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
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
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
1. 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率是指在乳腺癌筛查中发现的早期乳
腺癌的比例。
这可以通过乳腺X光摄影(乳腺X光摄影术)或其他
筛查方法来实现。
高早期诊断率通常意味着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早期
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2. 复发率,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是指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乳腺癌
再次发作的比例。
低复发率通常意味着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的生
存率较高。
3. 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并发症率是指乳腺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的比例,包括感染、出血、伤口愈合问题等。
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率
表明手术质量较高,患者康复情况良好。
4. 辐射治疗剂量准确性,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辐
射剂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指标包括确保辐射剂量覆盖肿瘤组织的
准确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
5. 化疗药物使用准确性,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化疗药物的使用准确性和规范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这包括确保患者接受适当的化疗药物,剂量和疗程的准确性,以及对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评估其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服务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患者的护理和治疗结果。
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和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以更好地参与治疗决策和管理过程。
总之,乳腺癌质量控制指标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诊疗标准
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肿瘤专业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附件肿瘤专业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一、乳腺癌指标一、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CA-BC-01)定义: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乳腺癌患者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乳腺癌患者数同期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数×100%意义:治疗前全面评价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说明:1.首次治疗指针对肿瘤开展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不包括为明确诊断或病情而采取的穿刺、活检、检查等诊疗措施。
下同。
2.分期方法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下同。
指标二、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CA-BC-02)定义: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符合策略的乳腺癌患者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符合策略的乳腺癌患者数同期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评估病情的规范性。
说明: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符合策略是指符合基本策略1或基本策略2。
基本策略1:(①或②或③)+④+⑤;基本策略2:(①或②或③)+⑥;①乳腺超声;②乳腺X线(钼靶);③乳腺核磁;④胸部CT;⑤腹部超声(或CT或核磁);⑥PET-CT。
指标三、乳腺癌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CA-BC-03)定义:首次非手术治疗前完成病理学诊断的乳腺癌患者数占接受首次非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乳腺癌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首次非手术治疗前完成病理学诊断的乳腺癌患者数同期接受首次非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总数×100%意义:明确病理诊断是肿瘤综合治疗方案选择的基础。
说明:本指标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
两癌筛查质量控制制度
两癌筛查质量控制制度一、免费“两癌”筛查民生实事质量控制机构要制定和健全质量控制制度,落实各环节质量控制责任人及职责,实行质量考核和复核会诊制度,避免误诊、漏诊。
二、人员及设备。
1.从事宫颈癌和乳腺癌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2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的各项操作符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的操作规程。
3.用于检查的仪器和设备应符合相关仪器设备的标准和要求,定期检查校验相关技术指导和参数,以保证检查质量。
三、数据采集和信息。
1.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报告、统计分析与管理。
2.按照工作方案完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后,需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个案登记、登记表等各类记录内容和结果。
各类原始登记和资料记录完整、保存完好。
3.随机抽取上一月3-5%的各类表、册、个案进行检查和复核。
要求错(漏)项率应小于5肌完整率应达到95%;数据上报及时性100%,真实性1O0%,准确性95%以上。
四、各项检查人数比例应符合民生实事项目要求。
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彩超、铝靶检查人数比例应符合民生实事项目要求:阴道镜检查人数占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人数的比例控制在8-12%,组织病理学检查人数占阴道镜检查人数控制在45-55%,乳腺彩超比例为100%,乳腺铝靶检查人数占乳腺彩超人数的比例控制在1.5-2.5%。
