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 第十四章 中国民俗学史略

合集下载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00141032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

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

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中国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概论讲义要点第一讲民俗概述(之一)一、民俗的定义及分类(一)、从“民俗”到民俗学甲、“民俗”一词在我国出现很早。

1、《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2、《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

”3、《史记•周本纪》:“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

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

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

”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古代典籍中的“民俗”指的是下层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各种情况。

-----结发夫妻的来源、含义及相关民俗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出自苏武《诗四首》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1、中国古时候结婚时,新郎把新娘接回家后,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最后饮交杯酒。

后来又发展成合鬓的仪式,即夫妻并坐,将两人一缕头发束在一起,“结发夫妻”一词由此而来。

2、古时候,“结”通“髻”,意思是总发。

髻,挽发而结之于顶。

唐代女诗人晁采写有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在古时候,新婚洞房里妻子头上盘着的发髻,她自己不能解,在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着:“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

”意思是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盘着的发髻,然后相拥相抱、恩爱缠绵、如胶似漆。

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

3、古时有个皇帝登基的头一夜,为担心胡子太短,无法入睡(古代男人是以胡须长短衡量人的学识的)。

身边的娘娘聪明过人,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

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接受臣子朝拜。

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真乃“真龙天子”!娘娘剪发结皇帝的胡须成为结发夫妻的由来。

4、在浙南有“束发托身”的民俗。

元配夫妻择日完婚时,男方要送庚帖,女方要回庚贴。

庚贴上写明姓名、出生日子时辰和完婚时间。

民俗学(四川师范大学选修课完整笔记).

民俗学(四川师范大学选修课完整笔记).

民俗学著作:《民俗学》作者:陶立清《中国民俗学》作者:乌丙安(辽宁大学出版社)《民俗学概论》主编: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外民俗概论》作者:右西平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诞生礼:洗三(送锁:锁住新生儿魂魄)、满月、百日、抓周、其中百日: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百家锁富意,在逆境中也能健康成长。

葬礼形式:水、火、天、土、塔名词解释:民俗事像:①物质民俗7个,农业、狩猎、游牧和渔业、工匠、商业与交通、物质民俗、饮食、居住建设民俗②敖包:蒙古语是堆子、石堆、的意思,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演变成蒙古民族崇拜天地或宗神的象征。

在丘陵或山地的高处用石头堆圆形的高塔,里面有神像或佛经,石塔上有经幡和彩条(为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③那达慕: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集“祭祀、竞技、娱乐、祝福”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农历七月间择日举行,蒙古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节日期间以摔跤、赛马、射箭为重要内容。

④哈达:是裕固族、蒙古族、傣族、土族的习俗,象征着吉祥、敬意、友谊、祝福、庆贺、问候等,有多种颜色,如黄色,主要是蒙古族用来纯净,白色多见。

款式:长条,质地:丝绸、麻,图像:佛像、佛经⑤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称穆斯林):10个: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伊斯兰教主教:大阿訇我教长阿訇是伊斯兰教中主持宗教各仪式的主持人八宝吉祥图,藏语称“扎西达杰”宝伞:古印度帝王、贵族,皇室专用,后化为器具,富意为至上权威金鱼:象征复苏、永生、再生,净化灵魂等宝瓶:象征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净化灵魂甘露等莲花:象征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白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的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象征,稀世之宝.吉祥结:原意象征爱情和献身,还象征着跟随佛陀,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智慧珍宝. 胜利幢:古印度的一种军旗,有自省、自清清净之意金轮:古印度时一种杀伤力强的武器,象征佛法这八个图像堆成整个图案,在藏语称“达杰明苏”,意为吉祥八宝瓶状三多节:纳西族崇拜玉龙雪山,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山的崇拜二月二:又叫龙抬头,龙抬头后就要春耕了本鼓节:云南佤族,本鼓是山寨的保护神,要跳,佤族女孩会留乌黑的长发,表示自己铭记大地母亲的恩情,也展现自己粗犷而原始的美,会跳象征吉祥的甩发舞。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

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

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

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

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中国民族民俗学

中国民族民俗学

中国民族民俗学1、试述民俗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一)特征:(1)集体性。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是同一文化的群体成员的约定俗成。

