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在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1
浙大控制考研-现代控制理论(浙大)第二章
1 A2t 2 2!
1 k
Aktk
)
b0
t 0 x(0) b0
x(t) (I At 1 A2t 2 1 Akt k )x(0)
2!
k
eAt I At 1 A2t 2 1 Akt k
2!
k
矩阵指数函数
Φ(t) 状态转移矩阵
x(t) eAtx(0) 描述了状态向量由初始状态x(0)向任意时 刻状态 x(t)转移的内在特性。
eAt I At 1 A2t 2 1 Akt k
2!
k
1)根据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求解:
eAt I At 1 A2t 2 1 Akt k
2!
k!
对所有有限的t值来说,这个无穷级数都是收敛的 。
求出的解不是解析形式,适合于计算机求解。
例:求解系统状态方程 解:
x1
x2
0 0
-11
6
-6 -11 5
试计算状态转移矩阵 eAt .
解: 1) 特征值
1 1
I A 6 -11 6 1 2 3 0
6 11 5
1 1,2 2,3 3
2) 计算特征向量:
1 1 1 p1 0, p2 2, p3 6
1 4 9
3) 构造变换阵P:
1 1 1 P 0 2 6
(A B)3 A3 B3 3A2B 3AB 2
(9) x Px Φ(t) P-1Φ(t)P P-1eAtP
证明:非奇异线性变换
x Px
n n非奇异矩阵 另一组状态变量
x Px
x P1AP x x(t) eP1AP x(0)
x Ax APx 新的系统矩阵 新的状态转移矩阵
Ax
eAt x(0) Φ(t)x(0)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1)
若初始时刻 时的状态给定为
则式(1)有唯一确定解:
若初始时刻从
开始,即
(2) 则其解为:
证明: 级数形式
和标量微分方程求解类似,先假设式(1)的解
(3) 为 的矢量幂
(4) 代入式(1)得:
(5)
既然式(4)是式(1)的解,则式(5)对任意时刻 都成立,故 的同次 幂项的系数应相等,有:
在式(4)中,令
e t e 2 t e t 2 e 2 t
x ( t ) L 1 ( s I A ) 1 x ( 0 ) L 1 ( s I A ) 1 B ( s ) U
s3
1
sIA1bU(s)(s1)(s2)
2
(s1)s(s2)1 01s
(s1)(s2) (s1)(s2)
eAtPeAtP1Pe0 1t
e0 2tP111
1et 20
02 1 e2t1 1
et e2t 2 1 2et e2t
et e2t
et 2e2t1 12et 2e2t et 2e2t
3)用拉氏变换法求解 e A tL 1 (s I A ) 1
s3
sIA1 2s
11 s3
(s
1)(s 2
或
(1)
即
2.5.2 Z 变换法
(2)
对于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也可以来用 Z 变换法来求解。
设定常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是:
对上式两端进行 Z 变换,有: 或
线性时变系统的非齐次状态方程为:
且
的元素在时间区间
(17) 内分段连续,则其解为:
(18)
证明 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故可将式(17)的解看成由初始状态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给定值)运行。
◎系统:是指按照某些规律结合在一起的物体(元部件)的组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就可称为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组成。
除被控对象外的其余部分统称为控制装置,它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职能部件。
测量元件:用以测量被控量或干扰量。
比较元件:将被控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执行元件:根据比较后的偏差,产生执行作用,去操纵被控对象。
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三条通道,即给定值、干扰量、被控量。
2、自动控制原理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而不是对某一过程或对象的具体控制实现(正如微积分是一种数学工具一样)。
◎解决的基本问题:建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描述)分析: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动/稳态性能)综合: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控制器设计(方案选择、设计)3、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4、室温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被控对象:在自动化领域,被控制的装置、物理系统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室内空气)。
◎控制装置:对控制对象产生控制作用的装置,也称为控制器、控制元件、调节器等(放大器)。
◎执行元件: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元件称为执行元件(空调器)。
◎测量元件:能够将一种物理量检测出来并转化成另一种容易处理和使用的物理量的装置称为传感器或测量元件(热敏电阻)。
