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结构一注总结砌体结构汇总
砌体结构总结(考试必备)

15.28 何谓墙梁?简述墙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P382 答:1)墙梁是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体墙组成的组合构件。根据 墙梁是否承受由屋盖、楼盖传来的荷载,墙梁可分为承重墙梁和非承重墙梁。按支承情况 的不同可分为简支墙梁、框支墙梁和连续墙梁。 2)墙梁的受力特点:当托梁及其上部砌体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后,墙和梁共同工作形成 一个梁高较高组合深梁,其上部荷载主要通过墙体的拱作用向两端支座传递,托梁受拉, 两者组成一个带拉杆的拱结构。 3)墙梁的破坏形态:1.弯曲破坏;2.剪切破坏:a)斜拉破坏;b)斜压破坏;(这两种 破坏属于脆性破坏)c)劈裂破坏;3.局压破坏。 15.29 如何计算墙梁上的荷载?墙梁承载力验算包含哪些内容? 答:计算墙梁的荷载:在墙梁的设计中,应分别按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荷载进行计算。 1)施工阶段:作用在托梁上的荷载有托梁的自重、本层楼盖的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施工荷 载;2)使用阶段:按照使用阶段作用的位置不同分为:1.直接作用在托梁顶面的,由托 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组成;2.作用于墙梁顶面墙体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 自重和墙梁顶面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组成的荷载,集中荷载可以沿作用的跨度近似为均 布荷载。 墙梁的承载力验算包括:1.墙梁的托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托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3.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案有:1)横墙承重方案:是指横墙直接承受楼(屋)盖荷载的结构 布置方案;特点:1.纵墙的处理比较灵活;2.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3.楼(屋)盖经济, 施工方便。主要适用于:房屋大小固定、横墙间距较小的多层住宅、宿舍和旅馆等。 2)纵墙承重方案:是指纵墙直接承受楼(屋)盖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 特点:1.横墙 布置比较灵活;2.纵墙上的门窗洞口受到限制;房屋的侧向刚度较差。 主要适用于:有 较大空间的房屋,如单层厂房的车间、仓库等 3)纵横墙承重方案:是指有一部分纵墙和一部分横墙直接承受楼(屋)盖荷载的结构 布置方案。 特点:纵横墙承重方案兼有纵墙和横墙承重的优点,同时有利于建筑平面的 灵活布置,其侧向刚度和抗震性能也比纵墙承重的好。 4)内框架承重方案:是指设置在房屋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外部的砌体墙、柱共同承 受楼(屋)盖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 特点:1.内部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但因横墙少, 侧向刚度差;2.承重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和砌体两种性能不同的结构材料组成,在荷载作用 下会产生不一致的变形,在结构中会引起较大的附加应力,基础底面的应力分布也不易一 致,所以抵抗低级的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和抗震能力都比较弱。 15.19 当梁端支承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当梁端支承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取:1.可通过在梁端下设置混凝土或钢 筋混凝土刚性垫块,以增加梁对墙体的局部受压面积,同时设置刚性垫块又可以保证梁端 支承压力有效传递。
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砌体结构设计学习笔记

第十三章砌体结构设计一.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一)砌体材料1.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的无筋和配筋砌体。
2.砌块砌体:包括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无筋和配筋砌体。
3.石砌体:包括料石和毛石砌体。
烧结普通砖:标准尺寸(240mm×115mm×53mm)烧结多空砖:分P型砖(外形尺寸240mm×115mm×90mm)和M型砖(外形尺寸190mm×190mm×90mm)砌块:主规格尺寸(390mm×190mm×190mm)(二)砌体强度1.承重砌体的块体强度等级MUxx(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MU30~MU10共分五级;(2)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MU30~MU15共分三级;(3)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MU30~MU15共分四级;(4)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MU20~MU5共分五级;(5)石材的强度等级:MU100~MU20共分七级;注:用于承重的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砌块砌体的空洞率不应大于35%;2.