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哲学中的“自我”

合集下载

孟子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孟子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孟子带给我的人生启示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简称。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人生哲学有很深的探讨和启示。

以下是我从他的思想中获得的人生启示: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强调个人修养是一切的基础。

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才能在家庭中达到和谐平衡,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从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实现内外一致的人格。

2. 仁爱无私:孟子强调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仁爱则是人性的核心。

我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努力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在传递爱与关怀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3. 学问教育的重要性:孟子主张通过学习和教育来提高智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培养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生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引。

4. 追求心灵的安宁:孟子认为内心的安宁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当我们内心平静、心境安宁时,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陷阱,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5. 追求天命:孟子提出了“天命”这一概念,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目标。

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并追求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无论在家庭、事业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迎接挑战,通往自己的天命之路。

以上是我从孟子的思想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希望这些启示能够对你的人生有所帮助,让你的人生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对孟子的个人评价和认识

对孟子的个人评价和认识

对孟子的个人评价和认识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个人对孟子的评价和认识中,我觉得他是一位伟大的儒家学派代表,他的思想以人的本性善良为出发点,并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从孟子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人类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追求良善的本能。

他主张人通过修养自己,以道德行为去实践自己的善良本性。

他的思想中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也是他被尊称为“至善先生”的原因之一。

孟子的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仁”。

他认为“仁”是人类心灵中最高尚的品质,是一种对他人关爱和同情心的表现。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关怀和合作,这个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贤良治国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当以道德为根本,恪守仁义道德的原则来治理国家。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强调了君主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同时也要保护国家的利益。

总的来说,我个人对孟子的评价是,他是一位有着卓越智慧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思想观点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在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准则上也有积极的作用。

高三议论文800字:孟子的人生哲学

高三议论文800字:孟子的人生哲学

高三议论文800字:孟子的人生哲学在孟子看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保养本心”、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能够“塞于天地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玄虚的神秘色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和增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

纷繁世间,酒色财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人就必须摆脱这些干扰。

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

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所以,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反对的是大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而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

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

所以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

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

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人生价值。

孟子还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典范——大丈夫人格。

在孟子看来,保持自我和完善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即所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只有人格独立自主才能“无为其所不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仁人无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气”,就能够无所畏惧。

孟子仁义之道

孟子仁义之道

孟子仁义之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学说着重强调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通过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如何实践仁义的道德原则。

本文将介绍孟子的仁义之道,分析其核心思想,并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上探讨如何践行仁义。

一、仁义之道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与荀子的人性本恶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天性,这个天性使得人们具备了怜悯、善良和无私的品质。

然而,这个天性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激发和发展。

孟子将仁义视为人人都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原则。

仁者即善良和仁爱,义者即道德行为和公正。

他认为通过追求仁义,人们可以实现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同时,仁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通过遵循仁义之道,人们能够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个人层面上的践行仁义在个人层面上,孟子强调了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正义追求。

他提出了“养心”、“致良知”等概念,强调个体应该注重内心的培养和道德的追求。

仁义的实践并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更关键的是内心的态度和修养。

首先,孟子主张“养心”。

他认为个人要通过内心的修养来达到仁义的境界。

这需要个体时刻保持内心的善念和善良态度,以实践仁义之道。

只有通过内心的正化和自我反省,个人才能具备真正的仁义之心。

其次,孟子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判断力量,这就是人的良知。

个体要通过充实良知,并通过良知的指引去实践仁义。

良知是人与众不同的天赋,通过发挥良知的作用,个人可以在道德和行为上做出恰当的决策和选择。

三、社会层面上的践行仁义在社会层面上,孟子关注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公正。

他认为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都尊重仁义的原则,并通过积极的行动去践行。

孟子强调了君子的责任和义务。

君子应该扮演一个榜样的角色,通过道德行为的践行来影响他人。

他提倡君子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道德标准影响他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孟子的个人评价和认识

对孟子的个人评价和认识

对孟子的个人评价和认识孟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儒家学派思想家之一,生活在战国时期。

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奉为“后圣”。

在我看来,孟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深沉而富有智慧,对于人性、教育和社会伦理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孟子的思想强调人性的善良。

他认为每个人从出生时就有一种内在的道德天性,即“善”。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一种本真的善良本性,不论贫富、地位高低,这种本性始终存在。

