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音乐德育案例
音乐德育案例
德国音乐家XXX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因此,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
一、在合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歌曲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最有渗透力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如《我们多么幸福》、《中国自豪》、《东方绿洲》等有些歌曲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而这些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去挖掘、发现和理解,然后教授给学生,给学生唱什么样的歌曲,关系到塑造什么样的心灵的问题。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工作者为少年儿童谱写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诗一般的歌词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
合唱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如何用声音艺术去表现美,还经由过程歌曲认识了人生,认识真善美,树立精确的人生观。比方《守卫黄河》这首歌合唱曲,就是从介绍作者创作时代背景入手,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表现主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
主义肉体和民族高傲感,并将感情溶入到作品的演唱中,引起共鸣,提高了演唱的效果。
在合唱教学实践中,要有重点地选择旋律优美的作品,使学生在旋律的欣赏中,体会、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无穷力量,使心灵得以净化,感情不断升华,从中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在欣赏《牧歌》时,那优美抒情、宽广悠长、悠扬飘逸的旋律,把学生带入了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研究论文: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13566 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艺术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地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将德育教育贯穿至“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德育熏陶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音乐艺术既能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能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它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来表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它源自人的心灵,是情感的艺术,新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从歌词中挖掘思想性较强的音乐内容,结合歌曲背景与学生对话、融会贯通的讲解,让学生能从歌词
中得到德育的熏陶,引导学生通过透过歌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当好情感的“传导者”。
二、在歌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既是音乐的传播者,又是教育的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真善美的人。教师在音乐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音乐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欣赏音乐的生命力,扩大文化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当教师对某一作品以丰富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进行启迪,描述,并通过富于激情的翻唱,指挥或弹奏,作品之情便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道德素质的形成。如一首《黄河大合唱》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歌中唱到“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当唱起这首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音乐教师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音乐课堂上,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了解德育渗透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德育渗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和适当手段,将德育内容注入到各门基础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借助基础学科教学,以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教育中,德育渗透是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形成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格和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建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需要建立正确的德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和任务。首先,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教师需要明确音乐教学的德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其个人品德。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德育任务和方式,通过教育实践,不断探索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效益。
三、以美育为主线,营造健康的音乐教育环境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以美育为主线,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美育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和体验艺术价值的方式,可以借助音乐、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细腻的艺术感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多种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和情感,并通过音乐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浅谈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14
学习版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与德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音乐课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课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尤其重要,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发现音乐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生活、学习情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从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来看,它始终伴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变迁,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德育渗透体现在一般教育规律之中。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早在十八大以来就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普及的关键阶段,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所以,作为教师,要在音乐教育模式的优化之下,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体系,在音乐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责任感,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将音乐学科打造成为培育精神的思想性工程。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小学生的音乐课堂首先必须要由教
