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和收藏价值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工艺创新和历史文化价值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75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4(下)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口,因其产地中心位于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北宋早期龙泉窑生产的瓷器仍带有浓重的越窑、婺州窑、瓯窑风格。
直到北宋晚期,龙泉窑在吸收借鉴其他窑口生产工艺的过程中逐渐生产出具有自身特点和风格的青瓷,并逐步进入鼎盛阶段,发展盛况一直延续到明中期。
两宋时期是龙泉窑青瓷形成自身风格的重要时期,正是由于该阶段龙泉窑对其他窑口瓷器生产工艺的借鉴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中国古代青瓷史开始步入龙泉青瓷时代,对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生产和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龙泉窑青瓷发展概况龙泉窑地处浙江省龙泉市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量的制瓷原料,当地还盛产可以作为烧瓷燃料的松柴。
同时,该地区溪流众多,便于制瓷原料的加工以及瓷器的运输,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龙泉窑的生产发展打下了基础。
龙泉窑属于南方青瓷系统,在浙江东部宁绍地区唐至北宋时期越窑长期处于青瓷生产的领军地位,且形成了越窑青瓷体系,除此之外,同时烧制青瓷的窑口还有婺州窑和瓯窑。
龙泉窑瓷器生产在五代至北宋早期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该时期龙泉窑受越窑、婺州窑和瓯窑的影响,烧造的青瓷从器形、胎质、釉色乃至装烧方法、装饰工艺都与其有相似之处。
到北宋中晚期,越窑逐渐衰败,龙泉窑开始走向改造创新之路。
到南宋时期,由于宋王朝南渡,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市场上对瓷器的需求激增。
与此同时,由于宋王朝急需解决财政困难问题,鼓励对外通商贸易,龙泉窑青瓷大量外销,促进了龙泉窑青瓷的繁荣发展。
在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下,龙泉窑青瓷生产匠人不断创新,使该时期龙泉窑青瓷的制瓷工艺和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在器形、釉色、纹饰等各个方面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粉青釉、梅子青釉相继出现,代表了龙泉青瓷的最高艺术水平。
龙泉窑青瓷的盛况一直延续到元末明初,到明中期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败。
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点与其价值
龙泉窑青瓷的工艺特点与其价值龙泉窑青瓷的价值早为世人所知,遗址保护区内的泥土如用筛子筛过,指甲盖大小的瓷器碎片都极难见到。
五代始烧,盛于南宋、元、明,龙泉青瓷是陶瓷器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的窑系,产品畅销世界,获得了中国瓷器史上唯一拥有国际身份的名称Celadon,其知名度仅次于China。
收藏界有一种说法,龙泉青瓷尤其受欧美、法国、日本收藏者推崇,中国内陆收藏龙泉青瓷之风最盛的地方则属江浙地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收藏历史悠久,收藏者众,收藏规模之大,鲜有匹敌者。
对于龙泉青瓷的收藏,江浙收藏者倾注了极大热情。
龙泉青瓷以物美价廉闻名。
当前国际市场上,龙泉青瓷古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如今依然是各古陶瓷窑系中,存世量较大、价值相对较低的一类,市场上的流通量仅次于后起之秀明清景德镇彩瓷,整体价格低廉,远不及景德镇产品。
与价格动辄数千万元的景德镇明清瓷器相比,龙泉窑青瓷的价格显然被严重低估。
因此,今年龙泉青瓷的价格在顺速提高。
如何鉴定龙泉青瓷呢?器型不同时代的器物组合和造型特点,是当时社会的风尚和习俗所决定的,因此不同时代的龙泉窑产品,都有它清晰的演变轨迹。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
根据精仿和粗仿的需要,成型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手拉、模制等工艺技法。
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不够规范。
胎釉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
龙泉窑不同时代胎的成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
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南宋龙泉窑的白胎类厚釉产品,是仿烧较多的一类,有凤耳瓶、鬲式炉等。
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漫谈龙泉青瓷现代艺术瓷的收藏价值
漫谈龙泉青瓷现代艺术瓷的收藏价值摘要:龙泉青瓷作为中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堪称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青瓷。
龙泉青瓷艺术瓷作为当代陶瓷艺术一个及其重要的分类,收藏价值不容小觑。
笔者从事青瓷创作近三十年,对青瓷现代艺术瓷的收藏略有见解,愿与各位青瓷现代艺术瓷收藏爱好者分享。
关键词:??泉青瓷;现代艺术瓷;收藏价值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一个历史名窑。
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吸取了南北青瓷的制瓷技艺,并在“官窑”和“民窑”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相互激荡中发展,成为中国历代青瓷工艺发展的集大成者,把中国青瓷艺术推向极致。
“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龙泉青瓷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
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在漫长的岁月里,龙泉青瓷以其碧玉般的釉色,古朴典雅的造型,流畅优美的线条和雅俗共赏的器物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而现代青瓷艺术瓷的柔美和清雅更得世人青睐,或登堂,或入室成为一时之风尚,我认为影响现代青瓷艺术瓷收藏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收藏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
