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法规培训-PPT课件
探讨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 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规 定。
总结词: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案例 分析旨在了解高等教育领域的政 策法规及其应用。
分析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在实际应 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 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
总结词:职业教育政 策法规案例分析旨在 了解职业教育领域的 政策法规及其应用。
特殊教育政策法规
总结词
规定特殊教育的对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详细描述
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主要针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对象、办学条件、教 育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其全面发展。
04
教育政策法规的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
总结词: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旨 在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及其应 用。
05
教育政策法规的未来发展
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教育政策法规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普及,如在线教育、 虚拟课堂等。
个性化教育政策法规
个性化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多元智能、 个性化学习等。
国际化教育政策法规
国际化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如跨国教育、国 际课程等。
教育政策法规的创新与改革
创新教育政策法规
创新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创新教育、创业教育 等。
改革教育政策法规
改革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改革现有的教 育体制和机制,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 评价制度改革等。
教育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交流教育政策法规
交流教育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国际间的教育 交流与合作,如国际学术交流、跨国合作办 学等。
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
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关键。
因此,政府制定了许多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以保障孩子们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以及它们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于1995年颁布实施。
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规定了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的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2.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法律。
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具有义务教育的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义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表明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群众受教育权益的保障。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3年颁布实施,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也给潜在的受教育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二、教育政策1. 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传统教育将逐渐过时。
因此,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包括推广数字化教育、智慧课堂建设和大数据教育等。
2. 区域均衡发展我国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和区域之间差距较大。
为了消除这种差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公平的分配。
这其中包括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加强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等。
3. 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国逐步改革职业教育,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推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摘要:一、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1.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2.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指导意义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1.教育基本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教育部门规章a.《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b.《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3.教育行政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设置标准》4.地方性教育法规a.各省市义务教育条例b.各省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三、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1.教育政策法规的执行主体2.教育政策法规的监督与检查四、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影响1.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公平的保障2.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正文:教育政策法规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既是教育实践的指南,也是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实施与监督及其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各类教育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权责划分和行为规范,使教育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
同时,教育政策法规确保了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权益。
其次,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政策法规不仅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还明确了教育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法规,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以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基本法律、教育部门规章、教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教育法规。
其中,教育基本法律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核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教育部门规章如《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第1章 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第二节 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四、制约性功能
• 制约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有着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 用。
•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约性功能首先表现在它以明令禁止的方式限制某 种不被允许 的教育行为。有的教育政策、法规本身就是一种禁令。
•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约性功能同时表现为立法制约。任何教育法律, 其本身均寓含着对违反教育法律行为的制约。制定与颁行教育法规, 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 其二,一般说来,教育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建立在教育政策的基 础上,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会被立为教育法律。
➢ 其三,教育政策的实施需要“法”的保障。只有合法化的教育政策才 能成为真正可供遵循、实施的政策,同时政策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依法 进行。
24
第三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9
第二节 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二、规范性功能
• 规范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 提供了某种标准 与范式, 起着某种规定性的作用。
• 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性功能主要表现在: ➢ 其一,指引作用。即指教育政策、法规具有对人的教育行为起着导向、
引路的作用。 ➢ 其二,评价作用。即指教育政策、法规对他人的教育行为的评价标准
性,从体系框架的形成,到具体法规的出台,必须通盘考虑,精心谋 划,并认真付诸实施。但是,基于我国国情,邓小平提出在此基础上, 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然后逐步完善;修改补充法规,成熟一条 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配套”。这里所谓“成套配套”是 讲法规的完整性,“快搞”、“先有”,是讲法规的独立性。
原则等,必须符合教育内在规律,这是教育法规的一个基本特点,也 是在教育立法过程中必须遵从的基本要求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又坚 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原则,并且及时吸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教育 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由多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组成,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普通高等教育法》、《中等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此外,还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主要涵盖以下方面: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教师队伍、教育公平、教育投资、教育管理等。
其中,教育制度方面,中国的义务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教育制度。
