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社会意识;
2. 传授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互助友爱,关心他人: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意识,关心他人的品质。
2. 积极向上,乐观向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面对困难的品质。
3. 尊敬他人,有礼有节:传授学生尊敬他人、有礼有节的行为规范。
4. 感恩与回报:培养学生感恩与回报的意识,懂得珍惜别人付出和帮助。
5. 敬业爱岗,努力学习: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精神,努力学习的习惯。
教学活动:
1. 班级互助行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互助行动,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关心,培养集体意识和友爱精神。
2.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增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4. 感恩日记:鼓励学生写下每天的感恩日记,记录下他们感谢和回报他人的经历和想法。
5. 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社区义务劳动等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言行举止,评估学生对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感恩日记和志愿服务活动记录,评估学生的感恩和回报意识的培养情况。
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互助行动的评估,评估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情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品德教育计划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品德教育计划一、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
二、教育内容1.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品质:通过讲解真实故事和展示相关影片,激发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惯。
2. 培养学生的友爱互助品质:通过讲述友情故事和开展团队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观念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勤奋自律品质:通过展示励志故事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勤奋自律的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研究态度和行为惯。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品质:通过讨论道德问题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提升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度。
三、教育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品德问题与行为选择,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影片展示法:通过观看相关影片,让学生感受到正直、友爱、勤奋和责任等品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追求良好品德的动力。
3. 实践活动法: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社会机构、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品德的实际运用,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育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评估他们的品德表现和行为惯。
2. 测验评估:定期组织品德测验,考察学生对品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能力。
3. 来访评估:邀请外部专家或家长参与评估,获取更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五、教育效果通过实施该品德教育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惯。
2.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得到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有效与他人合作。
4. 学生在品德评估中表现良好,得到肯定和鼓励。
5. 学生在成绩、荣誉和奖励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节品德与社会的概念1. 了解品德与社会的定义和关系;2. 分析品德与社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节尊重和友爱1. 学习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2.了解友爱的意义并学会友好相处。
第三节助人为乐1. 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和价值;2. 分享自己的善意和帮助他人。
第四节爱护环境1. 调查并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2. 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第五节守时和诚实1. 培养学生的守时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2. 实践守时和诚实的行为。
教学活动:1. 实地参观社区,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和专业;2.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解决一个社会问题;3. 观看有关助人为乐的纪录片,并讨论学习到的感悟和启示;4.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5.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诚信小测验和守时考核。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记录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收获;3. 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4. 项目展示: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一项社会实践,并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2. 多媒体设备;3. 社区参观地点;4. 环保活动场地。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2篇(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主题:品德与社会目标:- 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素养,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道德意识和素质。
- 增加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参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时长:一学期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 研究不同品德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如诚实、宽容、勇敢、正直等。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教学计
划及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单元一:诚实与守信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提高其自律和责任感,学会正确对待承诺和信任。
-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与重要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
实践案例,道德故事的阅读和讨论等。
-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研究,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
-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学生对于诚实守信
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单元二:友善与尊重
-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友善和尊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
极与他人合作,并用友好的行为展示对他人的尊重。
- 教学内容:友善与尊重的含义,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外文名
言警句的阅读理解等。
-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研究,情景模拟等。
- 教学评价:学生友善与尊重他人的表现,小组合作能力,对于外文名言警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安排可能会依据学生学情和教师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以上为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的简要概述。
此文档旨在提供教师参考,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与社会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责任感。
2.了解社交礼仪及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3.培养学生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正确的品德与社会行为。
2.掌握社交礼仪及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1.在实际生活中贯彻正确品德与社会行为。
2.在社交场合中遵守礼仪与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认识品德活动一:观看相关视频,介绍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活动二: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良好的品德,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一幅关于良好品德的图片。
第二课:友爱与团队合作活动一:观看相关视频,介绍友爱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二: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友爱与团队合作,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三: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如拼图、小游戏等。
第三课:尊重他人活动一:观看相关视频,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活动二: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尊重他人,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三:学生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尊重行为,进行角色扮演。
第四课:社交礼仪活动一:观看相关视频,介绍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活动二: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三:学生参观社交场所,观察并记录其中的社交礼仪。
第五课: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活动一:观看相关视频,介绍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活动二: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三: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示公共场所的正确行为。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遵守课堂规则等。
2.分组活动时的合作情况:是否能够有效合作,是否能够共同完成任务。
3.绘制图片和角色扮演时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表达主题和情节,是否能够恰当地展示品德与社会行为。
教学参考资源:1.品德与社会课本与练习册。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社会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社会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新北师大版四年级社会上册全册,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内容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
