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判定孩子是多动症

合集下载

判断孩子多动症时应注意的误区

判断孩子多动症时应注意的误区

判断孩子多动症时应注意的误区孩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但是对于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有许多常见的误区。

本文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者了解这些误区,并提供正确判断孩子多动症的准则。

一、误区一:过度活跃即为多动症很多家长和教育者误以为孩子的过度活跃就是多动症,然而,多动症并不仅仅指孩子活动过多。

多动症是一种具有神经发育障碍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如果仅仅因为孩子活动过多而急于给予多动症的诊断,是不正确的。

二、误区二:孩子多动症是由父母的教养方式引起的有些人认为孩子多动症是由父母的教养方式引起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与遗传、脑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并不是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而导致的。

尽管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导致多动症的主要原因。

三、误区三:只有男孩才会患多动症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男孩才会患多动症。

实际上,多动症在男孩和女孩中都有发生的可能。

尽管男孩更容易被诊断为多动症,但女孩同样可能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

由于女孩多动症的症状表现较为隐蔽,因此常常被忽视或误诊。

四、误区四:孩子多动症会自愈有些人认为孩子多动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因此不需要特殊的干预和治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多动症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疾病,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和管理,孩子的多动症症状会持续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人际关系。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及早寻求专业的帮助,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支持。

五、误区五:多动症只影响学习成绩多动症并不仅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对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孩子多动症常常伴随着其他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社交困难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

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多动症对于孩子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六、误区六:孩子多动症只需用药治疗药物治疗对于孩子多动症的管理是有效的,然而,药物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多动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认知训练、家庭教育和学校支持等。

孩子出现这5个异常表现,可能患上了多动症

孩子出现这5个异常表现,可能患上了多动症

孩子出现这5个异常表现,可能患上了多动

多动症的5个常见表现
家长们确定要多多了解小儿多动症,假如发觉孩子消逝下述的一些特殊表现,那么就要警惕到多动症的消逝:
1、留意力特殊
这是多动症的发病所造成的一种特殊常见的症状表现,一般状况下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都会消逝留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是是留意时间非短暂的状况,而且这种留意力特殊的表现是多动症的一种核心症状,因此家长们确定要重视,假如发觉孩子在学习或者是进行其他活动的时候特殊简洁由于外界刺激而消逝分心以及留意力难以长期的状况,那么就要留意多动症的发病。

2、行为特殊
这种现象对于多动症的患儿来说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表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一般都极简洁消逝行为冲动的状况,而这种行为冲动很简洁导致一些不利后果消逝。

3、活动过多
多动症儿童会显得特殊担忧宁,简洁消逝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无法安静的从事某一项活动。

4、学习困难
这也是多动症的一种特殊的症状表现,由于患儿无法集
中于学习,因此会导致其学业成果和其智力消逝完全不匹配的结果。

5、品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攻击性行为,而这些行为会严峻危害到他人以及社会平安。

专家建议
面对小儿多动症,家长们确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发觉后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另外,父母确定要留意给孩子培育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与孩子正确的教育方式。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摘要:儿童多动属于不良行为,应及早干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和父母要客观地、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同时,要加强正面教育,关爱孩子,尊重孩子,进行科学的行为矫正。

关键词:幼儿多动、行为矫正幼儿的多动行为是指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不由自主的表现出一些与一般幼儿不同的或与情景不相符合的反应。

具体表现为:上课时手脚不停,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无法聚精会神地完成一项作业,游戏时不能按游戏规则活动,会有无目的的运动,午餐、午睡时心神不宁等。

幼儿的多动行为是令老师和父母都感到棘手和头痛的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或多动症,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和父母要客观地、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本身就有好奇、好动的特点。

儿童进行各种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发育,而且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就是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多动行为,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行为,不要轻易给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如果孩子有多动行为,既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味批评孩子,也不能听之任之放纵孩子,因为幼儿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早干预、纠正,将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二、分析孩子多动行为形成的原因,家园同步,共同探讨纠正措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影响很大,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形成的。

