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单元专题复习题22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测试试题
高三生物阶段测试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8分。
1.新生儿小肠上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
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
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物质吸收的能量;主动运输方式吸收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3.下列各项对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中仅含有核糖核酸B.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D.DNA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4.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说明:凝胶色谱的原理比较特殊,类似于分子筛。
待分离组分在进入凝胶色谱后,会依据分子量的不同,进入或不进入固定香凝胶的空隙中,不能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会很快随流动相洗脱,而能进入凝胶空隙的分子择需要更长时间的冲洗才能够流出固定相,从而实现了依据分子量差异对各组分的分离。
调整固定相使用的凝胶的交联度可以调整凝胶空隙的大小,改变流动相的溶剂组成辉改变固定相凝胶的溶涨状态,进而改变空隙的大小,获得不同的分离效果)A . 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不同B . 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慢C . 若将样品以2000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 ,分子丁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D . 将样品装入透析12h ,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5.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 2的运输方式为b B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 .线粒体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相同6.在温室内施用农家肥比使用化肥好,不但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能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本知识整合复习题1 新人教版必修1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本知识整合复习题1 1.(2008·山东理综)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成分,化合物的鉴定及呈现的颜色反应。
做题时要找出题干文字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来选择答案,其中“细胞膜的某种成分”及呈现的颜色应是本题最有用的信息。
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情况下出现砖红色;细胞膜有蛋白质、脂质、糖类组成;细胞膜上的糖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答案 C2.肺泡中的氧气要经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结合,需透过的细胞膜的层数是A.4层B.5层C.6层D.8层解析肺泡中的氧气穿过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上皮进入血液需经过2层细胞、4层细胞膜,然后再穿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这样共穿过5层细胞膜。
答案 B3.下列对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B.水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C.CO2容易排出细胞D.病毒不可能进入细胞解析细胞需要的O2和H2O容易进入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CO2容易排出细胞,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对细胞有害的病原体也可以进入细胞,如病毒具有侵染性,能进入细胞。
答案 D4.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也具有专一性,不可能相同。
答案 C5.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解析本题把生物学知识与医学问题联系在一起,考查应用能力。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单元专题复习题6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选择题1.(2010·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解析:A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被线粒体吸收,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错误: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叶绿体的两层膜及类囊体膜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等构成的。
但并非所有的生物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并非都具有叶绿体,如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D正确: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纤维素、果胶,以小囊泡的形式转移到赤道板附近,逐渐形成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答案:D2.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解析: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原核细胞中除具有核糖体外,不具备其他细胞器,该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①表示线粒体,葡萄糖只能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线粒体再吸收丙酮酸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A和T的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转录、逆转录等过程,线粒体中可进行DNA分子复制、转录过程,存在A和T的配对,在核糖体中发生翻译过程,不涉及A和T的配对。
2011生物高考全国真题卷Ⅰ(附答案)
2011年全国卷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二、非选择题6.(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高考2011届第一轮考点过关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考 2011 届第一轮考点过关考生物试题及答案1.( 原创题 ) 自上世纪 60 年月,跟着农药的逐渐使用,我国北方地区的鼠害愈演愈烈。
给广大农民和国家均造成了严重损失。
尽管人们采纳了毒杀、捕杀等各样措施,但是见效甚微,甚至是越杀越多。
其根根源因是 () A.鼠在不停发生变异 B .作物产量高,鼠的食品更丰富 C.青蛙数目在不停增添D.蛇鹰数目在不停减少解析:选D。
在华北地区蛇和鹰是老鼠的天敌,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鼠群的增长,但是,跟着农药和鼠药的广泛使用;大批的蛇和鹰被伤害致死,故鼠在缺少天敌的状况下迅速增添,直至形成灾祸。
2 .以以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 a 代表的成分是 ( ) A.生产者 B .开销者 C.分解者 D.不可以确立解析:选 B。
生态系统包含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开销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解析, a 的能量和物质来自 b,并可传给 c,因此 a 是开销者。
3 .(2008 年高考上海卷 ) 以下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原核生物、 d―蓝藻、 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是( ) 解析:选 A。
原核生物中有生产者 ( 如硝化细菌、蓝藻等 ) 、开销者( 如根瘤菌 ) 和分解者 ( 如乳酸菌等 ) 。
4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以以下图是表示某一世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品链。
在一段时间内,假如甲的种群数量增添,其可能惹起的结果是() A .乙和丁的种群数目都增添B.乙和丁的种群数目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目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目都增添解析:选 D。
依据图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由多到少挨次是丙、丁、甲、乙。
又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品链。
因此该食品链是丙→丁→甲→乙。
若甲的种群数目增添,乙食品充足,乙会增添,丁因天敌的增添而减少,丁的减少,使丙数目增添。
201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测试卷(一) 安徽省通用
2011年高考总复习单元测试卷·生物(一)(安徽省通用)第一单元第1、2章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一、选择题:1.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2.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自又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某一地域中的蛇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结构层次4.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发光的蛋白质,类似于示踪元素,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它照亮了人们以前看不到的世界。