教育质量方面,中国持续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师队伍方面,国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的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教育公平方面,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投资方面,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提高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教育管理方面,国家加强对教育行政管理的监管和规范,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总体而言,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 1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第一节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一、教育政策、法规的概念(一)教育政策的涵义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二)教育法规的涵义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注意三点:1.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意志。
2.教育法规是规定教育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的规则。
3.教育法规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与结构(一)教育政策的类型1.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2.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4.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二)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1.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1)党的政策性文件(2)国家的政策性文件(3)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4)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2.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1)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
(2)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1.教育体制政策教育体制政策包括办学体制政策,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体制政策,教育投入体制政策,教育认识管理体制政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政策六个方面内容。
教育体制政策在教育政策体系中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和政治保障性作用。
2.教育质量政策3.教育经费政策4.教育人事政策5.国家学制政策6.课程与教学政策7.学历与学位政策8.教师教育政策9.考试与评价政策10.招生与就业指导政策11.学校语言文字政策(四)教育法规的类型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还可以分为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
教育政策法规重点知识
教育政策法规重点知识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导和规范教育领域活动的重要准则,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为您梳理一些教育政策法规的重点知识。
一、教育法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它确立了教育的地位、目的、方针和原则。
其中,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方面,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其重点包括:1、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2、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3、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学生,要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
4、家长或监护人有义务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三、教师法教师法明确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等权利。
同时,教师也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等义务。
在教师的资格和任用方面,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只有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教师的考核、待遇和奖励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四、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教育方面,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教育政策法规提纲
教育政策法规提纲一、背景介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障教育的质量和公平,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法规。
本文将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介绍教育政策法规的相关内容,以期对教育政策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国际层面教育政策法规2.1 国际教育标准国际教育标准是国际社会制定的指导教育发展的共同准则,旨在保障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质量和公平。
常见的国际教育标准包括: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世界教育标准》; - 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的《教育劳工条件公约》。
2.2 国际教育发展目标为了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发展目标。
常见的国际教育发展目标包括: - 实现普遍的基础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水平; - 促进性别平等教育等。
2.3 国际教育合作协议各国之间为了促进教育合作和交流,签署了一系列的教育合作协议。
常见的国际教育合作协议包括: - 学术交流协议; - 联合办学协议; -教师交流计划等。
三、国内层面教育政策法规3.1 宪法和法律中国教育政策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宪法和教育法。
相关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兴国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的目标、原则、机构、管理等进行了规定。
3.2 政策文件国内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分为国家政策文件和地方政策文件两种类型。
常见的国家教育政策文件有: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3.3 规章制度为了落实教育政策,各个教育主管部门会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常见的规章制度包括: -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办法;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办法等。
3.4 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了适应地方教育发展的需要,各地也会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第三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修订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领域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等的总称。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是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和概述: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政策文件对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
强调了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原则,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标准和程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义务教育法》:该法规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地位,规定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强调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内容,保障了每个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3.《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总体方案》:该政策文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
该方案的出台,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指导。
4.《高等教育法》:该法规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强调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使命和职责。
5.《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法》:该法规明确了高等学校教师的权益和义务,规范了高校教师的招聘、管理和评价体系,加强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6.《中小学教师法》:该法规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权益和责任,规范了中小学教师的招聘、管理和评价机制,提出了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加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
7.《幼儿教育法》:该法规明确了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原则,规定了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内容,保障了幼儿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强调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和互动。
以上只是一些教育政策法规的简要描述,实际上,教育政策法规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学校管理、教育行政机构等等。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一)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一)教育政策法规1. 教育政策法规的定义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用于管理和规范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章制度等。
2. 教育政策法规的分类教育政策法规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在中央层面,主要包括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在地方层面,各省、市、自治区也会有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
3. 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政策法规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依据,对管理和规范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政策法规能够明确教育的目标、原则、方针和政策,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4. 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制定教育目标和发展规划,指导教育实践和改革发展;•保护教育权益,维护教育公平和公正;•规范教育管理,确保教育质量和安全;•促进教育创新与实践,推动教育发展。
