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完整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目的: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自然带”?针对我们国家来说.从东到西有哪些呢?(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这说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特征?(差异性)地理环境不仅有差异性,还有整体性,对于每个自然带内部来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我们把这样的(具有整体性的)表达一定空间尺度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称为区域。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而对于区域的发展同样有影响.二、讲授新课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一)区域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看地图册中国气候类型图,思考:此气候类型图划分出了几个气候区域?依据是什么?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同一气候区内部的气候特征有何特点?从而归纳出区域的特征。
2.特征:(1)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松嫩和辽河平原。
(2)整体性。
即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如干旱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条线 南方大米北方面
“南船北马”
我国的农业布局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图文探究
知能演练
第1步 课前预习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 梳理教材
情景诱思
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 ,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 半边盖,姑娘不对外,手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提示】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两
个方向进行分析:横向和纵向。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平原地理环境及影响差异的对比为横向法,主要从静 态方面加以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环境的影响比较为纵向法,沿着历史发展过程,从动 态方面加以分析。
水田耕作业 为主,水产 业发达
玉米 旱地耕作业 春小麦 为主,兼有
大豆 畜牧业
地理环境 影 响 区域发展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降水
气温
太阳高度小,光照 降水少。
季节变化大,
北 弱。
屋顶坡度小,房 冬季寒冷。
方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檐窄 房屋高度与进深小
墙体严实厚重, 建筑成本高
且楼间距大
区域 要素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商业贸易
水热条件 水源条件
主要作物 作物熟制 耕地类型
农业地 域类型 交通条件 原料、燃料 工业类型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良好
河网密布,水产业发达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 花等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态等因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既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也对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经济方面。
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决定了不同区域的资源分布和发展方向。
例如,山地地形的区域往往适合发展林业、旅游等业态;沿海地区则更适合发展港口、航运、水产业等。
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温带地区适合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热带地区适合发展稻米、果树等。
此外,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一些区域是否存在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等,这些资源的存在对区域经济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政治和社会方面。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影响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平原地区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易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权形式;而山地地区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特权集团的形成相对困难。
此外,地理环境的差异还会影响区域的文化传承和道德观念,如沿海地区容易形成开放进取、海洋意识较强的文化,而内陆地区则更注重团结和守望相助。
再次,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生态方面。
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湿润,土壤肥沃,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冰川地区则较为贫瘠,生物种类较少。
地理环境的变化还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地震、洪水、干旱等,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和稳定。
最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例如,山区居民由于地形限制,生活方式通常以农牧业为主,注重家庭观念和传统文化;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多样,注重个人发展和现代化思维。
此外,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会产生习惯性的影响,如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们更注重保暖和节水。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二地理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境 差 土地条件 异
矿产条件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差异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耕作业 区域 地理环境 土地类型 农作物 熟制 其他部门 良好的水 长江三角 热条件, 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 一年两 水产业较 河面水面 的耕地 棉花 洲 熟至三 发达 广 熟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北纬43°~48°地处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夏季高温多雨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 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及生长期都较短。
具有相同点吗??? 看景观图找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 的差异(自然、人文)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
32° N
长江 三角洲
黄 海
东 海
松嫩平原
小 兴 安 岭
大 兴
45° N
安 岭
松 嫩 平 原
长 白 山
东北肥沃的黑土
长江三角洲——
常绿阔叶林
两地存在什么不同?
