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酒厂清香大曲及酒醅中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牛栏山酒厂优良酿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牛栏山酒厂优良酿酒酵母的筛选及鉴定王勇【摘要】白酒的发酵过程主要是酒精发酵和风味物质形成的过程.在白酒生产中,酒精发酵过程主要是由酿酒酵母通过糖酵解途径,将发酵中的糖类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在生成酒精的同时,酿酒酵母还能够生成多种有机酸、高级醇及酯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基酒的风味中发挥重要作用.优良性状的酿酒酵母可以起到提高出酒率,增加风味物质含量,节约粮食的目的.牛栏山酒厂针对特定工艺,对大曲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获得20株酿酒酵母菌,并结合生化性能筛选实验,最终筛选出产酒精能力、耐酒精能力、发酵力以及发酵产物方面较为优秀的酿酒酵母菌2株,命名为Y006和Y008.将2株酿酒酵母菌分别制作成强化麸曲添加到酿酒生产实验中,均起到了增加乙酸乙酯,适量控制乳酸乙酯,降低杂醇油含量且提高出酒率的作用.%Liquor fermentation is the process of alcoholic fermen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flavoring substances. In alcoholic fermen-tation, sugar is decomposed into carbon dioxide and alcohol through glycolysis byS.cerevisiae. At the same time, a variety of organic acids, higher alcohols and ester compounds are produced. Those substanc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base liquor flavor.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cerevisiae strain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re capable of enhancing liquor yield, increasing flavoring compounds con-tent, and saving grains. In this study, 20 S.cerevisiae strains were isolated in Niulanshan Distillery. Through biochemical property screening test, two S.cerevisiae strains with excellent alcohol-producing capability, alcohohol resistance, fermenting power and fer-menting products were finally obtained and they were named Y006and Y008. The two strains wer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uqu and then used respectively in liquor-making, which could increase ethyl acetate, control ethyl lactate properly, reduce fusel oil, and in-crease liquor yield.【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61-64,67)【关键词】微生物;产酒精能力;耐酒精能力;酿酒酵母【作者】王勇【作者单位】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 101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261.1;TS261.4;Q93-3在白酒生产中,酒精发酵过程主要是由酿酒酵母完成的,优良的酿酒酵母可以起到提高出酒率、改善基酒质量、节约粮食的作用。
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大曲中地衣芽孢杆菌的研究

( . 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内蒙 呼和浩特 0 0 1 ;. 10 8 2 中国食 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北京 10 2 ; 0 0 7 3 .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乌鲁木齐 8 0 4 ) 3 06
摘 要 : 大曲中分 离到一株 细菌, 从 初步鉴定为地衣 芽孢杆菌 , 用 Boo 利 i g微生物 自动分析 系统对它做 了进一 l 步的鉴 定, 确定其 为地衣 芽孢杆菌。 关键 词 :ilg 生物 自动分析 系统 ; Boo 微 地衣 芽孢杆 菌; 定 鉴 中图分类号 : S 6 .; S6 . ; S 6 . T 223 T 2 11 T 2 1 3 7 Bo g微生 物 自动分 析系 统是 美 国 Bo g 司 从 18 io l io 公 l 99 年开始推出的一套微生物鉴定 系统 ,发展到现 在已经能鉴定 文献标识码 : B I . B G+M+T培养基 .3 2 U 制备方法( 按配制 1O L培养 基 )称取 5 g U 0r a : . S G培养基 7 和 9m 9 L蒸馏水 于容 器中煮沸溶解 ,冷却至 2  ̄调整 p 5C H至 73 0I 1 1C . ± .,2 下灭菌 1mi, o 5 n 冷却至 4 — 0C, lm 5 5  ̄ 加 O L已灭 菌的麦芽糖 ( 浓度 2 %)混匀倒平板 。 M, 5 , 巯基 乙酸钠( ) T 应该在富集培养前加入 到培养基上 , 易 不 过早加入 , 具体方法如下 : 8 取 滴巯基乙酸钠( . m ) O2 L 加入 到 4 3 L无菌水中 , m 将棉 签浸入到溶液 中蘸湿 , 出棉签 , 取 在平板 直径 方向划条线 , 与线 条垂直方 向来 回划线 , 再 均匀涂布 , 将 平板 转动 9 。后 , o 均匀涂 布 , 直到巯基 乙酸钠溶液均 匀涂布
米根霉在牛栏山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米根霉在牛栏山基酒生产中的应用宋克伟;胡建华;魏金旺;王勇;张如金;周森;胡佳音【摘要】12 Rhizopus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Qingxiang Daqu and fermented grains. Through biochemic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 Rhizopus strain with high saccharifying enzyme activity was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as Rhizopus oryzae. Then it was made into bran starter and added in fermented grains for intensified fermentation. The combinationof Daqu and bran starter could increase liquor yield and quality liquor rate. Such technical innovation had laid solid bas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base liqu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quor products.%从清香大曲和酒醅中分离出根霉12株。
经过生化性能测定,筛选出高糖化酶活力根霉1株,经鉴定为米根霉。
将其制成麸曲,在原大曲酒工艺不变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米根霉麸曲强化发酵,大曲与麸曲结合,两者取长补短,提高了出酒率和优质酒率。
