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突破测试题7

合集下载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 【提示】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 静止;可能静止,可能运动. • (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 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 (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 相对运动趋势 的 方向相反. • (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 相对运动 •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 时产生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 •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 的作用. 挤压 • 相对运动 (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 ;②有 接触面粗糙 ;③ . 压力 •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成正比, µFN 即:Ff= . 相对运动方向 •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 相反.
• 二、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 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 程,确定弹力方向.
• 要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相对”的 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 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 物体,即把其中一个物体作参考系,分析 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
题组演练
• 4.1粗糙水平面上有一斜面体A,在A的 粗糙斜面上放一小物体B,如右图所示, 已知A、B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体 ( )
• 3.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 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 别为 • ( ) • A.L0=0.02 m k=500 N/m • B.L0=0.10 m k=500 N/m • C.L0=0.02 m k=250 N/m • D.L0=0.10 m k=250 N/m

2011届高考物理学科热点问题:讲座3 万有引力与航天

2011届高考物理学科热点问题:讲座3 万有引力与航天

加速度
Mm 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G 2 = ma 得 a = G 2 , r r 离地球越远加速度越小
近地卫星的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近地卫星的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大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两个主要思路】 【两个主要思路】
(1) (2) 引力提供向心力 引力等于重力
引力提供向心力 行星和多数卫星的 运动可以看做匀速 圆周运动 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析:已知条件:弹簧测力计,质量为 的物体 解析:已知条件:弹簧测力计,质量为m的物体 可以测量重力
Mm 引力等于重力 G 2 = F M、R均为未知数 、 均为未知数 R
已知条件:贴近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 圈 用时t, 已知条件:贴近月球表面做圆周运动,N圈,用时 , 即T=t/N =/ Mm 4π 2 引力提供向心力: 引力提供向心力: G 2 =m 2 R R T F3t 4 F t2 三式联立求得 M = , R= 4 4 3 16π GN m 4π 2 N 2 m
已知 T2 = 1 , 联立解得速度之比为
T1
1
3.39
v1 : v2 =
− 1 正确。 = 3.39 3 。A正确。 3.39
练习3.2007年 练习3.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 3.2007 24日 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这颗 Gliese581c 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 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 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 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 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 20光年 地球的1.5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5 绕红矮星Gliese581 地球的1.5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 1.5 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 13 面附近轨道, 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运动的图像、追击相遇问题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运动的图像、追击相遇问题

• 【解析】 在0~66 s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 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 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选项错;海盗快艇 在96 s末,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 方向,开始掉头逃跑,此时海盗快艇离商 船最近,B对C错;海盗快艇在96~116 s 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选项错. • 【答案】 B
• 【解析】 速度图象在t轴下的均为反方 向运动,故2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A 错. • 2 h末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车运动位 移为30 km,甲车位移为30 km,相向运动, 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km=10 km, B对. • 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加速度大,故乙 车加速度在4 h内一直比甲车加速度大,C 对. • 4 h末,甲车运动位移120 km,乙车运动
• (1)v-t图象斜率为正(即向上倾斜)不一定 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即向下倾斜)不一 定做减速运动. • (2)无论是v-t图象还是x-t图象都不表示 物体的运动轨迹.
• 四、追及、相遇 • 1.追上与追不上的临界条件 •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时常是能追上、 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 2.追及、相遇的特征 •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他们之间的距 离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最大距离、最小 距离或者是距离为零的情况,这类问题称 为追及、相遇问题.
• 【提示】 1.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 体从记时开始过一段时间从参考点出 发.图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物 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
• 1.物体沿x轴运动,观察者在O点,在x轴 上有A、B、C三个点,它们到观察者的距 离分别为4 m、4 m、8 m,如下图甲所 示.请在下图乙中做出观察者看到的下列 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 1-1: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该质 点做 ( ) • A.来回往复运动 • B.匀变速直线运动 •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 动 • D.不能确定

2011届高考物理三轮复习模拟试题

2011届高考物理三轮复习模拟试题

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物理试卷1.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 .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B .两个物体同时落地C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D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2.如图所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F 1 、F 2,将F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至和F 1重合,则A .合力在减小,但方向不变B .合力在减小,同时方向在改变C .合力在增大,但方向不变D .合力在增大,同时方向在改变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 内的位移是20m ,第9s 内的位移是50m ,其加速度是A .6m/s 2B . 5m/s 2C .4m/s 2D . 3m/s 24.吊车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将集装箱由静止吊起,集装箱获得大小为a 的加速度,现改用2F 的拉力吊起这个集装箱,则集装箱的加速度大小(不计其它阻力)A .大于2aB .等于2aC .大于a 而小于2aD .小于a5.在利用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套、木板等器材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两个弹簧秤和只用一个弹簧秤拉细绳套时,橡皮条的形变量应相同 B .作分力和合力的图示时,分力和合力所选的标度可以不同 C .在拉细绳套时弹簧秤可以与木板表面不平行 D .实验时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必须大于等于90° 6.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 .牛顿B .厘米C .焦耳D .秒7.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A .牛顿B .开普勒C .卡文迪许D .伽利略 8.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是A .kg 2/N ·m 2B .N ·kg 2/ m 2C .m 2/N ·kg 2D .N ·m 2/ kg 29.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当加速度减小时A .物体的速度也减小B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静止10.下列x -t 图象中,表示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的是ABCDF 1 F 2 O11.为了实现全球快速便捷的通信,人类发射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同步卫星在太空中是静止不动的 B .以地面为参考系,同步卫星是静止的C .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定的D .同步卫星的轨道和赤道在同一平面内 12.关于“万有引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太小的物体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B .距离太远的物体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C .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D .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13.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球绕竖直轴线O 1O 2做匀速圆周运动,绳与竖直轴线间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球受到重力,绳对球的拉力和向心力B .球受到重力和绳对球的拉力C .球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为mg sin θD .球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为mg cot θ14.质量为0.5kg 的小球,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如图所示的路径从A 点运动到B 点,A 、B 之间的高度差为1m ,g 取1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做了5J 的正功B .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5JC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5JD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量大于5J 1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可能不变B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不变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在不断变化的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16.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 ,若它们的电荷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小为原来的21,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 A .F 21B .4FC .8FD .16F 17.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紫外线能够灭菌消毒B .紫外线是紫色的C .紫外线能够用来透视人体器官D .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18.银行自动门、家电遥控器等都使用了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红外线传感器D .声波传感器19.下列有关运动电荷和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对它们的作用力方向正确判断的是mIABCD20.一个50匝的闭合线圈,穿过它的磁通量在10s 内由0.8Wb 减小到0.2Wb ,则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 .6VB .4VC .3VD .1V21.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则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A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反B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同C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反D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同2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A 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拉力F 沿斜面向上拉弹簧,使物体A 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上滑,斜面体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平面对斜面体支持力大小等于斜面体和物体A 的重力之和B .弹簧伸长量为mg sin α/kC .物体A 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mg sin αD .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零23.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 点在丙的正下方。