五、异常/可疑病例随访。
1.对检查中发现的可疑、异常及确诊的“两癌”病例,需设专人负责追踪、随访及管理工作。
各种随访原始登记和资料齐全,保存完好。
2.可疑、异常及确诊的“两癌”病例随访管理率应达到95%。
六、临床检查质控。
现场查看初筛和接诊机构工作现场的设施设备、消毒隔离状况、工作规章制度,妇科和乳腺科检查人员的操作程序、表、卡、册等资料填写情况,复核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乳腺彩超检查、乳腺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符合率。
乳腺癌筛查质量控制
4A类(category 4A):
4级的亚型划分:
属低度可疑恶性。病理报告结果一般为非恶性,在良性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后应进行六个月或常规 随访。例如:可触到的、局部界限清楚的实性肿块,超声特征提示为纤维腺瘤;可触到的复杂囊肿 或可能的脓肿。
4B类(category 4B):
有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属于这个分级的病灶放射学和病理学有紧密相关性。部分界限清楚、部 分界限不清的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可进行随访,但乳头状瘤则需要切除活检。
教会受检人群如何自检
1.先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对着镜子分别取两手下 垂、两手上举和两手用力叉腰位,观察乳房的外形 有无异常,如表面有无肿块、下陷或皮肤缩皱等症 状。 2.取平躺位,一手上举置于脑后,另一手平放在对 侧的乳房上,用手指按顺序平摸整个乳房。正常的 乳房感觉是:柔软、无肿块、无结节、也无触痛感。 注意,检查时不要用手指抓捏乳房。 3.挤压乳头,看有无任何分泌物出现。应特别注意 乳房的外上角(伸向腋窝方向的部位)和腋窝,看 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Stomper PC,Radiology.1989,172(1) Elmore JG , JAMA.2005, 293 王颀,杨剑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6,13
BUS 0类和3类,补充MG后仍0类和3类,如何综合评估?
• 简单处理:3-6月复查,有进展则活检。 • 分类处理:(年龄和肿块是否可扪及是重要因素) • BUS 3类和MG 3类:考虑微创活检;3-6月随诊也安全。 • BUS 3类和MG 0-2类:40-49岁考虑微创活检,50岁以上建
乳腺癌初诊模式
1
主动发现(人群筛查)
2
半主动发现(健康体检)
3
被动发现(患者就诊)
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
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试行)
一、治疗前明确病理诊断。
二、治疗前实施临床分期检查。
三、明确手术方式、切除范围。
保留乳房手术应包括术前评估、病理切缘、术后放疗。
四、组织标本处理方式规范。
病理报告包括病理类型、分级、肿瘤大小、切缘、脉管浸润情况,检出淋巴结个数及阳性淋巴结个数,ER、PR、HER-2检测结果。
五、放疗适应症、照射技术、靶区、剂量符合规范。
六、药物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适应症、方案、剂量、周期符合规范。
七、复发转移乳腺癌和新辅助治疗后应实施疗效评价。
八、治疗后应进行不良反应评价。
九、为患者提供乳腺癌诊疗相关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乳腺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乳腺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5%;9、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报告率100%;12、甲级病例90%;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胸腔镜诊疗再开胸发生率;8、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9、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参见相关卫生部病种临床路径。
附件五:手术分级标准I级(住院医师):乳腺脓肿引流,乳腺活检,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乳腺外伤手术。
Ⅱ级(主治医师):乳腺全切除术,乳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术。
Ⅲ级(副主任医师):乳腺癌根治及改良根治术,乳房成形术,乳房重建术。
Ⅳ级(主任医师):乳腺癌扩大根治切除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乳腺癌筛查质量控制模板
议微创活检;其他3-6月复查。 • BUS 0类和MG6月复查;必要时可视病灶可考虑活检 。 • BUS 0类和MG 3类:乳头溢液血做乳管镜;其他情况MRI , 6月复查;必要时可视病灶可考虑活检;
流程优化(活检)5
乳腺癌经皮活检---现代病理诊断----检出早期癌的关键
4A类(category 4A):
4级的亚型划分:
属低度可疑恶性。病理报告结果一般为非恶性,在良性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后应进行六个月或常规 随访。例如:可触到的、局部界限清楚的实性肿块,超声特征提示为纤维腺瘤;可触到的复杂囊肿 或可能的脓肿。
4B类(category 4B):
有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属于这个分级的病灶放射学和病理学有紧密相关性。部分界限清楚、部 分界限不清的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可进行随访,但乳头状瘤则需要切除活检。
8.109
2.347 分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余海云,王颀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7):1295
乳腺癌筛查质控
不仅仅靠管理层面,更需要临床
医生、超声、放射影像及病理医 生密切配合
乳房检查
环境要求:光线明亮,暴露充分,双侧对比
视诊:形状、大小对称性,皮肤,乳头乳晕,局部隆
起或凹陷,
手术原则应将肿瘤连同其包膜完整切除,以周围包裹少量正 常乳腺组织为宜,以免残留部分肿瘤包膜。 对较小的纤维腺瘤,处理意见尚不统一。
多学科 协作诊 断模式
③MG-CNB/VAB
①经皮活检:BUS-CNB,定位精准
②BUC-VAB,标本量大,可切除病灶
MG-CNB/VAB
• 首选CNB/VAB:微创、操作简便、各科医生均可操作、费用低、术前 可获病理; • 最后的选择:开放手术活检
2022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全文版)
乳腺癌在 2022 年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女性中,其发病率亦连续多年高居首位,且仍呈持续上升趋势。
得益于筛查及早诊早治的普及,以及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乳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已大幅提升,但不同地区间诊断及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领导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依据《乳腺癌诊疗规范》、《乳腺癌合理用药指南》、《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等国家级乳腺癌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版)》,具体如下。
