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标志物临床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型胶淀胶原的原蛋骨是白架骨质 。纤由维成的骨主细要胞成分分泌的胶原聚合成胶原纤维作为骨盐沉 成骨细胞内前胶原分泌原骨胶原到细胞外, 通过细胞外内切酶的作用被分成三段,中 间端的胶原纤维,N端-P1NP1型前胶原氨 基端延长肽和C端-P1CP1型前胶原C端延 长肽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1型胶原纤维的产生
▪ 赖氨酰氧化酶作用于成熟胶原,DPD成为降解产物进 入血液,并直接入尿。
▪ 骨吸收增强时,骨胶原溶解,释放入血,在肝脏中分 解成NTx和CTx。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ß-CrossLaps ( ß胶原特殊序列)临床应用 ß-cTX (I型胶原羧基端肽) -骨吸收标志物
• 是I型胶原降解所特异的产物; • 反映破骨细胞的活性 • 增高反映了骨吸收程度的增加,骨质流失的增加,
三醇 1,25-(OH)2-维生素D3
▪ 抑制细胞分裂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1
Vitamin D3 (25-OH) 25-羟基维生素D3
• 25-(OH) Vit D是Vit D的代谢产物, 也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
• 25-(OH) Vit D3含量多,并且稳定 • 检测25-(OH) Vit D3更具临床意义,通
过它就可以了解整个维生素D的情况
临床应用: • 维生素D缺乏导致缺钙,引起人体骨质
Tot疏al V松it症aminD试剂盒即将推出,可检测人体维生素D的总浓度 •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 • 营养性维生素D的缺乏(骨如标志佝物临偻床应病用 等)
骨的代谢过程
两个阶段: 吸收和合成
总I 型原 骨胶 原氨 基端 前肽
维生素D能维持骨盐的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有利 于骨的更新与生长。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维生素D3的功能与合成
胆固 醇
合成
பைடு நூலகம்
合 由 或 肝成 人 者 脏体 食 代自 物 谢身 中 成的 摄25取胆-羟(固胆鱼醇骨肝合化等成醇)(无生物活性的中间产物7皮)-(脱层氢维) 胆生固素醇D3前-体(人)皮肤真
肾脏羟化成有生物活性的1,25-(OH)2-维生素D3
Vit D3
Vit D2/D3
骨代谢的激素调 节
甲状旁腺激素(PTH) 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 骨是最大的钙储备库,PTH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 升高血钙。
1,25-二羟维生素D3 是维生素D3在肝和肾经过 一定的代谢转变成为活化型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 作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激素。 主要具有促进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及空肠、回肠 对磷的吸收和转运的双重作用。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骨钙素:联结钙元素功能
胶原纤维
骨钙素: Bone-γ-Glutamic-Protein BGP
•PINP(I型原骨胶原-N端前肽)成了I型胶原质沉积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可定义为一个具有
真正意义的骨形成标志物。临床用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ß-CrossLaps(I型胶原羧基端肽) -骨吸收标志物
脱氧吡啶酚 1型胶原降解产物N端肽
N-末端
C-末端
1型胶原降解产物C端肽
▪ 胶原纤维通过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DPD)互相连接 成胶原纤维交联物,稳定胶原链。
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 泌 CT主要是增强成骨作用。 雌激素能使降钙素(CT)的分泌增加。CT减少可能 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的 一个重要原因。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1,25- (OH)2-D3(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
•对小肠的作用 1,25- (OH)2-D3具有促进十二指肠对钙 的吸收及空肠、回肠对磷的吸收和转运的双重作用。 •对骨的作用 直接作用是促进溶骨。 •对肾的作用 促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 •总体作用 使血钙、血磷增高,增高的钙、磷有利于 骨的钙化。
N 端骨钙素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β胶原 降解 产物
骨成分的组成
• 人类骨骼成分主要由胶原蛋白质及羟基磷酸钙构成 -羟磷灰石[3Ca3(PO4)2.Ca(OH)2]
