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货币金融学简题库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
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特点:1、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2、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作用的职能。
特点:1、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2、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世界货币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特点: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条块。
2、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
(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二)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四)发行保证制度
3、货币制度有哪些类型?
银本位制:银两本位、银币本位
金银复本位: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
4、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润率是绝对利率的首要因素0<利率<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借贷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升。
3、预期通货膨胀率: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债权人会要求提高贷款利率;反之下降。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用紧缩政策时,会提高再贴现率或其他基准利率,从而影响可贷资金的数量,影响利率。
5、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平衡时,一般不会变动利率。当出现大量逆差,需要利用资本项目大量引进外资,会上调利率;反之,则会下调利率。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货币收支体系。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治理等内容以
国家法律形式或者国际协定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无限法偿
无限发偿是指法律规定的货币具有的无限制偿付力量,是货币制度根本内容的一
局部,具体而言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力量的货币,不管每次支付的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双方均不得拒绝承受,取得无限制偿付力量的货币称为法币,本位币均为法币。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由政府或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能行使货币全部或局部职能的信用凭证,是由银行信用关系产生的货币,只能由央行发行并
强制使用,不能与贵金属兑换,不是贵金属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是债务货币,且具有强制性。
5、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五个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根本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中固定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展单方面转移时的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宝的代表,退出流通领域而被人们贮藏起来时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6、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
兑本位制三种,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①金币本位制是指国家规定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简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双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和银币按照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于是,当市场上金、银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这样,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即在两种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终市场上充斥着劣币。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货币制度包括哪几种类型?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种类(分为主币和辅币);(2)确定货币币材;(3)规定货币单位;(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5)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6)金准备制度。
类型:(1)银本位制度;(2)金银复本位制度;(3)金本位制度: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纸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3、简述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②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③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财富或价值持有或积累。
④支付手段
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其是为了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而产生)。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买卖脱节,但也包含着买卖进一步脱节和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完整word版)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名词解释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则,即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将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也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
信用:以偿还和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汇票: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要求付款人按指定日期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的票据。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市场利率:指资金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相互竞争而自由议定的利率。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折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金融市场: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及各种融资关系的总和。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业拆借: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票据贴现: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将背书后的票据提交银行,银行从票据面额中扣除自贴现日起到贴现日止的利息,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转让行为。融资类金融中介: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和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中介。
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治和意图,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的目标,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金融保险类)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简答题
1、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
(1)交易期限短。(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4、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存款负债。(2)其他负债。(3)自有资本。
5、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1)货币化程度低下。(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4)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
6、利率在经济中有何作用?
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在微观经济方面:(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9、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相联系。(2)通货膨胀与物价相联。(3)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相联。(4)通货膨胀与物价的持续上涨相联。
11、何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介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有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1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等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二战后,逐步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0年代初,美国宣布停止向各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推行黄金非货币化政策,纸币与黄金脱钩,从此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不兑现的货币信用制度。
(2)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纸币由政府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由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具有强制流通的性质。政府只是规定各种纸币的面值,不规定对金银的比价。由于纸币不与一定的金银保持等价关系,所以不能要求兑现。货币的发行一般由中央银行控制,不再受金银的约束。(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的控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作适当的调节;纸币不育定量的金银相联系,其外汇汇率也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但是,由于人类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差距,以及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也使得通货膨胀问题常常困扰着各国政府和人们的生活。
★7、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1)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平均利润率。(2)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3)经济周期。(4)物价水平。(5)经济政策。(6)其他影响因素:国际市场利率水平、银行经营成本、利率管理体制、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和国际协定等。
★8、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有哪几种理论解释?
