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分子扩散等--11.26.

合集下载

氨分子扩散创新实验

氨分子扩散创新实验

“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探究及改进七星中心学校毛牡雄一、实验目的1、学生通过对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探究能够形象生动的认识到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2、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运动的客观真实性。

二、实验用品糖果塑料桶、滴液小瓶(自己改制)、带喷洒头的花露水瓶(2个)、酸奶盒带吸管(3个)、餐巾纸做成的小白花、浓氨水、酚酞溶液三、实验说明课文中的“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向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滴加5~6滴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取少量A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另取一小烧杯B中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A)和浓氨水的小烧杯(B),观察现象。

经实验可知教材中的“氨分子扩散”探究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要把浓氨水倒入到小烧杯中,使得较多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且刺激性气味大,有损师生的健康,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2、实验仪器不易得,且试剂用量大。

改进方法:1、把废弃的、不用生活用品来代替实验仪器,廉价、易得且环保。

2、把浓氨水装在小喷洒瓶里,减少其用量和刺激性气味,降低对师生健康的伤害。

3、用小纸花的颜色变化来代替溶液颜色的变化,更具观赏性。

4、增加了对比实验。

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操作过程1、先在一朵‘白花”上喷洒蒸馏水,再滴上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白花”不变色(说明酚酞溶液与水不产生颜色)。

然后对“白花”喷浓氨水,此时“白花”变成了“(紫)红花”(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移走第一朵白花,拿出两朵“白花”,分别喷洒水,再滴上酚酞溶液,用塑料桶罩住其中的一朵“白花”和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可看到塑料桶里的“白花”慢慢变成了一朵“紫红花”,而塑料桶外的“白花”没有变颜色。

(说明氨分子运动)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看见变色的“红花”慢慢褪色,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发现“红花”又变成了“白花”。

(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六、实验改进的意义1、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氨气对师生的刺激,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2、实验材料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不易损坏,造价低廉,替代品多,可大可小,有利于环保,可用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探究实验:氨分子的扩散

探究实验:氨分子的扩散

探究实验:氨分子的扩散
一分组材料
视班级情况分组,每小组4-6人。

分组时尽量让每组学生的整体水平相近,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如成绩较优但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与沟通能力好但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一组,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实验药品
蒸馏水;氨水;酚酞溶液。

三实验器材及过程
1 实验器材
大烧杯1个;小烧杯1个;吸管1根;棉签(或滤纸片)若干。

四探究记录表
见下页:
扩散实验探究记录表
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 : ___ 班级:第______组
小组成员:。

直观快捷的氨分子扩散多样化实验

直观快捷的氨分子扩散多样化实验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9页的“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有不足之处,本人按照新的思路进行了改进,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教科书实验的不足1.课本实验是两个小烧杯(分别装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外面要被另一个倒扣的大烧杯罩住,通常为500毫升的烧杯,氨水及酚酞的用量一般每样25毫升以内,而且要求在静置的情况下观察酚酞试液颜色的变化,通常是放在讲台,不利于教师把实验装置移动给学生展示,影响了课堂实验的效果。

如果考虑到要容易看清实验效果,要么使用实物投影仪要么增大药品的用量。

相应的,小烧杯的体积要增大,同时,大烧杯的体积更要增大,一来降低了大烧杯内氨气的有效浓度,二来增大了药品对空气的污染。

2.整个氨分子扩散过程需时较长,通常需要3~5分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现场调控。

3.没有体现出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分子运动速度。

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用品1.实验用品:铁架台一个;铁夹一个;25~30厘米长,直径2.5厘米两端开口的燃烧管两支;一长一短的橡胶管各一根;止水夹一个;单孔直玻璃管胶塞1个;单孔钝角玻璃管胶塞1个;单孔胶塞一个;滴管一支;100毫升的玻璃注射针筒一个;250毫升抽滤瓶一个;250毫升烧杯一个;石棉网一块;酒精灯一盏;火柴一盒;三脚架一个;裁剪成10厘米长3厘米宽的滤纸2条;镊子一个;装水的洗瓶一个;浓氨水一瓶;酚酞试液一瓶。

2.实验一装置装配图如图1:图13.实验二装置装配图如图2:图2三、实验一改进后的实验操作与现象1.如图1,连接好仪器,止水夹夹紧橡胶皮管,用镊子在燃烧管两端分别放入一根滤纸条,调整使之贴着燃烧管壁,并面向学生,用酚酞试液把滤纸条浸湿。