师作为主导,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认识都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教师的教学情况想对于他们是非常深远的,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且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正确角色定位。音乐音乐引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音乐中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篇目,其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积极的,向上的认识。而这些认识都是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发现。所以,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能够由深入浅,由点及面,在教学计划中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歌曲,根据大家的投票,对于大多数人喜欢的歌曲进行系统的讲解以及教学,让学生们首先有兴趣去了解歌曲,从而发展到想要了解关于音乐的知识,那么,这就是一个科学的开端。合理的教学计划的第一点就是要以兴趣为主导,学生在拥有兴趣之后才能更加积极的去探索音乐课中中所具有的其他精神力量,每一位教师都不应该忽略这个方面。科学的教学计划制定之后,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上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
育
摘要:音乐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的关键课程,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重视知识与德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德育教育
渗透到音乐课堂中,达到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为了提高初
中生的音乐素养,让其能够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老师就需要将德育融入其中,
这样才能使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使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改善,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一、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相互作用
音乐具有天生的美育功能,音乐能带给人美感,使人在音乐中体验美与爱,
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而德育是与美育共生共存的,都是人类层面的高尚教育之一,音乐带给人美的感受,同时也带来思想品德的教化,音乐教学和德育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不是在培育一批未来的音乐家,而是在通过音乐教
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爱国精神,培育学生的正能量的精神状态和正直、
善良、诚实、坚强的品质,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德育的渗透策略
1.开展课堂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初中音乐教学教师除了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教学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希望
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这一心理特质,在课堂上带领
学生一起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实
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活动中形
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措施
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措施
摘要:现阶段各个学校深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过于重视应试学科的教学,
导致小学音乐教育逐渐被忽视,音乐教育课时在总体课时中所占比重较低,并且
随着年级升高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态势。多数学校虽已设置音乐课程,但是在教育
内容层面,尚未运用专业音乐知识,而是以基础性乐理知识和简单声乐练习为主,并未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在教育理念、德育工作途径等层面均存在部分问题。
因此,对学校和音乐教师来说,促进音乐学科及德育功能贯彻落实,可以丰富德
育工作方法,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音乐教育;渗透;
一、德育工作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困境
(一)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小学阶段音乐教师尚未完全把握德育工作理念,现今秉持的教育理念导致音
乐课堂渗透德育工作正面临较大困难。新课标提出的以美育人理念,明确要求借
助音乐教育及相关活动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这意味着
小学阶段音乐教育要引起广泛重视和关注。完美且生动的音乐课既要使学生掌握
教材中的歌曲演唱与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如何借助音乐课面向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亦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仍习惯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传统教育手段,
每节课程所讲知识普遍仅涵盖一首音乐作品与基础知识点,并未加入德育元素进
行有效传播。
(二)德育工作途径单一
现今,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普遍依托思想品德课程,此种教学模式
和教育途径把德育工作压缩在课时设置较少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并且该课程并未
获得如数学课和语文课等重点课程一般的重视程度。在该课程教学中,学生只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
透
摘要: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教学理念融入小学音乐
教学过程,它可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成长道路提供良好的基础。作者讨论了在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德育渗透的路径,促使学生形成品德。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学;小学音乐
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小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同时,音乐具有美
育的属性,通过音乐手段给学生带来音乐的感染力。因此,在将“立德树人”作
为一种教育理念的时代,我们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美育的特点,教师
必须以课堂为中心,精心设计音乐活动,以发展德育[1]。同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认知,从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不
断改进教育方法,渗透德育内容。
一、小学音乐应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虽然属于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旦它的教学作用非常有限。如果仅
仅依靠音乐课来教育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实际上起到的效果就会比较单薄。作者
认为,小学音乐应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小学生在成长过程
中也会受到其他学科的积极影响,因此这种整合的必要性和有用性变得更加明显。例如,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古诗词,其中一些要求学生背诵。今天,许
多家长也重视学生背诵古诗词,但有时学生的背诵是死记硬背,学生不理解内容,没有审美意义。因此,问题来了,如何使学生对背诵古诗变得更有效?作者的灵
感来自央视“经典咏流传”,并认为该节目中的许多歌曲都是对传统诗歌的重新
想象,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因此,作者在自己的学生中播放了“经典咏流传”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音乐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音乐德育渗透计划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
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
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音乐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与音乐艺术的美感为一体来进行,使学生受到
潜移默化的教育,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
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
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一、在音乐中陶
冶性情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
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
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怡性,让他们欣赏、
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如《美丽的太阳花》《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等少儿歌曲,那优美
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调会使少年儿童情不自禁地进入歌曲的情
境之中,引发愉悦心理;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唤起了学生们许多形
象记忆。“我们好像看见渔舟击水、扬帆摇橹如飞,浪花四溅,流水声、
渔歌声此起彼落,相互交织,呈现出的是一片欢畅、热闹的场面;曲调优美、节奏欢快的《七色光之歌》,词作家李幼容首先给孩子们视觉上提供
了七个基本色相,红、黄、青、蓝、绿、橙、紫,在旋律、节奏与歌词的
