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合集下载

产品中试管理制度

产品中试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编号:GRYL·YF·QP·PS·01-A/00○密产品中试管理制度(编制时间:)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____-____-____发布 ____-____-____实施各版本建立及修订履历目录1目的 (1)2适用范围 (1)3术语与定义 (1)4职责与权限 (1)5工作程序 (1)5.1工作流程 (1)5.1.1流程图 (1)5.1.2中试申请 (2)5.1.3试发布 (3)5.1.4进行中试生产 (3)5.1.5中试评估、总结 (3)5.1.6资料更新 (3)5.2 输出 (4)6相关资料 (4)7模板 (4)1目的目的:为了规范自产产品从研发转量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验证此过程的工艺、文档等各个方面的正确性,保证产品制造质量,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产品开发的中试过程。

3术语与定义中试: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产生力转化的必要环节。

4职责与权限5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5.1.1流程图第 1页共 4页图5-1:产品中试管理流程图中试活动非必要流程。

纯软件项目、预研项目一般不安排中试,其他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开展中试工作。

5.1.2中试申请第 2页共 4页一般在测试部门完成硬件的验证后,可进行中试申请。

如有特殊情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中试申请。

研发部编制《产品中试任务申请单》,说明中试产品信息、数量、要求完成日期、生产制造部门等内容。

研发部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中试会议。

《产品中试任务申请单》由管理者批准。

批准后的《中试任务申请单》,由研发部通知到相关部门。

中试准备中试申请通过后,研发部应将相应的文档:烧录程序、安装程序、PCB文档资料、结构图纸、面膜图纸、材料清单、调试作业指导书等提供给相应部门,方便相关部门提前做中试准备。

各部门进行如下准备工作:工程部根据中试申请单,规划中试生产计划,安排中试生产的物料采购及跟踪、生产排程等情况;工程部进行产品生产安装调试工序的培训工作。

产品中试管理

产品中试管理

精品培训课程课程名称RDM012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Product Piloting-from sample to mass production参加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测试部经理、中试/试产部经理、制造部经理、工艺/工程部经理、质量部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高级制造工程师等课程背景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从样机到量产的过程中(产品化过程)存在着共同的问题:1. 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文件、没有工装、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2. 转产没有标准,研发想快点转产,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而市场又催得急,经常被迫接收,长此以往,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3. 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如何取舍与平衡,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中试与生产的矛盾,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4. 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进度的要求?中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还是兼而有之?5. 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成品率低、经常返工,影响发货;6. 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7. 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救火”。

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配以大量实际案例,以指导研发/试产/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

培训收益1. 了解业界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中试管理模式与实践2. 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的方法与实施过程3. 掌握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的方法与实施过程4. 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新产品验证的过程与方法5. 掌握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6. 了解如何建立从样品到量产的管理机制培训课时2天(12小时)课程大纲一、案例研讨二、从样品到量产概述1. 企业在追求什么:技术?样品?产品?商品?2. 研发与制造的矛盾:1). 制造系统如何面对研发的三无产品?2). 研发如何面对制造系统越来越高的门槛?3. 研发与制造矛盾的激化:中试的产生成为必然4. 中试的定位与发展:1). 研发(RD)、中试(D&P)、生产(P)的关系2). 中试的使命是什么?3). 中试如何定位?4). 中试的发展问题:●大而全?●专业化分工?●产品线划分与共享平台●中试人员的发展定位:广度与深度问题5. 中试的业务范围1). 中试业务:新产品导入(NPI)2). 承上:如何面向产品的研发?3). 启下:如何面向产品的制造?4). 桥梁:中试作为连接研发与制造的桥梁,独木桥还是阳关道?6. 演练与问题讨论1).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建立并发展中试的职能?三、新产品导入团队1. 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构成1). 工艺工程2). 设备工程3). 测试工程4). 工业工程5). 产品验证6). 试生产(计划、生产、质量)2. 新产品导入团队的职责3. 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的关系1). 开发模式的演变:串行变并行2). 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中如何体现?3). 新产品导入团队如何提前介入研发?●为什么要提前介入?●提前到什么时候介入?●提前介入做什么?4). 新产品导入团队的管理●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职能部门的沟通●新产品导入团队成员的汇报、考核和管理机制4. 演练与问题讨论1).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研讨建立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时机四、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1. 如何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可制造性设计1). 从制造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2). 工艺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切入点:从立项就开始3). 工艺管理的三个阶段:工艺设计、工艺调制与验证、工艺管制4). 工艺设计:●如何提出可制造性需求?●需要哪些典型的工艺规范?●可制造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如何并行?●产品工艺流程设计●电装、整装、包装与物流的可制造性设计分析●如何确保可制造性需求在产品开发中已被实现?●工艺评审如何操作?●什么时候考虑工装?●如何在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工艺文件与生产操作指导文件5). 工艺调制与验证●工艺验证的时机●工艺验证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施工艺验证?●工艺验证报告的内容●如何推动工艺验证的问题解决?●研发人员如何配合新产品的工艺验证?●制造外包模式下的工艺如何验证?6). 工艺管制●工艺管制的困惑:救火何时是尽头?●工艺转产评审(标准、流程、责任)●量产过程中的例行监控与异常管理2. 演练与问题讨论1). 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3. 工艺管理平台建设1). 谁负责工艺平台的建设?2). 工艺委员会的产生:责任与运作模式3). 如何进行工艺规划?4). 基础工艺研究与应用5). 支撑工艺管理平台的四大规范:●品质规范●设备规范●工艺规范。

