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养品格——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第一篇: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学科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文以载道”,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情和理解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

(一)、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教育。

根据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统筹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系列德育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二)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时随地的渗透德育教育;根据语文课的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由表入里,逐步消化,由知到行,由情达意,由外因转化成内因。

1、巧编故事,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一年级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

巧设情境润物无声--也谈语文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巧设情境润物无声--也谈语文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巧 设 情 境
润 物 无 声
- - 也谈语文学科 #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 的培养
!戴 伟娟
#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 课程的基 本特点 ’ %# 语文课 程丰富 的 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 广的 (% 综 观小学语 文课堂 教学的 实 际 &教师们对此不可谓不重视 & 但效果 不甚理想 & 甚 至还存在 着一些 问题 & 如 ) 简单说教 式 $蜻 蜓点水式 $贴政 治 尾巴式等等 ( *语文课程标准 + 明确指 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 的审美情趣 &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 极的人生态度 &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 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 把这些 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作 为小学语文的一线教师 & 怎样才能将 这种 指导 性的 理念 转 化为 实实 在 在 的 , 可操作的 $ 具体 的办法和策 略 & 并 且真正收到实效 - 笔者试从近几年来 虞大明老师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的 几个实例出发 & 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 中润物无 声地对学 生进行 # 情 感 $ 态 文的主人公是谁吗 -. 生 )沈峰 / ’& 师 ) 同学们认识沈峰吗 - . 生 ) 不 认识 / ( & 师 ) 既然 不认识 & 那我 们将 # 沈 峰 % 这个名字换成咱们班中某 一个同 学的名字 & 好吗- .生大多说好 & 有个别 同学则轻声质疑 )可以改课文吗 -/ ) & 师 ) 可以 改啊 & 但 不能 乱改 & 我 们首 先要 弄明 白沈 峰 是怎 样的 一 个 人 & 然后 & 再对照咱们 班的同学 & 谁 跟 沈峰一样或者最接近 & 我们 就把沈峰 的名字换成他的名字 0 0 . 师生共同 学习, 研究课文& 明白沈峰是一个乐于 助人 & 并且做 了好事不 声张的 人 ( 然 后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 & 本 班郑作小朋友跟沈峰最相似 / & 师 ) 请同学们拿起笔 & 将课文 中 所有的 #沈峰 % 改成咱们班 的小朋友 #郑作 %(. 课后 ) 同学们围在 郑作小朋 友身旁 & 纷纷说 )# 郑作 & 你真了 不起 1 你都被写进教科书了 (% #郑作 & 我们以 然也就称不上真正有效了 ( 而虞老师在教学此课时 & 巧妙地创 设 了 # 替换主人公 %的问 题情境 & 围 绕问 题情境解决来组织课堂教学 ( 因为问题 情境本身的整体性 ,激励性 & 而将学生的 学习从 # 被动接受 % 变为 #主动探索 , 积极 建 构 %& 这样的 学习 & 不仅高 效地达成 了 学科基础目标 & 也使情感性目标得以巧 妙 地 , 较深层次地 达成 ( 具体表现 在 ) 学 生为了解决问题 & 首先必须了解课文中 的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 & 然后再对照本 班 同学的实 际 &通 过分析 , 比较 & 达 成问 题解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 虞教师并没 有 问学生 # 我们学 了课文 & 该怎样 做 % 这 样的问题 & 也没有特意留出时间进行情 感 ,态 度 ,价 值观的教育 培养 & 但从 学生 课后的言行举止 &我们不难看出 & 他们对 郑作同学是无比羡慕的 & 此时的表白肯 定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 孩子们一定 会在心底里觉得 ) 帮助别人是无比快乐 的(

立德树人铸魂育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高一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立德树人铸魂育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高一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立德树人铸魂育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高一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发布时间:2022-05-18T08:11:41.909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3期作者:陈华良[导读]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应提高德育渗透意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陈华良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363107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应提高德育渗透意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培养学生不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民族情怀、家国情怀,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核心素养。

本学期,我们抓住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契机,灵活多样开展德育渗透与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引领学生向善向上。

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人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

我们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立足文本,寻找语文学科与德育教教育的渗透点,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发愤求学,报效祖国。

如《论语》《孟子》《庄子》中的名篇,通过学习研讨,学生深深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人以持久的心灵滋润,传统文化值得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我们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支撑,深入挖掘传统道德的内涵精髓,科学阐释传统道德的时代价值,有效赋予传统道德以现代表达,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古为今用、德为育用。