呼应下,构成声、色并济的七个美丽花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色彩世界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发学生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
音乐学科中无处不在的德育渗透
罗斯风格 ,第一部 分两组四分音符 的音 程跳动和句尾 的附点音符 ,使旋律坚定
有力 , 音乐形 象鲜明 , 人们联想到苏联 使
音 乐 学科 中无处 不 在 的德 育渗 透
范 艺 苑
( 苏 省 徐 州 市 贾 汪 区大 吴 镇 建 平 求 知 中学 , 苏 徐 州 2 1 3 ) 江 江 2 12
音 乐 教 育 以 审美 教 育 为核 心 ,主 要
乐 形 象 , 导 学 生 进 入 作 品 的 意 境 , 身 引 全 心 地 投 入 美 妙 的 音 乐海 洋 里 。
三 、巧用 其他栏 目教学进 行 德 育 渗 透
《 春的旋律》 青 这一课还安排 了编 配
到陶冶情操 、 净化心灵的教学效果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 范艺苑 (9 5 )女 , 17一 , 江苏徐州人 , 江苏省徐 州市贾汪 区大吴镇建平求知 中学音乐教 师。
一
比如 , 八年级第一课 《 青春 的旋律 》 , 本课安排 的欣 赏有 《 手拉手》 共青 团员 《 之歌》 十六岁 的太 阳》 《 三首歌曲。《 手拉
手 》 首 歌 曲 奔 放 热 情 , 节 奏 上 用 了各 这 在 种 不 同 的 “ 起 、 分 、 点 ” 增 加 了歌 弱 切 附 , 曲的 活 力 和 时 代 性 特 征 ,加 上 演 唱 者 富 有 激 情 的 演 唱 ,展 现 了 青 年 运 动 员 们 手 拉 手 集 合 在 五 环 旗 下 和 睦 相 处 、情 感 交 流、 坚韧 不拔 、 团结 奋 进 的 激 昂情 绪 和 友 好 情 感 。 《 青 团 员 之 歌 》 有 典 型 的俄 共 具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雨花石》,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雨花石》,理解歌曲背景及含义,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歌曲《雨花石》,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
2. 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1. 歌曲中较高难度的旋律及节奏。
2. 对歌曲背景及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音响设备。
3. 乐谱。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雨花石》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
2. 聆听:教师播放歌曲《雨花石》,学生闭目聆听,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及节奏。
4. 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背后的故事,加深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雨花石》所传递的爱国情怀。
7. 拓展:教师推荐相关歌曲,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红色歌曲,传承革命精神。
8. 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雨花石》,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及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六、教学评价: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小学音乐渗透德育计划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
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以我为重新的思想行为习惯,我行我素,心中无他人,心胸狭窄,这些不良习惯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孩子还小,可塑性较强,思想不定性,因此,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所在。
二、工作目标
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根据本学期工作重点及当前社会形势,制定德育渗透计划。
1.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南岗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本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找准兴趣点、生长点。”
3.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
4.进一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教学措施
1.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应当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细微处入手,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生活”,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高全校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内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环节。高中的音乐
课程不能停留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快乐的层面,看似热闹的课堂结束后,
学生的脑子是空白的。没有信息的输入,更没有知识的获取。高中生对知识的输
入需求更广阔,需要更深层次的获取,所以音乐课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去钻研教材。获取更多的音乐信息输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能量,寻找音乐的真谛。本文主要对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策略
引言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较重,音乐教师更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人文德育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
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挖掘课程教育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以德育为中心,实现教育推进,其中为推动音乐课堂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教师应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围绕音乐
教学主题挖掘课程教育内涵,主动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学生产生情
感共鸣的基础上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实现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澧水船夫号子》一课的鉴赏教学时。首先,围绕本节课主题,教
师初步播放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结合船工行船时的身影与歌曲节奏的衬托,教师可以播放澧水船夫喊号子的视频并播放歌曲伴奏,让学生模仿船工动作跟随
节奏摇动身体。其次,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本节课歌曲鉴赏为湖南民歌——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省澧县的传统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可播放老
一代船工行船的图片和视频、添加音乐伴奏引导学生进行歌曲鉴赏,让学生体会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花香沁芳菲,雨露润心田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王耀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科,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一种特殊手段。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在音乐课堂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是音乐在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有的育人方式。
音乐教学中的每项教学内容可以说都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这里 __空洞的言谈,没有抽象、呆板的说教,更没有生搬硬套的约束,而是在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
《我爱米兰》是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中的欣赏歌曲,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这一课的学习正值教师节前夕,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契机,在课堂中我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充分聆听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引导学生思
考并表述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同时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感谢老师。
教学中,学生通过初步整体欣赏歌曲《我爱米兰》,虽然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情绪,但同时他们也有很多的疑问。“米兰”是什么样子的花?什么是“争春”、什么叫“朴素有明朗”。于是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继续欣赏歌曲,是通过欣赏米兰花图片认识“米兰”。并告诉学生:很多花都是在春天开放,争奇斗艳,而米兰呢,却是在夏秋才开花,它的花不是象牡丹、菊花那么显眼好看,而是小小的,象米粒大,但是它开花时清香四溢。虽然没很多人赞扬米兰,但是它仍旧悄悄开放,装扮着大自然这个大花园!
