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学校德育教育初探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初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已经落后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必须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与探索。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变说教为“体验、内化”说到思想品德教学,就让人们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与说教没有差别。

呆板的“照本宣科”,严肃的说教,只能让学生感到厌倦,一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因此受到学生的抵触。

这样的课堂是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

“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新型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个人的情感、感觉、信息和意图对学习的作用。

正如人本主义学习观所指出的,在学习情景中应该是学生中心和过程定向,学习应该包括新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个人化,即信息的个人感悟、体验、内化。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在过程中逐步去“感知、体验和内化”。

新课改下的政治品德课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摆脱思想品德课中各类教条,让学生把课本与社会、与人生相联系,学会运用和实践,很大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转变理念,变说教为学生的感悟体念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地“内化”德育思想,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互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原动力,在思想品德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就为乐学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

但是,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持久,抽象思维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激趣教学方法,做到形象、生动、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时 代 发 展 ,立 足 实 际 , 以为 历 史 负 责 期抓 、时时抓的内容 。
的高 度和态 度 ,切实做 好德 育工作。
下 面谈 谈个 人 的经验 和 认识 。 牢 固树立 德 育为先 的意识 ,

族学生 良好的道德 因素 ,实现以人感 三 制定德 育合 理 目标 ,注重教 人 、 以人 育 人 的教 育 效 果 。这也 是 促 育实效性 进 民族 大 团结 、共进 步 的必 然要 求 。 目标 是 行 动 的 指 南 。 学校 制定 合 六 加 强 师德 师风 建 设 ,提 高 教 理 的教育 目标是提 高教育实效性的基 师整体 素质 础 ,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教师是教育 的关键 ,这已是 不容 置疑 的共识。教育是培育人 的复杂工
约着 德 育工 作科 学发 展 。 德 教 育 、法 制 教 育 、心 理健 康 教 育 等 党 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 “ 把立德树 领 域 的 有效 贯 通 : 二 是 注重 各 学 科 的
没有标准的模式或答案。少数 民族地 区的学 生或多 或少有点 儿 民族色 彩, 有些不 良的民族 习惯、民族意识和 民
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终极 目标 ,即德育 确普通学生 ( 或优能生)该做到什 么、 的根 本任 务是提 高学生 的综合素 质,
特 别 是 提 高 政 治 素 养 、 道 德 品质 、 思 想 意 识 、 品德 素 质 、 心 理 素 质 : 三是 要 以科学 发展观 指导学 校德育 工作 ,
这 要 求 教 师 要 立 德 ,立 正 德 。 目前 , 部 分教 师 由于 受 拜 金 主 义 、享 乐 主 义 等 不 良社 会 风 气 的影 响 ,出现 不 认 真
特殊 学生 ( 潜能生)该做 到什 么。只

如何开展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

如何开展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以德治国”是我国既定的大政方针之一。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卓有成效地落实道德教育,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一项重大的课题。

对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德育不是万能的,但也绝不是无所作为的。

一个社会需要具有道德意识的公民,而德育就肩负着扶植社会良知的教育责任。

如今社会上屡禁不止的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造假、贩假、腐败等等问题冲击着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德育教学本身容易流于形式,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是社会上热什么,学校里就讲什么,德育教学缺乏整体思路,效果也不好。

一、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1、有所不为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

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

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包括:(1)个人交往(2)自由支配时间(3)日常生活的范式(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2、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

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

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

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

浅谈民族地区德育教育

浅谈民族地区德育教育

浅谈民族地区德育教育【摘要】一个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就有多高的思想境界;要想杜绝本地区诸多不良社会现象,就必须从思想、品德上抓起;有用人才的塑造,必须从娃娃的品德抓起。

所以针对本地区当前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品德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怎样培养民族地区道德价值观;德育在校园中如何开展;良好的品德培养。

【关键词】塑造重要性道德价值观判定布拖县沙洛乡地处凉山州彝族聚居区,本地区彝族阿都文化昌盛。

因长期遗留下来的不良风俗习惯,造成本地区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滞后,特殊社会环境造就等、靠、要等依赖思想。

在农村非正常情况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下,尝试在安全、品德、心里健康、毒品、艾滋病、流行性疾病等的预防教育方面进行教育方式改革,形成诸多困难。

