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赏析

合集下载

南宋官窑青瓷的造型特点

南宋官窑青瓷的造型特点

南宋官窑青瓷的造型特点
南宋官窑青瓷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一大名品,其造型特点独具特色。

南宋官窑青瓷的造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器型简朴
南宋官窑青瓷的器型简朴,形式规整,不夸张,不浮夸。

其器形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追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审美效果。

因此,器型多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没有太多的花纹和装饰。

二、纹饰简约
南宋官窑青瓷的纹饰也相对简约,以线条为主,几乎没有太多的图案和色彩。

其纹饰多采用刻线、浮雕和雕花等工艺,形成具有几何美感的图案和纹理,给人以简约、大气、清爽的感觉。

三、造型严谨
南宋官窑青瓷的造型严谨,比例协调,各部分间的关系和谐。

器形的各个部分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处理,没有任何瑕疵和缺陷。

这些特点表现出南宋人对陶瓷造型的极高要求和精湛的陶艺水平。

四、器韵高雅
南宋官窑青瓷的器韵高雅,具有极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其造型经过精心雕琢和烧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器形和纹饰,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价值。

总之,南宋官窑青瓷的造型特点在简约、规整、严谨、高雅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成为中国古代陶瓷中的杰出代表。

南宋官窑瓷器鉴赏

南宋官窑瓷器鉴赏

南宋官窑瓷器鉴赏
八百多年前的南宋统治者追慕静穆优雅的意境。

端庄优雅、婉转简洁,恰似清风拂柳、古典悠扬。

在官窑青瓷中,蕴含的就是这种风雅之美。

美的线条
南宋官窑青瓷,在造型上推崇古朴典雅、敦厚玉色之美。

造型廓线或柔和流畅,或转折明快,结构规整,比例和谐。

几十种器物种类和近百种器物造型,都呈现出一种既端庄凝重又轻巧细腻的美妙造型。

青莹如玉
古瓷尚青,而青瓷的极高境界就是类冰似玉。

玉,作为才智和美德的理想化人格象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推崇。

玉的温润含蓄、柔和晶润的艺术特质,恰与南宋统治者追慕的意境相吻合。

南宋官窑青瓷,无论薄胎薄釉还是薄胎厚釉,无一例外都具备类玉的特征。

其肥厚的釉层、典雅柔和的粉青色泽,堪与碧玉斗妍,达到了古代青瓷的巅峰。

奇特“开片”
釉面开片是南宋官窑为了追求特殊的观赏效果有意识地在瓷器表面造成的独特装饰手法。

瓷器开片本来是一种工艺缺陷,主要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所致。

而南宋官窑的工匠们创造性地将之作为美化瓷器的手段,从而使产品流溢出一种古朴而奇特的审美情趣。

在古瓷中,对釉面开片不同状态,有鱼子纹、蟹爪纹、冰裂纹、百圾碎等秒称。

紫口铁足
南宋官窑瓷器口沿薄釉处露出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的现象,称为“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给人以稳重,朴雅之感。

“紫口铁足”的形成,是因为其胎骨含铁量高,在还原气氛下,足部露胎部分呈现黑色,谓之“铁足”;而有一层薄釉的口缘部分便泛灰紫色,俗称“紫口”。

古籍上所介绍的验相例如“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金丝银线”、“蚯蚓纹脉”与“细泡如玉”等。

汉代青瓷鉴赏

汉代青瓷鉴赏

汉代青瓷鉴赏汉代青瓷鉴赏我国是世界上烧制瓷器最早的国家,而我国最早烧制的瓷器是青瓷。

从商代中期就生产原始青瓷,经过西周、春秋战国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青釉瓷器。

战国时期有较高的仿青铜礼器,汉代有著名的越窑青瓷。

青瓷生产历程很长,两千年来一直未有中断。

我收藏6件汉代青瓷壶(如图),属于汉代初期的两件,其特征是:口沿略外侈、颈较长,斜肩,腹体圆鼓,下承以矮圈足,双耳扁平,有平行人字形纹饰。

属于西汉中后期的4件,其形状有如下特点:口呈喇叭形外侈,颈部略微缩短,腹体圆鼓成圆球形,少数有圈足,一般平行底,双耳常做辅首衔环形,有的壶耳配一铁环,有的在壶耳上贴一S形小泥条装饰。

这6件汉代青瓷壶,粗看都是一样的,模样差不多,但仔细比较,竟然无一处一样:形体不一样、胎质不一样、纹饰不一样、釉色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口形不一样、颈的长短粗细不一样、斜肩不一样、两耳不一样、底圈不一样,竟然有十处不一样。

这时期的青瓷主要靠造形美取胜,这6件造形6个样,造型气魄宏伟、端庄大气、线条简洁,给人美的享受。

再从纹饰上看,有的从颈部开始装饰,有的从肩部开始装饰、有的从腹部开始装饰,有的腹部较直、角度不一,有的是成型时拍印出来的,少数是粘接上去的,大多数装饰是运用拍印刻划等方法来表现。

几条弦纹、简单的莲瓣纹、三角纹、鳞纹、网纹、斜纹、格纹,顺手划成,粗糙雅拙。

6件青瓷的釉质釉色各有不同,总的看在肩部上腹部施一层玻璃质釉,有的青绿色、有的褐黄色、有的黄绿色;同陶器相比,高贵典雅,令人爱不释手;同青铜器相比,青瓷典雅的造型,莹润明亮的釉层,华美的釉色在满足人们生活使用和意识形态需要方面不次于青铜器。

