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系统测量指南

合集下载

DVB测试方法

DVB测试方法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测试初探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DVB前端系统测试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南京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测试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案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信号电平、调制误差率(MER)、信噪比(SNR)、误码率、噪声余量与等效噪声劣化、MPEG-2 码流分析、图象质量客观评价、模拟测试。

一、引言数字有线电视的测量手段在原先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如数字系统要求对传输错误率进行测量, 传输错误率通常用比特误码率来表示。

另外还有一些参数:信号电平、调制误码率、噪声余量、信噪比等等。

这些参数的测量不同于模拟系统中的测量。

数字有线电视从前端系统组成来说,包括卫星接收机、编码器、复用器、加扰器、QAM调制器、网络管理系统。

前端测试包括以下测试项目:传输性能测试、MPEG-2码流分析、图象质量客观评价、模拟测试。

二、系统性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信号电平、调制误差率(MER)、信噪比(SNR)、误码率和噪声余量与等效噪声劣化的测试。

1、信号电平数字信号的电平测量与模拟信号的电平测量的不同。

对有线数字电视来说,信号电平就是指有效带宽内射频或中频信号的平均功率电平。

测试采用频谱测试仪。

还可以用采用Tektronix DDS200 ,R&S EFA ,HP 8594Q 。

测试步骤1)连接系统,校准仪器,做好测试准备,确保阻抗匹配;2)调节频谱仪中心频率到被测频道,选择合适的扫宽和电平显示,使频谱仪能够显示整个频道;3)设定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RSBW为30kHz,视频带宽VBW为1kHz;4)以dBuV或dBmW测量频道中心附近平顶包络的电平LM;5)在频谱上找出比LM低3dB的2个频率,取这两个频率差作为频道带宽CHBW;6)用以下公式计算信号电平:LS=LM+10lg(CHBW / RSBW)+K测试说明:校准系数K 由频谱仪厂家提供,对典型频谱仪,K 在1.7dB 左右.如果频谱仪可以以dB/HZ 来显示电平,则不需要校准系数K.由于实际测得的值是C+N 的值.因此要求频道外所显示的噪声电平至少比频道内的最大电平低15dB,才可以忽略噪声的贡献.否则应当根据校准曲线来修正。

DVB系统测量

DVB系统测量
TR101-290: DVB 系统测量标准。
在数字电视码流分析里TR 101-290 定义的三个优先级,是码流监测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这三个优先级的监测,可以检验被监测的码流源自否符合MPEG-2 和DVB标准。
根据DVB最新的TR101290测试标准将DVB/MPEG-2 TS流的测试错误指示分为3个等级,
(6)CAT 错误:TS 包头中的加密控制段不为 0,但却没有相应的 PID 为 0x0001 的条件接收表 CAT,或在 PID 为 0x0001 的包中发现非 CAT 表。CAT 表将指出授权管理信息 EMM包的 PID并控制接收机的正确接收,如果 CAT表不正确,就不能正确接收。
SDT 标识错误或传输超时,会导致解码器无法正确显示信道节目的信息。
EIT 标识错误或传输超时,会导致解码器无法正确显示每套节目的相关服务信息。
(2)CRC 错误:在 PSI和 SI的各种表中出现循环冗余检测码 CRC 出错,说明这些表中的信息有错,这时不再从出现错误的表中得出其他错误信息
(3)PCR 间隔错误:PCR 用于恢复接收端解码本地的 27 MHz 系统时钟,如果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PCR 不连续发送时间一次超过 100 ms 或 PCR 整个发送间隔超过 40 ms,则导致接收端时钟抖动或者漂移,影响画面显示时间。
第一等级是可正确解码所必须的几个参数;
第二等级是达到同步后可连续工作必须的参数和需要周期监测的参数;
第三等级是依赖于应用的几个参数
第一级共6种错误,包括:同步丢失错误、同步字节错误、PAT 错误、连续计数错误、PMT错误及PID错误。
(1)传送码流同步丢失:连续检测到连续 5 个正常同步视为同步,连续检测到 2 个以上不正确同步则为同步丢失错误。传输流失去同步,标志着传输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数据丢失,直接影响解码后的画面的质量。

