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毛概完全版
(完整word版)毛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4、解放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变成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7、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适合和平赎买。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9、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1、中国开放的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2、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核心: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13、现阶段我国的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4、依法治国的核心:有法必依。
1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1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领导.17、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8、我国出现的新阶层:6个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19、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制度特点: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实行对外开放是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
2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毛概 马克思
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毛概完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邓小平理论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29—3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
出发点和归宿: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33、36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5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54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思想)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0.近代中国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毛概复习资料完整版
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答气质,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包括的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7.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创新8.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不包括: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9.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群众观点10.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11.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四马分肥12.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3.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
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
“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14.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职工工资1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毛概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P3P6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哲,毛概——完整背诵版
马哲,毛概——完整背诵版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与确定毛泽东思想最早是1943年,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
在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中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做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从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即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僻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即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
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五四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在中国传播)③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新生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阶级基础。
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1、大体上分为六个阶段: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时期。
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依靠谁、统一谁、打击谁的问题)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讲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为标志。
★1927—1935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期。
毛泽东思想是在与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做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参考资料课后答案完整版
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 1.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和实践基础?4.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重要思想各自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5.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7.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号的答案为下述五点内容,第二个问号的答案为后四点的内容)第二章第二章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7.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第三章第三章1.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2.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3.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5.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第四章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3.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第五章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第六章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3.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的统一?4.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毛概复习完美版缩印电子版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16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④ 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3、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P2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一问题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这一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P23-25内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毛概完整课后答案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毛概完整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历史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答:首次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
原因:1)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它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3)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内含: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时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种全会以来进一步回答了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实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及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4: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概重点完整版666666
毛概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经验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章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内容:1948,《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根本动力:工人、农民)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无尽的灾难和战乱,使近代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毛概完整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内涵、历史地位)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
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素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
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要素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涵义:(1)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能够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青睐,不是偶然的。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到洪秀全,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运用各种思想武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都没有能够解决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打开了中国救亡和发展的希望之门。
(2)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总是强调自己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世界观,方法论和行动指南,理论要联系实际,而且是因为中国社会状况包括阶级矛盾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去研究解决. 所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才能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面貌为之一新。
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
毛概复习完整版(最新版书1-7章)
毛概复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2)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3)源于对中国革命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来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包括:(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贯穿于中特理论体系之中。
(3)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eg : 主题发展:从革命到建设;内容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一方面都是发展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概完整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里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①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
5.我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执政为民。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为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②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9.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实现马克思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5.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正确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其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代背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环境:冷战两大阵营激烈对抗国内环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2.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反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内容: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原则:党指挥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放思想,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c.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两个错误倾向:一、凡是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二、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及指导作用5.《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功远远大于过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完整word版)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决定,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是统一性的。
我们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则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时,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
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为准"的力量源泉其次,这也是我们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革命时,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
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的结果。
但在这一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不够自觉,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遭受挫折,陷入绝境。
后来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的共识。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如何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天才降生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他 的父亲是犹太人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 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 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 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这个家庭充满了和谐、幸福、 欢乐。
墓志铭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变世界 (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3.世界观的转变
1842年4月,马克思担任《莱 茵报》撰稿人,10月任主编。 1844年初,马克思创办 《德法年鉴》,发表了两篇论文: 《论犹太人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阐明了他新世界观的基本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实践上
1846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共产主义者同盟革命斗争: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创办《新莱茵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主 编 18 的 《 48 新年 莱 6 茵月 报 1 》日 在, 科由 隆马 出克 版思 。担 任
大学马思毛概
大学马思毛概简介大学马思毛概是指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课程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内容和概念。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国家的指导思想。
大学马思毛概中的马克思主义部分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和现实应用。
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唯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
大学马思毛概中的马克思主义部分还涉及到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等概念和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了伦理道德、个人品质、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法律基本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大学马思毛概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通过讲解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法治精神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培养自律、守法、讲信用的良好品质。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大学马思毛概中的毛泽东思想部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强调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他们提出了人民战争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并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成功实践。
大学马思毛概中的毛泽东思想部分还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是指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内容。
大学马思毛概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含义3个组成部分和3个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哲学问题和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意识的起源本质及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起源证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实践为基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运动观时空观: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实践: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形式: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
联系含义:是指失误内部歌谣所之间和失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特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矛盾定义基本属性辩证关系: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关系: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含义辩证关系: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主题客体的定义特点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感性理性定义特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实践飞跃条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几种辩证思维: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社会存在意识的定义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生产力的定义基本要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得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要素: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它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意义: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
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内容意义: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力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历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
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及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人民群众的定义: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及其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资本积累的定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4.马克思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m‘=m/v.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根据;(3)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购买阶段,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2生产阶段,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3售卖阶段,及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6.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同志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和形式: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型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