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绘画特点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关于小班幼儿的涂与画浅析
关于小班幼儿的涂与画浅析
近期,我一直在准备小班的美术探索类的课《格子画》,在每一次的磨课中,各班级呈现的涂与画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根据这两次活动笔者对作品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期了解该班孩子的绘画发展特点,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智力发展水平、内心情感和人格特征,以此引起教师、家长对儿童绘画的正确评价和科学认识,为以后的绘画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提供一定的前期依据。
一、情况分析
针对两次的磨课现象,具体情况如下,第一次小一班,该班幼儿21名;第二次小三班,24名。
以两次都参与活动的幼儿,以21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岁6个月。
笔者对每个幼儿的前后两幅作品进行分析,避免了幼儿情绪化的偶然性作品特征出现。
通过比较,幼儿在短期内进行的类似主题的绘画,所反映出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所处的水平无明显差异。
二、作品特点分析
该班幼儿年龄均在4至5岁之间,但是并非同时处在理论上应有的绘画阶段。
从幼儿对格子的描绘看,幼儿的绘画发展参差不齐,动作发展、认知水平颇有悬殊。
根据格罗姆对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分析,笔者把该班幼儿作品分成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未分化涂鸦(约占14%)
未分化涂鸦由于儿童动作不协调,脑手还不能一致,只能画一些随意的线条。
在小班下学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完全是孩子的能力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而是孩子在倾听要求环节时没有理解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所以针对这样现象,要提升孩子的倾听能力为主。
(二)控制涂鸦(14%)
(图1,左男孩)(图2,男,右上)。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24篇)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周丽娜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贺琛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王书扬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周丽娜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贺琛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小班观察教师:王书扬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周丽娜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贺琛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王书扬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周丽娜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贺琛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王书扬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周丽娜
幼儿园小班美术特色活动观察记录班级:小班观察教师:贺琛。
小中大班美术特点
小中大班美术特点小班美术特点:小班美术是指适合3-6岁幼儿的美术活动。
小班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感官体验:小班美术注重通过感官体验来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通过触摸、观察、听力等感官活动,来感受颜色、形状、质地等美术元素,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 强调自由创作:小班美术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方式。
幼儿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和媒介,如彩泥、纸张、布料等,进行自由的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强调情感表达:小班美术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强调游戏性和趣味性:小班美术注重通过游戏和趣味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活动。
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创作,增加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中班美术特点:中班美术是指适合4-5岁幼儿的美术活动。
中班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综合创作:中班美术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创作能力。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剪贴、拼贴等方式进行创作,将不同的美术元素和技巧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2. 强调观察和模仿:中班美术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通过观察真实的对象和模仿大师作品,幼儿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艺术素养。
3. 强调色彩运用:中班美术注重培养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
幼儿可以学习到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4. 强调合作和交流:中班美术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班美术特点:大班美术是指适合5-6岁幼儿的美术活动。
大班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创意表达:大班美术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意表达能力。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创意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班美术幼儿分析与反思教案
小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
• 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 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学效果不佳
解决方法
• 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04
小班美术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经验总结
• 总结小班美术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 • 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 提炼小班美术教学的核心理念,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经验推广
• 与其他教师分享小班美术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 将小班美术教学经验应用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学实践 • 通过教研活动,推广小班美术教学经验,促进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策略
• 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 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小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案例分析