DVB指标和指标测试方法

DVB指标和指标测试方法

DVB指标和指标测试⽅法DQA/R&D 郴州市⾼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标准(设计检验技术标准)DQA/R&D.06-101–1DVB硬件指标、检测规范——Hardware Check List2006-12-15 发布 2005-12-15实施郴州市⾼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前⾔产品⼤批量的⽣产条件下,为保证品质,减少不良品和满⾜客户需求,需要从多⽅⾯因素考虑。

⽬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在检测测试上有些⽅⾯还是凭经验或边探索边改进的⽅式,有些指标没有标准的量化来有效的对其产品进⾏定性的检测,给⽣产和维修带来不便,同时也使得产品或多或少存在些品质的隐患。

为了产品的更完善,进⼀步提⾼公司知名度,现对公司研制的DVB 系列产品进⾏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在设计上综合考虑其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适⽤性;以及对产品的硬件提供标准的、规范的、合理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法。

所以DQA部拟定《DVB硬件指标与指标检测⽅法》。

本标准对⼀些通⽤的、常⽤的、重要的⾳视频指标进⾏了相关解说,对有些指标检测阐述了测试⽅法,也对⼀些相关的术语提供了定义和说明。

本标准重点阐述了可靠性⽅⾯知识,从可靠性的三个⽅⾯(定义、测试、增长、)对可靠性的基本知识作了⼀些介绍。

同时对可靠性的较常⽤指标、项⽬及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也有相关介绍。

希望本标准为完善、提⾼产品设计,检测产品性能有所帮助。

本标准还不够完整,后续将其补充完善。

本标准有不⾜或错误之处、不合符公司实际现状的、恳请⼤家批评指准!本标准是DQA/R&D 06.101《硬件指标与检测规范》的⼀个组成部分,还有另⼀个组成部分《C波段、KU 波段指标和指标检测规范》。

DQA/R&D 06.101《DVB指标和指标检测规范》包括以下部分:第1部分: DVB指标检验规范第2部分: DVB指标测试⽅法第3部分: DVB相关的术语、定义本标准是《硬件指标与检测规范》第1部分,从产品的⼀致性、可靠性、稳定性⽅⾯对产品设计提出要求。

监测监管理论考试题A卷

监测监管理论考试题A卷

2023年(第28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预选赛(XXX 赛区)监测监管专业试题A 卷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 安全播出指的是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的节目完整、 和 。

2. 在调频广播中,最大频偏为 。

3.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采样、 、 。

4.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中,其载波方式支持单载波和多载波模式两种模式,在多载波模式时,其子载波数量C= 。

5. 以太网的帧长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一般最大的帧长是 字节,最小的帧长是 字节。

6. IPSec 协议的子协议包括 协议和 协议,其中协议能够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服务。

7. 以太网物理地址(MAC )长度为 位。

8. 5. ISO /OSI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它把通信过程分为 层。

9. 拒绝服务攻击(DoS )指攻击者通过网络节点、 或 ,致使合法用户无法得到正常服务响应的网络攻击行为。

10. 信息安全的实质是保护信息的安全属性,即机密性、完整性、 、和 和 。

11. 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系统由 、 、业务管理层和综合展示层组成。

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域音频基准测量电平应为( )。

A. 0dBFS B. -20 dBFS C. 0dBu D. 4dBu2. 无线电技术中,把音频信号(或其他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无线电波的过程叫作( )。