由于原始青瓷的发展和生产,以及资金市场投放和使用方面的优越性,致使青铜器生产渐渐衰落下去,青瓷发展起来。

秦汉是陶瓷史上的重要时期,处于原始青瓷向早期更成熟青瓷的转变阶段,制瓷工艺逐渐走向成熟。

东汉晚期施釉越来越多、露胎少,胎面平整光滑、留有明显的镟纹,这个时期的青瓷,标志着我国瓷器工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龙泉窑青瓷精品赏析

龙泉窑青瓷精品赏析

龙泉窑青瓷精品赏析徐文平【摘要】不同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的艺术风格是有差异的,本文通过对宋、元、明时期代表性青瓷的赏析,领略其不凡艺术魅力,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z1【总页数】6页(P27-32)【关键词】龙泉窑;青瓷;精品赏析【作者】徐文平【作者单位】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正文语种】中文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窑系。

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不同时期所制作的龙泉窑青瓷,其艺术风格是有差异的。

今以宋(北宋、南宋)、元、明时期代表性青瓷为例,赏析如下:有宋一代陶瓷以釉美为尚,龙泉窑亦不例外,釉色主要有粉青釉、梅子青釉、豆青釉、翠青釉,还有黄绿色釉、灰绿釉、菜绿色釉等等,相当丰富。

同时纹饰别致,龙泉窑根据自己的材质,特别运用了刻、印、贴等表现方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画面,从而形成了龙泉窑青瓷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北宋北宋初期的龙泉窑青瓷刚刚开始兴起,这时许多产品明显带有越窑的特点,包括釉色,刻划花装饰文饰,底足的修胎等等。

此时期产品种类以日常用品为主,器形古朴大方,胎骨多呈灰色,器壁均匀且较薄,釉层常有裂纹,釉色多为艾叶青或略为偏黄的色彩,釉薄,半透明;纹饰常见为团花、莲瓣、缠枝牡丹、折扇纹等,刻花多以线浮雕式,花瓣中常填入用竹丝等刺划出的蓖纹,碗盘双面刻划花。

刻划时所用刀法的变化有宽有窄,有深有浅,运刀的轻重缓急体现出刻线的节奏与韵律,从而赋予刻划纹舒展、流畅自如的艺术魅力。

这种表现方法是充分利用釉层厚薄所呈现出来的深浅不同的青色效果,坯体刻划纹饰的地方比坯体表面要深,施釉后凹下的部位积釉较厚而颜色深,所刻的纹样就清楚地呈现出来。

内泥质垫饼终于外底心烧制。

龙泉窑白胎青釉就是在此类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窑青瓷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一、龙泉青瓷的独特之处1. 青瓷和龙泉窑的历史悠久•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龙泉窑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窑口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 青瓷的独特釉色•青瓷的釉色鲜亮、柔和,令人陶醉•龙泉青瓷釉色以青色为主,有时呈现为淡绿或青紫3. 青瓷的纹饰和造型•龙泉青瓷的纹饰多样,既有简约的纹饰,也有精细的刻画•瓷器的造型也是龙泉青瓷的一大特点,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二、赞美龙泉青瓷的诗词1. 《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历久弥香,古朴的纹饰妙不尝。

釉色如玉绿如云,触手生津心甘醉。

2. 《青瓷的世界》青瓷的世界如诗如画,古老的工艺悄悄传承。

龙泉窑烧制美轮美奂,我心为之狂热颤抖。

3. 《造型婆娑青瓷》龙泉青瓷造型独特美,外形简洁却蕴含玄机。

婆娑的身姿展现了智慧,令我着迷无法自拔。

三、龙泉青瓷的价值和意义1. 文化价值•龙泉青瓷代表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青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远影响了中国陶瓷发展的方向2. 艺术价值•青瓷的形态美和纹饰创新让它成为瓷器艺术中的瑰宝•龙泉青瓷在陶瓷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3. 技术价值•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精湛,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青瓷釉色的研发和制作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四、结语龙泉青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釉色、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赢得了世人的赞美。

无论是其质朴的纹饰,还是婆娑的造型,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与智慧。

龙泉青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技术价值。

它的独特之处已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深深地影响了陶瓷艺术的发展。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赞美龙泉青瓷,让它的光芒在世界范围内闪耀。

中国古代青瓷特点和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青瓷特点和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青瓷特点和艺术成就一、青瓷的特点:1.高度纯净:青瓷瓷体洁白纯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青色。

这是因为青瓷常用的原料中含有高达90%以上的高岭土,通过高温烧制形成。

2.细腻的质地:青瓷的质地细腻,具有较高的致密度,表面光滑细腻,手感细腻,与其他瓷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3.艳丽的釉色:青瓷釉色艳丽多姿,包括青绿色、浅青色、蓝灰色等多种色彩。

4.花纹独特:青瓷花纹多为刻花或雕花,具有鲜明的线条感和纹饰层次感。

常用的纹饰包括云纹、飞天、各种动植物等。

5.烧制工艺复杂:青瓷的制作过程复杂严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制胎、修整、装饰、烧制等环节。

二、青瓷的艺术成就:1.瓷器的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青瓷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北宋时期的窑烧技术的创新,其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青瓷釉色的创新:青瓷在釉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采用不同的釉料和烧制方法,形成了多样的釉色变化,丰富了青瓷的艺术表现力。

3.瓷器造型的创新:青瓷瓷器以其独特的造型而著称,包括盘、碗、瓶、壶等各种形状的容器。

它们的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简约却又不失庄重的美感。

4.瓷器纹饰的创新:青瓷在纹饰方面的创新非常突出。

不同的青瓷器形态都具备着自己独特的纹饰特点,同时还采用了刻花和雕花等技法来装饰瓷器的表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5.瓷器的艺术表现力:青瓷以其高雅、纯净的特点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代表了当时社会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青瓷以其高度纯净、细腻的质地,独特的釉色和花纹,以及复杂的烧制工艺而闻名。