例如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到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以传统道德的观念、人物、事迹为切入点,有理有据、有滋有味地梳理好、阐释好、传授好。

指导学生在“修身、齐家”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治国、平天下”中立鸿鹄志,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做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知行合一的奋斗者。

课文里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以及作者、名家,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与先进思想。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一、抓住课前三分钟演讲我在每节语文课上正课之前,都会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的说话训练。

有时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教材。

学生讲完故事后,我并没有简单的一带而过,走过场了事,而是让其他学生评论该成语讲述的道理或对自己的启发。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想品德的熏陶。

如“孟母三迁”、“水滴石穿”、“自食其言”等成语教会了学生不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人要重诚信等做人的道理。

有时让学生评述社会生活中的事件。

我抓住这个时机,启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

二、研究教材,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

因此我们将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1、结合教材内容,陶冶爱国情操江泽民在20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的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科学思想、审美情操……,但每篇都有其侧重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法制渗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法制渗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法制渗透数百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学家便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教育理念。

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至理名言。

《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应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在德育和法制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

下面我就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在导语中渗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好的导入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前提条件,而要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导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如于婷老师执教的《父亲和鸟》一课的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客人”,接着在悦耳的鸟叫声中出示鸟儿的多姿多彩的图片。

这样的导入把学生迅速地被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感染了——鸟儿多么美好啊,我应该爱护它们。

二、在课文教学中渗透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作者在文章当中表达的感情,一定会对读都有所影响。

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对于问题认识的不够全面,很多时候不能深刻地理解出文章所传达出的言外之意,因而,教师在讲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当中较为深刻的含义,从而达到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目的。

如万清老师执教的《草虫的村落》一课中,万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感叹:“草虫的村落里蕴藏着多少啊!”学生步步深入地感受到了草虫的村落的多彩、和谐,也让学生从内心深入感受到草虫的村落也如我们的社会一样,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它们生活得同样幸福美满。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一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深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里面有许多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要求和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1.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汉语具有明白、精确、富有灵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

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像力,它的创造能力也非常强,数量有限的汉字却组成了无穷的词汇,而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更是魅力无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思想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篇目,不少都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时代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思想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让学生信仰并追求科学真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3.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描写亲情的文章也不在少数,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里面记叙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真挚感情。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默默地去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

继尔,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的思想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摘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知识,还要贯穿德育教育,以达到寓德于教、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寓德于教;教书育人【中图分类号】G468.2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141-01《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思想中明确指出:“……在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

”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即在进行语文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贯穿德育教育,以达到寓德于教、教书育人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贯穿在语文教学之中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体验,着重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语文的感染熏陶作用,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课堂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传诵千古,就在于它既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生活目标和情感态度。

比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就可以通过作者对茫茫雪景的描述和对古今英雄的褒贬,引导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诗人俯瞰群山、热情洋溢的评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无产阶级壮阔无比的气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从而激发起学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又如海伦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时间》,记叙了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残疾女子如何以坚强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不幸,这对改变学生性格和情感的脆弱、培养学生意志和信念的坚定,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再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主人牺牲生命和财产的人,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近乎完美的人格,对广大的青年学生,无疑是一次崇高的洗礼,经历了这种洗礼,学生的信念就会更加坚定,学生的情操就会更加高尚。

即使面对的是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世界,学生也具有了自我防御的能力,而不致在花花世界中迷失方向。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摘要:道德教育和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同步进行、双管齐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因为在语文教育中德育元素无处不在,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康的审美。

我国教育水平在快速的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策略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可以引导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然而就现阶段来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制定理想化的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要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将其作为引导。

但是就当前来讲,一些教师在制定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时脱离了实际,导致其目标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德育教育渗透模式,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

但是当前仍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只是注重了德育教育的渗透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做不到有的放矢,也做不到工作的细致透彻,这样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发掘德育教育的源泉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时,主要应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讲解,所以语文教材是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扇大门。

教师应当正确应用语文教材,并且将知识加以理解分析和优化整合,将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尽量发挥到极致。

这种从教材当中挖掘德育知识的方法,在为学生提供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结构体系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德育素质,使之在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时能够更透彻,更有深度。