此创新工艺为我厂生产高质量二锅头基酒及研发新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微生物;白酒;米根霉;牛栏山;基酒【作者】宋克伟;胡建华;魏金旺;王勇;张如金;周森;胡佳音【作者单位】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1;TS262.3;TS261.4;Q93-3根霉分为黑根霉、米根霉、中华根霉、无根根霉几种。
拟内孢霉在牛栏山醇甜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来 , 并且要尽量减少挥发损失和保证酒的质量 。 第一 , 要 注意搞好甑锅和冷凝器的清洁 , 防止异杂味带入酒内 ; 第 二 , 酒糟装甑要低 倒 匀 铺 , 使 上 汽 均 匀 ; 第 三 , 火 力 要 平 稳 , 蒸馏到出现花时 , 更要注意不能大火 , 以免过早断花 , 将要断花时也不能加煤 , 影响火力 , 导致绵尾 , 应在断花 后 , 才加大火力追酒尾 , 接酒时要坚持截头去尾 , 绒布过 滤 , 还要注意控制流酒温度 , 使其低于室温 , 接近水温 。
%&
2.3 拟内孢霉强化发酵实验酒样分析 2.3.1 理化指标
对拟内孢霉基酒和对照基酒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表 4 结果表明 , 与普通基酒相比 , 拟内孢霉发酵强化 基酒的骨架成分变化不大 。 但在品评中表现出明显的水 果香气 , 口味更加协调 , 表现出醇甜 、 绵柔的特点 。
文明运, 向
· 小曲白酒生产经验总结 昕
73
所以用曲量只是 2 ‰或 3 ‰, 而浓香型大曲酒曲药用量 比小曲酒多 200 倍左右 。 正常的培菌首先要掌握好熟粮水分和温度 , 注意工 具清洁 , 适时均匀下曲 , 适时均匀收箱 , 入箱后的品温不 能低于 25 ℃, 也不能超过 35 ℃, 通过盖箱使箱温前期
! "#$ % 678 9:;<
1.2.3.3
清蒸清米 查工艺拟内孢霉基酒的生产
%
与普通基酒工艺不同之处在于 , 将培养成熟拟内孢 霉麸曲按一定比例随大曲加入 , 拌匀 , 入缸发酵 , 其余均 相同 。 2 次蒸馏得到的酒除去酒头和酒尾后分段存放 , 作 为拟内基酒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牛栏山大曲微生物多样性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牛栏山大曲微生物多样性王勇,周森,魏金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摘要:为了探究牛栏山大曲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为制曲工艺及成品曲质量评估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牛栏山低温大曲原核16SrDNAV3/V4区和真核ITS1区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牛栏山大曲中共获得358种原核操作分 类单元(OTU ),乳酸菌类群是大曲中主体原核生物,维斯氏菌(WeisseUa confuse )、耐酸乳杆菌(LactobaciUus acetotoiera^s )和戊糖片 球菌 CPedfococcuspentosaceus )分别占大曲总OTU 的22.68%、16.54%和9.84%,同时大曲中高温放线菌(Kroppenstedtia ebumea )可占 14.78%;而真核多样性较低,仅获得69种OTU ,扣囊覆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_fi bu%era )和库氏毕赤酵母CPichia _k ud ri avzevii )是主体真核微生物,其余真核微生物含量较低;综上得出,牛栏山大曲中原核微生物多样性要远高于真核微生物,且大曲主体微生物较为 明显。
关键词:大曲;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3.3文章编号:0254-5071 (2019)02-0058-04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9.02.012引文格式:王勇,周森,魏金旺.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牛栏山大曲微生物多样性[J].中国酿造,2019,38(2):58-61.Analysis of m icrobial diversity of N iulanshan Daqu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W ANG Yong, ZHOU Sen, WEI Jinwang*(Niulanshan Winery,Beijing Shunxin Agriculture Co.,Ltd.,Beijing 101301,China)Abstract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icrobial flora structure of Niulanshan Daqu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qu proces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of prokaryotic 16S rDNA V3/V4 and eukaryotic ITS1 of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Daqu was analyzed using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58 prokaryotic OTUs were obtained i^om Niulanshan Daqu, and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group was the main prokaryotic microorganism of Daqu. Weissella confuse, 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 and Pediococcuspentosaceus accounted for 22.68%, 16.54% and 9.84% of the total OTU of Daqu,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Kroppenstedtia eburnea accounted for 14.78%; while the diversity of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 was low, only 69 OTUs were obtained. 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 and Pichia kudriavzevii were the main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 rest of the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 contents were low. In summary, the diversity of prokaryotic microorganisms in Niulanshan Daqu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 main microorganism of Daqu was obvious.Key words : Daqu;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icroorganism; diversity牛栏山二锅头属于清香型白酒,凭借清香纯正、口味 甘冽、酒体醇厚等特点,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清香型的代表 性白酒之一,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1-2]。
一株能够有效解酒的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

参考文献 :
【 单晓梅, 宇, 明, 饮酒后血 中乙醇的监测 . 1 】 张振 刘立 等. 安徽预 防
作者简介 : 志一 (9 9 ) 士研究生 , 孙 17 一 , 硕 研究方 向: 食品科学。
同关注 的课题1 2 观 目前 我国市场上 的解酒 产品 , 1 。纵 多 以对 中草药的开发为定程度上 限制了产品的生产 。