然而,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发展出来。

他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点,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导人们的善良本性,使之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

孟子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

他认为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即通过仁爱和公正的行为来治理社会。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并制定公正的法律和政策,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的思想强调了社会公平和民主平等,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孟子非常关注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素质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关键要素。

他认为个人应该不断地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均衡。

他也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和睦的家庭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的个体,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孟子的思想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广阔的视野,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借鉴。

他的观点和理念对于我个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他强调了人性的善良,让我深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提出了教育为本的理念,使我深刻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能力。

他的思想也让我认识到个体的修养和道德素质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孟子的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仍然是我们去发掘和培养每个人的善良本性,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关键。

我期待着更多的研究和借鉴孟子的思想,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的智慧,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四书”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

其中,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一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人性本善论进行哲学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基于对人类天赋的理解。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品性,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者规范。

孟子相信,人性的本善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品质。

这种天赋的善良使得人们具有同情心、仁爱之心,能够体恤他人、关爱他人,追求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其次,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体现了他对人类的乐观态度。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性善者,其善也厚。

”他认为人性本善的人具有内在的善良品质,这种善良品质使得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

孟子相信,只要人们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就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对人性的本善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类有能力实现道德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对于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故曰:人之性善,恶则为之,不善则已。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潜在的品质,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人们才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社会的和谐。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认为如果人们不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就会陷入恶的境地。

因此,他强调了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和伦理挑战。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提醒我们,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品性,只有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他的思想体系对于中国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孟子的智慧,阐述他的观点和影响,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其中的含义。

孟子的智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

首先,修身是指个体在追求卓越的道德品质和理想的过程中进行的自我修养。

其次,齐家强调了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孝道和家族秩序的重要性。

最后,治国平天下则是将个人和家庭的观念扩展到社会和国家层面,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的责任。

孟子认为,修身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他主张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潜在的美德和善良。

然而,社会的不公正和道德的堕落会使人们逐渐失去本善,因此,他认为通过修身可以恢复人性的本善,实现道德的完善。

他提倡要践行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丰富的智慧。

例如,他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他相信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实践,才能够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

接下来是齐家的智慧。

孟子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和睦可以使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他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子女应该尽力孝顺父母,继承家族的传统价值观。

他倡导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团结性,使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例如,他提到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孝顺的儿子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而放弃了高官厚禄,体现了孟子对家庭价值的强调。

最后是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孟子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和公正的判断力,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和保持社会秩序。

他主张君主应该以德治国,通过道德行为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来引导人民。

他相信,只有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德行,并通过榜样效应鼓舞人心,才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

例如,他讲述了一个君主以身作则,带领人民克服困难的故事,强调了领导者的影响力和责任。

最后,在文中需要引用孟子的一些名言或者经典案例来加深读者对他智慧的理解,同时在结尾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孟子的主要观点和他的智慧对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孟子性善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天赋养育记性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潜能,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开发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养气教性”的思想,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气质和品德来培养和发挥个人的道德能力。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意味着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善良本性的发展与实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活动和道德意识的觉醒。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实现。

他提出了“天下之达道,可道也,不可道也”,意思是善良的本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需要展示或者宣称。

他强调道德的实践,追求善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中。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理性的正义和善良的真实反映。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善良本性的价值。

他提出了“恻隐之心”,主张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难,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说:“故君子有终始之道,无穷尽之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指人们的安乐与和谐,“攘攘”指人们的纷争与敌视。

这说明了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谐与爱心为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道德。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的修养和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需要修养和教化的,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了立志、修身、治学、行道等方面,提出了“弟子规”“为政篇”等学问方法和内容。

他强调了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思想要贯穿于个体的行为中。

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追求善良行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倾向,并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实现和发挥。

孟子的中庸思想如何理解

孟子的中庸思想如何理解

孟子的中庸思想如何理解孟子被誉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孟子》也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

在孟子的著作中,中庸思想是一大特色。

那么,孟子的中庸思想具体是什么?如何理解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庸的意义和概念“中庸”一词最初出自《易经》,“君子居中而无忧,中正而不倚。

