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表解
(高考必备)历史通史复习资料表格(全套整理)
201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第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上):先秦时期的中国时代特征:中华文化起源与初步发展前8世纪以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型和奴隶社会繁荣时期前8-前3世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度确立时期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三个发展阶段。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西周晚期出现铁3、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1、农业: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井田制瓦解;私田、土地私有制;水利;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政治1、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3、处于奴隶制时期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战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2、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文化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1、思想: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第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下):世界时代特征:古希腊奴隶制民主制时代,文化繁荣古罗马帝国的统治世界历史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后半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经济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罗马法的起源。
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只有习惯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③3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万民法”。
2010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 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 6 世纪末共和国 初期, 只有习惯法; 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 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 诞生;③前 3 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万民 法”。 2、罗马法的作用:维系和稳固了罗马帝 国的统治。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 9-8 世纪出现雅典奴隶 制城邦国家雏形)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梭伦改革奠基;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前 5 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 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0 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时间、分 期 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 夏、商、西周(前 21 世纪至前 8 世纪) 春秋战国(前 8 至前 3 世纪) 1、农业: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土地私有制 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 经 济 中 国 历 史 耕,青铜农具三个发展阶段。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 斜纹提花织物; 商周青铜冶铸繁荣, 司母戊 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 点。 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 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 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范蠡被 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 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时期各国变法(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改 革“相地而衰征”)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政 治 1、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 2、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各诸 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 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 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文 化 文艺: 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 绘画以人 物肖像为主, 有帛画和壁画; 商代甲骨文表 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古代希腊(前 9 世纪-前 4 世纪中期) 经 世 界 政 历 治 史 文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化 济 1、思想: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 成熟。 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 6-前 3 世纪)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王凤霞最后定稿
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代(地方):行省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化
1.思想:“三教合归儒”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
3.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发明
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二程、朱熹
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文化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与《海国图志》
2.《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资政新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欧美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世界历史
经济
1.工业革命在英、法、美三国迅速开展,并在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棉纺织技术的一系列革新成果和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促进机器普及和生产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为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革命继续向德、俄、日等国扩展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选修
改革
前6世纪初古希腊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基础;
