站停留4 min,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8.1 km后恢复到原速324 km/h.(g取10 m/s2)图8(1)求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2)若该列车总质量为8.0×105 kg,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求列车驶离车站加速过程中牵引力的大小;(3)求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2.(2018·湖州市、衢州市、丽水市高三期末)小明不小心将餐桌边沿处的玻璃杯碰落在地,玻璃杯没碎.他觉得与木质地板较软有关,并想估测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中地板最大的微小形变量.他测出了玻璃杯与地板作用的时间为Δt,杯子的质量为m,桌面离地的高度为h(设杯离开桌面时初速度为零,杯的大小远小于h,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地板形变不恢复),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试求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中:(1)杯子加速度大小a;(2)杯子受到地板的作用力大小F;(3)地板最大的微小形变量Δx.13.如图9所示,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30°.现小球在F=20 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6,g取10 m/s2.试求:图9(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F作用1.2 s后撤去,求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的最大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6·余姚市调研)(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解析 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合外力大小无关,故C 、D 正确,A 、B 错误。
答案 CD
2.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 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 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 推B 时
( )
A .A 与
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 .A 对B 的作用在先,B 对A 的作用在后
C .B 对A 的作用力小于A 对B 的作用力
D .A 对B 的作用力和B 对A 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A 推B 时,A 与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答案 A
3.(2016·台州市联考)人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1 kg 的物体,物体获得的加速度
为5 m/s 2(g 取10 m/s 2)。
则此过程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为
( )
A .5 N
B .10 N
C .15 N
D .20 N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竖直方向上有F -mg =ma ,求得F =15 N 。
答案 C
4.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
( )
A .40 m
B .20 m
C .10 m
D .5 m
解析 a =F f m =mg m =g =10 m/s 2,由v 2
=2ax 得
x =v 22a =2022×10 m =20 m ,B 对。
答案 B
5.(2016·温岭市联考)质量为m 的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分别为F
和F 10
,则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 )
A.F
10m B.9F 10m C.F m D.11F 10m 解析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合=F -F 10=ma ,可以得到加速度等于9F 10m。
答案 B
6.用30 N 的水平外力F 拉一个静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 的物体,力F 作用3 s 后撤去,则第5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
A .v =4.5 m/s ,a =1.5 m/s 2
B .v =1.5 m/s ,a =7.5 m/s 2
C .v =4.5 m/s ,a =0
D .v =7.5 m/s ,a =0
解析 由题意知在前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a 1=F m =1.5 m/s 2
,3 s 末的速度v =a 1t =4.5 m/s ,力F 撤去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5 s 末物体的速度为4.5 m/s ,加速度为0。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
7.如图所示,质量m =10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20 N 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 取
10 m/s 2)
( )
A .0
B .4 m/s 2,水平向右
C .2 m/s 2,水平向左
D .2 m/s 2,水平向右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F 合=F +F f ,F f =μmg ,所以F 合=20 N +0.2×10×10 N=40 N ,所以a =F 合m =4010
m/s 2=4 m/s 2,方向水平向右。
选项B 正确。
答案 B
8.(2016·绍兴市调研)一个木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自由滑上粗糙的水平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根据图象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
A .木块的位移
B .木块的加速度
C .木块所受摩擦力
D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位移可由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求出,由v -t 图线的斜率可求出加速度a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μg ,故动摩擦因数μ也可求出,由于不知木块的质量,故不能求出木块所受摩擦力。
答案 C
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
A .0
B .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
C .大小为33
g ,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为233
g ,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解析 在未撤离木板时,小球受到重力mg 、弹簧的弹力F 和木板的弹力F N 而静止,在撤离木板的瞬间,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没有发生变化,而小球的重力是恒力,故此时小球受到重力mg 和弹簧的弹力F 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与木板提供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加速度的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选项D 正确。
答案 D
10.(2016·金华十校调研)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2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
( )
A .tan θ和H
2 B .(v 22gH -1)tan θ和H 2 C .tan θ和H 4 D .(v 22gH -1)tan θ和H 4
解析 设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沿斜坡上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ma
①
加速度大小a =μg cos θ+g sin θ
②
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由运动学公式知
v 2=2a H
sin θ
③
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2
时,由运动学公式知 (v 2)2=2a h sin θ
④
由③④两式得h =H 4 由①③两式得μ=(v 2
2gH
-1)tan θ。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为一条平直公路中的两段,其中A 点左边的路段为足够长的柏油路面,A 点右边路段为水泥路面。
已知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与水泥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当汽车以速度v 0沿柏油路面行驶时,若刚过A 点时紧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要滑行一段距离到B 处才能停下;若该汽车以速度2v 0在柏油路面上行驶,突然发现B 处有障碍物,需在A 点左侧的柏油路段上某处紧急刹车,若最终汽车刚好撞不上障碍物,求:(重力加速度为g )。
(1)水泥路面AB 段的长度;
(2)在第二种情况下汽车运动了多长时间才停下?
解析 (1)水泥路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1,则μ2mg =ma 1
则v 2
0=2a 1x 1,解得:x 1=v 20
2μ2g 。
(2)根据题意,汽车如果不撞上障碍物B ,在A 点的速度应为v 0,在柏油路上运动时间为t 1,则2v 0-v 0=a 2t 1,a 2=μ1g ,解得:t 1=v 0
μ1g ;在水泥路面上,运动时间为t 2,则v 0=a 1t 2,解得t 2=v 0μ2g ,汽车运动的时间t =t 1+t 2=(1μ1+1μ2)v 0g。
答案 (1)v 20
2μ2g (2)(1μ1+1μ2)v 0g 。
12.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
使木块以初速度v 0=4 m/s 的速度沿倾角θ=30°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 -t 图线如图
乙所示。
g 取10 m/s 2。
求:
(1)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 1;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 。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经0.5 s 滑至最高点,由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a 1=Δv 1
Δt 1
=40.5 m/s 2=8 m/s 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过程中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代入数据得μ=3
5
(3)下滑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其值为x =v 2
12a 1
=1 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下滑过程中
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v =2a 2x
联立解得:v =2 m/s 。
答案 (1)8 m/s 2 (2)3
5 (3)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