备战高考物理板块模型

备战高考物理板块模型

高考物理复习之板块模型一、动力学中的板块模型1、力学中板块2、动力学中板块二、功能关系中的板块模型三、动量守恒中的板块模型四、电磁学中板块模型1、 电学中板块2、 磁场中板块一、动力学中的板块模型1、力学类型例题一、(2004年调研题)如图10所示, 质量为m 的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P 与长板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则长木板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Mg 1μ B .g M m )(1+μ C mg 2μ D mg Mg 21μμ+ 例题二、如图所示,物体放在粗糙的较长的木块上,木板可以绕M 端自由转动,若将其N 端缓慢地从水平位置抬起,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所受木板的摩擦力为F 1,试定性地说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F 1随θ的变化情况。

(设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跟同样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相等)并画在图乙中。

例题三、F 的作用沿质量为m 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2(m 1+m 2)gB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 1gC .若改变F 的大小,当F>μ2(m 1+m 2)g 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例题四、北京陈经纶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期末练习 2011.17.如图所示,木板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木块A 放在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 向左拉动B ,图10 图甲 F 1θ 图乙使其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T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绳上拉力T 与水平恒力F 大小相等B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C .木板B 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D .若木板B 以2v 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例题五、如图所示,质量为M 、上表面光滑的平板水平安放在A 、B 两固定支座上。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7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7

高考综合复习——直线运动专题复习二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第一部分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运动的图象▲知识梳理一、直线运动的x-t图象1.图象的意义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如图所示:2.图象的理解(1)图象不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

(2)从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图线平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静止;②图线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些运动。

(3)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斜率不变。

(4)图象的交点:如果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二、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由图象不仅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位移大小(即图中画有斜线部分的面积)。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

(2)直线斜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即。

斜率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3)当> 0时,若直线的斜率大于零,则加速度大于零,表示加速运动;若直线的斜率小于零,则加速度小于零,表示减速运动。

▲疑难导析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的理解1.图象能准确、全面地反映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及其规律,图象符合客观要求。

2.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条倾斜的直线)或匀速直线运动(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图线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图线过坐标原点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不过坐标原点,有两种情况:(1)图线在纵轴(v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2)图线在横轴(t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在开始计时后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动。

4.两图线相交(如图所示),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其交点的横坐标表示两物体达到速度相等的时刻;纵坐标表示两物体达到速度相等时的速度。

山东省2011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1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队形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神奇壮丽的大自然,生命的摇篮,孕育着万物茁壮成长。

1.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上如画,景象万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起潮落与月球密切相关C.“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周期相同D.“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南坡暖北坡寒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2.气候对自然景观影响颇多,“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选项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凌烈,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3.画家常常用画笔表现神奇的自然。

优化《黄山云海》生动描绘了黄山的秀美景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山地处热带地区B.黄山是“五岳”之首C.该画运用了散点透视中的高远法D.作品表现出山色苍茫、云海弥漫的意境4.美丽的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高B.金刚石是一种金属单质C.金刚石是可再生资源D.在金刚石被琢磨成钻石的过程中,金刚石发生了化学变化5.大理石引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理石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耐酸碱腐蚀B.大理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石灰石相同C.选用大理石作为建筑材料时应考虑其放射性D.大理石可用于艺术雕塑6.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利互惠”。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3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3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质量评估(一)一、选择题1、(2010·济南市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m和M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且F由零逐渐加大的过程中,m和M仍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A.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大2、(2010·济宁市二模)如图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2kg 的物体A,A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质量为3kg的物体B轻放在A上,则B与A刚要一起运动的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m/s2) ( )A.30 N B.18 N C.12 N D.03.如图2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质量为m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1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2(m1g+m2g)C.若改变F大小,且满足F>μ2(m1g+m2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4.光滑绝缘细杆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杆上套有一带正电小球.为使小球静止在杆上,可加一匀强电场.问图3中给出的四个方向中,沿哪些方向加电场,有可能使小球在杆上保持静止()A.垂直于杆斜向上B.垂直于杆斜向下C.竖直向上D.水平向右5.图2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6.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竖立在水平面上,在薄板上放一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A.一直加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7.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小车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4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静止不动,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质量为M的物体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质量为m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M相连接,则()A.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下的加速度B.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上的加速度C.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下的加速度D.当m<M(sinα-μcosα)时,m一定有向上的加速度9、如图8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空间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叠放在一起,二者无相对滑动地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在加速阶段()A.甲、乙两物块间的弹力不断增大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D.乙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10、如图6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图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 m/s2)()二、计算题11、(2010·丰台区二模)某型号小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1×103kg,在水平路面上正常行驶中所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5倍。

宿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宿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宿迁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分析宿迁市高中物理学科基地泗阳中学一、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参考人数:1452人,其中市统改平均97.2分,普通班平均68. 2分,除实验班普通班平均65.7分。

二、各题的得分情况:(得分率统计抽样120份试卷)表一:选择题表二:非选择题1、结合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的下蹲动作考察超失重知识2、本题以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悬在空中为背景,考察了物体平衡知识(正确答案B:72.93 %)3、4、本题以不等量同种电荷为背景考察电势、电场强度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等基本概念(正确答案A :60.52 %)5、本题以酒后驾驶员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为背景,考察了变速直线运动知识(正确答案C :60.47 %)6、本题以“嫦娥二号”探月为背景考察了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平均密度、线速度大小和向心力等知识(正确答案D:75.81 %)7、%)8、本题以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为背景考察了洛伦兹力方向判断、霍尔电压大小决定因素、霍尔元件应用等知识(正确答案BC:65.47 %)9、本题以套在竖直光滑圆环上的两小球运动为背景,考察了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正确答案AD:61.25 %)10、本题利用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考察的知识有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游标卡尺读数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得分率:73.34 %)错误原因:①少数同学不会求解加速度;②游标卡尺读数错误地认为是10分尺;③不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决定因素,故不知研究a与m关系时怎样保持合外力不变。

11、本题以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石墨烯材料为背景,设计了探究铅笔芯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

考察的知识有仪器仪表的选择、作原理图、描点作图等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分率:65.43 %)错误原因:①学生对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选择方法掌握不熟;②作原理图时不知电流表内接外接,电路不知采用分压还是限流,甚至有的同学知道采用分压式但画图错误;③描点作图不用直尺或未过原点。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 计时器. •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 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 3.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 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 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 4.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 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 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 •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 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 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 • 6.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 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 以减小误差.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可编上序 号G、H„„)________.
•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 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 电源 •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 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 D.取下纸带 •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 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限位孔
• (3)画v-t图象,如下图,描点、拟合得到 直线,由图象可得a=2.0 m/s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 的常见方法有:Δx=aT 2和Δv=aT的方法

(2010年南通市高三检测)某同学利用 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 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 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 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 11.28 cm,x7=12.84 cm.

