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总复习11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 一、选择题1.填充剂定义:用于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改善药物压缩成型性,提高含量均匀度的辅料。
2.填充剂分类:淀粉、蔗糖、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干黏合剂)、无机盐类、糖醇类(甘露醇)。
3.黏合剂定义: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黏性赋予无黏性或粘性不足的物料以适宜黏性的辅料。
4.黏合剂分类:淀粉浆、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明胶。
5.崩解剂定义:系指能促进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增加药物溶出的辅料。
6.崩解剂分类: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高效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泡腾崩解剂。
7.崩解时限:在规定条件下,内服片剂在介质中崩解的时间。
8.润滑剂定义:压片时为了能顺利加料和出片,并减少粘冲及颗粒与颗粒间、药片与模孔间的摩擦力而加入的辅料称为润滑剂。
9.润滑剂分类: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
10.硬脂酸镁具有疏水性,用量一般为0.1%~1%,用量过大会使片剂崩解(溶出)迟缓。
11.片剂包衣的目的:①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②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稳定性;③防止药物配伍变化;④肠溶释放,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破坏,或防止某些药物对胃的刺激性;⑤缓释或控释;⑥改善片剂外观等。
12.片剂: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
13.复方磺胺嘧啶片:主药: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黏合剂:HPMC (3%)。
填充剂:淀粉。
润滑剂:硬脂酸镁。
14.肠溶性包衣材料: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 )、丙烯酸树脂(Ⅰ、Ⅱ、Ⅲ号)。
15.散剂特点:①制备工艺简单;②服用后可迅速分散,吸收和起效快;③易于分剂量,适用于老人、儿童或有吞咽困难的人群;④分散度大,容易吸湿(缺点);⑤与机体接触面大,容易产生刺激性(缺点)。
16.片剂定义: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一)_真题-无答案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一)(总分104,考试时间90分钟)一、最佳选择题1. 对液体制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 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C. 液体制剂的浓度应准确D. 外用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E. 液体制剂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2. 下列属于极性溶剂的是A. 聚乙二醇B. 丙二醇C. 乙醇D. 二甲基亚砜E. 液体石蜡3. 下列哪个物质不具有防腐作用A. 丙甲酸B. 山梨酸C. 苯扎溴铵D. 吐温80E. 尼泊金甲酯4. 不宜作矫味剂的是A. 糖精钠B. 薄荷水C. 山梨酸D. 单糖浆E. 泡腾剂5. 适用于偏酸性药液的水溶性抗氧剂是A. 对羟基茴香醚(BHA)B. 亚硫酸钠C. 焦亚硫酸钠D. 生育酚E. 硫代硫酸钠6. 不能用于液体药剂矫味剂的是A. 泡腾剂B. 消泡剂C. 芳香剂D. 胶浆剂E. 甜味剂7. 不宜作为矫味剂的药品是A. 苯甲酸B. 甜菊苷C. 薄荷油D. 糖精钠E. 单糖浆8. 碘酊处方中,碘化钾的作用是A. 增溶B. 着色C. 乳化D. 矫味E. 助溶9. 关于糖浆剂的错误表述是A.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B. 含蔗糖85%(g/g)的水溶液称为单糖浆C. 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D. 高浓度的糖浆剂可不添加防腐剂E. 必要时可添加适量乙醇、甘油和其他多元醇做稳定剂10. 将挥发性药物制成的浓乙醇溶液A. 甘油剂B. 醑剂C. 芳香水剂D. 糖浆剂E. 溶液剂11.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含糖量不得低于A. 35%B. 45%C. 55%D. 65%E. 75%12. 关于溶胶剂性质和制备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溶胶剂属于非均匀状态液体分散体系B. 溶胶剂中的胶粒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C. 溶胶剂中的胶粒具有界面动电现象D. 溶胶剂具有布朗运动E. 溶胶剂可用分散法和凝聚法制备13. 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液体分散体系的是A. 搽剂B. 醑剂C. 溶胶剂D. 芳香水剂E. 甘油剂14. 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是A. 搽剂B. 醑剂C. 甘油剂D. 芳香水剂E. 溶浆剂15. 关于表面活性剂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具有增溶作用B. 具有乳化作用C. 具有润湿作用D. 具有氧化作用E. 具有去污作用16. 不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A. 脂肪酸甘油脂B. 聚山梨酯C. 泊洛沙姆D. 苯扎氯铵E. 蔗糖脂肪酸酯17. 属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是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曦酸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 卵磷脂C. 月桂醇硫酸钠D.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E. 硬脂酸钾18. 表面活性剂具有溶血作用,下列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从大到小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芳基醚>吐温80>吐温20B. 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20>吐温80C. 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芳基醚D. 吐温20>吐温80>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E.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20>吐温40>聚氧乙烯芳基醚19. 下列哪个表面活性剂易发生起昙现象A. 吐温类B. 氯化苯甲烃胺C. 十二烷基磺酸钠D. 硬脂酸三乙醇胺E. 卵磷脂20. 吐温类溶血作用的大小顺序是A. 吐温60>吐温40>吐温80>吐温20B. 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C. 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D. 吐温20>吐温40>吐温80>吐温60E. 吐温80>吐温20>吐温60>吐温4021. 可用于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是A. ***胶B. 西黄芪胶C. 豆磷脂D. 脂肪酸山梨坦E. 十二烷基硫酸钠22. 有关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 乳剂中的药物吸收快,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 水包油型乳剂中的液滴分散度大,不利于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C. 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使用方便D. 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E. 静脉注射乳剂具有一定的靶向性23. 不属于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A.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B.