过于偏重某一方面都有会影响其收藏价值的客观性。
一、工艺价值工艺是衡量陶瓷艺术品价值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经过配料、烧制的原料只是一块毫无用处的“泥巴”。
陶瓷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是通过陶瓷创作者的工艺来实现的。
由于龙泉青瓷的艺术瓷主要是由陶瓷创作者亲力亲为而成的,因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艺人、不同的火候、甚至是同一艺人在不同的时期烧制的瓷器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青瓷艺术瓷的艺术之大成,中国陶瓷作品的不确定性也恰恰就是艺术瓷的收藏价值。
宋代青瓷的收藏价值
宋代青瓷的收藏价值宋代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宋代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如今也成为众多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本文将从宋代青瓷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收藏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带您深入了解这些珍贵的文物。
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青瓷作为其中的一种代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宋代青瓷主要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其中北宋青瓷以定窑、钧窑、哥窑等著名,而南宋青瓷则以官窑、汝窑、龙泉窑等为代表。
这些青瓷不仅在国内备受珍视,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
特点宋代青瓷在工艺上有着许多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胎质细腻:宋代青瓷胎质坚实细腻,釉面温润光滑,手感极佳。
釉色纯净:宋代青瓷釉色多为素雅的青灰色或乳白色,简洁典雅。
造型简洁:宋代青瓷器形多为简洁大方的器型,线条流畅优美。
题材广泛:宋代青瓷器上的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有花鸟、山水、人物等。
收藏价值宋代青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价值:宋代青瓷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记忆,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艺术价值:宋代青瓷在工艺和造型上达到了极高水平,展现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被誉为“东方陶瓷明珠”。
稀缺性:由于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的宋代青瓷越来越稀少,尤其是品相完好、款识清晰的作品更加珍贵。
投资潜力: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收藏市场的火爆,宋代青瓷作为稀世珍品备受追捧,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
综上所述,宋代青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收藏市场中备受关注。
无论是从历史、艺术还是投资角度来看,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因此,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品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收集一件精美的宋代青瓷无疑是一种享受和投资。
希望本文能够带给您对宋代青瓷更深入的了解与欣赏。
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和收藏价值
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和收藏价值浙江是青瓷的主要产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技术比较先进。
龙泉窑自创始以来,便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越窑的优良传统,经过北宋中期以后又向前迈进一步。
到了南宋,龙泉广大的制瓷工人,总汇了浙江历代生产技术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了青瓷的优点。
同时,又善于吸取官窑的薄胎厚釉的技术,精益求精,为龙泉窑的成就作出新的贡献。
值得注意是,不论继承原有传统或吸取官窑的经验,都不以照样仿制为满足,而是通过集体的智慧,以革新和创造的精神不断改进:由灰胎改为白胎,又扩充了黑胎品种;由厚重的普及用瓷,发展为精美的高级用瓷;由薄釉改为厚釉,创烧出脍炙人口的粉青和梅子青的釉色,并且突破了前代形制的局限,树立了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使浙江青瓷发生了质的飞跃,远非前代所可相比。
南宋龙泉窑的突出成就,表现在烧制工艺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工艺上的成就和艺术上的成就,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割的。
如果没有工艺上的成就,即使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也无所施其技。
工艺的改进,必然也同时要求艺术的提高,才能相得益彰。
龙泉窑在南宋烧造出白胎和黑胎两种类型的精美瓷(过去文献把白胎青瓷称为弟窑,黑胎青瓷称为哥窑),两者都是以薄胎厚釉为它的主要特色。
但是,从调查发掘的情况证明,南宋龙泉窑的广大窑场,几乎全以生产白胎青瓷为主,占当时总产量的95%左右,是龙泉制瓷工业的主流。
而黑胎青瓷仅见于大窑和溪口的部分窑址中,数量较少。
它既不见于南宋之前,又绝迹于南宋以后,看不出它的前后发展线索。
可以认为是适应当时官方订货而特制的一部分仿效官窑的产品。
南宋龙泉窑自从掌握了薄胎厚釉技术,给浙江青瓷开辟了重大发展的新局面。
以大窑为例,不论白胎或黑胎的精美产品,都是胎骨细薄,釉层丰厚,色佳制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制作特色。
因为胎薄釉厚,才能充分发扬南方青瓷精巧秀致的风格,提高它的艺术性。
如果仅停留在所谓“士质厚重,极耐摩弄,不易茅蔑”的水平上,那么,它的价值就有很大局限。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的一大名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对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起源于南宋时期,主要产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市一带。