• 分析小班美术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 • 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分析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和进步
案例评价
•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 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 评估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小班美术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小班美术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评价标准
•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幼儿是否达到预期的发展水平 • 评估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 评估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评价方法
• 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价方式 • 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 • 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幼儿绘画作品解读 评价
幼儿绘画作品解读评价一、绘画作品的解读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以一幅幼儿绘画作品为例,它绘制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园,画中有红色的玫瑰花、黄色的向日葵、蓝色的风车和绿色的小草。
在画面的角落处,有一个笑脸太阳和一对会飞的蝴蝶。
可以看出,这个作品充满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想象。
在绘画作品中,幼儿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来表现他们内心的快乐和想象力,可以说,这幅画是对童年世界的一次美好展现。
二、绘画作品的评价1.肢体表现力强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们对事物的简化表现,而这种简化往往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某幅作品中,幼儿画了一只雄鸡,没有画出真实的鸡羽和鸡冠,而是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出鸡的形象,但却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只雄鸡,这充分显示出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2.艺术表现力强幼儿在绘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们对事物的独特表现。
比如,在某幅作品中,幼儿画了一只乌龟,黑色的身体上面还画了很多小圆圈,看上去就像是乌龟的壳,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充分显示了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3.想象力丰富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们对世界的丰富想象。
比如,在某幅作品中,幼儿画了一个奇幻的花园,画中有一只很大的青蛙,身边还有一只黑色的蛤蟆,这种奇幻的表现方式,充分显示了幼儿对奇幻世界的向往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完善幼儿绘画作品的方法1.培养观察力观察是绘画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去观察自然和事物,让他们从生活中找到绘画的灵感,培养其对绘画对象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提高艺术素养通过接触丰富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技能,并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和方法,提高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鼓励创新表现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现力,让他们在创作中展现出独特和个性的艺术表现。
各年龄段孩子绘画的特点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绘画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各个年龄段孩子绘画的特点:1.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孩子开始接触绘画。
他们对颜色、纸张和画笔的用途感兴趣,喜欢涂抹和涂画。
幼儿期的绘画作品通常是无目的的,主要是通过触感和感觉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情感。
他们可能会尽情地涂抹纸张,随意使用颜色,不太关注形状和细节。
2.学龄前期(3-6岁)进入学龄前期,孩子开始发展对图像和空间的认知。
他们开始故意绘制简单的形状,如圆圈、线条和正方形。
他们喜欢用颜色填充图像,表示物体或人物的特征,但绘画技巧还不够成熟。
孩子们通常会绘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房子、家人和动物,并且喜欢将这些事物放置在一个背景中。
3.小学阶段(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展示出更具体和有意识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他们开始用更多的细节和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孩子们开始尝试绘制人物、风景和其他具体的对象。
他们对颜色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和有目的性,开始关注光线和阴影的表现,并在绘画中加入更多的细节,如背景和纹理。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绘画技巧和想像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学习透视、阴影和色彩理论等绘画基础知识。
他们可能开始参与绘画比赛和展览,并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视觉观点。
4.青春期(12-18岁)青少年时期,孩子的绘画开始展现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性。
他们开始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意识、情感和独立思考。
青少年的绘画作品可能包含更多的象征性和抽象性,他们利用颜色和形状来传达情感和理念。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探索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媒介,如素描、油画、水彩和数码绘画。
在青春期,孩子的绘画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越发显著。
他们开始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并借助绘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他们可能会选择绘制政治和社会议题,或者通过创作提醒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
总体而言,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的不同绘画特点展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标题: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幼儿绘画是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了解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幼儿的绘画活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
一、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初步形成1.1 幼儿绘画开始于感性认识阶段,主要以感知为主。
