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初中物理9上--《5.3 等效电路》word教案 (1)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欧姆定律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欧姆定律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教学目标思考与讨论:在维修爷爷的收音机时,小聪发现收音机中有一只10欧的电阻坏了,可小聪手笔边只有几只5欧的定值电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路的等效电阻1.实验:测R1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
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答:用伏安法测电阻。
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放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逄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 =5欧、R2 = 10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
如课本图5-3-2所示。
进行实验: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
②测出R1 (5欧)和R2(10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
③将R1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
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
讨论实验数据,得出:R = R1 + R2, R′= R1 + R3。
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
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
结合R1、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5-3-4)讲解。
理性探究: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I=U/R∴ U=IR U1=I1R1 U2=I2R2又∵串联电路U=U1+U2∴IR=I1R1 +I2R2而串联电路I=I1=I2∴ R=R1+R2实验和理性推导都证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如两个电阻串联,则R=R1+R2。
® 几个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 1串联,则R=nR13.理论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
你对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有怎样的猜想?图示分析: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由图可知:®几个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优选)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
3.等效电路学点 电路的等效电阻(1)定值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其作用可用一个电阻R 来代替,如图5-3-1所示,则将R 称为R 1和R 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
思考:问题1: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 等效电阻 。
问题2: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 1、R 2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R 与R 1、R 2的关系为:R =R 1+R 2。
解:设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U 1,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U 2,电阻R 1、R 2两端的总电压为U ,电阻R 1、R 2的总电阻为R 总,由于电阻R 1、R 2串联,故流过电阻R 1、R 2的电流相等,设为I , 因为I =UR,所以U 1=I 1R 1=IR 1,U 2=I 2R 2=IR 2,U =IR , 因为U = U 1+U 2 ,即IR =I 1R 1+I 2R 2=IR 1+IR 2,所以R = R 1+R 2 。
问题3: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表达式: R =R 1+R 2+…+R n 。
若是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等效电阻R 与R 0的关系为: R =nR 0 。
若串联的各分电阻中有一个电阻变大,则等效电阻也 变大 。
(2)“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若如图5-3-3甲所示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中的效果与图乙所示一个电阻接入电路的效果相同,则将R 称为R 1和R 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思考:问题1:请你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推导出R 与R 1、R 2的关系式。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I 1=U 1R 1 ,I 2=U 2R 2; 电阻R 上的电流为:I =U R。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 = I 1+I 2 得: U R = U 1R 1+U 2R 2。
又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U =U 1=U 2, 所以1R = 1R 1+1R 2。
九年级物理上册5.3等效电路学案新版教科版【word版】.doc
公式: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
1、导线要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
2、连接前注意
:不能把电池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自学检查
课后自我评价:。
目标反思
等效电路
3.等效电路
—欧姆定律应用之二
九年级物理第五章3.等效电路授课人:
上课时间: _月_日__班学生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了解等效电阻、电路
2、推导并认识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特电
3、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能运用等效法看问题,运用等效法将问题简化。
自学备注
学法指津
通过认真看书,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推导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特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另外还有。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粗细相同的同种材料导体,长度越长,电阻。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长度相同的同种材料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
二、串联电路中电阻特点
而串联电路I=I1=I2,所以R=R1+R2
实验和理性推导都证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中电阻特点
并联导体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所以并联的等效电阻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
分析:
根据欧姆定律
请推导:
小结: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公式: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
1、
串联导体相当于增长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 第3节 等效电路》教案3 (新版)教科版
第5章第3节等效电路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欧姆定律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欧姆定律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电路的等效电阻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等效电路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思考与讨论:在维修爷爷的收音机时,小聪发现收音机中有一只10欧的电阻坏了,可小聪手笔边只有几只5欧的定值电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路的等效电阻1.实验:测R1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