青瓷的特点是采用高温烧制,色泽青翠,并具有细腻光洁的釉面。
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艳丽的器型而闻名于世。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南宋时期,这个阶段是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的奠基阶段。
宋代龙泉窑青瓷器型主要有瓯府窑式、钦州窑式和飞青式等。
瓯府窑式以茶具为主,因为当时茶叶的普及使得茶具成为最主要的使用对象。
钦州窑式以盛水壶为主,外形犹如莲花,精美绝伦。
飞青式则以器形轻盈、器壁薄透而著称。
接着是元代,这个时期是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的巅峰时期。
元代龙泉窑青瓷器型主要有雨点青、撒花青和彩绘青等。
雨点青器型最为典型,以其器表布满小颗粒的釉孔而得名。
撒花青则是指器表均匀散布有许多薄脆的胎质片状,则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况。
彩绘青则在工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采用了彩绘技法,使得器型更加多样化。
明清时期,龙泉窑青瓷的发展不如前两个时期那么辉煌,但仍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展。
此时的青瓷以山水纹饰、花鸟纹饰和人物纹饰为主,这些纹饰的使用增加了青瓷的观赏价值。
自明清时期之后,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逐渐式微,直到20世纪60年代重新被重视和发现。
此后,通过对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和技艺的研究,龙泉窑青瓷得到了新的发展。
研究者们根据古代生产方法,借鉴了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使得青瓷在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目前,龙泉窑青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
龙泉窑青瓷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保值增值的功能。
龙泉窑青瓷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为世人所喜爱和追捧。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作为中国陶瓷的珍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它以其高质、薄脆、青翠、雅致的特性而享誉世界,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大奇迹。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三大品类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程。
龙泉窑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龙泉青瓷以大量质地细腻、釉色青翠、施彩斑驳而著称,成为了当时官方瓷器的代表。
到了南宋时期,龙泉青瓷逐渐成为民间生产和使用的陶瓷,其制作工艺和品质也逐渐提高,成为瓷器中的极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泉青瓷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独特特色和高雅品质的名瓷。
在明代初期,龙泉窑青瓷在技术和艺术上迎来了巅峰,成就了著名的“明龙泉青瓷”,其瓷质薄而著称,施釉温润,釉面光洁细腻,釉色呈天青色或琉璃色,成为了龙泉窑青瓷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后,龙泉青瓷在清代也有了新的发展。
清朝时期,龙泉窑青瓷的文采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清代的龙泉青瓷大多釆用绿釉,且青瓷胎呈土红色,釉色青翠而典雅。
龙泉青瓷既保持了明代的传统工艺,又在釉色和造型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了清代的瓷器之一。
如今,龙泉窑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龙泉青瓷以其高雅的艺术品质和独特的传统工艺,深受国内外藏家和艺术家的喜爱,不断刷新世界拍卖记录。
龙泉青瓷的精湛工艺和匠心独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它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较高的声誉,成为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载体。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凝聚了千百年的智慧和匠心。
它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和文化,让它独特的魅力得以传承和发扬。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到此结束。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的卓越代表,历经千年仍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以及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龙泉窑青瓷的发展进行简述。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经了数百年的变迁。
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继续流传至明清时期。
其中以南宋时期的青瓷为最为著名,被誉为“青如蓝、薄如纸、声如磬”的龙泉青瓷,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釉薄体轻、开片有肌理,并且釉色多为青绿色,因而得名“青瓷”。
在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中,需经历多道繁复的工序。
其制作包括制胎、修坯、刻花、上釉、烧制等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的操作。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素三彩”和“粉青瓷”,它们在工艺和装饰上都有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喜爱。
素三彩始烧于南宋初年,是继青瓷之后龙泉窑的又一杰出代表。