教材由五个单元构成,分别是“祖国的大江南北”、“快乐的小学生”、“我爱我的家”、“美丽的花园”、“物品的故事”,涉及到了山川河流、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植物、物品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解我国五大河流及其流经的省份;2. 了解小学生的快乐生活和研究情况,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3. 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懂得关心家庭,尊重家长;4.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与人类的关系;5. 了解物品的来历及其使用方法。
2. 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感;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合作互助的品质;3.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家庭、尊重老师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祖国的大江南北——五大河流的名称和流经省份;2. 小学生的快乐生活和研究情况——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3. 家庭的组成和功能——建立正确的家庭观;4.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5. 物品的来历和使用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1. 小学生的快乐生活和研究情况;2. 家庭的组成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亲身体验、直观感受、自由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的研究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统计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发言次数,以及书写作业和完成小组任务的情况,及时跟踪学生的研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相信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册由三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对不同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教学内容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
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知道家乡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感情。
教科书采用了较多的照片和图画,目的在于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4、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一: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总体情况良好,当然也避免不了好坏之分。
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
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1、能初步认识自我。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全册的重点、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重要学科。
在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念,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他们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下面是我为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制定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1. 建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包括诚实、守信、勤劳、友善等。
2.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 了解社会的基本组织和运作方式。
4. 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1.1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意识。
1.2 举办班级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3 通过讲故事、展示榜样等形式,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
1.4 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社会行为。
2. 社会教育2.1 介绍国家、省份和城市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2.2 了解不同的职业和工作,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2.3 了解不同的家庭结构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包容和尊重心态。
2.4 通过参观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重要性和功能。
3. 公民教育3.1 介绍国旗、国徽、国歌的意义和相关知识。
3.2 学习国家、城市和学校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3.3 了解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和守法意识。
3.4 通过模拟选举和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理解价值观念。
2.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生活中的情景,学会正确的社会行为和表达方式。
3. 小组活动法: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参观社区、公共设施等,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第一节:班级规则与纪律(150字)1. 目标:通过学习与讨论班级规则与纪律,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意识,提升班级秩序稳定性。
2. 内容:- 分享合适的班级规则与纪律,并进行讨论,学生参与其中。
- 学生自主制定班级规则,形成共识。
- 通过班级活动实际操作,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分析违反规则的后果,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3.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专注程度。
第二节:友善礼仪与人际关系(200字)1. 目标:通过学习与练习友善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班级关系和谐度。
2. 内容:- 学习友善礼仪的基本规范,如微笑、问候、感谢等。
- 角色扮演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如解决分歧、道歉等。
- 进行班级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加交流机会。
-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游戏和班级活动,建立友谊、相互尊重、互相帮助的意识。
3. 教学方法:示范、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对友善礼仪的理解与实践。
第三节:助人为乐与公益活动(250字)1. 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和公益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内容:- 学习助人为乐的意义和行为,如关心、帮助弱者等。
- 分析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助人活动中。
- 进行班级公益活动,如义卖、义工等,用实际行动帮助社区或弱势群体。
- 引导学生从公益活动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培养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
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听取学生对乐于助人的体验。
第四节:守时与团队合作(200字)1. 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守时与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时刻注意守时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内容:- 学习守时的意义和影响,明确守时对个人和集体的贡献。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走进漂亮的家乡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看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预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点进行观看。
教师提早布置,能够提示学生家长关心,也能够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都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能够)。
要紧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看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预备一张大的挂图,能够是全国的,也能够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刻: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伙儿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汇报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伙儿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伙儿去不同的方向观看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差不多完成了这项任务。
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看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画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看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看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先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连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差不多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确实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2024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2.理解并掌握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友爱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品德教育(1)校规校纪、班级规章制度;(2)礼貌待人、友善相处;(3)守时、守信、守规矩;(4)团队合作、分享与奉献。
2.社会教育(1)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2)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3)了解国家的节日与纪念日;(4)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设施与服务。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公共事务的意义;3.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分享与奉献的意识;4.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的历史文化。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性;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品德教育(1)了解校规校纪、班级规章制度,并组织学生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2)开展友谊教育活动,进行友好交往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待人方式;(3)开展守时、守信、守规矩的训练,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4)组织班级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分享与奉献的意识。