[全]新产品中试实施办法

[全]新产品中试实施办法

[全]新产品中试实施办法一、目的为提升产品质量,规范产品中试工作,避免中试环节的问题流入批量生产环节,特制定此办法。

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新产品、换型产品、材料代换产品的中试工作。

三、职责1、文件资料管理员负责中试文件的发放。

2、项目组人员协助文件设计员完成设计开发过程中临时代码的清理。

3、标准化员负责代码清理过程中的标准化审核。

4、计划采购部制定并发放中试产品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监督中试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变更计划。

5、计划采购部负责中试产品的材料采购及采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

6、生产部负责中试产品的生产及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

7、质检部负责中试过程中原材料的入厂检验、中试产品的检验及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

8、研发部负责中试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的处理。

四、工作程序1、中试前的准备•中试前,项目组应对研发过程申请的临时代码进行处理,同时应对研发过程中相关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处理。

•在设计输出文件整理前,项目负责人应协助文件设计员完成本项目开发过程中申请为临时代码的元器件、半成品的统计,并对代码状态进行变更,代码变更完成后,文件设计员进行设计输出文件的整理。

•设计输出评审:设计输出文件在发放前,应提交项目管理员进行评审,评审小组为技术评审委员会、项目组和生产部、计划采购部、质检部、技术服务部的相关人员。

评审小组应对设计输出与设计输入的符合性进行评价,其中:1) 计划采购部负责对原材料的采购可行性进行评价;2) 生产部负责对样机及与生产工艺相关的文件的合理性进行评价;3) 质检部负责对与检验相关的文件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设计输出评审可采用电子评审及集中式评审两种方式进行,其中OA电子评审在收到评审通知后,各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评审意见。

评审通过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在报告中签字确认。

•项目管理员负责组织培训,培训对象为生产部、质检部、计划采购部、合同管理部、技术服务部、销售部的相关人员。

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4.2中试任务下达
项目管理员收到文件下发通知后负责填写《研发_生产申请单》,经研发相关部门主管审核下发相关部门。其中计划部2份、生产部、品质部各1份.说明:若有新器件,则应在试制单下发的同时附上新器件列表。
4.2.生产技术文件制作:受控BOM后由技术管理部同时下发电子档给生产技术部ERP人员于1个工作日内完成生产BOM的转化,对于涉及新工艺的产品试制,生产技术部应制定工艺方案后提交评审,评审通过后制定作业标准。
1.目的
规范产品中试工作,验证工艺和工装是否满足批量生产要求,避免研发过程存在的问题流入批量生产环节。
2.适用范围
新产品、换型产品的中试工作。
3.职责
3.1.技术管理部负责设计输出文件及中试申请单的下发。
3.2.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BOM的导入,产品的工艺设计及中试过程生产工艺问题的处理。
3.3.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中试生产前试”。
4.12.中试产品入库、保管、发货
对于中试检验通过后的产品即可办理入库手续;项目结项后,中试产品即可正常发货。
5.15. 相关/支持性文件
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2)《项目管理规范》
5.16.质量记录表格
1)《研发_生产申请单》
2)《中试过程记录》
3.4.计划部负责制定并下发中试产品的中试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及中试计划的监督及计划的变更工作。
3.5.采购部负责中试产品的采购工作及采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
3.6.生产部负责中试产品的生产、装配及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以及产品工艺性能的评估工作。
3.7.品质部负责中试过程中原材料的入厂检验、中试产品的检验及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及中试产品质量的评估工作。
4.7.中试问题解决
4.8.1.中试采购、生产、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统一由研发部门负责解决,并应在问题提出后10个工作日内解决完成,对于超期未能解决完成的应经主管总工确认认可并提交解决完成计划。中试问题由研发相关责任人对《中试过程记录》中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项目管理再将此报告下发一份给生产、品质、计划。

中试实施方案

中试实施方案

中试实施方案一、前言中试是指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为了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种小规模试验。

中试实施方案是指在进行中试前,对中试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详细方案。

本文将就中试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试目标1.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2.检验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适应性;3.获取产品生产的关键参数和数据。

三、中试内容1.中试时间安排中试时间安排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确定,一般不超过1个月。

在中试期间,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和记录中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2.中试设备准备中试设备的准备是中试工作的重要保障。

需要确保中试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以保证中试数据的可靠性。

3.中试操作流程中试操作流程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确定,包括原料配比、生产工艺参数、设备操作流程等内容。