即使个别和少数人倡导,也要得到其他人遵循,才能称俗。

(2)民族性。

因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性,造就了彼此民俗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3)地方性。

又称乡土性。

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

民俗发展在空间上存在地方性。

(4)时代性。

是民俗在时间发展上所展示的特点,但随历史推进,不少民俗已消失,有的已发生变异。

(5)变异性。

由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民俗在发展过程中内容和形式都会发生变化。

(6)传承性。

语言、文字是民俗世代相传的载体。

图画和艺术也是民俗传承的载体。

有些民俗至今仍保持雷同、相似的形态。

(7)神秘性。

(8)愚昧落后性。

(二)社会功能(1)教育功能。

民俗对人类群体具有巨大的约束力、规范力和凝聚力。

(2)娱乐功能。

有些民俗既可以悦人身心,又可以启迪智慧,鼓舞人们热爱生活。

2、试述中国民俗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1)产生时期(1918——1925年)。

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展了歌谣征集活动,开辟了中国民俗学的研究。

1918年2月北大校长蔡元培发出了征集歌谣的启事,到1920年成立了专门的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北大创办了歌谣周刊,标志中国民俗学的诞生。

到1925年三年内征集歌谣一万三千多首,广州、厦门、杭州等地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民俗学机构及刊物,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发展时期(1926——1936年)。

中国民俗学发展的黄金阶段。

表现在:A成立民俗学会,出版刊物;B拓宽领域,培养人才。

a重视民俗学的田野工作;b举办“民俗学传习班”;c建立“民俗物品陈列室”;d吸收外国民俗学的精华;e多学科结合探讨。

(3)停滞时期(1937——1977年)。

由于战争和政治的影响,中国民俗学在这一时期停滞不前。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

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上编第1章概述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13.1 复习笔记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14.1 复习笔记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15.1 复习笔记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民俗学研究方法16.1 复习笔记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上编第1章概述1.1 复习笔记一、民俗与民俗学(一)民俗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学文件

民俗学文件

民俗探究以山东煎饼为例民俗都包括哪些方面,在我的印象中,就是指民间的风俗习惯,例如剪纸、风筝、逢年过节的习俗等,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出民族和信仰的多样性。

在选修了民俗学后才知道它包含许多方面,并对民俗的定义也有了了解。

我国学者在总结前人民俗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冲破狭窄民俗观的束缚,提出了“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2.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

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中国民俗学界有两种分类。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

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这样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

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

当代各种地方志性质的民俗志的分类方法有纲目式的,也有平列式的,前者如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后者如刘兆元所撰《海州民俗志》。

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有烟标民俗、妈祖民俗、莆仙民俗和平遥民俗。

对于我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山东的民俗,如烟台被称为苹果之乡,莱阳为梨乡,肥城为桃乡,德州、昌乐为西瓜之乡,乐陵、无棣为枣乡,章丘为大葱之乡,苍山为大蒜之乡,菏泽为牡丹之乡,莱州为月季之乡,平阴为玫瑰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等,都形成与当地特产有关的民俗活动。

我最了解的也是山东最有名的饮食民俗---煎饼卷大葱。

小时候最喜欢跟着母亲一起摊煎饼了,整套工序做下来也是挺累的,先是将玉米碾碎,再用石磨掺以水磨成糊子,这个过程挺累的,围着石磨不停地转,最后将糊子发发就可以来摊煎饼啦。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中国历代学者积累了不少民俗资料,提出了某些见解。

大约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民俗珍贵资料。

东汉时期产生了专门讨论风俗的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记述地方风俗的著作,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

隋唐以来,全部或部分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更多。

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

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学的。

1928年初,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影响颇大。

30年代初,杭州又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这方面的学术工作。

从20年代到40年代末,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学者和著作,如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江绍原的《发须爪》,黄现璠的《吸烟风俗传播考》、《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以及黄石、闻一多等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论文。

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北的民主政权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由于毛泽东提倡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并指出民间固有文化的优点和对它学习的重要,因而在西北并扩及到各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搜集和运用民间文学艺术的热潮,给“五四”以来这方面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科学起点。

新中国的民俗学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1950),进行采集、研究和组织队伍等工作,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刊物和许多歌谣集、故事集。

