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是作家用来传达情感、描绘场景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技巧,作家能够生动地呈现故事情节,让读者深入沉浸在作品的世界中。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反语和意象等。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来传达某一事物特性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比喻,作家可以用独特而生动的方式来描绘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气味等方面,以增强读者对作品的感官体验。

比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这世界就像一个舞台”,这个比喻将人类世界比作一个舞台,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的戏剧性和多变性。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属性和特征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拟人,作家使得无生命的事物具有了情感和行为,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亲近作品中的环境和角色。

例如,《红楼梦》中的“风儿妈妈”,形象地将自然界中的风拟人化,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影响。

三、反语反语是一种通过表达相反的意思来强调某种感情或意义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使用反语,作家能够在细节间建立一种对比,以便更好地突出某一情感或观点。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反语“四蹄好,两脚坏”揭示了动物们对人类统治的不满和愤怒。

四、意象意象是一种通过独特的形象和细节来描绘事物并传达思想、情感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

意象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来创造。

作家通过使用具体而生动的意象,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场景。

例如,说到夜晚,我们可能会联想到星星点点的繁星、月亮的温柔和夜空的寂静,这些意象为读者勾勒出了夜晚的神秘和宁静。

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为作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工具箱,用于表达情感、描绘场景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反语和意象等技巧,作家能够创造出一个个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给读者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客观实在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应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法子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发读者情感的共识!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换。

3.第三人称:能对比直接客观地展示丰富多彩的糊口,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应现实对比灵便自由。

总结: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应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应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应用和其他相干写作方面的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4
三、修辞技巧 比喻、比拟(拟人)、夸张、对比、双关、通感、借代、反语、反问、互文等等。 四、章法技巧 1.结构上的常用术语 开门见山、直承文题、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卒章显志、先景后情、以景结 情、铺设悬念、伏笔照应、过渡衔接、承上启下、叙议结合、前后照应、首尾圆合、点明文 题、等等。 2.内容表现 景————情 事————情 景、事————情、志 事、物————理、趣 3.谋篇章法 首———起
2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二、描写技巧 1.渲染铺陈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文学创作,就是 从正面着意描写,用铺排、反复等手法对人物和环境作突出、强调。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 莲叶北。 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青年男女采莲时的欢愉活灵 活现地展示了出来。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 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 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 登郡门。 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太守家迎娶兰芝的场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 美丽高贵,为全诗增加了悲剧 的气氛。 2.烘托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更为明显突出。用于 艺术创作,就是指从侧面 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⑴正衬:用同类的相似的事物来衬托,此乃“烘云托月”之法。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 ⑵反衬:用相反、相对的事物进行衬托,此乃“山高月小”之法。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⑶互衬:两个事物相互映衬,无主次之分,此乃“绿叶衬红花”之法。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20种,其中包括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象征、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照应、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感官描写、夸张、抑扬、故意误会和巧合。

以小见大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指通过小事反映大问题。

例如,《变色龙》通过街头狗咬人的小事,表现了官僚警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专制制度肆无忌惮地欺压人民。

《赵普》中的“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和“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两处细节描写则展现了___的勇气、毅力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

借物喻人是通过对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的特征。

例如,《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比喻北方___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孤雁》中的野鸦则象征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

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类似,通过对物的赞颂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例如,《石榴》描绘了外在美和内在品质,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也是作者理想、追求和志向的体现。

借景抒情则是让感情依附于景物,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___的《春》通过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___的《济南的冬天》则通过融情于景的写法展现了对山、水和雪的喜爱之情。

虚实结合则强调___和想象,通过虚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照应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能够呼应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等,增强文章的整体感。

常见的照应类型有扣题照应、首尾照应、层层照应、随机照应、细节照应和对比照应。

通过分析照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意图。

例如,《为你打开一扇门》最后一段就是点题照应、首尾呼应和层层照应的典型例子,而《往事依依》则通过前后照应和点题照应,强调回忆往事对自己的激励作用。

《十三岁的际遇》则通过对比照应,突出自己对___的感情,增强抒情色彩。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品味和分析照应,并学会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总提纲: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布局谋篇选材特点语言特色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1.记叙记叙要素:时、地、人、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2.描写内容: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事件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景物: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由远到近、渲染烘托与白描勾勒角度:正面(直接)与反面(侧面、间接)、虚写与实写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再现自然风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营造(渲染)氛围,烘托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烘托、深化主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人物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性格、心情、身份、地位、遭遇等,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与白描渲染是浓墨重彩的铺陈、烘托事物,使形象鲜明突出,生动传神。