芽孢 杆菌 (aii是一类 数量众 多且具 有多样性 bc ) l
由基 ; 萄糖能抑制 乙醇脱氢酶 , 葡 减缓 乙醛 的产生 ; 各
【 4 】丁悦敏, 王岳飞珠 冰泉, . 多福胶囊 预防小鼠急性乙醇中毒 的 等茶
实验研究啪. 江预防医学, 0 , ( ) ~ . 浙 2 21 1 : 7 0 4 26
类酸能加快三羧酸循 环 , 进乙醛的分解 。 而大 大加 促 从
酒是人类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饮料【 与人类生 活 1 ] , 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但 是 因过量饮酒 而导致 的酗酒 和长期饮酒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 ,而且引起 了一 系列 的社会问题 。 因此 研究 开发醒酒 、 解酒 的药剂和保 健食品 以减少酒精对人体和社会 的危害成为 国内外共
维普资讯
科研 学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 07O 0 .l. . 【V2N 7
7 7 == I
株能够有效解酒的 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
一
孙 志一 。牛天贵
( 中国农业 大学食 品科学 与营养工程学 院, 北京 10 8 ) 00 3
五粮液酒醅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的抑菌物质

五粮液酒醅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以酒曲为发酵剂的酒醅中含有种类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除引起乙醇发酵和产生风味物质外,有的也产生其他重要的功能性物质。
基于酒醅中含有大量芽孢杆菌的现象,本论文从著名白酒产品五粮液酒醅中采取样品,分离其中的芽孢杆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而分析产生的抑菌物质的本质,确定其抑菌谱、抑菌基因等生物和理化特性。
通过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等常规培养技术从酒醅样品中分理出芽孢杆菌125株,以黑曲霉作为指示菌,经抑菌试验筛选出一株抑菌活性明显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WY04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WY047)。
进一步抑菌试验发现,该菌株有广谱抑菌活性,除对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外,对部分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也具有抑菌作用。
通过PCR扩增,从芽孢杆菌WY047中检测出bmyD、fenA、hag、ituA、mrsA和tasA等抑菌物质基因,表明该菌株可能产生杆菌抗霉素(bacillomycin D)、芬荠素(fengycin)、鞭毛蛋白(flagellin)、伊枯草菌素(iturin A)、美杀菌素(mersacidin)、TasA蛋白等相对应的抑菌物质。
为分离鉴定解淀粉芽孢杆菌WY047发酵液中抑菌蛋白,发酵液上清中的蛋白经饱和硫酸铵沉淀后,所得蛋白粗提物通过葡聚糖凝胶层析和阴离子色谱柱进一步纯化,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发现具有抑菌活性的峰1的洗脱液呈现单一条带,对此条带切胶回收后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确定该蛋白是鞭毛蛋白(flagellin),分子量为35207 Da。
由于TasA产生于孢子分化的过渡期蛋白,此试验中没有成功分离得到。
为分离鉴定解淀粉芽孢杆菌WY047发酵液中抑菌肽,解淀粉芽孢杆菌WY047的上清液经盐酸沉淀后得到,所得脂肽粗提物经半制备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由HPLC/UV-MS液质联用仪器测定每一个组分的核质比,发现该菌株产生杆菌抗霉素(bacillomycin D)、芬荠素(fengycin)、伊枯草菌素(iturin A)、美杀菌素(mersacidin)等多肽。
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可培养高温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DOI :10.13746/j.njkj.2018169收稿日期:2018-06-07作者简介:魏金旺(1971-),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白酒酿造微生物,E -mail :weijinwang1971@ 。
优先数字出版时间:2018-08-28;地址:/kcms/detail/52.1051.TS.20180828.1011.001.html 。
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可培养高温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魏金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摘要: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对牛栏山清香型低温大曲和酿造酒醅进行高温放线菌分类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6种不同培养基筛选分离,结合16s rRNA 测序分析后,首次从清香型低温大曲和酿造过程中分离鉴定出3类高温放线菌,分别为高温放线菌科岛津氏菌属中的Shimazuella kribbensis ;高温放线菌科克罗彭斯特菌属中的Kroppenstedtia sanguinis 和Kroppenstedtia eburne 。
关键词:清香型白酒;微生物分离;高温放线菌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1;TS2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19)01-0056-04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of Cultivable Thermoactinomycetaceae in the Production of Qingxiang BaijiuWEI Jinwang(Niulanshan Distillery,Beijing 101301,China)Abstract :The Thermoactinomycetaceae strains in Niulanshan low-temperature Qingxiang Daqu and its fermented grains were isolat-ed by traditional microbial separation method.Through 16s rRNA sequencing analysis and screening of 6different culture mediums,3Thermoactinomycetaceae strains including Shimazuella kribbensis ,Kroppenstedtia sanguinis and Kroppenstedtia eburne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for the first time.(Trans.by YUE Yang)Key words :Qingxiang Baijiu;microbial separation;Thermoactinomycetaceae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 )于1899年由Tsiklinsky 首次描述,是20世纪前人类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放线菌属之一[1],其分类地位属于细菌域(Domain Bacteria )后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 )芽孢杆菌纲(Class Bacilli )芽孢杆菌目(Or-der Bacillales )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 ),虽然其在形态学上接近放线菌,但在分子分类上更接近于细菌类群,过去很多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介于细菌和放线菌之间的特殊类群。