其艺术成就表现在瓷器青瓷的创新和突破,以及瓷器造型和纹饰的丰富多样。

青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瓷的名词解释

青瓷的名词解释

青瓷的名词解释青瓷,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大类,以其深受世人喜爱的天然美态和独特魅力而蜚声中外。

本文将从青瓷的起源、特点、工艺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杰出的瓷器品类。

1. 青瓷的起源青瓷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唐代。

当时,青瓷的出现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因为它成功地实现了从白色瓷器向青色瓷器的转变。

此一突破性转变归功于远古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通过在釉中添加铁元素及釉层绿化剂等方法,最终使得瓷器焕发出青色的光彩。

这种色彩不仅为青瓷增添了独特的美感,还体现了青瓷独具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2. 青瓷的特点在众多瓷器中,青瓷以其鲜明特色而备受瞩目。

首先,它的釉色多样,不仅有墨绿、蛙绿、豆青等鲜明的颜色,还有清淡稀薄、如苔如蔓的绿色。

这一独特的釉色使得青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以其清新淡雅的气质征服人们的心灵。

其次,青瓷具有独特的瓷质特点。

它采用的瓷土经过高温烧制后,具有致密、细腻的质地,且胎质坚实。

青瓷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久性,在烧制时,瓷土中所含有的矿物质的熔化和结晶作用使得瓷中的开片纹和龟裂纹不再明显,进一步提高了青瓷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最后,青瓷的造型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青瓷的制作中,艺人们善于运用多种技法,如刻线、浮雕、贴花等,将青瓷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这种细腻的工艺技法使得青瓷的器型更加精致和独特,也更容易与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

3. 青瓷的工艺青瓷的制作采用的是瓷质的原料和特殊的烧制工艺。

首先,选取优质的瓷土,混合适量的助烧剂,经过粉碎、搅拌、过筛等步骤制成坯体。

然后,通过盘成、掐边、装饰等技法进行成形。

成形后,需进行干燥、控制温度烧制等一系列工序,才能最终制成成型美观的青瓷作品。

除了传统的手工工艺,近年来,一些工艺上的创新也为青瓷注入了新鲜活力。

例如,采用电子工艺及现代陶瓷科学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釉料对青瓷的化学染色,使得青瓷的釉色更加多样丰富。

这一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青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

青瓷电视剧深度解析

青瓷电视剧深度解析

青瓷电视剧深度解析
《青瓷》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力的电视剧,于2016年4月4日上映。

该剧以象征青春及探索真爱为主要内容,讲
述了一对一见缘分的男女之间寻求真爱的故事。

该剧的标题“青瓷”是一个丰富而又深刻的涵义,两个字“青”和“瓷”,暗指着“青春”和“爱情”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彰显出该
剧追求真爱的主题。

同时,“青瓷”也象征着“坚固而美丽”,暗示着主人公最终会走出纠结和困惑,而在真爱中拥有完美的结局。

该剧以张力要素开篇,一开始就让观众进入到被迫害及存在不安全感的状态之中,同时也显示出男女主角之间和家庭成员、朋友间纠葛上层次,让编剧以各种角色推动情节发展。

除了让观众同情男女主角,深入地去理解和体会他们的爱情之外,该剧还鲜明地展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同伴之中的友情,以及在外围社会中的斗争和挣扎,构成一部具有深刻和影响力的作品。

另外,该剧的音乐选择也赚足了眼球,能够在情节中突出故事的主题,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剧中的情感转折。

影视处理方面,该剧尤其值得一提,创造了一种温暖又带有热情的色调,以清晰的场景转折融入了情节,使观众更容易接近节目,进而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不同的情感。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青瓷》是一部具有深刻影
响力的作品,它既能将观众带入到真实而又温暖的社会,同时也能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真爱的美好。

浅析宋代青瓷色彩文化

浅析宋代青瓷色彩文化

浅析宋代青瓷色彩文化宋代青瓷色彩文化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

青瓷作为宋代瓷器的代表之一,其色彩文化融入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代青瓷的色彩以青绿为主,这是因为宋代青瓷的制作采用了天青釉。

天青釉是一种富含铁元素的釉料,经过特殊的烧制工艺,使得瓷器表面呈现出独特的青绿色。

这种青绿色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景色相呼应,展现了宋代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宋代青瓷的色彩文化还体现在对色泽的追求上。

宋代人注重色彩的深浅变化,追求色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青瓷釉色的变化通常由内到外呈现出浅淡透明的效果,这种变化给人以温润清透的感觉,凸显了宋代人对静谧和典雅的追求。

在宋代青瓷的色彩文化中,还存在着一种“青绿合璧”的审美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青色与绿色是相互补充的,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色彩搭配。

因此,宋代青瓷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常常将青色与绿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效果。

这种“青绿合璧”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宋代人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向往。

此外,宋代青瓷的色彩文化还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崇尚清静、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宋代青瓷的色彩中得到了体现。

青瓷的青绿色彩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符合佛教的精神追求。

因此,许多宋代青瓷器上都融入了佛教题材的纹饰,使得瓷器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总之,宋代青瓷色彩文化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青绿色为主,注重色彩的变化、层次感和立体感,追求色彩的和谐与平衡。

同时,它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宋代人对大自然、和谐、清静的向往。

这种色彩文化不仅丰富了宋代青瓷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

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中国古代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瑰宝,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色泽、纹饰和工艺而闻名于世。

青瓷的美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上,更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中。

本文将从青瓷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青瓷的美学价值。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代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盛于宋代。

宋代青瓷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饰风格成为当时瓷器中的佼佼者,被誉为“青瓷之冠”。