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同期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诊断率=∑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诊断的病例数/∑ 同期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病例数×100%。
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TNM 分期诊断普通需在首次治疗前 30 d 内完成。
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检查评估的病例数占同期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检查评估率=∑乳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检查评估的病例数/∑ 同期接受首次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病例数×100%。
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临床 TNM分期检查符合基本策略 1 或者符合基本策略 2。
(1)基本策略 1:乳腺超声或者乳腺 X 线(钼靶)或者乳腺磁共振成像+胸部 CT+腹部超声(或者腹部 CT 或者腹部磁共振成像);(2)基本策略 2 :乳腺超声或者乳腺 X 线(钼靶)或者乳腺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TNM 分期检查普通需在首次治疗前 30 d 内完成。
乳腺癌诊疗要求规范(2018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
群体筛查是指在辖区或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适龄妇女进行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结合门诊常规工作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一)一般风险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策略1.20~39岁(1)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2)每1-3年1次临床检查。
2.40~69岁(1)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
(2)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条件不具备时,可选择乳腺超声检查)。
(3)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超声检查联合。
(4)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5)每年1次临床检查。
3.70岁以上(1)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3)每年1次临床检查。
(二)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策略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发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解读
发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解读一、质控指标起草的背景和必要性质控指标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科学、规范的医疗质控指标体系对加强科学化、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委陆续制定印发了部分临床专业质控指标、国家限制类技术质控指标,对促进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肿瘤性疾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加强其同质化、规范化诊疗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充实完善医疗质控指标体系,我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国家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围绕常见恶性肿瘤制定了《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二、主要特点《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针对性。
根据我国肿瘤性疾病患病情况,首批选取了肺癌、乳腺癌等10个位居城乡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前列的病种。
二是科学性。
根据肿瘤性疾病重点技术和诊疗过程关键环节遴选指标,充分考虑指标的监测价值、敏感度和导向作用。
三是规范性。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意义进行了明确界定,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补充说明,防止出现误解误读。
四是可操作性。
充分考虑指标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并对指标进行了统一编码,便于行业交流和信息统计,适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管理工作中应用。
后续,我们将根据工作需要和行业发展,进一步扩充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覆盖的病种范围,不断健全和优化质控指标体系。
三、指标的应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质控指标和各种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指标信息的上报工作。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要根据质控工作需要,在国家发布的质控指标基础上,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细化、扩充相关质控指标,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强化指标应用,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乳腺癌多学科会诊与医疗质量指标
乳腺癌多学科会诊与医疗质量指标2019年6月19日,欧洲乳腺癌专科医师学会《乳腺》在线发表法国克劳迪乌雷戈研究所、奥克西塔尼大区癌症网络、图卢兹第三大学、图卢兹大学医疗中心、克劳德伯纳德医院、巴斯德医院的研究报告,根据欧洲乳腺癌专科医师学会一系列高质量指标,对法国最大医疗地区公立、私立、大学医疗机构的乳腺癌临床诊疗路径、多学科团队会议质量进行了评估。
该多中心回顾研究对2015年1~4月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20个医疗中心所有被诊断为乳腺癌后经过多学科团队会议讨论的619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通过评定法定人数、数据记录可靠性、治疗前多学科团队会议详尽性,对多学科团队会议质量进行分析。