地衣芽孢杆菌在牛栏山二锅头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0.5 %,琼脂 2.0 %,pH 7.0~7.2,121 ℃,灭菌 30 min。 麸 皮 培 养 基 : 麸 皮 1000 g , NaOH 6 g , 蒸 馏 水 600 mL ,121 ℃,灭菌 30 min。 1.4.2
麸曲的培养 将纯化的地衣芽孢杆菌斜面试管菌种取一环 , 接入 到装有 100 mL 肉汁培养基的 250 mL 三角瓶 , 置于摇床
刘桂君女满族硕士现在牛栏山酒厂质量检测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酿酒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0酿酒科技2009182期liquormakingsciencetechnology2009no8tol18283甑清蒸90min目的是使高粱中淀粉糊化同时排除杂待酒醅发酵成熟28d添加适量辅料拌匀蒸酒蒸完后取出酒醅摊晾加入大曲粉等拌匀入缸发酵待酒醅发酵成熟28d添加辅料拌匀蒸酒蒸完酒的酒醅作为酒糟废弃处理重新下一轮次的实验两次蒸馏得到的酒除去酒头和酒尾后分段存放简称为普通基酒
进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 , 并进行分子鉴定 , 筛选出 4 株地 衣芽孢杆菌优良菌株 。
1.4 1.4.1
地衣芽孢杆菌的培养
培养基配方 肉 汁 培 养 基 : 牛 肉 膏 0.3 % , 蛋 白 胨 1.0 % , NaCl
1 1.1 1.2
材料与方法
材料 牛栏山酒厂生产用清香大曲 、 酿酒车间酒醅 。
段钢 , 等 . 乙醇生产的技术进步 — —— 新型酶技术给乙醇生料发 酵生产带来的突破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6,(7) :65-70. 段钢 , 许宏贤 . 大米生料发酵酒精生产的研究 [J]. 食品与生物 技术学报 .2008,(1) :95-102.
( )*
+ , 3456
沉香型酒醅中产香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分析

沉香型酒醅中产香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分析吴树坤S杨磊2,杨玲麟2,余辉2,黄治国^(1.四川理工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2.中国沈酒集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从沉香型酒醅中分离产香芽孢杆菌并进行发酵风味分析。
通过平板分离得到4株产香较好的芽孢杆菌,并进行16SrDNA序 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4株菌分别为阿式芽孢杆菌(BaciHus aryabhattai)、地衣芽孢杆菌(BaciHus ifcheniform)、枯草芽孢杆菌 CBaciUus subtiiis)、解淀粉芽孢杆菌CBaciUus amy/ohguefaciens)。
其中地衣芽孢杆菌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力均为最强且最适生长温度为50 T;。
以玉米粉为底物进行单菌液态发酵,采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分析发酵液中的风味物质,一共检测 到24种风味物质,其优势产物主要为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和一些酸类等风味物质。
由此而见,阿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 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这4类菌对沉香型白酒风味的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沉香型;芽孢杆菌;分离鉴定;气质联用法;风味分析中图分类号:TS261.1 文章编号:0254-5071 (2018)01-0035-06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8.01.008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etabolite analysis of a roma-producing Badl/us fromfermented grains of Chen-xiang flavor BaijiuWU Shukun1, YANG Lei2, YANG Linglin2, YU Hui2, HUANG Zhiguo1*(1.Liquor M ak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A pplication o f K ey L aboratory o f S ichuan Province,Sichuan University o f S cience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 China; 2.Zhongguo Shenjiu Jituan,Luzhou 646000, China)Abstract: The aroma-producing Bacillus were isolated from fermented grains of Chen-xiang flavor Bajiu and their major metabolites were analyzed. Four strains of better aroma-producing Bacillus were isolated by the plate dilution method. By 16S rDNA sequences analysis and phylogenetic tree establishment, the 4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ryabhattai, Bacillus licheniformi, Bacillus subtilis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B. licheniformi was the strongest in producing protease and amylase, and the optimum growth temperature was 50 V,.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of single bacterium was carried out with corn flour as the substrate. The flavor compounds in the fermented broth were analyzed by SPME-GC-MS, and a total of 24 flavor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The dominant products were mainly 3-hydroxy-2-butanone, 2,3-butanediol, some acids and other flavor compounds. Thus, B. aryabhattai, B. licheniformis, B. subtilis and B. amyloliquefacie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lavor formation of Chen-xiang flavor Baijiu.K eyw ords:Chen-xiang flavor Baijiu; Bacillu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GC-MS; flavor analysis中国白酒以开放式固态酿造、多菌复合发酵的独特方 式,在世界蒸馏酒中独树一帜。
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作者:布帕提买木·麦麦提潘姣姣阿迪莱·卡哈曼伍麦尔·麦海提陈荟旭张秋林李莲瑞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17期摘要:为了從土壤中分离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开展后续研究,试验采集塔里木盆地的土壤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台盼蓝平板方法,对分离培养得到的单菌落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鉴定。