在中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中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中试数据记录和分析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包括产品质量数据、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内容。

通过对中试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为产品的正式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中试风险控制1.安全风险控制在中试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需要对中试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防止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2.质量风险控制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中试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需要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环境风险控制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环境条件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

同时,需要对废水、废气等进行合理处理,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五、中试总结与改进在中试结束后,需要对中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根据中试数据和实际情况,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结语中试实施方案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为产品的正式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中试流程管理制度

中试流程管理制度

中试流程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了规范中试流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中试试验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中试试验的项目、产品或工艺流程的中试试验。

二、中试流程管理组织结构1.中试流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中试流程管理的政策、目标和计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中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委员会成员包括项目主管、研发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等相关人员。

2.中试试验组:负责具体的中试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包括试验计划制定、试验设备准备、试验执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工作。

组成成员包括实验工程师、技术人员、操作工等相关人员。

三、中试试验前准备1.确定试验目的和范围:项目主管与研发工程师共同确定试验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试验的执行目标。

2.编制试验计划:试验组根据试验目的和范围编制试验计划,包括试验方案、试验流程、试验设备及材料准备、试验方法和标准等内容。

3.准备试验设备和材料:试验组根据试验计划准备试验所需的设备、材料和试剂等。

4.确定试验人员和分工:试验组安排试验实施人员,并确定各人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

5.制定试验验收标准:试验组制定试验验收标准,用于评估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试验安全评估:试验组进行试验安全评估,确定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中试试验执行1.试验前检查:试验组对试验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确认,确保试验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2.试验实施:按照试验计划和安全要求进行试验实施,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进行。

3.数据采集和分析:试验组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实施调整和改进: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试验结果符合目标要求。

五、中试试验验收1.试验结果评估:试验组根据试验验收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确定试验是否合格。

2.试验报告编制:试验组根据试验结果编制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中试部流程

中试部流程

中试部流程
中试部通常是指在新产品或新技术研发过程中,进行中间试验的部门或团队。

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和优化新产品或技术的设计,并为大规模生产或商业化做准备。

以下是一般中试部的流程:
1. 项目启动:中试部接到研发部门的项目需求后,启动中试项目。

确定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2. 制定中试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中试方案。

包括试验设计、测试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

3. 试验准备:根据中试方案,准备所需的试验设备、原材料、试验样品等。

4. 进行中试试验:按照中试方案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数据和结果。

5. 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产品或技术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6. 优化改进: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产品或技术的优化建议,改进设计或工艺。

7. 编写中试报告:总结中试过程和结果,撰写详细的中试报告。

8. 项目评审:将中试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确定是否满足下一步大规模生产或商业化的要求。

9. 技术转移:如果项目通过评审,中试部将协助研发部门进行技术转移,将相关技术和经验传授给生产部门。

10. 项目总结:对中试项目进行总结,评估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参考。

这是一个简化的中试部流程,实际情况可能因行业、产品和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试控制管理流程

中试控制管理流程

中试生产管理制度1、目的对中试流程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中试过程均衡有序运行, 保证中试成功及正确。

2、范围适用于各中试工序过程及中试环境的控制。

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对各文件进行签字确认生效。

3.2 研发部:负责对研发工序报告进行评审,拟定中试操作规程,对中试作业可行性进行评审。

协同生产进行中试并对工艺纠偏查错,分析统计数据修订操作规程。

3.3 生产部:负责中试设备、人员安全、中试计划的编制,组织制订、修订所管辖职责范围内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程序。

3.4 设备科:负责中试设备的调试实施。

3.5 生产科:负责执行中试计划中所有操作任务及记录相关数据。

3.6 仓储部:负责生产前期物料准备工作,产品检验入库及发货前准备3.7 品管部:负责整个中试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质量控制检测,中试产品的综合检测。

4、程序4.1 中试生产管理流程图4.2 中试申请资料交付4.2.1 中试申请经OA审批后,研发部撰写完整、齐全的中试申请资料,内容包括工艺配方,工艺关键控制点,工艺所涉及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检验标准,产品检验标准、MSDS等。

研发中心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交付至生产部。

4.2.2 生产基地仔细核实研发工序报告是否完整,并给予确认。

4.3 中试申请资料评审4.3.1 生产部根据中试申请资料,对中试基地车间现有设备,人员,安全,仓储,原材料及检验室分析仪器、化验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要真实、客观,准确,保证中试任务前期准备充分。

4.3.2 生产部根据评审结果,对研发部申请报告中存在影响中试质量、安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经总经理审批后返回研发中心进行补充性验证并修正研发申请报告。

4.3.3 品质管理部向基地下发正式版工艺操作规程。

4.4 中试计划执行4.4.1 各部门接到派工任务后,合理分配时间并严格遵循任务计划时间节点,保证质量高效完成。

总体原则是在现有生产任务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不影响生产交付时间,编制合理的中试计划。