砂浆强度等级Mxx(水泥砂浆、混合砂浆、专用砂浆Mb、Ms)(砂浆0强度)(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采用普通砂浆M15~M2.5分五级;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采用专用砌筑砂浆Ms15~M5.0分四级;(2)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和煤矸石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Mb10~Mb5;分五级(3)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Mb10~Mb5,分三级;毛料石、毛石砌体采用M7.5~M2.5,分三级。
【注意】块体强度等级需综合考虑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3.砌体的受力性能和计算指标(1)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以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例,按下表采用:特殊情况:在工程设计中砂浆强度为0的值,在施工中验算新砌筑尚未硬结的砌体强度和稳定性时采用。
结构一注总结砌体结构

基本设计规定1、应验算的内容砌体结构应进行承载力验算(荷载组合按4.1.5,结构重要性系数与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有关);正常使用不需验算而通过构造要求满足;还应该作为刚体进行倾覆、滑移等验算(荷载组合按4.1.6)。
2、静力计算方法1)静力计算方案根据屋盖或楼盖类别、横墙间距,按表4.2.1确定。
2)作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的横墙,其水平截面开洞比例、厚度、长高比应该符合4.2.2要求,若不能符合,但能符合4.2.2注1的要求,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横墙。
3)要会计算三种方案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
其实三种方案的原理一样,只不过空间性能系数不一样——弹性方案(1.0)、刚弹性方案(0.33~0.81)、刚性方案(0)。
4)对于上柔下刚的多层房屋,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4.2.7)。
3、刚性方案的计算假定按4.2.5执行:1)单层房屋,上不动铰下嵌固;2)多层房屋,竖向荷载下每层为两端不动铰,水平荷载为连续梁;3)上墙传为的力作用点位于上墙底中心,本层梁荷载作用要考虑偏心;4)梁跨度大于9m时,还应该按梁墙刚接后算出梁端弯矩并将之折减后分到上下墙。
4、风荷载当符合4.2.6的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要求时,可不考虑风荷载;当不满足时,对于多层刚性方案(水平力按连续梁计算),其每层墙端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可按4.2.6简化计算。
5、壁柱墙的翼缘宽度按4.2.8确定。
6、施工阶段未硬化的砌体,其强度应该按砂浆强度为0查得,并应该乘以1.1调整系数。
无筋砌体构件1、计算高度1)构件的高度H底层应该从基础顶面算起,当为刚性地坪时,可取自室外地地面以下500mm处。
其它层为楼板或侧向支承间距离。
对无壁柱山墙,可取层高加1/2墙尖高,有壁柱墙,取壁柱总高。
2)计算高度按表5.1.3确定,与计算方案类别有关。
注意,对于纵向(排架面外方向)无支承的砖柱,应该再乘以1.25。
3)无吊车双阶柱下柱的计算高度按5.1.4确定。
2、整体承载力计算1)偏心距不应大于0.6y。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考试重点归纳笔记

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考试重点归纳笔记1、砌体结构上柔下刚的多层房屋指的是( )。
A.顶层符合刚性方案,而下面各层按柔性方案考虑B.顶层不符合刚性方案,下面各层符合刚性方案C.底层不符合刚性方案,上面各层符合刚性方案D.底层横墙间距为50m,上面各层为30m正确答案:B2、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其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 )A.桩长的1/3B.桩长的1/2C.桩长的213D.桩长的3/4正确答案:C3、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肋间距,下列哪一种数值范围较为合理?( )A.400~600mmB.700~1000mmC.1200~1500mmD.1600~2000mm正确答案:B4、抗震设防烈度8度时,多少米以上的悬挑阳台和走廊等长悬臂结构需验算竖向地震作用?( )A.1.2mB.1.5mC.2.0mD.2.5m正确答案:C5、以下关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何者是错误的?()A.一次地震的震级通常用基本烈度表示B.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对各个不同地区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的影响的强弱程度C.里氏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D.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里氏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正确答案:A6、地震区房屋的伸缩缝,其缝宽应符合下列何项要求?( )A.满足伸缩缝要求B.满足伸缩缝、沉降缝要求C.满足伸缩缝、防震缝要求D.满足沉降缝、防震缝要求正确答案:C7、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的总高度限值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Ⅰ.砌体类型Ⅱ.砌体强度Ⅲ.砌块强度Ⅳ.结构类型及横墙的多少( )A.Ⅰ、ⅡB.Ⅰ、ⅣC.Ⅰ、Ⅱ、ⅢD.Ⅰ、Ⅱ、Ⅲ、Ⅳ正确答案:B8、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主要是为了( )。
