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3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No.3,2006 (第8卷第3期) J ou rnal of L i aon i ng Adm i n istrati on C ollege(Vo.l8.No.3)
和谐社会
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韩长菊1 党玉婷2
(1营口行政学院,辽宁营口110161;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115000)
[摘 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
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措施建议:1 启动一批重点的节能工程;2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进步是关键;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创新是保障;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民动员是基础。
[关键词]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053(2006)03 0004 02
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后,在反思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我省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的城市,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对中国对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都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和应有之意。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降低资源的消耗,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的友好。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寻求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以保证在资源消耗上、维护环境友好的条件下,使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与核心内容。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四个转变,即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要素资源投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由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的单项式直线过程向 资源 产生 废弃物再生资源 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节约型和环境性友好社会的重要的方面。
首先,我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和对资源效果的提高。
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化,应该明确制定环保消耗的门槛,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
其次,各行各业都要追求高效率、低消耗。
各行各业都要采用国外最先进的指标参比的依据,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措施,尽快把自然消耗损失降低到正常的水平。
从建筑业来看,今后几十年我国乃至我市仍然会保持一个持续发展的态势。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在建筑设计中要大力研究改进绝热,增强采光的途径,并尽量利用可再生能如太阳能来节约能源的消耗。
汽车发展必须从我们国情出发。
发展节约型公共交通体系。
我们的大型项目现在往往要追求规模世界第一,设计外形世界第一,我觉得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应该贯彻节约、节省资源的意识。
努力做到物尽其用,既不能小材大用,也不能高材低用。
不能因为业主有钱、不怕浪费,就照他的意思去选材,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我认为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伦理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从上到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因为领导关心是从节省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角度,一般老百姓关心的是就业,地方上的官员关心是因为它有GDP,到底那些可以发展、哪些不能发展。
我想我们现在讲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致有三个:第一,我们中国的第三产业目前来说,数量还是比较低的,我们第三产只有30%多一点,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既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也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第二,在工业部门内部,也需要进行调整,这个结构调整是有两个概念:要限制一些产能超过国内市场需要,现在以出为代价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换得出口的这些产业。
比如、镁制品、焦炭方面增长必须要控制,因为对环境和能耗影响太大。
第三,在工业内部还要发展一些基本上不消耗能,或者很少消耗能的,比如说I T产业软件的部分,这是很好的一个产业。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必须提倡合理适度消费,实行社会对资源全面的节约。
我国人民生活正在不断的提高,但在生活消费上也应该提倡合理和适度。
淘汰陈旧的高耗能设备,号召人们使用省油、省钱的小汽车,不用高级豪华的轿车。
目前我们产业部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都需要确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
例如,空调不是开的温度越低越好,暖气不是把温度调得越高越好,照明不是越亮越好,也不要片面追求一个城市小轿车的普及率,城市交通仍然以公交为主。
任何人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因为资源不是属于个人的,不是钱
39
[收稿日期]2006-02-02
[第一作者]韩长菊(1963-),女,营口行政学院经济理论部副教授。
2006年3月第8卷第3期韩长菊等: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M ar.2006
Vo.l8.N o.3
能够买来的。
浪费的行为,应该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和鄙视,并被相关的法律法规所禁止。
制止资源过渡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完善政府投资和经济型投资,把节能、节水、节材纳入到政府的节能运动,引导社会消费行为。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
凡事都要吃一餐,婚丧喜庆送礼吃酒,吃不完就倒掉,这个中国人不争的劣习必须摒弃。
在服务领域及日常生活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
我认为要做到两点,一方面各级领导要带头,在生活上力戒奢华,提倡节约。
例如各界政府的会议,最好选用自助餐。
建立节约型社会,首先应该重拳管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嘴,公款浪费如此普遍,还有什么不可以浪费的。
另一方面,就是将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列入中小学的教科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这一种传统的节约思想要从幼儿开始进行传统中华美德的教育,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形成这种勤俭节约的意识。
四、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措施建议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关于生产、建设、消费、流通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几点政策措施建议:
1 启动一批重点的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发展节能型的交通工具,推动新建的住宅和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全面推进城市的节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加大节水技术的改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的消耗管理,防止过度的包装,推进木材节约待用,推广使用散装的水泥,鼓励节约和节约利用土地,修订和完善建设用地的定额指标,促进农业土地的整理、利用,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推广废物的综合利用,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开发秸秆综合利用等等。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进步是关键。
一方面我们要在开放的领域里面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提高科技水平,要自行研发为主。
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创新是保障,我们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价格结构,使得能源、水等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
并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完善财税体制,鼓励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民动员是基础。
我们将大力建设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发挥政府带头作用,创建一批节约型的城市、节约型的单位、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做好典型示范,及时地总结推广。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族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节约成为全社会的一份自觉行动。
要从中央作起,从政府作起,从领导作起,从小事作起,从我作起。
从上至下都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共同为促进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一个美好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文哲]
(上接第31页)实情况和长远发展目标提出的。
当前我们一方面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主要矛盾和基木矛盾依旧存在,在有些方而还有加剧的趋势。
构建和谐社会,一方而它是对现实社会状况做出的回答,承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状,以及各种社会矛盾依旧存在的发展困境: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的补偿不对等、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等;另一方而它又是对未来理想社会做出的终极承诺。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整体而言,就是不断克服一个个困难,消解一系列矛盾的过程。
和谐社会,表达出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期待以及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精神期待.它是一个多元的、宽容的、有序的、法治的、公平的、诚信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政治保证、精神保证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通过推进民主政治,创造出公正、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给每个社会成员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充分权利,为每个人个性健康发展和潜能充分发挥提供机遇和平台,使社会成员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满足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共赢、多赢的发展状态。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社会历史规律脱离人的作用的自然结果,而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结果,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
正是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可能成为现实。
但同时,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的,没有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脱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去谈个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而脱离人的全面发展去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抽象的假想。
2 实现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
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又是上述两种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动性在人这边,所以人自身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的关键;同样,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
正因为如此,所以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人的建设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
和谐人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
一是思想和谐。
思想和谐的主要表现是思考问题全面,不偏激,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能理性的处理一些问题,不采取各种极端的办法,做事中允,和为贵,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害人又害已。
二是品质和谐。
品质和谐的核心是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正确的原则应当是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集体利益,应当是二者利益都要兼顾到。
三是人格和谐。
所谓人格和谐,就是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和谐,也就是人的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与协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论 书信集 [M] 人民出版
社,1976,第58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人民出版社,
1972,第322、32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 人民出版
社,1980,第21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人民出版社,
1960,第516、24、516页
[责任编辑:李丹]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