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时间
分期
公元前3世纪~公元13世纪的世界(上)
秦汉(前3世纪~公元3世纪)
魏晋南北朝(3世纪~6世纪晚期)
中国历史
经济
1.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丝路开通,丝绸外销激增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
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010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导第一章:先秦时期第二、三节: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夏商周政权的更替和都城位置2.王位世袭制、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概念联系——西汉初年封国制:实施原因、结果、威胁中央集权的原因、解决措施二、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和畜牧业的主要成就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成就3.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的表现第五节:一、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1.周王室衰落的标志、表现2.春秋诸侯战争的原因、目的、性质、影响、反映的本质问题3.齐桓公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尊王攘夷的口号实质、称霸标志及其主要理由4.晋楚争霸的大致经过、楚王问鼎的实质二、战国七雄1.形成的原因、地理分布2.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实质3.战国时齐魏交战中著名战役、秦赵长平之战的地位影响三、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主要原因、影响第六节: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开始与推广1.铁器出现的时间和铁农具开始使用的时间、意义2.牛耕:开始与推广时间、意义二、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主要水利工程、地理位置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水利事业的特点三、手工业的发展1.主要部门及其成就四、商业和城市1.商业兴盛的原因、当时商业的状况、时代特征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产生1.根本原因、主要过程注意历史上第一次开荒高潮及其原因六、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1.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的“初税亩”的实质2.战国时期变法的背景、主要变法、目的、性质3.商鞅变法的内容、作为彻底变法的依据、影响、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对商鞅的评价比较春秋与战国时期变法的异同七、综合分析:春秋战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最主要原因第七节:一、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特征、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二、老子的阶级属性、主要观点、辩证思想的社会根源三、孔子主要贡献、着重分析评价政治思想、注意与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联系四、百家争鸣1.所在时间、出现原因2.墨家的代表、主要观点、代表的阶级、影响很大的原因3.孟子的政治主张、唐代对其主张实施的体现4.荀子的主张、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联系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5.法家的主要代表、主要观点、战国时期为统治者采用的原因、“以法为本”来治国的本质五、文学主要成就注意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六、艺术1.绘画和音乐的成就七、科技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展的成就八、综合分析:春秋战国的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二章:秦汉时期第一节:一、秦朝统一1.秦统一的原因、统一时间、意义注意整理有关统一原因与意义的规律性认识,正确使用秦国与秦朝的概念2.掌握秦的疆域地图注意秦朝对南越和河套设郡的史实和地点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含义、原因(经济根源、政治根源、理论来源)、核心、其中的两对基本矛盾、积极作用、不利影响2.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①中央主要机构及职能(与后代相似职能部门联系)②地方行政制度(与分封制的主要不同)③《秦律》的阶级本质④经济上的主要措施及其本质意图⑤文化上的措施、焚书坑儒的本质、影响(与后代相似措施联系)三、秦末农民战争1.原因、从中掌握秦朝的赋役规定、过程、意义、理解农民起义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2.秦朝的统治思想、评价第三节:一、“汉承秦制”的表现、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的表现二、刺史制度▲1.性质、开始时期、两汉的演变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1.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2.刘邦实行封国制的原因、结果、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3.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关键措施、“推恩令”的目的四、察举制1.制度性质、含义、内容2.两汉察举制的不同做法、及造成的不同结果五、编户齐民:性质、内容第五节:一、两汉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二、两汉与匈奴的和战:1.匈奴族的发展、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将领及取胜原因、西汉初年和亲与汉元帝时和亲的比较2.东汉时匈奴的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的实质、东汉出击北匈奴的将领三、张骞、班超通西域1.张骞通西域:目的(区分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更顺利的原因、意义2.西域都护的设置:时间、职能、意义、注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3.班超经营西域:背景、意义、与张骞通西域不同之处四、两汉与西南夷百越关系的具体表现第六节:一、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特征、两汉作为对外交流开辟阶段的原因二、与朝鲜、日本与越南交往的表现三、与安息大秦的友好往来四、“丝绸之路”(结合地图)路线、开辟条件、意义五、“海上丝绸之路”(结合地图)路线(起点、终点)、意义第七节:一、秦汉文化的特点、表现及其原因二、先进科技:1.天文、历法、地理成就2.数学成就3.医学成就及著名医学家4.造纸术发明和传播路线(结合地图)三、哲学与宗教1.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目的、实质、掌握汉代统治思想的演变2.王充及《论衡》:唯物论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的综合3.佛教传入时间、道教兴起及当时的状况4.两汉时期思想领域的特点四、史学:主要成就及代表五、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点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节:一、社会经济特点二、江南农业的开发原因、最主要原因、开发波及地区、概况(特别注意最发达地区、重要产粮区)影响、注意第二次开荒高潮出现的原因与表现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1.表现:研制的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牛耕法、积粪肥田)。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太全了吧!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文科生高考复习必备!-
对于高中历史,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复杂。
书本上的知识点和知识是按照章节呈现给大家的,没有完整的体系。
想学好高中历史,单纯照本宣科肯定学不好。
在后面的综合部分,你会发现很难!