因此,幼儿园要和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分析孩子多动行为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要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将纠正方案告诉给家长,使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幼儿园,家园同步,对孩子进行不良行为干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加强正面教育,关爱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爱动,行为常常出格,教师和家长如果情绪急躁,对孩子没有耐心,总是批评孩子,强行限制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形成孩子冷漠、对立的情绪,与人交往时缺乏亲和力。

多动症的小孩有什么表现

多动症的小孩有什么表现

多动症的小孩有什么表现
多动症是儿童经常都会出现的问题。

孩子本身由于年龄小,贪玩爱动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心态去要求孩子,但是多动症的儿童就已经完全超出了孩子本身的调皮好动了。

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原因比较复杂,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多动症的小孩都有什么表现。

多动症是以活动多为主要表现。

婴儿期就有好动,不安宁,喂食困难,哭闹,入睡困难,易醒,双手不停地翻弄所看到的东西等表现。

上学后在教室里坐不安稳,比较严重者擅自离开坐位在教室内走动,推撞别人,惹事生非,挤眉弄眼,作各种怪动作。

注意力不集中,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一个玩具没玩一分钟就丢下,又去拿别的玩具。

课堂上老师警告不要做小动作,病儿尽管点头答应,但转眼就弄起别的东西。

即使是有限的作业,也不能一次坐下来完成。

行为冲动,不顾后果。

学习困难,掌握词汇、计算能力也许正常,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主要是感知障碍引起对上下左右不能很好地辨别。

多动症孩子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潦草;还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为幼稚、怪僻,或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教育也无济于事。

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缺陷。

上面的内容非常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孩子多动症的具体表
现都有哪些,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妈妈们作为一个参考。

一般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至少要到两岁之后才能确诊和接受治疗,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上介绍的症状表现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

少儿多动症的六条标准

少儿多动症的六条标准

少儿多动症的六条标准第一条标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孩子往往不能持续关注某一个活动或任务,容易分散注意力。

他们会频繁中断对话,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指令,经常忘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在学习时,也会表现为不愿意看书、上课时容易走神等情况。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这些方面表现明显,就应该警惕可能患有多动症。

第二条标准:过度活动多动症的孩子活动过度,无法保持安静状态,喜欢四处走动或乱动。

他们在课堂上难以坐定,经常站起来走动,做作业时也难以保持安静。

在家庭中,他们喜欢在家里跑来跑去,很难静下心来做事情。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应该引起重视。

第三条标准:冲动行为多动症的孩子往往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表现为冲动行为。

他们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比如打破东西、乱扔东西等。

在学习上也表现为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经常搞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冲动行为,应该及时进行干预。

第四条标准:容易分心多动症的孩子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很难集中注意力。

在做事情时,他们常常一心二用,不能专心致志。

在学习时也会受到外界干扰,不能专心听讲或做作业。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容易分心,就应该留意孩子可能存在多动症的可能性。

第五条标准:易烦躁多动症的孩子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易怒、易激动。

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因为小事情发脾气、情绪低落。

在学习中也表现为不能承受挫折,一遇到困难就容易崩溃。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情绪波动大,容易烦躁,就应该考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

第六条标准:学习困难多动症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困难,比如记忆力较差、学习成绩不佳等。

他们往往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不愿意花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在考试中也容易失分,不能保持持续的注意力。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这些问题,就应该考虑是否患有多动症。

总结以上六条标准是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的重要指标。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具有这些症状,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专业医学机构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及早发现多动症,及时干预,是帮助孩子战胜这一困扰的重要途径。

儿童多动症症状表现有哪些方面

儿童多动症症状表现有哪些方面

多动症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常见一种疾病,儿童多动症的发生让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如果大家认识下儿童多动症的病症表现和危害,就能尽早的预防这类疾病,专家表示,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家长一定要认真的重视,现在我们了解一下儿童多动症的病症表现。

