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味”论析要
李清照《词论》浅谈
觉, 不许 愁 人 不 起 。 清露晨流 . 新桐初引 , 多少游春意 。 日高 烟 敛 。 更 看 今 日晴未 。 ” 选 材上 仍 然 是 李 清 照 经 常 采用的抒发独处深闺寂寞思人的题材范围 . 是 言 情 之 词 她 选 用 的 意 象 也 都 是 像 “ 斜风细雨” 、 “ 宠柳 娇 花 ” 、 “ 征鸿 ” 、 “ 清露晨流” 、 “ 新 桐 ” 这 样 的 带 有 女 性 般 柔 婉 细 腻 的 意 象 这 样 的题 材 和意 象 自然 决 定 了词 的 总体 风格与苏轼的《 赤壁怀古》 截 然不 同 。 这 首 词 语 浅 情 深 细腻曲折 . 体 现 了她 清 丽 婉 妙 的“ 女性 ” 风 格 特 征 以 上 都 是 李 词 与 苏词 的显 著差 异 但 在 创 作 方 法 上 却 可 明 显 看 出 两 人 的相 同性 这 首 词 中李 清 照 在 表 达 方 式 上 着 重 突 出 的 是 引 用典 故 和铺 叙 .从 这 一 方 面 来 说 . 李清照对“ 东坡体” 是 有 所 继 承 和 吸收 的 三、 李 清 照 追 求 雅 正 婉 约 的 风 格 特 征 对“ 雅正” 的要 求 也 是 李 清 照 词 论 中 的重 要 部 分 她 提 出 作 词要 高雅 庄 重 来 反 对 柳 永 词 的艳 俗 风 格 两 人虽 然都 长 于创 作 恋 情 题 材 . 善 于 表现 女 子 细 腻 婉 转 的闺情 , 但 柳 永 用 词 更 加 露 骨 大胆 , 体现世俗化倾 向。 李 清 照 的 词作 中鲜 有 外 貌 描 写 . 更 加 侧 重 于 对 女 性 心
李清照词论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论原文及翻译
(实用版)
目录
1.李清照简介
2.李清照的词论观点
3.李清照词论的影响
正文
李清照,原名李清,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北宋著名女词人。
她的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词中之冠”。
除了词作,李清照还有一
部重要的词论著作《词论》,对后世词学影响深远。
李清照的词论观点主要体现在《词论》一书中。
在这部著作中,她提
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词的发展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李清照强调词要表达真情实感,主张“词者,心之声也”,认为词应该真实反映
作者的内心世界。
其次,她主张词要有个性,要有独特的风格。
李清照提
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句话道出了她对词的个
性和风格的追求。
此外,李清照还强调词的形式美,她认为词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应该相统一。
李清照的词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词论观点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创作的指导原则,使得词这一文学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她的词论也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使得文学批评更加注重作品的
真实性和个性。
总之,李清照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词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词论家。
第1页共1页。
杨万里诗味论试析
词” 意”
诗歌鉴赏主体须先“ 去词”得意而忘言)再“ ( , 去意”
( 得味而忘意 )才能涵咏体会得到含蓄隽永 的“ , 味 外之味” ,正如饮茶须先待苦味去尽后才能品味到 “ 其甘如荠 ” 一样 。这无疑是对司空 图在《 与李生论 诗书》 中提出的“ 辨于味 , 然后可 以言诗”哒 一诗歌 【 鉴赏原则的引申与发挥 。 杨万里对前人 以昧论诗的继承与发展 , 还体现
对这类做法提出了尖锐批评。 他指出 ,挟其渊博之 “ 学、 雄隽之文”“ ,蘖栝其伟辞” “ ,五七其句读而平上 其音节” 等做法 , 混淆 了诗与文这两类文学样式的 本质 区别 , 无异于让攻金之工代为琢玉 , 最终 的结 果必然是失败的。以作文之法作诗 , 将文的内容强 塞进诗的形式中 , 创作出的诗歌必难具有深长隽永 之味——这样的作 品在很大程度上 已经算不得诗
是 而 已矣 。闭誊 十 ‘ 庵 稿 ) ( 三赜 诗 序)
的, 其对诗之审美特征的突出与强调较司空图更为 明确具体 , 也启发了后来严羽在《 沧浪诗话 ・ 诗评》
中对诗之“ ”“ 、意兴” 词 、理”“ 的划分与论述 ” 。 从“ 这个诗歌所独具的本体性要素 出发 , 味” 杨
杨万里认为诗之所在既不是词 , 也不是意 , 而是去 词去意之后所剩下 的某种质 素。这种质素也 就是
婉意深 ,将忧国忧民之意寄寓在 曲折 隐喻之 中, 体 现了对“ 三百篇之遗味” 晚唐异味” 自 和“ 的 觉继承。
之也。是故有《 焉。 诗》 诗也者, 矫天下之具也。
圣人 引天 下之 众 , 以议 天 下之 善 不善 , 此 《 之所以作也 。 诗》 故诗也者 , 收天下之肆者也。
皆善 , 不善 亦可 导乎 ?圣人 之徐 , 则 于是 变 而为 迫。非 乐于迫也 , 不 变 而不得也 。迫之 者 , 欲 矫
赏词浅析(一)
赏词浅析(一)赏词浅析(一)一、词别分类词分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三类,美感特质各异(叶嘉莹《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
歌辞之词(小令居多)常以绵柔、婉转口吻抒发情思,富于言外意蕴,深隐幽微,状词之“情感境界之美”,尤为晚唐五代及北宋初年文人所喜好。
代表作可参阅温庭筠、韦庄、冯延巳词作。
诗化之词(中调为主)常用“感物言志”之法作词,化用诗之功能,以诗为词,擅长演绎词之“人生境界之美”。
以李煜、苏轼、辛弃疾之词为要。
歌辞之词与诗化之词所蕴含的境界之美均源出心灵自然之感发,非词家刻意安排。
赋化之词(多为长调)以“体物言志”之法作词,抽离直抒感发的主体性,采用理性思索与技巧相组合,借用写赋技法,立意构思、勾勒铺陈,用描写、象征、寄托等人为手段来丰富词之意韵,运用双重语境展示词之“人为境界之美”。