新产品中试程序

新产品中试程序

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NETOP Technology Co., Ltd.新产品中试程序New Product Pilot Run Procedure 编号:NT-TQ3TE-006 版次:1.0实施日期:2011年2月15日第 1 页,共 5 页编制:李海涛审核:陈家辉批准:杨建伟1目的:1.1本程序用于指导新产品的中试准备、生产和验证,为批量生产做准备。

2适用范围:2.1本程序适用于所有新产品的中试。

3工作职责:3.1项目管理部负责对新产品提出新产品中试申请,确认中试质量目标,制定中试计划并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完成中试。

3.2中试部负责新产品中试时的工序设计、工艺文件的制作、夹具设计制作、生产线人员培训、生产设备的准备和中试生产全过程的实施等。

3.3PMC负责中试物料的采购、作业单的发放和生产计划安排等。

3.4质量部负责中试物料的FAI确认、供应商认证、中试产品生产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中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质量数据的统计和中试产品的可靠性验证等。

3.5产品线研发部负责对中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6工艺部协助中试部设计生产工艺,确定生产流程,生产线排布和准备生产夹具等。

4定义:4.1PMC:生产物料计划部4.2PFMEA: 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4.3CP: Control Plan 控制计划4.4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作业指导书4.5BOM: Bill of Material 产品物料清单4.6FC: Flow Chart 流程图4.7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检验4.8TO: Transfer Order 转移订单4.9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 工程变更通知4.10SQE: 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4.11IQA:Incoming Quality Assurance 来料质量保证4.12Cycle Time:工时4.13技术文档:有关中试产品的一切设计文档,包含BOM,PCB图纸,结构图纸,监控软件等。

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目的明确各部门在新产品中试过程中的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保证新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使新产品在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后能够顺利生产、销售,并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集团内所有在公司内的原料药品种中试。

2.新产品中试指拟申报品种在报批前完成的批量适中的试生产,进一步优化新产品的处方、生产过程和参数、质量标准等,确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新药的中试在报临床前进行,已有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的中试在报生产前进行。

3.中试方,指集团新品部、各子公司新品部课题组人员;第三技术方,系参与各原料药品种中试的外公司技术人员;中试人员,参与中试过程的操作人员。

三、责任者中试方、集团供应部、研发部、制造部、质管部。

四.工作程序1.新产品中试要求。

1.1.实验室小试工艺进行中试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1.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1.1.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料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1.1.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1.1.4.进行了物料衡算。

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1.1.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1.1.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2.新产品中试2.1.原料药中试工作由中试方牵头,研发部负责协助。

2.1.1.一般在中试车间进行,中试车间不具备条件的,在相应的生产车间进行;2.1.2.至少中试三批,工艺简单且中试成本过高的品种,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可减少中试批次;2.1.3.中试批量根据中试所用生产设备的最小生产能力决定,并保证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和稳定性试验所需要的量。

特殊情况由供产销协调会议决定。

原料药中试批量一般为单剂量的10000倍以上,要保证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及稳定性试验所需要的量,用中试合成的原料进行相应制剂的中试时,还要保证相应制剂生产所需要的量。

2.2.因制剂报批需要才报批而报批后可能不生产的原料药,由中试方负责组织各中试方研发部、质管部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进行中试,若中试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一、背景
新产品试制是企业推动创新、拓展市场的重要举措,而试制过程中的控制程序和流程设计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机构分工
1.项目主管:负责项目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2.研发部门:负责设计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实施;
3.生产部门:承担试制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质量;
4.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测产品的质量;
5.采购部门:协助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三、控制程序流程
1.项目启动阶段:
–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分配项目资源和人员。

2.研发设计阶段:
–设计产品的技术方案;
–制定试制生产计划;
–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3.生产试制阶段:
–调试设备,进行试验生产;
–根据设计方案生产样品;
–检测产品质量,记录生产数据。

4.质量监督阶段:
–定期检查产品质量;
–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及时处理产品质量异常。

5.产品验收阶段:
–将生产样品提交验收;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根据验收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控制程序执行
1.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有配套措施;
2.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及时跟踪项目进度;
3.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控制程序,提升执行效率。

五、总结
通过制定科学的控制程序,可以有效降低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完善试制流程,将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和产品创新。

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

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是指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阶段,通过进行试制、试验、评估等环节,以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商业化前景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的目标、步骤、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企业实施新产品中试提供参考。

一、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的目标1.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功能性,确定产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2.确定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可行性,确定生产流程和生产线布局。

3.验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在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修正和改进。

4.评估产品市场潜力和商业化前景,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策略。

5.确定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经济指标,进行成本测算和盈利预测。

二、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的步骤1.起草中试计划:根据产品设计方案和研发进度,制定详细的中试计划,明确中试的目标、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流程等。

中试计划要尽量详细和实际,既考虑到技术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商业化要求。

2.中试准备:根据中试计划的要求,进行中试所需的材料采购、设备准备、试验工具和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