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 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 耕细作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 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 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粮食商品率较低。
农业 社会
•我国粮食的主要 产地和主要的桑 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全国“粮仓” 的地位和全国 棉花生产中的 地位下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其次,气候条件对区域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
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否适宜农业决定了农产品的丰
收情况。
例如,气候温暖、降雨充足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而气候寒冷
的地区可能更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气候条件还决定了水资源的丰缺
情况。
气候干旱的地区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需要采取节约用水和开发其
他水资源的措施。
然后,自然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巨大。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
林资源、水资源等。
一个地区是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直接影响了经济
的发展。
例如,拥有丰富矿藏的地区可以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从
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对于发展能源、农业和
工业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区域的经济结
构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人口分布对区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口分布决定了劳
动力资源的供给和市场规模的大小。
如果一个区域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发展产业。
此外,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消费能力
较强,市场规模大,有利于发展商业和服务业。
因此,人口分布对于区域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理位置、气候
条件、自然资源以及人口分布等方面都会对经济、农业、交通、贸易等方
面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和科学利用地理环境,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条件,如地貌、气候、水源等,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分别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自然灾害几个方面来探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貌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地貌不仅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活动。
比如,山地地形的地区往往发展农业和旅游业更为适宜,而平原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
而且,地貌也影响着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山地地区交通困难,交通建设成本高,对区域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气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候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气候寒冷的地区,农作物生长周期较短,粮食产量较低,人们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气候炎热多雨的地区,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热带地区的种植业和渔业发展更为有利。
因此,气候的变化和多样性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此外,水资源也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水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重要方面的发展。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农业灌溉方便,工业生产成本低,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一些缺水地区,可能面临着粮食生产困难、工业发展受限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自然灾害也是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自然灾害经常给区域带来重大的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例如,地质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土地滑坡等问题,而气象灾害则可能造成洪涝灾害、旱灾等,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区域的地理环境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也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地貌、气候、水资源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开发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1、地理位置: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1、地理位置:43°N~48°N,125°E附近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内容,具体内容: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点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领域:(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二、遥感(RS)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能够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以极度的热情、自动自发、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基础知识自我诊断】:1. 区域的定义、特点2.长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3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4.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区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拓展]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
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点拨:要求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课本问题研究)“扼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地理位置的突出优势。
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大洋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
新加坡则是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
但是,地域狭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则对工业发展不利。
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港口的条件,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使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部门。
此外,东南亚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1 |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 空间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② 面积 、形状和边界。
(2)有的区域的边界是③ 明确 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④ 一致
农 耕作方式
水田
耕作业
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旱地 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耕作制度 一年 两熟
至三熟
一年 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从国内外 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重化 运入的矿产资源,发展了轻、重工业,成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 工业基 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 工业基地 地
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⑧ 亚热带季风 气候
⑨ 温带季风 气候
,地处
土地条件
耕地多为水田,土壤类型为 人均耕地较少
水稻土 , 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类型为
黑土
,人均耕地较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贫乏
石油 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农业生产的差异Hale Waihona Puke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广泛使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
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生产技术 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
到较快的发展。
2.农业社会阶段: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同时优越的气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 • • • • •
(1)有力的政策保障 (2)良好的区位优势 (3)便捷的陆路交通 (4)丰富的自然资源 (5)悠久的历史人文 (6)外向型市场需求
海南岛经济特区与其它新老“特区”比,自 然条件的优势是?
(1)海南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 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 (2)海南岛地处热带,约占我国热带陆地面积的五分之四。 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对热带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可以使海 南成为我国的热带农业基地。 (3)海南岛的海岛特色、热带风光、民族风情、中国“南极” 、奇山异水,以及它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它作为中国最 大的经济特区,使它充满神奇和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 中外游客。 热带农业、度假休闲旅游业,是海南要大力发展的两大产 业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我国重要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 长江入海门户,对内 商业贸易不如长江 外联系便,商业贸易 三角洲 发达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 下游平原为例)
•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 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 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 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研 究 思 路
不同区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差异
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