5. 教育政策法规的更新与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政策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政策法规的更新与变化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教育发展,保障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教育政策法规的执行与监督教育政策法规的执行与监督是保证教育政策法规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及教育管理机构都需要加强对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督促各方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
7. 教育政策法规的意义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教育政策法规的一些知识点和详解,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政策法规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它的正确理解和有效执行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请大家密切关注教育政策法规的更新和变化,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8. 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定。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立项、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公布实施等。
制定和修订教育政策法规的过程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是中国教育系统的基本法律,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原则、体制和机制等内容。
要熟悉教育法的基本条款,包括教育的法律地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该法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和监督管理等内容。
了解民办教育办学的法律依据、审批程序、经费保障和课程安排等要点。
3. 《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法是针对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特点和需求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了解学前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的定义、目标和任务、实施机构和管理办法等。
4.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对于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义务教育的实施、管理和保障等内容。
要了解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条文,包括义务教育的实施范围、免费教育的保障、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等。
5. 《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法律。
要了解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管理体制、学术自由和管理责任等。
6. 《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是特殊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保障残疾儿童和少年接受特殊教育的权益。
了解特殊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教育的定义、特殊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特殊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职业道德要求和培养机制等内容。
要熟悉教师法的基本条款,包括教师的法定权益、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等。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是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目标、体制、机制等。
了解职业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定义、实施机构和学历证书的颁发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该纲要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文件,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措施。
要了解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等。
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法规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教育法规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政策法规是指教育部门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和意见等文件。
这些文件旨在规范教育工作,促进教育改革,保障教育公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政策法规的相关内容。
一、义务教育法规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财政投入,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的初中教育。
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涵盖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
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这些法规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为义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是指由国家财政投入,为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人群提供的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和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备,包括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个层次。
为规范高等教育,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法》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育质量监督等内容,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
三、职业教育法规职业教育是指为社会提供一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颁布了相关法规,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教育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学前教育法规学前教育是指为未成年儿童提供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和托班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极大关注,教育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管理、教育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教育政策法规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养,也是广大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应有的知识储备。
首先,我们来谈谈教育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策略。
它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具有协调作用,有助于平衡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还具有控制作用,通过规范教育行为来保障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
在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通常会考虑到国家的发展需求、社会的教育期望以及教育自身的规律。
例如,推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改变过去过于注重应试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法律化表现形式,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教育法规明确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活动的规范和标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它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目的等重要内容。
比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则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年限、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教育政策法规还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
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这包括师资力量的配备、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设施的建设等方面。
例如,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派遣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学校管理方面,教育政策法规也有明确的规定。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知识点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的几个知识点总结:1.《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是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石。
它规定了教育的宗旨、目标和方针,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并明确了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2.《义务教育法》是保障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的基本法律。
它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原则、义务教育的内容和标准、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等。
该法强调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3.《学校安全工作条例》是保障学校安全的重要法规。
它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分工、安全设施的配置标准、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等。
学校负有保障师生安全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安全。
4.《教师法》是保障教师权益和提高教师职业水平的法律。
它明确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评价制度,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是培养国家未来的重要力量,教师法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5.《学生资助暂行办法》是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政策文件。