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答:用伏安法测电阻。
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放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逄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 =5欧、R2 = 10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
如课本图5-3-2所示。
进行实验: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
②测出R1 (5欧)和R2(10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
③将R1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
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
讨论实验数据,得出:R = R1 + R2, R′= R1 + R3。
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
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
结合R1、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5-3-4)讲解。
理性探究: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I=U/R∴ U=IR U1=I1R1 U2=I2R2又∵串联电路U=U1+U2∴IR=I1R1 +I2R2而串联电路I=I1=I2∴ R=R1+R2实验和理性推导都证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如两个电阻串联,则R=R1+R2。
® 几个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 1串联,则R=nR13.理论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
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
3.等效电路学点电路的等效电阻(1)定值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其作用可用一个电阻R来代替,如图5-3-1所示,则将R称为R 1和R 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
思考:问题1: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 等效电阻 。
问题2: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 1、R 2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R 与R 1、R 2的关系为:R =R 1+R 2。
解:设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U 1,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U 2,电阻R 1、R 2两端的总电压为U ,电阻R 1、R 2的总电阻为R 总,由于电阻R 1、R 2串联,故流过电阻R 1、R 2的电流相等,设为I , 因为I =UR,所以U 1=I 1R 1=IR 1,U 2=I 2R 2=IR 2,U =IR , 因为U = U 1+U 2 ,即IR =I 1R 1+I 2R 2=IR 1+IR 2,所以R = R 1+R 2 。
问题3: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表达式: R =R 1+R 2+…+R n 。
若是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等效电阻R 与R 0的关系为: R =nR 0 。
若串联的各分电阻中有一个电阻变大,则等效电阻也 变大 。
(2)“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若如图5-3-3甲所示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中的效果与图乙所示一个电阻接入电路的效果相同,则将R 称为R 1和R 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思考:问题1:请你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推导出R 与R 1、R 2的关系式。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I 1=U 1R 1 ,I 2=U 2R 2; 电阻R 上的电流为:I =U R。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 = I 1+I 2 得: U R = U 1R 1+U 2R 2。
又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U =U 1=U 2, 所以1R = 1R 1+1R 2。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3等效电路教案教科版
3.等效电路教材本节课要修业生能依据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色,经过实验、理解读论推导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剖析解决电路问题。
本节课需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质电学识题的思路和方法,计算过程需要要点重申。
教课知识与技①稳固串连与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色;②能依据欧姆定目标能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色,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③掌握欧姆定律在串连、并联电路中的应用;④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①经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育学生疏法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答电学识题的优秀习惯;②依据实验现象领会“等效电阻”的含义,认识等效的研究方法。
感情、态度①体验研究的快乐及科学方法的魅力;②学习科学家坚毅与价值观不拔,勇于研究真谛、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要点要点:①理解等效电路及串连、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规律和计算公式;②难点正确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进行规范计算。
难点:①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猜想和公式推导;②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课本节拟采纳猜想、实验和理论证明相联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实验法和理建议论推导法并举,不单能够使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认识更充分一些,并且能使学生对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的理解更深刻一些。
①关于理论推导法,应先明确两点:一是串连、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色;二是对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要从一个导体扩展到几个导体(或某段电路)。
计算串连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时,常出现一个“总”字,对“总”字不可以纯真谛解为总和,而是“总取代”,即“等效”性,用等效看法办理问题常使复杂电路变为简单电路。
②让学生从理论上推导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公式,并练习串连、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有关计算。
③让学生认识串连起分压作用,并联起分流作用。
学点电路的等效电阻( 1)定值电阻R1和 R2串连后接在电源上,其作用可用一个电阻R来取代,如图5- 3-1 所示,则将R称为 R1和 R2串连后的等效电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3 等效电路
第3节等效电路第1课时二、进行新课。
约为15Ω,揭开白纸,发现是5Ω和10Ω的电阻串联,说明:15Ω的一个电阻和5Ω、10Ω的两个电阻串联起来的效果是相同的,即它们是等效的。
