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作文题“预测”的解析及范文(有批注)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作文题“预测”的解析及范文(有批注)

2017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解析及范文(五篇范文均有批注。

69分的《预测与立命》,67分的《活在当下,莫问前程》,64分的《深思慎取》,61分的《善预可知,善待未知》及优秀作文提纲)原题回放:预测,是指事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类型:现象类时评型话题词:乐于接受预测材料侧重:我们要明确:乐于接受预测≠乐于预测。

我们要应思考预测的现实意义。

当前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预测,有些言之凿凿,有些骇人听闻,有些令人担忧,有些令人兴奋。

面对“琳琅满目”的预测,人们是该相信还是怀疑预测?人们应该相信什么样预测,不相信什么样预测?人们是否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的预测,不相信“自己不愿意相信的”预测……立意时,在观点明确,集中论述的基础上,也要注意辩证,不要全盘否定或肯定“预测”的意义,而应有所侧重地进行分析一、为什么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1.预测源于对未来的恐惧心理,对于未来有明确的预测,能帮助我们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

2.现代科学已经助人摆脱了蒙昧,有识之士对未来的预测也更加科学、合理,可靠性高。

3.世界变化快速而剧烈,只有拥有远见,预测未来,才能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好准备。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势不可违,只要顺势而为,才能把握时代机遇,获得成功。

二、为什么对生活的预测不以为然?1.预测存在着巨大的变数,情况多变,根据过往情况或当下情况进行的预测,往往并不准确。

2.预测是人的主观推测,乐观者作乐观预测,悲观者作悲观预测,均可能与事实不符。

3.当下传播预测变得极为容易,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充满主观臆断色彩的预测,我们应保持理性,不予接受4.无法大环境如何变化,世间运行的真理不变,只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就能独立于世。

5.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接受别人的预测。

真正伟大的人物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会大胆开拓,创造未来。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201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201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l0分)1.(5分)按要求填空。

(1)家住吴门,。

(周邦彦《苏幕遮》)(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三、标题2.(2分)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3分)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就是自然而然。

“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

“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

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

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

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

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

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

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

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

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解析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蜂飞蝶舞绕花枝,捷报传来甜如蜜。

笑逐颜开告亲友,合家欢乐享不够。

举杯畅饮庆题名,实现梦想笑盈盈。

开辟人生新航线,执着进取书灿烂。

愿你前途无限美好。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2017上海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看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神是什么样子?人造出的神与鬼,不论多么狰狞,也不论多么恐怖,本质大都是人模人样。

在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不论是绘在彩陶上的或是刻画在器物上的,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

这样的神面,表现出特别的恐怖感,你觉得它像人,但并非人。

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大约是一个通例。

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

这样的神面,是史前人制作的神灵的简化图形,它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头面,而是以头以面代表神灵的本体,头面是神灵完形的一个象征,是一个简约的造型。

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有像良渚文化玉器上雕刻的那些神面,神面装饰在一些玉牌、玉钺和玉琮等礼器上,神面刻有向上与向下龇出的獠牙,显出庄重与威严之感。

从良渚人制作的神面看,有的神面是有体有面的完形,而大多都是简化的只有嘴与眼的脸面。

大量的神面都是这样简化的结果,而最经典的简化,就是最后只留下了神的一双眼睛。

玉琮上许多的神面,只有眼或嘴的刻画,或者连嘴也不见了。

这样看来,对于良渚人来说,神的眼睛应当是最受他们关注的。

若干件收藏在各地博物馆的传世品玉神面,是研究者经常提到的一些藏品,如美国福格美术馆收藏的一件,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也都有龇牙瞪眼的模样。

这些收藏品的年代并不容易确定,有的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有的可能晚到商周之际。

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玉器往往被归入新石器时代。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近在山西曲沃羊舌村西周晋侯大墓中出土的一件神面玉饰,玉神面扁平形,正面阳刻狰狞兽面,臣字形大眼,上下均有一对獠牙龇出。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汇总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汇总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人生的变数人生充满机会,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有些人发现了,有些却茫然不知;有些人在不断地创造机会,有些人却在苦苦地等待机会。