1. 活动频繁,是儿童多动症的重要表现症状之一。

孩子天生好动,这是很正常,但是,活动过度的频繁可能是多动症的病症。

通常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不安静,话多、吵闹,爱插嘴、惹事生非。

而且喜欢玩危险的游戏,容易丢失东西。

2.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儿童多动症的一个重要症状表现。

儿童多动症经常性的的被动注意增强,主动注意减退,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心听讲,极易受环境影响而分心。

做事粗心草率,有始无终。

一些患儿则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

3. 患上儿童多动症,孩子容易出现冲动情绪不稳定。

患儿的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很容易冲动、任性。

对外界刺激过度兴奋,也容易受挫折。

患儿的成绩下降,虽然智力正常,但是学习困难,因为常无法集中注意力,且好动。

严重的儿童多动症患儿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一定要真正的重视。

希望上面对于儿童多动症的病症介绍,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儿童多动症是发现在社会上非常多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给儿童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儿童多动症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给儿童的身心也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了解多动症的症状及时做好预防,避免儿童多动症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幼儿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

幼儿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

幼儿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
一般来说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好胜、惊奇、好动、好仿照和富于想像,在这四个心里特征中又以好动表现的最为突出,但是好动并不代表确定是多动症,所以儿童的父母千万不要任凭的断定自己的儿子就是患有多动症。

现实中许多家长把孩子好动视为不狡猾,调皮,不遵守纪律,对好动的孩子加以种种限制。

这种做法是违反儿童心理特性的。

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

只有患有养分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

好动也是孩子探究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

他们看什么都要摸一摸、动一动、看一看,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对四周的事物都新颖、惊奇和不理解。

可是有些家长却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多动症和好动有什么区分。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留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爱好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需把握自己时,他能把握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把握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敏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留意力呈相对集中。

当他们服用冷静剂时,反而消逝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假如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家长不要任凭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任凭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进展,增加精神负担。

医生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医生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医生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行为。

对于医生来说,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时所采取的一些主要方法和依据。

一、详细了解病史医生在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时,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了解,包括家族史、孩子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表现等。

家族史中是否有多动症、注意力障碍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往往会增加儿童患上多动症的风险。

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包括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家庭的和谐程度等,也能为医生判断提供重要线索。

二、详细观察行为表现医生会观察孩子在不同场合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

多动症的儿童通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坐立不安、不能长时间专注等特点。

医生会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换位、不能静坐、不遵守规则、易分心等行为,以此判断是否存在多动症的可能。

三、辅助评估工具医生可使用多种辅助评估工具来帮助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例如,医生可以使用儿童多动障碍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来了解孩子的行为问题,或者使用康奈尔医生对多动障碍的评估量表(Conners' Rating Scales, CRS)来评估孩子的注意力、冲动和过动表现。

四、详细访谈孩子和家长详细的访谈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社交关系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和表现等。

医生可以询问孩子是否经常感到焦虑、孤独或被排斥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与多动症有关。

同时,医生还会与孩子的家长进行访谈,以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亲子关系对孩子行为的影响等。

五、排除其他身体或心理疾病在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时,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身体或心理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

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糖、某些癫痫类型,以及焦虑症、抑郁症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的表现。

孩子得了多动症有那么可怕吗?家长别束手无措

孩子得了多动症有那么可怕吗?家长别束手无措

孩子得了多动症有那么可怕吗?家长别束手无措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身心问题。

中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5%左右,其中大部分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多年,而且这样的孩子情绪容易不稳定,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幸福。

而且,多动症患儿因其症状特征,家长切勿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来对待患儿。

目前我国约有1500~2000万的多动症孩子,因为病症或许他们正遭受着身边人的误解与孤立,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以及老师的关注,不要武断地给他们扣上调皮的标签,而是要及时帮助多动症孩子接受必要的治疗。