由此提出等效电阻的概念: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等效电阻。
2.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分析电路的等效电阻。
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看看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用符号表示上述实验结论的数量关系。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5Ω和10Ω的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为15Ω。
用公式表示为:R=R1+R2.(1)理性探究: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理论推导:下面以两个电阻的串联为例,推导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
设电阻R1与R2串联时,等效电阻或总电阻为R,画电路图(可参考教材第80页图5-3-3)。
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U=U1+U2根据欧姆定律:U=IR等效 U1=IR1U2=IR2∴ IR等效= IR1+ IR2即:R等效= R1+ R2〔2〕实验和理论推导都证明: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理解导体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关系。
〔3〕拓展分析。
1〕如果有n个电阻串联,则R等效= R1+ R2+R3+···+R n。
2〕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1串联,则R=nR1〔4〕想一想:为什么串联电路的电阻有这样的特点呢?串联导体相当于增长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的等效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
〔5〕课堂练习如下图,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为18V,电路的总电阻为Ω,电路中的电流为A,R1两端的电压为V;R2两端的电压为V。
三、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你对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有怎样的猜测?图示分析: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由图可知:几个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理性探究:推导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I=U/R I1=U1/R1I2=U2/R2而且并联电路I=I1+I2∴U/R=U1/R1+U2/R2又∵并联电路U=U1=U2∴1/R=1/R1+1/R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九年级物理上册 5.3 等效电路导学案1(新版)教科版
第三节等效电路第1课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学习目标】1、理解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2、理解等效电阻的定义3、会运用串联电路特点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学习重难点】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关系的运用。
【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等效电阻)几个电阻连接起来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这个电阻就是那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也称为总电阻),那些电阻就叫做分电阻。
2、(串联总电阻)在材料、横截面积、温度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 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
在串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R1与R2,则此电路的总电阻为。
模块二合作探究一、电阻的串联1、理论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设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1和R2,设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为R总。
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U.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由欧姆定律可知,U= ,U1= ,U2=从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分段电压的关系:U=,得IR总= + .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 = ,所以R总=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 n)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总=这表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2、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串联电阻公式3、说明:①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
②若把n 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则由R= R1 +R2+…+R n得R总= ;若已知总电压和总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知R总= ;③由R=R1+R2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随其中一个分电阻阻值的增大而,随其中一个分电阻阻值的减小而;④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U1:U2= ,这说明: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比。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特点:2、电压特点:3、电阻特点:模块三形成提升【例1】如图所示,电阻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它们的总电阻是100Ω,已知R2=60Ω。
初中物理:等效电路教案设计4篇(教科版)
《等效电路》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
2.会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
3.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等效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的快乐及科学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电阻的阻值的方法——伏安法。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维修爷爷的收音机时,小聪发现收音机中有一只100Ω的电阻坏了,可小聪手边只有几只50Ω的定值电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二、进行新课1.知识准备,复习提问。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2.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问题:现在我们手中有5Ω和10Ω的电阻,能否组合一下得到15Ω的电阻呢?(2)分析电路的等效电阻。
演示:将两电阻串联接到电压U的电路两端,电流表示数为I,如教材图5-3-2所示。
用欧姆定律计算出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用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代替R1、R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
显然,对电路中电流而言,该电阻产生的效果跟前面两个电阻产生的效果相同。
让学生回忆合力的知识,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让学生明确只有“等效”才能相互“代替”。
教师小结:两次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是完全相同的,这说明定值电阻R在电路中产生的效果与电阻R1和R2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称电阻R是两个串联电阻R1和R2的等效电阻或总电阻,同时也可称串联电阻R1和R2是电阻R的等效电阻或分电阻。