◎比较元件:将测量元件和给定元件给出的被控量实际值与参据量进行比较并得到偏差的元件。
线性系统理论-郑大钟(第二版)(2013)
从作用时间 1.连续时间系统 类型的角度 2.离散时间系统
连续系统按其参数 1.集中参数系统: 属有穷维系统 的空间分布类型 2.分布参数系统: 属于无穷维系统
本书中仅限于研究线性系统和集中参数系统
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为线性系统,其模型方程具有线性属性即满足叠加原理。 若表征系统的数学描述为L 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是对系统或其部分属性的一个简化描述 ①系统模型的作用:仿真、预测预报、综合和设计控制器
状态和状态空间的定义 状态变量组: 一个动力学系统的状态变量组定义为 能完全表征其时间域行为的一个最小 内部变量组
u1
yq
u2
up
x1, x2 ,, xn
y2
yq
状态: 一个动力学系统的状态定义为由其状态变量组 x1 (t ), x2 t ,, xn (t )
所组成的一个列向量
x1 ( x n (t )
(1)整体性
1.结构上的整体性
(2)抽象性
(3)相对性 在系统的定义 中, 所谓“系统” 和“部分”这 种称谓具有相 对属性。
作为系统控制理论的研 究对象,系统常常抽去 2.系统行为和功能由整体 所决定 了具体系统的物理,自 然和社会含义,而把它 抽象为一个一般意义下 的系统而加以研究。
动态系统: 所谓动态系统,就是运动状态按确定规律或确定统计规律随时间演化 的一类系统——动力学系统。 动态系统是系统控制理论所研究的主体,其行为有各类变量间的关系来表征。 系统变量可区分为三类形式
1.2 线性系统理论的基本概貌
线性系统理论是一门以研究线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的理论和方法为基本任 务的学科。
线性系统理论着重研究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规律的可能性 和方法,以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行为和性能间确定的和定量的关系。 主要内容: 数学模型 → 分析理论 → 发展过程: 主要学派: 状态空间法 几何理论 把对线性系统的研究转化为状态空间中的相应几何问题, 并采用几何语言来对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 综合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
= α n −1 (t ) An −1 + α n − 2 (t ) An − 2 + ⋯ + α1 (t ) A + α 0 (t ) I
【例2-5】见板书
(3)α i (t )的计算公式 A的特征值互异时 α 0 (t ) 1 λ1 α1 (t ) 1 λ2 ⋮ = ⋮ ⋮ α (t ) 1 λ n −1 n
λ λ λ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2 2
⋮
2 n
⋯ λ e λ1t λ2 t ⋯ λ e ⋮ ⋮ λn t n −1 ⋯ λn e
At
2.变换A为约旦标准型 (1)A特征根互异 Λ = T −1 AT 有
例2-2 ,同例2-1
e At = Te ΛtT −1
(2)A特征值有重根
J = T AT e At = Te JtT −1
0 1 0 [例2 - 3]已知A = 0 0 1 , 求e At 2 - 5 4
若
σ ω A= −ω σ
则
cos ωt sin ωt σt e = Φ(t ) = e − sin ωt cos ωt
At
2.2.4 计算
1.根据 e At 或 Φ (t ) 的定义直接计算
1 2 2 1 33 1 n n e = I + At + A t + A t ⋯ A t + ⋯ 2! 3! k! 1 0 [例2 - 1]已知A = , 求e At − 2 − 3
现代控制理论的概念、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和优化控制,注重系统的全局性、 最优性和鲁棒性。
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工业自动化
现代控制理论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 术支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航天与航空
在航天和航空领域,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对于飞 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能源与环境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现代控制理论有助于实现能 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 通过最小化系统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二次型 代价函数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这种方 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预测控制
总结词
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预测和滚动优化的 控制方法。
详细描述
预测控制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对未来 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滚动优化控制策略 以减小预测误差。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智 能控制等领域。