粉青瓷是南宋的另一种重要青瓷,因采用矾和红铜粉掺合而成的绿釉而得名。
这些青瓷不仅在工艺上有所突破,而且在装饰上也颇具匠心,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龙泉青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元代在瓷器制作上的发展为龙泉青瓷增添了新的元素,但因为元代的政治动荡,龙泉窑的生产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在明代,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逐渐式微,制作工艺也相对落后。
后人们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不断探索与创新,积极发展新型的青瓷工艺,使得龙泉青瓷在明代中后期有了一定的复兴。
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是青瓷发展的关键所在。
明代以后,随着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青瓷在装饰和制作工艺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清代时期,青花瓷的兴起使得龙泉青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量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市场上,迅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而在当代,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异常活跃,不断涌现出许多创意独特的青瓷作品,推动着青瓷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器文化的璀璨明珠,其发展历程充满着辉煌与传奇。
南宋龙泉青瓷的研究
南宋龙泉青瓷的研究
南宋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制作原料选自龙泉地区的
特殊土壤,其含铁质量较高,给瓷器赋予了独特的青色。
其次,制作工艺
采用了高温烧制和控制氧气的技术,使得瓷器的质地坚硬而致密。
在烧制
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上釉和烧至1300℃以上的高温处理,才能使瓷器
发出青瓷中特有的色泽。
南宋龙泉青瓷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
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繁荣的象征。
首先,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
增加,龙泉青瓷作为一种高档的陶瓷器具,得到了广大市场的青睐。
其次,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因此,其产业的兴盛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青瓷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追求
和对美的崇尚。
此外,南宋龙泉青瓷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历史上,南宋
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时期,其艺术创作表现出了浓厚的时代特色。
而南宋龙泉青瓷作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器物之一,不仅展现了宋代陶
瓷工艺的高超技艺,更是对宋代社会文化的集中反映。
它既具有审美价值,又载体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欣赏和研究南宋龙泉
青瓷,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总之,南宋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外观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成为中国陶瓷历史上的瑰宝。
通过对南宋龙泉青瓷的研究,我们不
仅可以了解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发展,也可以深入探索宋代社会文化的方
方面面。
宋元明龙泉窑深度剖析:这种龙泉窑价比五大名窑
宋元明龙泉窑深度剖析:这种龙泉窑价比五大名窑其实玩收藏,玩的就是眼力和阅历,玩的就是先见之明。
玩收藏,在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之外,不可避免的就是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南宋龙泉鬲式炉常见很多收藏家抱怨,为啥人家的东西一上拍卖行就有人抢,随随便便几百上千万,有的还过亿,而咱的东西怎么卖都没人要。
其实,这个原因很复杂,除了手上的东西真伪以外,等级,品相,是否热门都很重要。
再有,你愿不愿意为它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也很重要。
拿我们最常见的龙泉窑为例。
都是龙泉窑,有北宋,南宋,元,明之分。
清初的就算了。
这个龙泉窑以釉色著称,最美的是梅子青,其次是粉青色,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完全可以用翡翠行的这句话来说明南宋龙泉窑精品的等级和价格。
元龙泉八角梅瓶再者,龙泉以南宋为贵,明初处州官窑次之,北宋次之,元次之,明次之。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龙泉窑确实在北宋早中期就出现了,当时文献记载,它和汝窑,耀州窑同时都进贡瓷器给朝廷,却因“质颇粗厚”而没有成为网红。
北宋龙泉主要是仿越窑的,还没有自己的特色。
南宋时期的龙泉窑,因为宋室南迁,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泉州港兴起,龙泉窑因此从偏居一隅的地方窑口,变成了靠近京师,又临近海港的极佳地理位置,一下子兴旺发达起来。
再加上近年来发掘的龙泉黑胎青瓷窑址年代指向南宋早期,则龙泉窑很有可能历史上曾经为宋廷烧制类官窑瓷器,并且学到了类似于奢侈品代工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要求,使得本地产瓷器的艺术水平突飞猛进,一下达到了龙泉历史上的顶峰。
出现了章生一哥窑和章生二弟窑这一类名牌产品。
有研究资料表明,当时“上等者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及见也”当时他们的一件瓷器上等者就极其昂贵了。
可以说龙泉章氏兄弟是产品是民窑中最早的名牌产品。
南宋龙泉官窑鱼耳瓶有资料说,兄弟二人曾经“窃做于修内司”,也就是在南宋官窑修内司窑上过班,学过艺,这种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就好像我们今天的奢侈品代工厂,如果不是老外拿来机器设备和技术标准,不停的返工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人手艺再好,也达不到人家奢侈品工厂的要求。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起源于宋代。