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C. 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D. 絮凝与反絮凝E. 结晶生长与转型24.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A. 西黄蓍胶B. 海藻酸钠C. 硬脂酸钠D. 羧甲基纤维素钠E. 硅皂土25. 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大小一般为A. <0B. <1nmC. <10nmD. <100nmE. 500~1000nm26. 不是混悬剂稳定剂的是A. 助悬剂B. 润湿剂C. 增溶剂D. 絮凝剂E. 反絮凝剂27. 混悬剂中使微粒电势增加的物质是A. 稳定剂B. 润湿剂C. 助悬剂D. 絮凝剂E. 反絮凝剂28. 根据Stocke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哪一个成正比A. 混悬微粒的半径B. 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C. 混悬微粒的粒度D. 混悬微粒的半径程度E. 混悬微粒的直径29. 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不能作为混悬剂中助悬剂的是A. 硬脂酸钠B. 西黄稽胶C. 海藻酸钠D. 硅藻土E. 羧甲基纤维素钠二、多项选择题1. 液体制剂包括A. 合剂B. 洗剂C. 搽剂D. 滴耳剂E. 滴鼻剂2. 下列辅料中,可作为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有A. 甘露醇B. 苯甲酸钠C. 甜菊苷D. 羟苯乙酯E. 琼脂3. 关于糖浆剂的表述中正确的A. 糖浆剂为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B. 单糖浆的浓度为85%(g/ml)C. 浓蔗糖水溶液易污染微生物而变质D. 热溶法制备糖浆剂具有溶解快、杀死微生物等优点E. 单糖浆可作矫味剂、润湿剂用4.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是A. 稀释法B. 化学反应法C. 蒸馏法D. 溶解法E. 电泳法5. 甘油剂的制备方法是A. 稀释法B. 化学反应法C. 蒸馏法D. 溶解法E. 电泳法6. 醑剂的制备方法是A. 稀释法B. 化学反应法C. 蒸馏法D. 溶解法E. 电泳法7. 制备溶胶剂可选用的方法有A. 机械分散法B. 微波分散法C. 超声分散法D. 物理凝聚法E. 化学凝聚法8. 溶胶剂的制备方法有A. 稀释法B. 蒸馏法C. 分散法D. 电泳法E. 凝聚法9. 溶胶剂的性质包括A. 丁泽尔现象B. 布朗运动C. 手性性质D. 界面动电现象E. 稳定性1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包括A. 卵磷脂B. 苯扎氯铵C. 十二烷基硫酸钠D. 脂肪酸单甘油酯E. 脂肪酸山梨坦11. 表面活性剂可用作A. 稀释剂B. 增溶剂C. 乳化剂D. 润湿剂E. 成膜剂12.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A. 助溶作用B. 增溶作用C. 乳化作用D. 润湿作用E. 润滑作用13. 下列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正确的是A. 增溶B. 乳化C. 润湿D. 起泡与消泡E. 消毒和杀菌14. 乳剂的变化有A. 分层B. 絮凝C. 转相D. 合并E. 破坏15. 制备乳剂的方法有A. 水中乳化法B. 油中乳化法C. 两相交替加入法D. 相转移乳化法E. 相分离乳化法16.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A.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B. 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C. 絮凝与反絮凝D.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E. 结晶增长与转型17. 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正确表述有A.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B. 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C. 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D. 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E. 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11药剂学习题
第十一章靶向制剂一、问答题1、何谓靶向制剂?有何特点?有哪些类型?2、常用靶向制剂载体有哪些?有什么要求?3、何谓被动靶向制剂和主动靶向制剂?试举例说明。
4、何谓前体药物制剂?有何特点?5、何谓脂质体?有何特点?何为相变温度与相分离?它们对脂质体的质量有何影响?6、常用脂质体包封材料有哪些?有何要求?7、试述脂质体一般的制备方法、脂质体的质量要求。
8、举例说明脂质体在药学上的应用。
9、何谓微球、磁性微球?分别试述其特点。
10、名词解释:(1) 靶向制剂(2)脂质体(3)微球(4)纳米粒(5)前体药物11. 从方法上讲,靶向制剂可分哪几类?12试述乳剂靶向性的特点。
13药物制剂靶向性的主要评价参数主要有哪些14简述被动靶向制剂的种类。
15简述主动靶向制剂的种类。
16简述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类型。
17常用的前体药物哪几类?18试述前体药物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二、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靶向制剂的是()A、药物-抗体结合物B、纳米囊C、微球D、环糊精包合物E、脂质体2、以下属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A、磁性微球B、乳剂C、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D、药物毫微粒E、pH敏感脂质体3、以下不能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是()A、复凝聚法B、逆相蒸发法C、冷冻干燥法D、注入法E、薄膜分散法4、以下不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机制的是()A、融合B、降解C、内吞D、吸附E、脂交换5、以下关于脂质体相变温度的叙述错误的为:( )A、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减小B、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相C、与磷脂的种类有关D、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E、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厚度减小6、以下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有()A、乳化聚合法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C液中干燥法D、自动乳化法E、干膜超声法7、不是脂质体的特点的是()A、能选择性地分布于某些组织和器官B、表面性质可改变C、现细胞膜结构相似D、延长药效E、毒性大,使用受限制三、多选题1、药物被包裹在脂质体内后有哪些优点:()A、靶向性B、缓释性C、提高疗效D、降低毒性E、改变给药途径2、使被动靶向制剂成为主动靶向制剂的修饰方法有:()A、配体修饰B、前体药物C、糖基修饰D、磁性修饰E、免疫修饰3、制备脂质体的材料包括:()A、卵磷脂B、脑磷脂C、大豆磷脂D、合成磷脂E、胆固醇4、下列关于前体药物的叙述错误的为:()A、前体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转化为活性的母体药物B、前体药物在体外为惰性物质C、前体药物在体内为惰性物质D、前体药物为被动靶向制剂E、母体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转化为活性的前体药物5、脂质体制备中的逆相蒸发法特别适合于包裹什么药物:()A、水溶性B、脂溶性C、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D、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E、油类6、根据脂质体制剂的特点,其质量应在哪几方面进行控制:()A、脂质体形态观察,粒径和粒度分布测量B、主药含量测定C体外释放度测定D、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E、渗漏率的测定7、以下属于物理化学靶向的制剂为:()A、栓塞靶向制剂B、热敏靶向制剂C、pH敏感靶向制剂D、磁性靶向制剂E、前体药物8、可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的制剂是:()A、脂质体B、固体分散体C、微型胶囊D、微球E纳米囊答案:一、问答题1、何谓靶向制剂?有何特点?有哪些类型?答:靶向制剂一般是指经某种途径给药后,药物通过特殊载体的作用特异性的浓集于靶部位的给药系统。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根据新大纲整理)第一章绪论掌握1、药剂学得定义及宗旨药剂学定义: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得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得药物制剂。
