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胀方63首学习辑要

合集下载

补下启中法-臌胀(一)

补下启中法-臌胀(一)

补下启中法-臌胀(一)患者,男,77岁。

2006年2月23日就诊。

半年前诊为肝癌,近一月来腹胀加重,渐至腹大如鼓,入某院住院数日,臌胀日剧,至胀极欲寻死,自动出院,转诊于余。

由两人搀架缓步来诊。

面色黧黑,形瘦骨立,腹大如瓮,腹壁青筋鼓露,呕吐,气短难续,二便艰涩,下肢肿胀,呻吟不已。

脉迟细,舌苔白。

患者已做相关检查。

CT:肝癌、大量腹水。

X线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B超:肝实质占位,大量腹水。

免疫检验:甲胎蛋白250.73μg/L。

自半年前发现腹胀和反胃,经有关检查确诊为肝癌后,即用中西医双重治疗,从未间断。

腹胀进行性加重1个月来,由门诊而转为住院医治,然病情不仅未能遏制,反日甚一日。

万般无奈之时,家属闻笔者曾冰心(79996092) 2011/1/16 21:43:29辨证论治老师:重证臌胀不同于单臌胀,其病情已由侧重于肝脾转为侧重于肾,这是“五脏所伤,穷必及肾”的结果。

此时患者肾气大伤,真阴凅竭,以常法治之或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或仅取快一时,旋即更甚。

当此之时,惟当采用补下启中法峻补其下,使肾之气化功能得以恢复,肾之将竭之阴得以充填,方能关门利,二便通,水浊得泄,胀满除。

学生甲:这一辩证思路确系另辟蹊径,而“补下启中”一法不仅教科书不载,纵使很多名家著述也都未列专说,而其立意取向显然非同凡响,不知此法是老师独创还是出自哪位名家?冰心(79996092) 2011/1/16 21:43:46老师:此法是我从南通名老中医陈自明那里学来的,而陈老又是遥承于张景岳,并于20多年前在《中医杂志》介绍了此法。

当时我即感本法见解独到,用药奇特,遂于临床试用,果然疗效惊人。

运用中考虑到水气之密不可分和患者都有大便不通的情况,又将先师江尔逊治气水相因为患时辄用均效的二金汤和魏龙骧的白术通便方合入,疗效更增。

多年来,我治疗多例住在医院,等待死亡的重证臌胀者,用后俱见肿胀迅速消除,令不少西医同行惊讶。

而我也确信此皆名家之“绝招”也!冰心(79996092) 2011/1/16 21:43:59学生乙:“补下启中”系治法,临床运用时选哪些方药呢?老师:陈自明老先生将补下启中分为壮阳和填阴两方。

《吴门治验录》之杂病治验:周兰若先生治疗臌胀经验汇总

《吴门治验录》之杂病治验:周兰若先生治疗臌胀经验汇总

《吴门治验录》之杂病治验:周兰若先生治疗臌胀经验臌胀之病因繁复,治法亦多,先师周兰若,尝按病机立宣肺导水、温中行水、益火消阴、行瘀消臌、理气逐水、磨化癥积诸法,随证施治,每多获效,惜早年治验很多亡轶,笔者仅就所存遣案归纳举例,借以交流,希予指正。

一、宣肺导水法的运用:肺者相傅之官,其合皮毛,而司开阖,主气,化精化水,出治节,通调水道。

夫肺虚而外邪(六淫)乘袭,致使上焦壅塞,表里失和,湿浊不克由大肠或膀胱排泄,水聚而成臌胀,治宜宣肺导水法,选葶苈丸、麻杏苡甘汤等方加减。

例一:章XX,男性,32岁,农民。

寒郁肺卫,开阖不利,形寒咳呛,肢节酸楚,表里不和,水道失调,腹膨面浮,二便不畅,切寸关浮紧,尺脉沉实,舌淡苔白,宜宣开金气,泄利水湿。

处方:浮萍草六钱,瓜蒌皮、象贝、杏仁、苡仁、滑石、虫竹各四钱,桑皮、葶苈各三钱,净麻黄、蝉蜕各八分。

(五剂)复诊:投服前方,腹臌递减,咳减肿退,原方除葶苈继服五剂,诸恙悉痊。

【按】:经云:“三阴结谓之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足少阴肾),又云:“肺移寒于肾为涌水”,均谓臌胀之形成与肺有密切关系,本案腹膨而兼形塞、咳呛诸症,其病源在上,《金匮》指出:“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故用浮萍草、麻黄宣肺解表,瓜蒌皮、桑皮、杏仁畅膈宽胸,葶苈、象贝、蝉蜕清金肃肺,滑石、虫竹、苡仁渗湿利水,主澄上源,兼畅下流,积水消,则臌胀愈。

二、温中行水法的运用:脾胃位居中央,为血海水液之会,乃后天生化之源,若脾胃受邪,经气被阻,水精失布,土成卑监,亦可形成臌胀,故《内经》有“腹满䐜胀……过在足太阴、阳明”之说。

先师“温中行水法”即基于此,常选胃苓汤、防己黄芪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加减。

例二:苏XX,男性,30岁,农民。

脾运不力,谷化乏权,肢重身困,形羸唇白,腹膨嗳噫,便溏溲短,脉脉细缓,苔薄白,舌胖嫩,宜温中健脾渗湿化浊。

处方:米炒党参、炙芪皮、汉防己、陈蒲壳、带皮苓各四钱,泔茅术、枳壳、陈皮、法半夏各二钱,厚朴、桂枝木各钱半。

臌胀的中医疗法(消化系统)

臌胀的中医疗法(消化系统)

臌胀的中医疗法(消化系统)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又称单腹胀。

临床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脉络显露为其主要特征。

《灵枢·水胀篇》记载:“鼓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并根据本证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气臌、水臌、血臌、虫臌,但气血水三因常相互牵连为患,故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患。

西医之肝硬化腹水、门静脉性肝硬化、坏死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的腹水形成期,以及结核性腹膜炎、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等,都属本证范畴。

黄疸、积和臌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者之间可能是先后演变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可以在病程中错杂并见,所以前人指出,黄疸、积是中满、胀病之根。

1、病因病机臌胀一证,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劳欲所伤,及感染其他疾病后,肝脾失调,继则累及肾脏而成。

(1) 饮食不节:平时嗜酒或酗酒无度,损伤脾胃,酿湿生热,进而耗伤肝阴,损害肝体,使肝脾两伤;若饮食不调,饥饱无度,长期营养不良,脾胃受损,可致脾虚肝郁。

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谷精微失于输布,而致湿浊内聚,壅阻气机,水停二腹,而成臌胀。

(2) 情志不遂:郁怒忧思,伤及肝脾,使气失调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久而由气及血,血络瘀阻,横逆伤脾,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与瘀血互结,痞阻中焦,日久不化,渐及于肾,呈三则俱病,发为膨胀。