1、就目前来说,多动症的治愈方法有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也都有其不足之处。

例如,药物治疗虽然疗效好,但药物维持的时间较短,停药后可能症状又会出现,可能还有些副作用。

而心理行为治疗虽然没有不良反应,长期效果好,但治疗见效慢,需要时间长,不容易坚持。

如果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的话,可能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而采用综合治疗,则可取各种方法之长,补其之短,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和社会功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多动症的症状是长期存在的,症状也经常会有变化。

患儿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目标,因此也需要不同的治疗形式和治疗方法,需要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的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一种方法可能对一部分多动症患儿有效,但对另一部分患儿可能效果就不好,如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但仍有少数的患儿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

另外,对于每一个患儿时各种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可能对这种方法敏感,对另外一种方法就不敏感了。

如果采用综合治疗的话,就可以减少这种由于不敏感引起治疗效不佳,提高治疗的效果。

4、关于多动症的具体治疗,就目前来说,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全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并且效果通常并不理想,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却治标不治本,达不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要想彻底解决孩子多动的问题,只能从根源下手:彻底解决神经递质不平衡的问题,在这方面,使用了远红外磁疗贴技术的贴剂就是专门对付这个问题的,并且在医院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幼儿园的药物应()。

A.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B.放在玩具架上C.放在桌面D.放在幼儿的口袋里【答案】 A2、“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A.相互作用论B.二因素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答案】 B3、幼儿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着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初步了解并辨别不同风格音乐的基本性质,其年龄阶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答案】 C4、“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该社会领域目标的典型表现所属的年龄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答案】 D5、幼儿在想象中常常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例如,大班幼儿文文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

这是一种()。

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D.拟人化想象【答案】 C6、儿童分别扮演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一起进行“三只蝴蝶”的游戏。

该游戏属于()。

A.智力游戏B.体育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答案】 D7、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儿()。

A.情绪的发展B.动作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认知的发展【答案】 C8、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答案】 D9、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开始会主动找人是()。

A.婴儿早期B.婴儿晚期C.新生儿期D.幼儿早期【答案】 A10、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B.系统规则C.标准规则D.系统程序【答案】 D1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三种,以下选择项中不属于情绪状态划分的是()A.心境B.应激C.愤怒D.激情【答案】 C12、下列对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三者由从上位到下位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单选题(共90题)1、下列对于多动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B.某种神经递质的缺陷可诱发该病C.神经髓鞘发育落后可诱发该病D.营养不良可诱发该病【答案】 D2、根据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的是()。

A.宏观评价B.相对评价C.中观评价D.微观评价【答案】 B3、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A.生理的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答案】 D4、()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A.爷爷奶奶B.幼儿教师C.父母D.小学教师【答案】 C5、《印鉴卡》的批准发放部门是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答案】 B6、关于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不正确的做法是()。

A.重视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建构良好的文化氛围B.教师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并与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C.教师对待幼儿态度冷漠.言行粗鲁D.教师幼儿之间互帮互助【答案】 C7、认为人类的教育是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利托尔诺B.斯宾塞C.孟禄D.沛西?能【答案】 C8、关于心理环境的创设,下列教师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并关注孩子的心理表现B.教师将孩子的心理问题向家长汇报并由家长来进行教育C.教师要用良好的同事关系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D.教师要用一视同仁的心态面对孩子【答案】 B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B.氟C.磷D.维生素D【答案】 B10、“幼儿园”一词是()年诞生的。

A.1837B.1840C.1842D.1903【答案】 B11、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妈妈须知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妈妈须知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妈妈须知
*导读: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妈妈须知:注意力难以
集中、情绪不稳定、性格倔强。

……
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好动,因此某些小孩子其实患有多动症都难以被发觉。

导致儿童多动症的愿意有很多,不过最主要的应该是父母缺少关爱,因此儿童希望通过动作去吸引别人的目光。

小儿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那么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有什么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注意力难以集中
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一般都是难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这样的孩子容易喜欢东张西望,不愿意安静下来专心完成事情。