确保中试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失误。

3.中试实施:根据中试计划和实际需求,进行产品样机的试制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的修改和调整。

同时,进行产品的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评估工作。

4.中试评估:根据中试过程和结果,对产品的技术指标、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市场潜力等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为产品的商业化提供重要依据。

5.中试总结和改进:对中试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市场策略的改进和优化。

以便下一步的产品推广和商业化工作。

三、新产品中试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1.产品样机的制作和试制:产品样机的制作和试制是新产品中试的重要环节。

样机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制作和试制,确保样机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新产品工艺验证中试实验研究标准管理规程

新产品工艺验证中试实验研究标准管理规程

1.目的:中试实验研究是对实验室工艺合理性研究的验证和完善,是保证制剂[制法]达到生产可操作性必经环节,为制剂质量标准稳定性、药理与毒理、临床研究提供成熟的用药样品。

2.范围:适用新产品实验室工艺中试试验研究。

3.职责:质量部、工程部、生产部、采供部、验证小组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

4.内容:4.1工艺处方:4.1.1 工艺处方中试研究及药材用量审核(1)药材名称审核:指明原料药材执行质量标准的来源。

新申报药材标准需附国家药监局同意药材使用的标准批文。

(2)剂量核查:处方中中药使用剂量及剂量微妙变化,是中医临床用药疗效的体现。

核查处方剂量非常重要。

处方剂量均以“克”为计量单位审查,便于临床使用或生产。

(3)中试用药量规定:按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要求规定;新药投入中试研究药材用量是处方用药的10倍。

4.2审核制法:中试研究是新药处方工艺实验研究活动的延伸,认真审核实验室研究工艺为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重要依据,具体操作规程如下:4.2.1处方药材鉴定与前处理。

(1)依《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对处方中药材逐一鉴定(性状、粉末量微鉴定、TLC等),并记录检验结果。

(2)依国家炮制规范对处方中药材进行如法炮制,记录原料重,饮片重及损耗(%)。

(3)依据实验工艺要求,确定药材处理规格,如药材切段长短,粉碎粗颗粒的大小。

记录原料重,破碎净重,损耗(%)。

4.2.2中试提取工艺设计:(1)依据实验提取工艺,放大投料、水煮提取,记录加水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终出膏相对密度,出膏量。

(2)如果用乙醇回流提取部分,记录物料量,乙醇用量,回收乙醇量,浓缩膏相对密度,出膏量。

(3)如果用乙醇沉淀除杂质,记录除杂乙醇浓度,回收乙醇量,浓缩温度,相对密度,出膏量。

(4)用“酸法”或“碱法”提取工艺,记录提取溶剂用量、PH值,浓缩温度,膏相对密度,出膏量。

(5)通过中试实验研究,拟对中试提取工艺,对实验室工艺研究放大量试验做出评价。

中试部管理制度

中试部管理制度

中试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试部的管理行为,确保中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中试部的职责和权限1. 中试部是公司生产研发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新产品研发的中试工作。

中试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开展新产品的中试试验工作,验证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性能;- 收集和整理中试数据,为产品的量产生产提供参考;- 协助生产部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组织和开展中试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 中试部对于中试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权限,可以调整中试工艺和方案,审批中试试验的方案和计划,调配中试人员的工作任务等。

三、中试部的组织结构中试部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部门主管、项目负责人、中试工程师、技术员等岗位。

具体的组织结构如下:1. 部门主管:负责中试部的全面管理,包括中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中试工作的协调等。

2. 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的项目中试试验工作,包括试验方案的设计、中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项目进度的跟踪和管理、中试报告的编写等。

3. 中试工程师:作为项目技术的核心力量,负责具体的中试试验工作,包括设备操作、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中试工艺的调整优化等。

4. 技术员:负责协助中试工程师进行中试试验工作,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试验数据的归档、实验报告的整理等。

四、中试设备和材料的管理1. 中试部负责配备和管理与中试工作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包括中试设备、中试用材料和试剂等。

2. 中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3. 中试用材料和试剂的采购和使用应符合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五、中试工作的质量管理1. 中试部应按照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确保中试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中试部需要建立中试工作的标准操作流程(SOP),明确中试试验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3. 中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中试工作流程

中试工作流程

中试工作流程流程中相关部门职责:项目管理部负责对新产品提出新产品中试申请,确认中试质量目标,制定中试计划并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完成中试。

中试组负责新产品中试时的工序设计、工艺文件的制作、夹具设计制作、生产线人员培训、生产设备的准备和中试生产全过程的实施等。

完成适于批量的生产产品。

PMC负责中试物料的采购、作业单的发放和生产计划安排等。

质量部负责中试物料供应商认证、中试产品生产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中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质量数据的统计和中试产品的可靠性验证等。

产品线研发项目组负责对中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有关新产品制造的文档、辅助技术资料(包含BOM,PCB图纸,结构图纸,产品规格书、产品性能标、监控软件)等。

