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配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合集下载

体针结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体针结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 图分 类号】 R7 1 5 【 献标识 码】 A 【 中 1. 1 文 文章编 号】 1 0 —3 9 2 1 ) 30 4 —1 0 0 7 6 (0 0 0 —3 60
原发 性痛经 是指在 有排 卵周期 中伴 随月经而 来 的 周期 性下 腹疼痛 , 是妇女 常见病 之一 , 多见பைடு நூலகம்于初潮 6个 月~二 年 内的女 性 , 重 时影 响患 者的身 心健康 。 严 笔者 近 七年 来 运 用针 刺 结合 艾 灸 疗 法治 疗 原发 性 痛 经 4 0 例, 取得 较好 的疗效 , 现将结 果报道 如下 。
诊 断标 准 参 照乐杰 《 妇产 科学 》 断标准 拟定 : 诊 凡 在经 期 或经 期前 后 ( 周 内) 1 出现 下 腹部 疼 痛 , 并伴
随月经 周期 发作 , 续 3次 以上而 经妇科 检查 ( 检 连 B超
查及 已婚者妇 科检查 , 未婚 者行 肛 门指诊 检查 ) 排除 生 殖 系统 器质 性病变 , 确定 为原发 性痛 经 。 经检 查证实 由 盆腔 炎 、 子宫 内膜 异 位症 、 宫 肌瘤 所致 的痛经 者 ; 子 合 并心 血管 、 、 肝 肾等严重原 发性 疾病 , 精神病 患者 , 符 不 合纳 入标准 , 未按 规定治 疗 , 法判 断疗效 或资料不 全 无
等影 响疗效 判断者 , 均予 以排 除 。
续治疗两 个月 经周期 , 痛经痊 愈 。
讨 论 中医学 认 为 , 发性 痛 经 多 由情 志 所 原
伤 、 淫 为害 , 六 导致 冲 任气 血不 畅或 冲任 气血 虚损 , 以 至“ 通则 痛” “ 荣则痛 ” 不 、不 。临床治疗 当 以行气 活血 、 补益 肝 肾、 温通经 脉 、 和气血 为法 。曲骨为任 脉在下 调 腹 部 的经 穴 , 暖下 焦 、 冲任 的作用 ; 机乃 脾 经郄 有 温 地