2011届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12:光学部分

2011届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12:光学部分

图12-12011届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十二):光学部分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在我国古代学者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记载:“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遂相 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意思说,若鹞鹰在空中飞翔,它的影子随鹞鹰而移动, 如鹞鹰和影子中间被窗户孔隙所约束,影子与鹞鹰就作相反方向移动,鹞鹰向东则影子向西移,鹞鹰向西则影子向东移动.这描述的是光的什么现象? ( ) A.直线传播 B.折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衍射现象2.如图12-1所示,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放置,若把入射光线AB 的入射角减小一较小的角度θ,则最后的反射光线CD 的方向( ) A .不变 B .逆时针转过θ角C .顺时针转过θ角D .顺时针转过2θ角3.水的折射率为n ,距水面深h 处有一个点光源,岸上的人看到水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 ) A.2 h tan(arc sin n 1) B.2 h tan(arc sin n) C.2 h tan(arc cos n1) D.2 h cot(arc cos n)4.在没有月光的夜间,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中央有一盏灯(可看做光源),小鱼在水 中游动,小鸟在水面上方飞翔,设水中无杂质且水面平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到处都是亮的,但中部较暗 B .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无关 C .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个圆形区域是亮的,周围是暗的 D .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有关5.如图12-2所示,O O '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 、B 是关于O O '轴等距 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射出后相交于O O '下方的P 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图12-3A.在玻璃中,A 光比B 光的速度小B.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B 光的折射率小C.空气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长D.A 光的光子能量比B 光的光子能量小6.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 利用如图12-3所示的“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 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 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 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7.如图12-4所示,N 为钨板,M 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各电池的电动 势E 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 5 e V ,现分别用能量不同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也已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图中电子不能到达金属网的是( )8.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

高考物理 能量守恒—计算题 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 能量守恒—计算题 新人教版

2011届新课标高考物理专题模拟演练:能量守恒—计算题1.(2010·济南市二模) 如图所示,半径R =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 竖直固定放置,末端N 与一长L =0.8m 的水平传送带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摩擦不计,传动轮(轮半径很小)作顺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ν0运动。

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 =1.25m ,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D =0.5m 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 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 =1m , B 点在洞口的最右端。

现使质量为m =0.5kg 的小物块从M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入洞中,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g 取10m/s 2。

求:(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末端N 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ν0=3m/s,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3)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ν0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1)设物块滑到圆轨道末端速度ν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112mgR mv =1分 设物块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1v F mg m R-= 2分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 =15N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轨道压力大小为15N ,方向竖直向下 1分(2)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μmg =ma , 得a = μg =m/s 2 1分加速到与传送带达到同速所需要的时间011v v t a -==0.2s 1分 位移10112v v s t +==0.5m 1分 匀速时间120L s t v -==0.1s 1分故12T t t =+ =0.3s 1分(3)物块由传送带右端平抛212h gt =1分 恰好落到A 点 2s v t = 得ν2=2m/s 1分恰好落到B 点 D +s =ν3t 得ν3=3m/s 1分故ν0应满足的条件是3m/s>ν0>2m/s 2分 2.(2010·台州市二模) 如图所示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倾斜直轨AB 与水平直轨CD 长均为L =3m ,圆弧形轨道APD 和BQC 均光滑,BQC 的半径为r =1m ,APD 的半径为R =2m ,AB 、CD 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O 2A 、O 1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现有一质量为m =1kg 的小球穿在滑轨上,以初动能E k 0从B 点开始沿BA 向上运动,小球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3,设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均无能量损失.求:(g =10m/s 2,sin37°=0.6,cos37°=0.8)(1)要使小球完成一周运动回到B 点,求初动能E K0至少多大;(2)若小球以第一问E k 0数值从B 出发,求小球第二次到达D 点时的动能及小球在CD 段上运动的总路程.解答:(1)从B 点开始到轨道最高点需要能量E k 0=mgR (1-cos θ)+ mgL sin θ +μmgL cos θ……(2分)代入 解得E k0=30J从最高点向左返回B 点设剩余动能E kBE kB =mg 2R -mgr (1+cos θ)-μmgL =12J…………(1分)说明只要小球能从点上升到最高点以后就可以回到B 点…………(1分)要使小球完成一周运动回到B 点,初动能E K0至少30J… ……(2分)(2)小球第一次回到B 点时的动能为12J ,小球沿BA 向上运动到最高点,距离B 点为X则有:E kB =μmgX cos θ+mgX s in θ………… (1分)X =1318m<3m 小球掉头向下运动,当小球第二次到达D 点时动能为……… …(1分)mgL mgX mgX mgr E KD μθμθθ--++=cos sin )cos 1(…… (2分)=12.6J小球第二次到D 点后还剩12.6J 的能量,沿DP 弧上升一段后再返回DC 段,到C 点只剩下2.6J 的能量。

高考作文案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高考作文案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高考作文案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写在高考作文中XXX的这句名言,深刻地表达了“我”与世界、与他人的紧密联系。

在当今社会,这个联系更加紧密,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是国家的一员,都是世界的一份子。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负起天下重任,以滴水汇成大海的方式,为社会、国家、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我们应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无论是参加志愿者活动,还是捐款捐物,都是我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是我们为社会带来的正能量。

其次,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负起天下重任。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更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国家、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平。

最后,我们应该批驳那些认为个人渺小的说法。

虽然每个人的力量微小,但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汇聚成海洋般的力量,为社会、国家、世界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为社会、国家、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滴水汇成大海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XXX的这句名言,深刻地表达了“我”与世界、与他人的紧密联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负起天下重任,以滴水汇成大海的方式,为社会、国家、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这里的“我”指的是每个人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

即使你觉得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是有限的,无数人的力量却是不可估量的。

滴水汇入大海,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

让我们看看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夫妇、XXX农民兄弟等。

2011年高考物理考前适应练习

2011年高考物理考前适应练习

1.上表面光滑的“L ”形木板P 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滑块Q 置于木板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滑块Q 相连,如图所示.若P 、Q 一起沿斜面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 ) A .6 B .5 C .4 D .32.如图,一簇电场线关于y 轴对称分布,O 是坐标原点,M 、N 、P 、Q 是以O 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 、N 在y 轴上,Q 点在x 轴上,则( ) A .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 B .OM 间的电势差等于NO 间的电势差C .一正电荷在O 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Q 点时的电势能D .将一负电荷由M 点移到P 点,电场力做正功3. 如图,水平轨道AB 与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弧轨道BC 相连,圆弧轨道B 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

一质量m =1.0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 =5.0N 的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

已知A 、B 之间距离s =5.5m ,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圆弧轨道的半径R =0.30m ,g =10m/s 2。

⑴求当滑块运动的位移为2.0m 时的速度大小;⑵当滑块运动的位移为2.0m 时撤去F ,求滑块通过B 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⑶当滑块运动的位移为2.0m 时撤去F 后,若滑块恰好能上升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求在圆弧轨道上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8分)某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1)移动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片时,应特别注意防止 .(2)该同学测得如上表五组数据。