1.2 幼儿绘画表现形式简单,主要通过线条、色采和形状表达。
1.3 幼儿绘画呈现出个体差异性,每位幼儿的表现方式和风格各异。
二、形象意识逐渐加强2.1 幼儿绘画逐渐具备形象意识,能够表现出对客观事物的简单认知。
2.2 幼儿绘画开始浮现主题性和情感性,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3 幼儿绘画中的形象逐渐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联贯性。
三、绘画技能的逐步提升3.1 幼儿绘画技能逐步提升,能够掌握更多的绘画元素和技巧。
3.2 幼儿绘画的线条和色采运用更加丰富多样,表现力得到增强。
3.3 幼儿能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提高绘画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四、表现自我和社交交往的特点4.1 幼儿绘画是表现自我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能够反映幼儿内心世界和生活经验。
4.2 幼儿绘画中体现出社会性和合作性,能够通过绘画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4.3 幼儿绘画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结合作,培养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培养5.1 幼儿绘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2 幼儿绘画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5.3 幼儿绘画是幼儿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质。
结语:了解幼儿绘画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幼儿的绘画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希翼本文所介绍的幼儿绘画发展特点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和匡助。
幼儿园小班绘画特征
幼儿园小班绘画特征引言幼儿园小班的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观察和分析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幼儿在绘画方面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小班绘画特征的几个方面,包括自由表达、单纯天真、色彩鲜明、形式简单、内容生活化和情感表达。
自由表达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极大的自由度和想象力。
他们不受限于成人的规则和框架,敢于尝试各种不同的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
幼儿的绘画作品常常呈现出无拘无束的特点,充满了童趣和创意。
例如,他们可能会将太阳画成蓝色的,将树干画成红色的,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色彩选择却体现了幼儿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单纯天真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常常呈现出一种单纯、天真的特点。
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简单,通常会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他们可能会用圆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来表现人物、动物和场景,用鲜艳的颜色来表达快乐、悲伤等情感。
这种单纯天真的表达方式是幼儿们绘画的一大特色,也让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纯真和美好的情感色彩鲜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在绘画中善于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们的绘画作品通常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们会用红色来表现热情、快乐用蓝色来表现平静、安宁,用绿色来表现自然、生命等。
这种对色彩的偏好和运用方式体现了幼儿们对世界的敏感和独特的感受力。
形式简单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通常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简笔画、素描和水彩画等。
他们善于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概括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使得绘画作品简洁明了,富有童趣。
例如,他们可能会用几根简单的线条来表现一个人物或一个动物的形象,用简单的色彩来表现场景的氛围和情感。
这种简单形式的绘画作品不仅符合幼儿们的认知特点,也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内容生活化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在绘画中表现的内容通常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他们可能会画自己的家人、朋友、老师,或者画自己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如公园、家庭、商店等。
基于小班幼儿绘画表征特点分析
基于小班幼儿绘画表征特点分析绘画是幼儿期一种最为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幼儿语言不足时,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在幼儿绘画中,它更多的是表现幼儿个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小班幼儿期,幼儿的内在情感和思想非常丰富,这些情感与思想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故而,本论文通过对小班幼儿绘画的表征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小班幼儿绘画的表征特点1.形式随意、自由性强小班幼儿期的幼儿绘画,因为缺乏成人思维的束缚,所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更具随意性和自由性。
他们的绘画作品多样,有些画面井然有序,有些则感性、有灵性,有些则非常夸张。
这一点在他们的绘画技法和构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色彩表现的多样性小班幼儿期的幼儿对于色彩的认知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发展,所以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使用非常鲜艳的颜色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和思想。
他们不仅能使用最基本的色系,还能将多种颜色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3.情感表现的强烈性小班幼儿期的幼儿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强烈,这也是他们个性化表现的重要方面。
在绘画作品中,幼儿表现的情感无处不在,有些幼儿会画出自己美好的愿望、好奇心、好玩的想法,有些则表达自己的不满、不安、愤懑等负面情绪。
二、小班幼儿绘画的表征特点的具体例子1.幼儿情感表现的具体例子小杰(化名)是个非常敏感的小男孩。
每当老师发现他的表情不太对劲时,小杰就会低着头,在纸上随意乱涂乱画。
但是通过观察他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他对颜色的表现非常感性,常用红色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次,小杰的最好的朋友因为搬家而离开,离别的痛苦让小杰非常难以承受。
于是,他在绘画中画出了成片的红色,不断用颜色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伤感。
2. 幼儿色彩表现的具体例子小妹(化名)是个可爱、活泼的女孩子,她的绘画作品也富有表现力。
一次,小妹设计了一张旅游海报,她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将海洋中丰富的植被形象地表现出来。
小班幼儿绘画表征特点分析解读