A. 调频B. 调相C. 调幅D. 调制3. 在卫星通信中,接收系统的参数G/T 通常表示的含意是( )。

A 、接收系统的放大倍数 B 、接收系统的品质因素 C 、天线增益 D 、信噪比4. MPEG-2 TS 的包长度是固定的,其中包头占( )字节。

A. 1B. 4C. 8D. 325. 根据TR101 290 DVB 系统测量指南,以下错误中不属于码流一级错误的是( )。

A. TS 同步丢失B.PAT 表错误C.PID 错误D. PCR 错误6. 为保证节目正常播出,规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输出TS 流传输抖动范围为( )。

采用DVB-C标准的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采用DVB-C标准的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中国有线电视》2009(03)C H I N AD I G I T A L C A B L ET V·数字电视·中图分类号:T N949.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09)03-0247-03采用D V B-C标准的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测量方法◆王 宁(太原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摘 要:随着国内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指标测量逐渐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国内外标准中有些参数和测量方法也没有完全统一,有些项目还在研究中,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些测量方法和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测量方法;系统指标T h e Me a s u r e m e n t Me t h o dA p p l i e dD V B-CS t a n d a r do f C a b l e D i g i t a l T e l e v i s i o n S y s t e m◆W A N GN i n g(T a i y u a n C A T VN e t w o r k C o.,L t d,S h a n x i T a i y u a n03002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W i t h t h e s p r e a d o f d i g i t a l C A T V,t h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c a b l e d i g i t a l t e l e v i s i o n s y s t e mh a v eb ec o m e a n e c e s s a r y i s s u e t o b ed i s c u s se d.A l t h o u g h s o m e p a r a m e t e r s 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m e t h o d s a r e s t i l l b e i n gr e s e a r c h e d,t h e r e a r e n o c r i t e r i a i n t h e s e p r o j e c t s,n o m a t t e r a t h o m e o r a b r o a d.T h i s t e x t g i v e s u s s o m e s u g-g e s t i o n s o n t h e m e a s u r e m e t h o d,b a s e d o n t h e p r a c t i c e i n t h e w o r k s i t u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d i g i t a l C A T V;m e a s u r e m e n t m e t h o d;s y s t e mi n d i c a t o r s 有线数字电视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好的优点,可以传输更多数量的节目,为用户提供比模拟有线电视系统更可靠的服务。

精选数字电视显示设备性能的测量方法

精选数字电视显示设备性能的测量方法

(2)按观看的光学方式 a、直视式显示器 CRT显示器、PDP显示器、LCD显示器、OLED显示器、 SED显示器、 LED显示器 等。 b、投影式显示器 - 前投影式显示器,包括有: LCD 投影显示器、LCOS投影显示器 DLP投影显示器 - 背投影式显示器,包括有: LCD 背投影显示器、LCOS背投影显示器 DLP背投影显示正在制定的标准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测量方法 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GB/Txxxxx-xxxx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信号规范 GB/Txxxxx-xxxx 数字电视标准码流分析仪技术规范 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数字视频接口技术规范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规范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接收机测量方法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音视频同步性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亮度与色差信号时间差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xxxxx-xxxx 数字电视机道分离测量方法GB/Txxxxx-xxxx 地面数字电视调谐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xxxxx-xxxx 数字电视机道分离技术规范
4、数字电视接收显示设备SJ/T 11157-1998 广播电视接收机测量方法 第2部分:伴音通道电性能测量 一般测量和单声道测量方法SJ/T 11335-2006《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SJ/T 11334-2006《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SJ/T 11338-2006《数字电视液晶背投影显示器通用规范》SJ/T 11339-2006《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SJ/T 11340-2006《液晶前投影机通用规范》SJ/T 11341-2006《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通用规SJ/T 11342-2006《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通用规范》SJ/T 11343-2006《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SJ/T 11344-2006《数字电视液晶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SJ/T 11345-2006《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测量方法》SJ/T 11346-2006《电子投影机测量方法》SJ/T 11347-2006《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SJ/T 11348-2006《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DVB简介以及检验标准

DVB简介以及检验标准

DVB简介:DVB组织是一个来自33个国家、230个组织参加的国际机构,国家广电总局广科院于1999年4月13日作为协会会员加入了DVB组织。

同时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也是欧洲数字视频广播标准,主要的标准包括了卫星电视DVB-S(satellite)、电缆电视DVB-C(cable)、地面广播普通电视的DVB-T(Terrestrial)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广播与传输。

RF射频端子RF射频端子是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原意为无线电射频(Radio Frequency)。

它是目前家庭有线电视采用的接口模式。

RF 的成像原理是将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相混合编码后,输出然后在显示设备内部进行一系列分离/ 解码的过程输出成像。

由于步骤繁琐且音视频混合编码会互相干扰,所以它的输出质量也是最差的。

RF通常有固定式和可调式,固定式是指频道等参数固定,如3频道或4频道,或3/4频道手动可调,或其它特定的固定频道。

可调式是指频道和其它参数可以通过软件设定,通常在21CH到69CH之间任意设定,频率是471.25MHz (21CH)到855.25MHz(69CH),每频道相差8MHz.输出制式也可以设置为PAL-G/I/K 或NTSC M等。