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荧光蛋白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B.荧光蛋白质可作为标签蛋白,用于研究癌细胞的转移C.荧光蛋白必须在加热条件下,遇双缩脲试剂才呈紫色D.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肽键,使荧光蛋白失去发荧光的特性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C.799、1和1 D.799、11和96.A.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B.肺炎双球菌中不含乙类化合物C.叶绿体能合成丙类化合物D.核糖体及染色体中均含丁类化合物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8.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的成分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C.让示踪元素只标记核酸而不标记蛋白质,应选择32P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9.如果右图中的m表示胸腺嘧啶,则A.a一定为脱氧核糖B.b不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中C.RNA水解可得到化合物bD.由b参与构成的核酸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10.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物质注入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生细胞主要在细胞核内具有放射性。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十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 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 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 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解析:选C。
A项中酵母菌繁殖需要空气。
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繁殖几代就停止了,稍微与空气接触,酵母菌又能继续繁殖,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空气,大部分的酵母菌就会死亡,要维持酵母菌长时间发酵,必须供给微量的氧气。
B项中在有氧的条件下可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是醋酸菌。
发面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在面团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蒸馒头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更大的孔泡。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进行发酵的是乳酸菌。
2.图中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选B。
标准样品中的色素种类单一,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相同,因此只出现一个色素圆点。
3.(2010年临沂模拟)菊花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D 4.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物质化学式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水中的溶解性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 ) A.分馏法 B.升华法 C.萃取法 D.过滤法答案:C 5.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呈现疱状,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种子培养后代 B.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扦插 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答案:C 6.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解析:选C。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满分练兵场 2-6 生物固氮
第二单元第六讲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09·某某高三检测)关于根瘤和根瘤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瘤菌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B.衰老的根瘤破溃后,根瘤菌全部死亡后进入土壤C.根瘤是由根瘤菌进入豆科植物根细胞内部,刺激其薄壁细胞分裂,并使该处组织膨大而形成的D.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解析】本题考查根瘤菌的生理特点及根瘤的形成,为容易题。
根瘤菌只有侵入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且具有专一性,即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到特定的豆科植物。
根瘤菌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后,使植物形成根瘤;当根瘤破溃后,活的根瘤菌进入土壤,但在紫外线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部分根瘤菌死亡。
【答案】 B2.如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A.C.根瘤菌与衣藻 D.硝化细菌与衣藻【解析】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乳酸菌需分解葡萄糖作能量来源,且乳酸菌不能直接利用N2,根瘤菌的能量来源也需通过分解葡萄糖获得。
【答案】 D3.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处理红萍,并把红萍培养在无氮培养液中,红萍生长停止;而未用链霉素处理的红萍放在同样的无氮培养液中却生长良好。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链霉素破坏了红萍的固氮酶,使红萍不能固定氮素B.链霉素杀死了与红萍共生的固氮蓝藻,使红萍没有蓝藻的固定氮供应而导致氨基酸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亦受阻C.链霉素破坏了蛋白质合成酶,使红萍蛋白质合成受阻D.以上都对【解析】抗生素可杀死原核生物。
因与红萍共生的固氮蓝藻、可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为红萍提供固氮产物满足红萍对氮素的需求,当抗生素将固氮蓝藻杀死时,将使红萍失去氮素来源(因培养液为无氮培养液),从而使其生长停止。
【答案】 B4.(2009·西城高三抽样)在氮循环过程中,对下列生物所起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B.生物固氮能将N2转化为NH3或硝酸盐C.根瘤菌能够为植物体提供氮D.硝化细菌促进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解析】本题属于基础概念题,考查氮循环及生物固氮的知识。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阶段性过关检测(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用下列哪种结构作实验材料,既有可能看到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又有可能看到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的细胞( ) A.小鼠早期胚胎B.小鼠精巢 C.小鼠肿瘤细胞 D.小鼠子宫细胞解析:选B。
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既能发生减数分裂又能发生有丝分裂的器官是生殖器官(精巢或卵巢)。
2.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 A.②③ B.①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
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四分体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双链的;非同源染色体含有非等位基因。
3.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B.DNA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解析:选A。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若发生差错会出现基因突变,此时,在细胞质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 ①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第二次分裂的间期③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④第二次分裂的分裂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④④ 解析:选C。
DNA 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四分体时期发生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5.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纺锤体出现 B.着丝点分裂 C.染色体复制 D.细胞质分裂解析:选C。
2011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含全部14套试卷)分章汇编(课标版)
2011年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11年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答案:D(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9.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D.无拟核结构(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14,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答案:C(2011海南生物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答案:A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1年新课标卷)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6.A【解析】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被称为染色体,一般所用的染料为醋酸洋红或者龙胆紫,所以A正确。
脂肪用苏丹Ⅲ鉴定显橘黄色,与苏丹Ⅳ反应显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所以B错误。
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呈砖红色沉淀,C错。
DNA与二苯胺发生显色反应显蓝色,与甲基绿发生显色反应显绿色。