”后来孔子又将其发扬光大,并将其理论化。

中庸的意思是保持中间的平衡,不倾向于极端。

《中庸》一篇中,孟子又进一步将中庸思想发展为一种修身处世的理论体系。

一个人只有处于中间态度,既不偏激,又不过于随和,才能做到慎独而无悔,从而做到道德上的完美。

孟子认为,处于极端是不可取的,因为极端会失去平衡,人也难以控制。

而中庸则能有效地运用道德和智慧,使个人在多种状况下行事得当,做到内在的坚定和平衡。

二、中庸理论的核心孟子的中庸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深刻的内涵。

在理论方面,中庸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了“本性善”和“天命论”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的,而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普遍的价值观念。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来就具有仁的素质,只有在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社会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更健康坚定的品质。

因此,人类存在一定的天命,就是肩负起实现仁德的使命和责任。

孟子认为,个体自身必须秉持天命,尽力发挥自己善良品性,动力来自于自身的本性,知识来自于必要的训练和指导。

当一个人尽其所能地尝试去完成自己的天命时,他就是“成功”的。

三、中庸道德和处世哲学中庸思想的核心不仅是一种学说理论,而且是一种处世哲学。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和交往,人才能实现自我完善。

人们在不同的职能和角色中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知道如何平衡这些要素,使自己处于中间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修身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目的。

孟子治国观念中的“爱民、尊贤、敬天’也是中庸思想的重要体现。

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必须以爱民为本,关注民生疾苦,以贤为能,尊重人才,信仰天命,知行合一,维护天赋的正义,保持国家和谐和稳定。

孟子探索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

孟子探索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

孟子探索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在许多方面都对中国的哲学思考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他尤其重视人性本善这一观念,并将其作为他哲学思考的核心。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

孟子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存在,因为人具备独特的知觉、理性和意识。

他相信,人性本善,天生就具备善良、正义和同情心。

这种本性产生了道德情感,推动了社会正义和个人修养的发展。

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善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他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的彼此关心和爱护,才会逐渐形成对同胞的同情和正义感。

这一观点与当下社会关注的互助精神非常相似,强调个体与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不能只关注自身利益。

另外,孟子提出“天下一家”的观点,强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应该有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他认为,各民族都应该共同追求善良和正义,而不仅追求本民族的狭隘利益。

这种观点对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促使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性问题,共同维护地球的和平与发展。

不过,在孟子的哲学体系中,人性本善并不是纯粹的天赋禀性,还需要通过教育和个人修养得到进一步实现。

孟子把个体的修养重视到了极致,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朝善的方向努力。

他提出了“君子之道四焉:务实、修身、正心、诚意”,强调个人需要持之以恒地自我反省、自我克制,学会如何行善、如何保持忠诚和诚实。

综上所述,孟子探索人性本善的哲学思考,对于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

他关注人性的本质和道德情感,主张人类应该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努力前行。

同时,他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人性本善的方法与技巧。

在当下社会,这种思想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为人们带来了宝贵的人生指导。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浅析孟子“尽心知性而知天”的哲学思想

浅析孟子“尽心知性而知天”的哲学思想

浅析孟子“尽心知性而知天”的哲学思想
“尽心知性而知天”是孟子的一句名言,它体现了他对人类自然界的哲学认识。

在这句话中,“尽心”指的是全身心地投入,不遗余力地去做事情。

“知性”指的是通过思考和观察来获得知识,并用知识去理解世界。

“知天”指的是通过知识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规则。

孟子认为,人类要想真正地了解自然界,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思考和观察去获得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规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然界,并且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同时,孟子还认为,人类的知识并不是没有限制的。

即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用思考和观察去获得知识,但是我们也无法了解所有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对自然界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总的来说,“尽心知性而知天”是孟子对人类自然界的哲学认识的体现。

它告诉我们,要真正地了解自然界,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思考和观察去获得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规则。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自然界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

孟子中的人性善恶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的看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中,他提出了人性善恶论,即人性本善的观点。

本文将对孟子的人性善恶论进行探讨,探究其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人作为人的本来属性。

他相信人类在天性上具备了追求善良的内在倾向。

他认为,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即使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恶行,也只是被外在因素所迫,而其内在的善性并未改变。

人性的善良表现在对于他人的关心、慈爱、善行等。

孟子以“父爱之于子,子之爱于父;兄也爱诸兄弟,仁也爱诸仁”为例,强调了人性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关爱之情。

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是人性中最根本的特征。

二、人性善良的发展尽管人性本善,但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需要在正确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和发展。