复合视频接口:Composite Video Broadcast Signal 复合电视广播信号复合视频接口采用RCA接口,RCA接口是目前电视设备上应用最广泛的接口,几乎每台电视上都提供了此类接口,用于音视频输入。

虽然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

DVB 视频测试指南

DVB 视频测试指南

DVB 视频性能指标测试操作指引一.使用仪器:Tektronix VM700T 视频分析仪二.测试前准备:1. 确认被测机器是否为 PAL 制,如果不是,先设置为PAL 制。

再将VIDEO 输出端连接到VM700T 的A 输入端。

2. 按下“PICTURE”, VM700T 屏幕上就会显示PAL 制的视频图象,此时按下Wavefrom,调节旋钮可设定线数,各测试项的线数见测试表格。

三.测试信号选择:在I盘音视频测试流中选择。

四.测试项目与方法:Ⅰ.复合视频(CVBS)1. White Level(白电平)A. 播放 CBAR100.TS。

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Level Meter”。

C. 按下“Menu”键,在屏幕下方菜单中间选中“Measure Position”,再在屏幕下方菜单中间分别选中“Pos.(a)….”和“Pos.(b)….”调节光标,当a 光标移到同步头顶端,当b 光标移到白峰图像信号幅度顶端,此时Level(b-a)=XXX mV,即为:白电平幅度2. Sync Level (同步电平)A. 播放 CBAR100.TS。

B. 按下“Menu”键,在菜单下中间选中“Measure Position”,再在屏幕下方菜单中间分别选中“Pos.(a)….”和“Pos.(b)….”调节光标,当a 光标移到同步头底端,当b 光标移到白峰图像信号幅度底端,此时Level(b-a)=XXX mV,即为:同步电平3.Burst Level(色度副载波)A.播放 CBAR100.TS。

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H-Timing”C. 直接读值4. Lumin Nonlinearity (亮度非线性失真)A. 播放CCIR17.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Luminance Nonlinearity”C. 直接读取pk-pk值5.Lumin K Factor(K 系数)A. A. 播放CCIR17.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K Factor”C. 按下“Menu”键,在屏幕下方菜单中间选中“Acquire”进入,再选中“Special Position”进入,再选中“PulsePos”调节光标至第一波群中间位置,按“Exit”退出D. 再次按下“Average”键平均,可直接读取K-2T值6. Differential Gain (色度微分增益)A. 播放CCITT.033.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DGDP”C. 按下“Average”键平均,可直接读取DG 值7. Differential Phase (色度微分相位)同第6项测试8. Lumin Chroma Delay(亮色延时)A. 播放CCIR17.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ChromLum GainDelay”C. 按下“Menu”键,在屏幕下方菜单中间选中“Acquire”进入,再选中“Special Position”进入,再选中“PulsePos”调节光标至第二波群中间位置,按“Exit”退出D. 再次按下“Average”键平均,可直接读取Chroma Delay 值9. Video Range and Frequency Response (频响)A. 播放 CCIR18.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Multi Burst”C. 按下“Menu”键,在屏幕下方菜单中间选中“Acquire”进入,再在屏幕左下方选中“Special Position”进入D. 再分别选中“Flagstart”和“Flagwidth”调节到第一个方波与第二个方波边缘状态E. 再选中“Packet #1”,再分别选中“Center”和“Width”调节到第二个波群中间位置F. 再一次选中“Packet #1”,顺时针旋转右侧旋钮将Packet #1 调节到Packet #2,重复步骤EG. 依此,将Packet #6 选中定位好,再按下“Menu”键,并按下“Average”,直接读值注:第一波群和第二波群“Width”为4.5µs,第三至第五波群“Width”为1.3µs,最后一个波群“Width”调为最大10. Lumin S/N(亮度信噪比)A. 播放CCIT033.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Noise Spectrum”C. 直接读取Noise Level 值11. Chroma S/N AM(色度信噪比-AM)A. 播放Blue.tsB. 按下“measure”键,使用旋钮上下移动选中“Chrominance AMPM”C. 直接读取AM值12. ChromA S/N PM(色度信噪比-PM)同第11项测试。