如何从教材当中发现德育资源,教师第一要做到的是给语文内容建立相关体系,课件和教材相结合,抓住重点内容,将语文知识由简到繁渗透到教学当中。

润物无声养品格

润物无声养品格

润物无声养品格作者:张燕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5年第2期——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中学张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同时又建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语文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丰富绚烂,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有美丽风景,有精神世界,有豪迈情怀,有历史教训。

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这是语文教材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如何将语文教材的养料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然后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呢?一、确立知识技能与德育并重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若无道德的滋润,它是不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的,正如孔子所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如《短歌行》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诗歌,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短暂的生命,如何对待理想,并且谈到了人才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当下的一个大问题,基于此,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品读诗歌,揣摩语言,体会诗歌借语言传达情感的艺术。

德育目标:分析曹操之忧,体会其成熟的人格魅力与博大的情怀,并将德育目标作为重难点来突破,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碰撞、沟通,体会到所谓的成熟就是知道人生悲凉却依然热爱生命,积极面对,所以他的诗风悲凉但慷慨。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以德育人的含义是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德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步骤之一。

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质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引领学生成长。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道德评判为重点,将真善美的思想融入教育教学中,用温馨的声音和鲜艳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美学水平。

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有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并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和选择。

德育还要向学生传达社会风气和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资源,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润物无声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是指对周围事物悉心呵护的态度。

润物无声,既是为了生物生存繁衍,也是为了维护环境和谐。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润物无声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从哪怕是微小的事情做起。

例如:珍惜水资源,讲卫生,爱护植物和动物等。

通过润物无声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辨别事物、观察事物、保护事物的能力。

润物无声不仅是个人的行为,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

学校教育应该贯穿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接受和实践润物无声的价值观。

校园可以举办植树节、环保周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成为润物无声的行动者。

综上所述,德育和润物无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通过种种措施,以德育人、润物无声为目标,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做人和做事上都做到有道德,有情怀,有品质。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德”是人们行为举止的准则,是一种文明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

在当今社会,以德育人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润物无声”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是一种无声处事、忍让宽容的品质。

将“以德育人”与“润物无声”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探讨其意义和实践方式。

以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一直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境界。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更是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教育者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通过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润物无声是做人处事的境界。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我们不妨学会润物无声。

在与他人相处时,不要轻易发脾气、不要轻易指责他人,不要轻易做出冒犯他人的行为。

用心包容、用心理解、用心宽容,就能够在无声的润物中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和胸怀。

在润物无声中,我们不仅能够修身养性,更能够培养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以德育人润物无声呢?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做到身教尊主,用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修养来影响学生。

我们不仅要注重教育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懂得尊重和爱护学生,不轻易对学生发脾气、批评过激,而要用理解和宽容来对待学生。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将道德情操传授给学生。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注重修身养性,学会润物无声。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他人相处时,用心倾听、用心包容,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轻易发脾气或者冒犯他人。

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努力做到以德育人润物无声,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用美好的情感感染他人。

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诗歌、文化传统等形式来传播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理念。

我们可以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让人们在故事中感受到善良和美好;我们可以赏析一些博大恢弘的诗歌,让人们在诗歌中感受到宽容和厚德;我们可以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道德和品德。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学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但要深化教材内容,发挥教材的德育效果,还要在思想方面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不只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学科,还是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的课程。

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德育特点,才能在教学中很好的发挥渗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方法引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对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和优良品德的的重中之重。

德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领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

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良好素质,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特点(一)德育的渗透具有非系统性语文这一门学科涉及的内容体现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每篇课文都表达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

而系统性并没有在丰富的内容中呈现出,系统的编排在教材中也未出现。

在课文中,可以渗透多方面的德育内容,制定德育渗透计划需要向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全面发展方向考虑。

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宏观掌控,微课实行,才能更合理有效的落实德育计划。

(二)德育的渗透具有长效性语文课是小学教育中占课时比例最高的一门学科。

每天至少一堂课是语文课,无形中强化了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可以明显且深刻的影响学生,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优良品德,更充分的体现了德育渗透的长效性[1]。