以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词为优。
柳永词作铺叙见长,三者兼具,自不待言。
二、词境之感词之类别相异,美感特质纷呈,《人间词话》云:“词境之说,有造景,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静安先生言诗词之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
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亦能写之,故阅其诗作,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
然亦有得与不得;其得之,亦各有深浅焉。
常人之境界若言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思,于众兼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
以世谛言之,自以第二种作品为感人易而行世广也。
词以诗论,其喻同理。
若以一己之喜好赏词定论,匆下结语,恐大谬不然。
皆因赏词之人各得际遇,偏好殊异,结果大相径庭。
然人之存世,实难求全。
即便近代词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词作类型亦有偏好,喜五代北宋词,即“歌辞之词”与“诗化之词”。
对南宋占词坛主导地位的“赋化之词”则不以为然。
此恐与先生性喜自然抒发,不喜造作取胜有关。
国维大师填词尤擅小令,然观其词作,亦常借用赋化之技融自然之法作词。
由此窥见,诗词创作与欣赏,亦有细微之别。
试评析李清照《词论》
试评析李清照的《词论》摘要:李清照的《词论》不仅对她之前的词史做出了系统准确的总结,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理论主张,扶正了词在文学史的地位,而且还提出了在词创上语言要协于音律、结构完整、艺术手法有铺叙、精神格调高雅、典重的理论主张,为中国古代词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词论》既有其局限性又有进步性。
关键词:李清照《词论》李清照作为我国词坛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论文《词论》不仅对她之前的词史做出了系统准确的总结,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理论主张,扶正了词在文学史的地位,而且还提出了在词创上语言要协于音律、结构完整、艺术手法有铺叙、精神格调高雅、典重的理论主张,奠定了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为中国古代词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边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李的理论主张作简要的评析。
首先,李清照认为词的语言必须协于音律。
词是兼具文学与音乐两种身份的特殊抒情诗体,李清照批评欧阳修、苏轼苏轼等人的词不协音律,只不过是站在音乐的角度的。
李清照认为“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如果词单纯是用来和乐而歌的,那么依声填词无疑是成立的。
但它一经纳入文学的范畴,就必须循文学的轨迹前行。
苏轼在词艺创作上重文字意趣,任慷慨之气,喜直抒胸臆,形成了以诗为词的艺术风格。
它的词作题材内容广大,风格刚健明朗,艺术手法显豁简直,创立了豪放一派,其有些词作虽不免失之轻率叫嚣,但毕竟创出了词艺新风格。
所以走传统创作道路的李清照对苏轼等人豪放词的批判不免有些失当。
李清照在词的艺术手法上是尤推铺叙的。
铺叙手法在词艺上的应用,开先河者当推北宋柳永。
但柳永对于铺叙的运用有不足之处,如缺乏一定的韵味,缺少感情上的变化。
审视李清照的词作,我们可以看她的词前人的基础之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其着重点是在平叙中讲求浑成、含蓄,以及曲折宛转。
以其一首《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为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赏词浅析(二)
赏词浅析(二)一、词之特质今人赏词,当对词之特质有所了悟。
词之特质,择要而论,忍寒居士在其《论词之作法》中将其归纳为雅、婉、厚、亮四字。
(一)、雅---即清新纯正。
观宋人词集,有《乐府雅词》《宝文雅词》《书舟雅词》《紫薇雅词》等,知宋人为词,以雅为上。
尤重避俗,俗,庸矣,非通俗尔。
通俗为明白如话,庸俗则情趣低鄙。
词自避俗外,亦当避熟,盖熟亦俗也。
初创为美,继袭为熟。
《词源》曰: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
点化前人词句意境,当自出新意,若沿辙驱车,步足后尘,视为诟病,诚不足取也。
除俗、熟弊词外,怪词、淫词亦不可为,怪则不纯,淫则不正,不纯不正,亦非雅词。
金应圭论词有三弊:淫词、鄙词、游词是也。
(二)、婉---温柔缠绵。
词之所以异于读者,尤在婉矣。
诗有婉与不婉,词则非婉不宜。
诗过婉则嫌弱,词不婉则嫌率。
名家佳词,无不尚婉。
苏、辛二氏,天纵豪放,似不尚婉矣,然二公性情纯厚,健笔绕指。
苏词如云: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辛词如云: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摧刚为柔,缠绵悱恻,婉丽非常。
(三)、厚---沉郁顿挫。
厚与雅、婉,皆相因而生。
能婉既厚,能厚即雅。
盖厚者薄之反,薄则俗矣。
浑成、厚重,词之根本。
(四)、亮---名隽高华。
重则潜渊,高则腾天,谓之亮。
亮者,清音直揭,鹤唳长空,高朗揭响之意也。
沉郁厚重之作,以亮音疏宕词气,则更具飘渺灵动之妙。
清真词云:“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梦窗词云:“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白石词云:“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皆振拨警动,意境邈远,笔无停滞。
词谓豪放、清空之说,无外俱一“亮”字,其意存也。
雅、婉、厚、亮,各守其重,互为兼通,相因相济,为词之正要。
二、词之流派今人赏词,言及风格流派,常以婉约、豪放纵论。