近年来,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龙泉青瓷的传承工作得到了重视。
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致力于对龙泉青瓷的历史、技艺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龙泉青瓷的资料,也为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龙泉青瓷的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保护。
传统的龙泉青瓷制作工艺包括采泥、制胎、上釉、烧制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制瓷技艺得到了恢复和传承,使得龙泉青瓷的品质得到了保证。
此外,龙泉青瓷的市场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近年来,龙泉青瓷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增加。
一些龙泉青瓷制作企业和艺术家积极创新设计,推出了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龙泉青瓷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在政府、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进展。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更好地发掘和利用龙泉青瓷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让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延续和发展。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
它的特点是采用青瓷胎,釉面呈青色,质地坚实,釉面光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龙泉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的发展是在宋代。
宋代时期,龙泉青瓷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主流瓷器之一。
在明清时期,龙泉青瓷的生产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是选料,选择高岭土、石英砂、长石等原材料,经过混合、研磨、过筛等工序,制成瓷泥。
然后将瓷泥制成坯体,经过干燥、修整、装饰等工序,制成成品。
最后是烧制,将成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成坚硬的瓷器。
龙泉青瓷的釉面呈青色,是由于釉料中含有铁、钴等元素,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的。
青瓷胎的质地坚实,釉面光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龙泉青瓷的造型多样,有花瓶、盘子、碗、壶等多种形状,装饰也非常丰富,有刻花、刻纹、绘画等多种工艺。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瓷器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中国瓷器文化的精髓。
论南宋龙泉青瓷的形态美
来 . 加 以 发 展 并
■■■一 ●一一■ 一 ● ■ _ ■ ■ ■ ■
②
物
② 形 制 上 的仿 古 器
器型 的重心偏 下 , 动 物 元 素 : 、 、 、 、 龙 风 虎 鱼
多位 于整 体 造 型 的 下 半 狗 、 、 蟾 鸟 金
稳 重 秀 挺
③
对 其 他 窑 系 陶瓷 部 ③
抽象 元素: 形 、 形 、 角 圆 方 六
弦纹 有 象 征 寓 意 的 动 形 、
模 仿 和 上 创 物 形 态 被 广 泛 应 用 于局 其 他 元 素 : 意 、 卦 纹 、
外轮廓线 条的流 畅从 另一 方面体 现了南宋龙 泉青 瓷 物 的局 部细节通 过能工 巧匠 的精 心刻 画 , 变得尤 为精 致 , 的形体简洁 明快之美 。南宋龙 泉青瓷 主体部位 上装饰 简 在 丰 富 器 物 造 型 语 言 的 同 时 。赋 予 器 物 与 众 不 同 的气 质
化 .因此轮廓 线条不会 因为装饰 而改变 ,显示得 自然 流 和 内涵 ,这些都 直接体 现乐南宋龙 泉青瓷对 美学 品质 与
试 图探 寻 其 与 当时 审美 、 艺 条 件 之 间 的关 联 。 工
关 键 词 : 宋 ; 泉 ; 瓷 ; 态 美 南 龙 青 形
引
言
视 的重要方 面 , 值得我们 深入 分析和研究 。 综观其 成长 与发展 的历 程 , 在借 鉴和模仿 的基础上 ,
南宋是 龙泉窑发 展的成 熟时期 ,当时的龙泉 窑生产 在工艺变 革 的推 动下 ,在南 宋龙 泉青 瓷创造 了别 具 风格 了大 量 精 美 绝 伦 的 瓷 制 品 。凝 聚 了青 瓷 的 独 有 气 质 与 神 的形态美 。这一 时期龙泉青 瓷 的器 型很讲究各 部分 的 比 结构 和线条 的变化 , 逐渐形 成 了 自己的风格 , 南宋龙 泉 韵 , 成一种 高雅脱俗 的气 质, 造 了很高 的艺术价 值 和 例 、 形 创 。 商业价值 。 中 , 其 独特 的形态所 形成 的美感 是一个不可 忽 青 瓷 器 型 的形 态 归 纳 分 析 见 表 1
浅谈南宋龙泉青瓷工艺成就
浅谈南宋龙泉青瓷工艺成就摘要: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瑰宝,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以其“如玉如冰”的艺术效果和其碧绿梅子青的色泽,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从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方面介绍其工艺特点,让世人对龙泉青瓷的工艺有个基本了解。
关键词:南宋龙泉青瓷工艺有一个传说:“在南宋时期,中国创造了―种可与翡翠媲美的梅子青釉瓷器。
当这种产品传播到法国以后,立即引起法国上流社会的极大兴趣,纷纷竞相争购,特别是那些―上层社会的年轻女郎,更是爱不释手,将其作为珍贵的艺术品抚玩,还为这种翠玉般的瓷器取了漂亮的名字‘雪拉冬’在法国叫响,并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种时尚。
于是仿照梅子青的釉色,设计出各种时装,推向市场。
果然,这种梅子青色的服装成为名品,凤靡法国”。
这个传说中的梅子青釉正是龙泉窑在南宋时创烧的。
龙泉窑青瓷从五代、北宋起至明代晚期,有七百年左右的历史,它的窑场遍布于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永嘉等县,是我国少有的大规模瓷业生产基地。
进入南宋后,开始了龙泉窑烧造的鼎盛时期。
南宋龙泉青瓷的特点首推的是薄胎厚釉。
因为长期青瓷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挑剔青瓷的釉色,突出“青”,达到真正的“如玉如冰”的艺术效果。