无痛腹针联合艾灸神阙法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观察

无痛腹针联合艾灸神阙法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观察
原发性痛经6 0 例观察
徐 强 ,韩 志 平
( 天津 市 宝坻 区妇 产 医院 ,天 津 3 0 1 8 0 0) [ 中图分 类号 ]R 2 4 5 . 8 1 1 . 5 1 [ 文献标 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5) 0 5 — 0 4 4 5 — 0 1
实 用中医药杂志 2 0 1 5 年5 月 第3 1 卷5 期 ( 总第2 6 8 期)
J OU RNAL O F P RAC T I C AL TRAD I TI ONAL C HI NE S E MEDI CI NE 2 0 1 5 . Vo l - 3 1 No . 5
[ 摘 要] 目的 :观 察无 痛腹 针联 合 艾灸神 阙治疗原 发性 痛 经的 临床 疗 效。 方法 :6 0 例 随机 分 为两组 。 治疗 组
3 0 例 予无 痛腹针 联 合 艾 灸神 阙治 疗 ,对 照组 3 0 例 服 布洛 芬缓 释 片 ,3 个 月经 周期 后观 察 疗 效 。结 果 :总有 效 率 治疗 组 9 3 . 3 %,对照组6 0 . 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结论:无痛腹针联合艾灸神阙法治疗痛经疗效确切 。 [ 关 键词 ] 原发 性痛 经 ;无痛腹 针 ;艾 灸神 阙法 我们 采 用 无痛 腹 针联 合艾 灸 神 阙法 治疗 痛 经疗 效 显 4 治疗 结果 表1 两组 临床疗效 比较 例 ( %) 著 ,报 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坌塑 ! 壅垒 里墼 查垫 蒌垫 : 垦 查塾主 治 疗 组 3 0 9 1 4 5 2 ( 9 3 . 3) 共6 0 例 ,均 为 2 0 l 3 年3 月 至2 0 1 4 年3 月 天津 市 宝坻 区 对 照 组 3 0 3 5 1 0 l 2 ( 6 0 . 0) 妇产 医院中医门诊患者 。年龄 l 3 ~2 9 岁 ,平均2 2 . 7 岁;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O . 0 5 。 病程6 个月 ~9 年 ,平 均4 . 6 年 。 随机分 为 丽组各 3 0 例 ,两 组 年龄 、病程 等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具 5 病 案举 例 有 可 比性 。 王 某 ,女 ,1 9 岁 ,未 婚 ,2 叭2 年5 月2 0 日初诊 。经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 9 9 3 年 行腹痛4 年 ,加 重 1 年 。1 5 岁 初 潮 ,月 经 周 期 5~ 7 d / 发布的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 和全 国高等 2 8 3 0 d ,量中。每于经期第1 ~2 d 小腹冷痛 ,喜温 , 学 校规 划 教材 《 妇产 科学 》。 肢 冷畏 寒 ,恶 心 、呕吐 ,甚 则 晕厥 ,否认 性生 活 ,舌 黯 巾医诊断标准 :参照 《 中医妇科学 》辨证分型为气 苔 白 ,脉 沉 紧 。L M P 2 0 1 2 q4 月2 9 日。妇 科 彩 超提 示 子 滞 血瘀 证 、寒 凝 血瘀 证 、湿热 瘀 阻证 、气血 虚 弱证 和 肾 宫 附 件 未 见 器 质 性病 变 。诊 断 为 寒 凝 血 瘀 型 痛 经 。治 气 亏虚证 。 宜温 经 散寒 、化瘀 止 痛 。予无 痛 腹 针联 合 隔姜 灸疗 法 。 纳 入标 准 :符合 诊断 标准 。 主穴 取 “ 引气 归元 ” ( 中脘 、下 脘 、气 海 、关 元 )、双 排 除 标 准 :晕针 者 ,经 B 超 等 检 查确 诊 为 生 殖 系统 侧外 陵一 刺 地 部 ,辅 穴取 下 风湿 点 ( 双 侧 )、气 穴 ( 双 器 质性病 变所 致腹 痛者 。 侧 )、中极 —— 刺 人部 。2 0 1 2 年6 月1 9 日2 诊 ,L M P 2 0 1 2 2 治疗 方 法 年5 月2 9 日 ,痛 经 明显 减轻 ,无 恶 心 、呕 吐 ,由于 临 近 治疗 组 :于经 前 7 天 予 无 痛 腹 针 联 合 艾 灸 神 阙 考试 ,急躁 易 怒 ,乳 房胀 痛 ,舌 红 苔黄 ,脉 弦 。再予 腹 法 。腹 针 主 穴 取 “ 引气 归 元 ” ( 中 脘 、下 脘 、气 海 、 针治 疗 ,加 刺 双侧 肝 经 荥穴行 间穴 ,易 香 附饼 隔 脐灸 。 关元 )、双侧外陵 、气旁穴一 刺地部 ,辅穴取双侧下 治疗 3 个 月经 周期 ,停药 后 并 随访 观察 3 个 月经 周 期痛 经 风 湿 点— — 刺 人 部 。根 据 腹 壁 脂 肪 、体 形 胖 瘦 分 别 用 未复 发 。 6 讨 论 0 . 2 2 mm× ( 2 5~4 0 mm )毫 针 ,直刺 ,不捻 转 或 轻 捻转 慢提插手法 ,每 日1 次 ,每次 留针3 0 m i n 。根据辨证进行 痛经病位在 冲任 、胞宫 , “ 不通则痛”和 “ 不荣则 痛 ”。无痛腹针疗法是薄智云先生创立的以神阙布气假 艾灸 ,气滞血瘀用隔香附饼灸 、寒凝血瘀或伴呕吐用隔 姜灸、湿热瘀阻选秦艽饼灸 、气 血虚弱选 当归饼灸 、肾 说 及 神 阙先 天调 控 理论 为基础 的针灸 疗 法体 系。 腹针 以 气 亏虚 者 选 附子 饼灸 。将 中药 研成 粉 末 ,用 酒 调和 成直 神阙为中 ,中脘为天 ,关元为地 。中脘是 胃经的募穴 , 胃 、脾 相表 里 ,有 水谷 之 海 之称 ,为后 天 之本 。关 元 为 径约3 c m,厚 约 1 c m的 饼 子 ,中 间 以针 刺 数 孔 ,放 于神 阙 穴 ,上 放艾 柱 施 灸 ,每 次灸 2 壮 ,以皮 肤 红 润 不起 泡 小肠 经募 穴 ,有 培 肾固本 、补 气 回阳之 功 。两 穴合 用 , 为度。 具有先后天 同补功能。气旁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经穴 ,有 对照组 :用布洛芬缓释片 1 片,痛时服用 ,避 免空 加 强 补 肾之 功 。香 附挥 发 油有 轻 度雌 激 素样 作 用 ,对 实 腹服 药 。 验 动 物离 体 子宫 有 抑制 作 用 ,能 降低 其 收缩 力 和 张力 。 两组 均 1 个 月经 周 期为 一 疗程 ,共 治疗 3 个 周 期 ,停 当归挥发油能对抗 肾上腺素一垂体后叶素或组织胺对子 药3 个 月经 周期 后随访 1 次。 宫 的兴奋作用 ,可明显抑制 ( 子宫 ) 收缩幅度及收缩频 3 疗效 标准 率 。附子中所含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均有镇痛作用。隔药 依据 《 中医 病 证诊 断疗 效 标 准 》 。 痊愈 :治 疗 脐 灸 可使热 力与 药力 同时 渗入体 内 ,发挥 止 痛功 效 。 后 腹 痛及 其他 症 状 消 失 ,访 问3 5 " - 月 经 周 期 未 复发 。显 [ 参考 文献 ] 效 :腹痛明显减轻 ,其余症状好转 ,不服止痛药能坚持 [ 1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制 定发 布 . 中药新 药 I 临 床 研 究指 导 工作 。有效 :腹 痛减 轻 ,其 余症 状 好转 ,服 止痛 药 能坚 原则 { s 1 . 第 一辑 . 持 工 作 。无效 :腹 痛及其 他症 状无 改变 者 。 [ 2 ]国 家中 医药 管理 局 . 中 医病证 诊 断 疗 效标 准 [ M] . 用S P S S 1 7 . 0 软件 对 数据 进 行 统计 学 处理 ,采用 秩 和 南京 :南京 大学 出版社 ,1 9 9 4 :6 1 . 检 验 ,P<0 . 0 5 为 差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1 2 — 2 9