宋代青瓷的代表作品有汝窑青瓷、钧窑青瓷等,这些青瓷器物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也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制作工艺中国古代青瓷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主要包括原料选取、胎体制作、釉料配制、烧制工艺等环节。

青瓷的主要原料是瓷石和高岭土,经过精细的配比和研磨,制成坯料后进行成型、修坯、晾干等工序,然后施釉、装饰、烧制而成。

青瓷的烧制工艺尤为重要,需要控制好烧制温度和气氛,才能使青瓷呈现出独特的色泽和质地。

三、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青瓷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色泽、纹饰和造型上。

青瓷的色泽以青绿色为主,清新淡雅,给人以宁静、纯净之感。

青瓷的纹饰多样,有刻花、浮雕、彩绘等多种形式,纹饰精美细腻,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青瓷的造型则多样丰富,有瓶、罐、盘、碗等各种器型,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理念中的“中和”、“和谐”之美。

四、文化内涵中国古代青瓷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高雅之物,常被皇室贵族所喜爱。

青瓷的制作工艺和纹饰图案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如龙纹、凤纹、花鸟图案等,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五、对后世的影响中国古代青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为后世的陶瓷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许多当代陶艺家仍然深受青瓷的影响,将其精神融入到当代陶艺创作中。

青瓷深度解析

青瓷深度解析

青瓷深度解析
青瓷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瓷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青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陶瓷
之王”。

本文将对青瓷进行深度解析,探究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
以及现代演绎等方面。

青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商周时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直到唐宋时期才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青瓷的烧制主要采用高温
还原焰窑,这种烧制方式可以让青瓷表面形成独特的铁钴色釉,
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

青瓷釉色一般为深绿、浅绿、黄绿、黑绿等,花纹以抽象线条和简单的山水为主。

青瓷在艺术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器型和造型上。

青瓷器型上多
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尤以器壁薄、口沿直、底圆心微凸的形态最
为具有代表性。

造型方面,青瓷以朴实自然为主,形态端庄、简
洁大方。

青瓷还非常注重装饰,在器面上常见的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等,花纹多是自然景观、抽象图案等。

在现代,青瓷的继承和创新得到了蓬勃发展。

青瓷的制作技术
和装饰手法已经得到了现代化的改良,青瓷也被运用到了很多的
工艺品中。

具有代表性的有芝兰堂牌子、楚王台婚礼像、武当宝
剑、唐虞剑等等。

这些青瓷作品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合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术,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青瓷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使其成为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时代和技术的变迁中,青瓷既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也融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创造性。

青瓷人情世故解读

青瓷人情世故解读

青瓷人情世故解读青瓷,作为一种独特的瓷器,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

它以其高贵典雅的外观和卓越的品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青瓷也有着深刻的人情世故解读。

首先,青瓷象征着中国人的静默沉稳和深思熟虑。

与其他色彩鲜艳的陶瓷相比,青瓷追求简约和素雅。

它的颜色大多是青色或浅蓝色,这种色调给人以平静、温和之感。

传统的制作工艺讲究多次高温烧制,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

这种静默的质感和制作工艺表现出了中国人在人情世故中的冷静和谨慎。

其次,青瓷也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中国陶瓷的代表之一,青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青瓷制作的技艺需要经过世代的传承和不断的创新,它体现了中国人在人情世故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坚守。

青瓷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也体现了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文化积淀的崇敬与尊重。

此外,青瓷还暗含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崇尚。

青瓷的釉面通常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晕染效果,宛如山水之间的云雾缭绕。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青瓷具有一种自然清新、宁静安详的美感。

青瓷的制作材料多采用自然矿石,注重与自然界的融合。

这种追求自然之美与人情世故的解读,使得青瓷成为真实、朴素、不刻意迎合外界的表达,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追求。

总而言之,青瓷人情世故的解读在于其质朴的外观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它通过静默、博大、和谐的特质,向人们传递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和人际关系的智慧。

青瓷以其独特的美和传统的底蕴,激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同。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中国人情世故的生动解读。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代,青瓷和白瓷两种陶瓷成为当时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汉朝时期的青瓷和白瓷的鉴赏价值。

一、青瓷的鉴赏青瓷是汉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绿色釉面而闻名。

它是用石英和长石等原料烧制而成,釉面呈现出明亮、饱满、透亮的绿色。

首先,我们可以从青瓷的造型和工艺来鉴赏它。

汉朝青瓷的造型多样,既有器物如罐、盆、碗等,也有雕塑品如人物、动物形象等。

无论是大型器物还是小型雕塑,青瓷都展现出高超的造型艺术和工艺技巧。

同时,观察其釉面的质感和纹理,能够感受到匠人们对于工艺极致追求的精神。

其次,青瓷的装饰也是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

青瓷的装饰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印花、绘画等手法。

这些装饰既可以是简洁大方的几何纹饰,也可以是精美细腻的人物、山水画。

无论是哪种装饰形式,都能够展现出汉代陶瓷艺术的魅力与精湛。

最后,青瓷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汉朝的代表之一,青瓷承载着当时社会、文化的历史信息。

通过观赏青瓷,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时期的人民生活、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瓷的鉴赏白瓷是汉朝时期另一种重要的陶瓷类型,以其洁白无暇的质地而闻名。

汉代的白瓷多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其釉面白净光滑,具有特殊的触感。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白瓷的造型来进行鉴赏。

白瓷的造型多样,有的是纤细柔美的瓶、壶,有的是端庄大气的碗、盘。

这些器物的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展示出汉代陶瓷艺术的高度。

其次,白瓷的釉色和透明度也是鉴赏的重要因素。

正宗的汉代白瓷釉面白如玉,并具有一种半透明的质感。

在光线照射下,白瓷的釉面能够呈现出微微的光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最后,白瓷的纹饰和装饰方式也是鉴赏的重点。