50年代后期,配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活动得到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发展。

民间文艺的收集、研究工作进一步展开。

中国民俗学会于1983年5月在北京成立,一些地方也相继建立起民俗学团体。

民俗学

民俗学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遗产):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重视:1.人;2.口头传承;3.文化空间的重视民俗商业化、媒介化、民俗学从科学理论到实践方案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和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它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总体来说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民俗的基本特征:1.集体性(本质特征),汉武帝颁布《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年节习俗才一直延续至今。

2.传承性和扩布性,民俗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那些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其扩布的地域和民族也相对广大。

3.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

4.类型性。

5.规范性和服务性,最常见的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民俗规范永远是民众心理与价值观念整合的结果。

民俗的社会功能:1.教化功能,2.规范功能,社会规范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

3.维系功能,4.调节功能。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

“百工五法”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

“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以绳,正以悬,衡以水”营造寺院、庙宇和宫殿的木匠,古代叫“大工”。

《中国民俗学》简稿.pdf

《中国民俗学》简稿.pdf

第一讲民俗概论一、什么是民俗?民俗学发展到今天,有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这样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

分析其中原因,正如民俗学家陶立璠所说:“为什么一个看来似乎简单明了的问题,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非常困难?关键在于‘民俗’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大家又熟视无睹。

”要了解“民俗”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知道作为词汇的“民俗”与作为学科的“民俗”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词汇的“民俗”作为词汇的“民俗”在中国早就出现:《礼记·淄衣》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管子·正世》曰:“料事务,察民俗。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

”作为学科的“民俗”:民俗一词是有“民”(folk)和“俗”(lore)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从民俗学这个学科诞生的那天起,有关“民”和“俗”的定义的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什么是“民”和什么是“俗”的观点非常多,而且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民俗”一词的概念的界定也是难以把握,以致于众说纷纭,观点庞杂。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就载有民俗一词的简明定义达21条之多。

比如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

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民俗如何分类?民俗的最早分类标准出现在英国。

英国民俗学会于1890年出版的由高莫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的分类是:(1)观念和信仰民俗,包括迷信的信念和举动、关于自然物的迷信、关于树木百草的迷信、动物迷信、精怪、禁厌术、土医术、法术和占卜、关于冥界生活的信条和一般迷信等;(2)旧传的风俗,包括节俗、礼俗、嬉戏和地方风俗等;(3)旧传的叙事谭,包括童话、民间故事、趣谈、寓言、深化、叙事曲、民歌、地方传说和旧传等;(4)民间成语,包括韵言、母歌、谜语、谚语、诨名和方言等。

[钟敬文]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

[钟敬文]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

研究对象和范围
民俗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如果说它初期在收集、研究范围上是比较有限的,那么,今天在有些国家里,它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文化领域了。从社会基础(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具体他说,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又如过去社会中,有各类团体活动像宗教的庙会,有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这些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年节风俗,如我国过去过农历新年、元宵、中元节、中秋节、冬至、除夕等岁时活动,每人自出生到老死所奉行的诞辰、成年式、结婚、丧葬等仪礼,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民间文学艺术活动,它们从来就被算在风俗、习尚里面,这自不必细说了社会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他们大都有共同特点。就是这种现象,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即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或发起的,但是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风俗。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大都是类型的或模式的。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扩布的。即使是少数新生的民俗,也都具有这种特点。总之,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一般说来是集体的、类型的、继承的和传布的。在这种特点上,它与那些一般文化史上个人的、特定的、一时(或短时)的文化产物和现象有显著的不同。
全国解放后,北京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0),进行采集、研究和组织队伍等工作。到1966年以前,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刊物和许多歌谣集、故事集。在一般民俗的调查方面,50年代后期,配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国内外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总之,建国后17年间在民间文艺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1976年10月,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活动得到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发展。民间文艺的收集、研究工作更有进一步的展开。民俗学的团体,也从地方到中央相继建立起来。1983年5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近年来,关于一般民俗学的资料集、论文也不断涌现。有些大学开设了民俗学讲座,民俗学社等专业性组织也在一些大学里出现了。1983年7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开办了听讲人数众多的民俗学讲习班。这时期有些地区博物馆也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办民浴学资料展览会。现在中国的民俗学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14 中国民俗史