(3) 黄疸积聚失治:外感疫毒、寒湿、湿热之邪蕴积肝脉,染为黄疸,气血瘀阻,渐成臌胀;或积聚日久,气血壅滞日甚,水湿内停,而成臌胀。

(4) 受血吸虫感染,迁延失治,日久肝脾损伤,脉络瘀阻,升降失常,清浊混淆,气血水停于腹中而成臌胀。

臌胀一证,主要在肝、脾、肾三脏。

肝气郁遏既久,已成克伐脾土之势,或脾气已败,肝木乘之。

肝脾俱伤,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浊阴不降,水湿不能排出体外,于是清浊相混。

肝气郁久,气滞血凝,血瘀水结,遂成臌胀。

久病及肾,肾阳不足,无以温养脾土,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加之肾虚膀胱气化不利,水浊难泄,臌胀逾重。

治肝硬化(臌胀)秘方(方13首)

治肝硬化(臌胀)秘方(方13首)

治肝硬化(臌胀)秘方(方13首)46.1 软肝煎【来源】邓铁涛,《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太子参、鳖甲(醋炙)各30克,白术、茯苓各15克,楮实子、菟丝子各12克,萆薢18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土鳖虫3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

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1碗,冲服土鳖虫末二分之,渣再煎服。

【功用】健脾护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

【方解】肝硬化属中医癥瘕、臌胀范畴,病因不一,病理复杂,但不外乎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水瘀积于腹内而成。

故方中以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太子参补而不燥,气阴双补,甚为合宜;楮实子擅治水气蛊胀,配菟丝子补肝而益肾,此乃虚则补其母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土鳖虫、鳖甲皆灵动之物,活血软坚化癥;萆薢则助四君以祛湿健脾。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肝补肾、活血化癥软坚之功。

【主治】肝硬化。

【加减】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0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黄皮树叶30克;门脉性肝硬化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加紫珠草或仙鹤草30克;阴虚无湿者去萆薢,加山药15克,石斛12克。

【疗效】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屡用屡验,疗效颇著。

46.2 育阴养肝汤【来源】钟一棠,《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生地15克,白芍、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各20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炙鳖甲或龟板20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头煎用冷水2碗(约1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煎至大半碗(约300毫升)滤出,二煎加水600毫升左右煎至300毫升,下午2~3时,上午7~8时分服。

【功用】育阴养肝,化瘀消癥。

【方解】本病大多在肝炎后形成,病程日久,肝之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故时有胁肋隐痛或不舒;血郁气阻,致癥积不散,肝趋硬化,脘腹胀满,血不上荣,津不上承,症见面色晦滞少华,头晕神疲咽干;阴虚有内热则舌嫩红,少苔,脉弦细。

正虚邪恋,本虚标实,以虚为主。

治疗不可攻伐太过,不能强求速效,宜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古今名医臌胀方63首

古今名医臌胀方63首

古今名医臌胀方63首1.二消散(《摄生众妙方》卷六)【药物组成】蝼蝈1个(大者),大戟、芫花各6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好酒调服。

【功能】逐水消胀。

【主治】臌症。

【禁忌】忌房事、辛辣、油腻、湿热之物。

2.二丑夺命丹(《丹台玉案》卷五)【药物组成】木通、香附(醋炒)、大黄、草果(炒)、芫花、槟榔、泽泻(去毛)、红芽大戟、小牙皂、甘遂、黑丑(炒)、白块(生用)各15g,雷丸9g。

【制法】上为末,以白酒浆同米粉打糊为丸。

【用法】每次9g,白酒送服,泻三四次。

第二日服补脾丸药,第三日又服4.5g。

看行下何物,如血蛊血下,气蛊屁多水蛊水多,食蛊粪多。

服此药,如胀不消,以陈壁土煎水服之,即消散矣。

【功能】行气破淤,逐水消胀。

【主治】气蛊,血蛊,大小便不通,面足浮肿,肚大青筋,咳喘气急,饮食不进。

【禁忌】忌盐、酱、发物、荤腥、房劳百日之外。

3.十鼓通症散(《摄生众妙方》卷六)【药物组成】大戟、甘遂、麻黄、乌梅、葫芦巴、葶苈、芫花、黑牵牛、细辛、汉防己、槟榔、海蛤、陈皮、桑皮。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3~9g,五更用生姜汤调服。

【功能】逐水消肿。

【主治】气鼓、食鼓、热鼓、风鼓、劳鼓、湿鼓、虫鼓、血鼓、疳鼓、胸腹肿胀并四肢肿者。

【禁忌】忌食盐、醋、酱一百日。

不忌再发难治。

4.七圣君子散(《袖珍方》卷三引《烟霞圣效方》)【药物组成】白樟柳根、葛根、桑白皮、甘遂、葶苈子、槟榔、牵牛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9g,病重服21g,煎绿豆汤调下。

【功能】行气逐水,破积消臌。

【主治】水臌、食臌、虫臌。

【禁忌】忌生硬、油腻、荤腥、盐、酱、面、鱼、肉一切发病之物。

5.人参白术汤(《杏苑生春》卷六)【药物组成】人参、白术各4.5g,当归、白芍药、橘皮、茯苓各3g,川芎2.4g,黄连0.9g,厚朴1.2g,生甘草0.6g。

【制法】上?咀。

水煎,去滓。

【用法】空心温服。

【功能】益气养血,清热化湿。

【主治】病久气血俱虚,手足瘦而腹大如鼓。

臌胀经验十九方

臌胀经验十九方

臌胀经验十九方前有患臌胀之疾,百药罔效,奄奄待毙,得此一十九方,照方次第服之。

服至一周,已有效验,又服两周始得痊愈。

盖所患膨胀,乃极重难治之症,此方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药味平稳,功效甚大,惟服此方必要依照时刻服之,不可差错。

盖取人身血脉所致与药性适合,乃能去病,此方立之巧妙也。

前见服此方者,有时忽而顽强,忽而肩背壅肿,忽而心怯,忽而下身微肿,将病层层推出,然后就痊,亲历见之,屡试屡验。

服此方禁盐百日,总以淡食为要。

一切盐醋酱菜概宜禁戒,俟病症痊愈,精神复完,然后开盐。

用炒熟芝麻点食,以矍麦煎汤代茶,最妙。

第一方,用净水煎,晚服二次,忌荤。

焦白术(土炒)二钱半,大腹皮(酒洗、晒干)一钱,白茯苓(去皮)钱半,木通一钱,紫苏叶一钱,陈皮钱半,赤茯苓)(去皮)钱半,姜制半夏一钱,生姜一片,黑枣二枚。

第二方∶空心服二次,忌生冷,不忌荤。

焦白术(土炒)钱半,陈皮钱半,白茯苓(去皮)钱半,砂仁(去衣,研)一钱,赤茯苓(去皮)钱半,青皮(醋炒)一钱,生姜三片引。

第三方∶午服二次。

焦白术(土炒)一钱,砂仁(醋炒研)一钱,木通一钱,姜制半夏一钱,草果(去皮)一钱,苏子(另研)八分,黄芩(酒炒)八分,猪苓(去皮,不要见铁)钱半,沉香(磨)三分冲。