(1)预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应该等于现行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2)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不用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因此各种期限的债券的利率完全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关系决定,并不受其他期限债券的收益率的影响。
大学货币金融学——简答题及论述大全(考试必看)
简答题:
1.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答:(1)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一般由国家发行;
(2)不兑现纸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3)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政府控制货币数量。
2.简述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答;:(1)不受任何法规管制,交易自由;
(2)由一个世界性的、广泛的国际银行网络构成;
(3)借贷货币是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任选币种;
(4)一切存款都有利率,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5)期限多为短期;
(6)信用借款,不签合同,没有担保。
6.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使用宽松的财政政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减税涉及到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在采用减税手段时应注意:(1)税收杆杠在本国是否灵敏?(2)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能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运用财政支出手段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直接透支,二是发行国债。
1.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答: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统计口径时,一般遵循三条原则:流动性的强弱、与经济的相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情况。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各种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一组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
1、劣币驱逐良币的发生原理是什么
当市场上金、银的实际比价发生了变化,与国家规定的金银币的比价有较大偏离时,就会出现套利行为:即实际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高,而名义价值(作为货币的价值)低的货币(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界;而实际价值低、名义价值高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这就是“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作用的发挥。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一般专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的现象。
金融学简答题复习答案 :简短版
第一章
1、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答:(1)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①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④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⑤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相互关系:①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③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④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2)货币的职能最少不能少于三个,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贮藏手段①现代的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交易对象如果不具备用一定金额表示的价格,则无从设想交易如何进行;②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③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用来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
经融学(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金融学
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流通:以个人、企业、财政及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为中心的货币收支紧密联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连绵不断。由此构成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2、货币制度:各国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的种种法令。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3、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4、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相互联系,共同表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2、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特征: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自由兑换。
《金融学》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特点。
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特点:
1、价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3、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因而货币贮藏就有必要了。
4、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5、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失去作用。
2.货币金属准备的用途主要有哪些。
(1)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
(2)作为国内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3)作为支付手段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3. "格雷欣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打印版
第1章:
1.假定福特汽车公司从国外进口的钢材很少,但却大量出口汽车。那么福特公司是希望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坚挺还是疲软呢?请做出解释。
答:福特公司更希望美元疲软,即同等外币能够兑换的美元增加,对外国人而言,福特汽车就变得更便宜了,从而会增加福特汽车的销量。
2.如果你想在大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去欧洲旅游,你是希望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坚挺还是疲软呢?请做出解释。
答:更希望美元坚挺,从而同等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这样用美元来衡量的旅游费用减少。
3.下面那个市场可以决定利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还是外汇市场?
答:债券市场决定利率。
4.观察教材第1章里描述美元最近35年外汇的图表。你认为哪一年是出口商向海外销售商品最困难的一年,为什么?
答:1985年前后,因为此时美元的价值达到了峰顶。这样用外国货币来衡量的美国商品就变得十分昂贵,导致出口减少。
5.什么是金融中介?银行为什么属于金融中介?你认为保险公司是否也属于金融中介?答; 金融中介是从一方借入资金并向其他人贷放资金的机构。
银行属于金融中介是因为银行从储户那里吸收存款,并将这些资金贷放给客户。
保险公司属于金融中介,它从投保人那里收取保费(借款),并将这些资金贷放给贷款客户(常为公司)
6.除了商业银行以外还有哪些机构也属于银行?
答:储蓄和贷款协会、储蓄银行、信用社。
7.假定现在进入了经济衰退期。在衰退之前,货币增长率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总产出可能会向什么方向移动?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长期债券利率又会向什么方向变动?
答:货币增速放缓,产出下降。失业率可能会上升,通货膨胀率会下降,长期债券利率会下降。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1、简要分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
(1)金融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降低风险的一种有效的方
法是构建多样化投资的资产组合,或者说“不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2)资产组合
的预期收益率是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资产组合中,在资产总数
一定情况下,单个资产占的比重小,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越小,风险越小,这个原理说
明投资资产数量多可以减低风险。
(3)风险协方差公式说明:资产组合的风险并不是单个资产标准差的简单加权平均,而且与各种资产的相互关系有关。投资者通过选择彼此相关性小的资产进行组合时风险更小。
(4)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反映组合资产共同变化的程度,因而资产组合的协方差越小
组合资产投资的风险越小。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又取决于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组合资
产之间的相关性越小系数越小,组合资产风险越低。这个原理说明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可
以降低风险。
2、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
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1)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从上述货币供
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
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2)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的。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
金融学简答题题库
金融学简答题
1、货币的定义及其职能?