前者的人生都注定是辉煌鲜明的,而后者却黯然无光。

一群天鹅,在突然骤变的气温变得不知所措。

其实湖面并没有被完全冰封,它们仍有走的机会。

但是,如果在不准备南迁,天鹅就会死亡。

没有被滞留的少数却把握主了机会,逃出了生天。

如果当时没有发现机会并把握住机会,它们会怎么样?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把握住机会而因此成功,可是又有多少人与机会失之交臂而碌碌无为。

当拿破仑还是一个上尉时,在参加战争时,因提出作战方案而被赏识。

拿破仑立即意识这是一个机会,要奋力一搏,于是全身心投入策划中,显示了过人的精力,才智和胆略。

他的这次战役中锋芒毕露,叱咤风云。

如果当时他受夸奖后只是沾沾自喜,而没有继续努力,把握机会,那么还会有名垂千古的他吗?当孟浩然四十多岁在京城游历时,被王维邀请到内署作诗,大显身手。

但是,当他知道圣上玄宗来临是,却被吓得躲到床底下。

当玄宗问他诗时,他却朗诵些怨天尤人的诗,引起玄宗的不满。

这两次机会,本是可以平步青云,但他却浪费了。

如果当时他是毅然面对圣上,朗诵雄心勃勃的诗,有怎么会落得被放还而不被重用的下场呢?同时苹果苹果落地,牛顿抓住了机会一举成名;同是洗澡水溢出,阿基米德抓住了机会博得赏识;同是两个真空的球体吸引,托里拆利抓住了机会享誉世界。

同样是机会,抓住机会的人就扶摇直上,放弃机会的人就在成功边缘徘徊。

能否把握机会,这就是人生的变数。

那些年那一次又一次的微不足道,在我的心里系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蝴蝶结。

——题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了,一次又一次,那些心灵的触动,便拼出了那些年的青春年华。

脑海里的记忆册不停的翻着,目标锁定在了一个片段,那是我十岁,你刚满三十六。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特别白。

那雪花儿在空中打着旋儿,慢慢地飞向大地的怀抱,落到了它们的同胞身上。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推荐文章老规矩高考满分作文4篇热度: 2015高考作文最新范文4篇热度:201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4篇热度:2017高考作文搞笑段子汇总热度:写传统文化的高考作文热度:高考作文也已成为近几年媒体的关注热点,而高考满分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笃学创新,最具风采千古江山,英雄有觅,风流不曾被雨打风吹去。

今有大李为解除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又有老王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还有小刘用相机带人们体验生命光影,品味大千世界。

我不禁感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王于平凡中彰显着不平凡,这种风采值得我们追求;小刘用生命去感受世界的美,这种风采亦值得赞扬;但我更觉得,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带动国家学术的向前迈进。

这种笃学创新的学术风采更值得我敬佩,也更值得整个社会去褒扬和追求。

笃学。

当下我们少了“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者,却多了“意粗气躁,一事无成”的懒人;我们少了“博学笃志,不问功名”的求学者,却多了“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的世俗人;我们少了埋头苦干,潜心于学术的价值追求,却多了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浮躁之风。

在人们精神日甘堕落,社会风气日趋奢靡的今天,大李笃学的精神更显弥足珍贵。

幸而,我们有梁思成潜心于学术,专心写出《营造法式》;我们有季羡林于牛棚中仍能笃志研学,写下《牛棚杂忆》;我们还有大李身体力行,笃学敏思,为当代治学环境又注入一股清风——此等笃学风采,值得我们追求!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生命和灵魂,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但当下市场上山寨抄袭大行其道,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创新精神难以得到肯定和赞扬。

文凭造假,论文抄袭,学术领域创新能力弱的种种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引起我们忧虑和深思。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解读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解读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解读题目写作题目(70分)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深化创新改革形成思辨风格2017年是上海高考改革的元年,社会各界对于今年高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改革不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优化。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算是过去的尊重和传承,但也有新的亮点,有了很多的惊喜。

“预测”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考生对这一题目都有话说,但“话”说得好与坏恰恰是考生不同作文水平的体现。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题目先给预测进行界定。

“预先”突出超前性,“推测’’有推理的意思,意为所做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空穴来风,因此“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但由于是“推”,意味着还没有发生,所以必然会有一定的不确定、不稳定性。

