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2)word版本

合集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9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5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

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

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

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2021-2022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B.彳亍(chíchú)哀怨彷徨(pánɡ)寂寥(liáo)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糯米(nuò)矫健有力(jiǎo)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一调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总计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塑料,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

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发展,中国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200万吨左右,废塑料总体回收率为31%。

那么,我们应如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塑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回收利用,将极大减少资源浪费。

然而,由于不同塑料的回收价值、分拣成本差异较大,如何对塑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待解难题。

随着全国禁限塑时间表确定,各地陆续推出多项禁限塑政策。

当传统塑料“下岗”,谁来替代它们?《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推广使用可降解购物袋、可降解包装膜(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加强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等。

“相对于几百年才能消失的‘白色垃圾’,在堆肥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制品能在30天内被微生物分解90%以上,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态进入自然界;在非堆肥条件下,垃圾处理厂未处理干净的部分全生物降解制品将在2年内逐步降解干净。

”金发科技股份战略项目总监郭德凡表示,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符合国际、国家权威标准。

他表示,在使用全生物降解制品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做好垃圾分类、定点弃置、集中处理,不应随意丢弃。

那么,塑料制品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生物降解呢?国际相关标准规定了4项测试:一是生物降解测试,材料能被微生物分解并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是崩解测试,材料能在堆肥过程中崩解,不存在“白色污染”;三是生物相容性测试,堆肥残留物不能对生物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四是重金属含量测试,不能含有重金属,对堆肥残留物产生影响。

只有同时通过这4项测试,才能被认可为生物降解塑料。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说明:满分120分,时间8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g )挥斥方遒.(qiú)pǐ)B.咀嚼.(jué)安慰(jí)讷讷..(nà)否.极泰来(C.讪讪..绊绊(kē)..(shàn)脂.膏(zhǐ)摇曳.(zhuaì)磕磕D.脊.梁(jǐ)荫.蔽(yìn)炙热..担心(niǔ ní)2.下列词..(zhì)忸怩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沧茫瓦烁名信片书生意气 B.惆怅芳香万户候味同嚼蜡C.雕琢娇瞋沁园春波涛怒涌 D.荆棘伫立挖墙脚稀里糊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他因_________用事,不懂法律,为讲挚友_________带人到派出所“要人”,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②他现在安排_________接着进行电动汽车项目。

在失去投资人的支持之后,他将_________投资。

A. 意气/义气独立/独力B. 义气/意气独力/独立C. 意气/义气独力/独立D. 义气/意气独立/独力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究竟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奢侈自己的大好青春。

C.由于构思精致,章法严密,《致云雀》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务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确定。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详解版)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详解版)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详解版)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意,将《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____________’,就名‘翼然’。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

依我拙裁,欧阳公之‘____________’,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有一客道:“是极,是极。

竟是‘泻玉’二字妙。

”【答案】①. 曲肱而枕之②. 晴川历历汉阳树③. 芳草萋萋鹦鹉洲④. 有亭翼然⑤. 泻出于两峰之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肱、萋、洲、翼。

2. 下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不是上海的一项是()A. 王安忆《长恨歌》B. 金宇澄《繁花》C. 格非《江南三部曲》D.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C.格非《江南三部曲》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曲。

格非是江苏作家。

故选C。

3.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____,其次____,再次_______,此外______。

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A. ③②④①B. ①③②④C. ③②①④D. ①④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本题,考生要先通读语段和要求排序的句子,整体把握大意。

广东省衡水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广东省衡水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广东省衡水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这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还曾批示:“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 (详细答案版)100803

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 (详细答案版)100803

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奋进。

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凡业绩,实现使命,完成传承,一砖一瓦砌好社会主义事业,一点一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劳动是攻坚克难的法宝。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无数基层干部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脱贫致富的成果,积极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劳动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事业是干出来不是想出来的,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从赵梦桃在车间纺纱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从王平扎根天山,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国家富强的伟业中,成为民族复兴坚实依靠的力量。