婉约、豪放之论,源自明代张綖《文体明辨序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
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宗。
从《词论》看李清照的词学观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李清照的词学观念及其影响 探讨《词论》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比较李清照与其他词人的异同点 挖掘李清照词作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词论》中李清照的词学观念
李清照强调词应协律,即词的音韵 要符合音乐的规定,这是她对于词 的基本要求。
李清照认为词应铺叙,即词的内容 要有层次、有起伏,她反对平淡无 奇的词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李清照认为词应典雅,即词的语言 要优美、高雅,她反对使用俚俗的 语言。
李清照认为词应有情,即词要表达 真实的情感,她反对无病呻吟的词 作。
李清照的词学观念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她强调情感的真实表达和语 言的自然优美,成为后世词人创作的重 要准则。
李清照的词学观念强调词的意境和表现 力,对后世词人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追求 产生了启发,推动了词的发展和演变。
李清照的词作中表现出的清新脱俗、婉 约柔美的风格,对后世词人的创作风格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词的内涵和 表现力。
Part Two
李清照的词学观念分析
强调词的音乐性
李清照认为词应该注重音乐性,追求音韵和谐 她强调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认为词的音乐性是其本质特征之一 李清照认为词的音乐性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 她主张词的创作应该符合音乐规律,以便更好地演唱和流传
重视词的真实情感表达
李清照认为词应注重表达真实情感,反对过于追求形式和辞藻的华丽。
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念,强调词应有别于诗歌,成为独立的抒情文体。 主张词应强调音韵美和意境美,提高了词的地位和价值。 批评了当时一些文学现象,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批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传统词学的四大批评观念
中国传统词学的四大批评观念
中国传统词学的四大批评观念是:新意、雅正、韵和意义。
1. 新意:指词作必须有独创的思想和观点,不能重复、陈腐。
追求新意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 雅正:指词作在形式和格律上必须符合规范,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雅正是指词作的格律要求完美,如平仄的合理运用、字音的搭配和押韵的技巧等,要求词作具有一定的整齐、谐和的美感。
3. 韵:指词作在语言上要求和谐优美,既要符合韵律的要求,又要有声韵的和谐和韵味的表现。
韵是词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可以增加作品的音乐性和韵味。
4. 意义:指词作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意义深远。
词作不仅仅是表达感情和描述景物,还应有一定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李清照《词论》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篇辞锋锐利的《词论》传世。
《词论》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对北宋许多重要词人都提出了批评。
《词论》的诗词分野观,后世争论很多,而且以否定的意见为主。
事实上,如果能对《词论》区别诗词的用意作进一步廓清,并分析一下它何以在北宋时代由一位女词人明确标举,就很可以避免过分绝对化的论断。
论者一般认为,《词论》提出了关于词的五个标准:一、协律;二、铺叙;三、典重;四、情致;五、故实。
但《词论》文义的核心在“协律”。
所谓“铺叙”、“典重”等标准都以“协律”为前提。
《词论》所言“协律”是指协音律,而不是协以往近体诗所遵循的格律。
《词论》论词最重音乐特点。
文章开篇即举出唐代歌者李八郎“转喉发声”、“众皆泣下”的故事,说明音乐的感人效果。
至于宋代,首称柳永“变旧声作新声,大得声称于世”,而于前辈词家仅举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四家,以其能知音律。
《词论》特别区分了词之音律与诗之格律的不同,所谓“盖诗文分平侧,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其中“平侧”即是“平仄”,而“五音”是指唇、齿、喉、舌、鼻五音,这是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对字音做出的区分。
“五声”是指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六律指古代乐律的十二律吕,阳六为律,阴六为吕,称六律六吕。
“清浊轻重”则是指声调中的阴阳,清轻为阴,重浊为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诗不须合乐,用字只讲平仄即可;词须合乐,用字要细辨“五音”、“阴阳”,以求与词调之“五声”、“六律”相和。
这也就是填词所要遵循的“审音用字”的原则。
《词论》依照这个原则还指出了词韵之不同于诗韵的特点“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这里,入声字所以不能作仄声韵脚,是因为词“随律押韵”(杨缵《作词五要》),一部分入声字一经吟唱,就容易变成平声字,这就违背了押仄声韵的要求。
《词论》对词律、词韵的讲求,虽然还比较简略,但它相当集中地反映了北宋晩期词体的成熟。
李清照《词论》浅议
李清照《词论》浅议
词论,是由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所撰写的一篇短文,文中展现出李清照的词学观以及其有关词艺术的思想。