A.防止柱子在地震作用下屈曲B.减少纵筋配筋C.减少箍筋配筋D.保证柱子在地震作用下的塑形变形能力正确答案:D9、框架结构按抗震要求设计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楼梯、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B.楼梯间的布置对结构平面不规则的影响可忽略C.楼梯间采用砌体填充墙,宜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D.砌体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不利影响可忽略正确答案:A10、钢筋混凝土承台之间的联系梁的高度与承台中心距的比值,下列哪一个数值范围是恰当的?( )A.1/8~1/6B.1/10~1/8C.1/15~1/10D.1/18~1/15正确答案:C11、下列情况对结构构件产生内力,哪一项不属于可变作用?( )A.吊车荷载B.屋面积灰荷载C.预应力D.温度变化正确答案:C12、在抗震设防7度区,A级高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宽比,下列哪一个数值是恰当的?( )A.4B.5C.6D.7正确答案:C13、一栋4层高度为14.4m的中学教学楼,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则下列结构形式中不应采用的是( )。
砌体结构总结

砌体结构总结第一篇:砌体结构总结1、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砌体结构的优点: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2有很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使用年限长。
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
4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上无特殊要求。
5当采用砌体和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速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缺点:1砌体结构的自重大。
2砌体的抗震和抗裂性能较差。
3砌筑施工劳动强度大。
4粘土砖制造耗用粘土,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环保。
砌体结构的发展展望:1积极发展新材料2积极推广应用配筋砌体结构。
3加强对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构造措施的研究。
4加强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5革新砌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3、块体是组成砌体的主要材料。
常用的砌体块体有砖、砌块、石材。
砌块按尺寸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常用的是小型。
烧结普通砖:240*115*53多孔砖:P型规格240、115、90。
M型规格190、190、90.4、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及细骨料(如粗砂、细砂、中砂)加水搅拌而成的黏结块体的材料。
作用:是将块体黏结成受力整体,抹平块体间的接触面,使应力均匀传递。
同时,砂浆填满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砌体的透气性,提高了砌体的隔热、放水和抗冻性能。
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塑形掺合料(石灰浆和黏土浆)所形成的砂浆。
这种砂浆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可塑性和保水性较好。
5、对砂浆质量的要求:1砂浆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砌体强度及建筑物耐久性要求2砂浆应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即和易性能良好,以便于砂浆在砌筑时能很容易且较均匀的铺开,保证砌筑质量和提高功效。
3砂浆应具有适当的保水性,使其在存放、运输和砌筑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泌水、分层、离析现象,以保证砌筑质量,砂浆强度和砂浆与块体之间的黏结力。
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总结-砌体

1.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2.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 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2 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3.一般来说,砌体结构中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是不会错的,较小墙垛通常的做法是把墙体交接处的构
造柱加大,如果墙垛尺寸超过600就在墙垛边分设,考试一般会这样
4.