2.用滴管从浓氨水的瓶子里吸取半滴管的浓氨水插到抽滤瓶上,塞紧胶塞,松开止水夹,把滴管里的浓氨水全部滴入抽滤瓶底,稍松开抽滤瓶上面的胶塞,使之能进入空气,此时,浓氨水里挥发出氨分子(NH3)。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实验论文:氨分子的扩散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实验论文:氨分子的扩散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实验论文:氨分子的扩散
【—初中论文:氨分子的扩散】对于化学中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学习,我们做下面的论
文知识讲解吧。

氨分子的扩散
1实验存在的问题 (1)实验消耗的酚酞试液和氨水太多,增大了实验成本,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2)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室内空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
境保护意识。

2实验改进方法(1) ①一个黑色的点滴板,在其中的一个孔穴里滴入1滴浓氨水,在另一个孔穴里滴入1滴酚酞试液,在酚酞试液中放一小纸片。

②用一个烧杯罩住点滴板,几分钟后,观察实验的现象。

方法(2)
①取2块玻璃片,斜放在桌面上。

②2块白色的小纸条,分别用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浸湿后贴在玻璃片上,然后罩上烧杯。

观察实验的现象。

方法(3) ①将白色滤纸条用酚酞试液润湿后贴放在大烧杯的底部。

②在表面皿中滴
上1滴浓氨水,将大烧杯倒扣在表面皿上。

观察实验的现象。

3优点评析: (1)利用分子的扩散运动,学生可以自己寻找实验仪器替代品,如点滴
板或其他微量承载仪器完成分组实验。

(2)微型化实验,体现“低碳、环保、绿色’’的实验设计理念。

通过上面对化学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论文的书写,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希望同
学们考试成功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用于许多工业和化学过程中。

由于其可燃性和毒性,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是非常重要的。

扩散系数可以用来描述气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在安全防范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氨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分子量较小,容易扩散到空气中。

它的扩散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气压和氨气浓度等。

在空气中,氨与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扩散速度和路程。

理解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和事故。

为了研究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科学家们利用了各种实验手段和数学模型。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场地测试来测量扩散系数。

例如,可以在实验室中安装特殊的扩散器和探测器,观察氨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扩散速率和范围。

另外,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建立模型以预测氨在实际场地环境中的扩散情况。

除了实验外,数学模型也是计算氨在空气中扩散系数的重要工具。

例如,扩散方程式(或称为菲克定律)可以用来描绘氨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其中包括扩散和对流等过程的影响。

通过这些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衡量氨在环境中的传播和浓度。

在实践中,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通常用于化工、制冷、农业和动物饲养等领域。

例如,对于动物饲养场,可以通过计算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来评估其对周围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同样,在化工厂和其他危险场合中,了解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安全措施和应对突发事件。

总之,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是一个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需要利用多种实验和数学工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了解氨在环境中的传播规律和范围,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初中化学氨分子运动教案

初中化学氨分子运动教案

初中化学氨分子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氨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和扩散速率。

3. 了解分子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氨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和扩散速率。

三、教学准备1. 演示用玻璃器皿、氨水、氢氯酸、试管等实验器材。

2. 水槽或其他容器用于装水。

3. 去除氨气异味的工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氨水和氢氯酸反应释放氨气的情景,引导学生探讨氨分子的性质和结构。

2. 实验:将氨水倒入玻璃器皿中,然后在与水平面相接的位置加入一滴氢氯酸。

观察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测定扩散速率。

3.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氨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特点和速率规律。

4. 拓展:让学生思考,分子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什么?并给出解释。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氨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和扩散速率,同时也理解了分子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六、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氨分子在不同介质中的扩散特点。

2. 思考,你认为分子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七、板书设计1. 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 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和扩散速率3. 分子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从而加深对氨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氨水扩散系数 -回复

氨水扩散系数 -回复

氨水扩散系数-回复氨水扩散系数是指氨水在不同介质中扩散的速度。

在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了解氨水在空气、水和土壤等介质中的扩散规律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分步介绍氨水扩散系数。