因此,对于预测,我们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哪些能信,哪些不能信需要考生辩证地去思考。

再次,“生活充满变数”为思辨创造了至少一个方面的可能。

既然充满变数,那还有没有必要预测生活?反过来,因为充满变数,所以预测就更具挑战性,更富有魅力。

在魔都上海,“变数”与“预测”互为矛盾。

相生相克。

还有,两类“有的人”对预测的不同态度体现了社会的多元与包容。

差异既缘于个人秉性趣味的不同,也在于既往预测的准确与否。

“乐于接受者”是预测的主要市场,“不以为然者”则倒逼预测不断提升质量。

在已经列举的两种情况之下,存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可能性,比如在某些领域,面对不在少数、泛滥成灾、意图不轨的预测,相比略显轻描淡写的不以为然,决绝的批判和驳斥恐怕是更加正确的态度;还有更加隐晦的,比如对“预测”,除了一般的接受者,存在着实施者和推波助澜者,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接受”,目的或阳光或阴暗,显示着大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真题在线】26.预测,是指事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依旧保持着“海派”特色: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辩证思维。

既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熟悉、有话可说的概述性社会现象,又为考生深入思考、通过作文展现思维品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文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

第一句中的“预测,是指预先推测”,对关键词“预测”加以解释。

第二句沿袭了前几年高考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

我们从中可以审出这些信息:第一,“生活的预测”对“预测”的这一关键词理解起到收敛、约束作用;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扣住这一关键词进行论述,很可能就偏题。

第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第三,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

这种矛盾的态度,考生不能简单选其一而论述,必须思考这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

第四,“生活充满变数”这是材料结论的一个前提条件,考生不应该忽视,更是引导考生在思考生活前提下,论述“预测”的重要性。

然而,每年上海都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直接倒在審题的起跑线上,究其原因,不外乎为:没有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忽视关键词的修饰词;偏题的考生,还普遍存在没有扣住材料中的逻辑关系。

所以审题绝不仅仅要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审出材料中的逻辑关系,这关乎你的作文是否合格。

超越预测,返璞归真通常,我们把生活的“亮面”交给他人,交给一代又一代人从“荒原”上建构起来的秩序;生活的“暗面”没人知晓,有人交给上帝,有人交给命运。

而人们总渴望在黑暗里点起灯火,尽管不甚分明,但这样的光亮,还是让无助地行走于黑暗中的人心里多少有了底气。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预测。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解析及点评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解析及点评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解析及点评从山的那边走来,走进高考,同学们不容易。

相信自己,正常发挥,高考栏目为你们提供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解析及点评,相信你是最棒的!高考原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析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去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相比,今年以“预测”为题,又回到了前几年宏观思考的层面。

黄荣华老师表示,今年作文题目延续了上海卷作文一贯的思辨性,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发展理性思维的品质。

同时今年的题目又更直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与时代、个人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将自己跟社会、世界联系起来,让个人融入时代、融入世界,对“万物息息相关”进行深度思考。

从具体写作上,学生既可以赞同“可以预测”,比如通过研判时代风云和变化,做时代的“弄潮儿”;也可以反向思考,从“命运不可预测”的角度切入,万物瞬息万变,生活中没有发生不了的事情,只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学生还可以从“做人生的设计者”入手,做生活和工作的设计者,但同时又要有豁达的态度。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黄荣华老师还列举了高中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的第一句话,“虽然是有天命的,但难道没有人事的关系吗?这是欧阳修的观点,那么反之亦然,学生都可以寻找角度来写。

”延伸阅读借物抒情法【特点】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托物言志法【特点】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点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点评-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点评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

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

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及其点评(精品)

(2017·全国卷Ⅰ作文)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评一]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的材料“通过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谓是国际视野,全面驱动,奏响时代最强音。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时政,关注热点,倡导国际视野。

作文材料中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科技、环保、城乡、出行、购物等八大门类,充分体现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特征,充分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现实问题,同时具有国际视野,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承担中国公民向外国青年推介中国的责任意识,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展望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显的“立德树人”导向功能。