汉代的白瓷纹饰多以简洁、雅致为主,常见的有刻花、压花、印花等装饰手法。

这些纹饰既能够提升白瓷的艺术价值,也能够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瓷名词解释中国工艺美术史

青瓷名词解释中国工艺美术史

青瓷名词解释中国工艺美术史
青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制作工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中国的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中国瓷器烧制的代表之一。

青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胎体采用了青灰色的瓷土,烧制后呈现出青色或浅蓝色的特点。

青瓷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选择瓷土、制作坯胎、涂釉、装饰、烧制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釉料的制作和烧制技术,这直接决定了青瓷的质量和特色。

青瓷在中国的瓷器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装饰和造型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瓷的烧制技术在宋代达到巅峰,并在后来的元、明、清等朝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宋代的青瓷被誉为“宝瓷”,以其深邃的青色和薄而坚韧的胎体而闻名于世。

青瓷的造型多样,常见的有碗、盘、罐、壶、瓶等,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青瓷的装饰方式也十分多样,包括刻花、划花、贴花、施釉等,每一种装饰手法都给青瓷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青瓷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

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也对世界陶瓷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青瓷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瓷器制作的卓越技术和独特艺术风格。

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繁荣和创新,对于中国的工艺美术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青瓷的特点有哪些艺术特征

青瓷的特点有哪些艺术特征

青瓷的特点有哪些艺术特征青瓷的特点有哪些艺术特征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青瓷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青瓷的特点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

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

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

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

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

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

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

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

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

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

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

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0.16%,烧成温度为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

青青碧色润心田 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赏析

青青碧色润心田    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赏析

青青碧色润心田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赏析摘要:说起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恐怕就要算瓷器了,China—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称谓和界定,也蕴含中国人对自己千年瓷文化的诠释和骄傲。

瓷器作为中国的代表和文化符号,千百年来用其独特的色彩和烤制工艺诠释着文化与美。

该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瓷器的起源和历史进程,并主要针对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中国瓷器演变历程釉色赏析中国瓷器文化起源很早,原始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青铜时代。

从商代开始,瓷器便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集实用和赏玩于一身,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器型和丰富多彩的釉色带给人美的感受。

说起历朝历代瓷器颜色釉的发展,商周时期表现为原始瓷器施釉不均,釉色欠光泽,一般为灰绿色或黄绿色;春秋战国时的瓷器在烧制技术上有很大进步,施釉较均匀,主要为青黄色;秦汉时期瓷器一般施半截釉,釉色在西汉时多绿中闪黄,东汉多为青绿色,这时还首次出现了黑釉瓷;三国两晋时期,西晋末期在青釉瓷器上还出现了褐色斑点装饰;南北朝时期除青釉瓷外,仍继续烧制黑白釉瓷;隋唐五代时期除继续烧制青釉瓷和黑釉瓷外,白釉瓷已很成熟,唐代出现了釉上彩和釉下彩绘,以及彩釉斑装饰手法;宋代在瓷釉烧制方面大发展,青釉、黑釉、白釉瓷烧制成绩突出,此外兴起在白釉上加红绿黄彩的手法;元、明、清时期创烧出类型多样的彩色瓷及釉色新品种,如青花、釉里红、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等,五光十色,应有尽有。

综上所述,中国瓷器的烧制最早是从青瓷开始的,从商代直至宋代,青瓷生产在瓷器烧制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在我国南方兴起了许多著名的窑场,烧制出品质绝佳的青瓷品种。

青瓷是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青釉也是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在古代,人们常常把青、绿、蓝三种颜色都称为青色,多表现为青中泛黄,或泛灰、绿、蓝。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爱青绿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两晋:越窑青瓷赏析

两晋:越窑青瓷赏析

两晋:越窑青瓷赏析西晋越窑青瓷熊形灯座(杭州市博物馆藏)越窑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其釉色类玉、类冰,造型精美,器物众多。

越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东汉时,越窑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嗣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隋、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渐趋衰落。

东晋越窑青瓷堆塑人物博山炉(玫茵堂藏)西晋时期的瓷器仍以越窑为代表,但胎体比三国时的略厚,且通常为褐色胎或灰白胎,瓷化程度相对较高、器身沉实。

两晋后期出现了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后到东晋时普遍使用,一般是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口沿、器盖,或者兽眼、鸡冠、羊角等部位上。

西晋越窑虎子(玫茵堂藏)东晋的青瓷与西晋的情况基本上相近,但存装饰上却大不一样。

西晋纹饰追求华丽而东晋趋于简朴,光素无纹器很多,有的只有几道凸弦纹或梳蓖水波纹。

东晋越窑青瓷褐斑四系盖罐(玫茵堂藏)而且,东晋时广泛使用的褐色点彩装饰打破了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

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则更是这一时期褐彩装饰的一大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

西晋青瓷辟邪(安徽霍邱县文物管理所藏)1989年霍邱县孟集镇墓葬出土西晋越窑青瓷狮形辟邪(杭州市博物馆藏)西晋越窑辟邪水盂(玫茵堂藏)吴或西晋越窑青瓷羊形器(玫茵堂藏).东晋时也有一些动物形象的尊、砚滴等,但已不是西晋时的写实样子,只是水盂上塑出蛙首及四肢或干脆简单地划上几笔。

西晋青瓷簋(宣州市博物馆藏)1992年4月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土西晋青瓷唾盂(宣州市博物馆藏)1992年4月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土东晋越窑青瓷褐彩双鱼洗(杭州市博物馆藏)西晋越窑青瓷贴人骑兽纹罐(玫茵堂藏)实用器中还出现了配套餐具,如大小配套的碗、碟,且不同口径的碗多达十余种,碟也有四五种。