答:货币的定义:从“质”的方面将货币定义为具有普遍可接受性、能够充当交易媒介的任何东西;从“量”的方面定义货币,就是指中央银行能够调节和控制的流动资产及其集合。不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还包括银行活期存款和其它各类存款。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及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一般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动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
2、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答:(1)黄金退出流通,银行券或者纸币与黄金没有联系。
(2)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3)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并由政府颁布法令,赋予其无限法偿和强制流通的能力
(4)信用货币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进入流通的
(5)国家对货币流通的调节日益加强
3、银行信用主要具有哪几项特点?
答:(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调动了社会各界的闲置资金,并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不受方面制约,不受数量限制,范围广,规模大,期限长
(2)信用性强,具有广泛的接受性,一般说来银行是信誉最好的信用机构,它的很多债务、凭证具有最广泛的接受性,被视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3)信用的发生集中统一,可控性强,社会资金以银行为中心集散,易于统计、控制和管理,以银行为中介,中断债务链,在促进经济活动的同时稳定经济发展
4、简述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答:投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资产转换功能、风险管理功能、清算支付功能、信息提供功能
5、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汇总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汇总
1,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价
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1)货币化程度低下.(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4)政府对金融业实
行严格管制.
3,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何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介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有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5,与资本市场相比,货币市场有何特点
答:(1)交易期限短;(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
有较强的货币性.
6,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答:(1)信用中介;(2)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储蓄转化为资本;(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充当支付中介.
7,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特殊风险
答:(1)信用风险;(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
风险.
8,试述7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在业务上
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即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等领域的创新更好地满足了
货币金融学重要概念简答题总结 谭中明主编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重要概念:
1.货币: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格雷欣法则:指在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
时,使实际价值高的良币被贮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3.铸币:铸币是得到国家的印记由国家准许铸造并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4.银行券:银行券是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
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
5.本位币(主币):主币又称本位币,是由国家造币厂按照一定规格铸造的铸币,是一
个国家(地区)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价格标准或计价、结算货币。
6.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形态,是
货币发展中的高级形态。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债务凭证。
7.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结构、
体系和组织形式,是国家权力介入货币流通的结果。
问答:
1.货币如何产生: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
结果。所以,货币是随着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商品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货币形态及其演变:从货币的发展阶段看,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
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
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材料:用何材料作为本位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也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问题。
(2)规定货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单位货币的价值两个方面。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本质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是指由马克思创造的科学的货币学说。马克思提出货币的本质是期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并揭示了货币反映生产关系
的性质
(2)货币是从众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的属性。(3)货币时期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什么是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有哪些特点?