他提出了“四端”的概念,即仁、义、礼、智。

这些品德的培养可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内在的善性。

首先是仁,孟子认为仁是最基本的品德,包括慈爱、善良、关爱他人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仁的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善性。

其次是义,义强调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按照义的原则去行事,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是礼,礼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规范和仪式。

通过遵循社会的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最后是智,智是指人们的智慧和理性,通过智慧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仁、义、礼等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指导个人的行为。

三、影响后世的意义孟子的人性善恶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孟子的人性善恶论为后世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正确的培养和教育,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这一观点对于教育机构和个人的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生哲学

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生哲学

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生哲学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生哲学孟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社会思潮,为人们提供了有关人类生活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深刻见解。

本文将以孟子的人生哲学为主题,探讨他的核心观点和对个人修养、社会治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一、天性善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性本善。

他以“天命人者,性也”为基础,认为人的天性赋予了他们一种善的本能。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有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善良本质,这种本善是人类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动力。

孟子引用了“立命”的观点,即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才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和道路。

他主张个体应该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并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

二、教育重要性孟子非常重视教育,在他看来,教育是培育人的善良本性、修身养性、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感知和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和智慧的提高。

孟子认为,教育需要注重培养人的仁爱之心,通过“养心、修身、整齐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培养和塑造人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他强调了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主张将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起来。

三、社会治理孟子的人生哲学不仅关注个人修养,也对社会治理和政治伦理给予了重要的思考。

孟子强调君王的职责是维护民众的福祉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即君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以其自身的功德和品德来影响和引导百姓,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孟子主张君主应采取仁政,以德治国。

他强调民众对于君王的权力是有制约的,只有在君主符合民众利益的情况下,君权才是合法的。

这种政治伦理观念为后来的君主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孟子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保持和谐和平衡的关系。

他主张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提出了“物我两忘”的思想,即人与自然能够达到心灵和谐的境界,使个体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孟子人权观的哲学意涵

孟子人权观的哲学意涵

孟子人权观的哲学意涵
人权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它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

而孟子人权观作为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种观点,也具有其独特的哲学意涵。

首先,孟子人权观注重人的尊严和平等。

孟子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认为人天生都有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本能。

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尊重和对待。

这一观点体现了孟子人权观对于人的尊严和平等的关注,以及对于人的团结与关爱的强调。

其次,孟子人权观强调人的自由和独立。

孟子认为人应当追求自身的完善与独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主张“天将自其人之劳而为之,何必求于人?”意思是说,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应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其他人,而要从自身做起,追求自由和独立。

这一观点体现了孟子人权观对于人的自由和独立的重视,以及对于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呼唤。

再次,孟子人权观强调人的福祉和幸福。

孟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和谐,实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他提出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爱人者,人恒爱之”等观点,强调通过恰当的政治制度和正确的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这一观点体现了孟子人权观对于人的福祉和幸福的关注,以及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追求。

总的来说,孟子人权观的哲学意涵体现在对人的尊严和平等、自由和独立、福祉和幸福的关注上。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价值与尊严,鼓励人们积极追求自由与独立,追求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幸福。

同时,孟子人权观也提供了对于现代人权问题的一种思考与参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当代人权的重要性和意义。

孟子的道德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体系

孟子的道德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体系

孟子的道德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长,战国时期中国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的学说被称为“孟子学派”,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注重人性的善,强调修身治国,以及人与天地的和谐关系。

他的道德哲学思想体系不仅为后世所推崇,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启示。

第一部分: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的人性观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

他认为,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具备了天性中包含的道德本能,即善的本性。

这与他的同时代思想家荀子持“人性本恶”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炼来完善。

第二部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修身之后,才能确保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炼,使人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只有通过自我修炼,个人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从而对他人有益,对家庭有益,乃至对国家和世界有益。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人心之差,如天地之差不过一毫米”的观点,强调人们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尊重,减少差异与冲突。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通的,只要体察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就能够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种观点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天人合一与天命观孟子的哲学中引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即认为人与天地宇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天的道德法则,与天地和谐相处,并通过修身来实现自身与天地的和谐。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此外,孟子强调了“天命论”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这决定了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地位。

然而,他也认为个人的努力和修身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观点鼓励人们积极面对困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能量。