现代控制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现代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而 逐步完善。
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鲁棒控 制、自适应控制等,为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更广泛和深入的理论基础。
0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建模
总结词
系统建模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它通过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详细描述
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和鲁棒性 等。稳定性表示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准确性表示系统输出与理想输出之 间的误差大小;快速性表示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鲁棒性表示系统在存在不确
第二章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表达式
即
(2-11)
(3) 列出状态空间描述iL 1 − ( R + R )C 1 2 R1 L( R1 + R2 ) − R1 1 ( R1 + R2 )C uC ( R1 + R2 )C (2-12) + e(t ) R1 R2 iL R2 − L( R + R ) L( R1 + R2 ) 1 2
§2.1 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 2.1.2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举例
例2-1 R-L-C系统,求其状态空间描述
R
u
L i
C
uC
解 (1) 确定状态变量 选择电容两端电压 uC (t )、电感通过的电流 i (t ) (2) 列写微分方程并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 基尔霍夫(Kirchhoff)电压定律,
(2-13)
令
1 − ( R + R )C 1 2 A= R1 L( R + R ) 1 2
1 ( R + R )C 2 b= 1 R2 L( R + R ) 1 2
−
R1 ( R1 + R2 )C R1 R2 − L( R1 + R2 )
n 维列向量,状态向量
a12 a1n a22 a2 n an 2 ann
n×n方阵,系统矩阵(或状态矩阵), 反映系统状态的内在联系
§2.1 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
线性控制理论总复习(2012)
(1)
线性时变系统的对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d : T AT (t ) T C T (t ) T T BT (t ) T
(2)
式中: —协状态, n维行向量; —输出, p维行向量;
如果其状态空间描述具有如下形式
ˆ ˆ ˆ ˆ x Ao x bou
其中:
0 0 0 1 1 ˆ Ao 1 n-1
ˆ ˆ y co x
ˆ co 0 0 1
则称此状态空间描述为能观测规范形。
25
总复习:现代控制理论
2.PBH秩判据
i I A rank n; C
i 1, 2, , n
3.对角线规范型判据
4.约当规范型判据
13
总复习:现代控制理论
3. 对角线规范型判据(※)
当矩阵A的特征值 1 , 2 ,, n 为两两相异时,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 x Ax x(0) x0 t0 y Cx
x (t ) L1 X ( s ) L1 (s A) 1[ x0 +B U ( s )]
9
总复习:现代控制理论
第4章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一、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可控性判据(※) 1.秩判据
rankQc rank B AB An 1 B n
2.PBH秩判据
rank i I A B n
i 1, 2, , n
3.对角线规范型判据 4.约当规范型判据
10
总复习:现代控制理论
3.对角线规范型判据(※)
当矩阵A的特征值 1 , 2 ,, n 为两两相异时,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 x(t ) Ax(t ) Bu (t ) x(0) x0 t 0 完全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对角线规范型
现代控制理论第2章 线性系统的运动
定义矩阵向量eAt为状态转移矩阵
于是齐次状态方程的解为:
x(t ) e x(0) e x0
At At
(2 7)
另用拉氏变换法求解齐次微分方程:
x(t ) Ax(t ) sx(s) x(0) Ax(s)
x(s) (sI A) x(0)
1
拉氏反变换后得到齐次状态方程的解:
2. 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
a. 直接求取;
b. 拉普拉斯变换;
c. 化矩阵A为对角型或约当型;
d.化矩阵指数 e At
为A的有限项。
(1)线性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基本性质
1 2 2 1 i i Φ(t ) e I At A t A t (2 9 1) 2! i!
