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区别与联系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比较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比较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从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下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大纲亦称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它是学科之“纲”。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任务是:确认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语文学科的总的目的、要求和分阶段或分年级的目的、要求,提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和语文教材编写原则,明确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考试标准等。新中国成立之后,每次大纲的调整均产生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于当时国家对未来人才之要求。每次大纲都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语文教学改革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在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全球经济竞争日趋剧烈的国际形势下,国家的

发展愈需要教育的发展水平,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大量的创新人才。加快基础教育改革的速度已成为共识,因此,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的需要,用课程标准来替代大纲就显得尤其的必要了。

指导思想的转变

教学大纲主要是面对教师,给教师提供教与学的内容纲要;课程

标准主要是面对学生,给师生提供学生学习结果的纲要。在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部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如“指导、使、开拓、发展、激发、培养、传授、训练、

重视、提高”等,其动作行为的主语部分都是教师;而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的表述里,通篇所使用的大量行为动词,其主语部分基本是学生。

教学目标的转变

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要求,目的是完全预定的,“目的”表示注重结果,同时有封闭化、简单化的弊端;课标提出的“目标”是基本要求,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而且,目标表示注重过程,同时强调开放性、灵活性;有清晰的一面,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亦有不精确性。如对识字量,阅读总量,背诵古诗文篇目的规定,作文次数是精确的量化。又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这个目标本身具有精确的一面,但又无精确的数量和内容,这类目标,其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弹性,更在于激发兴趣,体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教育工作者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是不是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到底有什么区别?实际上,"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12 年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在中国一直沿用了40 年。建国初期,我国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1952 年后,改用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1996 年教育部组织对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调研表明我国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 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同时,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编辑部就此召开了“学习新课标座谈会”,学习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请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和课程标准组的有关专家。现将部分问题和专家解答简要整理如下(以后还将陆续刊载)。

问: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比较,有哪些发展?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此只能提纲挚领地简要回答一下。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改革内容有:(1)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等等。

新课标对《教学大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2)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3)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4)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问:新课标颁布后,原有大纲还用不用?

答: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实验采取‘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发挥实验区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2001年至2003年,主要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验证实验,并修改完善,成熟的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推广使用。2003年至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一至九年级分年段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说,现阶段,新课标是在实验区使用,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是否恰当,还要看实验的情况。要在实验成功(也许还要修改)之后,经教育部正式颁布,才会用新课标取代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2.立足于人的发展 ①使教师能够按照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育的规律开展教学; ②使学生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够按照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育的规律开展学习;
前言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特色
3.理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①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育目的体系; ②加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 划时代的变革
第一章重难点
前言 1.21世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2.《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在反思中探索 1.错误语文教育理念的流毒 2.关于语文课程功能和性质的讨论
二、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1.信息化 2.全球化 3.个性化
前言
前言
(一)21世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1.文件名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4.指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①《语文课程标准》开启了语文课程的新标准; ②标志着《语文教学大纲的结束》以及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进入新时期。
前言
(三)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与大纲异同的意义
①有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②推进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在反思中探索
一、在反思中探索
(一)错误语文教育理念的流毒
第一章小结
前言 1.21世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时代性;人的发展;工人二性;课程改革方向)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

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然它们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

首先,课程标准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制定的,它是对学生所需掌握的

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要求的统一规定。而教学大纲则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编写的,它是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和要求。

其次,课程标准通常是比较宏观的,它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了总

体规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统一性。而教学大纲则是具体到某一门课程的,它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再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而教学大纲则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它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此外,课程标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一般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不会发生较

大的变化。而教学大纲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它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教育教学中各有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具有普遍性和统一性;而教学大纲是对具体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以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对比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对比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对比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门学科的知识、能力的范围和结构,体现了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各门学科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

教学大纲一般有说明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每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既是本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又是本门学科教学的基本。

教学大纲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建国至今,我国一共颁布了一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五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他们是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订草案)》,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一)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由说明和“教学大纲”两部分组成。这部大纲是学习苏联的产物,它的特点:第一,专辟一部分讲汉语教学,让儿童在语言实践中认识和运用语言规律等对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教学有指导意义。第二,阅读教学采取讲谈法,把语文课讲的详而又详,这对加强阅读教学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导致了后来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阅读教学进行串讲串问,繁琐分析课文内容的弊端。但它还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教学大纲,也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第一章划时代的变革

1、《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1)《课程标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改革的精神.

(2)《课程标准》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3)《课程标准》妥善处理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尤其是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4)《课程标准》指明了小语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学习《课程标准》与大纲的意义什么?

有利于正确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推进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信息化给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1)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2)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3)培养学生有高效快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4、全球化给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5-6)

(1) 语文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开放的意识,把学生带入现代文明.

(2) 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际的能力.

(3) 语文教育应该渗透规范、规则、法制的意识,.

(4) 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5) 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5、个性化对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7)

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课程、教材、教法、评价各方面都应该进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促进每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章课程功能的转变

1、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什么?(10)课程功能的转变.

2、课程改革涉及哪六个方面?(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

版)的比较

语文建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编辑部就此召开了“学习新课标座谈会”,学习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请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和课程标准组的有关专家。现将部分问题和专家解答简要整理如下(以后还将陆续刊载)。

问: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比较,有哪些发展?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此只能提纲挚领地简要回答一下。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改革内容有:(1)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等等。

新课标对《教学大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2)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3)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4)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问:新课标颁布后,原有大纲还用不用?