• 骨骼中还有一种由成骨细胞合成的非胶原蛋白-骨钙素,它对 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
• 胶原蛋白质像钢筋,磷酸钙像钢筋间隙中的混凝土,骨钙素像 混凝土的粘合剂。
皮肤
紫外光
胆骨化醇(维生素D3)
食物中摄取
功能
肝 (25-羟化酶)
25-羟胆骨化醇 = 骨化二醇 Elecsys检测中间产
25-OH-维生素D3
物 100
0
▪ 维持体内钙的平衡(血液中钙和磷的浓度)
肾 (1-α羟化酶)
▪ 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
1,25-二羟胆钙化醇= 骨化
:
▪ 骨的矿化作用 ▪ 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多见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变形性骨病)。 • 用于检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疗
效。 •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代表骨吸收的标志物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骨钙素(Osteocalcin)-骨转化标志物
▪ 骨钙素是一种分子量约为5800D的骨特异性蛋白,是骨骼中除胶原蛋白外最常见的蛋白 ▪ 在骨合成中,成骨细胞产生骨钙素,此过程依赖于VitaminK,同时VitaminD3有促进产生骨 钙素的作用。 成骨细胞骨钙素产生后一部分吸收进入骨基质,另一部分释放进入外周血。 ▪ 维持正常骨矿化、抑制异常羟基磷灰石结晶形成、抑制软骨的矿化速率。
成骨细胞
细胞外液中 内切酶
前胶原
细胞外液中 内切酶
原骨胶原 原胶原
胶原纤维
去除其羧基及氨基端的附加肽段, 生成胶原纤维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Total-P1NP(总骨1型原骨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骨形成标志物
I型原骨胶原
1型前胶原N端肽
1型胶原
1型前胶原C端肽
• 90%的骨基质是由I型胶原质组成的 ;I型原骨胶原有N-(氨基)和C-(羧基)延长端 • 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会有一个分子的PINP产生, • 在I型纤维原细胞构造期间,PINP被释放入细胞内部,最终进入血液。
骨标志物Bone Marker
ß-CrossLaps β- 胶原降解产物 N-MID Osteocalcin N Total P1NP总 I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25OH VitD325羟维生素D3 *Total VitD总维生素D PTH甲状旁腺素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P1NP ßXlaps Osteocalcin PTH bio-int. PTH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1型胶原纤维的产生
▪ 赖氨酰氧化酶作用于成熟胶原,DPD成为降解产物进 入血液,并直接入尿。
▪ 骨吸收增强时,骨胶原溶解,释放入血,在肝脏中分 解成NTx和CTx。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ß-CrossLaps ( ß胶原特殊序列)临床应用 ß-cTX (I型胶原羧基端肽) -骨吸收标志物
• 是I型胶原降解所特异的产物; • 反映破骨细胞的活性 • 增高反映了骨吸收程度的增加,骨质流失的增加,
三醇 1,25-(OH)2-维生素D3
▪ 抑制细胞分裂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1
Vitamin D3 (25-OH) 25-羟基维生素D3
• 25-(OH) Vit D是Vit D的代谢产物, 也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
• 25-(OH) Vit D3含量多,并且稳定 • 检测25-(OH) Vit D3更具临床意义,通
过它就可以了解整个维生素D的情况
临床应用: • 维生素D缺乏导致缺钙,引起人体骨质
Tot疏al V松it症aminD试剂盒即将推出,可检测人体维生素D的总浓度 • 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 • 营养性维生素D的缺乏(骨如标志佝物临偻床应病用 等)
骨的代谢过程
两个阶段: 吸收和合成
总I 型原 骨胶 原氨 基端 前肽
维生素D能维持骨盐的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有利 于骨的更新与生长。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维生素D3的功能与合成
胆固 醇
合成
பைடு நூலகம்
合 由 或 肝成 人 者 脏体 食 代自 物 谢身 中 成的 摄25取胆-羟(固胆鱼醇骨肝合化等成醇)(无生物活性的中间产物7皮)-(脱层氢维) 胆生固素醇D3前-体(人)皮肤真
肾脏羟化成有生物活性的1,25-(OH)2-维生素D3
Vit D3
Vit D2/D3
骨代谢的激素调 节
甲状旁腺激素(PTH) 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 骨是最大的钙储备库,PTH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 升高血钙。