2.全面驱动,尊重个性,引导独立思考。

今年的高考作文,既有“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的数量限制,又有“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内容驱动,还有“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对象规定和目标达成,同时更有“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的思维驱动;四重驱动层层叠加,对考生任务驱动的复杂性和思维驱动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但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求,这对于思维能力欠佳的考生来说难免会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必须狠抓思维训练,让考生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写作。

3.取材方面,容易写作,却又难以出彩。

“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特别是文科生,在政治课上肯定多有接触,即使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加之试题多角度的提示,考生若从十二个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来写,肯定会忽视本次作文的核心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进而导致偏题。

充满创意思维的命题——2017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解析

充满创意思维的命题——2017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解析

品, 不必 太过认 真 : 有 的考 生 可能 觉 得未 知 的人

… … … … … …
三l l

生才精 彩 , 无 须预 测 : 有 的考 生认 为 大事 要预 先 推测, 小 事就 顺势 而 为 ; 有 的考 生认 为生 活充 满 变数 , 预 测往往 白费功 夫 : 还 有 的考 生可 能谈 论
鳗 高 考 马 后 炮 a 局 芍 与 届

充满 创意 思维 的
供稿 / 杜秋 平 一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附中
o 一 年 高 考 上 海 卷 作
预测 , 是指 预 先推 测 。生 活充 满 变数 , 有 的人 乐 于接 受 对 生活 的预 测, 有 的人则 不 以为然 。请 写一 篇 文章 , 谈谈 你 的思考 。
/ j 、 时 内写一篇 文章 。 这 样 的考试 不存在 标; 隹答案 , 但是, 学生 的知识 储 备
和创 意 思维 能力都 能从他 们 的文 章 中反 映 出来。 当然 , 创 意思 维并 非 否 定 或不 要辩 证思维 , 而 是 更加开 阔 、 更具 思考 的价值 。
高 考 马 后 炮 口 囵
经 将立 意做 了一 定 的限制 ,思 维 的发散 度就 相 对 弱得 多。

当然 , 我们 也 可 以综合 两个 对 立面 , 用辩 证统 一 的观点 来看 。考 生最 好 能围 绕 “ 预测” 这 个词 语 独 立思 考。 每 个人 对预 测都 有 自己独 特 的观点 , 比如有 的考 生认 为 ,预测 只 是生 活 的一 剂调 味
要求 1自拟题 目: 2 . 不 少于 8 0 0字 。
先从 题 目特征 入 手解题 是最 有 效 的方式 。2 0 1 7年 上海 卷高 考作 文 题 目既延 续 了 2பைடு நூலகம்0 1 6年题 目思 考生活 普遍 现象 的特 点 ,又 开拓 了思 维的

上海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

上海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

上海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
2017年高考考试已经圆满的结束了,以下“上海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由高考栏目整理而出,希望每一个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今年的高考作文指向预测,生活可预测的吗,这实际上指向的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学生可以就此展开思考。

题目又说,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不以为然,不同的人,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和视角,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视角,年轻学生又该怎么看待。

总体来说,今年秋季高考作文题,延续去年高考和今年春考作文命题的风格,既温和又大气,同时有理性思考的空间。

对学生来说,题目有很深的哲学意味,既能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有能呈现学生的思维品质。

无论是题型、难度或思维品质,今年命题和平时教学的契合度较好,对高中平时教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

三一文库()〔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2017年高考在昨天已经全部结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及点评,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试题引导考生结合社会生活背景对长期而广泛存在的预测行为进行思考,较有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

预测是人类应对未知的重要行为,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预测的工具越来越强,运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预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近年来也备受瞩目。

因此,如何看待预测行为,采取何种态度面对与自己有关的预测,成了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题目提供了需要考生思考的行为,也指出社会既有态度的分歧。

考生要对题目提供的现象进行充分思考,首先要联系题目中“生活充满变数”这一背景考察预测行为出现的原因以及这一背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然后需要联系自身个人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思考个人对待预测所应采取的态度。

题目内容有一定的历史感,也关乎生活实际,而思考的方向则指向理性精神。

从呈现方式来看,作文题目语言通俗,表达清晰,且在下达写作指令前对核心概念做了必要的界定和思考方向的引导。

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考生尽快适应题目内容,降低审题难度,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从而更好落实作文所要求的测量目标。

从测量目标来看,考查非常明确,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分析、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对考生作文能力测量的干扰。