结尾: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的道德哲学被广泛认可,并且对中国的政治、教育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人性之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人性之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人性之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人性之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

这一观点意味着,在人类本性中,存在一种自然的,道德的,善良的本性。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合理利用和发掘自身所具备的这种善良的本性,那么他就能够成为一名行为举止端正的好人。

同时,对于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处于合乎道德规范的状态下,才能实现国泰民安。

因此,孟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强调个人和国家都应该通过道德修养和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和谐稳定社会。

一、修身孟子认为,人性中天生具有的善良本性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遵循这种善良本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够实现自我完善,称为真正的“君子”。

因此,孟子提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强调个人应该努力发掘自身所具备的善良本性,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修身”包括多个方面,如修养情操、明辨是非、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等。

二、齐家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从自我做起,先做一个善良的人,然后才能影响和改善家庭生活和社会。

因此,孟子强调了家庭的温馨和睦。

一个合乎规范的家庭应该强调亲情关系、懂得适度慷慨,以及有正确的家教和行为规范等。

齐家不仅能够让个人的家庭生活更加顺畅,更能够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逐渐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治国孟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和昌盛需要君主进行合理的治理。

孟子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上得失民心,下保全生命”,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

孟子认为,天下大事皆可归纳为利民之道,因此,治国应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并采取慎重而明智的决策,以维持国家的长期稳定。

孟子提出了“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同时强调君主应该尊重个人自由和社会的共同利益,推行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政策。

四、平天下孟子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民福利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二:孟子修身与立德的哲学思想——助力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二:孟子修身与立德的哲学思想——助力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孟子》思想结构教案二:孟子修身与立德的哲学思想——助力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修身的哲学思想孟子认为,修身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实现自己价值最基本的方法。

修身包括了自我修养、品德修养、心理修养以及思想修养等多个层面,孟子主张要通过自我反省、学习先贤经验和不断进取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品和能力。

孟子指出,“人之所以为人,非以其智胜禽兽也,为其情胜禽兽也”。

这句话意味着人类智慧的源泉来自于其道德情操,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人格魅力。

同时,孟子也认为,有道德的人才能取悦于天地,获得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在孟子的哲学中,修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自我,深入了解自己的弱点并采取行动。

孟子还强调要保持谦逊、坚韧和自我约束等美德,这些美德是实现人类价值和人类幸福的基础。

因此,他提出了“过犹不及”的原则,即不能过分追求完美,但也不能因为容易获得而放弃追求。

孟子还提出了“为学止于至善”的思想,在这个思想下,人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卓越的成就,而是拥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自觉。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过程中不断接受教育和自我完善,才能不断逼近至善的目标。

因此,孟子认为,人类修身的有价值的目标不应该是一种匆忙而浅的追求,而应该是长期的、不断的并凭借日复一日的努力,实现充实的生命和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价值。

二、立德的哲学思想在孟子的哲学中,立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立德承载了孟子的哲学思想,即在道德方面进一步明确人的基本目标和价值。

孟子的立德思想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追求道德价值的实现,二是回应社会需求的支撑。

在孟子的眼中,道德的价值就在于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和谐,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孟子认为,人应该讲正义而且投射到实践中,只有努力影响和利益社会,才能在人类的大事业中立足。

因此,孟子对道德价值的治理不仅是理论的,在实践方面,他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如崇尚感恩、勤俭等。

在回应社会需求的方面,孟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子哲学中的“自我”作者:郭美华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03期[摘要|菀猐基于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来理解孟子哲学的自我,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从历史性角度而言,孟子证成了其自身之为自身,即自我不是作为普遍概念的例子而是切己之自身而存在;并且,孟子从自我“内在固有”之思出发,以能思能觉的主体之展开自身作为自我,是逐渐生成的精神性作为自我属己世界的主宰和本体根据,这都与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具有某种一致性;但是另一方面,孟子的自我又有“人皆可以为尧舜”、“心所同然”的普遍性承诺,他具有很强烈的“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这就容易走向文化或道德英雄主义,而有悖于平民化自由人格。

因此,对于孟子哲学中的自我,需要经过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真正成为平民化自由人格。

[关键词]孟子哲学;自我;普遍性;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中图分类号] B22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6)03-0032-09孟子哲学无疑可以有很多不同样式的诠释,在最低限度的意义上,基于个人的特殊阅读与思考经验,本文瞩目于从“自我”来解读孟子的一些思想。