5.密肋板和井字梁不是一回事,但关系很密切,工程上前者一般肋距在1米左右,而后者梁距在2米以上,
前者更接近于厚板掏空局部的概念,按板设计;后者梁板的概念更强一些;
6.。
最新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知识总结

最新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知识总结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功能实现的关键要素。
对于注册建筑师来说,掌握扎实的建筑结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建筑结构知识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建筑结构的类型1、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由砖砌体和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优点是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常用于多层住宅等建筑。
但由于砖砌体的抗压强度有限,所以砖混结构的建筑高度一般较低。
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由梁、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的空间布置灵活,能够满足较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商场等建筑。
3、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主要依靠混凝土墙体来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
这种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大,抗震性能较好,适用于高层建筑。
4、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有框架结构的灵活布置,又有剪力墙结构的良好抗震性能,常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5、筒体结构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等形式,其抗侧力性能优异,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如地震、风灾等)能够承受荷载,不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2、适用性建筑结构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例如,不能因为结构构件的布置影响房间的布局和使用。
3、耐久性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应能够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保持其性能,防止过早出现腐蚀、老化等问题。
三、荷载的分类与计算1、永久荷载也称为恒载,如建筑物的自重、固定设备的重量等,其值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基本不变。
2、可变荷载也称活载,如人员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其值会随着时间和使用情况发生变化。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准确计算各种荷载,并考虑它们的组合情况,以确定结构所承受的最不利荷载。
四、结构材料1、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中。
但钢材容易锈蚀,需要做好防腐处理。
2、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价格相对较低,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
2023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总结归纳资料

一高规总结1:梁旳计算跨度:《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10.7.1条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高度:《混凝土高规》7.1.9抗规底部加强高度不不小于15mm,而高规无此限制。