第四方∶晚服二次。

焦白术(土炒)一钱,猪苓(去皮,忌铁)钱半,炙黄芪一钱,瞿麦一钱,白茯苓(去皮)一钱,香附(醋炒)一钱,尖槟榔一钱,乌药一钱,姜半夏一钱,泽泻一钱,姜制厚朴八分,白芷八分,砂仁(去衣,研)八分,麦冬(去心)一钱,沉香(磨)四分,冲服。

第五方∶早服二次。

木香片钱半,草果(去皮)一钱,炙黄芪一钱,陈皮八分,焦白术(土炒)一钱,苍术(米泔浸炒)一钱,姜制厚朴八分,折芷八分,姜半夏一钱,砂仁(去衣,研)八分,丁香片三分,苏子(炒研)八分,磨广木香五分,冲服。

第六方∶与第五方相同。

第七方∶午服二次。

白茯苓(去皮)钱半,香附(醋炒)钱半,木瓜一钱,姜制浓朴一钱,土炒白术钱半,木通一钱,陈皮八分,醋炒青皮八分,当归身一钱,泽泻一钱,砂仁(炒研)八分,酒炒黄芩八分,不加引。

臌胀当代妙方验方

臌胀当代妙方验方

臌胀当代妙方验方(一)臌胀方一【处方】陈皂角子【用法】烧炭每服6g。

【备注】本品有毒性,试用须注意。

方二【处方】丝瓜1个【用法】焙干为末,每服6g,酒送下。

【备注】①炒丝瓜子16g研末,陈酒送下。

治腹胀缠绵不愈,膨胀急硬;②青丝瓜1大条,放火内烤熟,切去1头,滤去黄水服,1日2次,连服1周。

治腹水。

方三【处方】陈香橼(选大者)1只【用法】挖1孔去尽内瓤及子后,纳入砂仁以装满为度,随即用糯米饭封好,放火上焙枯研末,每服5g,开水吞下。

方四【处方】鲜狼毒3g【用法】水煎服,服后半小时即泻下,泻后喝米汤。

【备注】本品有剧毒,试用须慎重。

方五【处方】冬瓜1只大蒜头连须【用法】将冬瓜切开去瓤,装满连须大蒜头,用炭火炙干研末。

早、晚各1次,每次9g,开水冲服。

方六【处方】独头蒜100个(煮熟)雄黄16g【用法】共合一处,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g,1日2次,用米汤送下。

方七【处方】大麦秆63g 乌豇豆625g 荸荠31g【用法】共煮食。

方八【处方】绿豆芽250g 白扁豆6g 蝼蛄2个【用法】捣烂,分2次服。

方九【处方】扁竹94g(鲜者加31g)绿豆芽生姜白糖各94g【用法】水煎服。

每日1次,以后逐日增加分量,最多每味药不能超过250g,病轻者少增。

方十【处方】千金子霜4g 陈芭蕉扇1把(去柄筋、烧灰)【用法】共研末,清晨空腹开水送服。

【备注】千金子作用猛,使用须注意。

方十一【处方】青蛙2只(焙干)蝼蛄7只(焙干)霜打葫芦16g 【用法】共研细末,作1次服或分两次空腹服,黄酒送下。

【备注】本方所用系青蛙,请勿误用蟾蜍(癞蛤蟆)。

(二)气臌胀方一【处方】莱菔子94g 砂仁63g【用法】用生萝卜汁数两浸砂仁1夜,取出晒干,以后连晒7或8次,和莱菔子研成细末。

每服3g,用米汤饭前调服。

【备注】又方莱菔子、砂仁等份,同炒香共研细末,每日用生姜汤送服9g。

方二【处方】葫芦1个砂仁13g【用法】将砂仁装入葫芦内,水煎服。

膨胀(肝硬化腹水)名医方

膨胀(肝硬化腹水)名医方

膨胀(肝硬化腹水)名医方
方1。

陈士铎:人有水肿既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此真水臌也。

车前子30克,茯苓60克,王不留行15克,肉桂0.9克,赤小豆9克。

水煎服,1剂而小便如注不绝,2剂而肿胀尽消也。

方2。

万潜斋:葫芦糯米酒饮,治中满臌胀,神效。

陈葫芦1个(要三四年者佳),糯米180克
糯米作酒待熟,用葫芦瓢于炭上炙热,入酒浸之,如此五六次,将瓢烧灰存性,为细末。

每服9克,酒下。

方3。

陈修园:雄猪肚子1个,入大蒜120克,槟榔研末,砂仁研末各9克,木香6克,砂锅内用河水煮熟,空心服猪肚,立效。

(寒证)
方4。

赵学敏:金枣仙方,治水蛊肿胀。

(实证)
红芽大戟250克,红枣750克。

水煮1日夜,去戟,用枣晒干,每日10个。

《医学三字经》(胀满蛊胀方)

《医学三字经》(胀满蛊胀方)

《医学三字经》(胀满蛊胀方)《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学家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福建长乐人) 所著,以《内经》、仲景之书为宗旨,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

以下为《医学三字经》的胀满蛊胀方:1.七气汤治实胀属七情之气者。

方见《心腹痛》。

2.胃苓散消胀行水。

苍术(一钱五分,炒) 白术浓朴(各一钱五分)桂枝(一钱)陈皮泽泻猪苓(各一钱五分)炙草(七分)茯苓(四钱)加生姜五片,水三杯,煎八分服。

去桂、草,以煨半熟蒜头捣为丸。

陈米汤下三四钱,一日两服更妙。

3.浓朴三物汤4.浓朴七物汤二方俱见《腹痛》。

5.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金匮》)治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

桂枝生姜(各三钱)甘草麻黄细辛(各二钱)附子(一钱)大枣(三枚)水三杯,先煮麻黄至二杯,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

当汗出如虫行皮上即愈。

此症是心肾不交病。

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积月累,如铁石难破。

方中桂、甘、姜、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细辛、附子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

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也。

6.枳术汤(《金匮》)治心下坚大如盘。

(如盘而不如杯,邪尚散漫未结,虽坚大而不满痛也),水饮所作(与气分有别也,气无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

枳实(二钱)白术(四钱)水二杯,煎八分服,日夜作三服。

腹中软即止。

7.禹余粮丸(《三因》)治十肿水气,脚膝肿,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但是水气,悉皆主之(许学士及丹溪皆云此方治臌胀之要药)。

蛇含石(大者,三两,以新铁铫盛,入炭火中烧石与铫子一般红,用钳取石,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极细) 禹余粮石(三两)真针砂(五两,先以水淘净炒干,入余粮一处,用米醋二升,就铫内煮醋干为度,后用铫。