DVB-C测试关键指标和测试仪器选择

DVB-C测试关键指标和测试仪器选择

DVB-C测试关键指标和测试仪器选择近两年与国内数字电视客户技术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国内数字电视起步较晚,部分客户对一些技术概念出现误解,从而导致失误,现将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列举如下,希望能对大家在今后的故障判断和测试设备选择时提供帮助。

一、平均功率与峰值电平完全不同峰值电平在模拟电视广播时用于表征频道信号电平强弱。

模拟电视信号是单极性、不对称的,即电视信号有一个固定黑色参考电平,比黑色亮的信号处在黑色电平线一边,同步脉冲处在另一边。

单极性调制载波,有两种方式,①正极性调制指亮度增加时载波幅度增大,同步脉冲始终对应发射功率最小值;②负极性调制指亮度增加时载波幅度减小,同步脉冲对应发射功率最大值。

负极性调制由于具有受干扰小等优点,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负极性调制。

测量模拟电视信号电平,使用频谱分析仪在规定带宽/300KHz对信号同步脉冲的峰值电平进行测量,并以此作为判别信号强弱的标准。

因为这里集中了信号在频道内的主要能量(超过98%),所以可以认为对载波同步脉冲的测量可代表信号在测量频道内的电平值。

在工程维护过程中,国内通常使用模拟电视场强仪测量频道电平强弱,测量时场强仪的接收通道调谐于图像载波频率,场强仪的RBW带宽为300kHz,由于图像载波电平随图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场强仪采用峰值保持采样的方法测量图像载波峰值电平,通过换算可近似表征频道电平的强弱。

平均功率在数字电视广播时用于表征频道信号功率强弱,也称信道功率,与模拟电视峰值电平概念和测量手段完全不同。

数字调制信号类似噪声,信号在调制到射频载波前被进行了随机化处理。

一个数字载波信号,无论是否调制了数据,在频域观察时一般是相同的。

而在频域中观察通常也说明不了调制方式是QPSK、16QAM、64QAM。

,只能表征信号幅度、频率、平坦度、频谱再生等信息。

由于数字信号以噪声形式出现,但它更像随机加入到频域测试设备中的一组组脉冲,所以采用平均功率判定信号强弱。

DVB-C电平,CN值测试方法

DVB-C电平,CN值测试方法

DVB-C 信道电平和C/N 值测量方法
(以64QAM 符号率6.875测试为例,具体参数详见技术规格书)
一、按图要求连接好设备
二、准备工作
1. 选择正确的码流:DIVER.TS
2. 选择正确的调制方式:MODULATION -> DVB-C QAM -> 64(16,32,64,128,256)
3. 设置好符号率:I/Q CODER -> SYMBOL RATE ->6.875 MSYm/s.
4. 设置好NOISE :MODULATION ->DVB-C QAM ->NOISE -> NOISE -> ON
C/N ->25dB
BANDWIDTH ->6.9MHz
5. 在RF FREQUENCY ->输入需要测试的频点
6. 在RF LEVEC 输入-45dB 监视器显示正常活动画面。

三:高、低电平测试
1. 低电平测试:减小RF LEVEC 选项内的值,直到画面出现马赛克为至,此时的接收机输
入电平即为接收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2. 高电平测试:增大RF LEVEC 选项内的值,直到画面出现马赛克为至,此时的接收机输
入电平即为接收机最大接收信号电平。

四: C/N 门限测试
将RF LEVEL 设置为-45dB,监视器显示正常活动画面,减小C/N 选项内的值,直到画面出现马赛克为至,此时输入的值即为接收机C/N 值。

MPEG2 数字电视测试(仪)发射机 被测 接收机 节目 监视器 MPEG2
数字电视测试
信号发生器。

DVB_系统测量标准

DVB_系统测量标准

: DVB 系统测量标准TR101-290: DVB 系统测量标准TR101-290: DVB 系统测量标准。

TR 101-290 定义的三个优先级,是码流监测的一项主要内容。

通过这三个优先级的监测,可以检验被监测的码流是否符合MPEG-2 和DVB标准。

这三个优先级都包含许多不同的参数。

PSI/SI: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由PSI和SI两部分构成。

PSI是MPEG-2规定的,它由PAT、PMT、CAT和NIT 4个表构成,其中PAT、PMT表最为重要。

SI是DVB标准规定的,它由BAT、SDT、EIT、RST、TDT、TOT、ST、SIT和DIT 9个表构成,其中 BAT、SDT、EIT 和 TDT 是强制性的。