而要达到这一点,并非增加铁的成分就可以收效,也不能靠薄釉达到这种要求。
关键在于要掌握釉的厚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收到追求的“青”的效果。
所以必须把釉汁层层加厚,改革过去―次上釉的方法,才能得出满意的釉色。
在南宋龙泉青瓷的釉色创烧中,有突出成就的当属光泽柔和的粉青色釉和碧绿的梅子青釉。
至此,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这两种釉的烧成主要是由于配方的重大改进和釉层的大大加厚。
在改进的配方中,CaO的含量较北宋时大为降低,而KzO和NazO的含量显著提高,这使得青釉厚而溢,气泡不至变大,从而获得一种丰满古雅,犹如美玉―样的独特风格;而釉层的大大加厚又呈现较深的青色和具有丰满莹润的特色。
其时一件釉层丰厚的瓷器需要经过三、四次上釉,可见工艺之精细。
龙泉窑的特点和收藏价值
龙泉窑的特点和收藏价值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
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
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的。
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
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
(1)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2)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3)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4)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从造型上看,要掌握不同时代的典型器物,以及同一器物在不同时代的造型特点。
以鬲式炉为例,这种造型在宋代较为常见,宋代炉一般较矮,轮廓鲜明,板沿口外伸,束腰,腹部突出,三足紧收,廓线起伏明显,整体造型优美细腻。
而明代的同类炉整体造型较呆板,廓线不够流畅。
从细部看,宋代炉器足底部较圆,而明代炉器足较平呈蹄形。
从胎体上看,宋代龙泉窑器物胎土颜色为白中泛灰,底足露胎处可以看到桔红色窑红,胎体适中,较元、明时期的胎体要轻薄得多。
明代龙泉瓷胎体厚重,胎色灰黄,底足露胎处显现赭褐色窑红。
从釉色上看,典型的宋代龙泉瓷釉层较厚,釉色青翠,光泽柔和,釉层中有气泡,分布大且稀。
明代龙泉瓷釉层比较薄,玻璃化程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泽强,釉色或绿中带棕,接近艾绿,或黄中带灰,二者都很不悦目。
宋代龙泉窑瓷器价值被严重低估那现在价格到底多少
宋代龙泉窑瓷器价值被严重低估那现在价格到底多少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
窑址已发现上百处。
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
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
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
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
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
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18O_381O_3.4.7.5宋代龙泉窑凤穿牡丹纹高足碗宋代瓷业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是华北大窑业中心,很受日本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
宋·龙泉窑米黄釉胆式瓶据调查目前瓷器古董拍卖市场上现存的南宋至明代的龙泉窑青瓷精品成交价已过千万。
2006年11月份苏富比秋拍,高23.4厘米的南宋龙泉窑青釉纸槌瓶拍至118.4万英镑,此瓶曾为日本近代著名茶道大师益田孝(1848-1938年)收藏。
两年后,2008年3月纽约佳士得再以228.1万美元拍出一件高28.8厘米的南宋龙泉窑青瓷双耳瓶,同样源自日本藏家——茶道大师松平不昧收藏。
与价格动辄数千万元的景德镇明清瓷器相比,龙泉窑青瓷的价格显然被严重低估。
从历史上的拍卖行情来看,宋朝现存龙泉窑青瓷价高量少,多为传承藏品,来源清晰,以日本,欧美等私人收藏为主,近年来内陆拍卖市的宋代青瓷数据明显增大,但真品赝品混杂,需要你去仔细辨别。
浅析龙泉青瓷艺术魅力
一、龙泉青瓷概述 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青瓷的烧制技术源远流长, 自商周时期便开始烧制原始的青瓷,到东汉时期青瓷的 烧制技术日趋成熟。迄今龙泉青瓷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早期的青瓷是青黄色或者淡黄色,随着烧制技术的成熟 后来变成纯青色,而无论是浓艳还是浅淡,无不以青为尚。 青瓷有“类冰”“类玉”之质,更有“雨过天青”之雅、“海 洋绿”之幽,兼得青山、绿水、碧玉之灵秀。龙泉青瓷 是诸多青瓷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龙泉青瓷始于三国时 期,兴于北宋,盛于南宋,明朝中晚期开始衰落,清朝 时期濒临灭绝,烧制历史长达 1700 余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之后,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之下,龙泉青瓷开始复兴, 如今龙泉青瓷以新的生命活跃在陶瓷艺术之中。 二、龙泉青瓷的艺术魅力 龙泉青瓷分为哥窑和弟窑两大类,两者最大的区别 在于哥窑是开片瓷,表面有像裂纹一样的纹路。这种纹 路形成的原因是胎体膨胀的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在 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这原本是一种缺陷,却意外地 产生了金丝铁线的装饰效果。而弟窑是不开片瓷,其釉 色青翠,光润纯洁。 哥窑的瓷器古朴端庄,古色古香。哥窑与官、汝、定、 钧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哥窑瓷,胎薄质坚,色泽静 穆,釉面饱满,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其中粉 青最为名贵。釉面有裂纹一般的纹片,且形状多样。纹 片大小相间,我们将其称为“文武片”;类似冰裂形状的, 将其称为“冰裂纹”;另外还有“牛毛纹”“鱼子纹”“蟹 爪纹”等等。这些因胎料和釉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 瑕疵,却因为人们的喜爱反而成了别具一格的美。哥窑 青瓷中“冰裂纹”最为名贵,自然裂纹如片片透明的冰 片,层层叠叠,立体感极强。古人云:“纹取冰裂为上, 梅花片墨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可见冰裂纹的独 特早就被人关注,在古人眼里为青瓷上品。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类,在中国南方浙江省的龙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泉青瓷以其色泽柔和,釉面清透,质地细腻,造型简洁,装饰简约为