随后,参照欧洲乳腺癌专科医师学会16项高质量指标,对依从性进行分析。
结果,多学科团队会议讨论期间,11项病理报告数据其中9项与医疗记录的一致率超过95%,其余2项医疗记录与多学科团队会议病理报告数据一致率最低:•术前病理(90.6%)•术后切缘(84.3%)参照欧洲乳腺癌专科医师学会16项高质量指标,其中11项病理报告数据达到最低标准,4项未达标:•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报告数据完整比例(78.2%)•临床腋窝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比例(85.2%)•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患者比例(76.6%)•治疗前和术后多学科团队会议讨论比例(63.5%)治疗前多学科团队会议讨论患者比例太小,尤其非大学医院与其他医院相比(43.7%比88.7%,39.4~48.1比88.2~95.1)。
因此,该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医疗机构样本进行乳腺癌医疗质量评估,所有类型医疗机构对欧洲乳腺癌专科医师学会治疗指标的依从性基本令人满意,绝大多数病理报告数据记录可靠性超过95%。
不过,术前病理数据缺失率将近10%、术后切缘数据缺失率超过15%,治疗前多学科团队会议讨论患者比例太小,需要进行整改。
Breast. 2019 Jun 19;46:170-177. [Epub ahead of print]Multidisciplinary team meeting and EUSOMA quality indicators in breast cancer care: A French regional multicenter study.E. Pons-Tostivint, L. Daubisse-Marliac, P. Grosclaude, E. Oum sack, J. Goddard, C. Morel, C. Dunet, L. Sibrac, C. Lagadic, E. Bauvin, Y. Bergé, C. Bernard-Marty, C. Vaysse, J.L.L. Lacaze; The EvaSein Group.Claudius Regaud Institute, Toulouse, France; Occitanie Regional Cancer Network, Toulouse, France; Université de Toulouse III, Toulouse, France; Toulouse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er, Toulouse, France; Clinique Claude-Bernard, Albi, France; Clinique Pasteur, Toulouse, France.HIGHLIGHTS•Real-life breast cancer care access includes private, public and universitary institutions.•Compliance with EUSOMA Quality indicators was satisfactory in real-life conditions.•Improvements need to be made regarding discussion in pre-therapeutic MTMs.•Reliability of the data transcription for pathology reports exceeded 95%.•Up to 15% of pathology data regarding post-operative resection margins were missing.INTRODUCTION: We evaluate breast cancer (BC) pathway at a regional level including public, private and university institutions. We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eetings (MTM) and compliance with a panel of European high-quality indicators (EUSOMA QIs).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n=20) study in the largest health care region in France. Between January and April 2015, we included all patients discussed at an MTM after a diagnosis of BC (n=619). We analyzed quality of MTM by assessing the quorum,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transcription and the exhaustivity of pre-therapeutic MTM. We then analyzed the compliance with a selected panel of 16 EUSOMA QIs.RESULTS: During MTM discussion, data were more than 95% consistent with medical records for 9/11 items. Pre-operative tumor histology (90.6%) and post-operative resection margins (84.3%) were the least concordant between medical records and MTM. Minimum standards as defined by EUSOMA were reached for 11/16 QIs, but not reached for pathology reports in non-invasive BC (78.2%), proportion of exclusive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i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negative axilla (85.2%), perform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76.6%), and proportion of patients discussed in pre-therapeutic and post-operative MTM (63.5%).CONCLUSIONS: In this multicentric study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BC care with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institutions, compliance with EUSOMA indicators was satisfactory for all type of institutions. However, too few patients were discussed in pre-therapeutic MTM (especially in non-university hospitals 43.7% [39.4-48.1]) versus 88.7% for others [82.2-95.1]) and data transcription was likely responsible for up to 15% of discordance.KEYWORDS: Early breast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eetings, EUSOMA quality indicators, Cancer care pathway DOI: 10.1016/j.breast.2019.06.001。