一个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就有多高的思想境界;要想杜绝本地区诸多不良社会现象,就必须从思想、品德上抓起;有用人才的塑造,必须从娃娃的品德抓起。

所以针对本地区当前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品德教育: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1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德育的意义是什么呢?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

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校园是德育教育的摇篮,所以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德育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向标。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

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德育工作
F I A z H A N ・ X U E S H U z o N G H E N G
小学 德育工 作是 对学 生系统进 行 思想品德教育 的必修课程 , 其 主 旨为提 高学 生道德认识 、 培养道德 情感 、 指 导 道德行为 ,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发展 、 良 好行为养成意义重大。 思想品德课 的重 要性毋庸置疑 , 然而教学所 能达到的效 果一直以来却备受争议。 通过 日常教学
高 尚的师 德是立 校之本 ,办校 之 节 日、 纪念 日相结合 , 坚持每周 一 的升 能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 广 大教师要 魂。教师是学生学会做人 的引导者 。 学 旗仪式和 国旗下讲 话制度。 在清明节通 努力 做到严 而有信 、 严而 有法 、 严而 有 校坚持对教师进行“ 练 师能 、 塑师表 、 修 过去烈 士陵 园扫墓 ,进行 继承 革命 传 恒 、 严而有度 。 师德 、 铸 师魂 ” 的教育 , 使 其牢 固树 立 统 、 立志成才 、 报效祖国的教育 , 以建 党
( 四) 坚持赏识教育与严格教育相结 合。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 激发 学习兴趣 ,
大兴 赏识教育 、 成功教育 之风 , 发现 学
三、 丰 富活 动 载体 , 坚持“ 七个 结 是各种教育产生实效 的动力源泉 , 通过
合”
( 一) 坚持传统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 生 的闪光点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 增 合。将革命传 统教育与重大节 日、 传 统 强 自信心 。在推行赏识教育的同时 , 不
良好 习惯进行评价 。 通过每周召开一次

加强组织领导 。 完善管理机制
( 一) 德育体制 网络化 、 系统化 。形
成从校长到最基层班级的纵 向联系与政 教处 、 团队组织 、 班 主任 、 学科教师之 间 系。 一是构建支部书记总体抓 , 分管校长

学校德育教育研究初探

学校德育教育研究初探

学校德育教育研究初探摘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只有了解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误区与不足,才能把德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学校德育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误区;强化方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德育工作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德育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已被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

我们只有加强德育研究才能了解目前德育工作的误区与不足,把德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1学校德育工作的误区1)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受限制。

目前,有这样的一种状况,那就是各级学校领导强调“德育为首”,而行动上却是“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厚此薄彼,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品格的培养。

2)德育内容空泛、陈旧,不适应经济飞速发展新形势下的要求,可操作性不强,作用不大。

3)德育目标过于理想,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道德认知水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公德教育。

4)德育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一直以来,我国学校往往以德育课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科目化、课程化,把德育等同于知识科学教育,把德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般传授给学生,熟不知灌输式生硬的说教如同隔靴搔痒,作用不大。

2 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化方法2.1加强基础建设,规范学校管理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全员管理,发动全校师生都参与到德育管理中来,不仅校长、班主任要管德育,全体教职员工也要管德育,学生自己也要进行自我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2)全程管理,就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时时处处有人管理,而不是阵风式的管理。