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提取DNA 进行PCR扩增并送测序。
结果表明,从塔里木盆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说明该土壤中存在地衣芽孢杆菌,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壤;分离和鉴定;16S rDNA;地衣芽孢杆菌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05收稿日期:2020-08-17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810757029)作者简介:布帕提买木·麦麦提(1996-),女,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动物性食品卫生与安全;通信作者李莲瑞(1968-),女,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动物性食品卫生与安全。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混合培养物中[1]。
呈杆状,芽孢为椭圆形,孢囊稍膨大,为非致病性菌,细菌最适生长温度约为50℃,酶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地衣芽胞杆菌耐热、含酶量多、产酶量高的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用来生产淀粉酶[2]及蛋白酶[3]。
芽孢杆菌具有耐酸、耐盐、耐高温等特点,这使得其可以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形成芽孢,自我保护,并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复活。
地衣芽孢杆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和活性物质,具有益生保健[4],降解农药[5]和净化水体[6]的作用。
为了解塔里木盆地土壤中是否存在地衣芽孢杆菌,本试验从塔里木盆地的1份土壤中筛选出1株镜检有芽孢的单菌落,对该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经过生理生化实验鉴定、16S rDNA基因测序,最终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且为后续开展地衣芽孢杆菌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牛栏山大曲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DOI :10.13746/j.njkj.2018024收稿日期:2018-01-16作者简介:朱婷婷(1982-),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白酒酿造分析与检测,E -mail :827018880@ 。
牛栏山大曲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朱婷婷(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摘要: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结合PCR 测序,从酵母菌、丝状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放线菌5个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牛栏山大曲微生物数量关系及多样性组成。
研究结果表明,牛栏山大曲中主要微生物为扣囊覆膜酵母,可占大曲微生物的59%,乳酸菌、芽孢杆菌和丝状真菌共占大曲微生物的41%,其余酵母和放线菌虽然能够分离到,但数量较少。
在微生物多样性组成方面,从牛栏山大曲中共分离到27种微生物,结合不同种微生物数量关系,确定了大曲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类。
关键词:微生物分离;扣囊覆膜酵母;乳酸菌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1;Q93-3;TS2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18)05-0075-05Analysis of Cultivable Microbe Diversity in Niulanshan DaquZHU Tingting(Niulanshan Distillery,Beijing 101301,China)Abstract :Traditional microbe separation method coupled with PCR sequencing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quantity of microbes in Niulanshan Daqu and their diversity.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dominant microbe in Niulanshan Daqu was 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 ,accounting for 59%;the quantity of Lactobacillus ,Bacillus ,and filamentous fungi accounted for 41%of the total microbes;a few other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were separated but their quantity was few.There were 27kinds of microbes separated from Ni-unanshan Daqu and the main microbial species were identified.(Trans.by YUE Yang)Key words :microbial separation;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 ;Lactobacillus中国白酒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酒文化内涵[1],其酿造过程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糖化、发酵、蒸馏和贮存等步骤制得。
酱香型大曲中一株产香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酱香型大曲中一株产香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朱德文;蒋英丽;高鸿;聂慧芳;沈毅;罗爱民【摘要】以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为材料,采用平板分离法初步筛选出11株芽孢杆菌;通过麸皮培养基在55℃条件下液态发酵,进一步筛选出1株产焦酱香的芽孢杆菌(MT6),并结合菌株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T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株可制成微生物强化菌剂,初步应用于高温型大曲酒的增香提质.【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39-41,46)【关键词】酱香型大曲;芽孢杆菌;酱香;筛选鉴定;白酒【作者】朱德文;蒋英丽;高鸿;聂慧芳;沈毅;罗爱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65;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古蔺618200;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65;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古蔺618200;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1;Q93-3;TS262.3;TS261.4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大曲酒,因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而驰名中外,深受消费者欢迎。