一、定义氨水扩散系数(D)是指单位时间内氨水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的速度。

它是描述氨水分子在自由、随机运动过程中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区域传递的能力。

二、测定方法(一)实验测定方法1. 玻璃管扩散实验:将氨水样品放入一根直径较小的玻璃管中,两端将氨水和纯水分开,浸入纯水中。

通过不同时间内氨水与纯水间氨气浓度差的变化,计算氨水的扩散系数。

2. 定容实验:将氨水与纯水混合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在相同条件下氨水溶液内氨气浓度的变化,根据扩散方程计算扩散系数。

(二)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氨水扩散过程进行测定。

该方法需要建立扩散模型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并对氨水分子的运动规律进行计算。

三、影响因素(一)温度:温度是影响氨水扩散速度的重要因素。

温度越高,氨水分子的动能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二)浓度差:浓度差是指氨水所在区域的浓度与周围区域浓度的差异。

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三)介质性质:不同介质对氨水分子的扩散速度有不同影响。

例如,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较快,在土壤中的扩散速度较慢。

四、应用(一)工业生产:了解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可以用于控制工业生产中的氨气泄漏,确保工人安全。

(二)环境监测:通过测定氨水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扩散系数,可以判断氨水在环境中的扩散程度,进而评估环境污染风险。

(三)农业应用:了解氨水在土壤中的扩散规律,有助于控制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式,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氨气的挥发。

综上所述,氨水扩散系数是描述氨水分子在不同介质中传递能力的重要参数。

通过实验测定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获得氨水的扩散系数。

温度、浓度差和介质性质是影响氨水扩散速度的关键因素。

了解氨水扩散系数的应用可以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氨泄漏贴地扩散

氨泄漏贴地扩散
论文
泄露的氨为什么沿地面扩散
许林滔 台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这中心
泄露的氨为什么沿地面扩散
在大气压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一旦泄漏,按常理 应是向上扩散,而现场看到的,往往是沿地面扩散。本文 就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为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氨扩散 一、氨泄漏现象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 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事故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数千万元。 近年来,氨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冷库在加氨液时、降温 时、冲霜时或停机时,特别是阀门的启闭时经常发生泄漏 现象。 这些泄漏的氨往往是沿地面向外扩散。大家都知道,在 大气压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一旦泄漏,按常理应是 向上扩散,而现场反映的,却是像海浪一样向外翻滚。
泄露的氨为什么沿地面扩散
二、氨的性质
氨,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g/l。沸点-33℃ 。氨在20℃水中溶解度约34%。
在氨分子中,氮原子有5个价电子,其中有3个和3个氢
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氨分子,氨分子里的氮原子还 剩一个孤对电子。 氨分子的微观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三个氢原子处于锥 底,氮原子处在锥顶。每两个N—H键之间夹角为108°左 右,因此,氨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浪”所淹没,但呼吸已经相当困难,不得不用衣物捂住嘴
巴。
泄露的氨为什么沿地面扩散
五、建议
逃生通道上,特别是通道上的设置水膜喷淋对泄漏 的氨气进行阻隔,当逃生人员或救援人员通过水膜后, 呼吸不会很困难。这会收到很好的救援效果。
泄露的氨为什么沿地面扩散
三、氨水的形成
氨气,易溶于水,极性氨分子的孤对电子跟极性水分子的氢 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氨 和水 ,氨水为一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 其分子量为35。氨在水中的反应可表示为: NH3+H2O=NH3•H2O(受热)= NH3↑+H2O 还有,小部分一水合氨能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 水显弱碱性。这就是为什么参与救援的人和受氨扩散影响到的 人们的大腿根部及其腋下往往会出现疼痛脱皮现象的根源所在。 NH3•H2O(电离)=NH4+ + OH -

氨分子的扩散

氨分子的扩散
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化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成绩
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年月日第节
实验名称:氨分子的扩散
实验目的:
了解分个、胶头滴管1个、浓氨水、酚酞试液
实验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无色透明
2变为深红色
3A烧杯里酚酞变红,
B烧杯里酚酞无变化。
简易装置图:
实验结论:
气体分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问题讨论:
1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氨气分子的扩散

氨气分子的扩散

氨气分子的扩散“氨气分子的扩散”实验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中的一个活动与探究。

一.该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想象表象,感知分子这种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帮助学生理解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二.包含的科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启发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和策略1.问题情景[教师演示]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同学们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

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下图)。

过几分钟,同学们看到了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提问: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2.提出假设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致,可能提出如下的假设:(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3.实验探究将学生分成六大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如下实验(1)在洁净的烧杯C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