根据数据在答题卡中的对应位置作出U -I 图线,从图线中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 = V ,内电阻r =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质量为m=1kg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 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 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

【二轮三轮复习必备】《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突破第7讲 用能量的观点解题

【二轮三轮复习必备】《名师一号》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 三轮总复习重点突破第7讲 用能量的观点解题

(4)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分析物体或系统受力(力包括内力和外力 ①做功判断法:分析物体或系统受力 力包括内力和外力 明确 做功判断法 分析物体或系统受力 力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 各力的做功情况,若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没有其他力 各力的做功情况 若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 若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做功,则机械能守恒 做功 则机械能守恒. 则机械能守恒 ②能量转化法:机械能只是在系统内部发生转化或转移 与外 机械能只是在系统内部发生转化或转移,与外 能量转化法 机械能只是在系统内部发生转化或转移 界没有能量的传递,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界没有能量的传递 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 (1)内容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内容: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内容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 2 ) 表达式 : W = ∆E k = E k2 − E k1 , W是外力所做的总功, E k1、E k2分别为
1 2 1 2 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为v1、v 2 , 则E k1 = mv1 , Ek 2 = mv2 . 2 2
6.安培力做功对应着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即W安 安培力做功对应着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即 安培力做功对应着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E电.安培力做正功 对应着电能转化为其他能 如电动机模 安培力做正功,对应着电能转化为其他能 安培力做正功 对应着电能转化为其他能(如电动机模 克服安培力做功,对应着其他能转化为电能 型);克服安培力做功 对应着其他能转化为电能 如发电机模 克服安培力做功 对应着其他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模 且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电能转化的量值 型);且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 等于电能转化的量值 且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 等于电能转化的量值.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训练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训练讲义