2、药剂学得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与调剂学)剂型:将药物制成方便临床应用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得给药形式。
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制剂:根据规定得处方,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得某一种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得药品。
制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得科学称为制剂学。
剂型设计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得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
(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得治疗风险获得最大得治疗效果)3、药物剂型得重要性a、改变药物作用性质-硫酸镁口服、注射b、调节药物作用速度c、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d、靶向作用e、影响药效4、药剂剂型得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得剂型口服给药:片剂、胶囊剂、糖浆剂✧不经胃肠道给药得剂型注射给药:注射剂(静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等)呼吸道给药:气雾剂、吸入剂皮肤给药: 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粘膜给药: 滴眼剂、舌下片、口腔粘贴片腔道给药:栓剂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 <1nm 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 1~100nm胶浆剂❖乳浊液类剂型: 0.1~50μm乳剂❖混悬液类剂型: 0。
1~100 μm 混悬剂❖气体分散类剂型: 气雾剂❖固体分散类剂型: 散剂、片剂❖微粒分散型微球5、中国药典得概况、特点、沿革及其她药品标准药典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得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收载常用药品及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其它药品标准: 1)、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标准(简称部颁标准)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标准(局颁标准)。
药剂学11.流变学
第十一章 流变学基础
1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流体的基本性质 三.流变性测定法 四.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2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 流变学 (Rheology)系指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
的科学。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性和流动性 称为流变性。
物体中质点 相对运动的 表现和结果
流变学是把液体和固体的性质结合为整体进行研究
3、流动
不可逆过程
液体受应力作用发生变形,即表现为流动。
4
4.黏性(viscosity)
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5.塑性(plasticity)
施加较大外力时才发生变形,解除外力后不能复原。
6.屈服值(yield value)
引起变形或流动的最小应力
5
7、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
• 特点:切变应力增大其 粘度也随之增大(切变 稠化)
• 胀性流动的剂型:
含有大量固体微粒的高浓 度混悬剂如50%淀粉混悬 剂、糊剂等。
16
高浓度细小微粒
打破紧密排列,体积膨胀
分散剂
分散剂
湿状态
干状态
胀性流体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17
三、触变性
触变性:随着切变应力增大时, 粘度下降,切变应力消除后粘度 在等温条件下缓慢地恢复原来状 态的现象。
玻璃管内,使具有一定密度和直 径的玻璃制或钢制的圆球自由落 下,通过测定球落下时的速度, 可以得到试验液的黏度。
采用标准液比对的方法
(0 )t s (0 s )ts
25
3、旋转式黏度计
原理:筒内装入试验液,然后用特制的旋转子进行
旋转时,考察产生的弯曲现象,利用作用力求得 产生的应力。
中药药剂学11章
1. 关于水丸的叙述错误的是(D)A.质黏糖多的处方多用酒作润湿剂B.活血通络的处方多用酒做润湿剂C.疏肝理气止痛的处方多用醋作润湿剂D.水丸“起模”应选用黏性强的极细粉E.泛丸时酒作为润湿剂产生的黏性比水弱答案:D解析:水丸“起模”用药粉黏性应适中,黏性过强,加水后易黏成团块,黏性过小或无黏性的药粉,药粉松散不易成模。
2. 关于蜜丸的叙述错误的是(B)A.是以炼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B.大蜜丸是指重量在6g以上者C.一般用于慢性病的治疗D.一般用塑制法制备E.易长菌答案:B解析:大蜜丸是指重量在0.5g或以上者,0.5g以下者为小蜜丸。
3. 下列丸剂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A)A.蜜丸B.水丸C.糊丸D.水蜜丸E.浓缩丸答案:A解析:蜜丸的制备方法为塑制法。
4. 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关键工序是(B)A.物料的准备B.制丸块C.制丸条D.分粒E.干燥答案:B解析:制丸块又称和药、和坨,是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关键工序,丸块的软硬程度及黏稠度直接影响丸粒成型和在贮存中是否变形。
5. 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A.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质量检查→包装B.原料的准备→泛制成型→起模→干燥→盖面→选丸→质量检查→包装C.原料的准备→盖面→起模→泛制成型→干燥→选丸→质量检查→包装D.原料的准备→起模→盖面→泛制成型→干燥→选丸→质量检查→包装E.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选丸→盖面→干燥→质量检查→包装答案:A6. 关于湿法制粒起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所得丸模较紧密B.所得丸模较均匀C.丸模成型率高D.该法是先制粒,再经旋转、摩擦、撞去棱角、过筛分等,而制得丸模E.该法起模速度快答案:A解析:湿法制粒起模所得丸模较均匀但较松散,不如粉末泛制起模法紧密。
7. 泛制成型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为(E)A.丸粒滚动时间不宜过长B.挥发性成分泛于丸粒中层C.含朱砂等药物时不宜使用铜质泛丸锅D.每次加水加粉量应适宜E.一边泛丸一边除去形态及大小不合格的丸粒答案:E解析:筛选丸粒的工序应在泛丸成型结束后。
药剂学复习资料总结
药剂第一章绪论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与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3 DDS:药物传递系统。
通过制剂手段使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在适宜的部位按一定的速度释放,并在较长时间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或使药物载体到达特定靶器官释放药物,达到靶向治疗,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的目的。
4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第二章1 等渗溶液: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2 等张溶液:是指与细胞膜具有相同张力的溶液,与细胞膜接触时细胞膜功能和结构不变,是一个生物学概念。
红细胞与0.9%氯化钠溶液中浸泡。
红细胞即不会发生体积变化更不会发生溶血。