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替代A和B。

一只中的溶液与A相同,另一只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如上图放好,观察现象。

(3)小心闻烧杯B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

取出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4)把烧杯B中的浓氨水滴入烧杯C中,观察现象。

4.获得结论由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获得共识:(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溢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烧杯A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在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做了 氨分子扩散实验(九年级人教

在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做了 氨分子扩散实验(九年级人教

在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做了氨分子扩散实验(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课本50页活动与探究的实验),1、该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氨分子扩散实验探究得出分子具有运动的性质。

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这些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2.其中包含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探究、讨论实验现象和他人进行交流等方法。

3.我在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策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从中获取信息,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能得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我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动,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让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体验实验探究的独特方法和乐趣。

选择实验仪器及试剂
试管、玻璃片、镊子、滤纸、剪刀、浓氨水、酚酞溶液。

实验装置图
实验操作过程
1.将滤纸剪成稍宽于试管直径的滤纸条(防止滤纸条从试管中掉下来与玻璃片上的浓氨水接触),在滤纸条上均匀的滴加4-5个酚酞溶液的小圆点,然后用镊子把滤纸条放入试管的中部。

2.在玻璃片上滴1-2滴浓氨水。

3.将试管倒放在滴有浓氨水的玻璃片上,稍静片刻,会观察到滤纸条由下到上依次、逐渐出现红色圆点。

4.用镊子取出滤纸条,在空气中放置片刻,会看到滤纸条上的红色圆点逐渐消失。

我对该实验改进后,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让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体验实验探究的独特方法和乐趣。

实验改进的意义
1.此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用时短。

2.增加了对比实验,充分体现了分子运动的性质。

初三物理练习题分子扩散

初三物理练习题分子扩散

初三物理练习题分子扩散初三物理练习题——分子扩散分子扩散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现象,它描述了物质内部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扩散的过程。

本文将带您回顾并解答初三物理中关于分子扩散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问题:氨气(NH3)在空气中的扩散速率比氯气(Cl2)大,原因是什么?解析:氨气和氯气都是单质,在相同条件下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氨气的扩散速率比氯气大,主要是由于氨气的分子量较小,分子间力较弱。

根据格雷厄姆定律,扩散速率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因此,氨气分子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扩散速率较大。

2. 问题:以下哪种情况会加快分子扩散的速率?a) 降低温度;b) 增加浓度差;c) 减少表面积;d) 增加粒子质量。

解析:选项b) 增加浓度差会加快分子扩散的速率。

根据弗里德里希斯定律,分子扩散速率与浓度差成正比。

当浓度差增大时,分子自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扩散速度加快。

3. 问题: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哪种分子的扩散速率更快?解析: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更快。

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液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大,气体分子运动自由度高。

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扩散的速率更快。

4. 问题:为什么在气体或液体中加入活性炭能够去除不良气味?解析: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强大吸附作用的物质。

它能够吸附气体和溶解在液体中的有害或有味道的分子。

当空气中或液体中存在不良气味时,加入活性炭会吸附这些分子,从而净化空气或液体。

5. 问题:分子扩散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吗?为什么?解析:是的,分子扩散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

根据理论动力学,分子扩散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提高温度会增加分子的动能,使分子的平均速度增大,从而扩散速率加快。

总结:分子扩散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扩散的过程。

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回顾和解答初三物理中与分子扩散相关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液氨及液氯泄漏后的扩散速率及人接触的最高限值的时间

液氨及液氯泄漏后的扩散速率及人接触的最高限值的时间

液氨及液氯泄漏后的扩散速率及人接触的最高限值的时间液氨及液氯泄漏后的扩散速率及人接触的最高限值的时间模板六、液氨及液氯泄漏后的扩散速率及人接触的最高限值的时间物质的泄漏和扩散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为计算方便,可分为2个过程,即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为物质的泄漏时间和扩散时间的总和。

物质的泄漏时间可通过物质的泄漏量和泄漏速率确定,而物质在空气中的扩散时间可通过扩散的距离和物质扩散的速度确定。

本报告采用XXXXXX有限公司使用到的化学品液氨(沸点为-33.5℃)和液氯(沸点为-34.5℃)做为扩散对象进行分析。

(1)以液氨为泄漏扩散对象进行扩散速率分析冷冻站内设有3个2m3和2个3m3的氨罐,1个3m3的最大贮量是1.464t。

液氨泄漏后在空气中蒸发为气体,假设氨气在空气中以半球形扩散,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按格拉罕姆(Graham)气体扩散定律“同温同压下各种不同气体扩散速度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来确定。