表明 (t ) 具有分段组合的性质。
④ Φ1 (t ) Φ(t ) , Φ1 (t ) Φ(t ) 证:根据性质①和③及逆矩阵定义,有
Φt t Φt Φ t I Φ t t Φ t Φt I
Φ 1 (t ) Φ(t )
At
t0 0
x(t ) (t t0 )x(t0 )
x(t ) (t )x(0)
(2 10)
(2 9)
状态转移矩阵 (t )包含了系统自由运动的全部信息, 完全表征了系统的动态特性,A的状态矩阵唯一。
几点解释:
① 如果t为某给定常数T,那么零输入响应 x(t ) 就是状 态空间中由初始状态 x 0 经线性变换常数阵 (t ) 所致。
(一)齐次状态方程解的一般表达式
x(t ) A(t )x(t ),
x(t0 ) x0 ,
2
t t0
i
b 2t bi t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现代控制理论》教学
现代控制理论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现代控制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Course Code: 302147020302147020课程类型:Course Type:选修课Elective课程名称:Course Name: 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授课对象:Audience:本科三年级学生Junior学时/学分:CreditHours/Credits 32/232/2授课语言:Language ofInstruction中文Chinese Mandarin先修课程:Prerequisite: 线性代数、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Linear Algebra, Basis of MechanicalManufactory, Fundamentals of ControlEngineering开课院系:Course offered by:机械工程系Department ofMechanical Eng.适用专业:Intended for: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Automation授课教师:Instructor:大纲执笔人:Edited by: 李敬敏Jingmin Li大纲审核人:Inspected by:专业负责人Course Leader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在学习经典控制理论后对现代控制理论的入门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非线性和复杂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广泛,从控制策略上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对被测控对象进行建模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思想和分析方法是本课程的重点。
现代控制理论是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理论,主要用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系统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定常或时变的。
它用所谓状态空间法来分析和综合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以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总复习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数学模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较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把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式表达出来,称之为输入输出描述,或外部描述;第二种是:不仅可以描述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描述系统的内部特性,称之为状态空间描述或内部描述;第三种是:用比较直观的方块图(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模型进行描述。
910 2.1 线性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1)(2)121()()()()()n n n n n c t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1)(2)0121()()()()()m m m m m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 (2.1) 式中,()r t 和()c t 分别是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n c t 为()c t 对时间t 的n 阶导数;i a (1,2,)i n =和j b (0,1,)j m =是由系统的结构参数决定的系数。
2.2 传递函数11m n b s a s --++++++11 式中1011()m m m m M s b s b s b s b --=++++1011()nn n n N s a s a s a s a --=++++()M s 和()N s 分别称为传递函数()G s 的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
2.5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A Buy C du =+⎧⎨=+⎩x x x(2.3) 2.5.2 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的关系1()()G s C sI A B D -=-+(2.4)12 2.5.3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情形一: 线性微分方程中不含输入的导数项,传递函数没有零点()(1)11n n n n y a y a y a y u --++++= (2.5)情形二 线性微分方程含有输入的导数(不超过3阶),传递函数有零点 ()(1)()(1)11011n n n n n n n n y a y a y a y b u b u b u b u ----++++=++++ (2.6) 1011111()()n n n nn n n nb s b s b s b Y s U s s a s a s a ----++++=++++(2.7)13 Chp.9 状态空间系统响应、可控性与可观性9.1 线性定常系统的响应已知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0()()(), (0)t A t B t =+=x x u x x(2.8) 状态变量的初始值为0x ,控制作用为()t u 。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1-3课程教学大纲《现代控制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现代控制理论二、课程英文名称morden control theory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四、学时与学分学时:48 学分:3五、授课对象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六、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自动控制原理等七、后续课程计算机控制八、教学目的《现代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最基本的专业理论课程,此大纲是根据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考虑到本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进一步学习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等课程的需要而编写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九、课程讲授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复习、补充有关《线性代数》的内容。