第三章1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共同特点:是由非极性烃链和极性基团组成,烃链长度一般在8个碳原子以上,非极性基团可以是脂肪烃链,芳烃链或环烷烃。
极性基团种类繁多,一般为带电的离子基团和不带电的极性基团。
如羧酸,硫酸等等。
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都是在水溶液中使用。
2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0时完全亲油,20时完全亲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比例在0---20之间变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小。
3 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当浓度降低时,在溶液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膜,如果增加浓度到一定值时,溶液表面的正吸附达到饱和。
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多余的部分则转入溶液中形成的缔合物称之为胶束(micelle)。
因表面活性剂有亲油基团,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排斥力远大于吸引力,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身依赖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团内向,亲水基团外向,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胶束。
4 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cmc越小,表面活性越好。
11-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2.高分子聚合物在固体微粒表面上的吸附构型 高分子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一定数量 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能吸附在固体微粒 表面上而使吸附的高分子具有一定形状。 其吸附的高分子构型取决于固体微粒和高分子 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固 体微粒表面吸附点的数目、高分子聚合物的链 长与活性基团的数目和位置、高分子聚合物在 溶剂中的溶解度等都是影响其吸附构型的重要 因素。 这样可将吸附高分子聚合物的构型分成六种形 式。
当微粒的半径大于1μm后,微粒的平均 位移只有0.656μm/s,已不显著,在分散 介质中受重力场作用而匀速运动,此时 应按Stoke′s定律,其沉降或上浮的速 度u以下式表示:
2a (ρ − ρ ) g u= 9η
2 0
式中,a——微粒的半径;g——重力加 速度;η——分散介质的粘度;ρ和 ρ0——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
吸附高分子的构型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稳定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对微粒分散系的稳定作用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分子吸附层存在,产生一 种 新 的 斥 力 势 能 ─ 空 间 斥 力 势 能 (Steric Repulsive Energy);高分子的存在减小微粒 间的Hamaker常数,因而也就减少了范德华引 力势能;带电高分子被吸附会增加微粒间的静 电斥力势能。 总的势能VT: VT= VA + VR + VS 中, VA—— 吸 引 势 能 , VR—— 静 电 斥 力 势 能 , VS——空间斥力势能。
当微粒半径a>1μm后,则微粒就要沉降 或上浮,动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减 小微粒沉降或上浮的速度,则通过增加 分散介质的粘度,加入增稠剂,调节微 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使ρ≈ρ0。这 样可提高此微粒分散制剂的稳定性。 但最主要的是减小微粒的半径,当微粒 半径a从 10μm减小为 1μm时,其沉降 速度从4.36×102μm/s降低为 4.36μm/s,相差100倍。
药剂学 11~15章 重点总结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重点是筛目、片剂(工艺、压片质量问题及解决等)、包衣顺序,会考大题,记得看处方分析(P267~268)。
一、概述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与液体制剂相比,其:(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溶液剂> 混悬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丸剂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表面积。
)二、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筛分法(sieving method)是借助筛网孔径大小将物料进行分离的方法。
*“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孔径大小常用微米表示。
混合:将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
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均匀混合的措施:①组分的比例: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它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②组分的密度: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径小者,并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
③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一般应将量大或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或易吸附者后加入。
因混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匀混合,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也有人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
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它组分吸收该液体。
药剂学重点内容复习资料
药剂学重点内容复习资料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设计、制备、配制、质量控制和存储的基础性学科,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习药剂学的学生而言,复习药剂学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复习工作。
一、药学基础知识1.药理学的主要概念和内容;2.药品目录体系及其特点;3.常见的药物分类方法及各类药物的特点;4.药物的贮存方式和时间。
以上基础知识是药学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并能将不同的药物分类进行比较和分类。
二、药物的化学、物理和理化属性1.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特点;2.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重要性;3.药物的理化特性和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以上内容需要学生熟知各种药物的性质,理解药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特定药物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的影响。
三、药品的剂型设计1.药品的剂型及其特点,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溶液等;2.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3.剂型中常用的辅料及其作用和特点。
以上内容是剂型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理解各种辅料和药品的相容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辅料。