按格拉罕姆(Graham)气体扩散定律:uAuBBA式3-1PM由RTuAMB得uBMA式3-2式中:氨气分子量MA为17,空气平均分子量MB为29,已知当地年平均风速uB为1.4m/s。

求得氨气在空气中扩散速度uA为1.83m/s假设液氨在管道输送的过程中,由于腐蚀穿孔,焊缝缺陷、冬季冻裂等原因形成破裂,破损引起液氨发生泄漏,假设裂口为圆形,则液氨泄漏的质量流量可按式3-3计算:2ghQ0=CdAρ(2PPo)式3-3式中:Cd为泄漏系数,圆形取值0.65;20℃下液氨密度取值610.26kg/m3,P、P0分别为容器内介质压力和环境压力,A为泄漏面积。

氨罐设计压力P为1.96×106Pa,P0为1.01×105Pa,设定泄漏直径5mm,由式3.2-3得,液氨泄漏的质量流量Q0=0.58kg/s,氨气的扩散速率及达到最高接触限值的时间见表3-2所示。

表3-2氨气的扩散速率及达到最高接触限值的时间氨气泄漏范围(m)10203050氨气泄漏量(kg)0.06280.50241.69567.85需要时间(s)5.611.819.240.2扩散速度(m/s)液氨泄漏速率(kg/s)1.831.831.831.830.6080.6080.6080.608注:1.氨的最高接触限值为30mg/m3;2.需要时间=泄漏时间+扩散时间。

氨分子扩散探究实验反思

氨分子扩散探究实验反思

氨分子扩散探究实验反思
教材第三单元探究“氨分子扩散”的学生探究性实验。

经过这次实验,我得出了一下实验反思:
首先、学生在实验时需将浓氨水倒入敞口的小烧杯中,如果各小组同时进行实验,整个实验的空气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会使学生不自主地躲避该气味,甚至引起课堂秩序的骚乱。

其次、实验室常用的小烧杯一般为50ml的规格,需用1000ml的大烧杯才能罩住两个50m小烧杯,实验室往往难以满足进行分组实验的需要,而且购买1000ml的烧杯又需花较大的代价,从而影响实验的分组。

由于,浓氨水露置在空气,浓氨水中氨气的挥发使得浓氨水的浓度逐渐降低,因而影响下一个教学班的探究。

我认为对此实验应该进行如下改进:
一、取一个一次性透明的塑料水杯和几小块白色的面巾纸,然后在面巾纸上滴几点酚酞试液使面巾纸润湿,并把润湿的面巾纸贴在塑料水杯里面的不同部位。

二、把浓氨水装在小试剂瓶瓶里,实验时学生将盛有浓氨水的小试剂瓶取下瓶塞,把贴有面巾纸的塑料水杯罩在小试剂瓶上,观察现象。

三、实验完毕把装装浓氨水小试剂瓶盖好瓶塞即可。

塑料水杯内滴有酚酞的纸片1分钟内即可变红,试验的现象和效果同样非常的明显。

或把浓氨水换成食用醋精,将面巾纸改用紫色石
蕊试纸也可收到异曲同工之效,食用醋精的气味扩散到教室内,还可起到杀灭感冒病毒的作用。

通过这样改进实验:可满足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需要,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目的;浓氨水不需回收,其他班级可以继续使用,可将实验污染降到很小的程度,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节省了购买仪器的经费;使用其它药品替代,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逐步树立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激发学生寻找实验替代品的灵感。

氨逃逸计算公式

氨逃逸计算公式

氨逃逸计算公式氨逃逸计算公式是计算化工过程中氨溢出浓度的重要方法。

氨气是一种危险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巨大危害。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氨溢出浓度,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是生产部门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氨溢出浓度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公式进行的,其中包含了各种参数。

具体公式为:Q=K×a×P1/2×L其中,Q代表氨逃逸速率;K是气体分子扩散系数;a是氨气与空气之间分压比值;P1/2是氨气的饱和蒸气压(表面温度下的氨蒸气压),L是氨气从源头到被捕集器的距离。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氨气的逃逸速率。

同时,在使用公式前,需要确定一些参数,例如氨分子的速率常数、气体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

在工业生产中,氨的溢出和排放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一旦氨气逸出,就会污染周围环境,危及工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必须严格把控氨气分子扩散系数和氨分子速率常数,同时应加强对氨气的监测。