白描,与渲染相反,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事物,以形传神。

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文字简练,真实感人,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通过烘托使某一事物突出;激发人的想象力;节省笔墨,结构紧凑,表达简练;手法富于变化,感染力虚实结合的效果: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动静结合的效果: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3.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情境交融托物言志4.议论:三要素: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有力论证逻辑严密夹叙夹议:叙述是基础,议论是升华,事理结合,让读者由表及里,认识更深刻。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鉴赏要点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鉴赏的核心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

对照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鉴赏指津二、结合平时阅读,认真作好归纳。

鉴赏指津(一)、鉴赏表达方式第一,明确人称的作用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鉴赏指津第二,明确各种叙述方式的作用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鉴赏指津第三,明确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2、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展示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鉴赏指津4、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场面描写的几种作用:①塑造人物,表现主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③明示、暗点主题。

鉴赏指津第四,明确抒情方式的作用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我们党说的“直抒胸臆”、“直陈心迹”,即指讲话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爱或恨,或褒或贬,无遮无拦,毫不掩饰。

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时,配合学生的强烈感情的表达需要,可用激昂的语调,张扬的气势和有力度的手势来增强抒情的效果。

鉴赏指津(二)、鉴赏表现手法1、象征法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描写文学作品的技巧大全

描写文学作品的技巧大全

描写文学作品的技巧大全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作者运用各种技巧,才能使作品更加生动、精彩。

本文将介绍一些描写文学作品的技巧,希望对广大读者和创作者有所帮助。

一、生动的描写1.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使用形象化的词语和修辞,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2. 描写细节:通过描写环境、人物的细节特征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场景。

二、深入的人物刻画1. 从内心描写:通过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思想、动机等,使其形象更加立体、丰富,增加读者对人物的共鸣和感情投入。

2. 通过行为、语言描写塑造: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展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三、巧妙的情感表达1. 使用意象与象征:通过使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抽象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共鸣,同时增加作品的诗意和厚重感。

2. 利用对比与冲突:通过描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或对比,展现情感的紧张与冲突,使作品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四、独特的叙事结构1. 使用回环和闪回:通过回溯和闪回,将故事情节或人物细节交织在一起,增加作品的层次和神秘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运用跳跃和重叠:通过跳跃和重叠的叙事手法,将不同时间、空间和视角的故事交错在一起,展现更多可能性和复杂性。

五、丰富的语言运用1. 利用比喻与隐喻:通过比喻和隐喻,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品的意义。

2. 借用其他艺术形式:通过借用音乐、绘画、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增加读者的感知和体验。

六、适度的节奏和张力控制1. 运用节奏感:通过语言的音节、音调和节奏的变化,展现情节的紧张感、节奏感和律动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投入。

2. 控制张力与悬念:通过设置情节的高潮、反转和悬念,增加作品的张力和冲击力,保持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

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郑巧巧表达技巧大致包括: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四:布局谋篇五:选材特点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过渡、呼应、悬念、巧合、铺垫、伏笔、抑扬、详略。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故乡》中有两处插叙。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

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2.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白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

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

文学表达技巧一览一、表达方式(一)记叙——叙述事情的经过,一般都有情节。

又分:1、顺叙,2、倒叙(如鲁迅的小说《彷徨·祝福》),3、插叙(鲁迅的小说《呐喊·故乡》中当母亲提到闰土时,插叙了少年闰土看瓜的形象、两人的初次相见和闰土讲的故事),4、补叙(鲁迅《呐喊·风波》当九斤老太第一次用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来骂她重孙女时,补叙了她这句口头禅的来由。

※补叙不同于插叙,补叙一般没有情节,在它的前后也不一定要用过渡文字;插叙必在中间,而补叙可置于文末)等几种。

(二)描写——表现人物、景物和事物的形象以及场景氛围。

1、人物描写——分⑴语言(分①独白、②对话和③群口三种)、⑵行动(行为、动作)、⑶肖像(①容貌、②姿态、③神情、④衣饰等特征)和⑷心理描写(①从旁概述、②内心独白、③动作暗示、④景物衬托和⑤梦境⑥幻觉等)等四种。

2、景物描写——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

作用有三:①交代背景,创造气氛;②烘托人物心理性格;③帮助情节的发展推移。

3、场面描写——对于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述。

要求有三:①有条不紊,②能表现出特定场合的气氛,③能运用多种方法技巧以描述场面.4、细节描写——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好的细节,要求:①真实(斗牛时牛尾是上竖还是夹于股间。