答: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实验采取‘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发挥实验区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2001年至2003年,主要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验证实验,并修改完善,成熟的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推广使用。2003年至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一至九年级分年段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说,现阶段,新课标是在实验区使用,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是否恰当,还要看实验的情况。要在实验成功(也许还要修改)之后,经教育部正式颁布,才会用新课标取代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第八章阅读教学的对比一阅读教学理念的发展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课程知识框架
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第一章 划时代的变革 第二章 课程功能的转变 第三章 课程性质的对比 第四章 新的课程理念 第五章 新的目标体系 第六章 汉语拼音教学的对比 第七章 识字写字教学的对比 第八章 阅读教学的对比 第九章 写作教学的对比 第十章 口语交际教学的对比 第十一章 崭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第十三章 课程评价的对比
一、课程功能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课程功能从“知识本位”转向“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
4.课程评价从甄别和选拔人才向激励学生转变 (1)课程评价甄别和选拔人才的表现 ①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掌握多少知识和分数 ②选拔人才忽略隐性和不易测量的因素 ③刺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以人为本”的课程评价观要求 ①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②促进教师的提高和课程的改善
1.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认识汉语的特点开拓了视野 2.国内外文学作品鉴赏的繁荣提高了语文教育的要求 3.文学理论的发展要求语文教育更新的速度紧跟而上 (语文课程,记叙文理论的表述停留在三要素和人称上,没有引进叙述学关于 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内容) 4.国外母语课程发展的启发: ①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②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 ③重视课程的现代化

第五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第五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 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 的育人功能。
• 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 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 识自我、规划人生,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 作的需要。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组成
• “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附 录。
(一)前言
• 1、课程性质与地位
• 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地位:语文课程是学生知、情、意、能健全和谐发展的重要 基础,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高中语文课程 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 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 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改革时期(1978年— 1990年)
• 1978年、1986年、1990年。 • 1978年大纲 : • 第一,语文科的性质:由“基本工具”改为“基础工具” • 第二,语文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的关系:不再提“文道结
合”,而提出语文课的读写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辅相成 • 第三,就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而言,强调培养能力 • 第四,就教学内容而言,要求要“具备比较完备的语文知
(1)1-9年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 ②阅读教学要求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 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感,并背诵一定数量的 优秀诗篇,具备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 ③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 达自己的想法和见闻,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 ④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能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⑤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 大纲(试用)》
• • • • •
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2.面向全体学生,适度降低语文教学要求。 3.调整大纲结构。增加“课外活动” 4.吸收经验:①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 育的关系;②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③加强 语文教学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 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 目标。

•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 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 “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 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 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 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 造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比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编辑部就此召开了“学习新课标座谈会”,学习中教师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请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和课程标准组的有关专家。现将部分问题和专家解答简要整理如下(以后还将陆续刊载)。

问: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比较,有哪些发展?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此只能提纲挚领地简要回答一下。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改革内容有:(1)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等等。

新课标对《教学大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2)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3)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4)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问:新课标颁布后,原有大纲还用不用?

答: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实验采取‘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发挥实验区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2001年至2003年,主要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验证实验,并修改完善,成熟的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推广使用。2003年至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一至九年级分年段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说,现阶段,新课标是在实验区使用,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是否恰当,还要看实验的情况。要在实验成功(也许还要修改)之后,经教育部正式颁布,才会用新课标取代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标准》新增加的内 容,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 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议开放 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与以往《大纲》在课程理念上的差别主要表现:
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2.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四)课程目标不同
《大纲》这样表述课程性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
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
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这样表述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同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 改革的重心。 1.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 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 组织者”;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 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 特别是安排“综合性学习”,这是语文课程标 准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1.课程总目标不同
2.课程阶段目标不同
(五)课程实施要求不同
《标准》无论在结构还是在内容上,与《大纲》最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谈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谈

的重 大变化 和调 整。 下新就《 日制义 调 ; 课标 》 全 而《 是根据《 基础教育 课程改
试行)精神制定的 。它以贯彻 》 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 ( 试验稿) 以下 革纲耍{ 》 ( 简称《 课标》与《 )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 落 实索 质教育精神 和全面提高学生 的 小学语 文教学大 纲》,九年 义务教 育 语 文素 养为宗 旨. 《 确立 了知识和技 能 、 全 口制初级 巾学语 文教学大纲》 以下 过程 和方法 、情感 态度 和价值 观 的三 (
可避免 地造成 了一 种以知识教 学为中 的课程 改革 。《 课标》 十分重视 运用新
蠹鬻
靠 .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课程理念引导语文课程改革。
其 中丰 富的文 化内涵 , 活的时代 气息 、 生 学好 其他课 程 的基础 ,也是学 生全面 鲜
简称《 纲》 大 的设 计 思路 、 程理念 和 位一 体的课 程 目标 ,按 照九年 一贯进 课 课程 目标做些 比较分 析。 行整体 设计 ,将统一性 与灵活性结合 起来 ,将语 文课程 的学 习与学 生语文
与熬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研室 阮疆跃
比较谈
索养 的形成 与发展结合 起来 ,既有统
系统 和完整 ,致 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 形成 与发展 ,强调 语文学 习与实际生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较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2000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旨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强调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强调语文教育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

教学大纲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实行一元化课程体制,语文教学的依据就是语文教学大。

第三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章: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 了解我国语文课程设置情况,学习现行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方法: 讲述、自学

课时:3课时

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

课程标准又称课程纲要。解放后我国曾长期使用是类似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

1、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

述,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课程。

2、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所阐述的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3、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某项技能是否形成。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区别与联系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李本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