在监测时,需要注意选择准确的测量仪器,并且根据氨气逃逸的情况进行监测,定期维护和修理设备。

除了通过算法计算氨逃逸浓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减少氨气的逃逸,例如改善氨气管道的密封性,安装防止气体泄露的安全装置,以及实行规范的作业程序和安全培训等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氨气的逃逸,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总之,氨逃逸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掌握氨气逃逸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同时,在使用公式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真正把化工生产中的氨气逃逸问题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氨分子空间结构

氨分子空间结构

氨分子空间结构
三角锥型的立体结构。

NH3中N原子成3个σ键,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型杂化杂化,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N-H之间的键角小于109°28′,所以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氨气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

沸点-33.5℃。

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

熔点-77.7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

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氨气存储禁忌
要做好日常运行、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特种设备及其附件安全使用。

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清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要定期开展自查自改和应急专项演练,加强应急值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氨的逃逸率

氨的逃逸率

氨的逃逸率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常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工作中。

氨具有一
定的逃逸性,通过了解其逃逸率,可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氨的逃逸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气压、通风情况、容器尺寸和物质品
质等。

在一般的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氨的逃逸速率相对较慢,但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

逃逸的氨分子会被风扩散,逃逸率也会受到通风情况的影响。

根据不同容器尺寸和气体含量,氨的逃逸率也会有所不同。

小型容器的逃逸速率较高,因为其相对较小的容量会引起更大的表面积与气体的接触。

而大型容器通常有更低的逃逸率,因为氨分子更难逃逸。

在工业和实验室的应用中,为了减少氨的逃逸率,一般会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 使用密封良好的容器:确保容器的密封性能符合标准,减少氨气的泄漏。

2. 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通过通风系统将逃逸的氨气迅速排出,避免在室内积聚。

3. 遵守操作规程:在处理氨气时,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泄漏和事故发生。

4. 加强漏气检测:定期进行氨气泄漏检测,确保安全性。

合理的使用和储存氨气,配合适当的安全措施和设施,可以有效降低氨的逃逸率,确
保工作和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氨分子运动实验改进(1)

氨分子运动实验改进(1)

《探究氨分子运动实验》教学设计花溪中学—刘光翔一、实验课题:探究氨分子运动现象二、实验目的:1、学生通过对氨分子扩散实验探究得出分子具有运动的性质。

2、对该实验改进后,新设计的“氨分子运动”实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便于移动观察,药品用量相对较少,密封性好,趣味性强。

3、让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体验实验探究的独特方法和乐趣。

三、教材中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装置图如下:1. 实验中需要一只容积至少为1000mL的大烧杯才能将2只50mL的小烧杯罩在一起,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几乎没有其它实验需要用到这么大容积的烧杯,成本较高,利用率却很低。

2. 将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中,教室中会弥漫一股刺激性的气味,造成空气污染,也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3. 实验所用浓氨水、酚酞的用量大,用完后难以重复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处理不当还会污染环境。

4. 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实验用时较长,静置2~3分钟后仅在酚酞溶液表面出现变红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不易察觉到这一现象。

5. 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动,限制了能观察到现象的学生范围。

.四、改进方法1. 使用代用品完成了实验探究,实现了废物利用。

实验材料既易得、廉价又可反复使用。

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用量很少,节省了实验用品,节约了经费,适于农村学校实际。

2. 把敞口实验改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减少了空气污染。

3. 实验时仪器可以拿在手上移动,便于全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减少药品用量,避免药品浪费,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实验设计1、实验名称:氨分子运动现象2、实验器材和药品:小塑料瓶、注射器、橡胶塞、纸巾、铁丝、医用输液管、玻璃瓶、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透明胶、剪刀等。

3、实验过程:(1)先将小塑料瓶瓶盖弄一个小洞,装入饱和食盐水再用医用输液管将塑料瓶链接在两通玻璃瓶上,然后用胶水把他固定。

(2)用纸巾折两朵小玫瑰花用细铁丝固定在橡胶塞上,然后用无色酚酞溶液把小花湿润再把橡胶塞沾水塞进玻璃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分子扩散”探究实验的绿色化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生通过对氨分子扩散实验探究得出分子具有运动的性质。

2、对该实验改进后,新设计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污染性小,现象明显,趣味性强。