她在文中指出,诗、词都是语言艺术,它们不只依靠形式,还要借助情感来表达真情。
正是因为强调情感与抒情,诗词才能得以传神。
在此文中,李清照还指出,诗必须具有美的内涵和抒情的气质,要善于触及读者的心灵,以达到抒发灵魂的效果。
这是李清照作为一名优秀的婉约派词人,应有的理念,她信念上下文抒情,同时也加强了情愁,使其词能够真实反映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思绪与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意味。
以“味”论诗
以“味”论诗以“味”论诗最早、最完整的诗歌鉴赏标准——“滋味说“时期最早、最完整的诗歌鉴赏标准我国魏晋时期——我国魏晋论诗,是他⽂学批评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他审美鉴赏的⼀条重要的标准。
在《诗品序》中,,钟嵘((1)以“味“论诗,是他⽂学批评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他审美鉴赏的⼀条重要的标准。
在《诗品序》中钟嵘他有这样⼀段⾮常精彩的论述。
他说:“夫四⾔,⽂约意⼴,取效风骚(2),便可多得。
每苦⽂繁⽽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居⽂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3)。
岂不以指事造形(4),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兴,⼆⽈⽐,三⽈赋。
⽂已尽⽽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也;直书其事,寓⾔写物,赋也。
弘斯三义(5),酌⽽⽤之,⼲之有风⼒(6),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极(7),闻之者动⼼,是诗之⾄也。
”这段话⾮常深刻、丰富,⾄少有以下三层意思:四⾔诗⽂辞繁多,含义甚少,社会上很少有⼈学习写作它这种诗歌。
⽽五⾔诗是诗歌的主体,是各种⼀在他看来,看来,四⾔诗⽂辞繁多,含义甚少,社会上很少有⼈学习写作它这种诗歌。
⽽五⾔诗是诗歌的主体,是各种诗体中最有滋味的,它最适合世⼈的欣赏⼝味。
这⾥,钟嵘是从诗歌的发展,时⼈的需求出发,来认定五⾔诗必然取这⾥,钟嵘是从诗歌的发展,时⼈的需求出发,来认定五⾔诗必然取诗体中最有滋味的,它最适合世⼈的欣赏⼝味。
代四⾔诗的⼀种发展趋势。
作者能按照事物的本来⾯貌去塑造形象,充分地抒发情按照事物的本来⾯貌去塑造形象,充分地抒发情是因为作者能⼆,他所谓的,即适合于世⼈的欣赏⼝味。
是因为⼆,他所谓的“会于流俗”,即适合于世⼈的欣赏⼝味。
感,描写景物。
⽽且还要做得细致、贴切,这才叫“有滋味”,也才能使之“会于流俗”。
这是钟嵘评论诗歌的⼀个重要的标准。
三,为了达到这⼀标准,他还指出并论述了两条诗歌创作上的可⾏的⽅法或途迳:(⼀)是弘兴、⽐、赋三义,“酌⽽⽤之”。
(⼆)是“⼲之以风⼒,润之以丹彩”。
中国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味论
中国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味论中国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味论,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宋代,“味”作為审美范畴被引入词学批评中;清代前中期,“味”范畴开始在词学批评中升格;清代中后期,“味”范畴在词学批评中得以深化;近现代,“味”作为词学范畴仍然得到承传运用与充实完善。
“味”是中国传统词学的重要审美范畴,它与“韵”、“趣”、“格”等范畴一起被用来概括词的审美本质特征,标示词的不同审美质性。
“味”作为词学审美范畴,它引入于宋代,升格于清代前中期,深化于清代中后期,在近现代仍然得到承传运用与充实完善,是传统词学理论批评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一、宋代:“味”作为词学审美范畴的引入“味”作为审美范畴,是从人的生理感觉角度借用而来的,目的在于指称文学作品所内含的独特艺术魅力。
它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审美概念,最早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多以“味”来评诗论文,如“味”、“臭味”、“滋味”、“遗味”、“义味”、“道味”等,切实地将是否有“味”作为评诗论文的重要准则。
“味”被引入词学批评中,最初出现于北宋中期。
有宋一代,以“味”评词的词论家较少,主要有苏轼、王灼、黄昇、张炎几人。
最早,苏轼《与鲜于子骏书》云:“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1](P35)苏轼评说自己所写词作不同于柳永词的风格特征,自为一家,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意味。
之后,王灼《碧鸡漫志》云:“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
”[2](P108-109)王灼以“气味”一词概括赵令畴、李罖二人词作与苏轼词作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在艺术质性与审美意味上甚显异别。
这里,“气味”与“风味”大致相似,亦指词的个性气质、风格特征与审美意味。
黄昇在《中兴绝妙词选》中,也多以“味”评词,如其评贾昌朝《木兰花令》云:“平生惟赋此一词,极有风味。
”[2](P155)评舒罙《菩萨蛮》云:“此词极有味。
”[2](P157)评沈公述《望海潮》:“公述此词,典雅有味。
中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
创作 , 他对 陈维崧 怀古 之词过 于呈现 出议论化 的
出 了古 典 词 味 论 的论 说 轨 迹 。
关键词 : 古典词 学 ; 词味论 ; 面展 开 ; 维 线索承传 中 图分 类号 :2 7 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22 0 ( 0 0 0 —0 60 I0 . A 1 0 —0 7 2 1 ) 40 2 —5 “ 是我 国古典词学 审美论 的重要 范畴 , 味” 它
与 “ ” “ ” “ ” “ ” 范 畴 一 起 , 用 来 概 韵 、 趣 、 格 、境 等 被 叔 原 熨 帖 悦 人 , ‘ 少 年 湿 了 , 绡 帕 上 , 是 如 为 鲛 都