第一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福建龙岩调研) 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路标,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10 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泉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位移B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路程C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位移D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路程答案:D2.(2011年杭州学军中学检测)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5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 ,测速精度0.2 m/s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 .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D .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解析:选A.由位置、位移、时间、时刻、速度、速率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 错、B 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 对;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即速率,D 正确.3.在第12届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中,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男子100 m 决赛中和男子200 m 决赛中分别以9.58 s 和19.19 s 的成绩打破他在北京奥运会创造的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如图所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 决赛的两倍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 m/s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 m/s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 m/s 解析:选C.200 m 决赛的跑道有一段弯道,所以200 m 决赛的位移小于200 m ,所以A错;2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v <200 m 19.19 s =10.42 m/s ,故B 错;100 m 决赛的平均速度v =100 m 9.58 s=10.44 m/s ,故C 对.由于不是匀加速运动,所以最大速度不是平均速度的2倍,D 错.4.(2011年鲁迅中学调研)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解析:选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质点的速度变化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A 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即为加速度,B 正确;质点在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其速度可能为零,如自由落体的物体在开始下落的瞬间,故C 错误;质点的速度变化Δv =a ·Δt ,即速度的变化由质点的加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D 错误.5.(2011年江苏南莫中学高三期中测试)一架直升飞机以加速度a 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飞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的耗油量V 0=pa +q (p 、q 均为常数).若直升飞机欲上升到某一定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 )A.p qB.q pC.p +q pD.p +q q答案:B二、不定项选择题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 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解析:选D.(1)若初、末速度同向时:v =v 0+v 2=4+10 2m/s =7 m/s ,x =v t =7 m ;a =v -v 0t =10-41m/s 2=6 m/s 2. (2)若初、末速反向时:v =v 0+v 2=-4+102m/s =3 m/s x =v t =3 m ;a =v -v 0t =10-(-4)1m/s 2=14 m/s 2. 因此可得出D 正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 .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 .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 .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解析:选BD.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A 错误,B 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 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 正确.8.(2011年黑龙江大庆一中质检)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秒内经过的位移是x ,它的初速度为v 0,t 秒末的速度为v t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x tB.v 0+v t tC.v t -v 0tD.v t +v 02解析:选AD.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x t ,适用于一切运动;v =v t +v 02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C .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BCD.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 、B 、C 、D 都正确.10.在山东威海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女子决赛中,采用了奥林匹克标准竞赛距离,包括一点五公里游泳、四十公里自行车和十公里跑步三部分,总距离为五十一点五公里.东道主选手王毅在最后一圈加速冲刺,以领先9.24秒的优势获得冠军,总成绩是2小时16分02秒77.假设王毅在三项中各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对应行程为s 1、s 2、s 3,三项中各段的平均速率分别为v 1、v 2、v 3,总平均速率为v .则(计算中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 .v 1<v 3<v 2B .v =v 1+v 2+v 33C .v =6.3 m/sD .v 可能比s 2t 2大,也可能比s 1t 1小 解析:选AC.游泳平均速率v 1最小,自行车平均速率v 2最大,选项A 正确;平均速率v =s t =51.5×103 m 8162.77 s≈6.3 m/s ,选项C 正确. 三、计算题11. (2011年杭州二中月考)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保时捷911 GT3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2 s.(1)求保时捷911 GT3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 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解析:(1)末速度v t =100 km/h =1003.6m/s =27.78 m/s 平均加速度a =v t -v 0t =27.78-04.2m/s 2≈6.61 m/s 2. (2)所需时间t =v t -v 0a =27.78-03s ≈9.26 s. 答案:(1)6.61 m/s 2 (2)9.26 s12.(2011年温州八校联考)2010年6月、7月间,为反对、威慑美韩军演,我国在东海、黄海海域进行了密集的近海实弹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 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 0=2 km 时,以60 m/s 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 1=50 s 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 2=30 s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 1、v 2分别为多大?解析: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为v 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 0=2 km 时,发射第一枚鱼雷,经t 1=50 s 击中敌舰,则有(v -v 1)t 1=L 0,即:(60-v 1)×50=2000,解得v 1=20 m/s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v1)t1=1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v-v2)t2=1500,即:(60-v2)×30=1500,解得v2=10 m/s.答案:20 m/s10 m/s第二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 -18大黄蜂”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 2,起飞速度为50 m/s ,若该飞机滑行100 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 .30 m/sB .40 m/sC .20 m/sD .10 m/s解析:选B.由v 2-v 20=2ax 得:v 20=v 2-2ax所以v 0=40 m/s.2.(2011年东阳中学模拟)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 .保持不变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选B.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 ,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1)s ,则经过时间t s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 =12gt 2-12g (t -1)2=gt -12g ,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 的增大而增大,故B 正确.3. 2010年4月17日是青海玉树震后第三天,中国空军日以继夜加紧进行空运抗震救灾,当天上午6时至10时又出动飞机4个架次,向玉树地震灾区运送帐篷540顶(约合57吨),野战食品24吨.从水平匀速飞行的运输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如图,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选C.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因惯性在水平方向物体与飞行的运输机始终有相同的速度.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错;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A 、B 错.4.(2011年金华十校联考)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 s 停止,刹车距离为9 m .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 的位移是( )A .4.5 mB .4 mC .3 mD .2 m解析:选B.汽车刹车反过来可以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 =12at 2,可得其加速度大小为a =8 m/s 2;汽车停止前最后1 s 的位移是x ′=12at ′2=4 m ,选项B 正确. 5. (2011年江苏淮阴中学摸底)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一块砖的厚度,由Δx =d =aT 2可得,a =d T2;位置“3”是位置“2”和位置“4”的中间时刻,由v t 2=v 得,v 3=7d 2T ;故只有选项A 判断错误. 6.(2011年杭州二中摸底)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 ,某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B 相距35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 m/s 2B .10 m/s 2C .5 m/s 2D .无法确定解析:选B.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 ,根据题意汽车在2t 时间内位移为12a (2t )2=20 m ,① 所以超声波追上A 车时,A 车前进的位移为12at 2=5 m , ② 所以超声波在2t 内的路程为2×(335+5) m ,由声速340 m/s 可得t =1 s ,代入①式得,a =10 m/s 2,故B 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物体的( )A .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是7 m/sB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C .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小于4 m/s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 m/s 2解析:选ABD.(1)若为匀加速,v 0=4 m/s ,v =10 m/s ,则v =v 0+v 2=4+102m/s =7 m/s ,故A 对. a =v -v 0Δt =10-41m/s 2=6 m/s 2,故D 对. (2)若先减速再反向加速,v 0=4 m/s ,v =-10 m/s ,则v =v 0+v 2=4-102m/s =-3 m/s ,x =v t =-3 m ,故B 正确. 若为匀加速时Δv =10 m/s -4 m/s =6 m/s先减速再加速时Δv =-10 m/s -4 m/s =-14 m/s.故C 不可能.8.(2011年嘉兴一中检测)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 02g B.v 0gC.3v 0gD.3v 02g解析:选BC.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即v =v 02或v =-v 02代入公式t =v -v 0a 得,t =v 0g 或t =3v 0g,故B 、C 选项正确.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 )A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 .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解析:选ABC.由x 23-x 12=x 34-x 23可求x 23,故C 正确;由Δx =aT 2可求a ,故B 正确;由v 2=x 132T 可求v 2,再由v 2=v 1+aT 可求v 1,故A 正确,但物体原来的初速度无法求出,故D 错.10.(2011年湖北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 是绷紧的.当皮带不动时,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所用的时间为t 1,从B 端飞出时速度为v 1.