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急诊痛经患者12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

治疗组予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法,加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痛经;对照组予曲马多100mg肌注止痛,加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痛经。

结果:在治愈及显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止痛作用持久,复发率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针艾灸穴位敷贴原发性痛经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症状之一,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患者>90%。

中医把痛经分为虚、实两类,实者多因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所谓“不通则痛”,临床多表现为实证。

虚证多因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胞脉失养,是为:“不荣则痛”,临床多表现为虚证[1]。

运用腹针艾灸加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63例,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痛经患者123例,根据第7版妇产科教材诊断标准[2],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14~35岁,平均年龄21±3.2岁,病程3个月~6年,每次腹痛时间1~6天,腹痛剧时每次均要急诊止痛治疗。

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分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

①治疗组:急诊腹痛剧者,排除妊娠、外科疾病及其他后,即刻予腹针穴位(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道、双侧子宫穴)加艾绒灸,大部份患者在10分钟左右能迅速缓解下腹部疼痛,治疗30分钟后患者基本能完全止痛,后予中药粉糊(元胡粉、桃仁粉)穴位敷贴6~8小时后自除贴,同时予口服药物:散结镇痛胶囊4粒,3次/日,共5天,其后连续物理治疗5天。

下次月经来潮前5天重复上述治疗,3个月为1疗程。

腹针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

腹针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

腹针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下腹痛,疼痛为痉挛性痛甚至撕裂痛,或伴随腰酸、下肢坠胀等其他不适症状。

程度较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其发病在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中更为普遍。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由盆腔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

笔者从2005年开始用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经妇科B超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40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16年。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接受腹针治疗,取平卧位。

根据腹针标准处方取穴:主穴(君、臣):气海、关元。

辅穴(佐、使):下风湿点(气海旁开2.5寸,双穴)。

根据临床辨证,伴血瘀者加中脘,伴寒湿、湿热者加水道,均留针30min。

同时用艾条灸神阙穴20min。

1.3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放松,暴露腹部,常规消毒针刺穴位,使用“薄氏”腹针一次性针灸针,根据患者胖瘦程度及病程长短选取不同规格的针灸针[1]。

垂直进针、轻缓地刺入相应深度、轻捻转、不提插、留针30min,同时用艾条啄灸神阙穴20min。

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治疗。

1次/d,4次为1疗程。

月经来潮后停针。

次月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下一个疗程治疗。

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 结果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2],经过5个疗程治疗后,60例患者中有42例痛经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达到临床治愈;18例患者仍有轻度腹痛、腹胀症状,因症状较轻,患者拒绝继续治疗。