相 思 泪 ’ 便 一 直 说 去 , 无 风 味 , 词 家 最 , 了 此
括词 的 审美本 质 特征 , 示 词 的不 同 审美 质性 。 标
摘 要 : 国古典词味 论 的承传 , 我 主要 体现在 三 个方 面 : 一是 “ ” 为词作 审 美之 本 标树之 论 的 味 作 承传 , 二是 词味表现 要 求之 论 的承 传 , 三是 词味创 造与 生成之论 的承传 。其 中, 第三个方 面, 内容 在 其 主要体 现在 三条 线 索 中: 一是 字语 运 用与词 味 关 系之 论 的 承传 , 是 词作 用笔 与词味 关 系之 论 的承 二 传, 三是 艺术表现 与词味 关 系之论 的承传 。 上述 几条线 索 , 从主体 上展 开 了古典词味之 论 , 专题 勾画 分
理味,古诗词赏析的技巧
理味,古诗词赏析的技巧作者:朱淑英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1期摘要:从把握诗词的语言特征,了解诗词的风格流派 ; 掌握诗词的表达技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言特征;风格流派;表达技巧读懂古诗词,会欣赏古诗词,是中学生的必备能力。
关于这一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有详尽而明确的要求,此不一一赘述。
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中学生而言,古诗词赏析应分三步走,即体会情感,养成兴趣,掌握技巧。
简单概括为,“情味”“趣味”“理味”。
关于前两者,我已在另外两篇论文中做了详述,今天,就“理味”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谓“理味”,就是指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固有特征。
是长期以来,是人们对诗词形成的特有认识,是诗词区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
掌握了“理味”,就是把握住了诗词的赏析技巧。
在体会了诗词的情感,养成了对诗词阅读积累的兴趣,又把握了诗词的这“理味”,那么,读懂诗词,会简单的赏析诗词,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一、把握诗词的语言特征诗词的语言特征是指诗词语言与广义散文语言的区别,曹丕《典论论文》言“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古人的这些论述说明,不同体裁的文章要有与之相称的语言特色。
从这个角度讲,诗词语言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抒情性是诗歌最明显的特征,南朝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传说我国第一首诗是大禹的妻子做的《候人诗》,内容只有四个字“候人兮兮!”,以抒发对长期在外工作的丈夫大禹的思念之情。
古诗词大多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词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但是,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即“言有尽而意无穷”,“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特别是近体诗和词曲,更是短小精悍。
唐庚的《唐子西文录》称赞杜甫诗的含蓄深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乎,言者,杜诗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蓄深远之谓也。
李清照《词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_2
李清照《词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李清照《词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乐府声诗并著, 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 有李八郎者, 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
榜中一名士, 先召李, 使易服隐姓名, 衣冠故敝, 精神惨沮, 与同之宴所。
曰: “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 歌者进, 时曹元谦、念奴为冠, 歌罢, 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 “请表弟歌。
”众皆哂, 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 歌一曲, 众皆泣下。
罗拜曰: “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1, 流靡之变日烦。
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 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 四海瓜分豆剖, 斯文道息。
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 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2。
语虽甚奇, 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3。