PSI/SI 由“表”和“描述符”构成。

表是PSI/SI 的基本结构,针对特定用途,PSI/SI 中规定了一系列表来实现它;表由变量和描述符组成。

描述符提供了更多的描述功能。

星座图: 星座显示是矢量示波器显示的数字等价形式,它可显示 QAM 信号的同相(I)分量和正交(Q)分量。

符号是一个特定调制系统中所传输的最小信息成分。

对于 QAM-64,一个符号代表 6 个位,在图上绘制为一个点。

BER位误码率:位误码率是发生误码的位数与传输的总位数之比。

MER:调制误差比, MER 将接收符号(代表调制图案中的一个数字值)的实际位置与其理想位置进行比较。

当信号质量降低时,接收符号距离理想位置更远,MER 测量值将会减小。

EVM:误差矢量幅度, EVM测量类似于 MER,但表达形式不同。

EVM 表达为 RMS 误差矢量幅度与最大符号幅度的百分比值。

信号缺陷增加时,EVM 将会增大,而 MER 则会减小。

EVM 是在IQ(同相与正交)星座图上检测到的载波与其理论上的准确位置之间的距离,是“误差信号矢量”与“最大信号幅度”之比,表达为 RMS 百分比值。

RS错误:表示经过Reed Solomon纠错(简称RS)后,出现错误bit的包数。

DVB-T测试主要指标

DVB-T测试主要指标

DVB-T 測試項目介紹
• 加入白高斯雜訊干擾要求 加入白高斯雜訊干擾要求(AWGN) (影像部 影像部 分) 所有頻道在輸入信號強度為 -50dBm狀態 狀態 下, 加入高斯雜訊干擾 高斯雜訊干擾後 加入高斯雜訊干擾後 , C/N於 16QRAM 為 13.8dB 於 64QRAM 為 17.9dB 或更小時 必須接收正常
DVB-T 測試項目介紹
• 數位解調功能 影像部分) 數位解調功能(影像部分 影像部分 *constellation ---QPSK , 16QRAM , 64QRAM *code rate(編碼率 編碼率)---------1/2 , 2/3 , 3/4 , 編碼率 5/6 , 7/8 *guard interval---1/4 , 1/8 , 1/16 , 1/32 (時間越長鬼影現象愈小 , 但傳輸速度越慢 時間越長鬼影現象愈小 但傳輸速度越慢) *transmission mode----2k , 8k
DVB-T 測試項目介紹
• 鄰近頻道干擾測試要求 影像部分) 鄰近頻道干擾測試要求(影像部分 影像部分 情形下至少須達到-52dB以上 在16QRAM 情形下至少須達到 以上 在64QRAM 情形下至少須達到 48dB以上 以上
DVB-T 測試項目介紹
• 脈衝干擾下射頻性能測試 影像部分) 脈衝干擾下射頻性能測試(影像部分 影像部分 *.
• 聲音部分 *.S/N 比 *.失真率 失真率 *.輸出功率 輸出功率
DVB-T 測試項目介紹
• RF sensitivity 要求 影像部分 要求(影像部分 影像部分) *必須能夠接收到 470~807 MHZ這段頻域 , 必須能夠接收到 這段頻域 各頻 到寬必須滿足 6MHZ , 7MHZ , 8MHZ. *射頻信號在 -76dBm狀態下不可出現馬賽 射頻信號在 狀態下不可出現馬賽 克圖 像 , 射頻信號在 0dBm狀態下影像不可失 狀態下影像不可失 真.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实施××××-××-××发布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性能测量方法Test mMMethodss of measurement of measurement offor satellite digital television receiver(报批审定稿)(本稿完成日期:20032004.801.2210)GBSJ/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ICS 337.160.25M74备案号:卫星SJ目次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 HYPERLINK \l "_Toc80433023"1 范围 PAGEREF _Toc80433023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2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_Toc80433024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25"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80433025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31" 4 测试信号 PAGEREF_Toc80433031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32" 4.1 MPEG-2活动序列 PAGEREF _Toc80433032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33" 4.2 伪随机序列 PAGEREF_Toc80433033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34" 4.3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433034 \h 1HYPERLINK \l "_Toc80433035" 4.4 图像格式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433035 \h 2HYPERLINK \l "_Toc80433036" 4.5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433036 \h 2HYPERLINK \l "_Toc80433037" 4.6 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433037 \h 2HYPERLINK \l "_Toc80433038" 4.7 图像质量系数测试序列PAGEREF _Toc80433038 \h 3HYPERLINK \l "_Toc80433039" 5 测试仪器 PAGEREF_Toc80433039 \h 3HYPERLINK \l "_Toc80433055" 6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PAGEREF _Toc80433055 \h 3HYPERLINK \l "_Toc80433056" 6.1 测量条件 PAGEREF_Toc80433056 \h 3HYPERLINK \l "_Toc80433057" 6.2 仲裁条件 PAGEREF_Toc80433057 \h 4HYPERLINK \l "_Toc80433058" 6.3 预热 PAGEREF_Toc80433058 \h 4HYPERLINK \l "_Toc80433059" 6.4 测量状态 PAGEREF_Toc80433059 \h 4HYPERLINK \l "_Toc80433060" 7 测量项目和方法 PAGEREF_Toc80433060 \h 4HYPERLINK \l "_Toc80433061" 7.1 接收性能 PAGEREF_Toc80433061 \h 4HYPERLINK \l "_Toc80433063" 7.2 AV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80433063 \h 12HYPERLINK \l "_Toc80433064" 7.3 