二、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思维拓展能力,在课堂中普遍的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易开小差,这样导致很多教师抓不住学生的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备课时,合理的将教材与德育内容相结合并融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讲授语文教材的文章时,灵活的穿插一些德育教学,可以重点体现与德育教育,如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热爱祖国等相关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言传”,采用新模式的传播途径进行德育教育,相比之下“身教”更富有感染力。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小议德育渗透寓于语文教学中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小议德育渗透寓于语文教学中
力 。 了使 学 生 了解 祖 国 的 今 天 , 向学 生 子 , 们 应 紧 紧 抓 住 , 为 我 我 围绕 课 文 提 供 的语 言
5 写 作 渗 透
作文是学生 心灵的窗 户, 写作 讲 评时 , 展 , 要 求 学 生 写 出来 的 文 章 要 有 亮 点 , 即 展
示积极 乐观 的生活态 度和张扬 个性之 美 。
教 在 人 类 历 史 上 , 留 下 过 许 多 晶 莹 璀 挫 折 考 验 的 特 点 , 师 可 引导 学 生 阅 读 奥 曾
璨 、 芒 四 射 的 格 言 , 些 格 言 使 许 许 多 多 斯 特 洛 夫 斯 基 的 《 铁 是 怎 样 炼 成 的 》 海 光 这 钢 、 取 么 如 何 提 高 语 文 课 的 德 育 效 果 呢 ? 觉 得 青 少 年 走 上 成 功 之 路 , 得 令 人 瞩 目的 业 伦 ・ 勒 的 Ⅸ 如 给 我 三 天 的 光 明 》 从 中学 我 凯 假 , 绩 。 多 古 今 中 外 、 久 不 衰 的 格 言 或 名 许 历 出来 。 在 语 文 课 本 所 选 的 许 多文 学 作 品 , 现 不 论 诗 词 、 文 或 小 说 , 是 古 今 中外 的 名 散 都
介 绍 经 济 建 设 的 辉 煌 成 就 , 学 发 展 的 重 材 料 和 中心 , 以重 点 分 析和 讲 解 , 科 加 能深 深 大 成 果 , 织 学 生பைடு நூலகம்观 看 北 京 奥 运 会 开 闭 幕 组
“ 死 教 式 盛 况 和 “ 七 ” 旋 的 录 像 , 料 中 那 惊 句 : 生 于 忧 患 , 于 安 乐 ”, 育 学 生 要 成 神 凯 材 心 不 天 动 地 的 欢 呼 声 和 绚 烂 夺 目的 礼 花 , 学 就 一 番 事 业 , 先 苦 其 心 志 , 断 磨 练 自 给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 、延 伸 教 材 ,注 重 积 累
要想提高学生 的阅读 和写作能力 , 加 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还必 须将 探索 的触须 伸到教材外 。引导他们 学会 观察 身边 的人和事 , 发现并赞美生活 中美 的、 善 的事物 ,摒弃 并鞭策生活 中丑 的 、恶
的事物 。
1 . 形象感染 ,主 旨熏陶 现行 中学语文教材 中有很 多选文生
撼 ,激起他们继 承并 发扬祖 国灿烂 文化
的志气 。
鼓 励 学 生 练 笔 ,在 评 语 中渗 透德
育 ,这只是针对个 别学生 、个别现象而 言。对于 比较普遍 的问题 ,可 以开展讨 论或辩论 ,让大家在讨 论中提高认识 。 例如 , 一位女生在她 的课外练笔 中写道: “ 音 乐测试课上 ,吴丽 唱到高调时顶不
教改圜卿l
fI A0G AI T A NLI l
浅 谈 如 何 在 语 文教 学 中渗 透德 育
汪 丽 云 ( 安徽省枞 阳县牛集高级职业 中学,安徽 安庆 2 4 1 0 0 0 )
语文学科是一 门综 合性 的学科 ,语 文知识的传授 ,听 、说 、读 、写 能力的 培养 ,道 德情操的 陶冶 ,乃至人格个 性 的塑造 , 都是语 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 语文教师 只有 将语 文教学 同德育结合起
很不满意 。于是 ,我就把一篇从 《 文摘 周刊 》上看到 的,题 为 “ 放 大痛苦 ”的
正 如 德 国教 育家 赫 尔 巴特所 说 : “ 教育如果没有进行德 育 ,只是一种没 有 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 就是一种失去 了手段 的 目的。”这句话 是 多么深刻 !它证 明了教 书和育人是分 不 开的。语 文我便 以著名解
说 家 宋 世 雄 小 时 候 如 何 克 服 困 难 ,消 除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七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七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七篇范文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而语文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观念。