劳动是通往美好的路基。

在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始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通过培养和表彰一批劳动模范,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涌现出无数团结苦干的劳动模范,他们吃苦耐劳,锐意进取,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改革新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发扬了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在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创造中国奇迹。

一代又一代人用勤劳的双手,铺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之路。

新时代东风浩荡,劳动者勇立潮头。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模精神是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引领,在“十四五”征程开启之时,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带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材料二:劳动创造世界,实干成就未来。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实施美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与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活动。对于学校美育,除了要大力开展艺术活动,在艺术课程中达成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是最基本的方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育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有着内在关联性,对提升全民族审美素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
艺术离不开技能,但技能不是艺术。学习绘画、弹奏等是美育的重要形式,但具有绘画、弹奏等技艺不一定会审美,考过了钢琴十级不一定爱好音乐,画好素描不一定美术素养高。事实上,美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审美品位。所谓审美品位是指审美超越具体的形象和技艺,获得一种建构性、个性化和自由性的思维境界。技能是学习艺术思维的手段,不是目的,长期以来,一些学生和家长的想法和做法是急功近利的。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他生动形象地说:“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学校美育工作,让学生获得美育的浸润滋养,塑造健全人格,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个特征,美育是“另一种思维”的教育。美育是感性教育,同时也是理性教育,但是这种“理性”,与我们以往理解的那种建立在科学之上的理性不同,它是“另一种思维”。科学的思维是求解性的,关注对现象原因的理解和探索性求解,强调共性、规律性,追求确定性答案,可进行真或假的客观性判断。而艺术的思维则是建构性的,关注现象本身和对现象的感受,强调自由的个性及具体性,追求开放性的非确定性答案,可进行好或不好的价值性判断。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中黑体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咎言(jiù)城隅(yú)葳蕤(ruí)隰则有泮(bàn)B、联袂(mèi)懵懂(měng)罹难(lí)骁勇善战(xi āo)C、吮吸(shǔn)笑靥(yè)回溯(shuò)淇水汤汤(sh āng)D、骐骥(jì)愆期(qiān)便言(biàn) 否极泰来(fǒu)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徐悲鸿画艺高强,妙手回春,堪称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B.入伏以来,五风十雨,长江流域的水稻长势喜人。

C.开学已经六天了,他仍久假不归,家里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D.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味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题。

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

高一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藤蔓wàn载歌载舞zài创chuāng伤麦糟zāo)2、A(感慨惨不忍睹好高骛远人才荟萃贸然一副笑脸)3、C(搭配:体恤百姓体察民情。

宁愿……也要,宁可……不可。

品行,行为;品性,性格。

)4、D(A加快规模不对B与否两面对一面C句式杂糅从……出发以……为出发点)5、C(闻一多提出三美主张)6、C(文章并未提及李清照的尊体论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事实上也不是这样。

)7、A(从第4段。

“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厨时”,一句可看出.李清照是反“俗词”的。

)8、D(文章并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9、D(见,我)10、C(状语后置,其他是宾语前置)11、A[柳氏子是“大怒骂”;“寻死”意为“不久死去”]12、(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2)依靠别人的力量却伤害别人,是不仁的行为。

失去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是不符合武德的。

(3)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

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1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4.(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动态美。

15、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到了颓圮旳篱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风萧萧兮易水寒16、(1)孩童时代的友谊只是嬉戏,并未获得真正意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一上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一)(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百合花》的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茹志娟(一)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

没看我一眼。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二)“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

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的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

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试题

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试题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易”,代替。句意: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故选B。
7.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B.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C.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8.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A. 今老矣,无能也已。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秦王说,与郑人盟
D. 以乱易整,不武。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 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类型为意动用法的句子是()
C.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派”代表诗人。《雨巷》借寂寥雨巷独自彷徨的描绘,以及“丁香姑娘”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和痛苦的情绪。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
C.许之(答应)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
9.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1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27分。