电路的等效电阻: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
九年级物理上册5.3等效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3节等效电路(4)理性探究: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①教师介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方法,我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去验证假设,但也可以用理论推导得出结论。
②理论推导:利用教材图5-3-3引导学生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
参考:下面以两个电阻的串联为例,推导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
设电阻R 1与R 2串联时,等效电阻或总电阻为R ,画电路图(可参考教材第80页图5-3-3)。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 (1)I 1=I 2=I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2)U =U 1+U 2所以,用(2)式除以(1)式可得(3)U I =U 1I +U 2I由欧姆定律变形后的公式,将(3)式写为(4)式,即(4)R =R 1+R 2实验和理论推导都证明: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理解导体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关系。
3.拓展分析。
结合教材图5-3-4,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认识电阻的串联就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而增大了导体的电阻值,所以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
4.例题: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 1=8Ω,R 2=4Ω,串联后接于24V 的电源上,则R 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V ?你还能求出电路中哪些物理量?解析:欧姆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是对同一个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不同导体或不同电路中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解: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图5-3-1所示:因为两个电阻串联,所以总电阻为: R =R 1+R 2=8Ω+4Ω=12Ω;测电阻的能力,也为学生认识串联电阻奠定基础。
总体解题指导思想——由图可知两个电阻R 1、R 2串联,则整个电路可以分为三部分:R 1一部分,R 2一部分,总电阻一部分;由欧姆定律可知对应每一部分电路都有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所以一共包含9个量,已知3个量,所以可以再求出其他6个量。
教科版九年级5.3等效电路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5.3等效电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等效电路”。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等效电路的概念及其意义;2. 电阻的串并联及其等效电阻的计算;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能运用等效电路分析实际电路问题;2. 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及其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3. 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方法,能运用等效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等效电路的概念及其应用,电阻的串并联及其等效电阻的计算,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难点: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以及等效电路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路仿真软件,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等电子元件。
学具:电路仿真软件,笔记本电脑,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分布情况。
2. 概念讲解:介绍等效电路的概念,解释等效电路在分析实际电路问题中的重要性。
3. 电阻的串并联:讲解电阻的串并联原理,引导学生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并验证串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
4.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讲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并验证等效变换后的电路行为。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等效电路分析实际电路问题,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解题。
6.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7. 板书设计:板书等效电路的定义、电阻的串并联计算公式、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公式等关键知识点。
8.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综合性的作业题,让学生运用等效电路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六、作业设计V|R1||[ R2 ]||I答案:将电路中的电压源与电流源进行等效变换,即将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电流源的电流等于电压源的电压除以电阻R1和R2的总和。
5-3等效电路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
5.3 等效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了解等效电路的电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等效电阻和等效电路的探究过程,学习等效的物理方法。
(2)推导出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3)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的快乐及科学方法的魅力。
(2)从已有的科学规律出发,通过数学公式的逻辑推导和图形结合的方法获得新的科学知识。
(3)发展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理解等效电路。
2.难点: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猜想和推导。
【教学资源】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四名或五名学生一套仪器(干电池2节、开关、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2.教师演示器材:镇流器、干电池6节、电阻模型。
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课件播放等。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本教学设计的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好地把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教学中按两条线索进行展开:(1)教师教学线索。
围绕本节的中心“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展开,流程如下:(2)学生活动线索。
具体流程如下:2.本节课从学生的角度看,通过触电实验引入新课,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为学生的科学探究作好铺垫。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观察归纳—得出结论”即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自主性的学习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展示和交流实践成果,培养出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