重点内容:逆矩阵、线性无关与线性相关定义、非齐次方程求解、哈密顿定理、定号性理论等。
第二章 ,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正确理解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状态空间的表达式,线性变换。
重点内容: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状态转移矩阵和状态方程的求解,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传递函数矩阵的定义。
要求熟练掌握通过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结构图建立电路、机电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状态变量图,以及能控、能观、对角和约当标准型。
难点:状态变量选取的非唯一性,多输入多输出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第三章 ,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本章重点讨论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从而导出状态方程的求解公式。
正确理解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了解线性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四章 ,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正确理解定常和离散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基本概念与判据,熟练掌握能控标准型与能观标准型,对偶原理,规范分解,理解传递函数的实现问题。
线性系统理论全PPT课件
稳定性是线性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决定了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后能否恢复到原始状态。如果一个系统是稳定 的,那么当外部干扰消失后,系统将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而不稳定的系统则会持续偏离原始状态。
03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状态空间模型
01
定义
状态空间模型是一种描述线性动态系统的方法,它通过状态变量和输入
航空航天控制系统的线性化分析
线性化分析
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中,由于非线性特性较强,通常需要进行线性化分析以简化系统模 型。通过线性化分析,可以近似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线性化方法
常用的线性化方法包括泰勒级数展开、状态空间平均法和庞德里亚金方法等。这些方法 可以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以便于应用线性系统理论进行控制设计。
线性系统理论全ppt课件
• 线性系统理论概述 • 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 • 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 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 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 • 线性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线性系统理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线性系统理论是研究线性系统的 数学分支,主要研究线性系统的 动态行为和性能。
特点
线性系统具有叠加性、时不变性 和因果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 线性系统理论在控制工程、信号 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线性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动态性能指标
描述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性能指 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振荡
频率等。
状态空间分析法
通过建立和解决线性系统的状态方 程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可以得 到系统的状态轨迹和响应曲线。
频率域分析法
通过分析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来描 述系统的动态性能,可以得到系统 的频率响应曲线和稳定性边界。
现代控制理论(第二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H[t0 ,)
yc
1
yc
u
t t0 0
容易得到其解
yc
(t )
e
1t
yc
(0)
t
e1
(t
)u(
)d
显然,若其初始条件
yc
0
(0)
不能确定,则不能
唯一地确定其输出。
1.非零初始条件与脉冲输入
零初始条件: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是指系统在初 始时刻没有能量储备。
注意:在建立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时, 必须假设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
单变量线性时变系统输入-输出关系: y L(u)
用符号 g(t,τ) 表示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即
g(t,τ)L( (t ))
注意: g(t,τ) 是双变量函数; τ— 代表δ函数作用于系统的时刻; t — 代表观测其输出响应的时刻。
结论1:对单变量线性时变系统,u(t)为其输 入变量,g(t,τ)为其单位脉冲响应,在初始
y
kp
u
s3 1s 2 2s 3
若对其参数一无所知,它的控制律设计就会复 杂得多,而稳定性的分析事实上是无法进行的。
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仅在松弛的条件下才能采用。
若系统在t0时刻是非松弛的,输出 y[t0 ,) 并不能单
单由 u[t0 ,) 所决定,即关系式 不成立。考察简单的一阶系统:
y[t0 ,)
初始条件不为零时,可以将非零的初始条件等 效成在初始时刻的一个脉冲输入。
单位脉冲函数(δ函数 )
令
0
(t
t1
)
1
0
t t1 t1 t t1 t t1
当Δ→0时, (t t1) 的极限函数,即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关键:选取输出量导数为状态变量
【例】
设系统
u
y
y
y
y
6
7
41
6
=
+
+
+
&
&
&
&
&
&
解:
选择状态变量
令:
3.从微分方程出发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则:
b. 系统输入量中含有导数
原则:使状态方程不含u的导数。
系统输入量中含有导数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由上式求导得:
整理得:
则:
续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注 意:这种方法不适用。 可先将微分方程画为传递函数,然后再由传递函数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注 意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例】
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例】 已知状态转移矩阵为
,试求
和A。
拉氏反变换,有
则
【例】试求状态方程的解。
,初始条件为
解:
拉氏变换法例题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则:
三、 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 [要求熟练掌握]
证明:
有
成立
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5.