长江三角洲 共性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北纬43°~48°,地处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部,长江入海口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 夏季高温多雨 的阻挡,降水较少;温 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 产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简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地理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
通过对地球各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反思。
二、教学设计1. 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地理环境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解释和讨论。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探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教学设计应当围绕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并思考地理环境对这些发展的影响。
3. 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促进他们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更深入的理解。
三、个人观点和反思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并且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总结,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地理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理解,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从而帮助他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
以上是我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的一些个人观点和反思,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地理学课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地理学知识和社会发展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多元化观点的能力。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
达;产业结构成熟 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 提供就业机会。
反思· 归纳 本题主要通过对 A、B 两区域的比较,考查区域的基 本特征, 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区域联系及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展等。 通过对地理统计表的分析, 考查学生灵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通过对比表格 中数据,可得出 A、B 两区域的发展优势,并且通过两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知在区域间流动的要素以及这 些要素流动的意义。
差异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 性 域发展
开放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性 协调发展
真题 1 (2009· 江苏地理)我国 A 区域位于沿海, 海陆交通 便利;B 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 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
区域 项目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千公顷) A 2 239 27 080 989 B 3 508 55 375 2 760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位于30°N附近,地 大致位于43°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48°N,地处我国 中部,长江入海口 东北地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水田较 黑土分布广,旱地 分散,人均低于全国 集中连片,人均高 平均水平 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乏 石油丰富
矿产资源条件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种植业 地理环境 类 型 主 要 农作物 水稻、 油菜、 棉花 熟 制 农业其 他部门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 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 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 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历史长, 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 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 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 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 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依据材料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 型,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 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 积,后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
工业化、 城市化推 进到比较 高的水平, 加工制造 业向资金 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 型全面升 级
第二、三
产业在国
逐渐缩小,内生产总
现代化的 值中占相
交通运输 当大的比
网络和信 重,第三
息商务网 产业的增
络逐步形 长速度和
成
产值比重
超过第二
产业
大幅 度 增强
80 °
90 °
(
喜
30° mm)
马
400
89m
拉
雅
山
300
200
200
4 9m
200
(℃) 30
20
河流 200 等高线 5m 城市海拔
30m 8m
A
5m
100
10
200
23.5 °
0
12
3 4 5 6 78
0 9 10 11 12 (月)
孟加拉湾
归纳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水文、气候、土壤等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发展。
首先,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的特点。
比如,山地地区因地势陡峭,土地资源有限,适合发展林业、矿业等资源型产业;而平原地区因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农业、工业等生产型产业。
此外,水资源的丰富与否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地区由于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渔业、航运业等与水相关的产业。
而内陆地区由于水资源稀缺,适合发展沙漠化防治、节约用水等相关产业。
因此,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其次,地理环境影响着社会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居住的条件和生存方式。
比如,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人类居住的条件艰苦,人们多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而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人类居住条件较好,人们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
此外,地理环境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影响。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们的出行和物资流通受到限制;而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交通发达,人们的活动和物资流通比较便利。
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地理环境还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
比如,地中海的温暖气候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孕育了地中海式的文化,蕴涵着独特的民俗、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而高原地区因为气候干燥,土壤贫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此外,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如山区、雪山、水乡等,常常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保护区。
因此,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它通过决定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与环境规划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与环境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自然和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环境规划和区域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任务。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在环境规划和区域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和环境规划两个方面探讨高中地理如何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区域内的生产、投资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过程。
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了解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 区域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现代区域发展的趋势区域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开发阶段、成熟阶段和后成熟阶段。
其中,开发阶段主要是指通过资源开发和生产、消费方式等方面发展经济的过程;成熟阶段主要是指在已经拥有一定条件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技术和理念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再次提升;后成熟阶段则是在成熟阶段的基础上,通过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现代区域发展的趋势包括城市化、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等。
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和人口趋向聚集;经济转型则是指在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持下,区域经济从传统的自然资源依赖型转向科技、信息、知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则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保护。
2. 区域间的比较与联系区域间的比较和联系是指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相关性。
比较主要是指以同一指标来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需要注意使用的指标是否准确;联系则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关注地域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3. 区域发展的政策与与环境的关系区域发展政策是指政府组织和推动的各种指导、促进、限制和引导等措施,着力于促进区域发展。
而环境则会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所以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需要考虑保护环境的方面。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农 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 度、产量等差异
业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 机械化、生产率、 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商品率等差异
工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 工业类型、规模等
业 交通、政策等差异 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
具体表现
人口规模、密度、
人口