3)分层次管理,就是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对象都应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通过管理方法的改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浅谈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浅谈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Ab t a t sr c :Dr e y t e f v r b e n t n lp lc o r a l e eo ig v c t n d c t n,t e o d r o a in d c to n mi o t i n b h a o a l ai a o iy f rg e t d v l p n o a i a e u ai v o y ol o he s c n ay v c t a e u a in i n r y ol i aesh se c u trdan r a a n o n e e e a o e e o me t r fd v l p n .W e mu t a e alme r st mp e n h r le u a in r lt d t h a iu h r ce it s s t k  ̄u o i lme tt e mo a d c to e a e ot ev ro sc a a trs c l e i o e s c n a y v a in c o lsu e t 0 a o c l v t i h—q a i k l u ae t f rp mo i g s c a n c n mi e e o me t n mi o i ft e o d r o t a s h o t d n s 8 s t u t ae h g h c ol i u l y s i f ltl n so o t o i a d e o o c d v lp n n rt t l n l i y
让西部地区的学生有 了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 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涌进了职业学校 , 各地的中职学
校迎 来 了发展 的春 天 。但 随之也 给 这些学 校带 来很 多新 的问题 。 现在 进人 中职学 校 的 中职 生 大 多是 中考 的失 意 者或 者 是 在 社 会 上 “ ” 混 了一 段 时 间 的 闲散 青年 。 他们 到 中职学校 来学 习 , 主要 有 这 几 种 原 因 : 是 家 长 害怕 他 们 在 社 会 “ ” 一 混 出事 , 迫他 们 到 学 校来 逼 “ 关脚 ” 二是 自己不 想过 早 到社会 上 去打 工 , 早受 “ ” 先 到学 校 来 混 一段 时 间 ; 是对 中职 学校 开 ; 过 苦 , 三 设 的一些专 业抱 着可 以到校 玩 的心态 来读 书 ; 四是 随大 流 , 到 有 同学 或朋 友 到职 中来 了 , 看 自己也 跟着 来, 目标不 明确 ; 五是 有 比较 明确 的 目标 , 真正 想通过 学 习掌 握 一技之 长 , 以便 于今 后 的发 展来读 书 。那 么在 前 四种 同学 的身上 我们 会经 常看 到这 些 现象 : 厌学 , 有 目标 , 天无 所 事 事 , 前 途不 在乎 ; 会 没 整 对 社

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学思路 , 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更加具
有实 效 。
4 . 忽 视道 德实 践 体验 。 在 教育 实践 中我们 经 常会 发现 , 某些 中学 生 在道 德认 识 与实 际行 动 上有 很大 的反 差 。他 们 有着对真善美的真诚 向往, 却没有 良好 的行为习惯 ; 他们期 待建 立 和谐 规范 的班 级 秩序 ,却 不愿 接受 班 级规 章制 度 的 约束 ; 他们认同诚信价值理念 , 却考试作弊、 心 口不一、 弄虚 作假 ; 他们有成就学业的美好愿望 , 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
惯, 成 为 具 有 高 尚道 德情 操 的人 , 必 须 从身 边 做起 , 从 一 点 滴 做起 。 教 师应 在平 时细 心观 察学 生 的一 言一行 , 对于他 们的言行及时给予表扬与纠正 。 其次 , 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 育活 动 , 让 学生 在 良好 的氛 围 中成 长 。 对 于社 会转 型 时期独 生子女 、 单亲家庭 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体来说 , 德育活动还


1 . “ 重智 轻 德 ” 的社 会 家庭 教育 观 念 。 家庭 教育 、 学校 教 育、 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 在 中华民族传统教育 体系中, 学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 而社会 和家 庭 , 尤 其是 家庭 则 承担 了道 德 教育 的 主要 内容 。然 而 , 在社 会 发展 正处 于转 型期 的当代 中 国 ,拜 金 主义 、享 乐 主 义 、利己主义等不 良意识 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市 场经济的发展, 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 导致家庭教育以过去 的道德教育为核心变成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日后考上名牌 大学 , 找到 一份 好工 作 , 最 终 出人 头地 。
【 探索与实践 】

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

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

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多民族地区,那里的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和习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多来自少数民族家庭,他们的文化和习俗与汉族学生不同,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习俗。

只有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在学校中,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节、民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文化,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和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和习惯,对待学生要尊重其个性和民族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生的特长,理解其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活。

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不断丰富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校中心态更加积极,逐渐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来。

三、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在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是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需要与学业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拓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使学生在全面素质上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家长与学校携手育人,共同关心和教育学生。

学校要积极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让家长更加关心学生的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

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

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德育工作更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与汉族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需要更加细心和周到。

为了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是影响他们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可能对家庭和族群的重视程度更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家庭和民族情感的引导和培养。

还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和传统节日,对于这些文化和宗教活动,我们应该尊重并予以支持和理解。

二、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德育工作需要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引导。

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参与并支持家庭教育工作,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家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管理。

学校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氛围。

可以引入社会志愿者、学校辅导员等力量,积极开展学生家访活动,增强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尤为重要。

德育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测试和咨询,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可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调适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需求,并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四、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道德困境和行为挑战,学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德育考察教育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德育考察教育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德育考察教育管理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德育考察教育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挑战。