根据该办法,国家设立了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各级政府和学校都应该积极实施该办法,确保每个有志于学习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教育资助。
以上是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的几个知识点总结。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职业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遵守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提纲
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提纲一、引言•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目的和意义二、教育政策法规概述•定义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的分类和层级关系三、教育政策法规的重点内容1. 教育法律法规•国家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中等职业学校条例•高等学校法•基础教育法•教师法2. 教育政策文件•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全日制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3. 地方教育政策法规•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政策法规•学校、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四、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方法和途径1. 参加培训课程•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政策法规培训•学校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2. 自主学习•阅读教育政策法规相关书籍和杂志•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教育政策法规信息3. 参与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和讨论•加入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团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五、教育政策法规学习的操作流程1. 确定学习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计划2. 收集教育政策法规资料•查阅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和文献3. 分析和整理资料•整理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的关键要点和核心内容4. 学习和理解教育政策法规•阅读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并深入理解其意义和内涵5. 进行练习和实践•解答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参与教育政策法规实践活动6. 总结和反思•总结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经验和教训•反思教育政策法规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六、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困难和应对策略•技术性条文理解困难的解决方法•不同版本教育政策法规的比对方法•实际工作与教育政策法规的结合方法七、结论•教育政策法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教育政策法规学习能力的建议和措施通过学习教育政策法规,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管理的法定规范,合理引导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详细提纲,包括教育政策法规的概述、内容、学习方法和流程,以及困难和应对策略。
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法规文件和文件的理解,还需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总结和反思。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
中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于1995年颁布,共十五章、九十条。
该法规定了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等内容,同时也对教育的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定。
《义务教育法》是针对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颁布,并于2006年和2015年进行了修订。
该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范围、义务教育的内容、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法》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制定的法律,于1994年颁布,并于2015年修订。
该法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聘用方式、职称评定、奖励和惩罚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法》是针对高等教育制定的法律,于1998年颁布,并于2018年进行了修订。
该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目标、管理体制、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此外,还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如《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
和国学籍管理条例》等,这些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解读
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过程
教育政策的制定通常由政府或相关部门负责,通过调查研究 、征求意见、起草和修改等程序,最终由立法机关或行政机 关颁布实施。教育法规的制定也需要经过类似的立法程序。
实施方式
教育政策的实施通常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进行,如制定具体实 施方案、发布指导意见等。而教育法规的实施则通过法律手 段进行,如司法机关进行裁决、行政机关进行执法等。
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包括教育法律、教育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规章。
教育法规
指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通常称为教育法律。 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对教育工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但它们的制定主体、表现形 式、实施方式和调整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制定的基础,而教育法规 是教育政策的法律化和规范化。
当代教育政策与法规
总结词
当代教育政策与法规以社会主义为指导,强调教育公 平和素质教育,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详细描述
进入当代以来,中国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取得了显著 成就。在社会主义指导下,教育公平成为重要原则,国 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 之间的教育差距。此外,素质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政策 与法规的核心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 代化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需要,中国不断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依法治教,为教育事业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针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残障儿童 等弱势群体,制定特殊教育政策,确 保他们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政策与法规对教师队伍的影响
教育的法律法规
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的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概述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教育的质量、平等和公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和管理要求,包括学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质量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正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三、地方教育法律法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法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育相关法规,涉及各地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招生等方面的内容。
2. 学校教育章程和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法规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等进行规范和管理。
四、教育监管机构及其职责1. 教育部:负责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与监督、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等。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3. 教育监察部门: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保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4. 教育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类教育考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法规6. 学校教育章程和规章制度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教育法律法规:涉及教育活动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法规重点知识
教育政策法规重点知识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导和规范教育领域各项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教育政策法规的重点知识。
一、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教育的方向性原则、公共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终身性原则等。
教育的方向性原则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原则确保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公共性原则强调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例如,公办学校应坚持公益性质,为广大民众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平等性原则体现为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即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终身性原则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终身学习的需求,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而应贯穿人的一生,构建一个终身教育体系。
二、义务教育政策法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
在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强制性要求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家长或监护人有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免费性体现在免除学费、杂费,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