并药入炭中,烧红钳出,倾药净砖地上,候冷研细。

)以三物为主。

其次量人虚实,入下项。

治水妙在转输,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之比,又有下项药扶持,故虚人老人亦可服。

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酒浸) 桂心蓬术青皮附子(炮) 干姜(炮) 白豆蔻(炮) 大茴香(炒) 京三棱(炮) 白蒺藜当归(酒浸一宿,各半两)上为末,入前药拌匀,以汤浸蒸饼,捩去水,和药再杵极匀,丸如桐子大。

『常用便方』内科:治肚子臌胀便方系列

『常用便方』内科:治肚子臌胀便方系列

『常用便方』内科:治肚子臌胀便方系列治肚子臌胀便方膨胀,是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露为特征的病证,见于现代医学的肝硬变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肿瘤等病。

方1【组成】车前草30 克、大蒜20 克。

【用法】捣烂,贴脐上。

【主治】膨胀。

方2【组成】姜汁、葱汁、红糖120 克、炒二丑240 克。

【用法】二丑研为细未,同余药蒸,和为丸,每服9 克,糖水送。

【主治】血吸虫病之瞰胀。

方3【组成】花生油、大蒜。

【用法】油炒大蒜作菜吃。

边服2~3 月。

【主治】臌胀。

方4【组成】猫眼草77 根、黄酒250 克、鸡蛋7 个。

【用法】鸡蛋煮去壳,猫眼草放砂锅中加黄酒小火煮至酒尽。

随意食。

【主治】臌胀。

方5【组成】大蒜、葱各300 克。

【用法】砂锅内煮去渣,再浓缩成膏状,贴脐。

【主治】臌胀。

方6【组成】芒硝12 克、葱白10 根。

【用法】捣烂贴脐。

方7【组成】独头大蒜、米酒、黄酒。

【用法】以米酒7 份、黄酒3 份浸泡大蒜,蒸熟。

若夏季露1 夜,再温服,冬季则趁热服尽。

【主治】臌胀。

方8【组成】田螺4 个、大蒜5 个、车前子6 克。

【用法】共捣烂,贴脐。

【主治】臌胀。

方9【组成】元鱼500 克、独头大蒜200 克。

【用法】煮熟,勿放盐,食之。

【主治】臌胀。

方10【组成】鲤鱼1 条、茶叶。

【用法】茶叶填满鱼腹,水煮20 分钟,除掉茶叶渣,食之。

【主治】臌胀。

方11【组成】雄猪肚1 个,大蒜头120 克。

【用法】蒜装肚内,煮烂淡食。

【主治】膨胀。

方12【组成】白童子鸡1 只、大蒜。

【用法】鸡内杂去掉,塞入蒜,缝好。

蒸熟,淡食之。

【主治】臌胀。

方13【组成】鸡屎白500 克、黄酒8000 克。

【用法】腊月收鸡屎白,(或提前以肉骨头饲鸡)袋装浸酒中7 天,去渣澄清。

每次温服3 杯,1 日3 次。

方14【组成】3 年陈壶芦瓢1 个,糯米酒。

【用法】瓢子炭火烧热,入酒浸之,如此4 次。

【主治】臌胀。

方15【组成】冬瓜、独头蒜。

【肝硬化腹水、腹臌大坚硬:7首】

【肝硬化腹水、腹臌大坚硬:7首】

【肝硬化腹水、腹臌大坚硬:7首】臌胀是因腹部胀大如鼓而命名。

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黃,甚则腹水青筋暴露四肢不肿或微肿为特征。

多因酒食不节,情志所伤,感染血吸虫,劳欲过度,以积黄疸。

积聚失治,使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积淤于腹内而成。

主要见于西医的肝硬化腹水。

消臌利水汤【方剂】对坐草、白毛藤、白毛根、路路通各30克。

【用法】水煎服,连服10-20剂。

【功效】消臌利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腹臌大坚硬,起青筋,四肢瘦,行动气喘急,面容瘦削,脉弦,或弦细,舌色深红,胃纳不佳,心情郁闷不乐,欲名臌胀实证。

【来源】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魏长春验方。

化淤通气排水方【方剂】柴胡9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生牡蛎30克(先下),广郁金9克,川楝子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桔梗9克,紫菀9克,虫9克,椒目9克,葶苈子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功效】化淤软坚、通利三焦。

【主治】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胸胁胀满,其病多由气臌积渐而来,腹中水渍,转侧有声,鼓之则移动性浊音明显,下肢可见水肿、面色萎黄,小便短少,大便时干、脉细数。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印会河教授验方臌胀丸【方剂】苍术、白术各60克,川厚朴60克,炒枳实60克,旋覆花炭60克,煨三棱60克,煨莪术60克,醋炒鳖甲90克,绵茵陈120克,炒槐角60克,广陈皮60克,败酱草90克,赤、白芍各60克,红饭豆120克,昆布60克,海60克,核棉60克,于虫(土鳖)30个,干蝼蛄(土狗)30个,浦公英120克,紫花地丁120克。

【用法】共炒焦,研极细,另用皂矾120克,入500毫升醋中,加热熔化,再加入粟米1千克,拌匀、晒干,入锅内慢火炒成炭,待烟尽待冷,隔纸将粟米炭摊地上,约2小时,研极细末,再合入上药末中共研匀,后用白面粉750克,加醋与水各半,打成糊,和合为丸,如小豆大,晒干。

每次服30粒,饭前糖化开水送下,每日3次。

如服后胃中有嘈杂感,可只服20粒或10粒,待反应消失时,每日加服5粒,逐渐加至每次30粒,最多每次不超过40粒。

辨证录,臌胀门七则

辨证录,臌胀门七则

辨证录,臌胀门七则《辨证录》 > 卷之五臌胀门(七则)人有两足跗上先肿,渐渐肿胀至腹,按胀上如泥之可搏,小便不利,大便反结,此由土气之郁,非水肿也。

人生脾胃之气健旺,则土能克水,而水自灌注于经络,两不相碍也。

惟脾胃气虚,则土不能转输水精于上,而胃中之水积而不流,于是浸淫于表里、皮毛而无所不到也。

然而脾胃气虚,非脾胃之故也。

由于肾气之虚,则土无升腾之气,而土乃郁而不伸,力不能制水,使水来相侮,而脾胃之气愈虚也。

夫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肾气从阴则阖;阳太盛则水道大开,阴太盛则水道常闭;阳为肾中之火,而阴为肾中之寒也。

肾寒则脾胃亦寒,水畏热而不畏寒,此寒土之所以难制水也。

然则治水肿之法,乌可舍补肾之火,而他求蓄水之土哉。

虽然水势滔天,补火以生土,迂缓而难以决排;放水以全土,利便而易于蓄泄。

故补肾中之火,可治久病之水臌;泄脾胃中之水,实益初病之水胀也。

下体胀而上身未胀,正初起之病,宜急泄其水之为得。

方用泄水至神汤∶大麦须(二两)茯苓(一两)白术(二两)小赤豆(三钱)水煎服。

一剂而腹必雷鸣,泻水如注,再剂而水尽泄无遗,不必三剂也。

论理,牵牛、甘遂之方未尝不可用,但虑世人天禀日薄,而脾、胃、肾三经多虚,恐不胜药力之过迅,故改立此方,于补中泻水,正气无伤而邪水尽出之为妙。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胃之土,又能通脾胃之气。