让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体验实验探究的独特方法和乐趣。

二、实验用品一次性透明塑料水杯,青霉素钠针剂瓶(带塞),白棉布和细铁丝做的“小树”,眼药水瓶,浓氨水,酚酞试液。

三、实验说明教材中有关“氨分子扩散”的探究实验存在一下不足:1、要把浓氨水倒入小烧杯中,致使在实验时较多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严重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师生的健康。

2、农村学校实验室中常见的最小烧杯为50ml的小烧杯,且要用1000ml大烧杯才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空间较大。

由于大烧杯的数量有限,购买的代价较大。

3、实验耗时较长、试剂用量较大。

为了改进不足,笔者在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

四、实验操作1、先在一棵“小树”上滴蒸馏水,再滴上酚酞试液,观察。

此时“小树”不变色(说明酚酞与蒸馏水不变色)。

然后用眼药水瓶对着“小树”喷浓氨水,此时,“小树”开“红花”(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体现学习中类比的化学研究方法。

2、移走第一棵红色的“小树”,拿出两棵“小树”,分别滴上酚酞试液,用塑料水杯罩住其中的一棵和装浓氨水试剂瓶(瓶塞已取下),观察现象。

此时,看到罩住的“小树”在1分钟内慢慢开“红花”,好像桃花在盛开(说明氨分子在运动)。

3、盖上盛浓氨水的试剂瓶塞,让“小树”自然干燥(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整理仪器,供下一个班同学使用。

五、实验设计优点1、本实验设计进一步体现了“绿色化学”新课程理念。

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氨气对学生的刺激,将污染降低到最低。

2、用代用品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材料易得,既廉价又可反复使用。

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用量很少,节省了实验用品,节约了经费,适于农村学校实际。

3、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观赏性强、实验用时短,利于实验结论得出,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该装置可用于学生的“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用于教师的演示实验。

2009-11-24 人教网对“明矾水实验”的改进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55页的活动与探究中这样说到:取3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2个烧杯中各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

在实验教探究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笔者认为有两处不妥:一是在大半烧杯浑浊的水中放入3药匙明矾量太多,在日常生活中如按这个比例放明矾净水,这种水恐怕没人敢喝,因为长期服用3价的铝离子会使人变成傻子。

这对学生有误导作用,会认为明矾放得越多越好。

二是在大半烧杯浑浊的水中放入3药匙明矾,笔者经多次实验,发现根本看不到杂质沉降,起不到净水的作用。

因此,笔者对此实验做以下改进:取3个250 mL的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再取4粒黄豆大小的明矾在研钵中研细,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其中2个烧杯中,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

这样改进后,约3到4分钟便可观察到杂质沉降,水变澄清。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也不会让学生觉得明矾放得越多越好。

2009-11-24 人教网对白磷燃烧实验的改进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P124实验7-1白磷的燃烧,此实验的目的是得出可燃物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但是,此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产生大量的白烟,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有时由于白磷的燃烧,一些火星引发红磷也燃烧,造成实验失败,不易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结论,针对这些,对此实验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改进。

一、实验装置图二、实验操作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同的两只带有刻度的试管(20mm×200mm),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用乳胶管再联接一段导管,并用弹簧夹夹紧胶管。

实验时分别将质量大约相等的红磷、白磷(如同黄豆粒大小)放入试管底部,用橡皮塞塞紧试管。

2、取一个500毫升的大烧杯,注入400-450毫升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同时把两只试管也放入水中(可以用试管夹或者铁架台同时固定)。

3、观察到:实验进行不久,装在试管里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4、取出两只试管,向水中不断地通入氧气(接触白磷),发现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

5、将两只试管的导管分别插入加有品红的水中,打开弹簧夹,水向装有白磷的试管中倒流,水正好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

6、用两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两只试管里,发现装有红磷的试管中的木条继续燃烧,装有白磷的试管中的木条熄灭。

三、改进实验的优点1、减少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实验的成功性大,避免白磷燃烧引发红磷燃烧。

3、不仅证明了可燃物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同时证明空气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而是混合物,也证明了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4、可以启发学生大胆创新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实验说明1、试管可以用具支试管或不带刻度的试管来代替,用彩色笔做标识,将容积分成五等份。

2、两只试管也可不放入热水中,可以用红外线灯照射,或者用凸透镜聚光照射。

3、改进实验和教材中的实验对比做,可以发现改进实验的优越性、可靠性、创造性。

2009-11-24 人教网对“活性炭净化水实验”的改进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两次提到木炭、活性炭的净水作用,第一次是《水的净化》一节,第二次是《金刚石、石墨、C60》一节。