逮至本朝, 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 始有柳屯田永者, 变旧声作新声, 出《乐章集》, 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 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4.宋子京兄弟5, 沈唐6.元绛7、晁次膺8辈继出, 虽时时有妙语, 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9、欧阳永叔10、苏子瞻11, 学际天人, 作为小歌词, 直如酌蠢水于大海,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何耶?盖诗文分平侧, 而歌词分五音, 又分五声, 又分六律, 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 既押平声韵, 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 又押上去声, 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 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 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12.曾子固13, 文章似西汉, 若作一小歌词, 则人必绝倒, 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 知之者少。
后晏叔原14.贺方回15.秦少游16.黄鲁直出17, 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重。
秦即专主情致, 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 虽极妍丽丰逸, 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 譬如良玉有瑕, 价自减半矣。
中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中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
导读:本文中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
胡建次于清代。
其主要体现在孙麟趾、周济、刘熙载、程文海、陈廷焯、沈祥龙等人的论说中。
这一方面的论说视域较为零散,并未形成什么像样的专题承传线索。
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略作勾勒与阐说。
在清代前中期,孙麟趾的《词径》云:“陈言满纸,人云亦云,有何趣味。
若目中未曾见者,忽焉睹之,则不觉拍案起舞矣,故贵新。
”孙麟趾对词味表现提出了应追求有新鲜之味的要求,他强调说,要在艺术陌生化的过程中使词作审美具有触人心神的特征,这与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对诗歌新鲜趣味的提倡是一致的。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雅俗有辨,生死有辨,真伪有辨,真伪尤难辨。
稼轩豪迈是真,竹山便伪;碧山恬退是真,姜、张皆伪。
味在酸咸之外,未易为浅尝人道也。
”周济在评说宋代几位代表性的词人、词作艺术表现真伪的同时,还承传了司空图论诗之意,提出了“味在酸咸之外”的论断,其论寓含着词味,具有含蓄朦胧与不断发散的特征。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
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李清照本人的词学观念,一言以蔽之:贵族少女的词本位,即在雅化的前提下,保持词的本色,以求区别于诗。
她在《词论》中总结说“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这是非常典型的“词本位”观点,即突出词之为体,区别于诗的特征。
结合李清照对北宋各名家吐槽点可见,她认为的词的必备特征包括“典雅、协律、浑成、有铺叙、有故实”等。
李清照可能是最早的成系統地提出词体特征的人。
后人对词体特征亦多有论述,如“诗庄词媚”、“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或问:诗词何似?曰:诗若苍颜老者,孤灯独坐,虽葛巾布服,眉宇间使人想见沧桑,谈吐挥洒,不矜自重,不怒自威。
词犹美艳少妇,微步花间,风姿绰约,虽钗钿绮服,使人想见玉骨冰肌,顾盼间隐然怨诉,徒有怜惜,可远慕而不可近接焉。
”相较而言,李清照所持的词本位,更加突出“典雅”特征,这可能跟她自己是出身优渥的贵族少女,父亲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诗人,家中藏书甚富,学养丰厚有关。
(其父李格非还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没错就是被李清照diss的那个苏轼。
)李清照目前存词50多首,就文本而言,在五代北宋词坛,如果把李煜、苏轼、周邦彦作为第一流,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秦观作为第二流的话,李清照应该排在二流偏弱。
但是我要说的是,李清照写得怎么样跟她能不能吐槽苏轼是没有关系的,基于李清照的词学观念,苏轼确实不符合她的审美。
至于如何评价词本位,我觉得词本位对于辨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以此为标准,是比较局限的。
简单地说,较为契合词体特征是可以加分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特征都是必备项。
判断词好不好的还要更重要的维度,比如“感情”、“寄托”等。
回到李清照身上,她自己在南渡之后,也突破了她《词论》中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才能取得现在的地位。
如果没有南渡后的作品,她可能只是个闺秀词人、才女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味”论析要陶礼天内容提要 “味”是中国古代文论、古代美学中的核心审美范畴之一,就研究现状而言,学术界对“诗味”论等研究较多,而对“词味”论研究不足。
本文从原材料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词学理论批评中的“词味”论,以之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关于词的创作原则和审美理想。
通过研究说明:中国古代的“词味”论,其理论批评内容不仅较为丰富,而且也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就是与词的“尊体”观念、词的特殊的表现方法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 引言“味”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古代美学中的核心审美范畴之一,大量有关的种种“艺味”论(包括诗词、音乐、书画等),也深刻反映了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民族特色;而且“味”这一范畴迄今仍然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文艺理论批评中,即使在日常口语中,我们也习惯说某某作品有“味”。