作文题目勾连预测行为的久远性和现代生活的新趋势,一方面既可以让考生调动积累,又可以让考生从身边提炼事例;另一方面,由于内容与考生生活具有一定关联度,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让考生有话可说,使得测量更集中于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来看,作文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

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2017年高考上海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2017年高考上海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2017年高考上海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高考过后,青春的年华就像也随着那一张高考试卷被上帝收走,2017年高考结束,高考频道公布了2017年高考上海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无论高考后的人生如何,请不要忘记曾经的努力,请继续关注高考频道!高考题目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世上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是尽自己的全力做事——不管成功与否,它都值得回味,因为有一张叫“用心”的保鲜膜在帮它哦!高考进行时,高考网为您提供的上海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摸着预筹的石头,涉过生活的激流,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生活的水是很深的,深得令人恐惧。

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预先知道自己的未来。

寺庙、道观中跪着的祈福,街头算命先生铺子前蹲着的渴望。

如果得知自己顺风顺水,一整天的阳光都是灿烂的;如果得知自己有血光之灾,虽然整个人都不太好了,但至少会尽早求符乞灵,提前消灾避难。

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巨著《俄狄浦斯王》一开场就是俄狄浦斯向祭司咨询神启。

一个对于未来的预测,也许会带来一点心安。

然而,生活真的会如老黄历上明示的每日“宜”“忌”那样可以准确地预知么?《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泄漏了甄英莲的人生秘密,细心的人们根据“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推测人物的命运。

但是,生活不是一部《石头记》。

生活的石头上,并没有刻着你我未来人生的书。

李白预计自己将能够大展鸿图,结果落得个赐金放还。

加入李璘幕府,结果落得个流放夜郎。

生活是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这条大河的激流把李白冲得体无完肤。

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只有一样东西,我能够准确地预知,那就是死亡。

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然到来的节日”。

但是准确地说来,死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结束。

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即便是瞎了的算命先生,也绝对算不准。

如果你在1929年的美国,对未来的小日子信心满满的白领的你会突然失去了工作,加入领取救济的长队伍中。

2017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2017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2017年上海优秀作文点评考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阅卷总评】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保持近年来的一贯风格:材料简约,重点鲜明突出;关注生活,思辨灵活开放。

平和而又简约的作文材料叙述方式,是上海卷作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其目的在于:要言不烦,重点突出。

这种冷静而客观的表述,以寥寥数语,托出核心关键词“预测”。

命题材料的生活情境设置,也是自2012年以来上海卷一直想要呈现的。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代入感强,有话可说,审题上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能够保障学生写作运思没有任何障碍,自然而然进入理性思辨的空间。

2011年始上海卷比较热衷这种两面或多面的表述,命题者试图营造一个思维开放的氛围。

材料中,只是客观地呈现人们的两种态度,你可接受此,亦可接受彼。

没有潜在的预设,也没有既成的导向,不干扰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但是必然引起思辨。

【考题详析】材料首先对关键词“预测”做了简单的解释——“是指预先推测”,然后冠以“生活”,作为这一情境的限制,再以“充满变数”引出与“预测”相对的另一词——“变数”,最后罗列两类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

整段材料表达明了,关系明晰,要求明确,只需对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思考,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只要自圆其说。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预测”这个话题可谈较多,既可以从人生来谈,也可以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来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可知先人们生活中很看重预测。

远古如巫蛊“占卜”,近世如“章鱼‘保罗’”,正因生活中无尽的“变数”,才有“预测”的无尽魅力。

现代社会更如此,人们只有借重“预测”,早作打算,才能从容以对现代生活。

只活在当下,不去预测未来的生活,很可能被困在当下或者困在过去,不知道“未来已来”,面对未来将会无所适从。

材料中,面对这一“生活”情境人们的不同态度则是重点,是考生辨析思考的出发点。

2017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

2017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

2017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以下是正文内容,请根据题目设置格式)2017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题目:《花氓与花所》是田剧《逐梦赤子心》中的经典台词,其中“花氓”指的是矮胖、面色黧黑的小生角色,而“花所”则代表着打扮华丽、唱功出色的旦角人物。

从这个台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似乎对于“花氓”一角抱有一定的偏见或者歧视心理。