当父母发现孩子长期不能自己安静的完成绘画、家庭作业的时候,可能患上了儿童多动症。

*情绪不稳定
脾气暴躁也是儿童多动症的表现之一,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没有自我的控制能力,往往和其他小孩子都不能好好的一起玩耍,因为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情的就暴怒,情绪激动,严重的还可能发生危险的行为。

因此儿童多动症真的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性格倔强
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小孩,喜欢争强好胜,性格倔强,这样很容易导致其他小孩子的排斥,往往这样都会陷入孤单的境地。


于被排斥,这样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就更加会好动,希望吸引别的小孩子注意。

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学习困难也都是儿童多动症的表现之一,作为父母的对儿童多动症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这样对病情才会有帮助。

及时发现,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是对付儿童多动症的好办法!。

鉴别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鉴别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鉴别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嘿,你知道吗?儿童多动症可不能小瞧!那咋鉴别儿童多动症呢?首先,观察孩子的注意力。

要是孩子老是分心,做啥事儿都没法集中精神,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那可就得留神了。

这就好比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没个消停。

再看看孩子的行为举止。

是不是特别好动,坐不住,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

在课堂上扭来扭去,在家里也跑来跑去,一刻都不停。

还有啊,孩子做事是不是很冲动?想都不想就行动,就跟火箭发射似的,一点缓冲都没有。

鉴别过程安全不?那当然啦!就是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能有啥不安全的。

稳定性也没问题呀,孩子的行为表现又不是一天一个样,只要用心观察,肯定能发现端倪。

这鉴别方法在学校和家里都能用得上。

在学校,老师可以观察孩子上课的状态。

在家里,家长能看孩子写作业、玩游戏的时候啥样。

优势可多了,早发现早干预,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要是一直不管,那孩子以后可咋办哟!
我就知道一个例子,有个小朋友小明,上课老走神,小动作不断。

老师和家长一开始没在意,后来发现越来越严重。

去医院一检查,果然是多动症。

经过治疗和训练,小明慢慢有了好转。

所以啊,一定要重视儿童多动症的鉴别。

发现问题赶紧想办法,可别耽误了孩子。

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表现

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表现

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表现?该如何治疗?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可是每个孩子身体和性格都是不同的。

有的活泼,有的内向。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长没有太在意孩子多动的行为,但是有些孩子会出现一些多动症的情况,多动症对于孩子的性格发育是很有影响的。

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1、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如果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不愿意长时间注意一个地方,任由孩子发展下去的话,将来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2、生活不规律
有多动症的孩子思想是没有完全发育好的,他们没有自控能力,终会导致孩子的活动过多。

主要表现为白天的时候不好好吃饭,晚上的时候各种闹腾,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成更加严重的多动症。

3、脾气冲动
多动症的孩子,脾气比较冲动,情绪时好时坏,随着孩子年纪增长,症状也是会变的越来越明显。

4、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差,影响听课效率、做作业的时间、质量,导致成绩差。

5、动作、语言发育迟缓
多动症的孩子对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

如系鞋带,扣纽扣等都不灵便,左右不分。

有些还会伴有语言发育延迟、语言表达能力差、智力偏低等问题。

应该怎么去治疗呢
1、日常生活中家长陪孩子做一些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游戏
2、鼓励孩子的安静行为,用口头表扬、鼓励等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养成静坐、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3、多让孩子参加社会活动,使他们能有机会渲泄过剩的精力。

4、逐步减少孩子的多动行为,不应订立过高的目标,循序渐进。

情况严重带孩子还需配合药物治疗。

四招确定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四招确定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四招确定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1、症状观察: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颜面部、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清嗓音;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
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询问患儿的脑外伤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脑缺氧、缺血或窒息。

检查患儿背部是否有颈椎习惯性脱位,在颈椎附近是否可触及压痛点。

2、翻手试验:让患儿坐于桌前,将两手平放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

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时,出现动作笨拙,甚至乱翻一气;如果翻手时不让摆动肘部,则两小指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