案例分析96Good Parents小班幼儿绘画表征特点分析解读画徐冰清绘画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绘画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的一幅绘画作品从构图、装饰到涂色等过程,都蕴含着幼儿的心理活动和其年龄特点。
我针对小班幼儿的一次绘画活动,从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着手,聚焦“我看见的”和“我看懂的”,对小班幼儿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
—、概念界定什么是表征?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幼儿利用油画棒、水彩笔、颜料等材料在白纸、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线条勾勒、色彩搭配、整体构图等表现手法来展示一个可视的形象。
在这样的绘画活动中,幼儿所呈现的绘画作品是外部表征,而选择运用一系列材料进行绘画的创作过程则属于内部表征。
二、行为描述情景一:拿到绘画材料后,悦悦很快开始画了。
旁边的小宇看到了,说:“悦悦,你画什么?”悦悦说:“让我想一想,我想画萌萌.因为萌萌是我的好朋友。
”说完,悦悦拿出一支黑色的水彩笔开始画,边画边念叨:“萌萌的头发可长了。
”悦悦拿着笔一直画萌萌黑黑的头发,一直画到了画纸的底部。
画完了头发,悦悦想了想,说:“对了,萌萌还是很高很高的。
”于是,又拿起笔画了一个长长的身子,接着又往人物脸上画了一团红红的东西。
我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她脸上画这团红色?”悦悦拿着笔兴奋地说:“萌萌前几天摔跤了,这是她脸上还没好的伤口。
对了,聪聪也是我的好朋友,他是胖胖的,我也要把他画上去。
”然后悦悦又在旁边画了个小男孩。
解析:3~4岁幼儿的绘画手法较为夸张,比如将头发的长度画到画纸底部,还有不协调的身体比例都是他们“自我中心”意识的体现。
小班的幼儿进入了绘画的象征期,利用掌握的圆形和线条来表征事物的特征。
小班幼儿绘画水平分析
小班幼儿绘画水平分析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节,因为老师适当的评价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特别是小班幼儿,受成人影响很大,成人的肯定会使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倍增,反之则是对他们无形的打击。
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处于象征初期,享受的是绘画的过程,他们会用已经掌握的圆形与线条组合成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而且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但在表现图象符号时,又很少调换颜色,致使作品色彩比较单调,有的幼儿甚至会转动画纸来作画,完全不顾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画面的杂乱。
如此作品,教师若用成人的眼光“像或不像”来评价,那必然会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因为看不懂自己孩子的画,觉得画面不干净,画得不如其他小朋友,甚至觉得和老师画的不一样,而大声斥责自己的孩子,根本不理会幼儿的解读。
例如,一次离园时,舟舟拉着奶奶兴致勃勃来到班级画展前,小手指着墙上的“海洋球”说:“奶奶,那个是我画的!”谁知,舟舟奶奶看到后,脸顿时拉了下来:“这是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圆也画得不圆,颜色也涂到了外面,你看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多好啊,你上课一定又没有认真听,走走走……”幼儿从绘画中获取的无穷乐趣,就因为家长的一句评价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适当地来评价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呢?我们认为凡是能够体现出幼儿的创作思想、纯真天性、大胆手笔、积极情感的作品,即使只有其中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就是好作品,就应该给予赞赏,具体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绘画过程是否积极主动儿乎每一位幼儿都喜欢画画,对绘画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受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掌握的绘画技能儿乎没有,因此往往是想当然地随意涂抹,但在他们眼中这些就是最美的事物,这也是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所特有的兴趣和风格。
如:美术活动《五彩树》中,越越专心地给她的五彩树穿着所谓漂亮的“衣服”,但无论从选色和涂色技能上来看,越越的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她选了黑色不停地在大树身上毫无规律地涂抹着,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她非常专心、认真,而且口中还喃喃自语着,非常投入。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浅谈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
浅谈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摘要:幼儿绘画教育是全面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绘画应该是儿童自由探索和表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感情活动。
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创造条件让幼儿自由自主的表现;二是启发幼儿的审美和创造;三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学孩子和绘画似乎是一体的,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对颜色、画面感兴趣,从他们能够执笔起,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绘画中。
实际上,不论孩子创造表达的视觉形象多么粗糙或是简单,他们的绘画过程都是在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色彩。
故我认为绘画是孩子生活和存在的方式之一。
幼儿的绘画教学主要是幼儿在观察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充分的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为了使幼儿更好的发展绘画能力,我不断钻研幼儿美术的学习,根据年龄特点、半学期的教学研究,总结一些对幼儿园小班的绘画教学的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绘画兴趣培养,让幼儿自由自主的表现在小班,幼儿刚入园还不习惯有组织的活动,对于绘画也不太了解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的不习惯到习惯,对绘画产生兴趣。
此时的幼儿对颜色鲜艳的物体颇感兴趣,对直观的事物印象也是比较深刻,但是此时的想象力也不丰富,手部动作不灵活,也不协调,针对这一特点,在小班绘画教学中,首先要注重绘画工具的认识,而后正确的使用。
在幼儿认识基本的红黄蓝绿黑白的基本颜色的基础上,鼓励在作画时大胆选用不同的颜色不定,进行涂鸦,观察幼儿的主要表现,有面的平涂,有像画毛线的无线的画圈,还有在同一块地方,不停的画上不同的颜色。
此时的幼儿的绘画状态时最佳状态,也很乐意参加,这就表明的绘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较好的展现。
兴趣是关键,兴趣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也是为以后学习绘画做好了铺垫。
二、创造条件,让幼儿自由自主的表现首先,要有和谐的环境氛围。
小班美术现状分析总结与反思
• 幼儿美术教材和教具的
丰富程度不一
教育资源的共享
• 建立美术教育资源共建
教育资源的利用
共享机制
• 促进各地区、各类幼儿
园之间的美术教育资源交
流
• 充分利用各种美术教育
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
等
• 开发适合幼儿的美术教
材和教具
小班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师资队伍的规模
• 小班美术教育师资队伍规模较小,数量不足
教育方法的不足
•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情境化等
• 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 教育方法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03
小班美术教育成果展示与评价