虽然记忆是积累基础知识的必要途径,无论学哪门学科都必须要做,但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基本不死记硬背内容。
单纯靠靠背解决学习问题是很被动的。
大家平时都要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要乱写然后不痛不痒。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的就是【高中历史必修知识框架图】,更加的直观和具体,方便大家复习,历史不是很好的小伙伴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哦~
道阻但可期,来日且方长。
努力不是唯一途径却是最踏实的
高考加油!。
高三通史知识点框架
高三通史知识点框架高三历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不论是学习还是考试,都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
而通史知识点则是我们高三历史学习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高三通史知识点的框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
人类在这个时期主要依靠狩猎、采集、渔猎为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奴隶制度应运而生。
奴隶制社会中,奴隶负责劳动,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劳动。
2. 封建社会和农民起义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中,地主占有土地并从农民身上获取租税。
在这个时期,欧洲爆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农民们为了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而进行斗争。
3.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兴起于欧洲。
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个人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通过劳动力的买卖来赚取利润。
而工业革命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推动力,它带来了机器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生产。
4.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开拓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时代。
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掠夺资源,建立殖民地体系。
而殖民地开拓则是列强在殖民地内部进行的控制和剥削。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开拓对于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世界两大战争和冷战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动荡的一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长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6. 中国的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包括晚清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激化。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满清王朝,并建立了中华民国。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时间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
以上就是高三通史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框架。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应对高三历史考试提供了基础。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框架图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框架图历史是一门内容较为繁杂的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整理和复习历史知识,以下提供了一份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框架图。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个框架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三皇五帝时期-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等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 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3. 中国古代文化- 诸子百家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 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4.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状况和变迁- 农田水利、货币、交通等方面的进展5. 中外文明交流与丝绸之路- 中外文明交流的内容和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作用6. 其他古代文明- 印度、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二、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概述- 清朝末年的社会和政治状况-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中华民国及其政治、经济的发展-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3. 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4. 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5. 世界近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时期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三、当代史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方面的内容2.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和政策的形成和实施3.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 中国的对外政策原则和主张- 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大国的关系- 中国的参与国际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4. 世界当代史-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按照以上框架图进行复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有条不紊地掌握必背的历史知识点。
优品课件之2010年高考历史考点狂背(最新)
2010年高考历史考点狂背(最新)2010年高考历史考点狂背(最新)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高三历史通史最全结构表
要商业城市(汉代长安、洛阳、临淄、宛、
成都等大城市,发展为著名商业中心)。
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 中 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 国 政 的影响。 历 治 2、汉承秦制。西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 史 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
巩固。
三省制雏形出现 处于我国大分裂时期
带有神秘色彩,宗法制与分封制 立。
互为表里。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
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
权制开始形成。
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 1、思想: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
文 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 思想的形成。
化 壁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 2、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
有完整的体系。
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古代希腊(前 9 世纪-前 4 世纪中期)
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 6-前 3 世纪)
经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
济世 界 历 史政治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 9-8 世纪 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对希腊文明 的影响。 2、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梭 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前 5 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 向顶峰)。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
经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 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
济 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 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
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秋末范蠡被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
历史文集:2010年高考历史知识大盘点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方面内容的结合,便构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皇权至高无上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
这一特征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基本未变,变化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其他方面--中央政府的组成、地方机构的设置、文化专制的措施等。
2.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制的残余。
在这些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开始萌芽。
例如,商鞅变法中作出了建立县制的规定,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
这些做法和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朝代的整体变化,还要掌握其组成部分,如中央机构、监察制度、地方管理、文化控制措施等在各阶段的变迁。
(2)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适应统一帝国管理的需要,在继承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韩非子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秦始皇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设立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上则推行郡县制,从而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从此,皇权至高无上、设立中央机构、划分地方行政区、大小官吏由皇帝任命、宰相具有位极人臣的特殊地位等一系列政治原则确立下来。
(3)西汉时期巩固西汉初期,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
到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设刺史制度,使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也使得中国封建社会有了明确的统治思想;皇帝对各级官吏的监察逐步制度化。
(4)隋唐时期完善隋唐时期,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前者使得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的做法也为后代所效法;后者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2010年高中历史高考考试大纲及其知识点分析人教版必修一