2.社会教育(1)开展家乡文化教育活动,邀请长者分享家乡的历史文化;(2)学习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开展相关知识竞赛;(3)组织学习国家节日与纪念日,了解其意义和庆祝活动;(4)参观公共设施,如邮局、医院、图书馆等,学习相关知识。
【六、评价方法】1.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行为,评价其品德修养;2.小组合作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3.作品展示评价:通过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展示,评价其对家乡和国家的了解程度。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关系》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关系》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一、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3.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影响。
4.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品德与社会关系1. 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品德的定义: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 品德的重要性:对个人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 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影响- 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交、合作、帮助等活动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发展。
- 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3. 研究和运用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研究正直、诚实、守信、友善等品德观念。
- 培养积极向上的行为惯,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第二单元:个人品德发展与社会关系1. 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关系-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表达。
- 爱国主义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2. 公民责任与社会关系- 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 公民责任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3. 研究和运用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研究勤劳、诚实、守时、守信等品德观念。
- 培养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行为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实际体验和探讨。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3. 小组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言行举止,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
2.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关系》四年级上册教材。
2. 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教学安排第一周第一课时: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究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8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升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单元目标1、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
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
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理位置。
2、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态度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延续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各种学习活动的互的互东胡动互动中,体会研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原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
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3、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所得。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一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A部分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扩大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利的语言简要介绍你的家乡。
教学活动和过程:1.看图片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
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回答:观察家乡。
)顺便说一句,他们正在观察他们的家乡。
从今天起,我们将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我们的家乡。
教师介绍厦门。
教师展示有关于厦门的各种图片。
并介绍以下内容:1,厦门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2,厦门的特色食物3,厦门的名胜古迹三,大家开口说。
老师说:现在你对厦门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你也可以谈论你的家乡,向学生们介绍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
(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总结。
安排下节课的绘画准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手工描绘家乡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阅读教科书第8至9页,了解其他人如何描述他们的家乡。
随意画画。
学生们自己画画,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巡逻并为学生提供帮助。
学生们还可以相互讨论绘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告诉我关于我的画和我的家乡第三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导论。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
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学生,并对一些粗心的学生进行匿名和简单的批评。
为下一节课分配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2.从地图上看你的家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真了解家乡的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选取了了解家乡,各行各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节日习俗等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参观访问、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多种课程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萌发热爱家乡之情;教育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感受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激发学生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情感以及向往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三、教学目标(一)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人相处中尊重、体谅他人。
相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坦荡正直的人心怀敬佩,愿意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健康积极的品德与生活态度。
-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惯。
教学内容
1. 单元一:尊重他人
- 研究尊重他人的好惯和表达方式。
-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尊重他人的实践。
-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2. 单元二:爱护环境
-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 研究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的方法。
- 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3. 单元三:健康生活
- 研究健康饮食和运动的知识。
- 掌握基本的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 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表。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和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
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总体情况良好,当然也避免不了好虾之分。
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
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制目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初步认识自我。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教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湖制国国里制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乎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
用是同市里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
档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全册的重点、难点:
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问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内容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时: 2课时
1、用眼观察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的法制教育。
2、用手描绘家乡
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时: 4课时
1、用心体会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
2.走进不同的家乡,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条。
3、请到我的家乡
目标: 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板与自觉的态度。
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2、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就
3、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
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
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条的法制教育。
重点,难点:
1、在俯敢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要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