就学术界研究情况来看,对“诗味”论等探讨较多,而对中国古代词学理论批评中的“味”论研究严重不足。
在词学理论批评中,有关“词味”论的观点也较为丰富,其中可以清代的许昂宵、周济和陈廷焯的“词味”论为代表,周济、陈廷焯等人的“词味”论,无疑受到前人的“诗味”论特别是晚唐司空图论诗的“味外之旨”说(即所谓“味外味”论)的影响。
词本就属于诗歌艺术,而有关词论中“味”的概念,往往也是从诗论中“移植”而来的。
就其“味”的美学范畴本身所包含的理论内涵的深度而言,与“诗味”论相比,“词味”论并无突出的贡献;不过“词味”论也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就是与词的“尊体”观念、词的特殊的表现方法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艺味”论的研究,无疑涉及到一个理论上的重要问题:即味觉作为审美感官能否成立?对此本文在结尾部分也作了简要论析。
二 词的“尊体”观念与宋元明时期的“词味”论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084—1151)的《论词》①,对词的体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提出了词乃“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强调词必须符合乐律的规则,达到能“歌”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批评“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等人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此外,她还认为词要雅致、“典重”:要讲究“铺叙”;要善于运用“故实”等。
所以她批评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认为秦观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指出晏几道词“苦无铺叙”等。
这些理论批评观念,表明她主张词的创作,应尊“婉约”为正体。
苏轼以及南宋的辛弃疾等不少著名词人,其词有一部分作品的风格是较为“豪放”的(张炎《词源》称这类作品为“豪气词”),这与“婉约”体不同。
吴曾(南宋人)认为:“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又批评黄庭坚词“不是当行家语,是著腔子唱好诗。
”②这也就涉及到旧题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谓“以诗为词”的问题③,吴曾也是认为词与诗是有分别的。
而宋胡寅(1098一1156)《题〈酒边词〉》认为:“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
古乐府者,诗之傍行也。
”视“词”为“诗”的流别,认为诗和词“发乎情则同”,故赞同这种观点者又称词为“诗余”,为“乐府”等。
胡寅认为东坡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④。
王灼(南宋人)《碧鸡漫志》(《词话丛编》本)卷二《各家词短长》更明确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或曰,长短句中诗也。
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
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魏庆之词话》(《词话丛编》本)载曰:“《后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余谓后山之言过矣。
”接着举东坡赤壁词(大江东去)、中秋词(明月几时有)等,认为“凡此十余首词,皆绝去笔墨畦迳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三叹。
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
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
后山乃比之教坊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也。
”南宋范开《稼轩词序》认为:“世言稼轩居士辛公之词似东坡,非有意学东坡也,自其发于所蓄者言之,则不能不坡若也。
……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
无他,意不在于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
其间固有清而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之所独也。
”⑤这也是称赞辛词的“豪放”品格。
总体而言,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和胡寅、王灼等人的“诗余”说,都为后人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认可,而同时又始终有各自的影响。
宋、元、明时期有关“词味”的观点,就是在这种理论批评基础上提出的。
如,宋末元初张炎(1248—1320?)著有《词源》(《词话丛编》本),其论词主张要“雅正”、“清空”、有“意趣”,“淡雅”而有“味”,其理论可以视为李清照《论词》的发展。
《词源序》曰:“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
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
”《词源》曰:“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而于音谱且间有未谐,可见其难矣。
”这是说词要协音律,风格体制要“雅正”。
又曰:“词要清空,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此清空质实之说。