怎样将音乐学科渗透到德育教育当中
2 1 第 8期 0 0年
民营 科技
怎样将音 乐学 科渗 透 到德 育教 育 当中
韩 松
( 尔滨科 学技 术 职 业 学 院 , 龙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哈 尔滨 10 0 ) 哈 黑 5 00
摘 要: 重点讨论音 乐教 学应如何通 过其生动的音 乐形 象, 在进行 审美教 育的同时 , 动之以情 , 晓之 以理 , 寓德 育于美育之 中, 不断发展 学习德
( 上接 2 3页 ) 珍珠岩层的最优厚度, 8 显然本模型求出的 d 忧 垮 不够精确, 所 以又对此模型做进一步的精化。 而依实际 隋况可知屋顶结构还有其它层建筑 义。 材料如 01c 涂料 ,. e 水泥砂浆 2 (m) . m) ( 1 (m) 5 0 c 楼板,(m) 2c 水泥砂浆 , 珍珠岩 2 寓 德 育 于 音 乐 艺 术 美 之 中 保温层 ,(r) 2e 水泥砂浆,(m)- a lc  ̄毡四油防水材料。 《 职业音 乐教学大纲》 明确提 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 “ 还特 由于涂料层较薄, 三毡 四油防水层主要起防水作用 , 故保温层材料只考 别提出 :音乐教育应寓思想 教育于音乐艺 术之 中。要 注意音乐知识教 虑水泥砂浆层( “ 假设上述三层水泥砂浆合为一层)楼板层、 、 珍珠岩层等的保 学、 音乐能力培养 , 思想 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 的音乐 教 温作用 。各层的每天单位面积的热传导总热量 : 育 , 对 于 陶冶 情 操 、 它 品行 修 养 ,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起 到独 特 的 作 用 , 树 教 Q 。 , _ Q k , : : Q k 一 师 应 紧 紧 抓 旋 律 、 奏 、 色 、 子 、 式 、 声 等 音 乐 要 素 所 塑 造 的 形 节 音 拍 曲 和 可知 : 象 , 导 学 生 进 入 歌 ( ) 境 , 发 美 好 的 情 感 。 让学 生 在 理 解 美 、 诱 乐 曲意 抒 表 由式建 立方 程组 , 计算 得 : 经 现 美 、 赏 美 中 培养 高 尚 的情 操 和 道 德 。 学 唱 《 鉴 在 国歌 》 , 了 让学 生 了 时 除 解它 的歌词意义 、 时代背 景 、 作者 生平外 , 要抓住 歌曲 中号 角式 的呼 更 喊, 再三强调 的“ 前进 ” 后半起的急切 呐喊及三连音 的运用等音乐本 身 , 的特点 , 既准确地 表现了歌 曲, 又激起对祖 国无 比热爱之情 , 而树 立时 进 代责任感。 同学们 在演唱时严肃 、 自豪 、 情感真挚 , 可谓是情不 自禁 , 寓理 于情 、 情理交融。在生动 的感情体验过程 中, 受到艺术的感染 、 熏陶和教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雨花石》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雨花石》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雨花石》这首歌曲,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演唱《雨花石》这首歌曲。
2. 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三、教学难点:
1. 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的书写和发音。
2. 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感悟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雨花石》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话筒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雨花石的传说,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学习。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分享自己的感悟。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雨花石》,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家校沟通:教师通过家长群分享课堂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雨花石》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以我为重新的思想行为习惯,我行我素,心中无他人,心胸狭窄,这些不良习惯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孩子还小,可塑性较强,思想不定性,因此,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所在。
二、工作目标
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根据本学期工作重点及当前社会形势,制定德育渗透计划。
1.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南岗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本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找准兴趣点、生长点。”
3.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
4.进一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教学措施
1.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应当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细微处入手,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生活”,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高全校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内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树立为人类生活更美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利用课堂主阵地,抓好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科教师及班主任在教学中要注意德育渗透。
4.通过音乐教学及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音乐习惯,树立报国的理想。
5.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孩子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艺术,开阔音乐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让学生从美术音乐中感受美、发现美、运用美的艺术,去为人类创造更美的生活。
6.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说身边的热,谈身边的事,把音乐融于生活,把生活带入音乐气氛中,让一切变得美好。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实际,拓展德育常规内容。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德育工作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只有不断地优化德育常规内涵,使之更具体,更有时效性,更可操作,才能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
8.根据学生心理,研究常规落实方法。空洞的说教不会产生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对于小学生,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常规落实的措施上,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蹲下来看孩子,采取合理有效、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在活动中训练,在竞争中落实,激发热情,激励自治,鼓励自信,缓解焦虑。
9.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开辟"大德育"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计划定期召开家长会,就学生音乐学习、家庭教育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本职的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学自强的,具有良好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素养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