共9道小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徇.私(xún)侍.弄(sì)风驰电掣.(chè)B.棱.角(línɡ)狩.猎(shòu)博闻强识.(shí)C.纤.尘(xiān)桂冠.(ɡuàn)锲.而不舍(qì)D.奇葩.(pā)埋.怨(mán)既往不咎.(jiù)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ān)哽咽.(yè) 扣人心弦.(xuán)B.联袂.(mèi) 跻.(jǐ)身叱咤.(zhà)风云C.溯.(shuò)源装帧.(zhēn) 诲.(huì)人不倦D.灼.(zhuó)热悄.(qiǎo)然耳濡.(rú)目染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青睐安详美轮美奂励精图治B.愁怅浮躁披星戴月谈笑风生C.孪生题纲沧海桑田名列前茅D.斑斓陨落走投无路委屈求全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笔力传神,寥寥数语,就将众多人物的性格得淋漓尽致。

②美国一直强烈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陆与台湾统一。

③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A.塑造阻止纵然 B.刻画阻止固然C.刻画阻挠固然 D.塑造阻挠纵然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对其内容和形式评头论足....,赞赏有加。

B.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秀色可餐....。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命题人:王雪峰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

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

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

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

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

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

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

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

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

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从初民的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摊等,其中所隐含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

从各地的孔庙,到家家户户的灶神、门神和祖灵牌位,皆体现着“神话中国”的无处不在。

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长篇巨制,相反,人们对那些一字千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

正如刘勰所云:“规范本体谓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

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这个原则虽然对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

而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

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

何谓“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那么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

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两句诗各用五个字营造了三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人只把六个意象连缀成句,除此之外不着一字。

这样的写法真是干净利索,从意象营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意象的密度很高。

它们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极其生动、丰满的早行图景:鸡鸣声声,乡村旅店的茅檐上方斜挂着一钩残月;一条板桥上积满浓霜,上面印着行人的足迹。

句中虽无一字直接抒情,然而早行的苦辛、心境的寂寞皆渗透在那些物象之中,读来令人恻然心动。

如果不是意象如此密集,恐怕难以在寥寥十个字中安置如此丰富的内涵。

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五律为例做些分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本试题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

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

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描写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描写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

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其他被谋刺的四个人的总和。

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原因。

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而匕首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

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人们对“荆轲刺秦王”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

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

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

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史记•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

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成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个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描写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提升了荆轲的名气。

D.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

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却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B.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

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而匕首见”的第一瞬间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老闷班琳丽老闷是个义士。

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老闷跟老蔫对门。

两家的女人好比两家的鸡鸭串门,出大门,进对门,方便得很。

男人们又都不爱说话,她们便同病相怜似的,觉着投缘,也就好得跟亲姐妹一样。

聚在一块儿免不了牢骚,叨唠最多的,当然是她们的爷们儿,说摊上这样的活哑巴,比树叶还稠的日子就像咸饭不咸,淡饭不淡,没滋味透了。

其实老闷跟老蔫不同,老蔫没话,因为他蔫;老闷没话,则是因为他有话不说。

老闷像个舞者,好的是肢体语言,乐意将话附着在行动上表达。

那次他的二小子虎子偷了李寡妇家一兜酸杏,被李寡妇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好一番数落。