6.
7.
证明:
续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其中:
(2)可观测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其中:
可观测标准形例题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江苏大学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考试必备--第2章
t0 , t 上为时间
为存在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x (t )
第2章 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
江苏大学电气学院
从数学的观点上看,上述条件可能显得过强而可减弱 为如下3个条件: (1)系统矩阵A(t)的各个元 aij (t )在时间区间 t0 , t 上为 绝对可积,即有:
t aij (t ) dt , i, j 1, 2,, n
性质9 e 的相似变换 如果矩阵A的特征值互不相同,并且存在非奇异变换 矩阵P,使得 A PAP 1,由 e At定义可得到:
At
e At Pe At P 1
第2章 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
At e 三. 几种典型的矩阵指数函数
江苏大学电气学院
由于矩阵指数函数 e At在计算线性系统的响应起着十分
第2章 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
江苏大学电气学院
二. 状态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条件
当所选的状态变量不同时,所得状态方程不同,故状 态方程不是唯一的。对任意的初始状态,只有当线性系统 的状态方程的解存在且唯一时,对系统的分析才有意义。 从数学上看,这就要求状态方程中的系数矩阵和输入作用 满足一定的假设,它们是保证状态方程的解存在且唯一所
上式表明,条件(2)和(3)还可进一步合并为要求
B(t)u(t)的各元在时间区间上绝对可积。 对于连续时间线性定常系统,系数矩阵A和B为常数矩 阵且各元为有限值,条件(1)和(2)自然满足,存在惟
一性条件只归结为条件(3)。 在本章随后各节的讨论中,总是假定系统满足上述存 在性和惟一性的条件,并在这一前提下分析系统状态运动 的演化规律。
At e 性质7 积的关系式
d At e Ae At eAt A dt
线性系统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在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 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 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 分析和设计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动控制理论进入一 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 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系统 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 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
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凡单个输入与单 个输出的系统称为单变量系统,多个输入 或输出的系统称为多变量系统。
控制与控制变量,按给定的指令使某物理量 改变的行为称为控制,为了使系统完成规 定的任务必须对系统加上适当的控制信号, 此类系统输入变量又称为系统的控制变量。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控制量u(t)是根据事先对 系统的了解来确定的,它不受系统的输出y(t) 的影响,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开环控制。把系统 信息(如输出量y(t))反作用到系统输入u(t)上 的控制方式称为闭环控制。
输入-输出描述,有y(t) G(t, )u( )d其中G(t, )称
为系统的脉冲响应矩阵G(t, ) [gij (t, )]rm,其中gij (t, )
表示第j个输入端输入一个脉冲 (t ),其它输入端都只
有零输入时,系统第i个输出端的响应。
线性松弛因果系统 由于系统在t 时是松弛的,
可由上式求出。
H (t )称为系统的 脉冲响应函数 ,其意义为在时刻对
——————————
线性松弛系统施加一脉冲函数而得到的系统输出。
H (t ) g(t, ), g(t, )中变量 表示函数加于系统的时
刻,而变量t则为观测输出的时刻。
y(t) g(t, )u( )d
推广到多变量线性松弛系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数学模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较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把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式表达出来,称之为输入输出描述,或外部描述;例如:微分方程式、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
第二种是:不仅可以描述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描述系统的内部特性,称之为状态空间描述或内部描述;它特别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也适用于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和随机控制系统。
第三种是:用比较直观的方块图(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模型进行描述。