这个“自我”的观念,“从价值论角度来说,对自我认识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自我’既是具体的存在,同时也具有作为自我之本质。

对人生的真理性认识,要求把人作为主体,人生是‘我’作为主体的活动。

作为主体的‘我’,首先是个实践主体。

” 自我就是那个具体活生生的行动。

就当下而论,“我”在书写“孟子”——这里面有两个纠缠的“自我”:孟子作为其自我,以及书写孟子之自我的自我。

通过揭示孟子哲学中“自我”的特殊意蕴,我们将拒斥普遍主义的概念式理解,而走向单一或独己的自我之活生生的存在。

孟子是一种特异的“骨气”,我们不能、更不必把他归类为某种“流派”,以获取先于其自身作为“独特个体”的“先在规定性”。

尽管语言的叙述与论证总是显得处于“普遍性的窠臼”之中,而我们对孟子的“当下阐释”,总是受制于诠释学自身的普遍主义“冲动”。

伽达默尔说“人之为人的显著特征就在于,他脱离了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但是,他却又说,人通过教化而不断“向普遍性提升”,“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就是使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

毋庸置疑,在脱离直接性与本能性这一点上,所有人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成为具有共性的“人”或“人类”的分子,并非是每一个人接受教化、进行学思修德的最终目的;接受教化与学思修德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不可名言”(语言对对象的把握就基于概念的普遍性)的“自身”——一个具有自身性的活生生的存在。

换句话说,就是造就自身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的“人格”。

人格的理想或理想的人格,是哲学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之一。

当代哲学家冯契将哲学史上认识问题归结为四个,认为第四个就是理想人格的培养问题,即:“第四,人能否获得自由?也可以换一个提法,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 冯契这个看法是对中西哲学史的总结,他以理想人格作为第四个问题纳入认识论视野,称之为“广义认识论”,具有了统一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生存论”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存论意味上的理想人格,于冯契而言,其基本内容,就是“自由”。

这种自由的人格理想,结合近代以来的哲学革命,与拒斥权威主义和独断论相一致,冯契称之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近代人对培养新人的要求,与古代人要使人成为圣贤、成为英雄不同。

近代人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普通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我们所要培养的新人是一种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并不要求培养全智全能的圣人,也不承认有终极意义的觉悟和绝对意义的自由。

不能把人神化,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人有缺点、会犯错误,但是要求走向自由、要求自由劳动是人的本质。

人总是要求走向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遥远的形而上学领域。

理想、自由是过程,自由人格正是在过程中间展开的,每个人都有个性,要‘各因其性情之所近’地来培养。

” 拒斥圣贤、拒斥英雄是近代哲学革命的内在要求,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平凡而普通的、是自由而个性的。

这样的人格,是过程中的个性,不能以抽象的外在普遍性来“形塑”每一个人,而是因其自身内在的个性而成就每一个人。

在冯契看来,近代关于自我的理想人格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按照传统的看法,如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禅宗讲‘即心即佛’,王阳明讲‘满街都是圣人’,都是有一个划一的标准,要求人成为纯金一般的理想人格。

近代的观念不是用一个划一的标准来衡量人,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那种毫无特色的‘醇儒’(朱熹语),而是提倡多样化的人才。

” 从近代以来追求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这一理想出发,否定整齐划一的千般一律而注重多样化的具体个性,我们对孟子思想的诠释,就具有了一种新的意境。

我们就不再会将个体之人不断地回溯到、还原为脱离了具体存在的超越天道,以虚幻的“天人合一”论来确定人的所谓“真实”存在——湮没了个体之后的天人合一状态所谓真实存在状态,实质上反而是虚假的存在,那是以虚假当作真实;从而,我们将对孟子哲学中关于自我的双重性加以显露,一方面,既显露其潜蕴的、指向自由个体人格生成的内容——即具有内容的“自我”;另一方面,也显露孟子哲学中对于自我的遮蔽,即为普遍本质压垮了的作为无内容的虚妄自我。

简言之,我们既经由创造性的诠释而彰显孟子哲学中蕴涵的“自我”,也揭示其中对“自我”的湮没。

一、绍三圣与学孔子:“孟子”作为自我的“历史性”生成孟子的思想体现在《孟子》中。

《孟子》的文本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仅仅是“孟子”那个独一个体的言说;一方面,《孟子》作为文字流传物具有脱离于“孟子”那个独特个体的独立性。