四、药物配方设计和制备1.药物配方设计的基本要素;2.药物配方设计的常用方法和重要性;3.药品配方的制备技术和方法;4.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以上内容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药物制剂设计和制备的关键环节,如药物的基本要素、配方设计的方法、药品制备技术等。
五、配方计算1.配方计算的基本原理,例如药物浓度和量的关系等;2.流量的计算和测量;3.计算药品的剂量和浓度。
以上内容涉及到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药物的各种度量标准以及剂量计算。
六、药物稳定性和贮存1.药物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2.药物贮存的基本条件和方法;3.各种药物贮存条件和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以上内容是稳定性评估和药物贮存的基本环节,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药物的稳定性和贮存条件,合理地贮存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11
第十章栓剂每年1-2分一、栓剂分类和特点以下有关栓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影响小B.可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C.药物可免刺激性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D.只在肠道起局部治作用E.适于不宜或不愿口服给药病人的用药答案:ABCE栓剂:系指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纳入肛门、阴道等腔道应用的一种固体剂型。
根据施同腔道不同可分为直肠栓、尿道栓和阴道栓等。
栓剂具有以下特点:①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②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避免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性,药物经直肠吸收,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③适用于不能或者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二、栓剂药物吸收的途径与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栓剂塞人直肠的深度影响药物的吸收。
当栓剂塞人距肛门口2cm处时,其给药量的50%~70%可不经过门肝系统。
直肠液的pH(约为7.4,且没有缓冲能力)对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也有影响。
1.下列哪些为栓剂的吸收途径A.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B.直肠上静脉——髂内静脉——大循环C.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肝脏——大循环D.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E.直肠下静脉——下腔大静脉——肝脏——大循环答案:AD2.栓剂在肛门2cm处给药后,药物的吸收途径为A.药物——门静脉——肝脏——大循环B.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肝脏——大循环C.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大部分药物进入下腔大静脉——大循环D.药物——门静脉——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E.药物——直肠上静脉——门静脉——大循环答案:C(2)药物因素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与解离度以及粒径大小影响药物的直肠吸收。
(3)基质因素水溶性药物分散在油脂性基质中,药物能较快释放于分泌液中,而脂溶性药物分散于油脂性基质,药物须由油相转入水性分泌液中,这种转相与药物在油和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关。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药剂学名解1、剂型:把药物制备成适合于医疗预防应用,并具有与一定给药途径相对应的形式。
2、制剂: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3、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的主药更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大类物质。
4、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5、胶束:当表面活性剂的正吸附到达饱和后,浓度再增加时,其分子的亲油基团向内并相互吸引,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缔合体,称为胶束。
6、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7、灭菌制剂: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8、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9、表面活性剂:能使液体表面张力发生明显降低的物质称为该液体的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的疏水基团。
10、乳化剂: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易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以制备稳定的乳剂。
11、助溶:在药剂学处方设计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有时通过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该增加药物溶解度的作用称为助溶。
12、潜溶: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13、增溶作用:增溶作用指在水溶液中非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可使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大大增加的现象。
14、最大增溶浓度: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 时增溶药物达到饱和的浓度即为最大增溶浓度(MAC)。
15、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赋形剂。
除口含片、舌下片、植入片、长效片外,其他片剂均需加入崩解剂。
药剂学第11章 半固体制剂
2
成膜材料
主要是一些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胶类:明胶、淀粉、纤维素、阿拉伯 胶、Na-Alg等。 聚乙烯醇(PVA: PolyVingl alcohol):分子量↑成膜性 能好,水溶液对眼无刺 激,并可润湿眼球,膜的 抗拉强度、柔软性、水溶 性都较好,目前最常用。
24
2
成膜材料
主要是一些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无色透明、 组织相容性好,成膜柔软,分子量↑、机 械强度↑、醋酸乙烯含量↑、透明性和柔 软性↑。 其它:纤维素衍生物如HPC、HPMC、EC、 PVP、丙烯酸类共聚物。
10
三、软膏剂的制备
1 基质的处理 主要针对油脂性基质:将基质加热熔化→ 过滤(120目)除去异物 → 150℃干热灭菌1h。 药物的加入 溶解混合:可溶性、溶液型软膏 混悬混合:混悬型软膏、将药物制成细 粉与基质研匀。 直接混合:半固体药物,挥发性,共熔 性药物。
2
11
3
制备方法 研磨法(incorporation method):适用半固体油 脂性基质,小量制备可用 软膏刀、乳钵,大生产时 用电动研钵。 熔合法(fusion method):先 将高熔点基质加热熔化, 再加入其他低熔点组分和 药物,搅拌均匀。
基质(bases):赋形剂、药物载体(影响 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基质要求
润滑、无刺激性 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 吸水性好,能吸收创伤口的分泌液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7
1
油脂性基质
具有疏水性、润滑性好、无刺激,性质 稳定,不易长菌,但不易与水性液体混 合,对皮肤具有软化和保护作用。 烃类:凡士林、液体 石蜡 类脂类:羊毛脂、羊 毛醇和蜂蜡 油脂类:花生油、麻油和氢化植物油 硅酮类:二甲基硅油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