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同样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所用的时间为t 2,从B 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 2,则t 1和t 2、v 1和v 2相比较,可能的情况是( )A .t 1=t 2B .t 2>t 1C .v 1=v 2D .v 1>v 2解析:选AC.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不大于v 1,则物体m 由A 到B 一直匀减速,到B 端的速度为v 1,通过AB 的时间也为t 1;当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大于v 1时,物体m 在AB 上先减速到与皮带速度相等,再与皮带一起匀速,或物体m 由A 到B 一直匀速或匀加速,到B 端的时间t 2≤t 1,速度v 2≥v 1,故A 、C 正确,B 、D 错误.三、计算题11.(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 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1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以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以m/s 为单位),则有12v t +(9.69-0.15-t )v =100① 12v t +(19.30-0.15-t )×0.96v =200② 由①②式得t =1.29 s ,v =11.24 m/s.(2)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a =v t=8.71 m/s 2. 答案:(1)1.29 s 11.24 m/s (2)8.71 m/s 212.(2011年永嘉抽测)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取g =10 m/s 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着地时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则有v2-v20=-2ah,即52-v20=-2×12.5×h又v20=2g(224-h)=2×10×(224-h)联立解得h=99 m,v0=50 m/s以5 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h1=v2/2g=52/20 m=1.25 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v0=gt1,t1=v0/g=50/10 s=5 s,t2=(v-v0)/a=5-50-12.5s=3.6 s,故所求时间t=t1+t2=(5+3.6) s=8.6 s.答案:(1)99 m 1.25 m(2)8.6 s第三课时: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A .①②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③④解析:选C.图象是x -t 图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甲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甲、乙运动的速率用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由图可知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2.(2011年北京海淀区模拟)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 .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t 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 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A3.(2011年金华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x =7 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正以v B =10 m/s 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则A 追上B 所经历的时间是( )A .7 sB .8 sC .9 sD .10 s 解析:选B.物体B 减速至静止的时间为t则-v B =at ,t =102 s =5 s. 物体B 向前运动的位移x B =12v B t =12×10×5 m =25 m. 又因A 物体5 s 内前进x A =v A t =4×5 m =20 m ,显然x B +7 m>x A .所以A 追上B 前,物体B 早已经静止,设A 追上B 经历的时间为t ′,则t ′=x B +7v A=25+74s =8 s ,B 正确. 4.(2010年高考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 m/s 向右B .0.25 m/s 向左C .1 m/s 向右D .1 m/s 向左 解析:选B.由图象面积计算0~3 s 内质点的位移x 1=2×3×12 m =3 m ,方向向右,3~8 s 内位移为x 2=2×5×12 m =5 m ,方向向左,所以前8 s 总位移x =x 1-x 2=-2 m.v =x t=-28m/s =-0.25 m/s ,即大小为0.25 m/s ,方向向左.B 正确. 5.(2011年湖州模拟)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C6.(2009年高考山东卷)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F :受力;x :位移)( )解析:选B.根据v -t 图象0~2 s 与6 s ~8 s 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合力方向相同;2 s ~6 s 内加速度方向未变,合力方向不变.但0~2 s 内的合力与2 s ~6 s 内的合力方向相反,因此选项B 正确.0~4 s 内物体位移不断增大,4 s 末达到最大值,接着反向运动,8 s 末返回出发点,故C 、D 错.二、不定项选择题7.(2009年高考广东卷)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1 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正确;由v -t 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C 、D 错误;0~1 s 内甲的位移大,B 错误.8.(2010年高考上海卷)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 、B 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 )A .在t 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 .在t 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 .在0~t 时间内质点B 比质点A 位移大D .在0~t 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解析:选BCD.根据v -t 图的意义可知t 时刻A 、B 两质点的速度相等,B 项正确.再结合动能定理可知D 项正确.v -t 图中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由图可知0~t 时间内质点B 比质点A 的位移大,C 项正确.由于两质点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故不能确定t 时刻两质点的位置,故A 选项错误.9.(2011年温州八校联考)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解析:选BD.A 中表示物体在x =0到x =1之间往复运动,B 中物体做变速运动,各时刻的速度v ≥0.所以物体只沿正方向运动;C 中物体在0~2 s 内沿正方向运动,2 s ~4 s 内沿负方向运动;D 中物体的速度图象与B 项相同.综上分析可知B 、D 正确.10.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 、B 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B .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A 、B 两个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 .A 、B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v 1+v 22答案:AC三、计算题11.(2011年湖南教育考试院调研测试)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500 kg ,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如图所示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由图线可判断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H m 为多少?发动机的推动力F 为多少?解析:由图线可知,探测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即是横轴上方图线所包围的面积,H m =24×402m =480 m.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4016m/s 2=2.5 m/s 2, F =m (a +g ′),a =Δv Δt=5 m/s 2, 所以F =m (a +g ′)=11250 N.答案:480 m 11250 N12.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t 1=102.5s =4 s x 货=(5.5+4)×10 m =95 mx 警=12at 21=12×2.5×42 m =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x =x 货-x 警=75 m.(2)v 0=90 km/h =25 m/s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 2=252.5s =10 s x ′货=(5.5+10)×10 m =155 mx ′警=12at 22=12×2.5×102 m =125 m 因为x ′货>x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Δx ′=x ′货-x ′警=30 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则Δt =Δx ′v 0-v=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 =t 2+Δt =12 s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75 m (2)12 s第四课时: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金华十校联考)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m B,则物体B()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解析:选A.物体A、B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物体B与墙面有接触而无挤压,所以与墙面无弹力,当然也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B只受重力,选A.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解析:选B.设球在A处时弹簧已压缩了Δx,球平衡时弹力F A=G=kΔx,球在B处时,弹簧又压缩x,球再次达到平衡时弹力F B=k(Δx+x)=G+kx.故选项B是正确的.3.用手握住一个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且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瓶中油的质量增大时,手握瓶的力必须增大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论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摩擦力大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解析:选C.因为油瓶处于平衡状态,故摩擦力与油和瓶的总重力大小相等,又因为是静摩擦力,根据其特点,大小与压力无关,故C正确,B、D错误.而最大静摩擦力F fmax 与正压力有关.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一定.若平衡时,静摩擦力未达到最大值,当适当增加油的质量时,若G≤F fmax,不增加压力仍可平衡,A错.4.(2011年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 N,方向向右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g取10 m/s2)()A.大小是10 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是20 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是20 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是30 N,方向水平向右解析:选C.物体向左运动,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μF N=μmg=20 N,与外力F无关,故选C.5.(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1 B .2- 3 C.32-12 D .1-32解析:选B.当用F 1拉物块时,由平衡条件可知:F 1cos60°=μ(mg -F 1sin60°);当用F 2推物块时,又有F 2cos30°=μ(mg +F 2sin30°),又F 1=F 2,求得μ=cos30°-cos60°sin30°+sin60°=2-3,B 正确.6.(2011年杭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 的半球体上,小物块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物块与球心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sin θB .小物块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C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D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 解析: 选D.分析小物块受力如图所示,因小物块静止在半球体上,所以有F N =mg sin θ,F f =mg cos θ,故有D 正确,B 、C 错误;因小物块受静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不能用F f =μF N =μmg sin θ来计算,故A 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7. 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再连接到计算机上;②将一质量m =3.75 kg 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③打开计算机,使数据采集器工作,然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细绳,木块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0~6 s 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B .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C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D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答案:BC8.(2011年北京四中检测)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绳对A 的拉力将增大B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D .A 受到的合力将增大解析:选B.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F N-G cos θ=0,G sin θ-F f -F =0,F =G 2。