因此,在我们对《孟子》文本中所说的“孟子”加以阐释时,就要力图避免因为文本的独立性而将“孟子之自我”解释为脱离孟子的“普遍自我”。

当然,由于语言文字的“公共性”以及不同个体生存的“相与性”,“孟子自我”与“普遍自我”之间,具有着某些内在性关联。

由此,《孟子》对于“孟子自我”的“言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相通”。

史称孟子“好辩”,《孟子·滕文公下》有一段孟子解释自己何以“好辩”的文字。

《孟子》中,孟子本人将“好辩”视为“绍三圣”的自我贞定——“绍”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继承,一方面是创新。

结合起来说,孟子以三圣之所为为自己之为作为自己的历史性前提,即在历史变迁中确立“自我”。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书曰:‘洚水警余。

’洚水者,洪水也。

使禹治之。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苴,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

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书曰:‘丕显哉,文王谋。

丕承哉,武王烈。

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吾为此惧。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孟子自许所承的“三圣者”,不是尧、舜、禹或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任何其他三个“圣人组合”,而是禹、周公、孔子这一特殊的组合(尤其孟子本人还特别突出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这个脉络)。

这是有深意的。

在《孟子·万章》中,禹其实是一个标志性的“圣人”:他受禅让而得天下,但是,他开启了传子不传贤的非“禅让”之制。

这一制度在孔子降生之先,已然运行良久,是孔子之为孔子的“天命”——即让许多后儒唏嘘不已的孔子不得其位,在孟子其实已经视之为天命。

所谓天命,孟子理解为“莫知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 禹还是某种具有神话传说性质的“神圣道德与权力”的统一物,因此,他也就活在某种抽象而模糊的“统一状态之中”,即禹经过“疏浚水流”,使水回到水所应当去往之地(江河湖海)而显露大地,让大地成为“人”可以安家之地。

这个“人”具有抽象的整体性,或仅仅是抽象的整体性的人。

水流之去往其所而让大地显露,却并不仅仅是让“人”可以生活在大地上,人之外的禽兽尤其威胁人自身的猛兽乃至于类似于人的存在物(夷狄)还羼杂于大地。

于是,对于周公而言,其自身便在于将大地上混杂于人的禽兽与夷狄驱逐出“人群”,使得人能无杂于“非人”而在大地建立家园。

然而,人群作为一个群体聚居在大地,人群内部却有着败坏人之为人的存在者,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手握权柄者,本来应该成为人之为人的最高实现,却成为人之为人的最大败坏者,孔子作《春秋》不外乎就是要用“语言的叙述”来揭露于“彼”,并昭示人之为人敞露于“此”——“文在兹” (人之为人的本质不在彼而在此)。

孟子好辩是对孔子“文在兹”的“历史性”继承。

禹“拥有权力”,周公可以拥有权力而还政于成王,孔子有德而文,孟子之所愿则是“学孔子”。

学孔子的前提就是从“权力”场自觉地撤回,所以孟子明确以对土地的争夺为表现的权力争斗,是“率兽食人” ,作为孔门之徒“羞比于管晏” 、“不道齐桓晋文之事” 。

在孟子看来,如此退却于“权力场”而开启儒家本真的“道德教化场域”,这是儒家之为儒家的“天命”必然性——不必更不可再究诘的起点。

因此,疏远于“权力”,便有了最为基本的自我要素——即让思想摆脱于力量而拥有“自由”。

自觉地摆脱权力束缚,不是说在“现实”中不受权力的侵夺,而是说,作为思想者,我们让自身的思想成为与权力迥然相异的力量。

孟子明确具有的这种自觉疏远于权力的意识,使得思想能“由其自身展开”而有的“自由”,是自我的首要涵义。

自觉摆脱权力束缚而学孔子,其要义就是走向真正的“自我”。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公孙丑与孟子由讨论“不动心”到“知言养气”,转到讨论“学孔子”,其具体文本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入分析,我们仅仅注意公孙丑将孟子与孔子学生相比孟子表示不屑之后,公孙丑又提出孔子之外的其他圣人来论圣人之同异,孟子此际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