同一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形式,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这些模型进行取舍,以利于对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
许多表面上完全不同的系统(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和经济学系统)有时却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数学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模型表达了这些系统的共性,所以只要研究透了一种数学模型,也就能完全了解具有这种数学模型形式的各式各样系统的本质特征。
2.1 线性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1)(2)121()()()()()n n n n n c t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1)(2)0121()()()()()m m m m m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 (2.1) 式中,()r t 和()c t 分别是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n c t 为()c t 对时间t 的n 阶导数;i a (1,2,)i n =和j b (0,1,)j m =是由系统的结构参数决定的系数。
一般情况下,列写控制系统运动方程的步骤是(建模过程):首先,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其次,根据系统运动特性的基本定律,一般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依次写出各元件的运动方程,在列写元件运动方程时,需要考虑相接元件间的相互作用;最后,由组成系统各元件的运动方程中,消去中间变量,求取只含有系统输入和输出变量及其各阶导数的方程,并将其化为标准形式。
2.2 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是在时间域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在给定外部作用和初始条件下,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响应。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特别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求得结果。
但是,如果系统的结构改变或某个参数变化时,就要重新列写并求解微分方程,不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2.2.1 拉氏变换拉氏变换是传递函数的数学基础,因此在讨论传递函数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拉氏变换的有关概念、性质和结论。
1. 拉氏变换的定义若将实变量t 的函数()f t 乘上指数函数st e -(其中s j σω=+是一个复数),并且在[]0,+∞上对t 积分,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函数()F s ,称()F s 为()f t 的拉氏变换,并用符号[()]L f t 表示。
0()[()]()st F s L f t f t e dt +∞-==⎰ (2.2)上式就是拉氏变换的定义式。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拉氏变换将原来的实变量函数()f t 转化为复变量函数()F s 。
通常将()F s 称作()f t 的象函数,将()f t 称作()F s 的原函数。
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见附录A 。
2.2.2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特点一、 传递函数的定义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面的n 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1)(2)0121()()()()()n n n n n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1)(2)0121()()()()()m m m m m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 (2.3)式中,()r t 和()c t 分别是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n c t 为()c t 对时间t 的n 阶导数;i a (0,1,)i n =和j b (0,1,)j m =是由系统的结构参数决定的常系数。
如果()r t 和()c t 及其各阶导数在0t =时的值均为零,即满足如下的零初始条件(1)(0)(0)(0)(0)0n c c c c -===== (1)(0)(0)(0)(0)0m r r r r -=====则根据拉氏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对(2.3)进行拉氏变换,并令()[()]C s L c t =,()[()]R s L r t =可得由()[()]()n n L f t s F s =(2.4)得到)()]([)(s C s t c L n n =,)()]([)(s R s t r L n n = L [()(1)(2)0121()()()()()n n n n n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a c t ---+++++]()(1)(2)0121()()()()()m m m m m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b r t ---=+++++ (2.5)1011[]()n n n n a s a s a s a C s --++++1011[]()m m m m b s b s b s b R s --=++++由传递函数的定义可得系统(2.3)的传递函数为11m n b s a s --++++++式中1011()m m m m M s b s b s b s b --=++++ 1011()n n n n N s a s a s a sa --=++++()M s 和()N s 分别称为传递函数()G s 的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