本文将就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德育考察教育管理进行论述,探讨其重要性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考察教育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考察教育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通过德育考察教育,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德育考察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责任,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的热爱与尊重,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考察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考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考察教育管理的挑战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考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着一些挑战:1. 文化差异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德育考察教育管理需要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教育内容的准确传达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 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缺乏专业化的德育考察教育师资队伍。

这就需要相应地加强师资培养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为德育考察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3. 资源分配不均。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德育考察教育的投入和条件有限。

在管理中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和公平分配,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能够享受到公平而全面的德育考察教育。

三、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考察教育管理的相关措施为了有效管理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考察教育,以下是相关措施的建议: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德育课堂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初探

在德育课堂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初探

在德育课堂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初探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通过宣传舆论的影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全疆小康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符合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对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防止和粉碎敌对势力的渗透及分裂阴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借助德育学科优势,恰当地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长期以来,国家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保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

但客观地说,学生们对一些政策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如和同学们关系密切的选拔人才时对民考汉同学的优惠政策,有些同学不太理解就出现一些负面现象,居住在民族地区的汉族同学认为不公平,把民族同学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上也不愿意帮助,而民族同学则认为国家有优惠政策,自己有退路,而在学习上不积极努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在八年级“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政策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项不同民族同学间的对话“同学,我想对你说……”一、借助德育学科优势,恰当地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长期以来,国家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保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

但客观地说,学生们对一些政策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如和同学们关系密切的选拔人才时对民考汉同学的优惠政策,有些同学不太理解就出现一些负面现象,居住在民族地区的汉族同学认为不公平,把民族同学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上也不愿意帮助,而民族同学则认为国家有优惠政策,自己有退路,而在学习上不积极努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在八年级“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政策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项不同民族同学间的对话“同学,我想对你说……”对话时,一名汉族同学义愤填膺的说:“我认为祖国妈妈太偏心了,我们和少数民族同学一样在新疆生活,同一位老师给我们上课,中考时却要给他们多加50分,我觉得这对我不公平”。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初探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初探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初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初探“德”,人之品行也。

古往今来,许多能人智士都以高尚的品行,创立了一番丰功伟绩。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和科学技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德为行之先”高素质的人才必需首先具备高素质的品行。

小学德育就其任务来说,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者在培育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上肩负特殊的使命,创新人才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方向。

故在新形势下,德育为先已是势在必行,而民族地区的小学德育以一种独特的境况,势必遭到冲击,如何使民族地区小学德育闯出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是摆在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一、民族地区现状促使小学德育必需拥有创新意识民族地区地处老、少、边、穷,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

基础教育因为受地域、历史等因素制约发展缓慢,加之师源、生源、财源和见闻都对比匮乏,使思想意识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状态已使民族地区教育比发达地区滞后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要改变这种状况,思想素质的提高,道德意识的增强和行动习惯的形成,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而要使一个民族求发展,必需从孩子抓起,“思想是灵魂,灵魂发生动机,动机发生行动”,一个人有了好的思想品德作为基础,才会激发其行动向正确放下发展。

而如今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拂着西部山川,吹进了藏家羌寨。

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又给贫瘠的土地带来了丰厚的前提,资金的倾斜,众方的支助,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无限的但愿,乘着这股春风,再加上民族地区本身所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土生土长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拥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内容,如:红军长征遗址,雪山草地的回想,藏家羌寨的风情,九寨黄龙的风光等等也为其创设了优越的流动教育场景。

“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要兴旺,教育必发展,教育要发展,德育必先行。

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探析

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探析

知识文库 第15期83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探析马海勇德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构件,具有丰富内涵,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民族地区中学相对特殊的文化环境,决定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体现时代精神。

搞好中学德育工作,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强化学校内部德育工作机制,使学生按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使得中学德育教育存在很大问题,成为目前民族地区学校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总人口为13.4万余人,有藏、汉、回、撒拉、蒙古族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

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更应该重视起来,让德育和智育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学校中得到成长。

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我县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德育教育的方式,帮助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民族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民族学校忽视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够全面,不够认真仔细。

中国传统的硬式教育,使得老师最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智育成绩,学生的德育成绩忽略不计,而且学校的关注重点在于学校的升学率。

因此,为了迎合社会发展要求,学校和老师更加重视学生智育教育,从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使得相适应的德育教育设施缺乏,甚至是取消了中学生的德育课程,最终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严重偏差,不利于学生正确思想形成。