小班美术教育成果展示的方式与方法
成果展示的方式
• 通过画展、手工制作展等形式展示幼儿美术成果
小班美术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与建议
解决策略
• 完善教育政策,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
•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
• 创新教育方法,关注幼儿个性发展
建议
• 制定幼儿美术教育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要求
• 加强美术教育研究和交流,提高教育水平
• 建立美术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05
小班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议
• 创新教育方法,关注幼儿个性发展
改革途径
• 加强美术教育研究和交流,提高教育水平
• 建立美术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小班美术教育改革的成果与展望
改革成果
• 提高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美术教育师资队伍
期末小班美术点评总结
期末小班美术点评总结一、绪论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手段,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
小班美术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次期末小班美术点评总结旨在回顾小班美术教育工作,总结经验、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小班美术教育质量。
二、绘画1.绘画教学目标在小班绘画教学中,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绘画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线条、形状等艺术元素的感知与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绘画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绘画主题,如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等,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对象以及细节,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3.绘画教学方法教师要采用多种绘画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实例教学和游戏教学等。
在示范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向幼儿展示绘画的技巧和过程。
在实例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作。
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绘画的乐趣。
4.绘画教学评价通过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可以了解他们的创作水平和进步情况。
评价要注重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
同时,也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三、手工制作1.手工制作教学目标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手工制作的活动,培养幼儿对材料、工具和技巧的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手工制作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工制作内容,如剪纸、折纸、粘贴等。
同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如语言、数学和科学等,增加手工制作的趣味性和实际性。
3.手工制作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手工制作的过程,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创作。
在教学前要进行示范,引导幼儿掌握制作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合作,鼓励他们交流和分享制作经验。
幼儿绘画特点、目标(小班)
小班上学期一、特点1、无意注意占主导优势。
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观察笼统,一形多义是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圆圈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涂鸦符号。
幼儿用圆表示一切想要表现的事物,且大多数的圆圈涂鸦为不封闭的圆形。
2、个体生理、心理发展速率的不尽相同,使幼儿之间的差距很大。
部分幼儿尚无创造图形符号的意识,部分幼儿作品已出现不规则的圆形,有的已能将圆形和线条组合表现物体的一些特征.3、偏爱鲜艳的颜色,能区分3~4种或更多差异明显的颜色。
对差异不明显的颜色常易混淆,如蓝色与绿色。
喜爱用各种颜色在纸上随意涂鸦,但在表现图形符号时,很少调换颜色,致使作品色彩单调。
4、缺乏辨别方位的能力,思维缺乏稳定性.在纸的任何地方都能随意涂鸦,且涂鸦的符号缺乏联系,各自独立,不断重复同一种图像,作品显得杂乱,没有固定的方位。
5、喜欢摆弄新奇、易操作的工作和材料,并从中体会乐趣。
以手臂动作带动手腕操作,不能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
关注摆弄的过程,对结果不在乎。
二、目标造型:1、制地表现各种线条。
2、运用封闭圆形添加线条创造简单符号。
3、变化圆形和线条的位置,创造等多的符号。
色彩:1、感知常见的颜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尝试调换各种颜色进行涂鸦.3、主动调换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
构图:1、在画面任意地方粘贴添画。
2、分辨画面上下方位。
小班下学期一、特点1、无意注意仍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观察力和辨别能力较之前有明显进步。
小班下学期初幼儿的观察无顺序,多遗漏,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已积累一些简单图形的变现经验,并有意识地通过线条、图形的简单组合表现事物大致特征。
2、逐步能控制手的动作,使手眼一致。
从无控制涂鸦转向有控制的涂鸦,从以“动作”为主要特征的绘画活动开始向以“想象”为特征的绘画活动演变,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愿望。
动作逐步精细化,幼儿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3、能说出更多常见颜色的名称,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画,但对颜色的深浅尚不敏感。
与家长朋友谈谈小班幼儿绘画的特点
与家长朋友谈谈小班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必将带来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一系列革新,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以〈纲要〉为指导,结合实际,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想的开展工作,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学前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正确把握方向,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
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美术教育,应当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幼儿审美素质。
幼儿审美教育成功与否不能简单的用幼儿作品的好看不好看或漂亮不漂亮来衡量。
幼儿的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空间,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最好的途径。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特殊的功能,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的让幼儿进行点、线、面的感知与表现,彩色的认识、组合与创新,以及各种工具、材料的体验和使用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行、色、材料等美术基本元素和造型规律。