首先,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价值观。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道德观念,如《红楼梦》中的守纪律、爱国情怀,《西游记》中的友情和善良,《水浒传》中的忠诚和正义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其次,语文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也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观念。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等活动,促使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交流和互动中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善良。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观念。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时代新人。

范文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刻的人类情感和道德观念,如《红楼梦》中的诗情画意,《西游记》中的正义和善良,《水浒传》中的豪情壮志等。

教师可以在讲解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并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

其次,语文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

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笔者通过20多年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感到以下三点是切实可行的。

1.抽出格言式的句子重点讲解在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这些格言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

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言,是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摘引、精选出来。

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

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

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我们在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

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

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浅谈初中语文的德育渗透“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作为初中生,虽早已告别了人之初的童年,但在心理上正处于第二断乳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力还比较弱,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有的初中生思想观念令人担忧,这就要我们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要育好人,要创造一个教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浅谈初中语文的德育渗透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而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书育人方面较之其他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越性。

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的思想性作用,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培养学生为其终身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同时,要抓住适宜的时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相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德育。

语言课文内容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文”与“道”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的。

“道”,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文章“道”是通过语文文字表现出来的。

比如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的形象,寄寓作者的褒贬;写物的文章、叙事的文章的旨意也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文”与“道”有机统一的关系,决定了语文课不能也不应该上成一般的政治课,不能单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只能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缘文释道,因道释文。

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许多年来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然是经久不衰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巧妙渗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巧妙渗透

管理篇•德育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巧妙渗透,就如春夜里的细雨,无声无息,却滋润万物。

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受到了思想的熏陶,人格的提升,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德育渗透巧育人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我的开学第一课是《令人向往的六大魅力学府》。

这六所大学分别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北京大学。

我在介绍这些大学的时候,还配上了相应的图片。

学生边听我介绍边欣赏图片,眼睛里写满了向往和憧憬。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这颗种子一定会在某一天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学生升入了八年级,内心一定有很多感慨,所以我开学第一课上的是《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先让学生听了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很多学生听完以后都满含泪花,从歌曲中学生听到了时间的流逝,父母的老去。

于是,我乘势让学生就已逝去的时光谈感想。

孩子们畅所欲言,谈读书,谈旅游,也谈遗憾,从而懂得珍惜时间,珍惜亲情。

八年级下学期我上的开学第一课是《走进〈红楼梦〉》,通过对香菱和迎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以期给学生一个人生参照。

下面两段话是我写到微博里的,我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香菱,原本生在富贵之家,五岁被拐走,受尽打骂屈辱,后被薛蟠买来做妾,过了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不想薛蟠娶了夏金桂,最终难逃噩运。

难忘香菱学诗时的一派痴迷专注,难忘香菱待人处世时的一派天真无邪。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的结局却是被活活折磨致死,令人唏嘘叹惋!”学生通过这一课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坚持自己,如何保持自己个性,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人。

二、教材课本常挖掘,对镜自照多自省语文教材就像一面明镜,学生可以对“镜”自照,不断审视自己,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语文教师应好好使用这面“明镜”,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在教《智取生辰纲》的时候,讲到杨志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时,分析其是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结果却命途多舛,当梁中书把运送生辰纲的任务教给杨志的时候,这对杨志来说,既是人生的最大机遇,同时也是最大挑战。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人们常说,“以德育人,润物无声”。

这句话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它反映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处世之道。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以德育人、润物无声的理念显得更加珍贵和重要。

本文将探讨以德育人的含义、实施方式以及润物无声的意义。

第一部分:以德育人的含义所谓以德育人,就是通过道德教育和榜样力量来影响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以德育人,首要的是通过教师或者其他具有道德榜样力量的人,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引导他们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

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告诉学生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自身的行为和言行来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二部分:以德育人的实施方式以德育人,需要我们提出一套明确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我们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可以教育学生要热心助人、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美德。

我们还需要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主动参与到各种公益活动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进而培养出志愿者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培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道德素质。

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最为直接的道德榜样,只有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才能够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同样需要重视和培养。

第三部分:润物无声的意义“以德育人,润物无声”中的“润物无声”是指一种无声无息地、默默地渗透和影响所有事物的力量。

以德育人,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并不需要通过强制或者外在的教导来实现,而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的一种力量。

润物无声的意义在于,通过以德育人的方式,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样也可以润物养人、润人育物。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榜样行为,不仅能够影响学生,也能够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影响更广泛的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