”从“清空”与“质实”的角度,赞美姜夔(张炎乃姜夔之词友),而批评吴文英。
又曰:“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
”认为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石《暗香》、《疏影》等,“皆清空中有意趣”。
又称赞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
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元人陆辅之《词旨》(《词话丛编》本)认为:“‘清空’二字,一生受用不尽,指迷之妙,尽在是矣。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解释说:“大抵张炎所谓清空的词是要能摄取事物的精神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是写得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的对象,显得板滞。
”⑥这些分析较为精确,不过,“质实”当还包括铺陈与结构不够浑成,写景抒情不够融化的弊端,特别是“意脉”有所谓“破碎”(李清照《论词》)的不足。
张炎实际上是不喜欢“豪放”一路的词作的,他说:“辛稼轩、刘改之作豪气词,非雅词。
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
”并认为元好问虽称诵辛词,但其作“初无稼轩豪迈气”,“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邦彦)、秦(观)。
”(《词源》)总之,张炎以“清空”、“蕴藉”而又具有“意趣”、“雅正”的词,谓之有“味”(馀味之意),其观点对后代特别是清代前期的浙西词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明时期还有不少“词味”论观点,如(均见《词话丛编》): (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如晁无咎作中秋洞仙歌辞,……其后云:‘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明文学评论 2005年第3期“词味”论析要文学评论 2005年第3期五十二家词,其中特别增补了柳永、刘过、吴文英等人的词。
在《词选序》中,张惠言认为词本源于诗(这与浙西派反对“诗余”的观点不同),具有“意内言外”的要求,并从文字考据的角度来立论,所谓“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
因为要寻觅词的“寄托”大义,故其《词选》的品评中,就有不少穿凿附会的解说,但其认为词不能一味“醇雅清空”,要有“比兴寄托”,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金应在《词选后序》中批评当时词坛有“淫词”、“鄙词”、“游词”这“三弊”,批评当时词的创作不良风气。
从张惠言到周济等,都非常称赞苏、辛词,直至晚清,常州派都占居词坛的主要地位。
总体上讲,常州派词主要纠正了浙西派脱离现实的偏颇,常州派的“词味”论,同样也是与他们的宗旨即主张词要讲比兴、重寄托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常州派的词学理论家代表者有周济(1781—1839)、陈廷焯(1853—1892)等。
周济论词的基本观点,代表常州派的宗旨,但又有其自己的见解。
如他也反对浙西派以姜夔、张炎为宗,其《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本)批评姜夔词曰:“白石号为宗工,然亦有俗滥处、寒酸处、补凑处、敷衍处、支处、复处,不可不知。
”又批评张炎的词无“味”,“玉田(按:张炎)才本不高,专恃磨砻雕琢,装头作脚,处处妥当,后人翕然宗之。
……宅句安章,偶出风致,乍见可喜,深味索然者,悉从沙汰。
”主张词要有“寄托”,有所谓“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著名观点,而特别推尊周邦彦(清真)、辛弃疾(稼轩)、王沂山(碧山)和吴文英(梦窗)四家词,这就又与张惠言的词论有所异趣。
在“词味”论上,周济也有不少论述,如他说: 北宋主乐章,故情景但取当前,无穷高极深之趣。
南宋则文人弄笔,彼此争名,故变化益多,取材益富。
……北宋含蓄之妙,逼近温、韦,非点水成冰时,安能脱口即是。
周、柳、黄、晁,皆喜为曲中俚语,山谷尤甚。
此当时之软平勾领,原非雅音。
若托体近俳,而择言尤雅,是名本色俊语,又不可抹煞矣。
雅俗有辨,生死有辨,真伪有辨,真伪尤难辨。
稼轩豪迈是真,竹山便伪。
碧山恬退是真,姜、张皆伪。
味在酸咸之外,未易为浅尝人道也。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在此,周济吸取司空图的“味外之旨”的诗味论观点,转用于评词,主要认为词要含蓄淡远,有真情实感,不是“逐韵凑成”,要雅而不俗、真而不伪,这样才能有“味在酸咸之外”的词味。
他还提出词的“神味”、“意味”的概念,其《宋四家词选眉批》(《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附录)评周邦彦《过秦楼》(水浴清蟾):“入此三句,意味深厚。
”这与其后陈廷焯论词的“厚味”、“味外味”的观点是较为接近的。
其所谓“意味”,无非是说词要有含蓄的寄托而己。
又评周邦彦《满庭芳》(凤老莺雏):“体物入微,夹入上下文中,似褒似贬,神味最远。
”评秦观《金明池》(琼苑金池):“此词最明快,得结语神味便远。
”其所谓“神味”,就是指词的咏物写景能够细微入神(传神)而已。
周济同张惠言等一样,对姜夔、张炎词的评论,并不是十分公允的,其间门派之见亦深。
晚清至近代的陈廷焯、刘熙载、况周颐等,在词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贡献,他们对“词味”论也有很多论述,其主要宗旨大体本于常州词派。
陈廷焯论词,与周济不同,取径较广,对姜夔的词也特别推重。
其《白雨斋词话》(《词话丛编》本)卷七曰:“熟读温、韦词,则意境自厚。
熟读周、秦词,则韵味自深。
熟读苏、辛词,则才气自旺。
熟读姜、张词,则格调自高。
熟热碧山词,则本原自卫,规模自远。
本是以求风雅,何必遽让古人。
”其《白雨斋词话・自序》曰:“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
”所以他特别重视以“比兴”之法“寄托”情怀,要求词的创作做到“情长”而“味永”,沉郁顿挫,继承“风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