对以上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均未复发。

从以上疗效分析,用腹针治疗痛经其治愈率达70%,有效率达100%。

典型病例:陈,女,17岁,2005年6月10 d初诊。

患者15岁月经来潮,每次均出现小腹胀痛、胸胁胀满、经量少而不畅,经色紫黑夹有血块,月经来潮3~4 d后症状缓解,脉沉弦,舌紫暗。

针刺腹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针刺腹肌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treatment respectively.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after the
MTrPs
in
abdominal region
combined
with
stretching exercise i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二、随访 1年后随访,65例患者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 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4例患者第 2次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较第1次治疗后下降,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Simons等”1和Bron等【81研究指出,MTrPs是骨骼 肌上一个高敏感性的疼痛病理结构,分为隐性 MTrPs和活化MTrPs两种,肌电图上可出现高频率、
of acupuncture at Liu
abdominal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Lin.Huang Qiangmin,Liu Qingguang,Ma Yantao,Zhao Jiamin.School ofKinesiology,
65例患者治疗前后和最后一次痛经疼痛程度 评分变化
轻度(VAS<3) 例数
VAS
异常波幅的自发肌电位。Simons等-,报道,隐性 MTrPs可被多种因素激活导致疼痛,活化MTrPs通
中重度(4<VAS<10)有效率 例数
VAS
常位于肌肉内压痛的条束结节内,针刺时可引发牵 涉痛和局部抽搐反应。Dickerson等p1认为,躯干肌 MTrPs常可影响到周围脏器的功能,尤其是腹肌、胸 肌和盆底肌,治疗骨骼肌MTrPs可以缓解临床疼痛 和某些内脏性疼痛。

针灸加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58例

针灸加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58例

针灸加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58例目的:观察针灸加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疗效。

方法:将11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A组)58例采用针灸加敷脐疗法;对照组(B组)58例口服益母草冲剂治疗。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及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针灸加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越。

标签:原发性痛经;针灸;敷脐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n,PD)是青春期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行经期间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坠胀,或痛引腰骶,重则可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临床上以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两型最常见。

笔者2006年5月~2007年5月,以针灸加敷脐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的诊断标准,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者可诊断为PD。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冷痛拒按,得温痛减,经行不畅,经血量少,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畏寒肢冷,经行前期常伴乳房胀痛,胸闷,烦躁易怒,舌淡黯或有瘀点,脉弦或沉弦有力。

1.2 病情评分标准病情轻重的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

痛经症状积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能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痛0.5分,疼痛在1 d以内0.5分(每增加1 d加0.5分)。

痛经程度:重度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有腰部酸痛,面色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痛经症状积分≥14分;中度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有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痛经症状积分为8~13.5分;轻度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服用止痛药,痛经症状积分﹤8分。

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原 发 性 痛 经 ( r r yme o h a P 是 妇 科 常 见 病 , Pi ydr n ̄ e ,D) ma s
是 指生 殖 系统无 明显 器质 性 病变 , 在月弪 前 后 及行 经期 间 出
和生 活 ,给妇女 的 身心 健康 和工 作 学 习带来 了严重 的影 响 。

中医中药 ・
20 8第 卷 2 0年 月 7第2 1 期
腹 针 结合 艾 灸治 疗原 发 性痛 经 的 临床 观 察
曹春 梅 , 刘春 梅 , 丽 华 , 伟 , 兴 华 黄 陈 黎 ( 广东 省南 雄市 中 医院康 复科 , 东南 雄 广 5 20 ) 14 0
【 要】 摘 目的 : 观察 腹针 结合 艾灸 治疗 原发性 痛经 (D 的 临床疗 效 。 法 :2 例 P P) 方 10 D患者 随机分 为 治疗 组和 对照组 各 6 0例 , 治疗 组采 用腹 部取 穴加 艾熏 治疗 , 对照组 采用 西药 治疗 。 结果 : 治疗 组治 愈 3 0例 , 效 率为 9 .%; 照组 治 有 33 对
fe v t w s 5 %. h op ees nf at iee tP O 1 C n ls n T ee et f b o n c p n tr et e a a . T ewo u s r g icn ydf rn < . ) o cu i : h f c d mia au u c e i re 7O t g r w i i l f f 0 . o oa l u
C A0 hu me,L U h n i HUANG h a HE We,L n h a C n i l C u me. Liu ,C N i IXig u
(ea m n o eaiti ein, ax n o il f h e ein, ax n 5 20 , h a D pr etf hbl tnM dc eN ni g s t i s M d ieN ni g 14 0 C i ) t R i o a i o H paoC n e c o n 【 b ta t A sr c]Obet e oo srete c nc fcc n a d mia au u c r o iut n t ameto r r y- jci :T b ev h l i e ayo b o n l c p n t e m xb so r t n fp mayd s v i a f l i u i e i

80例中药内外合用配合TDP理疗治疗痛经

80例中药内外合用配合TDP理疗治疗痛经

80例中药内外合用配合TDP理疗治疗痛经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运用中药内服外贴,配合TDP理疗,治疗痛经8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全部为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平均21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11个月。