美术教育活动是、形式要突出综合性特点。
美术教育不能鼓励的进行,只有与其他各科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融入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要顺利的开展美术活动,首先必须为幼儿提供多方位、多元化的环境。
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是很强的,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如在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时,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园去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艺术博物馆等,让幼儿在大量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独特的传统艺术作品中穿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特殊的氛围、浓郁的特色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会在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有利于充分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
在特殊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东西有许多是在活动室中无法感受到的。
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换奖中的美。
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绘画特点(教案)
《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绘画特点》活动名称: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绘画特点小班孩子的绘画特点活动准备:图片、课件活动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各个年龄的绘画水平和特点。
了解孩子的绘画特点,知道如何帮孩子准备绘画的辅助材料的。
知道为什么绘画课不能有范画,为什么绘画课要准备多的素材。
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开场白一、学前儿童的绘画水平和特点(1)涂鸦期(1~3岁):幼儿拿起画笔画画,与其说是画,不如说是玩。
无目的地乱涂乱画,是幼儿基于对笔的兴趣,也是幼儿对自我的发现。
幼儿的涂画是没有规则和不受客观影响的,这是人绘画能力的最早表现。
(建议:这一时期是儿童绘画的萌芽状态,需要家长细心地观察和耐心培育。
家长应积极参与儿童的绘画游戏,多与儿童进行交流,与儿童共同在“涂鸦”中做绘画游戏,使儿童创作的无意义图形成为有内容的符号图形,及时更换幼儿使用的色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象征期(3~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能够使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思想意图。
但这一时期孩子的脑和手还不能协调一致,所画出的物象颇为夸张,表现出儿童强烈的主观感受和表现欲望。
儿童象征期作品的特点是:制作幼稚简单,线条不流畅,形象近似于符号。
(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绘画环境,给他们准备好绘画工具,并教给他们使用各种工具、材料的方法。
为了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应该让孩子多参与各类活动并多接触大自然。
注意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
及时地对儿童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儿童保持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3)造型期(6~8岁):儿童经历了两个年龄阶段的涂涂画画,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在这一阶段作品中,对造型有了较为明显的认识和理解,线条变得较为流畅,表达意识的能力有所提高,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更加体现在画面上,喜欢鲜艳的对比用色。
(建议:在这一阶段,儿童创作欲望高涨,是绘画活动的高峰期。
家长应特别注意引导儿童接受正确的指导,避免儿童过于单一化、成人化、概念化的倾向,那样会导致作品失去儿童画的特点和意义。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学如何引导幼儿园小班的绘画风格和创意特点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学:《如何引导幼儿园小班的绘画风格和创意特点》一、教学价值艺术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绘画作为艺术形式之一,在幼儿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世界、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等。
因此,引导幼儿园小班的绘画风格和创意特点的教学是十分有价值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4.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等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区域教室或艺术创作室。
四、教学准备1.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具。
2.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如画笔、颜料、纸张等。
3.清理教室,保持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五、教学介绍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的绘画特点和表现方式。
2.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
3.通过启发和引导,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4.通过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幼儿对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1.了解幼儿的绘画特点和表现方式。
2.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七、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技巧和方法,引导幼儿学习。
2.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启发,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3.评价法:教师通过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幼儿对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合作学习法: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八、教学过程1.了解幼儿的绘画特点和表现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幼儿的绘画作品,与幼儿一起讨论探究幼儿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教师通过提问和启发,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教授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幼儿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
4.培养幼儿对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教师通过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幼儿对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绘画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绘画教学反思一、小班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小班大多幼儿是3岁-4岁之间,其绘画发展特点是属于涂鸦期。