药剂学总复习资料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
其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药剂学涉及许多相关术语,如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等。
剂型是将药物制成方便临床应用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而制剂是根据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的某一种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剂型设计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的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改变药物作用性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实现靶向作用以及影响药效。
药剂剂型可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如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口服给药、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粘膜给药和腔道给药等。
此外,药剂剂型还可以按分散系统分类,包括真溶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混悬液类剂型、气体分散类剂型、固体分散类剂型和微粒分散型微球等。
中国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___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药典收载常用药品及制剂,其它药品标准包括___标准和___(SFDA)药品标准。
此外,药剂学还涉及GMP、GLP与GCP的概念,分别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等。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
具体任务包括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研究。
2、药剂学是一个包含多个分支学科的领域,其中包括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
工业药剂学主要研究制剂配制理论和工业化生产;物理药剂学则是将物理化学原理应用于药剂学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则关注常用高分子的理化特征、功能和应用。
生物药剂学则涉及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以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主要研究制剂中的药物在体内转运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和疗效之间的关系。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散剂:2.粉碎:3.临界相对湿度:4.颗粒剂:5.泡腾片:6.湿法制粒:7.干法制粒压片:8.崩解迟缓:9.片剂含量均匀度:10.稀释剂:11.崩解剂:12.湿润剂:13.缓释片或控释片;14.舌下片: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1.片剂制备过程中都必须将药物制成颗粒才能打片。
( )2.含油类药物压片时应加吸收剂,如淀粉、糖粉等。
( )3.片剂的稀释剂是用来增加体积和片重。
( )4.丙烯酸树脂Ⅱ、Ⅳ号均为理想的肠溶薄膜衣材料。
( )5.片剂中最常见的是模印片。
( )6.片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均可改善其润湿性。
加快其崩解。
( )7.推片力是考察润滑的主要参数,推片力大,则说明润滑性差。
( )8.咀嚼片常用甘露醇作为稀释剂,通常情况下不加崩解剂。
( )9.片剂制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良好的崩解性。
( )10.片剂包糖衣的步骤: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衣层、打光。
( )三、填空题1.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号筛,眼用散应全部通过号筛。
2.散剂制备的混合过程中,当两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混合法。
3.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是,分散片与泡腾片处方组成的主要区别。
4.片剂制备方法有、、。
5.片剂的四种基本辅料是、、、。
6.包衣方法分为、、。
7.片剂制软材时对软材的质量要求是。
8.制备片剂时制颗粒的目的有、、、、、。
9.经典的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
10.干法制粒有压片法和二种。
11.直接压片的优点有、、、。
12.全粉末压片时解决粉末流动性差的措施有、等。
13.压片过程的三要素为、、。
14.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优良辅料有、、、等。
15.淀粉可作片剂的、、。
16.不用检查崩解时限的片剂有、、、等。
17.片剂的优点、、、等。
18.片剂四用测定仪可测定、、、。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1.含义: 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
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分类: 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乳剂型基质; 3.作用: 保护皮肤、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多用于慢性皮肤病,
禁用于急性皮肤疾患。少数软膏中的药物能经皮吸收,产 生全身治疗作用。 4.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粘稠性; ②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无刺激性; ③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④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水相
[制法] 取硬脂酸、白凡士林、硬脂醇 、液状石蜡、硬脂山梨坦-60置
容器中水浴上加热熔融,另将聚山梨酯-80、甘油、山梨酸、水溶解
混匀,两相加热至80℃左右,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直至
冷凝。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O/W型乳化剂 平平加O(peregol O)、乳化剂OP 例: [处方1]:平平加O 25-40g,十六醇50-120g,液状石蜡125g, 甘油50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处方2]:硬脂酸114g,蓖麻油100g,液状石蜡114g,三乙醇胺 8g,乳化剂OP 3ml,尼泊金乙酯1g,甘油160ml,蒸馏水 500ml。
2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作用、特点与分类
4.分类 (1) 软膏剂: 根据基质组成——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软膏。 根据分散系统——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软膏。 (2) 硬膏剂: I.铅硬膏: 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如黑膏药、白膏药。 II.橡胶硬膏: 以橡胶为主要基质,如胶布,伤湿止痛膏等。 III.巴布膏剂: 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 IV.透皮贴剂TDS: 以高分子聚合物及高分子控释材料制成,药物 可透过皮肤起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 如东莨菪碱贴剂、硝酸甘油贴剂。
药剂学-11 靶向制剂(名解与简答)
第十六章靶向制剂
一、名词解释
1. TDS
2. 主动靶向制剂
3. 被动靶向制剂
4.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5. liposome
6. mocroemulsion
7. microsphere 8. nanocapsule 9. OCSDDS
二、思考题
1.试述靶向制剂的分类、主要特点及基本要素。
2.试述脂质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特点?