诊断标准:发生在经期或行经前后,以小腹疼痛为主,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

程度分类:轻度疼痛尚可忍受,可坚持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度:疼痛难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需休息和服止痛药;重度:除上面外,全身症状重,常伴面青汗出、肢冷、昏厥,必须用止痛药者。

2 治疗方法2.1 中药内服方基本方:当归20 g、川芎10 g、香附10 g、丹皮10 g、白芍10 g、桂枝10 g、郁金10 g、益母草20 g、柴胡6 g、甘草10 g。

气滞血瘀型加桃仁10 g、红花10 g、枳壳10 g、五灵脂10 g;寒凝胞中型加小茴香10 g、附子10 g、干姜10 g、苍术10 g;湿热瘀阻型加黄连10 g、薏苡仁10 g、黄柏10 g;气血虚弱型加太子参10 g、黄芪20 g、熟地15 g;肝肾亏损型加山萸肉10 g、巴戟天10 g、阿胶(烊化)10 g。

上方于经期前7 d开始给药,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7 d 1个疗程,经来即止,下一月经周期重复给药,共用3个疗程。

2.2 穴位贴药方元胡、细辛、丁香、川芎、肉桂等量研细末加黄酒为膏(杨建宇教授方)。

取穴:子宫、神阙、气海、关元、中极中任选2~3穴,交替使用,将膏药约2 cm大小贴于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6 d 1个疗程,与汤药同时应用,外用热水袋热敷更佳,共用3个疗程。

2.3 TDP理疗用TDP灯照射少腹部,每天半小时为佳。

2.4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冰淇淋,避免穿露脐装,注意经期不能用冷水,调畅情志,加强户外活动。

3 结果3.1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经过治疗腹痛及全身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腹痛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不用服止痛药,可坚持正常工作和学习;好转:腹痛及全身症状较前好转,但对工作、学习有轻度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

揿针联合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0例

揿针联合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40例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2019 年 5 月 第 54 卷 第 5 期
· 347 ·
揿针联合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40 例
谢蔚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揿针 温针 寒湿凝滞型
DOI:10.13633/ki.zjtcm.2019.05.031 笔者采用揿针联合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 经 40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0 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来 源于我院近 2 年针灸门诊,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16~25 岁;病程 3 个月~5 年。对 照组患者年龄 18~27 岁;病程 4 个月~6 年。两组一般
3.2 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 药 3 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治疗后积分降恢复至 0 分。显 效:治疗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 坚持工者,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之下。有效:治 疗后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服用止痛药即能坚持工作 者,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之下。无效:腹痛及其 他症状无改善者。 3.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x ±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40
10.86±2.55 2.78±1.39*#
对照组
40
9.98±2.47 3.56±1.3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3.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2。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25
13

少腹部铺灸配合针刺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少腹部铺灸配合针刺地机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
3 0 . .
C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4 V o 1 . ( 6 ) No . 2 5
做 组 。 随访 3个 月 , 未 再 复 发 。
作 用 , 目的是 松 解 粘 连 ,促 进 局 部 组 织 的血 液 循 环 ,加 快 炎 症

河南
勃 王

( 1 . 湖北 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 院 2 0 1 2级硕 士研 究生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0 ;2 . 河南 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2 0 1 3级硕 士研 究生 ,
郑 州 ,4 5 0 0 0 8 )
中图分类号 :R2 7 1 . 1 1 3 【 摘
5 体

反应过程 ,从而达 到促进损伤部位 的愈合 过程 ,收效 良好 。结 果表 明,经针刺配合理筋手法治疗后 ,髂胫束综合征临床症状
改 善 明显 ,能 够 使 运 动 员较 快 地 恢 复 正 常 训 练 ,并 能 够 承 受 高
髂胫束综合征 属祖国医学的 “ 筋伤 ” 、“ 筋痹 ”范围【 2 J ,主 要表现为 疼痛 、肿胀 、瘀血、功能活动受限及影响运动能力 , 主要原因是骨错缝、筋 出槽 ,导致气滞血瘀 ,经脉不通 ,不通 则痛 。若失治或误治 随着 时间的推移 ,引起经络瘀 阻,筋发生 粘连变性,失其柔 韧,则可 出现 筋僵 、筋粗 、筋结 、筋离位等 改变 ,给治疗 带来困难 。《 杂病源流犀 注 ・ 跌仆 闪挫源流 》 中
【 关键 词 】 少 腹 部 ;铺 灸; 地 机 ;原 发 性 痛 经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mo x i b u s t i o n a t l o we r a b d o me n p l u s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t D i j i a c u — p o i n t o n