《故乡》中闰土为何要“一副香炉和烛台"),②典型(《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看到掐灭一根灯芯才咽气——表现出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吝啬.《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写美术课抄斯巴达阵亡战士碑文的细节)。

5、侧面描写-—描写主体对象周围的人事物,使主体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也称为间接描写(与此相对应的叫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是用写景烘托人物性格(《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来烘托其迂腐、保守的封建卫道士形象),二是借助于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主要人物(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是从听众的角度来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令人折服,琵琶曲感人肺腑令人陶醉;汉乐府诗《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常见表达技巧一览表

常见表达技巧一览表

常用表达技巧术语一览表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物:托物言志;历史: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典故:用典)描写手法选取典型景物;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的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观描绘;虚实关系(虚实结合)动静关系(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远近上下关系、正面侧面、点面关系;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细节描写白描、工笔;表现手法象征、抑扬、烘托/渲染、衬托(反衬)、对比、联想与想象、以小见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语言特点1.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巧妙运用。

2.句式的选用:长短句的交错运用。

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主要表达技巧的运用。

主要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人称的使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4.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结构形式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设置线索、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置悬念、制造波澜、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等【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2.5.2易混术语解析1、烘托/渲染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1)描写①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作用一般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环境、场面描写。

其作用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更好地表现人物或思想。

(2)叙述一是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一般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情和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的作用是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是叙述方式。

常考的是倒叙和插叙。

倒叙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3)抒情①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作者的情感,情景交融。

②直接抒情,其作用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态度,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写作手法(1)象征。

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示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

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明月”象征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2)衬托(对比)。

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是“乐园”;一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儿童两种不同生活感受对比,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其作用是使要表达的对象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帮助表达作者感情或文章主旨。

(3)抑扬。

指对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其作用是造成读者心理反差,增强文章的趣味和可读性,更突出事物特征和某种感情。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们运用各种文学技巧来使作品更具魅力和表现力。

这些技巧不仅仅是语言的运用技巧,还包括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形象的描绘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比喻与隐喻比喻和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被形容为“湘云的翡翠葫芦,袭人的琉璃蜜蜂”,通过这种比喻描写,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二、夸张与略缩夸张和略缩是文学作品中用来渲染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法。

通过夸张和略缩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比如古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经历了很多险阻,被形容为“十年挣扎,万里跋涉”,这种夸张的描写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主人公的英勇和顽强。

三、意境与情绪文学作品通常通过营造特定的意境和情绪来打动读者。

通过精准的描写和用词,作家们能够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世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比如《西游记》中,作者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唐僧师徒情感的抒发,营造了一种和谐、祥和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对比与冲突对比和冲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对不同事物、不同人物、不同情节的对比和冲突,作家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比如《红与黑》中,主人公朱丽安与他身份不同的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使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五、象征与意义作家们常常运用象征与意义来传递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将某个形象或事件作为象征,使之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引导读者去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更为宏大的主题。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室的墓地象征着死亡和人生的短暂,这种象征使整个作品更加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总之,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巧是作家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比喻与隐喻、夸张与略缩、意境与情绪、对比与冲突以及象征与意义等技巧的运用,作家们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令读者陶醉其中。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散文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㈠散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⑴大纲八种: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A.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

B.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C.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⒉比拟:生动形象。

A.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C.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D.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E.使叙述生动形象。

F.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拟人:将所描之物(景)赋予人的特征,具体形象,抒发喜爱赞赏之情.3.借代:A.突出特征,强调重点,使语言形象生动。

B.词语错综变化,不重复死板,使语言新鲜活泼。

C.可使语言含蓄有味。

D.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爱憎分明,从而感染读者。

4.夸张: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B.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读者。

C.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5.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A.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论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C.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6.对偶:形式上:A. 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具有形式美,有音乐美。

B.在具体作品中,对偶句往往以整齐的句式与其他句式结合,使语言参差错落,生动活泼。

(整散结合)内容上:C.借用特殊的形式把相对的两部分内容更凝练、更集中地表现出来,以突出事物的矛盾和有机联系。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7.设问:吸引读者。

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B. (有时在篇首或句首)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C.使文章富于变化,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D.提掣全篇,带动全文。

(引起下文)E.用于篇末,余音不绝8.反问:加强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常见表达技巧总汇(完整版)散文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㈠散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⑴大纲八种: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A.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

B.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C.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⒉比拟:生动形象。

A.运用比拟,能托物言志。

B.寓情于物,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C.增强讽刺幽默,增强文章的战斗力。

D.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

E.使叙述生动形象。

F.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拟人:将所描之物(景)赋予人的特征,具体形象,抒发喜爱赞赏之情.3.借代:A.突出特征,强调重点,使语言形象生动。