阳性率 57.9%,可疑39.6%,12.5%为正常。

3、点指试验:让患儿一只手握紧拳头,一只手用拇指依次触碰其它手指的指端,做完这个动作后,换手,继续重复之前的动作。

也可以选择正反两个方向的接触手指,顺序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到小指,也可以是小指、无名指、中指到食指。

当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如果患儿动作不连贯,不灵活,可能诊断为阳性。

4、指鼻试验:让患儿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鼻5次,此时,观察患儿在指鼻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多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笨拙,错误次数多,尤其闭眼时,错误更明显。

判断多动症的简单方法

判断多动症的简单方法

判断多动症的简单方法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等。

以下是一些简单判断多动症的方法:
1. 观察孩子的行为:多动症的孩子通常表现出多动、坐不住、喜欢到处乱跑、难以安静等特征。

如果孩子的行为过于活跃,难以坐定或者安静下来,那么可能需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2. 观察孩子的学习表现:多动症的孩子通常学习成绩较差,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听从老师的指示,容易分心,做作业也非常慢。

3. 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多动症的孩子通常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哭闹、冲动行为等。

4. 询问家长和老师:家长可以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和表现,从而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需要注意的是,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多动症,也不是所有的多动症都需要治疗。

如果孩子的行为表现过于活跃或者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那么可以考虑咨询医生或者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如何识别多动症早期症状

家长如何识别多动症早期症状

家长如何识别多动症早期症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发展。

然而,多动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可能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带来一定的困扰。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尽早识别其早期症状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识别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多动症的常见表现。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这三个核心症状。

但在早期,这些症状可能并不十分明显,需要家长们细心观察。

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孩子年幼时,可能表现为难以专注于一项活动,比如玩玩具时很快就失去兴趣,换一个又一个;听故事时心不在焉,经常打断或者无法跟上情节;在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干扰。

比如,写作业时,可能会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看看窗外。

多动症状在早期可能表现为孩子总是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难以安静地玩耍。

他们可能过度奔跑、攀爬,仿佛永远充满了无尽的能量。

即使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电影院、餐厅等,也难以保持安静。

冲动则体现在孩子做事不加思考,急于行动。

例如,在回答问题时,还没听完就抢答;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随意打断他人;在与小伙伴相处时,可能会因为冲动而发生冲突。

那么,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具体去观察和识别呢?观察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比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是否能够安静地坐在餐桌前,还是不停地乱动,影响进食。

看电视时,是不是频繁换台,难以专注于一个节目。

在家中玩耍时,是否能够有条理地进行一项游戏,还是混乱无序地从一个活动跳到另一个活动。

在学校的表现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家长要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

比如,孩子是否经常走神,不注意听讲;是否难以遵守课堂纪律,经常与同学说话或者擅自离开座位;完成作业是否拖拉、粗心大意,错误率较高。

此外,孩子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也值得关注。

是多动还是多动症

是多动还是多动症

父母孩子2017.5我家儿子长得活泼可爱,但是我们很苦恼。

老师常来联系,说孩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总是做小动作,让家长引起重视!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孩子在家里也很少能安静下来写作业,他经常分心。

我们就经常批评他多动。

结果,他的多动症状越来越严重,只有看电视动画片的时候才能专心,喊他都喊不应。

请问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我们该怎么办?最近,不少读者朋友咨询儿童多动症问题,其中有一个共性,就是把儿童的好动特征混同于儿童多动症。

因此,在这里想专门谈谈:儿童好动不等于多动症。

随着心理科学的普及,儿童多动症这一概念几乎成了熟语为大家所用,但事实上,多动症在人口中的比例很小。

很多时候,家长不经意地扩大了儿童多动症的外延,把儿童好动和儿童多动症画上等号。

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好动,很像多动症的症状,但并非都是多动症。

造成孩子好动的情况有哪些年龄特征: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

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个明显的外在区别。

反之,孩子像个大人似的沉稳,倒真是件令人担忧的事了。

气质特征:人的气质有不同的类型。

年龄越小,气质类型的特征就越明显。

智力特征:有的孩子智力水平比较高,教学内容会让他们“吃不饱”,学有余力,表现为不注意听讲,开小差,时间一长还会形成习惯。

学习障碍:有些孩子可能是知识上有了较多的缺漏,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总想做点别的活动。