(1)商品的交易被分成了买和卖两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发挥着交易媒介的作用,叫流通手段。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不同,必须以现实中的货币才能买到所需的商品。
(3)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只能虽然需要现实中的货币,单兵分组织的货币本身,可以用符号代替
(4)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受客观需要狼的影响
3.货币发挥支付手段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商品的出售和价格实现相互脱离,在约定时期内才能收到款,这就隐藏着风险
(2)商品交易与信用关系相结合,重视对货币支付的监管
4.简述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都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势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综合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出现货币价值形式。
5.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1)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6.分析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优点:方便、及时
缺点:商业信用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限制。商业信用提供的方向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1、简要分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
(1)金融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而降低风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构建多样化投资的资产组合,或者说“不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2)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资产组合中所有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资产组合中,在资产总数一定情况下,单个资产占的比重小,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越小,风险越小,这个原理说明投资资产数量多可以减低风险。
(3)风险协方差公式说明:资产组合的风险并不是单个资产标准差的简单加权平均,而且与各种资产的相互关系有关。投资者通过选择彼此相关性小的资产进行组合时风险更小。
(4)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反映组合资产共同变化的程度,因而资产组合的协方差越小组合资产投资的风险越小。资产组合的协方差又取决于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组合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越小系数越小,组合资产风险越低。这个原理说明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
2、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1)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从上述货币供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2)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的。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货币供应量。
(3)事实上,无论从现代货币供应的基本模型,还是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来看,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内生性”的,而“外生性”理论则依赖过于严格的假设。
3、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
三个理论都是从供求关系来解释利率的决定,但不同学派对供求关系的解释。不同之处在于:
(1)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资本供给即储蓄水平和资本需求即投资水平决定;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均衡利率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为均衡利率条件。由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决定利率,同时该理论还是一种流量和长期分析,
所以,又被称为长期实际利率理论。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因此,利息是货币现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和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利率决定的两大因素。同时,货币供给量表现为满足货币需求的供给量,即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是均衡利率的决定条件。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中央银行再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也不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同时,他对利率的分析还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3)可贷资金理论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综合。研究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储蓄、投资流量)和短期货币因素(货币供求流量)对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可贷资金供给包括: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反之,在可贷资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平衡。由此可见,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区别,在于可贷资金理论注重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变化量的分析,并强调了长期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但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之间并不矛盾,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中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一部分。
4、简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需求型通货膨胀即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的是源于总需求膨胀而形成的通货膨胀。需求型通货膨胀的第一推动力直接来源于货币需求,来源于货币的过量发行。这种货币的过量发行导致总需求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⑴短期(静态)分析。这里所要分析的定量关系是如下的四边关系:
其中M s为货币供给量,M b为货币的必要量,D为总需求,S为总供给。在总供给S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货币供给量M s超过了货币必要量M b,那就意味着总需求D 有迅速的增加,与相对不变的总供给S相比,D处在过度增长的状态。这时,亦即意味着经济运行中开始出现短期性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其膨胀的程度依货币供给量M s超过货币必要量M b的程度而定,这一过程如图1
在图中,DD曲线表示总需求曲线,SS表示总供给曲线,FF表示既定商品供给量
表示通货膨胀率,e表示不同水平的均衡点。
线(既定产量线),R
in
⑵长期(动态)分析。这里要分析的定量关系是如下的三角变量关系:
其中:M d为货币需求量,M s为货币供给量,Y*为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它是不确定
的。从理论上说,在增长极限内,Y*随着M s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是同比例增加。随着M s的增加,总需求增加,进而促使总供给的增加,同时,价格开始上涨。在离增长极限点较远时,M s增长率、Y*增长率和R
in
上涨率之间的关系是M s′>Y*′
>R′
in ,随着Y*不断接近增长极限点,这三者的关系将变作M s′>R′
in
>Y*′,而且Y*
趋近于零增长。这时,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表现得非常明显,非常典型。由于在需求拉上型膨胀的初始阶段存在M s′>Y*′>R′
in
这样一种关系,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以为较多的货币供给能带来较大的总产量。这种错觉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5、简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模式及功能
(1)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国家立法指定和保障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金融监管当局借助于一系列监管制度和措施,行使监管职权以控制金融风险保证存款人利益,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业的稳定运行。
(2) 金融监管体系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确立了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4月28日挂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架构的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模式。
(3) 金融监管的原因:金融行业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为了避让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促进一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金融监管工作,一般都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金融监管当局行使职权。
(4) 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第一,对新设金融机构进行审批,即“市场准入”。第二,审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第三,对金融机构经常实施市场检查。第四,重视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挽救,尽量避免单个金融机构经营不善出现大的社会震动。挽救和保护的措施主要有存款保险、兼并、接管、清盘以及注资挽救等。(5) 金融监管的方法:第一,金融机构自律监管系统。第二,行业自律监管系统。第三,社会舆论监督系统。第四,行政法制监督系统。
6、简要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即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引发金融创新的原因以及金融创新的作用,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