针刺加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针刺加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针刺加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称为痛经。

针刺加灸治疗痛经30例,其中重度疼痛者22例,中度疼痛者8例,平均病程2年。

【治疗】(一)取穴主穴:三阴交、足三里、中极、关元、天枢配穴:寒湿凝滞加水道、地机;肝郁气滞加太冲、气海;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

(二)操作捻转进针法,肝郁气滞型用泻法,寒湿凝滞型用平补平泻手法,肝肾亏虚型用补法,但刺激宜轻。

留针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运针1次。

起针后用艾卷灸10-20分钟。

月经来潮时或来潮前1-2日腰腹胀痛时进行治疗,每日或隔日针灸一次,10天一个疗程,下个月月经期进行下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30个病例中,针灸治愈者20例,显著减轻者8例,减轻者2例。

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患者女,21周岁,每次行经均出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3年,兼恶心欲呕,腰部酸胀出冷汗,手足欠温,面色苍白。

月经量少色暗红有淤块,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弱。

辨证: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型取穴:三阴交、足三里、肾俞、气海、关元、地机。

手法:平补平泻法。

起针后艾卷灸关元、足三里、肾俞15分钟。

疗效:第一次治疗时为月经第一天,针刺2次后疼痛即缓解,一个疗程10天,连续治疗3个月,第4次月经时症状基本消失,接着巩固治疗2个疗程,痊愈。

【总结】祖国医学认为: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平时变化急骤,此时若感病邪或潜在病因与气血相干,以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

痛经多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阻滞,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

针灸甲乙经记载:“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

”“小腹胀满痛引阴中,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子门有寒,引髌髀,水道主之”。

总结古代取穴位经验,可知本病偏重于从经络论治,《针灸集书?卷之上?腧穴治病门类?妇人血气痛》中记载有“四满,石关治子脏积冷,或有恶血,内逆满痛,中级,下级,曲泉,阴交并治血结成块。

脐疗配合毫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

脐疗配合毫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

脐疗配合毫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摘要:目的:观察脐疗配合毫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门诊2019年3-7月4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采用脐疗配合毫针疗法治疗3个疗程。

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治愈16例,13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5%。

治疗前症状积分为(9.45±0.10)分,治疗后为(5.12±0.45)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VAS积分为(7.29±0.19)分,治疗后为(3.16±0.10)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脐疗配合毫针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能够有效减轻疼痛,预防复发,有效率高,且预后好。

关键词:脐疗;神阙穴;毫针疗法;寒凝血瘀型痛经痛经为女性常见病,指行经前或经期后下腹部疼痛、坠胀的症状,部分患者伴腰部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低,痛苦较大。

我国的痛经发生率高达33%, 其中原发性痛经高达36%[1],寒凝血瘀型为痛经的常见中医证型。

疾病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虽可缓解疼痛,但有一定副作用,复发率高。

笔者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样本,试阐述脐疗配合毫针疗法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3-7月4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年龄(22.14±4.15)岁,病程(5.14±2.38)年。

均无妊娠史。

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制定。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痛经证候分类标准[3]。

1.3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寒凝血瘀型痛经。

②无药物使用禁忌症。

③非精神类疾病患者。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综述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综述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综述李秀娟【摘要】@@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新针刺疗法.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证广等优点,在痛经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腹针治疗痛经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1(019)007【总页数】2页(P77-78)【作者】李秀娟【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立的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新针刺疗法。

通过腹部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适应证广等优点,在痛经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

本文就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腹针治疗痛经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任脉为妊养之本而主胞胎,痛经位在胞宫,与任脉关系密切。

肾、肝、脾三经直接或通过任脉间接与胞宫相连,因此针刺下腹部穴位可以直接调节胞宫的功能。

腹部分布着大量的经脉,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等,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任督二脉相表里,因此腹部针刺不仅可以调阴而且可以调阳。

腹针疗法以任脉经穴为中心组成,通过刺激腹部任脉腧穴和一些特定穴位来调节脾肾冲任和疏通经络而达到治疗妇科疾患的目的[1]。

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腧穴和一些特定部位来调节相关脏腑和经络的失衡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它是建立在传统中医和针灸基础上的一种微针系统,借助腹部的五脏募穴和任脉、肾经、胃经的腧穴,采用其独特的针刺方式——针体细、进针浅、无针感来调节五脏六腑,更适合治疗脏腑病、慢性疾病[2]。