中技组协助中试组设计生产工艺,确定生产流程,生产线排布和准备生产夹具等。

中试申请:确认新产品可以进入制造试产后,提前召开中试准备会议。

会议明确中试产品名称、型号、中试数量、进度目标、质量目标、重点验证项和责任分工。

推动新物料认证承认,生产资料下发。

填写《试产通知单》,并且提交给产品线经理、总经理(如果有必要)审核批准。

中试数量一般不少于10套,或者大于100套。

如有特殊情况由产品线经理、总经理确定。

中试物料准备中试组验证确认新产品的技术文档、辅助技术资料,必要时研发项目组协助确认。

如有审核中提出异常或疑问,由研发项目组负责解答或更正。

依据《试产通单》跟催物料齐料计划以及上线试产时间。

解决新物料采购中存在的疑问。

配合参入质量部按照《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程序》认证新物料的供应商主动解答质量部IQA按照《来料检验处理程序》对试产新物料进行检验中的疑问,并确认封样,供以后来料检验的依据。

如果中试物料检验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的规定处理。

中试工艺准备依据研发项目组提供的研发样机深入分解分析,设计新产品生产测试工序、组装工序、包装工序、物流工序,以效率、质量为导向,达到适于批量工序。

提前输出SMT生产资料在试产验证前发行临时《SOP》、《流程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文件。

中试项目服务流程

中试项目服务流程

中试项目服务流程中试项目是指在实际生产之前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小规模试验生产,以验证其可行性和稳定性。

中试项目服务流程是指针对中试项目的各项服务内容和流程安排,确保中试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试项目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1. 项目立项阶段在中试项目服务流程中,项目立项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需要明确中试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中试项目的规模、周期、预算等基本信息。

同时,需要对中试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原材料等进行初步的调研和分析,为后续的中试准备工作打下基础。

2. 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在项目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根据中试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中试方案。

这包括中试设备的选型、中试工艺的设计、中试生产线的布置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制定中试项目的实施计划和安全计划,确保中试过程安全可控。

3. 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阶段在确定了中试项目的方案之后,需要进行中试设备的采购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选购、合同的签订、设备的运输和安装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 中试生产阶段中试生产阶段是整个中试项目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中试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中试生产能够按照方案要求进行。

同时,还需要对中试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数据分析与总结阶段在中试项目服务流程中,数据分析与总结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中试生产结束后,需要对中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中试项目的效果和成果。

同时,还需要对中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

6. 项目结案阶段最后一个环节是项目结案阶段。

在中试项目完成之后,需要对项目进行结案工作,包括编制中试项目的结案报告、总结中试项目的经验教训、归档相关资料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中试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价和验收,确保中试项目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中试项目服务流程涵盖了项目立项、方案设计、设备采购与安装调试、中试生产、数据分析与总结、项目结案等多个环节。

中试管理办法

中试管理办法

1.目的明确中试部工作职责和新产品转中试过程的输入及输出,指导新产品转中试过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研发中心/传感器与算法部转入中试的产品。

3.术语与定义(略)4. 职责4.1 中试部4.1.1接收项目经理下达的中试任务书,接收、审核、确认研发转中试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并接收工程样机等物品的移交;4.1.2学习消化新产品技术资料,对新产品生产、测试环境、质量控制难点及关键点进行规划,编制与转化成适用于生产使用的工艺文件、检验文件、规范等;4.1.3 向生产计划部提交新产品中试计划;4.1.4 产品中试:组织各部门资源进行小批量中试,以验证生产工艺、产品可制造性、可测试性以及产品品质,同时培养生产技术人员;4.1.5产品测试与验证:根据研发中心提供的产品企业标准、产品需求规格书、检验规范、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资料,结合相关的国家、行业等标准,制订生产和检验过程中的测试规范与方案,对工程样机及中试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与验证,包括软、硬件、系统以及环境、可靠性等测试,确认产品功能、性能、结构与外观等方面是否达到质量指标要求。

对中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报,并跟踪问题的解决进度,在中试结束后组织编写试产报告,组织中试评审,输出中试评审记录以及中试报告;4.1.6工艺设计与工艺改善:负责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工艺技术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及保障产品质量;4.1.7工装治具接收与制作:接收研发转中试输入的工装治具,以及在产品转量产后,根据生产数量,提出工装治具制作需求;4.1.8 中试过程产品数据管理: 负责中试过程生产技术、工艺文件、BOM清单、EC变更等数据、文件管理工作;4.1.9 参与研发各个阶段的技术评审,以确认新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等满足要求。

4.2研发中心/传感器算法部4.2.1 负责提供转中试所需要的文件资料、工程样机、工装治具等输入信息;4.2.2 负责提供新产品中试过程的产品知识培训以及技术指导;4.2.3 负责中试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文件一.目的明确各部门在新产品中试过程中的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保证新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使新产品在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后能够顺利生产、销售,并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集团内所有在公司内的原料药品种中试。