则土之郁可解,土郁既解,力足以制水矣。

况大麦须能消无形之水,赤小豆能泄有形之湿,合而相济,自能化水,直出于膀胱,由尾闾之间尽泻而出也。

此症用冬瓜汤亦甚效。

冬瓜一个,煎水十碗。

另用白术(三两)车前子(五钱)肉桂(二钱)将冬瓜水煎汤二碗。

先用一碗,少顷又用一碗。

其水从大便而出,一剂而胀肿全消。

人有水肿既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此真水臌也,乃土气郁塞之甚故耳。

夫土本克水,何为反致水侮?盖土虚则崩,土崩则淤泥带水而流缓,于是日积月累,下焦阻滞,而水乃上泛。

脾胃之中原能藏水,然水过于多,则脾胃不能受,乃散布于经络皮肤矣。

祖传治臌胀验方“蛙鸡丸”

祖传治臌胀验方“蛙鸡丸”
,
适应 症 腻胀
:
用 法 禁 忌 每 日三 次 每 次 二 克 白开 水 送 服

,
禁 忌 烟酒 及 油腻 等物
,

方 药 察香
5
:
2
,
克 锻珍珠
1
.
,
1
,
粒 鸡 爪 皮烘 干
,
,
高 殿 行 老 中 医 用 此 祖传 验 方 治 疗 朦 胀 多 例 效 果 颇佳 堪称 方 小 而 力 宏 药 少 而 效佳
之 功 故 用 治便血 每 取 卓 效
, , 。
,
,
2
.
5


先 将青 蛙 剖 腹 取 出
, ,
肠 肚 再将 后 三 味药塞 入 青蛙腹腔 外 用 湿 纸 包
固 定 再用 薄 泥 士 薄糊 一 层 文 火焙 焦 ( 但 不 要 成 炭灰 )

研 面 水 泛 为 丸 备服
:


秘 方 嗅 灵 治疗 凛病
蒸 燕
祖 传治朦 胀 验方 蛙 鸡 丸
,


方 药 椿 白皮 1 5 克 自茅 根 3 0 克 马齿觅
10
,
:
,
,
克 神曲

,
15
克。Leabharlann 水 煎服,。
方剂 组 成 及 制 法 青蛙 一 只 砂 仁 2 0 克 黑
] 克 鸡矢 醛 白丑 0
, , ,
便 血虽有 寒热 虚实 之 分 但 临床所 见 属 热 者 居 多 本 方 配 伍 得 当 共 奏 清热 燥 湿 和 营 止 血
的 可 用 金 银 花 甘草等分 加冰片 适 量研末 撤

孙朝宗中医世家祖传秘方——?臌胀

孙朝宗中医世家祖传秘方——?臌胀

孙朝宗中医世家祖传秘方——臌胀徐某,男,55岁,农民,1967年4月12日初诊。

罹肝硬化腹水已两月,初由愤怒饮酒诱起,在当地治疗月余不愈,特来求诊。

刻诊:单腹胀大,绷急如鼓,青筋横绊,按之坚满,肝脾未能触及,面色黧黑,赤丝血缕显露。

精神萎靡不振,胸闷不欲饮食,食后胀益甚,下肢轻度浮肿,小便黄少,大便欠调。

舌苔薄白,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兼有结象。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初由肝气抑郁,克伐脾土,继而气滞血瘀,清浊相混,疏通无权,以致经络壅阻,形成臌胀。

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水,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方用逍遥散加味。

处方:柴胡6g,茵陈9g,炒枳壳15g,槟榔片12g,川厚朴6g,郁金9g,当归6g,赤芍9g,大腹皮15g,茯苓18g,泽泻2g,生大黄6g,车前子25g(包布)。

水煎2遍,每日分2次温服。

二诊:上方连服4剂,小便增多,大便下青灰色稀物2次。

肿热显消,肝脾已能触及,肝大,肋下3指,脾大,肋下4指,按之疼痛,方证相符,再以原方加鳖甲25g,鸡内金12g。

煎服法同上。

三至五诊:上方连服9剂,腹胀十减其七,胸闷好转,今遵《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之旨,宗上方踵步。

处方:柴胡3g,茵陈6g,炒枳壳12g,槟榔6g,川朴3g,郁金6g,当归12g,赤芍9g,红花6g,大腹皮12g,茯苓18g,泽泻12g,车前子(包布)、鳖甲各25g,鸡内金6g。

水煎服。

上方加减服20余剂后,诸症悉除而告愈。

该患者有家传水肿验方一首,据述:“此方传其祖父,不复再传,记得有鲫鱼与胡椒二物,不知其用法如何。

”孙鲁川先生度其方意遂嘱患者,用鲜鲫鱼2斤,去其鳞肚,每只鱼腹内放胡椒2粒(打破),用香油炸后,宽汤清炖,炖时加生姜67片,大茴香、食盐、白糖、味精各少许,其味馨香适口,每餐吃鱼喝汤,名为“鲫鱼胡椒汤”。

患者遵此法,于二诊后即相继服用。

实践证明,此方利水消肿效果良好,并无任何副作用,今予以介绍,仅供参考。

温某,男,39岁,农民,1967年9月5日初诊。

【《赵绍琴临证400法》臌胀五法】22

【《赵绍琴临证400法》臌胀五法】22

【《赵绍琴临证400法》臌胀五法】22二十二、臌胀五法臌胀是因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

《内经》认为:“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明·张景岳曾指出;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蛊”与“鼓”同)。

从其病因来分析,有因气、因血、因食、因虫、因水的区别,故而臌胀又有气臌、血臌、食臌、水臌等名。

这种病的诊断与治疗确有一定困难,应当细致检查处理。

(一)疏调气机,以退臌胀气臌腹部臌胀,叩之有鼓声,胸胁支胀且痛,胃纳不佳,食后腹胀,得嗳气或矢气则舒,小便少,苔白腻,脉弦滑,用疏调气机方法。

旋覆花10克(包)苏梗、子各6克杏仁10克白檀香3克紫降香3克半夏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砂仁3克(研冲)加减法:若早期体质尚可时,方中加少许活血之品,以调和气血。

若气郁且热,脉弦实有力者,方中可加行气利膈之品,以泄其标。

若血虚气弱时,当减疏气之味,酌情加用养血益气之品。

如确需疏展气机,可少用或暂用散气疏调之药,但不可多用、常用,防有耗散之弊。

(二)调气和血以祛其瘀,疏通络脉而除血臌臌胀日久,从气分入血分,腹大坚满,腹皮隐隐色紫,胁下有痞块,面色黧黑,舌瘦,质紫且干,有瘀斑,脉沉涩。

当以活血祛瘀为主,仿膈下逐瘀汤意。

旋覆花10克(包)片姜黄6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元胡粉2克(冲)炒五灵脂10克红花3克香附10克加减法:若正气不足时,不能单纯用破血化瘀之品,防其消耗正气,必须以养血为主,配合一些活血药物,以缓缓攻消。