14  中国民俗史

第十四章中国民俗史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这是本世纪初才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我国民俗学运动,当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夕,1918年2月开始的征集歌谣活动为其发端。

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

1927年后,民俗学又在我国南方崛起,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中心,办起了《民俗》周刊,较系统地把西方民俗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中山大学时期出版的著作中,以顾颉刚的《妙峰山》影响最大。

三十年代后,我国民俗学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较为突出的是杭州的民俗学研究活动。

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山大学的民俗学活动持续到40年代初期。

从1918年到1949年的30余年间,民俗学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来讲,还是相当不牢固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没有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占有稳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养学生等;(2)它没有以此为生的学者,民俗学在中国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数都没有成为民俗学家,或者本来就是把民俗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副产品。

但是,从整体上说,尤其四十年代以前,民俗学调查搜集的虽然是中国的民俗,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却是西方的。

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体系。

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本来就没有显赫过的民俗学更加寂寞。

但民俗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与民族识别工作中,对于调查者而言,民俗学成为必不可少的知识,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成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9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在1997年国家对社会科学学科进行调整时,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国家的学科目录中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为民俗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俗学概论

民俗学概论
民俗学
第一讲 概说——民间、民俗、民俗学
第 一 讲
概 民说 俗 学民
间 、 民 俗 、
——
推荐阅读书目
董晓萍, 《现代民俗学讲演录》, 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 论与方法》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 叶涛,《民俗学导论》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中国民俗史》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
中国的民俗学——启蒙与救 亡
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
主张利用民俗作为工具,开化民智、救 治时弊 ,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
黄遵宪:中国民俗学的先驱 民俗具有难 以改变性和可以变异性的特征,初步形 成较为系统的民俗学理论
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现代知识分子对民俗文艺的应用,表现
在创作革命童谣和弹词 ,章炳麟的《逐 满歌》,陈天华的《猛回头》和秋瑾的 《精卫石》;
民俗学对人类学的依附关系形成。
运一 动、 对民 民族 俗主 学义 兴和 起民了民俗 学:
俄苏的民俗学——争霸世界的需要
俄国的民俗学 :前期受到格林的理论影响, 后来接受了进化论。
苏联民俗学继承了俄国民俗学:接受了古 典进化论。
苏联民俗学与早期古典英美民俗学的相似 之处: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面纱下重述了帝 国主义的中心观。
西方世界的民间
德国(民俗学产生的摇篮)的民



对应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时

也指分层社会中人口基数最大的一 部分

赫德尔首先是从民族精神开始入手

寻找民族精神的载体 ,由此他找到 民歌,民歌的创造者既是下层人民,
基本贡献——
将人类学理论中国化,力图创造一个中国 的神话系统,同时以文学研究吸纳人类学 理论。
重文献分析,在抗战期间于西南地区开始 注重收集口头文学。

民俗学 教案

民俗学 教案

第十四章中国民俗学史略第一节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尚书》的《汤誓》、《盘庚》篇,《山海经》的《五藏山经》,《庄子》,《韩非子》等,记述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禹等的原始神话。

《左传》“古之大事,惟祈与戎”的神鬼筮命观《吕氏春秋》葛天氏操牛尾跳舞唱歌的农耕仪式。

《列子》“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的原始婚俗。

殷墟卜辞和《易经》记述当时的气象历法、市井贸易、民居丧葬与工艺技术。

《诗经》中的民歌反映了北方民俗,《楚辞》中唱诵反映了南方楚地的风尚。

(一)孔子的民俗观孔子的伦理政治的核心是人学,他也是从人学的角度来使用民俗资料的。

他主要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原始民俗观改造成与礼制体制有关的学问。

首先,他让历史介入民俗,抛弃传统民俗观中的“怪力乱神”的思维,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其次,他以“民教俗朴”说为前提,致力于贯彻男女、君臣、夫子、礼义、仁德的纲常模式。

孔子了解民俗,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其他层面。

孔子民俗观的历史方法和人文原则,对于我国封建时代的民俗观系统的形成,具有奠基意义。

它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与信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荀子的民俗观荀子的伦理社会思想,强调人为的力量,对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决定作用的说法持否定态度。