其经典工艺如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等被许多名优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甚至是其他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所吸收、借鉴、应用,发挥了较好的功效。
近年来,与酱香型白酒产酱香风味关联度大的芽孢杆菌类细菌引起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企业对其应用效果产生极大的兴趣,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产酱香风味菌株也逐步得以科学研究证实和公认。
酱香型白酒高温制曲、高温堆积过程富集了许多芽孢杆菌类细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和量直接影响大曲、发酵酒醅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产酒的酒质差异和风格的典型性。
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其他微生物相比,具有耐酸、耐盐、耐高温等优点,在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1]。
浅谈牛栏山二锅头酒生产中的微生物

浅谈牛栏山二锅头酒生产中的微生物
魏金旺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7(036)004
【摘要】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所分泌的多种酶类物质能够酶解酿酒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其生长所形成的代谢产物又往往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品质,所以微生物可以被称之为是白酒酿造的灵魂.该文从酵母菌、丝状真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这5个方面对牛栏山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变化规律进行详细介绍,确定了牛栏山二锅头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同时概述了不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牛栏山二锅头酒的酿造过程及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魏金旺
【作者单位】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1.1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比较牛栏山牌清香型二锅头酒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味成分[J], 廖永红;杨春霞;胡佳音;胡建华;谢建春
2.四甲基吡嗪形成相关功能微生物在二锅头酒生产中的应用 [J], 艾金钟;杨涛;王德
斌;李国友;王小伟;陈晓珍;吴林蔚;庄名扬
3.牛栏山二锅头酒入缸条件与产量、质量的关系 [J], 寇晨光
4.二锅头酒广传承——牛栏山酒 [J], 王忆萍
5.GB/T 21263-2007《地理标志产品牛栏山二锅头酒》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曲中产酱香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代谢产香探析

大曲中产酱香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代谢产香探析罗建超;谢和【摘要】Preliminary analysis of 28 samples collected in each production procedure of Maotai Liquor was carried out, and then 104 Bacillus sp. strains were screened out in different step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Daqu, and wheat starter was used for simulated tempera- ture-rising fermentation to screen aroma-producing strains, and these 25 strains which could produce Maotai flavor were identified as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subtilis, B. licheniformis and Bacillus velezensis, compared with other Bacillus sp. strains not producing Maotai flavor, all the 25 strains could produce diacetyl, acetoin, proteinase and amylase et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roma-producing mechanism of Maotai liquor, we may conclude that those Bacillus sp. strains produce varieties of enzymes and metabolites such as protease and amylase etc. at the first step and then those metabolites further produce characteristic flavoring compositions of Maotai liquor such as pyrazine etc. through maillard reac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acidic circumstances.%对茅台酒生产各环节所采集的28个样品进行了初步分析,从高温大曲制作过程的不同环节筛选出芽孢杆菌104株,用麦曲模仿升温发酵筛选产香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其中产酱香优良的菌株25株,分为多种香味,与不产香型的细菌对比,产酱香的25株均能产生二乙酰、乙偶姻、蛋白酶、淀粉酶等,结合茅台的生产流程分析了其产香的可能机制,得到结论:芽孢杆菌在大曲发酵过程中产生蛋白酶和淀粉酶等多种酶类和代谢物质,进而在高温、偏酸环境下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吡嗪等多种茅台酒特征香味物质。
拟内孢霉在牛栏山醇甜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拟内孢霉在牛栏山醇甜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胡建华;周森;胡佳音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从牛栏山清香大曲及酒醅中分离、纯化得3株拟内孢霉.将该3株菌制成发酵液及固体麸曲,通过勾调、串蒸、强化发酵试验,研究拟内孢霉对清香型大曲酒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拟内孢霉生化性能优良,产香能力强,对清香型白酒的香气和口味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总页数】3页(P67-68,73)
【作者】胡建华;周森;胡佳音
【作者单位】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1013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2;TS261.4;Q93-3
【相关文献】