幼儿的涂鸦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一种画线活动,而且涂鸦线条是凌乱的,不成形的,也不代表任何事物。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生理方面讲,由于发育不完善和充分,这时的幼儿不能画出准确的线条和图形,因此形成涂鸦。
涂鸦增强幼儿手的力量,锻炼了手的灵活准确性,为以后真正绘画打下基础。
从心理方面看幼儿涂鸦与他们的直觉行动思维的心理水平有关,不能脱离行动,因此他们画出的东西及不成形也不代表任何事物。
一般认为涂鸦线条可分为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
杂乱线是幼儿最初画出的线条,杂乱线中很少有重复画出的线条,一次画出的线条中包含了多种线条掺杂在一起,线条长短不一,也不流畅,手的动作显得毫无把握。
其实涂鸦的实质是幼儿没有绘画的构思和目的,是他们感知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环境做出的新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
从结果看涂鸦不代表任何事物。
二、涂鸦阶段幼儿引导绘画要领(一)让孩子充分的涂鸦,即使作品看起来像是在乱画。
(二)在画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幼儿单独交流,老师要注意多通过幼儿的画面与他们进行交流。
我们知道三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现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也提倡整合,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增进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与生活经验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幼儿的绘画兴趣。
因为他们能够通过绘画更好的表达自己。
(三)一般情况下,比较恰当地参与幼儿绘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以画一花为例)(1)继续引导幼儿深入创作,然后再给予一定的鼓励。
比如成人可以说:“你画的花真特别,你是在哪看到的?”或者“你喜欢这朵花吗?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了提高幼儿绘画兴趣,成人可以说:“xxx收到你的花,他(她)一定很喜欢!”给幼儿一种肯定,他会更喜欢画画。
(2)与幼儿交流他所画对象的某种结构要素在什么位置。
如:“你的花茎在哪儿?”待幼儿指定位置后,可以鼓励幼儿说:“你的花茎很强壮哦,它一定能输送很多营养给花朵。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引言概述:绘画是幼儿时期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幼儿绘画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促进其绘画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绘画的表现形式、发展阶段、特点以及教育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幼儿绘画的表现形式1.1 幼儿绘画的涂抹表现幼儿在早期绘画中,常常以涂抹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意识。
他们会用手指、刷子等工具将颜料涂抹在纸上,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1.2 幼儿绘画的线条表现随着幼儿的生理和认知发展,他们逐渐能够掌握绘画工具,开始画出简单的线条。
这些线条可能是直线、弯曲线或者圆圈等,代表着幼儿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1.3 幼儿绘画的图像表现在幼儿发展的后期阶段,他们能够画出更具象的图像,如画出家庭成员、动物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等。
这种图像表现能力的提高,反映了幼儿认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绘画的发展阶段2.1 涂抹阶段在1-2岁的幼儿时期,他们主要通过涂抹的方式来进行绘画活动。
这个阶段的绘画作品通常是无目的、无形象的,主要是通过感官的刺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2 涂鸦阶段在2-3岁的幼儿时期,他们开始涂鸦,并能够画出简单的线条。
这个阶段的绘画作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性,但还缺乏明确的主题和结构。
2.3 图像阶段在3-6岁的幼儿时期,他们逐渐能够画出更具象的图像。
他们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出更具有结构和主题的绘画作品。
三、幼儿绘画的特点3.1 自我表达幼儿绘画是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绘画,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观察。
3.2 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绘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绘画作品,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场景。
3.3 发展综合能力绘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综合性的影响。
通过绘画,幼儿能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和感知能力,以及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幼儿绘画的教育意义4.1 促进感知和认知发展幼儿绘画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的感知和认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幼儿绘画特点的调查分析作者:韩鸫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16年第02期一直以来,小班是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难点阶段。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各方面的经验少、缺乏表现的技能等原因,小班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时经常对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等表现茫然、不知所措。
同时,相关的幼儿美术教学书籍中,多数都是针对中大班幼儿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小班幼儿美术活动少有涉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如何在小班美术活动中更好地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为了让教师对小班第二学期幼儿的绘画能力有清晰、明确的了解与掌握,我们开展本次研究,以调查、分析小班第二学期幼儿绘画能力为基础,以探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宜的教学手段为研究重点,寻找针对小班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适宜方法。
1. 提供多种绘画材料。
我们在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打破只提供单一一种大小纸张的模式,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绘画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
我还提供多种绘画材料,不仅可以便于小班幼儿进行创作,还满足了小班幼儿喜欢丰富的操作材料的心理需求,让小班幼儿在创作中感受操作的乐趣。
如在小班教学活动《快乐的大海》中,教师在与小班幼儿观察了大海的平静、波涛汹涌后,给小班幼儿准备了报纸球、冰棒棍、瓶盖、海绵、勺子、小绳、牙刷、苹果网、布条、毛根、小球、包装带、胶棒底座、报纸棍、小气球等材料,让幼儿选择材料进行有关“大海”主题的创作。
2. 记录幼儿关于绘画作品的语言。
小班末期,幼儿的绘画内容能够反应一定的具体事物,且在绘画前能够先拟定自己的绘画内容,但表达事物还不够准确和清晰,因此常常还需要用语言来补充其中所缺憾的内容。