1.2家庭教育的缺乏民族中学校德育教育落后的问题很大一方面原因出现在币家庭教育中。

一方面,由于家长科学文化素养差,思想文化素质过低,致使他们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了,也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德育的偏差,从而增加了德育教育难度。

浅谈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

浅谈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

浅谈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浅谈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引言: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着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培养特色师德,成为了我们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取得的成就及意义1.师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特色的师德教育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使之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2.民族团结的推动:师德教育在民族地区,更加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团结和互相尊重,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师德教育的关键不仅在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识,更在于塑造教师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

二、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的困境及挑战1.地理条件限制:民族地区分布广泛,交通不便,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给民族师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文化差异困扰:不同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为教师带来了跨文化教育问题。

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传统习俗可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符,给师德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

3.知识结构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专业知识结构不平衡,使得师德教育无法全面开展。

三、构建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的路径和途径1.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明确师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专业培训和提升: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教育变革和文化交融。

3.树立榜样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树立好的榜样,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奉献,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师德。

4.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在师德教育中要注意平衡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既要尊重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师德教育对民族地区的意义1.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师德教育是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只有民族团结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地区学校德育教育初探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是,近年来,隔代教育问题的出现(子女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给学校的德育教育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和新的问题,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有本性,在这种新形式下,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日益成为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拿来教育学生,这就需要整体构建具有民族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所谓民族化,就是在德育内容上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先进德育规范教育人、规范人、提高人。

传统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古代道德文化是现代道德文化的源头;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的开发与转化。

本着“古代存在,现代需要”及批判继承、整体优化、针对实效、知行统一等系列原则,确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德目: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这18条德目,内容实在,目标明确,有利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养成良好的文明道德习惯。

下面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谈谈我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具体认识和做法。

(一)爱国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永远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块之所以收效小,主要因素是模式单一,内容大而空洞,方式不符合当今青少年的成长特点。

于是乎有些教育工作者大呼,现在的学生毫无爱国、爱民族的意识,真是这样吗?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是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时刻,我组织了七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发射过程,当宣布发射成功时,学生都欢呼、鼓掌。

而后,我问大家在飞船升空时刻的心理感受,“我特别的兴奋和激动!”“我真担心它会爆炸!”“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长大也要当航天员!”……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论着,无人无动于衷。

我感到很欣慰,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国的情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都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这是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把它们唤醒或让它们显现出来,落到实处。

如何唤醒学生的爱国情结,并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第一,要明确爱国不仅要经常挂在嘴上,更是要放在心中的。

爱国主义作为人类一种崇高的情感,理应根植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尤其是生长在我们这个伟大国度的人们。

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广大肥沃的土地给了我们衣食之源,奇峦叠翠的山脉为我们贮存了大量的矿藏,这里江河纵横,湖泽棋布,漫长的海岸线又方便我们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

我们生长在一个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十多个民族的大家庭里。

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著名的丝绸之路,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横贯南北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还有不计其数万古流芳的文化瑰宝……“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在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要明确爱国是具体的,是要付诸行动的。

长期以来,我们总将爱国主义口号化、空洞化,导致学生不知爱什么才叫爱国,不知怎么做才叫爱国。

其实爱国主义内容是很具体的,爱我们的历史,爱我们的现在;爱我们的山川河流,爱我们的一草一木;爱我们的文化,爱我们的传统……总之,只要爱祖国的一切,就叫爱国。

果能如此,也就不会出现年轻人“哈韩”、“哈日”、西化等不良倾向了。

当然,我们说的爱国并不等于排外,大胆地、有扬弃地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这正是一个伟大民族所该有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同时,爱国是要付诸行动的。

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我们要教导他们高高兴兴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学习,把个人的奋斗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三要明确爱国主义教育要因时因地制宜,长抓不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素材其实许多,比如上文提到的“神六”升空的时事教育,以及其他能唤起我们爱国情感的时事政治、体育经济等方面的大事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唤醒和熏陶。

学校教育中的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里都蕴含着诸多爱国主义的素材,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到爱国离他们很近,是很实在的东西。

(二)爱家对社会来说,家庭是一个细胞;而对个人来说,家庭是生活的庇护所;对孩子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是德育发展启蒙的摇篮。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