RNA与吡罗红发生显色反应显红色,D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1.(2010·聊城模拟)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是( )A .只含一条染色体B .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 .染色体数是单数D .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解析:如果是多倍体,其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应含有不止一个染色体组,因此染色体奇、偶数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答案:D 2.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A .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筛选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DNA 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染色体上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D 3.(2010·长沙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 .黄色――→⊗黄色、绿色B .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 .猫叫综合征D .无子西瓜 解析:本题以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判断、分析能力。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中的突变是广义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 属基因突变,C 、D 属染色体变异。
A 中绿色的出现属隐性基因的纯合,不属于突变。
答案:A 4.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 复制中途停止,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 )A .基因突变B .染色体变异C .基因重组D .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涉及多个基因的缺少,应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变异,而非发生个别碱基对变化的基因突变。
答案:B5.(2010·菏泽模拟)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状态的细胞的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B .该状态下的细胞的内不发生ATP 水解C .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一个染色体组D .若①是X 染色体,则④是Y 染色体,其余是常染色体 解析:该细胞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细胞的分裂消耗ATP ,故发生ATP 的水解。
若①是X 染色体,则④一定是X 染色体,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答案:C 6.纯种红花紫茉莉(RR)与纯种白花紫茉莉(rr)杂筛选得F 1,取F 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 2,F 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 .RR ∶rr =1∶1B .RR ∶rr =3∶1C .Rr ∶rr =1∶1D .RR ∶Rr ∶rr =1∶2∶1 解析:亲本RR ×rr →F 1(Rr)――→减数分裂花粉(基因型为R 、r ,比例为1∶1)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R ∶r =1∶1)→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RR 、rr ,其比例为1∶1)。
答案:A 7.(2010·惠州模拟)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的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 .细胞的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C .由生物的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都是单倍体D .基因型是aaaBBBCcc 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解析: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细胞的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
D 中该基因型植物也可能是三倍体。
答案:D8.(2010·河北黄石一中月考)图1表示b 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能合成黑色素B .若b 1链的(A +T +C)/b 2链的(A +T +G)=0.3,则b 2 为RNA 链C .若图2中的2个b 基因都突变为B ,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 .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的含有4个b 基因解析:由图3可知:合成黑色素需要A 、b 和C 基因同时存在,而图2所示的个体中不含C 基因,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A 错误。
若图2中的2个b 基因都突变为B ,则该生物体不能合成出物质乙,C 错误。
RNA 不含T ,B 错误。
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的细胞的分裂过程中,DNA 分子要进行复制,可以含有4个b 基因,D 正确。
答案:D 9.(常考易错题)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1)F 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过程(1)(2)(3)是杂筛选B .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 .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 .过程(2)为减数分裂解析:该育种过程中,(1)为杂筛选;(2)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3)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过程;(4)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恢复成正常纯合个体。
答案:D 10.图示细胞的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A .5个、4个B .10个、8个C .5个、2个D .2.5个、2个 解析:由甲图可知,染色体数目为10条,形态为2种,据公式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种类数,故图甲的染色体组数为5。
由图乙可知其基因型为AAaaBBbb ,据染色体组数为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的次数,故染色体组数为4。
答案:A11.(2010·河北唐山摸底)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数十朵红花,但其中一朵花半边呈红色半边呈白色。
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A.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B.早期某叶芽分生组织C.花芽分化时该花芽的部分细胞的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的解析:变异的时间越早,对植株的影响越大。
A、B、D选项所述情况,不会出现半红半白的现象。
只有发育成该花的花芽部分细胞的发生突变,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C12.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的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解析:四倍体所结西瓜中,除胚为三个染色体组外,其余都应为四个染色体组。
无子西瓜有珠被发育成的种皮,但没有胚,因其较软不影响口感,所以叫无子西瓜。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
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
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
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解析:(1)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可知,该亲本有一对性状的基因组合是杂合的,另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纯合的,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2)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是细胞的质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特点是表现为母系遗传,而小偃麦早熟和晚熟是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抗寒晚熟的个体作母本,杂筛选得到抗寒早熟个体(杂合体),需经过自筛选才能在F2代中得到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
(3)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后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的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的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4)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均为42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其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黑麦为二倍体植物;普通小麦(六倍体)与黑麦(二倍体)杂筛选,产生的配子中普通小麦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黑麦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它们之间结合产生的F1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1)AaBB、Aabb、AABb、aaBb(2)抗寒晚熟F2(或子二)(3)数目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4)①42②二③414.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开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b的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