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还需要与幼儿多交流,询问作品中的故事,尽可能用文字帮助他们记录语言表达的内容。
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大皮球来游戏》中,教师自然地结合幼儿对大皮球已有的游戏经验,请幼儿用大皮球蘸颜料。
在蘸蘸、滚滚、印印中,孩子们发现大皮球运动后留下的轨迹是那么美丽,并展开想像。
有的孩子说绿色的是大森林,蓝色的是大海,黄色的是沙漠,红色的是火山。
还有的孩子说,这些轨迹是一个个迷宫,里面有宝藏……老师记录下这些宝贵的“童言”作为幼儿美术作品的注解。
3. 组织和开展更多合适小班幼儿的感知色彩的活动,丰富他们对色彩的感知经验。
根据之前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小班后期的幼儿,真实的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小班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理解生活中的色彩,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丰富、清晰的表象,促进创作与表达。
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小手来跳舞》中,教师让幼儿直接用手操作彩色面糊,感受手在面糊上留下的各种痕迹,理解面糊在操作过程中的色彩变化。
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我来当大师》中,教师用各色的大布,与幼儿一起玩钻一钻、爬一爬、蒙起来、露出来的游戏,让幼儿的身体与不同的颜色发生真实的接触,在接触中真实地感受不同色彩的明暗及不同色彩引发的不同情感。
4. 加强欣赏活动。
寻找适宜小班幼儿欣赏的大师作品,多欣赏,多观察,可以帮助小班幼儿很好的提高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帮助他们积累表达的方式和经验。
欣赏名家名画、自然界中的美应该从小班时期就开始。
但小班幼儿的欣赏活动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欣赏是提高审美的手段,但不能光以审美、谈话为主,还要辅以有趣、活泼的活动。
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建楼曲》中,教师先是与幼儿一起欣赏了吴冠中的作品,感受了作品中线与点的结合。
有的孩子说线像公路,点像楼房。
还有的孩子说这些黑黑的线是卡车、挖土机在工地上留下的车轮印,彩色的点是工人叔叔在忙碌。
之后,孩子们一起用玩具小车蘸上黑色颜料在画纸上不停地开开停停,也像是在工地上劳作来进行创作。
5. 鼓励幼儿探索操作,共同建构经验。
根据以往的经验,探索发现是小班幼儿难以完成的任务。
但在这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操作中也是有探索和发现的,他们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如在小班美术活动《雨滴与花朵》中,教师在雨天的情景下引导孩子进入了教学活动。
他们通过操作毛笔发现,笔上过多的颜料可以在纸上产生“滴和流”的现象。
在小班美术活动《快乐涂鸦》中,孩子们一起用白色蜡笔在大纸上表现风。
在涂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探索发现了油水分离现象,还发现蜡笔涂得密集的地方油水分离现象更明显。
幼儿对美的理解与表达都不同于成人。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小班幼儿多理解,多包容。
我们应该重视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愿意画,想画;重视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敢画、会画;重视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操作性与探索性,不是为画而画;重视小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成长,以美促美。
调查结果我们在小班第二学期时,以一个教学班的27名幼儿为重点分析对象。
在此班级中通过两次绘画活动“我喜欢”“我不喜欢”,调查小班末期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其绘画能力与特点。
选择纸张:两次绘画活动中,分别选择大、小纸张的幼儿都比较多,占测评幼儿的比例也都比较大。
对比每个幼儿两次所选的纸张发现,大部分幼儿两次都选的同一大小的纸张,也有小部分幼儿两次选择的纸大小不同。
这说明大多数小班末期幼儿对纸张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选择习惯。
说画一致:在主题为“我喜欢”的绘画活动中,有70%的幼儿用语言事先表达出的内容与画的内容一致。
在说画不一致的幼儿中,有3名因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较难而不会画,进而改画其他内容。
在“我不喜欢”的活动中,也有79%的幼儿说画一致。
这说明小班末期的幼儿大部分都能具有一定的任务意识,能够按自己预期既定的内容进行绘画表达,而且对自己的喜好有明显的感知和分辨。
色彩方面:两次活动中,使用单色和使用多种颜色进行表达的幼儿比例相差不多。
在“我喜欢”活动中使用单色与多色的比例为44∶56,在“我不喜欢”活动中比例为42∶58。
使用多色表达的幼儿略多于使用单色的幼儿,说明较多的幼儿“喜欢”和愿意使用更多的颜色进行绘画表达,也同时开始注意到色彩的美丽。
对比同一个幼儿在两次活动所使用的颜色后,我们发现:有4名幼儿在两次活动中只使用一种颜色绘画;有6名幼儿分别在绘画“喜欢”的事物时使用了红、粉、黄或多色来表达,在绘画“不喜欢”的事物时使用了蓝、黑色来表达;其他幼儿在“我喜欢”与“我不喜欢”的绘画中都分别使用了多色,颜色上没有区分(冷暖色都有用到)。
这说明小班末期的幼儿,部分在绘画时有固定“喜欢”的颜色,部分能够用颜色来反映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但大部分幼儿还不能用颜色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用色上表现出随机性和随意性。
另外,从颜色中看孩子的性格,只用固定色的这4名幼儿性格都比较有主见,“喜欢”坚持自我,不易被他人影响和改变。
能用冷暖色表达情感的这6名幼儿,在班中都属于是非观念明确、爱憎分明的孩子。
使用多种色彩的幼儿多数性格开朗,比较容易接受他人,“喜欢”与人交往。
表征方面:这里的表征是指幼儿能够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简单的表征,表征并不具有准确性。
两次活动中,都有70%以上的幼儿能够进行表征。
余下的幼儿中,又有部分幼儿在两次活动中一次能表征、一次不能表征,只有1名幼儿在两次绘画中都用乱线和涂鸦表示。
分析两次活动中出现不同表征结果的原因在于幼儿所要表征的对象超过小班幼儿的表征能力。
从整体表征程度看,小班末期幼儿的表征具有粗浅、简单、高概括的特点,但表征具有指向性,这也说明此时的幼儿已经开始从象征期向形象期过渡。
涂色方面:这里的涂色不光指大面积的涂色,还指在绘画中有涂色行为,包括没有涂完和只涂了其中的一部分。
两次绘画活动的结果有明显不同,在“我喜欢”的活动中有81%的幼儿没有涂色,在“我不喜欢”的活动中有58%的幼儿没有涂色。
虽然比例不太相同,但也能说明在这个时期有较多的幼儿在绘画中不会选择涂色。
涂色的幼儿也都是不完全涂色、没涂完或只涂部分,而且这些涂色都有涂出边的现象。
原因在于:第一,小班末期的幼儿涂色能力还比较弱,对手指和手腕的控制不够精准,而且他们的坚持力也较弱,自主涂色时不能坚持涂完所有的颜色。
第二,小班末期的幼儿对色彩感知不够强烈,虽然“喜欢”各种色彩,但还不会用色彩来帮助自己进行表达。
线条流畅:从比例上看,线条不流畅者略高于流畅者。
这些绘画线条不流畅的幼儿都是平时用笔较少、“不喜欢”绘画且不爱动手做事的幼儿。
因平时动手少,造成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慢,绘画时线条表现出不流畅的特征。
其中,男孩比例较高,女孩较少。
事物个数:这一项指的是在活动中幼儿想要表达的事物的个数。
经过统计发现,83%以上的幼儿在两次活动中都表现了单个事物,只有极少数幼儿表现的是多个事物。
在两次活动中都用多个事物表现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有3名幼儿。
这3名幼儿具有共同特点:胆小、内向、不善于表达,但心思细腻。
绘画内容:绝大多数小班幼儿在作品中表现的都是物或人。
在“我喜欢”的绘画活动中,只有一人表达的是事件,在“我不喜欢”的绘画活动中,有3人表达的是事件,但他们表达事件并不是直接用画面表现出来,也是通过画具体的人或物,再通过语言表达来完善自己所反映的内容。
这是因为小班末期的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表征能力都比较弱的缘故。
构图方面:两次都为幼儿自主绘画,绘画前老师没有任何要求和提示。
两次活动中,有85%以上的幼儿无构图,只有三四个幼儿有简单的背景,表现一定的构图。
小班末期的幼儿空间思维发展还很有限,因此还不能在画面中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性。
在绘画出现简单背景的幼儿中,多数是班中年龄较大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