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混凝土规表11.1.6γ=1.0注:1: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构造构件均应取R Eγ=0.75 2:轴压比不不小于0.15旳偏心受压柱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R Eγ=1.03: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R E4:《高规》表4.7.2;《高规》表;5: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在《抗规》表4.2.3条。
4:微弱层旳定义:《高规》.5: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高规》5.2.26:注意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旳异同变形模量:无侧限条件压缩模量:完全侧限条件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γ旳取值。
7:各类材料构造设计规范可根据各自状况确定构造重要性系数ψ8: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T《高规》条9:有关柱计算长度系数合理选用问题(目前只是混凝土部分)《混凝土规范》10:有关偶尔质量偏心问题偶尔质量偏心:是由于施工,使用等原因所引起旳质量偶尔偏心或地震地面运动旳扭转分量旳不利影响。
(偶尔偏心和刚度质量与否均匀没有关系,即规则构造也要考虑偶尔偏心旳影响)《高规》3.3.3条《抗规》5.2.3条0.2V旳调整系数问题11:有关《抗规》条《高规》8.1.4条12:有关竖向不规则构造地震作用效应调整问题《高规》条《抗规》3.4.3条13:多种比A刚度比:意义是层刚度比旳概念来体现构造整体旳上下匀称度《抗规》附录E2.1《高规》4.4.3条《高规》5.3.7条《高规》10.2.6条B周期比:验算周期比旳目旳,重要为控制构造在罕遇大震下旳扭转效应周期比不满足规定,阐明构造旳抗扭刚度相对侧移刚度较小,调整原则加强构造外部或者减弱内部(对应多层建筑规范没有提出这项规定)《高规》4.3.5条C位移比:是指楼层竖向构件旳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本楼层平均值旳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结构一注总结砌体结构基本设计规定1、应验算的内容砌体结构应进行承载力验算(荷载组合按4.1.5,结构重要性系数与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有关);正常使用不需验算而通过构造要求满足;还应该作为刚体进行倾覆、滑移等验算(荷载组合按4.1.6)。
2、静力计算方法1)静力计算方案根据屋盖或楼盖类别、横墙间距,按表4.2.1确定。
2)作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的横墙,其水平截面开洞比例、厚度、长高比应该符合4.2.2要求,若不能符合,但能符合4.2.2注1的要求,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横墙。
3)要会计算三种方案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
其实三种方案的原理一样,只不过空间性能系数不一样——弹性方案(1.0)、刚弹性方案(0.33~0.81)、刚性方案(0)。
4)对于上柔下刚的多层房屋,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4.2.7)。
3、刚性方案的计算假定按4.2.5执行:1)单层房屋,上不动铰下嵌固;2)多层房屋,竖向荷载下每层为两端不动铰,水平荷载为连续梁;3)上墙传为的力作用点位于上墙底中心,本层梁荷载作用要考虑偏心;4)梁跨度大于9m时,还应该按梁墙刚接后算出梁端弯矩并将之折减后分到上下墙。
4、风荷载当符合4.2.6的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要求时,可不考虑风荷载;当不满足时,对于多层刚性方案(水平力按连续梁计算),其每层墙端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可按4.2.6简化计算。
5、壁柱墙的翼缘宽度按4.2.8确定。
6、施工阶段未硬化的砌体,其强度应该按砂浆强度为0查得,并应该乘以1.1调整系数。
无筋砌体构件1、计算高度1)构件的高度H底层应该从基础顶面算起,当为刚性地坪时,可取自室外地地面以下500mm处。
其它层为楼板或侧向支承间距离。
对无壁柱山墙,可取层高加1/2墙尖高,有壁柱墙,取壁柱总高。
2)计算高度按表5.1.3确定,与计算方案类别有关。
注意,对于纵向(排架面外方向)无支承的砖柱,应该再乘以1.25。