教养习惯:有些孩子因为从小教养失当,养成了不能安静的习惯。

习惯一经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也常常表现为多动。

标签效应:心理行为的发展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人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说得通俗些就是,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自己常常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孩子更是如此。

大人认为孩子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常常就成为怎样的人。

因为大人的评价会转换成孩子的自我认知,于是他们就朝着大人评价的方向发展了。

很多时候,大人的评价如同一个标签,所以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

就是说,有些孩子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是大人经常性的评价“培养”出来的。

多动症的7_个认识误区

多动症的7_个认识误区

父母孩子2021.5文/孙婷婷多动症的7个认识误区大多数父母对“多动症”三个字并不陌生,但不一定真正了解多动症,甚至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本文为大家解析多动症的7个认识误区。

误区1孩子这么小,不会是多动症这是对多动症发病年龄的普遍认识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多动症是学龄儿童的问题,其实多动症症状的出现,是可以在学龄前就发生的。

当孩子有多动、冲动的表现时,家长不要忽视,因为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

儿科医生会仔细评估这些表现的强度来帮助诊断。

当这些问题严重而且持续地影响儿童的生活、发育、自信心和学习的时候,就可能诊断为多动症。

目前,美国儿科学会制定的标准中,对于症状表现严重的孩子,4岁就会给予明确诊断,我国普遍是6岁后给予确诊,对于未达诊断年龄但症状典型的孩子,会给出干预建议,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所以,即便你的孩子还没上小学,也需要警惕。

误区2不听话,太调皮,这不是孩子该有的样子吗相信很多父母都说过类似的话。

的确,学龄前儿童相对更好动、活跃,有时候注意力不太集中。

但多动症的孩子情况更严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生活及学习上的困难。

这些困难包括:过度活跃,注意力涣散,无法适应家庭和幼儿园的常规安排和规范;无法保持和朋友的友谊;无法跟家庭成员友好相处;无法避免伤害自己;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等等。

医生正是基于这些影响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诊断的。

误区3看动画片时那么专注,怎么会是多动症多数情况下,多动症患者只有在做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才表现出问题,而参加高度刺激的活动时很少出现。

相应地,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讲,他们在观看动画片或者参与像乐高这样可以积极发挥自己想象能力的游戏时,视觉及身体活动方面都获得了高度的刺激,所以表现得和一般孩子没有区别,甚至更加投入。

所以,当我们有意识对孩子的注意力和稳定性做观察评估时,应该选择孩子在执行低刺激性、相对枯燥、需要长时间调动主动注意力的任务。

在我国,大多数多动症的孩子是在上小学期间被明确诊断的,因为在此期间,他们在学习、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面会表现出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轻易判定孩子是多动症
作者:常爸
来源:《中华家教》2017年第07期
“我儿子特别好动,坐不住……”
“我家孩子除了玩游戏、看电视,大多时候都没法集中精力……”
不少孩子都有坐不住、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看着孩子跟“永动机”似的一刻不消停地上蹿下跳,好多家长或许都暗自思量过“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动症”这个问题。

如何才能做到不轻易去给顽皮好动的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同时不放过真正的“多动症”?来听听北大六院曹庆久教授的解答。

曹庆久教授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童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十余年,近年来主要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的课题。

问:什么是多动症,一般会有多少孩子患这种病症?
曹庆久:多动症全称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

患病率约为5%,按照这个患病率,一个30人左右的班级大概会有一两个孩子会有注意缺陷多动问题。

多动症并非仅仅表现为多动和冲动,还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

具体说,多动症分为三种不同的亚型。

一种以注意力不能集中为主要表现,叫注意力缺陷型,这类患儿以注意力不能集中为突出表现,多动、冲动问题不太突出。

具体表现为上课时容易发呆走神,小动作比较多,总是摆弄一些文具;在家做作业比较慢、拖拉,边做边玩,需要家长看着;文具容易丢,容易忘事、分心,做作业时一有动静就被吸引过去,不能专心做功课等。