等李寡妇颠着小脚走后,老闷将儿子扔进粪堆的青杏疙瘩一个个捡了回来,拿手捧了往儿子面前一放,手指着“赃物”,眼瞪着儿子。

他儿子就乖乖地一个一个拿了往肚里吞,小脸跟眼睛挤一块了,挤出好多的泪珠儿,和着酸口水,流了一肚皮。

老闷不说,或者说他那肢体语言已告诉儿子:小子,“青疙瘩”吞多了,你脑瓜里跟种庄稼似的,自会长出道理。

还有一次,邻庄上一个愣头青拎着砍刀来庄上骂街,庄上的人没伸头的。

恰好老闷从城里送货回来,赶上了,他东西朝地上一丢,紧前两步,铁塔似的在小青年面前站成“八”字,瞪圆眼睛,指指自己的左脸。

那愣小子被老闷的眼神激怒了,举起砍刀照着老闷脸上砍去。

再看老闷,还是铁塔一样站着,那小子却木头桩子似的,横地上了。

老闷的颧骨跟凸额头上因此贯穿着一条长长的刀疤。

老闷是个生意人,常跟老闷合作的有个陈老板,这人做事巧诈、世故。

他欺老闷是乡里巴人,眼力短,路子窄,就经常在老闷的货物上采取地毯式寻“刺”,借机压价。

老闷的交易有一条底线,在他的成本与同等货物市场价格的中间画着。

生意嘛,讲究双赢。

我不多赚,绝不亏本;你不多占,绝不吃亏。

一天下午,陈老板将货物验了四个多钟头,价格一压再压。

老闷烦了,他突地站起身来,一挥手,示意跟车的几个人装车走人。

陈老板慌了,拉他到背静处,说他老母亲要换眼角膜,手术费十几万,他一时手紧,才出此下策,实在没别的办法。

老闷的神情缓了,但坚定地举出四个指头,那是这一车货的触底价。

陈老板把四万现金交到老闷手上,挥手谢客。

没想到老闷一把抓住陈老板挥过来的手,将刚刚过到自己名下的四捆“老人头”啪的一声拍到上面,转身走出门去。

陈老板诧异了许久。

他过后懂老闷了,刚才叫交易,现在叫帮忙。

本质不同,心情不同。

事后不久,陈老板就提着重礼登老闷的门了,执意要拜老闷为大哥,并许诺老闷的货物一律免检。

老闷做事,“义”字当头。

大人不蒙,小孩不骗,权富不攀,贫贱不欺。

义士!村主任“闻香到”死后,村里再没人敢接任,怕呗,他家里还有“五只虎”呢。

最后村民推举老闷,一是老闷有领大伙儿致富的能力和资本,二是老闷不怕“五虎”,是“五虎”怯他。

“好!”老闷说,此后便上台了,扎扎实实领乡亲们致富。

老闷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给儿子张罗婚事。

他老婆嘴一撇:“傻种,没听说狼多肉少的理儿,不怕人家争份儿?”他眼一瞪,脸上是佯吓:娘们儿家,懂球?老闷古道热肠的行为,许是表达这样一段话:狼多肉少,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狼多了,地界大了,猎物也多,天宽地阔。

后来,有记者想把老闷推成美丽乡村建设路上的领军人物。

老闷给来送信的乡通讯员只一个连挥两下的手势。

那通讯员闹了个红脸,对着老闷的后影一连说:“你看你老闷,你看你这个老闷!”有人说老闷那手势的意思是:别来这一套。

还有人说,老闷的意思是:跟着学就是。

老闷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费琢磨的人,可琢磨透了,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

(选自《小小说》2016年11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老闷跟老蔫两家的女人聚在一块儿像亲姐妹一样,叨唠自己的丈夫,真实地流露出了她们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之情。

B.老闷面对前来滋事的愣头青,不躲不避,用为人的气势灭其邪性,这件事表现了老闷的正义感,照应文章开头的“老闷是个义士”。

C.村主任去世之后,没人敢接任,老闷得村民推举担当重任,给各家张罗生意,就像张罗自家生意一般用心,全然没有私心杂念。

D.小说语言自然流畅,长句短句错落有致,既多用口语,又有一种诗性的表达,如“老闷是个义士。

名声传得很远,香远益清,像莲”。

5.在刻画老闷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6.小说结尾写道:“老闷是个火炉,可以供你烧饭,也可以让你取暖。

”这句话有何作用?“老闷”这一人物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艾青评传(节选)杨匡汉年过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

人民是最公平的。

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

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

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现代文阅读答案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现代文阅读答案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

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

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

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

太阳、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于他许多作品中,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

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作品中,诗人“在东方深黑的夜里”,朦胧又强烈地发出了对光明、对春天、对火焰的热切呼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