3)无吊车双阶柱下柱的计算高度按5.1.4确定。
2、整体承载力计算1)偏心距不应大于0.6y。
2)高厚比按5.1.2计算,并查取相应的承载力影响系数。
3)承载力验算按5.1.1进行。
3、局部承压验算1)局部均匀受压首先按5.2.2计算局部抗压提高系数,注意每种情况不应该大于相应限值。
然后按5.2.1计算局部均匀受压承载力,注意不应该考虑承压面积小时强度折减,但应该考虑采用水泥砂浆(如基础砌体)时的折减。
2)梁端支承处的局部受压_无刚性垫块按5.2.4计算。
注意砌体的抗压强度应该折减(小面积折减系数,应该按墙段截面积算,而不应按局压面积算)。
由于“卸拱”效应,应该考虑上部荷载折减系数;对于带壁柱的T形截面墙段,其A0的计算(是否考虑翼缘部份)应该视有效支承长度有没有伸入墙体部份而定,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施》P728。
3)梁端支承处的局部受压_有刚性垫块按5.2.5计算。
注意在计算合力影响系数时,高厚比按小等于3查取,偏心距是指对垫块的偏心距。
4)垫梁按5.2.6计算。
当梁与墙体同宽,并且梁下设中心垫块时,认为荷载沿墙厚方向均匀分布,相应的系数应该取为1.0。
4、受拉、受弯、受弯构件的受剪、受剪构件的验算按5.3~5.5计算。
5、关于灌孔砌体的强度拆减1)对于面积折减,应该先折减再灌孔;2)对于水泥砂浆,也应该先折减再灌孔;6、高厚比验算1)高厚比验算按6.1节进行。
2)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理正系数,对于承重墙取为1.0。
3)带壁柱的墙高厚比验算,应该验算横墙间墙高厚比和壁柱间高厚比,前者验算时厚度应该取为壁柱有效宽度(左右翼缘因开洞情况可能不一样宽)内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等于3.5i)计算,并且其洞口修正系数计算时应该取横墙间距和横墙间总洞口宽度;后者验算时间距取为间距取为壁柱中距(此间距不影响计算方案),厚度为墙厚,并且洞口修正系数计算时应该取壁柱中距和壁柱间总洞口宽度。
4)带构造柱的墙高厚比验算,应该验算横墙间墙高厚比和构造柱间高厚比,前者验算时与普通墙一样,只不过其允许高厚比应该乘以提高系数以显示构造柱的贡献;后者的验算与壁柱间墙的验算一样。
7、一般构造要求1)五层及五层以上、受振动、层高大于6m的房屋、防潮层以下砌体的材料等级应该符合6.2.1、6.2.2要求。
注意对于安全等级一级或使用年限大于50年者,等级还应该提高。
2)随着梁的跨度增大,其下的砌体应依次设垫块、壁柱、锚固件等。
3)搭砌长度小于90mm的砌块砌体、后砌横墙内应该设钢筋网片,网片应该符合6.2.10、6.2.11要求。
4)对于砌块砌体,在纵横墙交接处、防潮层以下应该按6.2.12灌混凝土。
对于未设圈梁或砼垫块的砌块砌体,在梁下、挑梁下应该按6.2.13灌混凝土。
5)夹心墙的相关构造和墙叶之间的连接应该符合6.2.15、6.2.16要求。
8、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1)设伸缩缝,根据楼(屋)盖的类别及是否有保温层,按6.3.1查取最小温度伸缩缝间距。
2)为了防止或减小砌体顶层裂缝,可采取设保温层、屋面设分隔缝、屋面板底设滑动层、设顶圈梁、设构造柱、挑梁下和过梁上设水平钢筋网等错施。
3)为了防止或减小砌体底层裂缝,可采取增大基础圈梁刚度、窗台下设水平钢筋(网)、设窗台板等措施。
4)墙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设拉结钢筋。
5)为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砌块砌体顶两层和底两层裂缝,可以窗台两侧设水平钢钢网、设竖向钢筋并灌孔、在顶层和底层设通长窗台板等措施。
9、圈梁1)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和较大振动引起的不利影响。
2)单层和多层的砌体的设圈梁规定按7.1.2、7.1.3执行。
3)由《建筑基规》7.4.4,多层砌体宜在基础和顶层处各设一道圈梁,分别抵抗砌体中间和两端的不均匀沉降。
4)圈梁的构造(被洞口截断后的搭接长度、与屋架和大梁的连接、宽度、高度、最小纵筋)按7.1.5执行。
5)采有现浇楼(屋)盖时,圈梁的设置,按7.1.6执行。
10、过梁1)砖砌平拱、钢筋砖的跨度分别不应大于1.5m和1.2m,对有较大振动或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2)过梁所受的梁板荷载和墙体荷载按7.2.2取值。
3)砖砌平拱和钢筋砖的跨度取净跨,钢筋混凝土过梁跨度取其净跨的1.1倍和净跨加两端支承长度的较小值。
4)计荷载时墙体的高度,对于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底算起,对于钢筋混凝土过梁从梁顶算起。
5)对于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其计算受力高度为净跨的1/3和实际墙高的较小值。