.历史必修一考试大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2、罗马法: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政体的确立;德国的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高考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框架
一、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一)总特征:(1840年以前)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二)中国古代史核心知识突破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2、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二、中国近代史通史结构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中国近代史核心知识突破(一)、近代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整理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及其附件(1843年)。
——鸦片战争(1840—1842)主要内容危害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主要内容危害《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侵华方式转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变动的原因:2、变动的表现:变动一:变动二:变动三:变动四:3、变动的趋势:4、写出右图所代表的经济形态A: B: C: D: E:5、变动的影响:(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程特征时间原因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结构变化;阶级结构变化;早期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民资登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1912—1919(一战期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快) 促进了资、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表解
一、中国古代史的思考角度
1、知识点思考角度
(1)政治:政局、制度、政策
(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3)文化: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4)民族关系: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民族矛盾)
(5)对外关系: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开明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6)前代良好的基础:
(7)统治者重视:
(8)人民的辛勤劳动:
(9)杰出人物的作用:
(10)交通:
2、原理性思考角度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阶级性思考角度
夏、商、西周、春秋(奴隶社会、奴隶主统治)
战国至明清(1840年前,封建社会,封建专制统治)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提纲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朝代表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东汉春秋战国-2070 -1600 -1046 -771 -475 -221 -206-202 8 25 220魏西晋十六国439北魏东魏北齐隋唐蜀西魏北周吴东晋宋齐梁陈220 280 316 420 589 618 907五代辽、夏、金夏、金、蒙古元明清民国十国北宋南宋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知识网络】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汉朝:中外朝制度秦朝: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僚机构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秦始皇确立世袭皇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汉: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官明:设置按察司,掌管地方的监察唐:在全国设立10个道作为监察区秦: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中央职能部门地方行政机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合】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优品课件之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重点知识梳理
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重点知识梳理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重点知识梳理一、古代部分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A:分封制,将土地人口财产和武器等分给同姓的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各种如军事等义务。
B:宗法制,区分大小宗,通过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A :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
B :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D: 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A: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设刺史监察地方,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A:三省六部制: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B :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A:收精兵,皇帝控制军权。
削实权,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权。
制钱谷,设转运使。
B :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总的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提纲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朝代表-2070 -1600 -1046 -771 -475 -221 -206-202 8 25 220220 280 316 420589 618 907 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知识网络】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合】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010年高考历史通史结构表
1、隋唐形成三省六部制;隋朝形成州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形成
2、唐太宗划分十道;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完善科举制;开明民族、开放对外政策
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东汉始创楷书;赋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等。《夫妇宴饮图》
3、科学:造纸术:①西汉时就发明了纸。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12世纪传入欧洲;《黄帝内经》编定为医学发展奠定基础。
1、思想: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但吸收佛、道精华取得新发展。
3、科技: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世界历史
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
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
经济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政治;工商业奴隶制经济发达,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思想文化繁荣;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1、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的起源。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罗马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民法: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所有法律的总称;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钢量、质大为提高。
3、商业:社会动荡,北方商业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其相关税种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六朝时形成草市
政治
1、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诸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丞相之下设九卿;)、郡县制(是春秋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等))。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范文
选 修
改 革 、 人 物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钢量、质大 为提高。
无
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 书完善、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 序》“天下第一行书”;士大夫画 家活跃,顾恺之(《女史箴图》) 等有力推动绘画发展。
世
古代罗马法的发展(前 3 世纪-公元 6 世纪)
1、古代罗马法的发展。①公元三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和非公民区别开 界 政 始消失,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意义;②6 世纪时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民法 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1、美国国父华盛顿;一代雄狮拿破仑;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选 改 革 、 2、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人 修 物 3、中国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时 间、 分期
19 世纪初至 19 世纪 60 年代的世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年)
pYcyk456-17j'TqNFU:;2DGC ofvisn.3,buldtgwheram 梯 绳 根 梁 桥 座 一 量 质 向 走 为 成 已 。 中 活 生 和 作 工 、 习 们 我 于 用 运 始 开 技 高 多 来 越 , 代 时 新 速 飞 展 发 学 科 的 今 当 在
元代(地方):行省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特点。 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二程、 朱熹。 2、文艺:宋词;两宋宫廷画活跃、画学兴起; 绘画成为商品; 风俗画为最大亮点, 代表作 《清
3 / 14
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 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莫高 窟壁画盛极一时。 3、雕版印刷、火药发明。
5 / 14
经 1、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织”“耕”分离; 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中 济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国 政 历 治 史 文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古代罗马法的发展(3 世纪-公元 7 世纪)
世
1、古代罗马法的发展。①公元 3 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和非公民区别开始消失,公民
界
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意义;②7 世纪时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