还有一种以活动多、行为比较冲动以主要临床表现,叫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并不太明显。

这类孩子不闲着,常常蹦上跳下,上课时坐不住,课间打闹多;话多,做事没耐心,老师讲课时容易插嘴、老师话没完就抢着回答等。

如果孩子既有注意力不能集中,又有多动冲动的表现,则为混合型。

问:调皮好动和多动症如何区别呢?
曹庆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孩子有没有多动症的症状,建议去医院进行专业鉴定。

同时,还要看孩子的多动和注意力缺陷症状是不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景,广泛存在——在家里、在学校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都是这样。

第三就是孩子的这种症状会给他造成一些损害。

比如虽然聪明,但是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老是被老师批评,有很多行为问题,老师要求家长陪读之类的。

还有一点就是年龄的要求。

一般来说,多动行为出现在12岁以前。

另外,还要排除其他病症。

比如在儿童期常见的别的精神障碍、分裂症,以及情绪或情感方面出现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注意力和多动的表现,是不断发展的,低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更短暂,多动更明显,所以判断一个孩子要以同龄人为参考。

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发展一般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但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做事、学习容易分神也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问: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带孩子去医疗机构诊断是否患有多动症?
曹庆久:如果症状已经影响到孩子的一些功能、对于学习生活有影响,或者有的孩子自己感觉很烦恼,注意力不能集中。

这些情况下就应该带孩子去就诊。

问:单凭家长提供的信息,就可以诊断多动症了吗?
曹庆久:虽然家长提供的病史是诊断多动症的重要参考之一,但家长对孩子容易带有个人情感色彩或者主观判断。

除了医生的问诊、观察,还有一个信息来源是学校,很多孩子来就诊就是因为老师的建议。

老师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全面,对医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以,对于多动症的诊断单靠家长的判断是不够的,要综合医生、不同家长(有些爸爸妈妈可能意见不一致)以及老师三方面的信息。

问:多大年龄是多动症的最佳确诊期和治疗期?
曹庆久:学龄期是多动症患儿最常见的就诊期。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一发现就应该及时治疗,特别是学龄期的孩子。

问:有说法认为,多动症不必治疗,孩子长大会自然痊愈,这对吗?
曹庆久:以前的传统观念认为,多动症患儿过了儿童期以后自己会好,但现在国内外的一些追踪随访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患者长大后症状就会消失。

有研究提示,65%儿童期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到了成人期仍存在症状,并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问:对于儿童期和成人期的患者来说,多动症具体会导致哪些危害和影响呢?
曹庆久:多动症并不仅仅发生在儿童期,而是一种影响终身的疾病。

儿童期因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可能会受到老师较多的批评,进而影响师生关系、同学间的同伴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学业方面,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很聪明,但成绩不好。

到了青春期以后,容易对家长产生对抗、顶撞,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另外,很多多动症孩子到了青春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成人期的多动症患者做事情更没耐心,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婚姻、工作状态、家庭关系也不会很稳定,会频繁更换工作,职业成就更低;犯罪率较高,美国发现多动症患者交通肇事率比较高,常见的就是超速、酒后驾驶。

问:治疗方面,家长除了积极配合外,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曹庆久:学龄期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年龄越小,家长越要注意行为方面的管理和训练。

一对一的管教,对孩子帮助会更大一点。

如果孩子做得好,要及时鼓励;做得不好,要有建设性的意见,尽量少批评和体罚,多动症孩子对批评并不太敏感,很容易和家长产生对抗。

另外,对孩子分配任务时,指令要简单明了,容易执行;不要几件事一起说。

做事不专心,家长要适当提醒,但最好让孩子自己制定规则,让孩子自己纠正、形成习惯,这样家长的参与能越来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