特点,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五大名瓷”之一。
龙泉窑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时期,龙泉窑的制瓷工艺已经发展到相当高
的水平,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瓷器生产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泉青瓷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宋代,成为了中国青瓷制作的代表和典范。
宋代龙泉青瓷的产量和品质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峰,成为了当时交流和贸易中的中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龙泉青瓷的产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并在明清时期
达到了最低谷。
直到现代,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龙泉青瓷开始得到了重视和
保护,并逐渐走向复兴。
现代龙泉青瓷的制作技艺在传承和拓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
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的元素,使得龙泉青瓷在艺术和工艺上都更加精湛和多元化。
今天,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宝库。
其千年发展史
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现代青瓷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龙泉青瓷的发展也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历史档案。
因此,保护和传承龙泉
青瓷文化,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品种之一。
它以青色釉层作为独特的装饰,器形优美,采用制瓷技术高超,尤其是在汉代和宋代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繁荣。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始于五代时期,但随着宋代的到来,龙泉青瓷开始迎来全盛时期。
在宋代初期,龙泉窑主要生产黑瓷,后逐渐发展出青瓷、白瓷等各种品种。
特别是在宋徽宗时期,龙泉窑的青瓷达到了巅峰,著名的便是那些被称为“钵、盂、壶、碗、盘、瓶、罐”的各种日用陶瓷器,这些器物釉色清爽明净,造型精致雅致,是宋代的代表性陶瓷器。
龙泉窑青瓷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泥、制胎、施釉、装饰和烧制五个环节。
制泥时要选用高质量的陶土,比如白土、赤陶等,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石灰、膨润土和砂岩等材料,制成适宜制胎的泥料。
制胎过程要经过揉捏、开胎、造型等几个步骤,以确保陶瓷器形成稳定的形状。
施釉则是青瓷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龙泉青瓷釉是由青铜矾、石灰和淀粉烧成的,被涂抹在器物表面,经过高温烧制,便能形成美丽的青色釉层。
最后,装饰和烧制便是将青瓷器进行细节修饰和烧制烤成胎的过程。
龙泉窑青瓷的制作工艺精湛,且釉层轻薄,透明,青色或者青绿色,颜色均匀,光泽度高,特别是在宋代朝廷及民间广为流传,被誉为陶瓷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
总之,龙泉窑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它的出现和发展依据了中国几千年的制陶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和收藏价值
浙江是青瓷的主要产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技术比较先进。
龙泉窑自创始以来,便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越窑的优良传统,经过北宋中期以后又向前迈进一步。
到了南宋,龙泉广大的制瓷工人,总汇了浙江历代生产技术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了青瓷的优点。
同时,又善于吸取官窑的薄胎厚釉的技术,精益求精,为龙泉窑的成就作出新的贡献。
值得注意是,不论继承原有传统或吸取官窑的经验,都不以照样仿制为满足,而是通过集体的智慧,以革新和创造的精神不断改进:由灰胎改为白胎,又扩充了黑胎品种;由厚重的普及用瓷,发展为精美的高级用瓷;由薄釉改为厚釉,创烧出脍炙人口的粉青和梅子青的釉色,并且突破了前代形制的局限,树立了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使浙江青瓷发生了质的飞跃,远非前代所可相比。
南宋龙泉窑的突出成就,表现在烧制工艺和艺术手法两方面:
工艺上的成就和艺术上的成就,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割的。
如果没有工艺上的成就,即使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也无所施其技。
工艺的改进,必然也同时要求艺术的提高,才能相得益彰。
龙泉窑在南宋烧造出白胎和黑胎两种类型的精美瓷(过去文献把白胎青瓷称为弟窑,黑胎青瓷称为哥窑),两者都是以薄胎厚釉为它的主要特色。
但是,从调查发掘的情况证明,南宋龙泉窑的广大窑场,几乎全以生产白胎青瓷为主,占当时总产量的95%左右,是龙泉制瓷工业的主流。
而黑胎青瓷仅见于大窑和溪口的部分窑址中,数量较少。
它既不见于南宋之前,又绝迹于南宋以后,看不出它的前后发展线索。
可以认为是适应当时官方订货而特制的一部分仿效官窑的产品。
南宋龙泉窑自从掌握了薄胎厚釉技术,给浙江青瓷开辟了重大发展的新局面。
以大窑为例,不论白胎或黑胎的精美产品,都是胎骨细薄,釉层丰厚,色佳制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制作特色。
因为胎薄釉厚,才能充分发扬南方青瓷精巧秀致的风格,提高它的艺术性。
如果仅停留在所谓“士质厚重,极耐摩弄,不易茅蔑”的水平上,那么,它的价值就有很大局限。
龙泉窑推广了薄胎厚釉技术,烧制一些胎薄质坚,玲珑端巧,美观适用的青瓷,要使之制造时不损裂,烧成后不变形,非具有高度的技术不可。
南宋的手工艺品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粗朴厚重的东西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被淘汰了,代之而兴的是轻巧适用,精工细作的制品,这正反映了当时工艺技巧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提高。