6)过梁的验算有受弯验算和受剪验算,按7.2.3执行。
对于钢筋混凝土过梁,还有局部承压验算,此时可不考虑上层荷载影响,应力图形系数取为1.0,有效支承长度取实际支承长度。
7)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应该符合7.2.4构造要求。
11、墙梁1)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框支墙梁。
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自墙梁。
2)墙梁各部份尺寸的确定和规定按7.3.2、7.3.3确定。
3)墙梁的荷载按7.3.4取值。
4)托梁按偏心受拉构件验算,其弯矩和拉力按7.3.6计算,其剪力按7.3.8计算(计算剪力,应该取净跨计算)5)墙梁的整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和托梁上支座上局部受压计算按7.3.9和7.3.10执行。
仅在此时考虑了翼缘的有利影响。
6)墙梁的材料、墙体、托梁应该符合7.3.12构造要求。
12、挑梁1)抗倾覆验算时,倾覆转动点到墙外边缘的距离按7.4.2计算,注意挑梁下是构造柱时此距离应减半。
在计算倾覆力矩时,应该采用基本组合。
在计算倾覆抗力矩时,应该采用恒载标准值,而不应该考虑活载。
对于雨篷还应该验算施工或检修工况每2.5~3m加一1kN荷载(此时工况中不计活载)的抗倾覆。
2)挑梁下的局部承压按7.4.4验算。
注意挑梁的倾覆荷载应该算至倾覆点。
3)挑梁应该进行抗弯和抗剪验算,其弯矩取倾覆力矩,其剪力应该取挑梁在墙外边缘(不是倾覆点哦)的设计值。
对于雨篷还应该验算施工或检修工况每1m加一1kN荷载(此时工况中不计活载)的抗倾覆。
4)挑梁的埋入长度和纵筋应该符合7.4.6要求。
配筋砖砌体构件1、钢筋网配筋砖砌体构件1)钢筋网配筋砌体构件偏心距不能超过核心、高厚比不能大于16。
2)钢筋网配筋砌体构件应该验算两个方向的强度,按8.1.2验算。
3)钢筋网配筋砌体构件下端为无筋砌体时,还应该验算交接处的局部承压。
4)钢筋网配筋砌体构件应符合8.1.3的构造要求。
2、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1)当偏心跨大于0.6y时,可采用此种砌体。
2)其轴心抗压按8.2.3验算。
砌体结构抗震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1、设计依据:《砌规》10.4、《抗规》附录F2、最大适用高度最大适用高度按《抗规》附录表F.1.1-1取值,02版《砌规》比此值偏小,但11版《砌规》与此值一样。
所以,此值应该以《抗规》附录F.1.1为准。
3、最小墙厚为190mm4、房屋最大高宽比按《抗规》表F.1.1-2执行。
5、加强部位高度可按《抗规》表F.1.4的“注”执行。
《砌规》10.4.2的条文说明也说明了此值的取法。
以《抗规》为准。
6、层高层高根据抗震等级和是否处于加强部位,按《抗规》F.1.4执行。
7、抗震横墙间距横墙间距,按《抗规》表F.1.3执行。
此条摘自《抗规》表7.1.5。
8、防震缝宽度防震缝宽度按《抗规》F.1.3_4执行。
9、轴压比限值和边缘构件的设置,按《抗规》F.3.4、F.3.5执行。
10、横、竖向分布钢筋应符合《抗规》F.3.3要求。
11、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按《抗规》F.2.1执行。
12、剪力调整(加强部位的剪力增大系数)及承载力验算按《抗规》F.2节执行。
底部框架—剪力墙结构1、高大适用高度和层数按《抗规》7.1.2执行。
2、层高按《抗规》7.1.3执行。
3、高宽比按《抗规》7.1.4执行。
4、抗震横墙间距按《抗规》7.1.5执行。
5、底层的地震剪力按《抗规》7.2.4增大。
在第一抗震防线时(弹性阶段),所有地震剪力由剪力墙承担,并按各墙体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在第二抗震防线时(弹塑性阶段),由底部框架柱与开裂的剪力墙共同承载剪力,柱还应该计入由地震倾覆力矩(仅计过渡层之上的楼层地震剪力)产生的附加轴力,按7.2.5执行,此时,可按《砌规》10.5.7计算柱的弯矩,并且为了减小塑性铰出现的可能,按《抗规》7.5.6_5乘以增大系数(按震等级按7.1.9取)。
6、托梁的弯矩增大系、剪力增大系数按《砌规》10.5.6乘以增大系数。
7、注意《砌规》7.3.7中,对Q2产生的边柱轴力,当为大偏心时乘以1.0,小偏心时乘1.2。
8、注意《砌规》10.5.8条,对框支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抗剪承载力应该乘以0.9折减系数。
砖砌体结构1、高按《抗规》第7章。
2、第7.1节,对总高度和层数、层高、高宽比、抗震横墙、局部尺寸、结构布置(含防震缝的设置)等作用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