若属气滞为主,一定先调气机,俟气调则血自活矣。

本证发病时日久而病情重,邪踞深而正气耗,不可急于求成而率投猛剂,应当重病轻投,久病缓治,可用丸剂、散剂、膏剂长服,适当配用汤剂,不能专赖汤剂以求速功。

(三)温化水湿,以退水臌水臌者,腹皮薄而色苍,筋现脐突,面色萎黄,小便少,畏寒,便溏,苔白腻,脉象沉濡且弱。

故治疗可用温化水湿为主,考虑苓桂术甘汤或实脾饮之类。

附子3克(先煎)干姜3克茯苓20克白术10克桂枝3克草果3克大腹皮6克木香6克加减法:若属寒湿较重,颜面及下肢浮肿者,可加益气温阳之品,附子可加至20克、干姜加至10克、肉桂子3克.炒川椒3克。

臌胀串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臌胀串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臌胀串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臌胀串这款方剂。

【处方】三棱3钱,莪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臌胀串这款方剂。

【处方】三棱3钱,莪术3钱,苍术3钱,青皮3钱,陈皮3钱,商陆2钱,泽泻2钱,甘遂2钱,木通2钱,赤茯苓2钱,胡椒2两,黑丑头末2两,桑皮5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要在五更服。

2-3夜3服,第1服,葱汤下;第2服,陈皮、桑皮汤下;第3服,射干汤下或姜汤下。

【摘录】《串雅补》卷二
通过以上对臌胀串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有没有副作用的讲解,相信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是更深的了。

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臌胀串。

生活常识分享。

臌胀(肝硬化腹水)验方秘方

臌胀(肝硬化腹水)验方秘方

臌胀(肝硬化腹水)验方秘方[通治方]王临轩:临证常用家传秘方肝回春片治疗早期肝硬化及各型肝炎,疗效颇佳。

醋制香附240克青矾120克黄芪360克红枣(去核,研末,制片时用,为400片量)360克将香附、青矾、黄芪混匀,分成8份,用草纸包好。

用塘边泥包裹(泥二指厚)草纸包置于泥内为丸,放暗处30天左右,每隔5~10川天翻检泥丸1次,发现开裂,及时用泥添补。

破泥丸,将药取出,除尽杂质,为末,与大枣泥混匀压片。

成人每日3次,每次2~4片,饭后服,小儿剂量酌减。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陈士锋:人有水肿既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肤如泥,此真水臌也。

方用决水汤。

车前子30克茯苓60克王不留行15克肉桂0.9克赤小豆9克水煎服。

1剂而小便如注不绝,2剂而肿胀尽消矣。

--《辨证奇闻》卷五李克绍:本人治腹水善用药性和平之腐泔猪胆方,效果甚好。

其方如下:鲜苦猪胆1个,豆腐浆1大碗,将豆腐浆加热后,搅人猪胆汁饮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朱良春:复肝丸,治早期肝硬化。

紫河车60克红参须60克地鳖虫60克炮甲片60克参三七60克片姜黄60克广郁金60克鸡内金60克共研细粉,水泛为丸。

每服3克,1日3次,食后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陈修园:田螺解胀敷脐方,治-切膨胀,肚饱发虚。

大田螺1个雄黄3克甘遂末3克麝香0.3克先将药末用田螺捣如泥,以麝置脐中,放药脐上,以物覆之,束好,待小便大通去之。

重者用此相兼,小便大通,病即解矣。

--《医学从众录》卷六[辨证方]1、寒证段英廉:治肝硬化腹水。

党参20克黄花15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远志10克桂枝10克知母20克黄芩l0克蒲公英l0克,五味子l0克生地35克公丁香l0克大枣 18个黑丑10克葶质子8克杏仁10克--《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2、虚证俞长荣:早期肝硬化,颇多病者无明显症状。

我采用西洋参30克、滇三七60克、鸡内金90克,研未混匀,分30包,每日服1包。

臌胀方主治肝腹水验方『仅供参考』...

臌胀方主治肝腹水验方『仅供参考』...

臌胀方主治肝腹水验方『仅供参考』...臌胀方主治肝腹水验方『仅供参考』组成:茵陈、黄芪,生(妙)白术、益母草、丹参、白花蛇舌草、仙鹤草、泽泻、白茅根,云苓、猪苓,莪术、土鳖、枳壳各。

功效:健脾益气、化瘀行水,清热利湿。

主治:肝硬化腹水。

主症:腹大胀满,脘腹痞胀,面色暗黑,面颊、颈胸部红点赤缕,腹部青筋怒胀,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苔腻,脉弦等。

用法:水煎内服(茵陈后下),每日1剂,日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临床运用:(1)针对本病的基本病机遣药组方治疗: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甚则青筋暴露为特征的疾病。

据文献资料和大量临床观察证实,其与肝硬化合并腹水非常类似。

中医学重在辨证施治,对病机的认识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

由于臌胀出现于病之晚期,病变复杂,症状体征多样,征候类型表现不一,所以应把握其基本病机。

笔者据长期临床体验,将其病机概括为肝脾肾功能失调,血瘀水停气滞。

外邪(疬气、酒毒、血吸虫感染等)侵袭为病因之一,虚中夹实为其病机特点,对此宜急则治其标,祛除水湿浊邪乃第一要务。

宗“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扶正宜以调皮为主,如芪术苓之用;祛邪,非仅指水湿浊邪,瘀血、气滞、湿热亦可致水液代谢障碍,故化瘀通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亦可收到利水之功,脾不为湿困则健,肝亦因脾运复健而得保养。

(2)注意用药宜忌:虽然臌胀病的治疗用药应当化瘀通脉,但某些破瘀逐血之品又非其所宜;本病病机为虚中夹实,故峻下逐水剂用之宜审慎,不可逞一时之快。

(3)随证加减:由于臌胀患者的病程阶段不同,个体体质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所以当针对具体症状予以加减,冀提高临床疗效。

如腹胀甚者加厚朴、大腹皮、焦山楂;发热者加柴胡、黄芩、青蒿;兼阴虚者加用鳖甲、麦冬、枸杞子、女贞子、沙参之类;衄血者加用旱莲草、蒲黄、水牛角粉;黄疸者加山栀、连翘等。

(4)臌胀之治,应斟酌起病的缓急、邪正盛衰以及水停、血瘀、气结、阴虚、湿热之主次,灵活加减用药,有望显著提高疗效。

治腹胀方(3首)1 三宜汤组成:广藿香...

治腹胀方(3首)1 三宜汤组成:广藿香...