普及性则致力于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为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权益、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管理等。
同时,对于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以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推进。
三、教育经费政策法规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学费收入等。
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中的责任,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教育法规的本质特点:(1)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2)教育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具有全社会性质。
纵向结构:(1)我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2)教育基本法律。
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法则,称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我国教育基本法律是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教育单行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4)教育行政法规。
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5)地方性教育法规;(6)教育规章。
横向结构:(1)教育基本法;(2)基础教育法;(3)高等教育法;(4)职业教育法;(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6)学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7)教师法;(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教育立法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的教育立法是广义的教育立法。
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教育法律草案的提出、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教育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教育法律的公布。
教育立法的原则和要求:(1)坚持子法从属于母法的原则;(2)必须反映法律法规的基本特征;(3)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4)教育法规的制定,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原则,以协调好教育法律法规与其他法规的关系;(5)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民主化、科学化的原则;(6)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教育法规的实施方式:(1)教育法规的遵守;(2)教育法规的适用。
简称教育司法,一般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
教育法规适用的特点:(1)教育法规适用的主体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2)具有被动性;(3)国家强制性;(4)程序法定性;(5)态度中立性;(6)裁决权威性。
教育法规适用的要求:(1)公正准确;(2)合法合理;(3)及时高效。
教育法规适用的基本原则:(1)尊重事实,依法办案原则;(2)司法平等原则;(3)司法独立原则。
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1)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2)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3)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具有强制性的活动;(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型的活动;(5)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特质;(6)教育行政执法具有执法主体多元性的特征。
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越权无效性原则;(3)应急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5)公开、公正原则。
教育行政执法的形式:教育行政许可、教育行政处罚、教育行政强制措施、教育行政强制执行和教育行政奖励。
教育法规的效力:(1)法规的形式效力(指母法和子法、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层级效力关系);(2)时间效力;(3)地域效力(空间效力);(4)人的效力(我国教育法规适用于全体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教育法规的功能:(1)规范功能;(2)标准功能;(3)预示功能;(4)强制功能。
教育法规的作用:(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4)保障作用。
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法规是个别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1、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分为义务性规范(通常采用“必须”“应当”“义务”“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和授权性规范(通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等术语)。
2、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一般表现为禁止性和义务性的两种形式)和任意性规范(主要出现在关于教学技术装备、校办企业及死人办学的规范性文件中)。
3、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可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通常是指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通常是指教育民事法律。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的客体、教育法律关系的的内容。
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
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学生与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包括:(1)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2)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3)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4)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
教育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追究违宪责任)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有损害事实(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和条件);(2)损害行为必须违法;(3)行为人主观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行为:(1)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2)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3)实施教育活动的学校、校长与教师;(4)就学学生;(5)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6)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教育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教师与学校、教师和学生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等之间的关系;(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1)行政渠道(有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2)司法渠道;(3)仲裁渠道;(4)调解渠道。
教育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事后救济、职权专属、正当程序。
教师诉讼的范围:P506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
书面形式申请应在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书。
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领导;(3)自觉增强法律意识;(4)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具体有以下内容:(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它各种法律、法规;(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依法执教的意义:(1)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2)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3)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2)侵犯学生的人身权;(3)侵犯学生的财产权;(4)侵犯学生的著作权;(5)不作为违法侵权。
P511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7)加强学生对自己的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立法宗旨:(!)发展教育事业;(2)提高全民族素质;(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7月1日起实施。
《义务教育法》是教育法律之一,是关于教育的单行法,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基础教育的法律。
它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将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征:(1)强制性(义务性)。
是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的特征;(2)普及型(普遍性、统一性)。
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
(3)免费性(公益性);(4)公共性(国民性);(5)基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得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2、义务:(1)遵纪守法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教书育人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义务;(6)提高业务水平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宗旨:(1)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2)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3)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学校事故:意外事故、过错事故。
学校伤害事故原因分析:(1)制度不严,管理不善;(2)设备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3)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4)体罚或变相体罚;(5)安全保护措施不力;(6)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7)学生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
监护人产生的方式:法定和指定。
学校没有法定的监护职责,而有法定的教育保护指责。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方针:(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