1.清香型大曲及酒醅中拟内孢霉的分离鉴定 [J], 刘志磊;曹健;王德良;王旭亮;胡建华
2.米根霉在牛栏山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J], 宋克伟;胡建华;魏金旺;王勇;张如金;周森;胡佳音
3.牛栏山酒厂拟内孢霉的分离与筛选 [J], 胡建华;胡佳音;周森
4.地衣芽孢杆菌在牛栏山二锅头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J], 刘桂君;刘红霞;胡建华;郝文军;闻泽喜;李兰英
5.根霉酵母麸曲在牛栏山基酒生产中的应用 [J], 张东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利用菌的筛选及应用

乳酸利用菌的筛选及应用宋克伟;周森;魏金旺;王勇;张如金;胡建华;胡佳音;赵卫鹏【摘要】At present, there exists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Qingxiang base liquor such as excessive high content of ethyl lactate and unbalanced ratio of acetic acid and lactic acid. In this study, we isolated a bacterial strain from Qingxiang Daqu in Niulanshan Distiller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lactic acid, such strain was numbered B001 and it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by PCR. The use of B001 in Qingxiang base liquor produc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ethyl lactate and increase slightly the content of ethyl acetat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had also been settled successfully.%当前,我国清香型白酒基酒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乳酸乙酯含量过高,乙乳比例失调的技术难题。
牛栏山酒厂运用微生物技术,从本厂清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出1株可降解乳酸的细菌,编号为B001,通过PCR 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同时,将B001进行中试试验,有效降低了白酒中乳酸乙酯的含量,同时少量提升了乙酸乙酯的含量,解决了乙乳比例失调的技术难题,有效改善了清香型白酒因乙乳比例失调导致的酒体不协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栏山酒厂清香大曲及酒醅中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作者: 刘桂君闻泽喜胡建华郝文军刘红霞李兰英[ 关闭本页 ] 转载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发布时间:2009-06-02T11:25:00牛栏山酒厂清香大曲和酒醅中共分离出23株芽孢杆菌,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包括柠檬酸盐与丙酸盐利用实验、产酶实验、需厌氧实验、V.P实验、酪素水解实验、酪氨酸水解实验、酸性培养基实验、耐盐性实验、生长温度实验、产酱香实验,综合各项实验性能指标,鉴定出12株地衣芽孢杆菌,鉴定结果与中国发酵工业研究院分子鉴定结果一致,本文为地衣芽孢杆菌的鉴定提供一套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牛栏山酒厂、生理生化实验、基酒芽孢杆菌是大曲中常见微生物,也是重要类群之一。
地衣芽孢杆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特有的微生物,就我们研究发现,在牛栏山酒厂生产用的多种清香大曲、出池酒醅中同样存在地衣芽孢杆菌,对分离出23株芽孢杆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出12株地衣芽孢杆菌,鉴定结果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分子鉴定结果一致。
本文主要介绍地衣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为地衣芽孢杆菌的鉴定提供比较完备的一套方法。
1 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1.1材料牛栏山酒厂生产用清香大曲、酿酒车间酒醅1.2分离用培养基肉汁培养基:牛肉膏0.3%,蛋白胨1.0%,NaCl 0.5%,琼脂2.0%,pH 7.0-7.2,121℃,灭菌30min。
1.3分离方法取大曲干粉或酒醅0.5g,加入带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三角瓶中,摇床培养30min,60℃水浴30min,然后用接种环蘸取,在肉汁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
挑取单菌落继续划线分离,直到得到单菌落纯菌株为止。
2 地衣芽孢杆菌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根据上述分离培养基和分离方法,共计分离得到芽孢杆菌23株,编号分别为1#、2#、3#、4#……22#、23#,接下来通过实验对这些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
地衣芽孢杆菌鉴定参考《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及《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的方法,有所改进,以下为具体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方法。
2.1柠檬酸盐与丙酸盐利用实验某些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或丙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并利用磷酸铵作为氮源,将柠檬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则培养基中由于有游离钠离子存在而呈碱性。
培养基配方:柠檬酸钠(或丙酸钠)0.2%,NaC1 0.5%,MgSO4•7H2O 0.01%,(NH4)2HPO4 0.1%,K2HPO4•3H2O 0.1%,1%溴百里酚蓝水溶液10ml,琼脂2%。
以上成分除指示剂外其余加热溶解,调节pH=6.8-7.0,并加入指示剂,使培养基呈草绿色,分装试管,灭菌后摆斜面。
取幼龄菌种接种于斜面上,适温培养3-7d,培养基呈碱性(蓝色)者为阳性反应,不变者为阴性。
只有地衣芽孢杆菌可以利用丙酸钠,为阳性反应,而其他芽孢杆菌均不能利用丙酸钠,为阴性反应,但很多种芽孢杆菌都可以利用柠檬酸钠。
2.2产酶实验2.2.1过氧化氢酶实验过氧化氢酶又称接触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水和氧。
将芽孢杆菌接种于肉汁培养基斜面上,适温培养18-24h。
取干净的载玻片,在上面滴1滴3-5%的H2O2,挑取1环培养18-24h的菌苔,在H2O2溶液中涂抹,若有气泡(氧气)出现,则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气泡者为阴性。
也可将过氧化氢溶液直接加到菌种斜面上,观察气泡的产生。
2.2.2淀粉酶实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无色糊精等小分子,或进一步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变蓝色。
培养基:在肉汤蛋白胨琼脂中添加0.2%的可溶性淀粉,分装三角瓶,121℃ 20min灭菌备用。
卢戈氏(Lugol)碘液:碘片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中,混匀,定容。