历 政 最终形成。
史 治 2、罗马法的内容:①公民法和万民法②习惯法和成文法③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自
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 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世
形成了)。
界
1848 年 2 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历
1861 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史 政 1861 年--1865 年 美国内战
治 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 年德意志统一全部完成,德意志帝国成立
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以及经验教训。
制城邦国家雏形)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
政
历
2、雅典民主政(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诞生;③前 3 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万民
治
史
前 5 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法”。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罗马法的作用:维系和稳固了罗马帝
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选
改 革
修
改革:公元 5 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
时间、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
分期
隋唐(6 世纪晚期至前 10 世纪中期)
宋元(10 世纪中期至前 13 世纪晚期)
1、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1、手工业:景德镇宋代著名,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
政 1、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 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 秋时期 各国变法 (鲁国 “初税 亩” 、齐 国管仲改 革“相地而衰征”)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2、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秦国
治 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
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 2、社会生活:维新派倡导、临时 1、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 中
主义的产生。2、社会生活: 政府颁布法令推进“断发易服”、 “短暂春天”。 国经
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2、社会生活:改阳历,采用先生、 历济
序幕。轮船、铁路,四通八 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辛亥革 同志等称呼,城市婚丧仪式简约文 史
古代希腊前 6-前 3 世纪)
经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
济 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 6 世纪末共和国
世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 9-8 世纪出现雅典奴隶 初期,只有习惯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
界
耕,青铜农具三个发展阶段。
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
经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周青铜 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
济 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 特征。
始瓷器。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范蠡被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中 国 历 史
经 瓷,瓷器大量外销;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江南民营手工业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
济 缓慢发展。
中
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国
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获票拟权(明宣宗)。
政
历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治
史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化
国的统治。
改
革
选
� 人
修物
1、改革:前 6 世纪初古希腊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基础;前 4 世纪中期,秦国商 鞅变法。 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古希腊学者者亚里斯多德
时间、 分期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上)
史
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发展为著名商业中心)。
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政 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无 治 2、汉承秦制。西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对中央的
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巩固。
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莫
3、科技: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出现;罗
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盘针用于航海;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雕版印刷、火药发明。
世
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 7 世纪-13 世纪)
界经 无
历济
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1、思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文
2、科技:蒸汽机的发明;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化
3、文艺:19 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19 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
改
选物
革 � 1、改革: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修 人 2、人物: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史政 无
治
文
无
化
改
革
选 �人 修物
人物:7 世纪上半期,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
时间、 分期
14-19 世纪初的世界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14 世纪中期-1840 年)
1、手工业:16 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仍领先世界;景德镇成全国瓷都,明清发明五彩瓷和珐琅彩
秦汉(前 3 世纪至公元 3 世纪)
魏晋南北朝(前 6 世纪晚期至 3 世纪)
1、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东汉水排使冶铁长期领先世
中
界,瓷器生产技术成熟;丝路开通,丝绸外销激增。
国经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钢量、质大为提高。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
历济
分开,设令、长管理);主要商业城市(汉代长安、洛阳、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
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 文
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 化
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1、思想: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 成熟。
学科网()-精品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2010 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表解
时间、
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
分期 夏、商、西周(前 21 世纪至前 8 世纪)
春秋战国(前 8 至前 3 世纪)
1、农业: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土地私有制
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 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时间、 分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 (1861-1894)
19 世纪中晚期至 20 世纪早期的世界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革命的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民主主
高潮(1895-1912)
义革命的终结(1912-1919)
1、经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
解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1、经济:洋务派近代工业 展。
雏形开始出现。
1、荷、英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和 海外贸易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 界政 历治 史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权利法案》的制定、责 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1776 年 7 月 4 日 北美独立战争,1787 年宪法、联 邦制的权利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1789 年 7 月 14 日法国大革命 1799 年 11 月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改
革
选� 人
修物
奠定了基础。
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美国国父华盛顿;一代雄狮拿破仑;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2、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3、中国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时间、 分期
19 世纪初至 19 世纪 60 年代的世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年)
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西汉董仲舒新
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
儒学的主张;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
文
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
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东汉始创楷书;绘画
化
行书”;士大夫画家活跃,顾恺之(《女
门类丰富,帛画与战国传承明显;汉赋。
史箴图》)等有力推动绘画发展。
以长安两市为最,西市胡风胡俗流行,后期商
安;元代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
业经营的地域限制逐渐被打破;出现柜坊和飞
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
中
钱;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
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国
对外贸易)。
历政 隋唐三省六部制。
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