西晋青瓷楼阁人物堆塑魂瓶(马鞍山市博物馆藏)1998年当涂县太白乡西晋墓葬出土吴或西晋越窑青瓷堆塑鸟兽佛像魂罐(玫茵堂藏)瓷质谷仓罐就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主要用于陪葬,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

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赏析

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赏析

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赏析
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术,成为了中国瓷器中的珍品。

它不仅代表了南宋官窑的最高制作水准,更是东方民族崇高古雅、敦厚朴实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

首先,让我们关注其釉色。

南宋官窑贯耳瓶的釉色厚润,如同玉泉般清澈,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

这种釉色所展现的自然美,是南宋官窑青瓷的典型特征。

其釉色发青,细腻、肥润,透出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质。

这种釉色的形成,与南宋官窑的烧制技艺密切相关,是经过长时间研制和实践才得以实现的。

在造型上,南宋官窑贯耳瓶同样独具特色。

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颈部两侧对称帖竖直的管状贯耳。

这种设计使得瓶身显得端庄典雅,而贯耳则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

整器呈扁方形,肩上饰贯耳,腹部下垂圆腹,高圈足微外撇,使得整个瓶子看起来更加稳重、庄严。

此外,南宋官窑贯耳瓶在纹片上也颇具特色。

这些纹片是瓷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装饰,使瓷器更显独特和珍贵。

纹片的变化多端,有的如丝如缕,有的宛如云雾缭绕,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南宋官窑贯耳瓶的用途和价值。

这种瓷瓶主要用于宫廷御用,是南宋皇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传世罕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南宋官窑的工艺水平,更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为后世所景仰。

综上所述,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不仅在釉色、造型、纹片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在用途和价值上体现了其无可替代的地位。

它是中国瓷器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人提供了无尽的欣赏与研究的价值。

徐殷:佳品天成韵味永恒——龙泉青瓷的美学分析

徐殷:佳品天成韵味永恒——龙泉青瓷的美学分析

徐殷:佳品天成韵味永恒——龙泉青瓷的美学分析好的青瓷是一种美的艺术品,这是青瓷广受人们欣赏和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龙泉青瓷是当今中国青瓷种类中最具有艺术品位和美学欣赏价值的一种陶瓷艺术品,这也是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认识。

人们经常讨论青瓷的美丽和艺术性,但真正对其进行美学分析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所谓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从考古学和艺术史我们看到,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

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石珠、兽牙、海蚶壳等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佩带在身上。

不仅原始人的装饰品能见到人类这种早期的审美活动,尤其是原始艺术更是集中反映了人类早期审美活动。

据全世界各地考古发现的原始遗存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但已溟灭无存,惟有洞穴壁画与陶器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两项原始艺术记录。

从陶器到瓷器,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上从没有止步。

陶器从最初的生活实用器到装饰的追加,反映了早期人类审美观念和美学理想的进步,而瓷器的发明更是实现了美学观念的新的提升。

因此瓷器的品质不仅在物理性能上提高了强度,扩大了使用的功能性,更是因为其釉面的光洁和图案的富丽,大大满足了人们对美化生活的需要。

一、龙泉青瓷的美学表现龙泉青瓷在众多瓷器品种中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器型的端庄雅致青瓷的器型设计是每一个工艺大师在开始制作青瓷时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中国陶瓷艺术在造型设计上可谓是源远流长。

我们的先人们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发明陶器时就设计制作了许多具有优美形态的陶器,如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陶器造型非常简洁,却不失优雅稳重和端庄。

浙江的越窑青瓷自东汉烧造成功,发展到唐代集当时中国陶瓷造型之大成,类型非常丰富,而且在功能上也不断扩展,有些器型取动物形象作为造型的局部或整体,优雅别致,却大大增加了制作的难度,还有不少器物模拟人间生活场景,如谷仓、楼阁、猪圈、狗舍等等,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

古代青瓷艺术欣赏

古代青瓷艺术欣赏

古代青瓷艺术欣赏
古代青瓷艺术是中国独特的陶瓷艺术形式,始创于东汉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

它以青瓷为主体,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青瓷艺术的特点在于它的釉色青翠,胎质细腻,形态优美。

青瓷是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釉面光洁如玉,青翠透亮,呈现出一种高雅、清新、典雅的美感。