2.5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描述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而且可以描述系统的内部特性,特别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也适用于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和随机控制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讲,状态空间描述是对系统的一种完全描述。
2.5.1 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状态:指系统的运动状态。
设想有一个质点作直线运动,这个系统的状态就是质点每一个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状态变量:道这些变量在任何初始时刻0t 的值和0t t ≥时系统所加的输入函数,便可完全确定在任何0t t >时刻的状态。
一个用n 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有n 个独立变量,当这n 个独立变量的时间响应都求得时,系统的运动状态也就完全披揭示了。
因此可以说,系统的状态变量就是n 阶系统的n 个独立变量。
需要指出,对同一个系统,选取哪些变量作为状态变量并不是唯一的,但这些变量必须是互相独立的,且个数等于微分方程的阶数。
对于一般物理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唯一地取决于系统中独立储能元件的个数。
因此,系统状态变量的个数又可以说等于系统中独立储能元件的个数。
状态向量:如果n 个状态变量用1()x t 、2()x t 、、()n x t 表示,并把这些状态变量看作是向量()t x 的分量,则向量()t x 称为状态向量。
记为12()()()()n x t x t t x t ⎡⎤⎢⎥⎢⎥=⎢⎥⎢⎥⎢⎥⎣⎦x 或[]12()(),(),,()Tn t x t x t x t =x 状态空间:以状态变量1()x t 、2()x t 、、()n x t 为坐标轴构成的n 维空间。
系统在任意时刻的状态()t x 都可用状态空间中的一个点来表示。
已知初始时刻0t 的状态0()t x ,可得到状态空间中的一个初始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t x 将在状态空间中描绘出一条轨迹,称为状态轨迹线。
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的状态变量与系统输入量之间关系的一阶微分方程组,称为系统的状态方程。
输出方程:描述系统输出量与状态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为系统的输出方程。
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组合起来,就构成对一个系统动态的完整描述,称之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通常,对于单变量系统(单输入单输出),状态方程习惯写成如下形式1111122112211222221122n n n n n n n nn n n x a x a x a x b u x a x a x a x b u x a x a x a x b u =++++⎧⎪=++++⎪⎨⎪⎪=++++⎩ (2.7)输出方程为1122n n y c x c x c x du =+++ (2.8) 写成矩阵向量形式为A Bu y C du =+⎧⎨=+⎩x x x (2.9) 式中[]12,,,T n x x x =x 表示n 维状态向量; 111212122212n n n n n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121n n b b B b ⨯⎡⎤⎢⎥⎢⎥=⎢⎥⎢⎥⎢⎥⎣⎦,[]121n n C c c c ⨯=,dA 、B 、C 、d 分别表示系统内部状态的系数矩阵(系统矩阵)、输入对状态作用的输入矩阵、输出与状态关系的输出矩阵、直接联系输入量与输出量的直接传递函数(或称前馈系数)。
推广到11221122 (1,2,)i i i in n i i ip p x a x a x a x b u b u b u i n =+++++++= (2.10) 11221122 (1,2,)j j j jn n j j jp p y c x c x c x d u d u d u j q =+++++++= (2.11) 写成矩阵向量形式为⎩⎨⎧+=+=Du Cx y Bu Ax x (2.12) 式中x 和A 同单变量系统。
12T p u u u ⎡⎤=⎣⎦u 表示p 维输入向量;111212122212p p n n np n p b b b b b b B b b b ⨯⎡⎤⎢⎥⎢⎥=⎢⎥⎢⎥⎢⎥⎣⎦ 表示输入矩阵; 12T q y y y ⎡⎤=⎣⎦y 表示q 维输出向量;111212122212n n q q qn q n c c c c c c C c c c ⨯⎡⎤⎢⎥⎢⎥=⎢⎥⎢⎥⎢⎥⎣⎦ 表示输出矩阵; 111212122212p p q q qp q p d d d d d d D d d d ⨯⎡⎤⎢⎥⎢⎥=⎢⎥⎢⎥⎢⎥⎣⎦ 表示直接传递函数矩阵。
上述系统可简称为系统(,,,)A B C D 。
用状态空间表达式描述的系统也可以用框图2-25表示系统的结构和信号传递的关系。
图中的双线箭头表示向量信号传递。
x2.5.2 状态空间表达式与传递函数的关系同一系统的两种不同模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并且可以互相转化。
以下是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讨论。
设要研究的系统的传递函数为()()()Y s G s U s = (2.13) 该系统在状态空间可表示为A Bu +x =x (2.14) y C Du =+x (2.15) 式中x 为状态向量,,u y 分别为输入量和输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