1,25-二羟维生素D3 是维生素D3在肝和肾经过 一定的代谢转变成为活化型后才能发挥其生物学 作用,并被认为是一种激素。 主要具有促进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及空肠、回肠 对磷的吸收和转运的双重作用。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骨钙素:联结钙元素功能
胶原纤维
骨钙素: Bone-γ-Glutamic-Protein BGP
•PINP(I型原骨胶原-N端前肽)成了I型胶原质沉积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可定义为一个具有
真正意义的骨形成标志物。临床用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ß-CrossLaps(I型胶原羧基端肽) -骨吸收标志物
脱氧吡啶酚 1型胶原降解产物N端肽
N-末端
C-末端
1型胶原降解产物C端肽
▪ 胶原纤维通过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DPD)互相连接 成胶原纤维交联物,稳定胶原链。
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 泌 CT主要是增强成骨作用。 雌激素能使降钙素(CT)的分泌增加。CT减少可能 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的 一个重要原因。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1,25- (OH)2-D3(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
•对小肠的作用 1,25- (OH)2-D3具有促进十二指肠对钙 的吸收及空肠、回肠对磷的吸收和转运的双重作用。 •对骨的作用 直接作用是促进溶骨。 •对肾的作用 促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 •总体作用 使血钙、血磷增高,增高的钙、磷有利于 骨的钙化。
N 端骨钙素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β胶原 降解 产物
骨成分的组成
• 人类骨骼成分主要由胶原蛋白质及羟基磷酸钙构成 -羟磷灰石[3Ca3(PO4)2.Ca(OH)2]
• 骨骼中还有一种由成骨细胞合成的非胶原蛋白-骨钙素,它对 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
• 胶原蛋白质像钢筋,磷酸钙像钢筋间隙中的混凝土,骨钙素像 混凝土的粘合剂。
皮肤
紫外光
胆骨化醇(维生素D3)
食物中摄取
功能
肝 (25-羟化酶)
25-羟胆骨化醇 = 骨化二醇 Elecsys检测中间产
25-OH-维生素D3
物 100
0
▪ 维持体内钙的平衡(血液中钙和磷的浓度)
肾 (1-α羟化酶)
▪ 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
1,25-二羟胆钙化醇= 骨化
:
▪ 骨的矿化作用 ▪ 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多见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变形性骨病)。 • 用于检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疗
效。 •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代表骨吸收的标志物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骨钙素(Osteocalcin)-骨转化标志物
▪ 骨钙素是一种分子量约为5800D的骨特异性蛋白,是骨骼中除胶原蛋白外最常见的蛋白 ▪ 在骨合成中,成骨细胞产生骨钙素,此过程依赖于VitaminK,同时VitaminD3有促进产生骨 钙素的作用。 成骨细胞骨钙素产生后一部分吸收进入骨基质,另一部分释放进入外周血。 ▪ 维持正常骨矿化、抑制异常羟基磷灰石结晶形成、抑制软骨的矿化速率。
成骨细胞
细胞外液中 内切酶
前胶原
细胞外液中 内切酶
原骨胶原 原胶原
胶原纤维
去除其羧基及氨基端的附加肽段, 生成胶原纤维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Total-P1NP(总骨1型原骨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骨形成标志物
I型原骨胶原
1型前胶原N端肽
1型胶原
1型前胶原C端肽
• 90%的骨基质是由I型胶原质组成的 ;I型原骨胶原有N-(氨基)和C-(羧基)延长端 • 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会有一个分子的PINP产生, • 在I型纤维原细胞构造期间,PINP被释放入细胞内部,最终进入血液。
骨标志物Bone Marker
ß-CrossLaps β- 胶原降解产物 N-MID Osteocalcin N Total P1NP总 I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25OH VitD325羟维生素D3 *Total VitD总维生素D PTH甲状旁腺素
骨标志物临床应用
P1NP ßXlaps Osteocalcin PTH bio-int. P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