古代青瓷艺术品种类繁多,包括酒器、茶具、香炉、花瓶等,每种作品都能体现出瓷器制作工艺的精湛和艺术价值的高超。

例如,唐代的青瓷器形态丰富,精美绝伦,其中以大型青瓷器和青釉瓷塔最为著名;宋代的青瓷器则以瓶、碗、盘、壶等为主,制作技艺更加精湛,器型更加简洁典雅,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古代青瓷艺术不仅是瓷器制作工艺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代青瓷艺术的欣赏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古代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更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通高24.9厘米 口径9厘米 底 径12.4厘米
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新器型。 壶身呈竹筒圆柱状,上细下粗。 矮圈足,足脊宽平无釉。方形 流,扁条形曲柄,两端贴卷云 形装饰。器身上、中、下、左 右各有一道凸趄的带纹,相交 处饰乳钉纹。壶口后方起直墙, 边为起伏云瓣形。壶盖模印凸 起莲瓣纹,线条流畅自然。器 物造型新颖别致,胎质细腻洁 白,釉汁精细,白中闪青,积 釉处稍带绿的光泽,釉面莹润。 为元代景德镇青白瓷中的佼佼 者,带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独特 风格。
镂孔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 之一。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晚期,陶器已有透雕圆孔为饰。汉 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运 用透雕纹饰,宋以后镂孔装饰日益 发展完善。此器别具匠心之处在于 瓶中套瓶。而镂空法也运用得恰到 好处,不但没有重复单调之感,反 而玲珑剔透,别有洞天。在古人看 来,“瓶”与“平”同音,因此, 常常把“瓶”这种器物作为摆设, 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平安幸福”。 而此件镂孔套瓶,瓶中有瓶,更寓 含了“平平安安”的意思。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僧帽壶
高19.7厘米 口径16.3厘米 1965年北京市海淀区门头沟村
墓葬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短粗颈,圆腹,圈足。壶口
外凸,起五道直墙,形似僧人五 佛冠,故名“僧帽壶”。壶流置 于壶腹,与颈相贴作鸭嘴形前伸。 曲柄上端塑一云头形装饰,壶盖 隐于壶口直墙内,宝珠顶,盖边 出一长方銎手,挡在流口之上。 这种形制的壶系元代受外来文化 影响而新创的器型。具有浓郁的 民族特色。此僧帽壶造型敦厚朴 实,制作规整,胎质细腻,瓷化 程度高。釉色温润光泽,是元代 景德镇窑青白瓷中的佳品。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 内,属于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青 蓝为基调而变化。钧窑成品釉色较 厚,而且呈“乳浊现象”,不像其 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北宋晚期 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元代钧窑产 品有瓶、盘、碗、盆、尊等品种, 以民间日用品为主,亦仿造古器造 型。
此件镂空座瓶于1970年出土于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元代 丰州城遗址。
[元] 钧窑天蓝釉荷叶式公道杯
高6.5厘米 口径南山根元代墓葬中出土,
赤峰市博物馆藏
杯外观形状为花口荷 叶式,颇带动感,敛口, 斜腹,露胎缩釉,足露芝 蔴酱色胎。杯内有一倒置 的花口荷叶形杯心,杯心 底部有六个对称的孔洞使 公道杯心中有心,内外相 通,杯心正中有一个直径 4厘米的圆孔,孔内有一 尊庄严妙好的瓷观音塑像, 在水的浮力下可升出水面, 因水的多少与观音像上升 的高度成正比,故称此杯 为“公道杯”。怀胎质厚 重,略显粗松,天蓝色釉 闪灰,色暗多棕眼,釉汁 下部堆积有如腊泪,属金、 元时期钧窑器皿。
[元] 磁州窑白地彩绘狮子滚绣球梅瓶
[宋末元初] 景德镇影青釉镂空花卉纹瓶(一对)
[元] 钧窑镂空座瓶
这件元代钧窑座瓶高58.3厘米, 口径17厘米,底径18厘米。有一对 螭耳,四面凸起狮纹。通体挂天青 色釉,但釉色不匀。釉层较厚,烧 制时流于底部,俗称“流釉”。瓶 上有大块红斑,是此处釉料中的含 铜成分在烧制时还原而成。其形硕 大雄浑,是元代钧窑产品中的精华。
盘浅腹,圈足矮小,形制为元代流行样式,但作五个花口甚少见,一般都是六出花口。内足在釉 上堆贴梅树及月亮,呈红褐色,树下方刻水纹及梅月倒影。釉呈梅子青色,青翠欲滴,温润如玉。此 盘采用的堆塑修饰技巧也达到了很高水平。“堆塑”是一种陶瓷修饰技法,即将模印或雕塑成的立体 状纹饰贴附在坯上,然后烧制而成。由于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烧成后冷却阶段经过两次氧化, 纹饰表面呈紫红色,在青釉的衬托下,色彩鲜艳夺目,取得很好的修饰效果。这一装饰手法在元代比 较流行,到了明代则比较少见。从盘底堆饰的梅枝形状、月亮及淡淡的梅月倒影等整个构思来看,则 取意于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件元代高足杯高7.9厘米,口 径8.3厘米。胎质洁白,通体施影青 釉,口沿微撇,深腹近底处较为丰 满,呈上粗下细的竹节形高圈足, 口沿及腹部作六曲花瓣形,好似盛 开的喇叭花,腹内底部有堆花莲瓣 纹。器型规整,釉色莹润,是元代 瓷器的典型式样。1973年西安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元] 景德镇窑影青凸花高足杯
梅花是中国古代诗词书画中的传统题材,历代有恋梅成僻者,如林逋即以“梅妻鹤子”自居著称。 梅花诗在宋代很盛行,而林逋此句一出,被后世奉为咏梅绝唱,影响深远。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即以 《暗香》、《疏影》为词牌名谱唱了咏梅词,梅花疏影横斜的风韵也成了一种审美标准,梅与月更从 此结合为一组特定意象。比如梅月纹就是元代龙泉窑常见的装饰花纹之一,和龙泉窑其他主要装饰花 纹题材如牡丹、莲花、菊花、茶花、海棠花等相比,更可看出其独特性,牡丹、莲花之类虽然样式丰 富,但都没有附加的意象,梅月纹的出现是从文人情趣走向了大众艺术。此盘堆塑刻花的梅花月影则 非一般梅月纹能比,颇具文人画的气质韵味:梅树造型古拙优雅,肥不臃肿,瘦不枯槁,枝有偃仰, 花分疏密,枝相依,花相向,势体自在。元王冕《梅谱》云:“枝须立其意老;花须成其意逸”,堆 塑的凝重和立体感更能发挥造型艺术的优势,有力刻画梅枝曲如斗柄的形态,势若屈铁的苍劲桀骜, 传达出梅花受天地之气,禀霜雪之操的神韵。而釉面青绿如玉恰似一倾碧波,釉下所刻梅花月影则淡 雅清秀,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恰似梅花的暗香,含蓄内敛,似淡又浓。浅浅的水纹似动又静,似 乎漫溢梅的幽香,牵引出一个意蕴悠远的时空。画面各元素刚柔相济,阴阳相应,虚实相生,形、神、 意俱佳,是诗画艺术与龙泉青瓷这一载体的完美结合。