3.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有哪些特点?
4.简述制备含药脂质体的基本方法(4 种以上)和给药途径?
5.何谓包封率和渗漏率?两参数对脂质体质量有何影响?
6.乳剂的靶向性有何特点?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其靶向性有何影响?
7.微球有何特性?试简述微球的制备方法。
8.纳米囊和纳米球有何特点和应用?
9.主动靶向制剂是如何分类的?试叙述之。
10.何谓靶向前体药物?常见主要类型有哪些?
1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常见主要类型有哪些?试简述之。
202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考试复习知识点_7
202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考试复习知识点
202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考试复习知识点【十一】
一、微囊化方法
1.物理化学法
1)单凝聚法
原理:作为凝聚剂的强亲水性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破坏明胶分子的溶剂化,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囊,zui后调节pH值至8~9,参加37%甲醛溶液做交联剂使囊壁固化。
凝聚过程具有可逆性,加水后可产生解凝聚。
本方法适用于脂类或脂溶____物的微囊化。
2)复凝聚法
原理: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如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互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溶解度下降,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zui 后调节pH值至8~9,参加37%甲醛溶液使囊壁交联固化。
3)除以上两个方法外还有: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液中枯燥法。
2.物理机械法
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在气相中进展微囊化的方法。
详细有:喷雾枯燥,空气悬浮,喷雾凝结法等。
3.化学法
在溶液中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或缩合反响产生囊膜制成微囊的方法。
详细有:界面缩聚法,辐射交联法等。
微型胶囊常用囊材
分为三大类:
1.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蛋白质。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CMC-Na、CAP、EC、MC.
3.合成高分子囊材:
1)非生物降解囊材:聚酰胺,硅橡胶等。
2)可生物降解囊材: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一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重点掌握内容(2学时)2011-6-141.工业药剂学(工业生产),物理药剂学(理论),生物药剂学(安全性、有效性)药物动力学(体内过程量化),临床药剂学(医院患者合理用药)4-5页2.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7页3.《中国药典》是我国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篡、出版,并且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10页4.何谓液体制剂的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常用防腐剂如尼泊金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扎溴铵的最适pH值和作用特点。
21页在制备溶液型制剂时解决难溶性药物溶解度问题的三种有效的方法?5.液体制剂中低分子溶液剂、胶浆剂(高分子溶液的性质)、糖浆剂(单糖浆85%,g/ml)、酊剂、混悬剂、乳剂的定义(概念)及制备方法。
256.混悬剂的Stokes定律及混悬剂的稳定剂(包括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的概念。
337.混悬的制备:分散法(大量生产用胶体磨,质重、硬度大、难溶于水而要求特细的可用水飞法进行分散)。
348.药剂学灭菌内容:48(1)灭菌目的:既要杀死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又要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物理灭菌技术包括:干热、湿热、过滤和射线灭菌法。
各种方法的适用对象。
如软膏基质和注射用油用干热灭菌法灭菌;无菌室空气用紫外线灭菌;(2)采用热压灭菌器灭菌的操作注意事项。
50 (3)D值是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的微生物所需的灭菌时间;53(4)热压灭菌法以F0值作为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生物F0的数学表达式F0=D121℃×(lgN0-lgN t)中,N0最好小于10。
54 9.制药工业空气净化内容:(1)空气滤过器的安装顺序:一般是初效(前端)→中效→高效(2)层流(单向流)洁净技术可达到100级的洁净度(3)我国《GMP》净化度标准56页表3-1 10.冷冻干燥的原理、冷冻干燥曲线。
注射用辅酶A粉针的干燥设备?6311.纯化水及(灭菌)注射用水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6712.注射剂常用的附加剂:pH和等渗调节剂、增溶剂、局麻剂、抑菌剂、抗氧剂等。
69 13.等渗与等张溶液的概念。
渗透压的调节计算题(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70-7214.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注射用水的制备流程。
73自来水-->滤过-->电渗析-->离子交换-->蒸馏-->注射用水15.热原的(性质)去除方法。
7716.注射液过滤装置:81-82垂熔玻璃滤器化学性质稳定;砂滤棒用于大生产中的粗滤;板框压滤机适于注射剂生产的预滤;微孔滤膜滤器应串联在常规滤器末端使用;微孔滤膜滤器能热压灭菌。
17.注射剂的灌封:83目前主张拉封;按药典规定适当增加剂量;药液不粘瓶以防焦头;通隋性气体以驱除氧气,封口后尽快灭菌。
18.Vc注射液的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制备工艺分析。
Vc、葡萄糖输液的灭菌条件?85 如: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目的是避免肌注疼痛,并增加稳定性;采用依地酸二钠的目的:络合金属离子配制时注射用水为何要通入CO2至饱和?采用什么条件灭菌?灭菌时间为min?19.在静脉输液剂质量要求:87应无菌和无热原,应无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含量、色泽、pH值应符合要求;渗透压应调至等渗或偏高渗;无引起过敏反应的异常蛋白及降压物质,不可添加抑菌剂20.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有何异同?醋酸可的松滴眼液的处方分析?9621.口服制剂吸收快慢的一般顺序:108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22.根据Noys-Whitney方程:dC/dt=KS(Cs-C) 固体制剂提高溶出速度的三种有效方法是:粉碎使药物微粉化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和药物的包合技术。