2011届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8:磁场

2011届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8:磁场

2011届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八):磁场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B.磁场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点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C.沿磁感应线方向,磁场逐渐减弱;D.在磁场强的地方同一通电导体受的安培力可能比在磁场弱的地方受的安培力小。

2.如图8-1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桌子上,一根通电直导线由S极的上端平移到N极的上端的过程中,导线保持与磁铁垂直,导线的通电方向如图,则在这个过程中磁铁受到的摩擦力(保持静止)()A.为零B.方向由左变为向右C.方向保持不变图8-1D.方向由右变为向左3.在赤道上某处有一支避雷针。

当带有负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上方时,避雷针开始放电,则地磁场对避雷针的作用力的方向为()A.正东B.正西正南正北4.如图8-2,环形导线和直导线AB相互绝缘,且直导线又紧靠环的直径,若直导线被固定不动,则两者通以图示方向(直线电流向右,环形电流顺时针)的电流后,环形导线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不动B.以直导线为轴转动C.向上运动D.向下运动图8-25.均匀直角金属杆aob可绕水平光滑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

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B并通以电流I,若撤去外力后恰能使直角金属杆ob部分保持水平,如图8-3所示.则()A.电流I一定从a点流入才能使杆保持平衡图8-3B.电流I从b点流入也可能使杆保持平衡C.直角金属杆受到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D.直角金属杆受到安培力与重力的合力为零6.如图8-4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等高,分别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为轨道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 M>v NB.两个小球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M>F NC.小球第一次到达M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点的时间D.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另一端最高处,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另一端最高处图8-47.如图8-5(a)所示,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AB、CD。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题(理综物理)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题(理综物理)

泉州一中2011届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13.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B .物体超重时惯性大,失重时惯性小,完全失重时不存在惯性。

C .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很快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受力平衡14.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顺利飞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神七”在轨道飞行过程中,宇航员翟志钢身上连着一跟绳子跨出飞船,实现了“太空行走”,若把“神舟七号”绕地球飞行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且已知飞船绕地球飞行的周期T 、地球的半径R 和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则由以上提供的信息计算出飞船离地面的高度为( )15.电阻为1Ω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现把交流电加在电阻为9Ω的电热丝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πrad/sB .如果线圈转速提高一倍,则电流不会改变C .电热丝的发热功率P=1800WD .电热丝两端的电压1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此时波刚好传播到x=0.2m 处。

已知该波的周期为T ,a 、b 、c 、d 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在2Tt +时,质点c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B .在2t T +时,质点d 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从t 时刻起,质点a 比质点b 先回到平衡位置D .从t 时刻起,在一个周期内,a 、b 、c 、d 四个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均为一个波长17.如图所示,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区域有一垂直于磁场、半径r=1m ,电阻R=3.14Ω的金属单质圆线圈,若规定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当磁场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图丙中的(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沿斜面下滑。

(完整word版)高考物理能量守恒—计算题.docx

(完整word版)高考物理能量守恒—计算题.docx

2011 届新课标高考物理专题模拟演练:能量守恒—计算题1.( 2010·济南市二模)如图所示,半径R=0.2 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 竖直固定放置,末端 N 与一长 L=0.8m 的水平传送带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摩擦不计,传动轮(轮半径很小)作顺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ν0运动。

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1.25m ,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 D =0.5m 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 A 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 =1m, B 点在洞口的最右端。

现使质量为m=0.5kg 的小物块从M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入洞中,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g 取 10m/s2。