全球乳腺癌管理质控要点
全球乳腺癌管理质控要点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全球范围内对乳腺癌的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质控。
下面将介绍全球乳腺癌管理的要点。
1.早期筛查和诊断: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全球范围内,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X线摄影或乳腺CT检查),并结合乳腺触诊进行乳腺癌筛查。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家族史阳性或BRCA遗传突变携带者,建议从30岁开始进行筛查。
2.多学科团队治疗:乳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乳腺外科医生、放射治疗师、肿瘤学家、康复师等。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治疗决策常常通过多学科会诊来确定,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集中化和专科化诊疗:乳腺癌的治疗需要高水平的医疗资源。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门的乳腺癌中心,提供集中化的专科诊疗服务。
这些中心通常由一支具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组成,能够提供全面的治疗服务,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4.个体化治疗:乳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在全球范围内,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的发展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其他预后因素,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5.定期随访和复发监测:乳腺癌的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复发监测。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随访和复发监测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或MRI)、血液检查等。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骨密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6.支持性护理和心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全面的支持。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管理也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
支持性护理和心理支持的措施包括提供信息咨询、疼痛控制、恢复训练、心理咨询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乳腺癌筛查质量控制
0类:(评估不完全,无法判断)需要其它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1类: 阴性(negative)。临床上无阳性体征,影像检查未见异常,有把
握判断为正常。建议随诊(一年)。
2类:良性征象(benign finding/findings) 。基本可以排除恶性。建议根据
BI-RADS 分类标准:
年龄及临床表现随诊(半年至一年)。
5类:高度可能恶性(high suggestive of malignancy)。恶性危险性大于
95%。超声有特征性异常征象(良恶性实性肿块鉴别表中恶性征象
三项以上),应积极考虑治疗措施。
6类:已活检证实为恶性(known biopsy-proven)
2021/10/10
9
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超声检查鉴别要点
➢ 基本可以排除恶性。建议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随诊 (半年至一年)。
➢ 例如:
单纯性囊肿; 乳腺内淋巴结(也可能属1级); 乳腺假体植入; 多次复查超声,图像变化不大,年龄小于40岁的纤维腺
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小于25岁的纤维腺瘤; 手术后结构欠规则,但多次复查超声,图像无变化; 脂肪小叶。
2021/10/10
15
乳腺影像学BI-RADS分类
5类(category 5):
高度可能恶性(high suggestive of malignancy)。 恶性危险性大于 95%。超声有特征性异常征象(良恶性实性 肿块鉴别表中恶性征象三项以上),应考虑治疗措施。
6类(category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known
• 简单处理:3-6月复查,有进展则活检。 • 分类处理:(年龄和肿块是否可扪及是重要因素)
• BUS 3类和MG 3类:考虑微创活检;3-6月随诊也安全。 • BUS 3类和MG 0-2类:40-49岁考虑微创活检,50岁以上建
乳腺癌诊疗要求规范2019版
乳腺癌诊疗规(2011年版)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乳腺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乳腺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5%;9、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报告率100%;12、甲级病例90%;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胸腔镜诊疗再开胸发生率;8、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9、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参见相关卫生部病种临床路径。
附件五:手术分级标准I级(住院医师):乳腺脓肿引流,乳腺活检,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乳腺外伤手术。
Ⅱ级(主治医师):乳腺全切除术,乳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术。
Ⅲ级(副主任医师):乳腺癌根治及改良根治术,乳房成形术,乳房重建术。
Ⅳ级(主任医师):乳腺癌扩大根治切除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试行)
一、治疗前明确病理诊断。
二、治疗前实施临床分期检查。
三、明确手术方式、切除范围。
保留乳房手术应包括术前评估、病理切缘、术后放疗。
四、组织标本处理方式规范。
病理报告包括病理类型、分级、肿瘤大小、切缘、脉管浸润情况,检出淋巴结个数及阳性淋巴结个数,ER、PR、HER-2检测结果。
五、放疗适应症、照射技术、靶区、剂量符合规范。
六、药物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适应症、方案、剂量、周期符合规范。
七、复发转移乳腺癌和新辅助治疗后应实施疗效评价。
八、治疗后应进行不良反应评价。
九、为患者提供乳腺癌诊疗相关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