龙泉青瓷同样是体现了它的时代要求,突破了历代的工艺水平,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这时施釉方法经过改进,釉层显著增厚,使铁还原的着色效果达到完美的境界。
唐、五代的越窑青瓷,施釉仍以薄挂为主,釉层多在1毫米以下,故釉色较淡,青、黄不一。
惟有南宋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产品,充分掌握了厚釉技术,在器物的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经过多次敷釉的工序,有些釉层比胎骨更厚些,所以釉色晶莹青翠给人一种纯洁愉快的美感。
它的优点归纳起来大约有:1.不起浮光,沉着柔和;2.色泽青翠,浑厚滋润;3.内外均匀,精致细腻;4.釉汁固着,极少流动.所谓“叩其声,铿铿如金;视其色,温温如玉。
”南宋龙泉青瓷可以当之无愧。
将南宋龙泉青瓷和其它各窑互相比较,更可以进一步了解它的特色:我国古代瓷器尚青,诸如越窑、瓯窑、婺州窑、寿州窑、岳州窑、耀州窑、汝窑、湘湖窑以及北宋官窑、南宋郊坛窑等等,无不以釉色青翠著称。
从现存实物考察,属于南方青瓷系统的如越窑,一般釉色较暗,接近艾青色,瓯窑的缥瓷,则以色淡为主,青中闪白;婺州、岳州、寿州的青瓷,釉色多黄褐,且斑驳不纯;至于北方青瓷系统的耀州窑、临汝窑,釉薄而透明,以黄绿色居多;北宋汝窑,制作很精,但釉色闪蓝,呈淡天青色,别具一格;两宋官窑虽有美丽的粉青釉,与龙泉黑釉青瓷相似,但都有开片,尚未能克服釉与胎之间膨胀系数的差异。
只有南宋龙泉窑的白胎青瓷,釉色晶莹如玉,无论在科学或艺术的要求上,均可称上品。
至于艺术上的成就,具体地从它的造型和纹饰的优美风格中表现出来:
龙泉窑自从发展了薄胎厚釉技术,随之而来的便出现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新的造型和装饰手法,使青瓷的美化效果与工艺特点密切结合。
造型的巧拙,直接左右青瓷的艺术价值。
南宋龙泉瓷的器形,很讲究各部分的比例、结构和线条的变化,以精致简练的技巧,严格认真的制作态度,向小而精方面发展。
这时大型的器物不多,一般盘、碗之类的日用品,很少超过30厘米直径。
随着南宋经济、文化的发达,瓷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宽广,不仅限于日常饮食用具,在一定程度上还作为美化生活艺术品。
因而它的产品种类显著增加,形式也更为优美完备。
这时龙泉青瓷的造型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从传统造型中继承下来,加以推陈出新,如葵瓣口的碗、盘、洗,如撇口小底碗、莲叶盘、莲瓣碗等,形式比前更轻巧,制作较前进步;一种是仿古铜、古玉的形制,受官窑影响,与官窑产品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如觚式瓶、觯式瓶、琮式瓶、贯耳瓶、鬲炉、鼎炉、奁形炉等,都是作为高级陈设用瓷,以满足宫廷的需要;还有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创造了不少新的造型,表现了龙泉青瓷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优美的凤耳瓶、鱼耳瓶,端巧的石榴瓶,著名的龙虎瓶,形式新奇的大吉瓶、塔式瓶,富于变化的贴花双鱼洗、双鱼盘,轻盈精致的荷叶碗、莲蓬碗,设计巧妙的桃式洗、琮式壶,浑厚庄重的的内折口莲瓣钵,小巧玲珑的各式鸟食罐,实用美观的莲瓣盖罐,以及船式砚滴,雄鸡香薰,三足花囊(这两件造型及釉色均很精美,原藏故宫,现在台湾。
)等等,这样丰富多彩的青瓷器,标志着南宋龙泉窑在造型方面,确已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
不仿分析一下瓶类的造型,便可以知道它的变化巧妙的和独创的才能。
例如:凤耳瓶或鱼耳瓶、螭耳瓶,它的基本造型是简腹、直颈、暗圈足,肩部与颈部交界处成一道倾斜的转折面,全体显得单纯、挺秀,均由直线构成。
如果仅从这些来看,自然觉得比较平凡无奇。
但它却运用了动物的题材塑成双耳,以生动优美的凤头、双鱼、蟠螭等形象,装饰在瓶颈两边,使动静相生,曲直有致,增加了它的艺术魅力,成为龙泉青瓷的特有形式。
又如,同是弦纹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长颈、盘口、腹部扁圆,下有圈足,颈部凸起粗弦纹二周,腹径最宽处也有凸弦纹一周,整体表现出安定稳重和明朗大方的特点;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弦纹环耳瓶,则腹部较深,颈部较短,颈、肩、腹三者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由一条曲线连结组成,在颈部饰着双环耳,与通体的细弦纹相配,器形便显得柔和丰腴。
两者的处理手法各不相同,而都各有特点,一刚、一柔,并皆佳妙。
采用瓜果和花卉的形态来设计器形,又是南宋龙泉青瓷另一特色,如荷叶盘、莲蓬碗、桃洗、菱花盘、葫芦瓶、白菜瓶、海棠瓶、瓜式壶、莲花式和橄榄式鸟食罐等,广泛运用自然界植物的题材,赋予青瓷优美活泼的造型,突破几何形曲直线规律的束缚,扩大瓷器的造型领域,从生活中来,并用于生活中去。
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南宋桃式洗,器形是一个半剖的桃子,近蒂处还有一片桃叶紧贴在口沿一边,它不同于如实的摹仿,而带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同时也很适合于该器的用途。
所谓“模范端巧”,不仅体现在“匠工得法,方圆大小皆中规矩”,更在于能在规矩之中创造新意。
反映了龙泉制瓷匠师们的艺术才能。
在纹饰方面,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手法,也是很值得重视的。
一切瓷器的纹饰,必须根据它的胎质、釉色和造型等特点进行艺术加工,目的是为了加强器物的美感。
历代优秀的匠师无不刻意研究,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法,使纹饰与工艺要求和美化要求尽可能取得统一,而不是为装饰而装饰。
所以各朝代的瓷器因质料、制法和造型的不同,纹饰也随之各异。
纹饰的繁、简或有、无,不能作为评价瓷器的准则。
例如:唐代越窑的纹饰,以简见长;而五代越窑的纹饰,则以繁取胜;宋代汝、官、哥、钧等名窑,大多不加任何纹饰,仍不失其艺术价值。
反之,不考虑胎、釉和器形特点而滥施纹饰,不但画蛇添足,而且也达不到美化要求,导致设计的失败。
龙泉青瓷到了南宋,装饰上的主要优点在于充分结合薄胎厚釉技术和精致轻巧的造型,运用最简练的艺术手法,创造了新的风格。
过去的刻划花和篦纹已渐次淘汰,新兴的堆贴花、浮雕和弦纹得到广泛的采用。
为了使纹饰玲珑凸出,不为厚釉所掩,就不能沿用凹下的线条构成的划花和篦纹或近于平面的花纹,而必须改用与凹线和平面相反的方法来解决厚釉与纹饰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时的纹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凸起于器胎和表面。
它既不会使薄胎有破裂之虞,又可使纹饰在厚釉层中易于显露。
且因胎面与纹饰有了一个空间距离,釉层烧成后积聚的厚度就不一样,形成了所谓“出筋”的现象,很自然地出现釉色的浓淡变化。
从南宋的遗物来看,龙泉青瓷的纹饰种类虽不甚多,但是装饰得却恰到好处。
那些弦纹瓶只利用几道距离不等的弦纹,便给器形增加了变化,丰富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