求:(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末端 N 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ν0=3m/s, 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3)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ν0应满足的条件解析:( 1)设物块滑到圆轨道末端速度ν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 1mv12 1 分2设物块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F mg m v12 2 分R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15N 1 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轨道压力大小为15N,方向竖直向下 1 分( 2)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μmg=ma , 得 a= μg=m/s2 1 分加速到与传送带达到同速所需要的时间t1vv1 =0.2s1 分位移 s1v1v0 t1=0.5ma1 分2匀速时间 t2L s1 =0.1s1 分v0故T t1 t2=0.3s 1 分( 3)物由送右端平抛h1gt 2 1 分2恰好落到 A 点s v2t得ν2=2m/s 1 分恰好落到 B 点 D +s=ν得ν3=3m/s 1 分3t故ν0足的条件是2分3m/s> ν>2m/s2.( 2010 ·台州市二模)如所示放置在直平面内游滑的模装置,滑由四部分粗均匀的金属杆成,其中斜直AB 与水平直 CD 均 L= 3m,弧形道 APD 和 BQC 均光滑, BQC的半径 r= 1m,APD 的半径 R= 2m,AB、CD 与两弧形道相切,O2A、O1B 与直方向的角均=37°.有一量m= 1kg 的小球穿在滑上,以初能E k0从 B 点开始沿 BA 向上运,小球与1两段直道的摩擦因数均μ=3,小球道接均无能量失.求:(g= 10m/s2,sin37 °=0.6, cos37°= 0.8)( 1)要使小球完成一周运回到 B 点,求初能 E K0至少多大;( 2)若小球以第一 E k0数从 B 出,求小球第二次到达 D 点的能及小球在CD 段上运的路程.解答:( 1)从 B 点开始到道最高点需要能量E k0=mgR(1-cos )+ mgLsin+ mgLcos ⋯⋯( 2 分)代入解得 E k0=30J从最高点向左返回 B 点剩余能 E kBE kB =mg2R-mgr(1+cos )-mgL=12J ⋯⋯⋯⋯(1 分)明只要小球能从点上升到最高点以后就可以回到 B 点⋯⋯⋯⋯( 1 分)要使小球完成一周运回到 B 点,初能 E K0至少 30J ⋯⋯⋯( 2 分)( 2)小球第一次回到 B 点的能 12J,小球沿BA 向上运到最高点,距离 B 点 X 有: E kB = mgXcos +mgX sin ⋯⋯⋯⋯(1 分)X=18m<3m 13小球掉向下运,当小球第二次到达 D 点能⋯⋯⋯⋯(1分)EKD mgr (1 cos)mgX sin mgX cos mgL ⋯⋯(2 分)=12.6J小球第二次到 D 点后剩12.6J 的能量,沿 DP 弧上升一段后再返回DC 段,到 C 点只剩下 2.6J 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走向高考系列物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选择题1.(2009·泰州模拟)“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了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月球上的磁场极其微弱,通过探测器拍摄电子在月球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分析月球磁场的强弱分布情况,如图是探测器通过月球表面①、②、③、④四个位置时,拍摄到的电子运动轨迹照片(尺寸比例相同),设电子速率相同,且与磁场方向垂直,则可知磁场从强到弱的位置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④③②①D .③④②①[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1<r2<r3<r4,根据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轨道半径公式r =mv qB可得:B1>B2>B3>B4,故选项A 正确. 2.(2009·南通模拟)在赤道处,将一小球向东水平抛出,落地点为a ;给小球带上电荷后,仍以原来的速度抛出,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仍会落在a 点B .无论小球带何种电荷,小球下落时间都会延长C .若小球带负电荷,小球会落在更远的b 点D .若小球带正电荷,小球会落在更远的b 点[答案] D[解析] 从南向北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带正电荷,则洛伦兹力斜向右上,该洛伦兹力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均有分力,因此,小球落地时间会变长,水平位移会变大;同理,若小球带负电,则小球落地时间会变短,水平位移会变短,故选项D 正确.3.真空中两根长直金属导线平行放置,其中一根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在两导线所确定的平面内,一电子从P 点运动的轨迹的一部分如图中的曲线PQ 所示,则一定是( )A .ab 导线中通有从a 到b 方向的电流B .ab 导线中通有从b 到a 方向的电流C .cd 导线中通有从c 到d 方向的电流D .cd 导线中通有从d 到c 方向的电流[答案] C[解析] 注意观察图象的细节,靠近导线cd 处,电子的偏转程度大,说明靠近cd 处运动的半径小,洛伦兹力提供电子偏转的向心力,Bqv =mv2r ,B =mv qr.由于电子速率不变,偏转半径变小,说明B 变强,一定是cd 导线中通有电流,再由左手定则判出安培力的大致方向是偏向左方.最后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cd 中电流方向应由c 到d ,所以正确答案是C.4.如图,在x>0、y>0的空间中有恒定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里,大小为B.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在x 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x0的P 点,以平行于y 轴的初速度射入此磁场,在磁场作用下沿垂直于y 轴的方向射出此磁场.不计重力的影响.由这些条件可知 ( )A .不能确定粒子通过y 轴时的位置B .不能确定粒子速度的大小C .不能确定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D .以上三个判断都不对[答案] D[解析] 带电粒子以平行于y 轴的初速度射入此磁场,在磁场作用下沿垂直于y 轴的方向射出此磁场,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了14周期,从y 轴上距O 为x0处射出,v =qBx0m,回旋角为90°.5.如图所示,MN 为两个匀强磁场的分界面,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关系为B1=2B2,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从O 点垂直MN 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1的磁场,则经过多长时间它将向下再一次通过O 点 ( )A.2πm qB1B.2πm qB2C.2πm q(B1+B2)D.πm q(B1+B2) [答案] B[解析]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由周期公式T =2πm qB知,粒子从O 点进入磁场到再一次通过O 点的时间t =2πm qB1+πm qB2=2πm qB2,所以B 选项正确.6.(2009·福建泉州质检)如图是某粒子速度选择器的示意图.在一半径为R =10cm 的圆柱形桶内有B =10-4T 的匀强磁场,方向平行于轴线,在圆柱桶某一直径的两端开有小孔,作为入射孔和出射孔.粒子束以不同角度入射,最后有不同速度的粒子束射出.现有一粒子源发射比荷为q m=2×1011C/kg 的阳离子,粒子束中速度分布连续.当角θ=45°时,出射粒子速度v 的大小是 ( )A.2×106m/s B .22×106m/sC .22×108m/sD .42×106m/s[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粒子从入射孔以45°角射入匀强磁场,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能够从出射孔射出的粒子刚好在磁场中运动14周期,由几何关系知r =2R , 又r =mv qB ,v =qBr m=22×106m/s. 7.如图所示,长为L 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板间距离也为L ,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 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 .使粒子的速度v<BqL 4mB .使粒子的速度v>5BqL 4mC .使粒子的速度v>BqL mD .使粒子的速度BqL 4m <v<5BqL 4m[答案] AB[解析] 由左手定则判得粒子在磁场中间向上偏,做匀速圆周运动.很明显,圆周运动的半径大于某值r1时粒子可以从极板右边穿出,而半径小于某值r2时粒子可从极板的左边穿出 现在问题归结为求粒子能从右边穿出时r 的最小值r1以及粒子从左边穿出时r 的最大值r2.在图中由几何知识得,粒子擦着板从右边穿出时,圆心在O 点,有r21=L2+(r1-L 2)2,得r1=5L 4. 由于r1=mv1Bq ,得v1=5BqL 4m, 所以v>5BqL 4m时粒子能从右边穿出. 粒子擦着上板从左边穿出时,圆心在O′点,有r2=L 4, 由r2=mv2Bq ,得v2=BqL 4m, 所以v<BqL 4m时粒子能从左边穿出. 8.(2010·吉林市统考)摆线是数学中众多迷人曲线之一,它是这样定义的:一个圆沿一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则圆上一固定点所经过的轨迹称为摆线.在竖直平面内有xOy 坐标系,空间存在垂直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坐标原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轨迹就是摆线.小球在O 点速度为0时,可以分解为一水平向右的速度v0和一水平向左的速度v0两个分速度,如果v0取适当的值,就可以把摆线分解成以v0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和从O 点向左速度为v0的匀速圆周运动两个分运动.设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速度v0所取的适当值应为mg qBB .经过t =πm qB第一次到达摆线最低点 C .最低点的y 轴坐标为y =-2m2g q2B2D .最低点的y 轴坐标为y =-m2g q2B2[答案] ABC[解析] 以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应有mg =qv0B ,则速度v0所取的适当值应为v0=mg qB ,选项A 正确;以匀速圆周运动分析,经过12周期到达最低点,则t =T 2=πm qB ,经过t =πm qB第一次到达摆线最低点,选项B 正确;最低点的y 轴坐标为y =-2R =-2mv0qB =-2m2g q2B2,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二、非选择题9.如图MN 表示垂直纸面的平板,它的一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从平板上的狭缝O 处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度v 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达平板上的P 点.已知B 、v 以及P 到O 的距离l.不计重力,则此粒子的比荷为________.[答案] 2v Bl[解析] 因粒子经O 点时的速度垂直于OP ,故OP =2R ,又R =mv qB ,所以q m =2v Bl. 10.如图所示,直线MN 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正、负电子同时从同一点O 以与MN 成30°角的同样速度v 射入磁场(电子质量为m ,电荷为e),它们从磁场中射出时相距多远?射出的时间差是多少?[答案] 2mv eB 4πB 3eB[解析] 由公式轨道半径R =mv qB 和周期T =2πm qB 知,它们的半径和周期是相同的.只是偏转方向相反.先确定圆心,画轨迹,后由几何关系求半径,由对称性知:射入、射出点和圆心恰好组成正三角形.所以两个射出点相距2R =2mv eB .由图还可看出,经历时间相差2T 3=4πm 3eB. 11.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在xOy 平面上,磁场分布在以O 为圆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内.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由原点O 开始运动,初速度为v ,方向沿x 轴正方向.后来,粒子经过y 轴上的P 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 轴的夹角为30°,P 点到O 点的距离为L ,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影响,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xOy 平面上磁场区域的半径R.[答案] 3mv qL 33L[解析] 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半径为r , qvB =m v2r① 据此并由题意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的圆心C 必在y 轴上,且P 点在磁场区域之外.过P 沿速度方向作反向延长线,它与x 轴相交于Q 点.作圆弧过O 点与x 轴相切,并且与PQ 相切,切点A 即粒子离开磁场区域的点.这样可得到圆弧轨迹的圆心C ,如图所示. 由图中几何关系得L =3r.②由①②求得,B =3mv qL.③ 图中OA 即为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R ,由几何关系得R =33L. 12.(2010·天津市高三十校联考)如图所示,在空间中固定放置一绝缘材料制成的边长为L的刚性等边三角形框架△DEF ,DE 边上S 点⎝⎛⎭⎫DS =L 4处有一发射带正电的粒子源,发射粒子的方向皆在图中截面内且垂直于DE 边向下.发射的电荷量皆为q ,质量皆为m ,但速度v 有各种不同的值.整个空间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截面向里的均匀磁场.设粒子与△DEF 边框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和电荷量传递.求:(1)带电粒子速度的大小为v 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2)带电粒子速度v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使S 点发出的粒子最终又垂直于DE 边回到S 点?(3)这些粒子中,回到S 点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答案] (1)mv qB (2)qBL 4(2n -1)m(n =0,1,2,3,…) (3)8πm qB [解析] (1)带电粒子从S 点垂直于DE 边以速度v 射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圆心一定位于DE 边上,其半径R 可由qvB =mv2R 求得,R =mv qB① (2)要求此粒子每次与△DEF 的三条边碰撞时都与边垂直,且能回到S 点,则R 和v 应满足以下条件: DS =L 4=(2n -1)R (n =1,2,3,…)② 由①②得v =qBL 4(2n -1)m(n =1,2,3,…)③ (3)这些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πR v 将①式代入,得T =2πm qB④可见在B 及q m给定时T 与v 无关.粒子从S 点出发最后回到S 点的过程中,与△DEF 的边碰撞次数越少,所经历的时间就越短,所以应取n =1,由图可看出该粒子的轨迹包括3个半圆和3个圆心角为300°的圆弧,故最短时间为t =3×T 2+3×5T 6=4T =8πm qB⑤ 13.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xOy ,其第一象限内充满着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直线OP 是它们的边界.区域Ⅰ中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区域Ⅱ中的磁感应强度为2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边界上的P 点坐标为(4L,3L).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从P 点平行于y 轴负方向射入区域Ⅰ,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恰好经过原点O.忽略粒子重力,已知sin37°=0.6,cos37°=0.8,求:(1)粒子从P 点运动到O 点的时间至少为多少?(2)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是多少?[答案] (1)53πm 60qB (2)25qBL 12nm(n =1,2,3,…) [解析] (1)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 ,用R1、R2、T1、T2分别表示粒子在磁场Ⅰ区和Ⅱ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则有qvB =m v2R1,qv·2B =mv2R2,T1=2πR1v =2πm qB ,T2=2πR2v =πm qB. 粒子先在磁场Ⅰ区中做顺时针的圆周运动,后在磁场Ⅱ区中做逆时针的圆周运动,然后从O 点射出,这样粒子从P 点运动到O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tanα=3L 4L=0.75, 得α=37°,α+β=90°.粒子在磁场Ⅰ区和Ⅱ区中的运动时间分别为t1=2β360°·T1,t2=2β360°·T2, 粒子从P 点运动到O 点的时间至少为t =t1+t2,由以上各式解得t =53πm 60qB. (2)当粒子的速度大小满足一定条件时,粒子先在磁场Ⅰ区中运动,后在磁场Ⅱ区中运动,然后又重复前面的运动,直到经过原点O.这样粒子经过n 个周期性的运动到达O 点,每个周期的运动情况相同,粒子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移为s =OP n =(4L)2+(3L)2n =5L n(n =1,2,3,…). 粒子每次在磁场Ⅰ区中运动的位移为s1=R1R1+R2s =23s ,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 s12R1=cosα, 由以上各式解得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25qBL 12nm(n =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