治腹胀方(3首)1 三宜汤组成:广藿香...
治腹胀方(3首)
1 三宜汤
组成:
广藿香,广木香,厚朴、苏梗、苍术、茯苓,清半夏,前胡,生姜、黄芩
组成:
君药——藿香:芳香化浊、行气和中
臣药——苏梗、生姜:理气健胃消食;厚朴、广木香:行气宽中消胀;前胡、半夏:祛痰止咳;苍术、茯苓:燥湿健脾
佐使——黄芩:清热燥湿
共奏芳香化浊、宣肺祛痰之功。

可治积食便溏、积食便秘、积食咳嗽三证
2 解秽汤
组成:广木香,侧耳草,茵陈,通花根,鱼鳅串、水灯芯,石菖蒲,佛手,猪苓,炒小茴香,茯苓
方解:
广木香——行肠胃之滞气侧耳草——清热解毒、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茵陈——除湿清热退黄通花根——行气利水消食
鱼鳅串——除湿利水,消食积饱胀水灯芯——清心热、利小便
石菖蒲——芳香开窍、和中辟浊佛手——平肝胃气痛、化痰
猪苓、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安中小茴香——理气止痛、调中和胃
共奏消积健脾、理气止痛之功。

脘腹胀满、恶心、嗳气或矢气、食则胀甚、小便短赤、大便或溏或稀,脉细弦、舌苔白腻或黄腻。

3 排气排便汤
组成:党参、金银花,厚朴、枳壳、木香、陈皮、桃仁、赤芍、大黄,蒲公英
诸药合用,共奏改善气血运行、调整胃肠功能、促进康复、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控制感染等作用。

各类剖腹术后患者,证见术后腹胀痛、恶心呕吐、不能排气、排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消散(《摄生众妙方》卷六)【药物组成】蝼蝈1个(大者),大戟、芫花各6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好酒调服。

【功能】逐水消胀。

【主治】臌症。

【禁忌】忌房事、辛辣、油腻、湿热之物。

2.二丑夺命丹(《丹台玉案》卷五)【药物组成】木通、香附(醋炒)、大黄、草果(炒)、芫花、槟榔、泽泻(去毛)、红芽大戟、小牙皂、甘遂、黑丑(炒)、白块(生用)各15g,雷丸9g。

【制法】上为末,以白酒浆同米粉打糊为丸。

【用法】每次9g,白酒送服,泻三四次。

第二日服补脾丸药,第三日又服4.5g。

看行下何物,如血蛊血下,气蛊屁多,水蛊水多,食蛊粪多。

服此药,如胀不消,以陈壁土煎水服之,即消散矣。

【功能】行气破淤,逐水消胀。

【主治】气蛊,血蛊,大小便不通,面足浮肿,肚大青筋,咳喘气急,饮食不进。

【禁忌】忌盐、酱、发物、荤腥、房劳百日之外。

3.十鼓通症散(《摄生众妙方》卷六)【药物组成】大戟、甘遂、麻黄、乌梅、葫芦巴、葶苈、芫花、黑牵牛、细辛、汉防己、槟榔、海蛤、陈皮、桑皮。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3~9g,五更用生姜汤调服。

【功能】逐水消肿。

【主治】气鼓、食鼓、热鼓、风鼓、劳鼓、湿鼓、虫鼓、血鼓、疳鼓、胸腹肿胀并四肢肿者。

【禁忌】忌食盐、醋、酱一百日。

不忌再发难治。

4.七圣君子散(《袖珍方》卷三引《烟霞圣效方》)【药物组成】白樟柳根、葛根、桑白皮、甘遂、葶苈子、槟榔、牵牛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9g,病重服21g,煎绿豆汤调下。

【功能】行气逐水,破积消臌。

【主治】水臌、食臌、虫臌。

【禁忌】忌生硬、油腻、荤腥、盐、酱、面、鱼、肉一切发病之物。

5.人参白术汤(《杏苑生春》卷六)【药物组成】人参、白术各4.5g,当归、白芍药、橘皮、茯苓各3g,川芎2.4g,黄连0.9g,厚朴1.2g,生甘草0.6g。

【制法】上?咀。

水煎,去滓。

【用法】空心温服。

【功能】益气养血,清热化湿。

【主治】病久气血俱虚,手足瘦而腹大如鼓。

6.三生萝卜(《仙拈集》卷一)【药物组成】水萝卜1枚。

【制法】周围钻7孔,人巴豆7粒,入土种之。

待其结子,取子又种。

待萝卜成,仍钻7孔,入巴豆7粒,再种。

如此三次。

至第四次将开花时,连根拔起,阴干,收净瓷器内。

【用法】遇臌胀者,取1枚捶碎,煎汤服之。

重者2枚即愈。

【功能】逐水消胀。

【主治】臌胀。

7.千金散(《惠直堂方》卷二)【药物组成】千金子(取白仁,去油)30g,枳实(炒)、青皮(炒)、陈皮、香附、山楂肉、木香、砂仁、云术(土炒)各15g,沉香9g。

【制法】上药除千金子外为末,称1.5g,千金子霜2.4g,加生蜜调和为丸。

【用法】每次3g,五更用淡姜汤送服,天明利三四次,不甚泻,一日一次,连服七日为止;如人虚,二日一服,病浅者三五日能愈。

【功能】破气消胀。

【主治】一切臌胀。

【禁忌】忌食生冷、油腻、煎炒、糟、面、盐、醋等物二个月,终身忌食团鱼、河豚、骡马、母猪、牛肉、王瓜、南瓜、荞麦,犯之立复。

8.木香甘遂散(《医学启蒙》卷四)【药物组成】木香、甘遂、白牵牛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6g,米汤调服。

【功能】行气逐水。

【主治】单腹胀。

9.七转丹(《良朋汇集》卷二)【药物组成】木香、槟榔、大黄、使君子、锡灰、白豆蔻、雷丸各等分。

【制法】用水400Ml,连须葱5根,煎取320ml,去滓。

【用法】夏、秋、春天露一宿,次日五鼓将药汤煮汤,去滓,温服;冬月煎去,出滓温服。

【功能】理气杀虫,攻积通便。

【主治】水蛊、虫臌,噎膈,心腹胀满,五积六聚。

10.木香塌气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医垒元戎》)【药物组成】木香、胡椒各6g,郁李仁12g,蝎尾、槟榔各15g,枳实、白牵牛各30g。

【制法】上为细末,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10-15丸,陈皮或生姜汤送服。

【功能】温中行气,逐水消胀。

【主治】单腹胀。

11.五子十皮汤(《丹台玉案》卷五)【药物组成】茯苓皮、草果皮、牡丹皮、生姜皮、大腹皮、地骨皮、木瓜皮、木通皮、五加皮各3g,甘草皮1.5g,大腹子、车前子、葶苈子、紫苏子、菟丝子各3.6g。

【制法】加灯心30茎,水煎,去滓。

【用法】空心温服。

【功能】理气健脾,利水消胀。

【主治】一切蛊胀,气虚中满,单腹胀。

12.分消汤(《万病回春》卷三)【药物组成】苍术(米泔浸,炒)、白术(去芦)、陈皮、厚朴(姜汁炒)、枳实(麸炒)各3g,砂仁2.1g,木香0.9g,香附、猪苓、泽泻、大腹皮各2.4g,茯苓3g。