治疗疼痛既能通调局部经气,起到行气、散瘀、降火、化痰之效而止痛,以“急则治其标”;又能调理脏腑气血达到“治病必求于本”的目的[3]。

针刺腹部先天经络系统,明显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其调节脏腑功能的途径最短化,调节效果最大化[4],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分布最广,经气感传途径最短,故能治疗痛经[5]。

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梁瑞丽;王丽娜;王丽平;叶金力;孙三峰【摘要】目的:比较腹针疗法与口服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布洛芬组,每组各32例.腹针组选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于每次月经来潮前1周进行针刺治疗,至疼痛消失时停止针刺治疗;布洛芬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每次月经来潮痛经出现时开始服用,至疼痛消失时停止服药.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于停止治疗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观察远期疗效.采用VAS评分法、痛经症状评分及SF-36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 05),治疗期两组间评分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期腹针组VA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布洛芬组(P<0. 05).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 05),治疗期两组间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期腹针组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布洛芬组(P<0. 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期均提高(P<0. 05),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期腹针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布洛芬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能改善患者的痛经疼痛及伴随症状,远期疗效持久稳定,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Ibuprofen and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Methods:64 case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32)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32).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buprof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bdominal acupuncture, and points chosen were CV12, CV10, CV6, CV4, ST24, ST26, and Xiafengshi Dian. The treatment started one week before the period until dysmenorrhea disappear in theobservation group; whereas it started from the period until dysmenorrhea disappear i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menstrual cycles, and long-term effect was observed during three-month follow-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scores of VAS, dysmenorrhea symptoms, and SF-36. Results:In terms of VAS score, i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P <0. 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P >0. 05); it was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P <0. 05). In terms of symptoms score, i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P <0. 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P > 0. 05); it was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P <0. 05). In terms of SF-36 score, life quality was both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P <0. 05), i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 05); it was improved m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P <0. 05). Conclusion:Abdominal acupuncture can improve pain and concomitant symptoms, the long-term effect is reliable, and it can improv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034)002【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腹针疗法;生活质量;远期疗效【作者】梁瑞丽;王丽娜;王丽平;叶金力;孙三峰【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101400;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北京 100035;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指的是在生殖器官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女子行经时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的疾病。

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

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

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0例王丽娜;杨玉蛟;吴立雨;葛杜娟;梁瑞丽【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疼痛程度并记录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可减轻原发性痛经的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腹针疗法;布洛芬【作者】王丽娜;杨玉蛟;吴立雨;葛杜娟;梁瑞丽【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1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1腹针疗法是一种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新型针刺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理脏腑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

本研究运用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来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n年龄(岁)月经周期(d)经期(d)治疗组2023.3±3.829.5±1.25.0±0.7对照组2023.9±3.028.2±1.55.1±0.8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但存在一些不 良反应 ,如上腹部不适 、恶心 、心悸 。 而针灸治疗无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 [ 1 ]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草案 ) [ I ] . 中华 结核 和 呼吸 杂志 , 2 0 0 5 , 2 8 ( 1 1 ) :
738 -744
[ 摘 要]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 T D P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 4 0 例采用腹针 疗法配合 T D P治疗 ,对照组 4 0 例采用常规针刺关元 、三阴交、天பைடு நூலகம்、合谷 、肾俞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 9 7 . 5 % , 对照组 8 5 . 0 %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结论 :腹针疗法配合 T D P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 关键词 ] 痛 经 ;腹针 ;T DP 原发性痛经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 出现呈周期性小腹 疼痛 ,而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病。笔 者用腹针疗法配合 T D P 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效好疗效 , 现报 道如 下 。