龙 泉 窑 青 釉 露 胎 堆 塑 月 影 梅 纹 葵 口 盘
高3.5厘米 口径17厘米 足径5厘米
此件龙泉窑梅花盘是元代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此盘在整体造型上布局合理匀称,装饰纹样线 条优雅,其精湛的工艺和超凡的艺术效果密切结合,相得益彰,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是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也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
小口、丰肩、鼓腹、圈足。施 白釉,釉下至接近圈足,足部及圈 足内无釉。胎色泛灰,胎质细致坚 硬。肩部上褐彩绘狮子滚绣球纹, 腹部书纪年:“至元十三年”款, 并题诗:“春前有事花开早,秋后 无霜叶落迟”。
过去这类器型多定为金,这件 梅瓶上明确的纪念款是不可多得的 断代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 值。
此盘充分展示了龙泉青瓷的表现力,别具临水照花的古典之美,以梅之清与瓷之青互品则又是一 番滋味。
高26.5厘米 口径5.5厘米 一九七六年北京海淀区元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侈口,细长颈,溜肩,圈足。 颈部饰三道凸弦纹,腹部印有云 龙、海水纹饰,胎质细腻呈青灰 色。釉色青中闪绿,纯净素美, 为元代龙泉窑青釉印花制品中的 精品。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天下太平”扁执壶
高8厘米 执壶体扁,小口带盖,短颈,肩部两侧附把与流,圆腹,小足外撇。腹部 中间印钱纹。上有“天下太平”四字,钱纹外围印双层莲瓣纹一周,纹饰凸起 如浮雕状。此种钱纹在元代青花瓷器中亦有所见。
[元] 龙泉窑青釉镂空套瓶
镂空套瓶是元代龙泉窑的杰作。 本瓶高20厘米,器形为敞口,细 颈,圆鼓腹,圈足。颈刻各种草叶 纹。腹中镂雕缠枝牡丹,形象十分 雍容华贵。下腹刻莲瓣纹。施青灰 色釉,外底无釉,呈紫红色。腹内 装另一小瓶,承接了南宋的“开门 明镂空瓶,内套胆瓶”工艺。
[元] 钧窑天蓝釉红斑贴花双耳鼎式炉
高34.5厘米 口径2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盘口直颈,鼓腹,圆底, 附三兽足。口、颈、肩部附长 方形耳,俗称冲耳,亦称板耳, 形制高大凝重。颈部和腹部分 别堆贴朵花和铺兽衔环作饰。 胎骨厚重,胎质坚硬颇粗。通 体施天蓝釉,釉面肥厚莹润, 局部饰红斑,红蓝相映,形成 光彩绚丽的色调。整件器皿无 论在形制、胎釉,还是装饰上 均与一九七O年内蒙古呼和浩 特出土的器身刻有“己酉年九 月”(一三O九年)铭钧窑香 炉一致。
[元] 龙泉窑青釉镂空乳钉三足香薰
yyy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浅浮雕花卉纹八角瓶
高27.2厘米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
院藏 器呈玉壶春式,整器呈
八角形,通体施青白釉,器 腹八角形以缀珠纹组成,腹 部有浅浮雕花卉纹八组,釉 色白中泛青,纹饰精美,制 作十分讲究,口部、底座均 为金属镶入,给器物增添了 几分富丽色彩,这种金属口、 座,在中东地区发现的元、 明中国瓷器上有很多,多为 十八世纪前期由当地加工。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浮雕螭龙纹省油灯
高11.7厘米 口径7.4厘米 1958年重庆市海弹公路出土,
重庆市博物馆藏 敞口,碗形灯身,器壁
为夹层,中空,弧形腹,腹 上有两小孔,灯碗内有18字 形足支撑的空心柱,用于放 置灯芯。两螭龙堆塑在灯碗 外壁,呈对称状。竹节灯柱, 覆碗形圈足,灯碗、灯座满 饰以竖凸棱纹,胎质坚硬, 釉色泛黄.省油灯是唐代邛窑 创烧的新品种,以后历代继 烧。从灯碗夹层边上的两小 孔注入冷水,上层注油置灯 芯,燃烧时夹层中的水可降 低灯的温度,减少油的消耗。 据陶瓷学者实验刷试,陶瓷 省油灯平均能省油百分之八 到百分之十四,在科学技术 上堪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 明和创造。是一件不可多得 的实用器和艺术品。

龙 泉 窑 青 釉 露 胎 贴 云 龙 纹 大 盘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斐西瓦乐·大维德中国美术馆藏 口径43.2厘米 鋬沿,弧壁,浅圈足内敛,形制硕大,釉色青绿喜人,以露胎贴花技法在口沿和内底 分别装饰朵花和云龙戏珠纹,内壁则在釉下满刻波涛纹。 “露胎贴花”是以模印技法用瓷泥制成浮雕状的图案花纹,贴在已经施釉的坯体上, 花纹部分露胎不上釉,经烧成後花纹因氧化呈红褐色,具有极为独特的装饰风格,是元代 龙泉窑新创烧的一个品种。这件大盘制作规整精美,龙纹生动形象,是元代龙泉窑的一件 佳作
名作欣赏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透雕白蛇传故事长方枕
长22厘米 宽14厘米 高
15厘米
1981年江西省丰城县收
集,丰城市博物馆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