在《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节中有一个用活性炭净水的实验(实验6-1)。

实验内容如下:在盛有半瓶水的锥形瓶中加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震荡,观察现象。

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因为木炭、活性炭的颗粒是黑色的固体,不便于观察水中的红色褪去的现象。

如果震荡后再过滤,这样虽然能够看到红色褪去,但费时过多,不利于课堂教学。

故此,笔者对此实验做以下改进。

找一大号的注射器针筒,先放进一小团脱脂棉,然后加少许活性炭粉,在活性炭层上面再放脱脂棉。

这样一个简易净水器就做好了,实验时往注射器内注入有颜色的水,经过活性炭层吸附后,用小烧杯接住流出的液体,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褪色现象。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可在添加完有颜色的水以后,可挤压活塞,以加快水流速度,节约时间,实验前后对比效果很明显。

2009-10-13 人教网对“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实验的改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实验6-4,原教材实验如下:【实验6-4】如图6-1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燃烧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经过实践证明,这个实验成功率极低,经常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两个蜡烛都不熄灭;二是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三是两个蜡烛同时熄灭。

这三种情况都会使我们的实验目的无法实现,有时甚至还会因此成为学生的笑话。

针对以上这三种情况,本人做了以下几个分析:情况一:由于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足;或蜡烛燃烧过旺,二氧化碳气体不足够将其熄灭,往往只是火焰晃动几下就又正常燃烧了。

情况二:由于倾倒的过程中,气体会扩散,加之正在燃烧的蜡烛,加快了烧杯内的气流,使大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处于燃杯的上半部,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

情况三:由于倾倒的速度过快,蜡烛熄灭的前后顺序不明显,看似同时熄灭。

对该情况,只需在操作时,操作员切记不要倾倒过快就可以。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面出现的情况一和情况二中的问题,本人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改进方案来提高该实验的成功率,以供参考。

一、实验目的通过改进实验装置,使得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的成功率更高。

二、实验原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三、实验用品CO2气体(刚制备的),生日小蜡烛(2根),梯形铁皮架,烧杯,漏斗。

四、实验步骤如图,在燃烧杯中放入梯形铁皮架,往两个阶梯上固定两根生日小蜡烛,将蜡烛点燃,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着漏斗往烧杯慢慢地倾倒下去,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切记要慢慢地倒。

)五、实验现象处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继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后,上面的蜡烛也接着熄灭。

六、结论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七、实验改进后的优点1、使用漏斗,能很好地防止二氧化碳气体刚倒出来就扩散开,而先接触到上面的蜡烛,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

所以能很好地解决了上面情况二中的出现问题。

2、将普通蜡烛改成生日小蜡烛:生日小蜡烛燃烧的火焰要比普通蜡烛的火焰小得多,所以要熄灭其火焰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会更少,更容易熄灭。

所以也能很好地解决了上面情况一中出现的问题。

3、生日小蜡烛既美观、又有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做该实验的兴趣,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2009-10-10 人教网对“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的改进一、问题的提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关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描述为“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些。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13的“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书中描述为“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如右图所示,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并分析。

其操作过程是: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注入半瓶水,迅速盖好瓶盖,震荡瓶子,观察现象。

上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关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也仅仅描述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学生对这一概念没有明显的直观认识,就知道这么一句话,知道汽水等饮料中溶有二氧化碳,我们先用全一册教材,后又用上教版教材,教材都没有相关的实验内容,因此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做了系列实验改进,通过实验看,效果良好,从集气瓶到塑料瓶,从注射器再到塑料瓶,随着改进感到了学无止境这一真理。

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我知道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多么重要,本人从1996年开始用集气瓶做实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移开玻璃片(不全开),迅速倒入水,再盖好玻璃片,用手拿起集气瓶,同时食指压住玻璃片,振荡集气瓶,然后倒转集气瓶,会发现玻璃片不掉下来,后来发现这样比较麻烦,有时不成功,因为玻璃片厚度、大小和集气瓶口薄厚等如果选择不好,会使实验失败,于是1998年开始用塑料瓶进行实验,和人教版上册中的实验相同。

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这样还有不足,因为这样做有部分二氧化碳会逸出瓶外,说服力有些不足,于是开始了新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