5 典型病例 黄某 ,女 ,1 8 岁 ,于 2 0 1 1 年 8月 就 诊 。行 经 腹 痛 近2 年 ,1 4 岁月经初潮 ,平素常喜欢食生冷食物 ,经期 也不例外。2 年前始月经来潮时小腹冷痛 ,经量少 、有 紫块。经妇科检查 ,生殖器无异常病变。诊断为原发性 痛经。经腹针配合 T D P治疗 3 个疗程后 ,症状消失 ,随 访半 年未 复发 。 6 体 会 原发性痛经属中医 “ 行经腹痛”范畴,与冲任脉以 及 胞 宫 的周 期 生 理变 化 有密 切 相关 ,与肝 、肾二 脏 也有 关 联 。腹 针 疗 法是 通 过针 刺 腹部 穴 位 ,调 节脏 腑 失衡 来 治疗 全 身疾 病 的一 种 新 型针 刺 疗 法 ,具 有 安 全 、无 痛 、 简便的特点。 取 中脘 、 下脘 、 气海、 关元 四穴为腹针 的 “ 引 气归元”位组合。其中中脘 、下脘均属 胃脘 ,两穴有理 中焦 、调升降的作用 ;气海为气之海 ,关元 培肾固本。 四穴 含有 “ 以后 天 养先 天 ” 之意 ,故 具 有调 补 五脏 气 血 的功效。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交会 ,可调理 肝脾肾, 调补冲任;中极为任脉经穴 , 可通调冲任之气 ; 足 阳明胃经之穴大陵配合足太 阴脾经之穴大横 ,可健运 脾 胃、 化生气血; 气穴为足少阴肾经穴 , 可加强补肾之功。 诸穴合用 ,可调节气血 、补益肝 肾、调补冲任 。T D P能 温煦胞宫、活血化瘀 ,以达气血通畅、通则不痛的 目的。 两种方法配合治疗 ,疗效更显著。 [ 参考文献 ]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 [ M ]. 南 京 :南京 大学 出版社 ,1 9 9 4 :6 1 — 6 2 .
1 临床 资料
4 治疗 结 果 两组 疗效 见表 1 。
组别
对 照组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例 ( %)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 8 5 . 0)
共8 0例 ,均 为柳 州市 中医院针灸 门诊患者 ,随机 分为两组。治疗组 4 0 例 ,年龄最小 l 6 岁 ,最大 3 0岁; 病 程 最短 1 年 ,最 长 1 4 年 。对照 组 4 O 例 ,年 龄最 小 1 5 岁 ,最大 3 0岁;病程最短 1 年 ,最长 1 3年。两组性别 、 年 龄 、病程 、病 情 比较 均无 显著 性差 异 ( P >0 . 0 5 )。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1 9 9 4 年颁布的 《 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 , 痛及腰骶 ,甚则 昏厥 ,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 婚女子。 ③经 B超 、 盆腔检查无异常所见或妇科检查 ( 未 婚可行肛查 ) 无阳性体征。
[ 2 ]国 家中 医药管理 局 .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 标 准 [ M] . 南京 :南京 大学 出版 社 ,1 9 9 4 :2 - 3 . [ 3 ] 刘琼 . 感染后咳嗽从燥论治思路探讨 [ J ] . 四川中医, 2 0 1 0 ,2 8( 9):3 2 — 3 3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2 — 2 8
实用中 医药杂志 2 0 1 3 年7 月 第2 9 卷7 期 ( 总第2 4 6 期)
J OURNAL OF P RA CT I C AL TRAD I TI O NAL C HI NE S E MEDI C I NE 2 0 1 3 . Vo 1 . 2 9 N o . 7
腹针疗法配合 T D P治疗原发性痛经 4 O 例
枢 玲 玲
( 广西柳 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广西 柳州 5 4 5 0 0 1 )
[ 中图分 类 号 ]R 2 4 5 . 3 1 9 . 1 5 1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 2 0 1 3 ) 0 7 — 5 7 4 — 0 1
2 治 疗方 法
4 O l 3 2 1 注 :与对 照组比较 ,△ P <0 . 0 5 。
治疗 组 : 采 用腹 针疗 法 。选 中脘 ( 深刺 ) 、下脘 ( 深 刺 )、气海 ( 深 刺 )、关 元 ( 深 刺 )、 中极 ( 深 刺 )、 双侧气穴 ( 中刺 )、双侧外陵 ( 中刺 )、双侧归来 ( 中 刺 )、双侧 大 横 ( 中刺 )。根 据腹 壁 脂 肪及 体 形 的胖 瘦 分别选用 0 . 2 2 a r m× ( 3 0 m m ~4 0 ) m m的毫针 ,常规 消 毒 ,对 准穴 位 直 刺 ,不 捻转 或 轻捻 转 慢 提 插手 法 。并 配 合T D P治 疗仪 照射 下 腹 部 ,灯 距 约 3 0 e m左 右 ,以感 觉 有舒适 的温热感为宜。每 日 1 次 ,每次留针 3 0 m i n 。 对照 组: 采用 常规 用体 针 。 取 穴关 元 、 三 阴交 ( 双侧 ) 、 天枢 ( 双侧 )、合谷 ( 双侧 )、肾俞 ( 双侧 ),采用常 规针刺 ,得气为止 ,留针 3 0 m i n ,每 日 针 1 次。 两组均 1 0 天为一疗程 , 于月经前 3~4 天开始治疗 , 3 个疗 程后 统 计疗 效 。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疗效 标 准 。治 愈 :疼 痛消 失 ,连 续 3 个 月经 期未 见复 发 。 好转 :疼 痛减 轻 或 疼痛 消失 ,但 不 能 维持 3 个 月 以上 。 无效 :疼 痛未 改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