【制法】加生姜1片,灯草l团,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健脾行气。

化湿利水。

【主治】鼓胀,或周身浮肿者。

【辩证加减】气急,加沉香,肿胀,加萝卜子;胁痛面黑,是气鼓,加青皮,去白术;胁满、小肠胀痛,身上有血丝缕,是血鼓,加当归、芍药、红花、牡丹皮,去白术、茯苓;嗳气泛酸,饱闷腹胀,是食鼓,加山楂、神曲、麦芽、萝卜子,去白术、茯苓;恶寒,手足厥冷,泻出清水,是水鼓,加官桂;胸腹胀满,有块如鼓者,是痞散成鼓,加山楂、神曲、半夏、青皮、归尾、玄胡、鳖甲,去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13.水蛭丸(《古今医统》卷三十二引《仁斋直指》)【药物组成】三棱(炮)、莪术(炮)、干漆(炒烟尽)、牛膝(酒洗)、虻虫(糯米炒)、琥珀、肉桂、硇砂、水蛭(石灰炒赤色)、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10丸,空心用温酒或童便送服。

【功能】破淤消症。

【主治】血蛊气蛊,腹硬如石。

14.冬瓜汤(《辨证录》卷五)【药物组成】冬瓜1个(煎水3L),白术90g,车前子15g,肉桂6g。

【制法】上药用冬瓜水煎汤600ml。

【用法】先服300ml,少顷再服300ml。

其水从大便而出。

【功能】健脾燥湿,温阳利水。

【主治】臌胀。

15.白雪糕(《鲁府禁方》卷二)【药物组成】干山药60g,人参60g,茯苓60g,莲肉60g,芡实60g,神曲(炒)30g,麦芽(炒)30g,大米380g,糯米250g,白砂糖500g。

【制法】上为末,蒸糕。

【用法】当饮食之。

【功能】健脾消食。

【主治】臌胀。

16.打虫丸(《医略六书》卷二十三)【药物组成】槟榔45g,木香30g,芜荑90g,雷丸90g,枳实45g(炒),青皮45g(炒),泽泻45g,鹤虱60g,使君90g。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

【用法】每次9g。

寒湿生虫,开口花椒汤送服;湿热生虫,东向楝根皮汤送服。

【功能】杀虫消臌。

【主治】虫臌,脉缓滑者。

17.四炒丸(《赤水玄珠》卷五)【药物组成】木香、槟榔各45g(二味锉如芡实大,四制:一份用莱菔子30g同炒深黄色,去莱菔子不用;一份用干漆30g炒烟尽,去漆;一份用茴香30g炒深黄色,去茴香;一份用莪术30g炒黄色,去术)。

【制法】上药只留木香、槟榔为末,以四味同炒药煎汤,打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每次70~80丸,米饮送服。

【功能】行气消淤。

【主治】年高人鼓胀,独只腹胀,肢体如柴。

18.白茯苓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药物组成】白茯苓、泽泻各60g,郁李仁6g。

【制法】上?咀,作一服。

用水250ml,煎至125ml,去滓。

【用法】不拘时候常服,从少至多服,或煎得澄清液,加生姜自然汁在内,和面或做粥饭,顿食。

五七日后,觉胀下,再加以白术散。

【功能】利水消肿。

【主治】蛊胀;水肿。

19.舟车丸(《袖珍方》卷三引《太平圣惠方》)【药物组成】甘遂、大戟(醋炒)、芜花(醋炒)各30g,大黄60g,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去白)各15g,牵牛(头末)120g,轻粉3g。

【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30~50丸,临卧用温开水送服。

以利为度。

【功能】峻下逐水。

【主治】水肿水胀,二便秘塞。

20.回春健脾丹(《石室秘录》卷一)【药物组成】人参3g,茯苓15g,薏仁30g,山药12g,陈皮1.5g,白芥子3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内服。

【功能】补气健脾,利湿消胀。

【主治】臌胀。

【禁忌】忌食盐一月。

21.回鹘五神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八)【药物组成】芫花独根、木香、青木香、商陆(白者,洗净)、乌臼根(取黄土内一寸深,用皮)各等分。

【制法】晒干为末。

【用法】每次6g,弱人用4.5g,临卧用腊酒调服。

至寅、卯时利下水气,辰时以白粥补之,若病浅三日一服,病深隔日一服。

【功能】行气逐水。

【主治】水气臌胀。

22.夺命方丹(《普济方》卷一九四)【药物组成】麝香4.5g,大黄(生用)15g,黑牵牛15g,甘遂6g,泽泻15g,香附子6g【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3g,用白樟柳根汁7.5ml,无灰酒75ml,调药末顿热,空心服之。

年龄在六十岁以上与十五岁以下者,只可服半贴。

大便取下恶物为效。

【功能】行气逐水,化淤消胀。

【主治】气蛊、劳蛊、血蛊、筋蛊、水蛊。

【禁忌】服此药后三日内不可食鱼腥、盐、酱、湿面、发气等物。

23.决流汤(《傅青主男女科》)【药物组成】黑丑6g,甘遂6g,肉桂30g,车前子30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逐水消肿。

【主治】水臌。

满身皆肿,按之如泥。

【禁宜】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忌食盐三个月。

24.守病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五)【药物组成】朱砂、雄黄、硼砂、轻粉、巴豆霜各15g,硇砂、乳香各15g。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法】每次服一粒。

【功能】杀虫攻毒,逐水消积。

【主治】多年积胀。

25.芫花丸(《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药物组成】芫花15g(醋拌,炒令干),川大黄30g(锉碎,微砂),甜葶苈15g(隔纸炒令紫色),甘遂15g(煨令微黄),黄芩30g,白术30g。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5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水送服。

【功能】逐水消胀。

【主治】心腹膨胀,肠胃秘结,喘促,不欲饮食。

26.牡丹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药物组成】牡丹皮45g,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1枚,槟榔(锉)、桑根白皮(锉)各60g,鳖甲(去裙襴,醋炙,锉)36g,大黄(锉,炒)30g,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郁李仁(汤浸,去皮、尖)、枳壳(去瓤,麸炒)各45g。

【制法】上为粗末。

每次15g,以水225ml,加生姜4g(切),煎至180ml,去滓。

【用法】空腹时温服,半小时后再服。

【功能】破血逐淤,攻积利水。

【主治】臌胀。

27.利水煎(《仙拈集》卷一)【药物组成】陈皮、木通、腹皮茯苓各3g,车前、前仁各9g,茵陈4.5g,槟榔2.4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行气化滞,利水消肿。

【主治】腹胀,水肿。

【禁忌】忌盐,食淡。

28.沉香广圣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二引《医林方》)【药物组成】木通、大戟、商陆各15g,芫花(醋浸一宿,炒)15g,甘遂6g(面煨)。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6g,空心以蜜水调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