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 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交通等差异
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
城市
规模、发展水平等
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 交通方式、通达度 人口等差异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 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转型阶段
影响 发展传统农业的
发展 条件(如土地、气 的主 候、水源等)、发
影响工业发展的条 件(如矿产资源、
资金和技术密
集型工业发展
条件(如交通、 能源、交通、市场、 要条 展资源和劳动密 信息、贸易、 技术等) 件 集型工业的条件 金融等)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人口增长过快,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少,水量小 丰富,以__④__为主
__②__
__③__ 较少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
空间分布的特点。 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45必修③ 第1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7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环境监测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第2题。 2.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了解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掌握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重点)2.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用途及应用。(重点)3.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重点)4.了解“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考点一 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
课时作业
考点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地球
遥感技术探测的范围大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效率高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不受地物阻隔的影响相对成本低
遥感的应用
总的来说,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面信息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必修3 第1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 考 · 题 型 · 研 究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知 识 · 网 络 · 构 建
时事信息型选择题 1.题型分析 . 时事信息题是指以影响时间长、 时事信息题是指以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的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而设计 的试题,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的试题,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该种题型在命题取材和设 问上有以下特征: 问上有以下特征: (1)取材于容易“地理化”的资料信息。时政地理试题毕竟有别于政治 取材于容易“ 取材于容易 地理化”的资料信息。 等其他学科的试题,对时政资料所蕴藏的空间地域性、逻辑规律性、 等其他学科的试题,对时政资料所蕴藏的空间地域性、逻辑规律性、人 地关系性等要求较强,而那些难以“地理化处理”的时政热点, 地关系性等要求较强,而那些难以“地理化处理”的时政热点,高考地 理试题中一般不会出现。 理试题中一般不会出现。 (2)取材偏向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经济活动。高考地理命题有一个价 取材偏向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经济活动。 取材偏向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经济活动 值取向的原则: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值取向的原则:引导考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国家 重大工程建设集自然地貌、区域特征、经济发展、 重大工程建设集自然地貌、区域特征、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要素于一 强调重大工程建设的考查, 身。强调重大工程建设的考查,直接体现了地理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 综合性特征, 综合性特征,也直接体现了地理学科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实 际问题的学科功能。 际问题的学科功能。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 地理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地理 配人教版
章末整合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大开发
背 景 目 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 、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围西 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 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北方地区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 便利
对外 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 对外开放较早,开发程度高 开放
欣赏
一、西部美景
昭通大山包
云南
罗平
贵州
四 川
广 西
陕 西
本来秦始皇是想要活人陪葬的,因为秦 始皇修建陵墓和长城已经耗费了大量人力物 力,他的大臣李斯怕激起民怨,就提议模仿 真人烧制陶俑代替活人陪葬,因此秦始皇就 按照他的御林军的模样烧制兵马俑陪葬,这 样他死后依然有千军万马保护他 。
秦岭
北方地区 自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然 条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件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 均有分布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南方地区 社 农业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 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 会 生产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品棉基地 经 济 工业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 条 生产 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 件 地 产业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结构 交通 以公路、铁路为主 运输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第一产业为主 第二产业迅速 上升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第二、三产业比重 大,三产为主 高
很低
较小 稀疏 较低 低水平平衡
快速提高
区域内部发展 差异 网络系统
对外开放程度 整体发展状态
不平衡增长 加快建设 逐步提高 不平衡加速发展
较小
发达 高 高水平均衡
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常用指标: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2、综合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
(HDI)
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
区域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以农业为主体 工业化阶段 的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GDP
1 传统的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较低区域 第一产业比重大 2 工业区域/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 3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 了以下五个阶段:
①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②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③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④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⑤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主要特征: l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 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 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因素主要有: 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 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 等。
优 势
劣 势 意 义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人 才、技术、资金匮乏 意义①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 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③扩 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可将西部 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 优势
分析图 1 一 8 ,从交通运 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 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的产业结构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 比例关系 。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分别 占 国内生产总值 、 三次产业的就业 的比 重、 三次产业内部构成 等。
空间差异: 农业 区域 、 工业 区域和发 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
内 蒙 古
宁
夏
重 庆
新 疆
青 海
甘肃
二、西部资源
矿 产 资 源 丰 富
太 阳 能 丰 富
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农业资源 水力资源 太阳能资源
、、、、、、
记住西部大开发 的12个省、市、自治 区。
新疆
甘 青海 西藏 内 宁 肃 夏陕 西 四川 重庆 贵州 广西 蒙
古
云南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 1~3题。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 比例为 A.37.6:17.4:45.0 B.31 6:30 5:37.9 C.15 5:24 5:60.0 D.37.6:24.5:37.9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 的是 A.① B.② C.⑧ D.④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 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区域产业结构
概念 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有什么联系?
区域发展前期: 农业为主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区域经济发展较高时期: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2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一、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10个
12个 9个
知识点导航
东北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3400℃
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4500℃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8000℃
华南热带湿润地 区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地区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地势
气候
植被
垂直分异
南方与北方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