将灭菌后放入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倒成平板,凝固后,取18-24h的纯培养物点于平板上,每皿可点种3-5个菌株,适温培养2-4d,形成菌落后,在平板上滴加卢戈氏碘液,以铺满菌落周围为度,平板成蓝色。
如果菌落周围有无色透明圈出现,说明淀粉已经被水解,实验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透明圈的大小一般说明水解淀粉的能力。
2.2.3 纤维素酶实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有刚果红存在,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成红色螯合物,培养基颜色为红色。
如果培养基中有能够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将纤维素分解,不能形成螯合物,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这样可以鉴定产纤维素酶的细菌。
培养基的配制:CMC-Na 5-10g,酵母膏 1g,KH2PO4 0.25g,琼脂15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加入5ml 10mg/ml的刚果红溶液,121℃,灭菌20min,冷却倒平板,凝固后待用。
取18-24h 的培养物点于平板上,每皿可点种3-5个菌株,适温培养2-4d,形成菌落后,观察产生透明圈情况,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否则为阴性。
2.2.4明胶液化实验明胶是一种动物性蛋白,明胶的水解是由于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明胶培养基本身低于20℃凝固,高于24℃则自行液化。
明胶分解后,其分子变小,虽在低于20℃的温度下也不再凝固。
培养基:蛋白胨5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7.2-7.4,分装试管,培养基高度约4-5cm,115℃ 20min灭菌。
挑取18-24h培养物,以穿刺法接种于试管中央,于20-22℃培养。
每天观察结果,液化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2.3需厌氧实验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如巯基醋酸钠和甲醛合次硫酸钠等,以除去培养基中的氧气或氧化型物质,使厌氧菌能在有氧情况下生长。
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NaC1 5g,巯基醋酸钠HS•CH2COONa 2g,甲醛合次硫酸钠HOCH2•SO2Na 1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调节pH 7.2,分装试管121℃灭菌20min,培养基不摆斜面。
用1环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必须穿刺到管底。
30℃培养3-7d观察结果。
如细菌在琼脂柱表面上生长者为好氧菌,如沿着穿刺线生长者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2.4乙酰甲基甲醇实验(V.P实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阳性反应。
培养基:蛋[FS:PAGE]白胨5g,葡萄糖5g,NaC1 5g,蒸馏水1000ml。
调节pH7.0-7.2,分装试管,每管约装4-5ml,115℃灭菌20min。
试剂:40%NaOH(或KOH),肌酸。
接种于上述培养液中,适温培养4-6d。
如为阴性,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取培养液(约2ml)和等量的40%NaOH相混合,加少量(约0.5-1.0mg)肌酸,充分振荡2-5min,如培养液出现红色即为阳性。
有时需放置更长时间或在热水中稍加热,以加速反应进行。
2.5酪素水解实验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g脱脂奶粉加入50ml蒸馏水中(或用50ml脱脂牛奶),取1.5g琼脂溶于50ml 蒸馏水中,将两溶液分开灭菌。
待冷至45-50℃时,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成牛奶平板。
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然后将菌种点接在平板上,每皿可点接3-5个株菌。
适温培养3-5d,记录菌落周围和下面酪素是否已被分解而呈透明。
配制该培养基时,切勿将牛奶和琼脂混合灭菌,以防牛奶凝固。
2.6酪氨酸水解实验有些细菌具有酪氨酸酶,能使含酚类的化合物如酪氨酸、酚等氧化成醌,再经脱水、聚合等一系列反应,最后形成黑色沉淀物质。
培养基:采用肉汤蛋白胨培养基加0.1%L-酪氨酸,调节pH为7.0,分装121℃灭菌20min后摆成斜面。
接种后培养3-7d,观察斜面有黑色素者为阳性反应。
2.7酸性培养基实验培养基:蛋白胨10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调节pH 5.7,115℃灭菌20min。
取菌液一环,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同时接种普通肉汤液(pH 7.0)作对照。
适温培养1-3d内观察生长情况。
该培养液要求十分澄清,pH必须准确,用pH计调测。
2.8耐盐性实验耐盐性实验是观察渗透压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由于不同菌类耐盐性不同,故常以此作为鉴别特征。
一般可根据不同种类的菌株,选择其适合生长的培养基,在其中加入不同量的NaCl,接种后观察其生长与否,以判断其耐盐性。
根据鉴定需要,以肉汤培养液配成不同浓度NaCl溶液,如2%、5%、7%、10%等。
培养基要求十分澄清,接种时应采用幼龄菌液接种,适温培养3-7d,与未接种的对照管对比,目测生长情况。
2.9生长温度实验细菌生长的最高、最适、最低温度,常常是某些细菌鉴定的特征之一。
测定细菌的生长温度,要求培养液十分澄清(如营养肉汁培养基),并采用液体菌种直接接种,放置于恒温水浴培养。
在指定温度下培养2-5d,观察生长情况。
若在接近0℃的低温培养,则观察时间可延长7-10d或更长。
培养5d能生长者按生长计算,否则按不生长计算,可疑者需重新进行培养实验。
2.10产酱香实验地衣芽孢杆菌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产生酱香物质,这与其产生蛋白酶类有关,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肽类和氨基酸,经过发酵会产生酱香物质。
本实验采用三种培养基鉴定地衣芽孢杆菌是否产生酱香物质。
甘氨酸培养基:甘氨酸5g,葡萄糖10g,NaCl 3g,蒸馏水1000ml,pH 6-7,分装50ml到1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20min。
营养肉汁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蒸馏水1000ml,pH 7.0-7.4,分装50ml到1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
以上两种培养基均为液体培养基,取培养18-24h菌种接入到液体培养基中,摇床37℃培养48-60h,取出,鉴定是否产生酱香物质。
麸皮培养基:麸皮1000g,NaOH 6g,蒸馏水600ml,分装到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40min。
接入液体培养菌种10%,恒温箱培养3-5d,取出,鉴定是否产生酱香物质。
2.11糖发酵实验糖发酵实验主要是看该种糖能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如果能够利用则会发酵产酸,培养基中的指示剂会由紫色变黄色,同时可能伴有气泡产生,如果发酵产气则试管中倒扣的杜氏管中培养基会被排出,里面充满气体。
本实验中糖发酵实验选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果糖、甘露醇、阿拉伯糖、木糖等。
培养基配方为:(NH4)2HPO4 1g,MgSO4•7H2O 0.2[FS:PAGE]g,KC1 0.2g,酵母膏0.2g,糖或醇类10g,蒸馏水1000ml,0.04%溴甲酚紫乙醇溶液20ml,调节pH 7.0-7.2,分装试管,每管装10ml培养基,试管内放有杜氏发酵管,115℃灭菌20min,排净杜氏管中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