10923.散剂粉碎机如球磨机、万能粉碎机、流能磨适用范围?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表示筛孔大小,“目”的意义是什么?112-115 24.散剂要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应考虑哪些问题?118(1)混合比例:如物料的量相差悬殊时,或是毒性药品制备倍功时,要采用的混合方法为等量递增法(配研法)(2)密度和粒径,先装密度小的或粒径大的物料,再装密度大或粒径小的(3)粘附性和带电性,量大或不易吸附的物料垫底,量少或易吸附的物料后加入。
(4)含液体的可用处方中其它固体组分吸收至不润湿为止。
25.葡萄糖和抗坏血酸钠的CRH分别为82%和71%,其混合物的CRH为CRH混≈CRH A×CRH B 120页26.片剂常用辅料:126-132淀粉(Starch)、糖粉、乳糖——稀释剂;蒸馏水、乙醇——润湿剂;淀粉浆、MC、CMC-Na——粘合剂;干淀粉、CMS-Na——崩解剂;硬酯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润滑剂27.在湿法挤压制粒法中制备软材及颗粒的要点:136软材应“轻握成团,轻压即散”;粘合剂应用量适中,颗粒大小应均匀。
因粘合剂用量过多时颗粒易被挤压成条状;粘合剂用量过少时颗粒易松散或成粉状。
28.固体制剂湿物料干燥条件:143湿物料干燥温度一般为50~60℃;个别对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可为70~80℃;干燥温度应根据药物性质而定;湿物料应及时干燥;一般物料干燥程度是控制水分为3%左右。
29.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pw-p>0;pw-p=0;干燥停止;pw-p<0,物料吸潮30.对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52压力不匀易裂片,单冲压片机比多冲旋转压片机易出现裂片;粘合剂用量不足和压力小易形成松片;颗粒含水分过多易于粘冲;颗粒流动性不好及细粉太多,易使片重差异超限。
31.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或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片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及注解;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操作过程。
15632.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概念,哪些药物适合制成胶囊剂?滴丸与软胶囊制备所用设备、材料及方法的异同点?165—169两种丸都可用滴制法制备;软胶囊主要以明胶为囊料;滴制时两者设备不同;但两者均需要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滴制时均需要控制药液和冷却液的温度和滴制速度。
33.胶囊剂的质量检查:169外观、装量差异限度、崩解度或溶出度或释放度应符合规定;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要求。
34.乳膏剂的定义。
水杨酸乳膏的处方分析、制法和注解。
18535.栓剂置换价的概念(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
含药栓需要基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196页36.有关中药制剂的提取分离方法:222-224 中药材浸出方法有煎煮法和浸渍法、渗漉法(不适于易膨胀的药材)等;多功能提取器有煎煮、温浸等多种功能,属单级浸出工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离天然物质无溶剂残留;大孔树脂吸附技术适用于分离纯化苷类等成分。
37.对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232“药材比量法”是中药制剂制备中的含量控制法;药物化学成分明确的可用化学方法测定含量;剧毒药材制剂有时用“生物测定法”测定含量(效价);浸出制剂均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紫外分光光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常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控制。
38.确定最稳定pH值的实验方法及相关一级反应速度公式。
29839、经典恒温法预测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步骤及相关计算公式。
31340、防止药物制剂氧化应采取哪些措施?4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研磨法等。
37842.载药脂质体的特点:具有靶向性;具有缓释性;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降低药物毒性42243.缓释、控释制剂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缺点:临床应用中不能灵活调节剂量和给药方案430名词解释:1.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混悬剂:2.无菌:系指在任一指定的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3.灭菌制剂:4.等张溶液: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的概念。
5.等渗溶液: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的概念。
6.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外用制剂。
置换价:7.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于另一种固体载体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新技术。
8.包合物(制备技术):是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的特殊的络合物(的技术)。
9.微囊(制备技术):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的或液态的药物包裹成药库型微囊(的技术)。
10.复凝聚法:系利用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药物凝聚成囊的方法。
11.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构成,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可作为药物载体的微小囊泡。
12.被动靶向制剂:系利用能将药物导向特定部位的生物惰性材料,使药物被生理过程自然吞噬而实现靶向的制剂。
45613.主动靶向制剂: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而发挥药效。
45814.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15.口服定位释药系统:是指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地输送到胃肠道某一特定部位,速释或缓释、控释药物的制剂。
45216.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处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17.沉降体积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18.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19.颗粒剂:是将药物粉末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20. 药剂学21.药物制剂22.剂型23.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