3.从教师的角度看,今后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整节课始终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教师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
将等效替代法贯穿于实验探究、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各环节,比较有效地实现了希望中的教学目标。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3等效电路教案 (新版)教科版
3.等效电路学点电路的等效电阻(1)定值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其作用可用一个电阻R 来代替,如图5-3-1所示,则将R 称为R 1和R 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
思考:问题1: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 等效电阻 。
问题2: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 1、R 2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R 与R 1、R 2的关系为:R =R 1+R 2。
解:设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U 1,电阻R 2两端的电压为U 2,电阻R 1、R 2两端的总电压为U ,电阻R 1、R 2的总电阻为R 总,由于电阻R 1、R 2串联,故流过电阻R 1、R 2的电流相等,设为I , 因为I =U R,所以U 1=I 1R 1=IR 1,U 2=I 2R 2=IR 2,U =IR , 因为U = U 1+U 2 ,即IR =I 1R 1+I 2R 2=IR 1+IR 2,所以R = R 1+R 2 。
问题3: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表达式: R =R 1+R 2+…+R n 。
若是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等效电阻R 与R 0的关系为: R =nR 0 。
若串联的各分电阻中有一个电阻变大,则等效电阻也 变大 。
(2)“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若如图5-3-3甲所示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中的效果与图乙所示一个电阻接入电路的效果相同,则将R 称为R 1和R 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思考:问题1:请你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推导出R 与R 1、R 2的关系式。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I 1=U 1R 1 ,I 2=U 2R 2; 电阻R 上的电流为:I =U R。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 = I 1+I 2 得: U R = U 1R 1+U 2R 2。
又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U =U 1=U 2, 所以1R = 1R 1+1R 2。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等效电路教案
《等效电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了解等效电阻、电路。
2.过程与方法探究等效电阻和等效电路,体会转换法及理性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的快乐及科学方法的魅力,学会用等效替代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串、并联电阻的特点,理解等效电路。
【教学难点】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猜想和推导。
【仪器材料】5Ω、10Ω、15Ω的电阻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知识回顾电路电流电压电阻串联并联欧姆定律表达式及应用知识新授1.教师提出如何测出串联的两个电阻的阻值?2.学生动手测量串联的两个电阻的阻值。
3.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观察电表示数是否变化。
4.等效电路: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等效电阻。
把复杂的电路转化成简单的电路,这个简单的电路叫复杂电路的等效电路。
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动手操作读出电表示数再次读电表示数理解“等效替代”等效电阻等效电路二、理性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1.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进行理论推导。
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与各分电阻的数量关系。
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做适当指导。
2. .教师代写不同推导方法。
学生回忆过去知识,理论推导串联电路电阻关系。
一名学生板前展示学生说过程【教学反馈】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之后,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理解等效电路,会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能运用等效法看问题,运用等效法将问题简化,突出重点。
为了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接受,我利用TRACEBook制作了.tgk 格式白板课件,白板课件中的背景和图形可以无数次的随意拖拽,任意组合,课堂教学的随机性,灵活性更强。
更方便教学内容的随时调整,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第3节等效电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思考与讨论:在维修爷爷的收音机时,小聪发现收音机中有一只10欧的电阻坏了,可小聪手笔边只有几只5欧的定值电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讲述:
电路的等效电阻: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等效电阻。
(也就是总电阻)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几个导体串联后的等效电阻可能等于它们的电阻之和。
复习: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是什么?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U/R
2.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电路图是怎样的?
答:原理是欧姆定律(R=U/I);
电路图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用R=U/I计算出R1、R2串联的总电阻R的值。
理性探究: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 I=U/R
∴ U=IR U1=I1R1 U2=I2R2
又∵串联电路U=U1+U2
∴IR=I1R1 +I2R2
而串联电路I=I1=I2
∴ R=R1+R2
实验和理性推导都证明: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如两个电阻串联,则R=R1+R2。
® 几个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 1串联,则R=nR1
你对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有怎样的猜想?
图示分析: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由图可知:
® 几个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理性探究:推导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 ∵I=U/R I1=U1/R1 I2=U2/R2
® 而且并联电路I=I1+I2
∴U/R=U1/R1+U2/R2
又∵并联电路U=U1=U2
∴ 1/R=1/R1+1/R2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 如两个电阻并联,则 1/R=1/R1+1/R2。
®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 1并联,则R=R1 / n
归纳小结:
®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如两个电阻串联,则R=R1+R2
® 几个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如两个电阻并联,则 1/R=1/R1+1/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