他开设转向了建立伦理道德价值观的范畴。

他的新命题是民俗的道德标准。

他主张按照美、丑、善、恶的道德概念,去确立民俗知识,去为民俗事象分类,去选择美俗善政的民俗应用方式。

他认为,作为上层统治者,学习和运用这种伦理民俗,善于从俗为事,就可以做到“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赢得良好的政治效果,并树立他们的“民德”形象。

导入对于民俗的社会标记和一般性质的推理判断。

民俗的自然属性赞成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注民间文学。

《蚕赋》中国第一篇仿制民间谜语的重要作品。

一切民俗价值都隶属于政治价值的。

(三)庄子的民俗观老庄民俗观的核心是反智主义,主张“无知无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唐宋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与都市 民俗记录的开端
3、官方类书和文人著作对民间文艺史料的辑 存与谈论 著名的官方类书:《初学记》,《艺文类 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文人著作:《酉阳杂俎》,《夷坚志》, 《教坊记》,《碧鸡漫志》

4、都市文化范围的确立及都市民俗记录 范围:帝都民俗 著作:《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 称谓:“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

二、汉魏民俗编著的出现与评注
代表—司马迁、王充、郭璞、宗懔 (一)司马迁的民俗观 1、观点——“历史不等于民俗” 2、做法——搜集民间神话传说 3、代表作品——《世家》、《货殖列传》、 《游侠列传》、《西南夷列传》 4、基本方法——以史别俗、采俗补史

其他: 1、班固《汉书》,继承《史记》,增设《艺文 志》 2、范晔《后汉书》,盘瓠神话、九隆神话 3、郑玄《毛诗传笺》,后稷神话

3、杭州时期(1930-1937) 地点:杭州 会社: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刊物:《民俗月刊》

4、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民俗学与延安的民俗文 艺新传统 国统区:《阿细的先鸡》 共产党统治区:《民间故事》,《陕北民歌 选》,《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刘巧 团圆》


(二)王充的民俗观 1、《论衡》 评论民俗知识的性质 2、肯定汉代文化的进步 (三)郭璞的民俗观 《山海经注》 (四)宗懔的民俗观 《荆楚岁时记》,农事习俗
三、唐宋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与都市 民俗记录的开端

1、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官修民间文艺图书的 出现,帝都民俗中心的发现 2、农政民俗思想的社会地位及学术影响 唐代——“勤农”“政绩” 宋代——农学观与儒学密切联系

第二节 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发 展
一、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历史意义 1、启蒙民俗思潮的特点 2、产生 (1)革命派“民俗武器论” 代表:黄遵宪 观点:民族民俗是“思想启蒙利器”

(2)改良派的“民俗工具论”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观点:民俗作为工具,开民智(局限性) 3、历史意义 (1)推动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 (2)加速中国传播媒体转变
第十四章 中国民 俗学史略
古代-近代-现代
第一节 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
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 (一)孔子的民俗观 历史介入民俗 教化民众

(二)荀子的民俗观 民俗的道德标准 民俗的社会标记 赞同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注民间文学

(三)老庄的民俗观 “无知无欲”、保存自然人性 “天籁说”的源头
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 期 1、北大时期(1918-1926) 地点:北京大学会社:歌谣征集处(歌谣研究会) 刊物:《歌谣》周刊 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 转变》…

2、中大时期(1926-1930) 地点:中山大学 会社: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刊物:《民间文艺》周刊(《民俗》) 民俗学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 标志——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

四 元明清民俗文艺的发展与补证民俗 文献的工作
1、背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正统文化与中、下层文化的融合 2、方志笔记的民俗眼光及成果 《河南通志》“夙儒明贤清学者的通俗文艺观 《粤风》 4、语言民俗观的形成及其资料的归纳 顾雪亭《土风录》,钱大昕《恒言录》,郝 懿《证俗文》

二、近代知识分子对民俗文艺的应用 接近革命的武器——仿作民谣俗歌 1、革命童谣与弹词 童谣:章炳麟《逐满歌》 弹词:秋瑾《精卫石》,陈天华《猛回头》

2、文人竹枝词 夔州地方民歌《竹枝词》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3、全国风俗志 《中华全国风俗志》 胡朴安

第三节 现代民俗学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