请你结合对台词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1.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偏见或者歧视心理。

2.阐述自己对于这种偏见或者歧视心理的看法。

3.谈谈你对于角色塑造的理解,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现象。

4.你可以结合生活事例、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进行论述,也可以进行适度的想象。

解析:在2017年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中,考生需要对田剧《逐梦赤子心》中的经典台词《花氓与花所》进行解读,并阐述自己对于其中的偏见或者歧视心理的看法。

台词中的“花氓”一词通常指代矮胖、面色黧黑的小生角色,而“花所”则代表着打扮华丽、唱功出色的旦角人物。

从这个台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花氓”一角抱有一定的偏见或者歧视心理。

深入解读这种偏见或者歧视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这种偏见可能源于一种固有的审美观念。

在舞台戏剧表演中,注重形象、外貌和才艺的角色往往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而矮胖、面色黧黑的小生角色可能在外貌和形象上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从而导致作者对其持有偏见。

其次,这种偏见可能与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分布有关。

在传统戏剧中,旦角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台词。

相比之下,小生角色往往扮演着配角或者次要角色,地位和台词数量较少。

这种地位和权力的分布可能导致作者在台词和形象上对小生角色抱有偏见或者歧视。

对于这种偏见或者歧视心理,我持有看法的是,舞台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花氓”还是“花所”,他们都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来服从角色塑造,相互补充和配合。

2017上海高考语文

2017上海高考语文

2017上海高考语文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命题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命题作文的一部分,总是围绕着某个主题或者话题展开,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目的,通常会在作文中加入一个标题。

然而,2017年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要求与众不同,要求在文中不要出现标题,也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这无疑为作文的撰写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利用想象写一篇短篇小说”。

在要求中没有明确规定主题和标题,只是强调要运用想象力来写作。

这样的题目给了考生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维方式,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创作。

同时,也提醒了考生在文中不要出现标题,也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文采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我们喜欢的话题,或者选择一个跟自己有关的经历或者故事,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想象和创作。

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避免在文中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这就需要我们在用词和表达上更加灵活和巧妙。

我们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同时,在文章结构上,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各个段落的内容,使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最后,要在字数和时间上把握好,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使文章呈现出完美的状态。

总的来说,虽然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要求在文中不要出现标题,也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对题目的理解和创作。

相反,这样的要求给了我们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使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来展开作文的结构和内容。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对各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考场上有条不紊地展开创作,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导读:本文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十岁月匆匆,又到高考时;豪情满怀,义薄云天志;同窗载载,探索比聪智;人生漫漫,拼搏有几时? 珍惜所有,莫待转眼逝。

高考日,祝把握机会,拥抱成功!高考资讯请关注高考网。

上海高考2017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今年高考题主要是谈对预测的看法,总体来说,延续去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风格,既温和又大气,同时有理性思考的空间。

华师大一附中语文教师管维萍:今年的高考作文指向预测,生活可预测的吗,这实际上指向的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学生可以就此展开思考。

题目又说,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不以为然,不同的人,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和视角,展现的是不同的生活视角,年轻学生又该怎么看待。

对学生来说,题目有很深的哲学意味,既能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有能呈现学生的思维品质。

无论是题型、难度或思维品质,今年命题和平时教学的契合度较好,对高中平时教学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这次作文题,不难。

看了以后,整体上觉得蛮稳妥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年轻人正好处于这个时期,走进高考考场时,对未来会有自己的憧憬和思考,这也令作文要求有了“情境化”特点。

让学生有话可说,稳妥大气,不偏不怪。

文章可以怎么写?可以天马行空,用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的——预测,接受结果还是不接受结果,不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

科学思维更强的学生,可以从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上来写;偏重人文思维的学生,可以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谈。

当然,同样从实际出发,可以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某个时刻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得非常生活化,非常感人,具备抒情性。

虽然目前高考已经文理不分科,但学生在天性上、后天训练上,总有偏重,而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不太容易写偏,只要有一定生活积淀的学生,都有话说,都可以写得出彩。

更重要的是,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三观,这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关注到此次题目体现出“过渡性”特点。

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上海近些年的考题,不是单向性的命题,而是提供了选择性,往下走的话,探索的方向是考察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即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思辨性等兼而有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