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就指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是家庭,孩子对母亲的爱,进而发展到对兄弟姐妹、邻人的爱,这就是道德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由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自然关系所提示的。

”在平常的教育当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沉淀着太多的亲情。

作为的孩子,目睹父母在经济不甚宽裕的条件下含辛茹苦地培养自己,也许他们没有太多感激的语言,但他们对家对亲人的热爱溢于言表,我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心灵深处感恩回报的情感在日积月累。

一个学生若能在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若能在父母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苦能在与父母的情感中学会了理解、宽容和感恩,那么学校德育工作将会水到渠成。

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教育学生爱普通而温馨的家,爱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时下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学生的家有名无实。

学生父母虽然离异得少,但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的占了60%以上,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家庭教育残缺甚至没有。

当家庭教育只是以父母寄回家的钱的形式出现时,学校德育乃至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面临巨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心理失衡、价值错位的令人堪忧的现状。

一方面我们呼吁家庭给予孩子多一点精神道德上的食粮;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工作要做得更多更细,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爱校学校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实践道德行为的主要环境。

它是以人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为基础,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代理机构。

学校德育是根据现在与未来的社会需要,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塑造活动。

它集中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

要让学生在学校这一良好的德育场所受到教育,前提是让学生热爱学校。

首先,要让学生爱学习。

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学习知识,学会做人。

如果学生不爱学习,那就可能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甚至是违法乱纪。

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即指学习课本知识,更指在学校生活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

要让学生热爱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主面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学习对自己以后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爱学习。

尤其是对那些在文化课方面后进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长、兴趣,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其次,要让学生热爱老师。

当然,学生热爱老师的前提是老师要值得爱,老师是爱学生的。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好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脚都是一本教材,他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会对学生意志品质、思想情操、道德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超俗的独创性都会像春风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

教师除了师德崇高,作风过硬能影响和感染学生外,关键是教师要爱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个宏大的世界,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你的付出学生会感受得到,并也发自内心地爱你。

再次,要让学生热爱集体。

学生总是某一班的学生,某所学校的学生。

培养学生集体观念,是让学生今后能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保证。

学生的集体观念,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感受得到,这不是教育工作者所能灌输的。

所以学校要多开展些集体性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并为集体的利益而奋斗。

这样就会减少或杜绝那些偏集体甚至反集体的思想和行为发生。

大量事实证明,学校之所以会有一些学生违规乱纪,无所事事而生事,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灵那块阵地没有了学习,没有了老师,没有了集体。

我们如果占据他们的心灵,那邪恶的东西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四)爱人爱人包括爱自己和爱他人,爱人表达了人类对自身的深切关怀这一崇高的人本思想。

今天的学校德育应当熔合这一时代精神,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的道德情操。

爱自己的第一要素是珍爱自己的生命,要有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

有一个健康的生命,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让学生珍爱生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树立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不伤害自己,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尽可能保护自己。

爱自己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射出无限的光芒,躲在温室里,碌碌终生,虚度年华,这样再长久的生命又有何价值?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不屈的信念。

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兴盛结合起来,并有为之努力奋斗的恒心和毅力。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易,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德育工作中适时地用榜样的力量,情境的感染,先贤的论断对学生不断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感染和熏陶。

爱自己也许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和接受,但要想让学生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人,这需要一定的胸襟和境界。

先贤们早有号召,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和《礼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不诠释着人应该有仁爱之心,宽以待人,即使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我们也该向着这一目标努力,最起码不能心存邪恶,损人害人。

若能人人心中都装着宽容和仁爱,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一)愉快教育法。

就是针对中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心理特点,采用“唱一支歌,朗诵一首诗,讲一个故事,做一场游戏,听一段录音,搞一次竞赛,开展一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还可以设计小品,如召开“爱国爱民”的主题班会时,可唱一支歌,如国歌;再听一段关于爱国的配乐故事,如吉鸿昌的故事;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

(二)榜样示范法。

主要采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的方式。

说一说,即说一说古人是怎么做的;看一看,看看身边的老师和先进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想一想,即想想从古人,从老师和同学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怎样以他们做榜样立德践言。

(三)情感激励法。

中小学生情感丰富,认识事物往往从好恶出发,他们喜欢听动人的故事,喜欢唱优美的歌,他们的道德认识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此作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情感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