2.新产品中试指拟申报品种在报批前完成的批量适中的试生产,进一步优化新产品的处方、生产过程和参数、质量标准等,确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新药的中试在报临床前进行,已有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的中试在报生产前进行。

3.中试方,指集团新品部、各子公司新品部课题组人员;第三技术方,系参与各原料药品种中试的外公司技术人员;中试人员,参与中试过程的操作人员。

三、责任者中试方、集团供应部、研发部、制造部、质管部。

四.工作程序1.新产品中试要求。

1.1.实验室小试工艺进行中试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1.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1.1.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料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1.1.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1.1.4.进行了物料衡算。

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1.1.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1.1.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2.新产品中试2.1.原料药中试工作由中试方牵头,研发部负责协助。

2.1.1.一般在中试车间进行,中试车间不具备条件的,在相应的生产车间进行;2.1.2.至少中试三批,工艺简单且中试成本过高的品种,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可减少中试批次;2.1.3.中试批量根据中试所用生产设备的最小生产能力决定,并保证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和稳定性试验所需要的量。

特殊情况由供产销协调会议决定。

原料药中试批量一般为单剂量的10000倍以上,要保证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及稳定性试验所需要的量,用中试合成的原料进行相应制剂的中试时,还要保证相应制剂生产所需要的量。

2.2.因制剂报批需要才报批而报批后可能不生产的原料药,由中试方负责组织各中试方研发部、质管部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进行中试,若中试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2.3.中试工艺文件制定和下发2.3.1.新品品种中试分:中试放大研究、中试工艺交接或中试工艺验证。

a.仅做中试放大工艺文件的下发版本可以以中试方的中试文件版本,包括工艺规程和批生产记录。

b.仅做中试工艺交接的文件下发可依照中试方的版本,须做中试工艺验证的版本,须经研发部依照生物药业的工艺文件版本修订审定后,交由质管部审核下发。

2.3.2.中试方直接负责产品的中试生产规程,由中试方制定后直接交中试方部门审核。

每个新产品中试前,中试方应参照现行的生产工艺规程格式编写该产品的中试生产工艺规程,经中试方修订审核后,质管部、研发部批准。

复印分发到研发部中试车间、质量管理部。

中试生产规程内容包括:2.3.2.1.产品概述(应注明产品类别);2.3.2.2.处方和生产工艺;2.3..2.4.岗位质量监控要点;2.3.2.5.原辅料、对照品、内包装材料来源及其质量标准(公司日常生产中所用的且无特殊要求的除外,如淀粉等);2.3.2.6.中间产品质量标准;2.3.2.7.成品质量标准;2.3.2.8.注意事项(包括环保、职工安卫等)。

备注:发给供应部的新产品中试生产工艺规程应将“2.3.2.2.项中的生产工艺”、“2.3.2.4.项岗位质量监控要点”省略。

2.4.药业收到该产品的新产品中试的联系函、中试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规程后,对中试条件进行评估,并在20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新品中试方。

2.4.1.对于具备中试条件的新产品,研发部应考虑集团供应部、仓库、研发部中试车间、新品中试方、质管部的中试条件和工作进展,确认中试条件。

对于具备中试条件的,制定该产品具体的中试生产计划,填写“新产品中试计划表”和“新产品中试通知单”,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分发至各部门执行;对于不具备中试条件的新产品,其存在的问题由供产销协调会裁决。

2.4.2.中试生产计划包括:品名、规格、剂型、批量、产品类型、中试地点、中试时间、工作任务及责任部门、完成时间等,并对需要检验的物料、合格品收率、中试的其他要求等情况进行说明。

2.4.3.中试生产计划分发部门为研发部、质管部、制造部;中试生产通知单分发部门为研发部中试车间、中试方部门。

2.4.4.中试生产计划在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若遇特殊事项,必须30日前完成如下工作:由供产销协调会裁决,协调其他新品种中试安排,同时出具部门签署情况说明,并填写“新产品中试变更通知”,经主管副总签署意见后,交研发部更改新产品的中试计划和新产品生产总计划。

2.5.各部门根据批准的中试生产计划进行实施。

2.5.1.中试方在接到中试生产计划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新品中试准备,便于研发部中试车间切实地进行中试生产计划安排。

2.5.1.1.参照现行药业批生产记录格式编写中试生产记录,中试生产记录的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与中试生产规程一致,中试生产记录复印分发至质管部、制造部,车间填写的中试生产记录由制造部负责复制;2.5.1.2.根据中试生产计划,提出原料药要料要求,报采购计划,经生物仓库核对后报供应部,并监督采购进程;注:1、物料采购计划中须标明物料品名、要求的物料级别、数量、要求的到货时间、联系人和联系电话;2、物料采购由中试方负责,中试方负责联系仓库和供应部门监督采购进度。

3、物料采购和检验须在中试计划前就绪,以便中试工作安排。

2.5.1.3.对中试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提供厂家出具的原辅料MSDS;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和成品,制定MSDS。