B.词语错综变化,不重复死板,使语言新鲜活泼。

C.可使语言含蓄有味。

D.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爱憎分明,从而感染读者。

4.夸张: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B.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读者。

C.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深思和共鸣。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5.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A.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B.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论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C.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6.对偶:形式上:A. 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具有形式美,有音乐美。

B.在具体作品中,对偶句往往以整齐的句式与其他句式结合,使语言参差错落,生动活泼。

(整散结合)内容上:C.借用特殊的形式把相对的两部分内容更凝练、更集中地表现出来,以突出事物的矛盾和有机联系。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7.设问:吸引读者。

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B. (有时在篇首或句首)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C.使文章富于变化,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D.提掣全篇,带动全文。

(引起下文)E.用于篇末,余音不绝8.反问:加强语气。

A.加强语气以利论辩。

B.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

C.(常用在论述的结尾)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⑵其他:(衬托、对比;双关、通感、呼告、顶真、移用、婉曲、回环见〈知识手册〉)1.反复:(起强调作用,感染力强;加强节奏感;承上启下,划段分层)有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主旨。

语意连贯,强化所抒之情;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2.引用:用之议论更能充分地证明观点;用之抒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典雅.3.反语:说反话,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

表达一种嘲弄、讽刺,愤怒或调侃之情。

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修辞综合应用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记叙:人称的选择、顺序的安排⑴散文常用人称及其作用1.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2.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3.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⑵叙述顺序的安排:分为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四种。

⒈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

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⒉倒叙:指不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而是把情节发展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如矛盾斗争最尖锐、最突出的部分)提到前面先写出来,然后再回转来依“自然时序”从头叙述发生前的情节。

例如《背影》、《父子情》。

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

采用这种方法能造成一种悬念,使叙述更显得曲折动人,吸引读者。

⒊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为了帮助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外的情节内容叙述,然后再回到叙述的中心事件上去,接叙原来的事情。

这插入的叙述就是插叙。

(插叙的内容不是文章的主体,只是与主体内容有关的片段。

)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中心事件)起必要的补充或说明、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⒋补叙。

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

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

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⒌平叙:把没有时间关联的平行的几件事,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按轻重主次的顺序去叙述。

(也叫分叙)。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二、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⑴“诗歌”已复习的描写方式:1、正面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

2、虚实结合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②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3、白描与渲染、细节描写<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

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节描写。

>(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白描: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就是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是采用浓墨重彩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4、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

5、点面结合:面就是整体描写,点就是重点描写。

点要写得具体生动,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

点面结合实质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又到整体的顺序写所见所闻。

利用点面结合把场面描写具体。

如:《蜀道难》“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⑵其他注意点:所见所闻所感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如:粗笔勾勒与细部描绘)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⑶补充: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1、写人:主要有五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即对话描写)、行动描写(即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人物的肖像,除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如面貌、体态、衣着等,还包括人物的内部精神的反映如神韵、情态等等。

作用:对于交代人物身份、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作品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在小说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肖像描写可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充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使作品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行动描写: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等有效手段之一。

语言描写:透露人物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心情、性格、精神面貌,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作入木三分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精细描摹和刻画。

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深入人物的灵魂内层,将人物的灵魂通过或内心独白、或梦境心态、或幻想心境的不同形式在读者面前展示出来。

作用:首先,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能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给人余味无穷的感觉。

)其次,它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使描写的人物性格更加真实丰富,增强人物刻画的立体感,使人物更加丰满)也就是有血有肉再次,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以心理变化贯穿全文:用作者心理(思想感情)变化贯穿全文,除了能起到一般线索的作用之外,还能始终牢牢吸引读者阅读。

用心理活动打动读者:2、写景(环境)景物描写,是对于人物活动或事件展开的特定背景的描写。

景物描写可分为两种: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前者为时代特征的背景描写,后者则侧重于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作用,揭示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形成人物性格的外部因素,是产生人物性格悲喜剧的基础背景。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其他写景常见方法技巧:①视、听、味、嗅、触(感觉)的变化。

(绘形、绘声、绘色)②观察立足点和角度:远近、上下、高低、俯仰的变化3、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行为举止(语言、动作、肖像、服饰、表情、心理等)和事情的细枝末节进行的具体、细致的描写。

作用:可以形象、生动、传神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景物、人、事传情达意。

⑵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含蓄。

(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采取记人寄情、叙事述情、写景寓情、状物抒情、说理言情等多种方式。

)1、借景抒情:(见《导学大课堂》重点介绍: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