2.5.1.4.根据所中试生产工艺规程,制定适合车间生产的生产操作规程,其中包括工艺操作说明、工艺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点、特殊物品防护说明。

2.5.1.5.将原辅料、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标准发至质量管理部和研发部。

2.5.1.6.开具集团各公司领料单按生产日计划按需领取原辅料、包装材料及其它材料,领料单上注明中试品种名称;2.5.1.7.小试研究阶段剩余的物料按要求贮藏的,可以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无效期的,其生产时间不得超过3年,需要检验的,由中试方开具请验单并注明“中试”;2.5.1.8.指导研发部参加中试的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中试生产;2.5.1.9.协助中试车间化验室、中心化验室对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验;2.5.1.10.负责中试样品的贮存和稳定性试验;2.5.1.11.中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存放在生产车间的中试剩余物料退出生产车间,并按规定处理“三废”。

2.5.2.研发部中试车间2.5.2.1.对现有中试车间或生产车间是否具备中试生产条件进行确认,中试过程不得污染车间生产的其他产品。

2.5.2.2.中试车间安排安排相对固定的生产技术人员全程参加中试,填写中试生产记录,并提前7个工作日填写“新产品中试安排通知单”送交中试方、质管部;2.5.2.3.中试车间填写中间产品和成品请验单并注明“中试”,车间化验室对中间产品取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用专用检验台帐进行登记。

报告书编号格式为ZS+中间产品物料代号+年份(后两位)+流水号(三位数)。

2.5.3.制造部仓库2.5.3.1.对中试所报原辅料、内包装材料、化学试剂(液)、对照品等进行核对,并反馈给中试方采购。

2.5.3.2.仓库对中试生产计划中要求检验的物料进行请验,请验单中注明“中试”;2.5.4.质管部2.5.4.1.中心化验室对相关物料(未使用过的)、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进行初步复核,评价是否具备检测条件,并在收到新产品中试生产工艺规程后的2个工作日内,将公司没有的化学试剂(液)和对照品的目录抄送仓库,送达集团供应部。

2.5.4.2.中心化验室根据中试生产计划要求,编制相关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物料代号;2.5.4.3.QA安排相对固定的质检员参加中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并在成品请验单上签字确认;2.5.4.4.中心化验室对中试生产计划中要求检验的物料进行取样检验,对中试成品进行取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用专用检验台帐进行登记。

报告书编号格式为ZS+物料代号+年份(后两位)+流水号(三位数)。

2.6.5.集团供应部2.6.5.1.购买中试生产所需物料、化学试剂(液)、对照品,入库验收,物料的入库凭证上应注明“中试”;2.6.5.2.原辅料、内包装材料原则上按新产品中试生产工艺规程中提供的来源进行采购,如需更改,必须征得中试方的同意;2.6.5.3.买不到对照品的品种,则购买符合对照品标准的原料,用于中试检验,同时由中试方负责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定,并在送到后的2日内书面通知供应部,供应部负责跟踪,使该产品在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后投产时能够有经过中检所标定的对照品使用。

买不到符合对照品标准的原料时,供应部购买相应的中间体等,由新品部负责合成。

3.新品验收工作3.1.中试方指导生产的三批产品生产结束后,最后一批产品的检验结果出来后30个工作日内,中试方、研发部、质管部按下列主要内容进行工艺总结:生产工艺及中间产品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成品的检验情况及合格品收率等。

3.2.符合下列验收条件的,则该产品由中试方向制造部、质管部交接,新品部填写新产品投产鉴定书,制造部、质管部在15个工作日内签属意见。

如交接过程存在矛盾,由协调会裁定。

9.2.1.三批产品均一次性合格,产品合格率达到经批准的生产工艺规程中的要求(除原料药和因产品特性、批量小等原因而使合格品收率偏低的制剂以外,大容量注射剂灯检合格率应达到80%一般产品的合格品收率应达到85%),因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的产品不合格或收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由相应部门负责;9.2.2.实际生产工艺与规定的生产工艺一致;9.2.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合理可行;9.2.4.稳定性试验结果合格(包括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长期试验至少已进行了六个月),数据由化验室统计分析后签署意见。

3.3.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执行“偏差处理规程SMP-QM-01030”,不合格品的处理执行“不合格物料处理规程SMP-QM-01025”,变更处方、生产工艺等执行“变更控制规程SMP-QM-01029”。

新产品未交付生产时,工艺性的问题由中试方负责组织其他部门进行处理,其他问题由研发部负责组织其他部门进行处理。

3.4.其它3.4.1.新产品(中药、天然药物1-6类,化学药品1-3类)报生产后一周内,中试方将市场部所需要的产品相关资料提供给市场部,市场部开始该产品的市场调研,对国内外竞争对象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生产厂家、销量、价格、包装规格及该产品的市场切入点等,在四个月内完成该产品的上市策划方案,在接到经营办正式定价方案后进一步完善,并经总公司批准后执行。

具体执行新产品上市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