Y/C分离端子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64 \h 16HYPERLINK \l "_Toc80433065" 7.4 分量输出端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65 \h 18HYPERLINK \l "_Toc80433066" 7.5 R、G、B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66 \h 21HYPERLINK \l "_Toc80433067" 7.6 图像质量系数 PAGEREF_Toc80433067 \h 22HYPERLINK \l "_Toc80433068" 7.7 输出的同步信号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68 \h 23HYPERLINK \l "_Toc80433069" 7.8 图像格式 PAGEREF_Toc80433069 \h 24HYPERLINK \l "_Toc80433070" 7.9 射频输出端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70 \h 24HYPERLINK \l "_Toc80433071" 7.10 TS流输出口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71 \h 25HYPERLINK \l "_Toc80433072" 7.11 电源适应性 PAGEREF_Toc80433072 \h 26HYPERLINK \l "_Toc80433073" 7.12 消耗功率 PAGEREF_Toc80433073 \h 27HYPERLINK \l "_Toc80433074" 7.13 待机消耗功率 PAGEREF_Toc80433074 \h 27HYPERLINK \l "_Toc8043307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视频测试信号波形 PAGEREF _Toc80433075 \h 28HYPERLINK \l "_Toc80433090" 附录B (资料规范性附录)供测量用的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 PAGEREF _Toc80433090 \h 32HYPERLINK \l "_Toc8043309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 PAGEREF _Toc80433090 \h 3235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 HYPERLINK \l "_Toc80002449" 前言 PAGEREF _Toc80002449 \h IIIIIHYPERLINK \l "_Toc80002450" 1 范围 PAGEREF_Toc80002450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5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_Toc80002451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52"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80002452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58" 4 测试信号 PAGEREF_Toc80002458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59" 4.1 MPEG-2活动序列 PAGEREF _Toc80002459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60" 4.2 伪随机序列 PAGEREF_Toc80002460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61" 4.3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002461 \h 1HYPERLINK \l "_Toc80002462" 4.4 图像格式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002462 \h 2HYPERLINK \l "_Toc80002463" 4.5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002463 \h 2HYPERLINK \l "_Toc80002464" 4.6 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80002464 \h 2HYPERLINK \l "_Toc80002465" 4.7 图像质量系数测试序列PAGEREF _Toc80002465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66" 5 测试仪器 PAGEREF_Toc80002466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67" 5.1 数字信号发生器 PAGEREF _Toc80002467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68" 5.2 数字卫星测试发射机 PAGEREF _Toc80002468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69" 5.3 误码分析仪 PAGEREF_Toc80002469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70" 5.4 高斯噪声发生器 PAGEREF _Toc80002470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71" 5.5 视频分析仪 PAGEREF_Toc80002471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72" 5.6 音频分析仪 PAGEREF_Toc80002472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74" 5.7 脉冲干扰发生器 PAGEREF _Toc80002474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75" 5.8 示波器 PAGEREF_Toc80002475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82" 6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PAGEREF _Toc80002482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83" 6.1 测量条件 PAGEREF_Toc80002483 \h 3HYPERLINK \l "_Toc80002484" 6.2 仲裁条件 PAGEREF_Toc80002484 \h 4HYPERLINK \l "_Toc80002485" 6.3 预热 PAGEREF_Toc80002485 \h 4HYPERLINK \l "_Toc80002486" 6.4 测量状态 PAGEREF_Toc80002486 \h 4HYPERLINK \l "_Toc80002487" 7 测量项目和方法 PAGEREF_Toc80002487 \h 4HYPERLINK \l "_Toc80002488" 7.1 接收性能 PAGEREF_Toc80002488 \h 4HYPERLINK \l "_Toc80002490" 7.2 AV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80002490 \h 11HYPERLINK \l "_Toc80002491" 7.3 Y/C分离端子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80002491 \h 16HYPERLINK \l "_Toc80002492" 7.4 分量输出端特性 PAGEREF _Toc80002492 \h 18HYPERLINK \l "_Toc80002493" 7.5 R、G、B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80002493 \h 20HYPERLINK \l "_Toc80002494" 7.6 图像质量系数 PAGEREF_Toc80002494 \h 21HYPERLINK \l "_Toc80002495" 7.7 输出的同步信号特性 PAGEREF _Toc80002495 \h 22HYPERLINK \l "_Toc80002496" 7.8 图像格式 PAGEREF_Toc80002496 \h 23HYPERLINK \l "_Toc80002497" 7.9 射频输出端特性 PAGEREF _Toc80002497 \h 24HYPERLINK \l "_Toc80002498" 7.10 TS流输出口特性 PAGEREF _Toc80002498 \h 25HYPERLINK \l "_Toc80002499" 7.11 电源适应性 PAGEREF_Toc80002499 \h 26HYPERLINK \l "_Toc80002500" 7.12 消耗功率 PAGEREF_Toc80002500 \h 27HYPERLINK \l "_Toc80002501" 7.13 待机消耗功率 PAGEREF_Toc80002501 \h 27HYPERLINK \l "_Toc8000250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视频测试信号波形 PAGEREF _Toc80002502 \h 28HYPERLINK \l "_Toc800025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供测量用的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 PAGEREF _Toc80002517 \h 3233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 HYPERLINK \l "_Toc77080049" 前言 PAGEREF _Toc77080049 \hHYPERLINK \l "_Toc77080050" 1 范围 PAGEREF _Toc77080050 \hHYPERLINK \l "_Toc7708005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_Toc77080051 \hHYPERLINK \l "_Toc77080052"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77080052 \hHYPERLINK \l "_Toc77080058" 4 测试信号 PAGEREF_Toc77080058 \hHYPERLINK \l "_Toc77080059" 4.1 MPEG-2活动序列 PAGEREF_Toc77080059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0" 4.2 伪随机序列 PAGEREF_Toc77080060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1" 4.3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77080061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2" 4.4 图像格式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77080062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3" 4.5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77080063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4" 4.6 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77080064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5" 4.7 图像质量系数测试序列 PAGEREF _Toc77080065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6" 5 测试仪器 PAGEREF_Toc77080066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7" 5.1 数字信号发生器 PAGEREF_Toc77080067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8" 5.2 数字卫星测试发射机 PAGEREF _Toc77080068 \hHYPERLINK \l "_Toc77080069" 5.3 误码分析仪 PAGEREF_Toc77080069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0" 5.4 图像质量系数分析仪 PAGEREF _Toc77080070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1" 5.5 高斯噪声发生器 PAGEREF_Toc77080071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2" 5.6 彩色图像监视器 PAGEREF_Toc77080072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3" 5.7 高清监视器 PAGEREF_Toc77080073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4" 5.8 视频分析仪 PAGEREF_Toc77080074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5" 5.9 色度噪声表 PAGEREF_Toc77080075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6" 5.10 音频分析仪 PAGEREF_Toc77080076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7" 5.11 频谱分析仪 PAGEREF_Toc77080077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8" 5.12 电视测试解调器 PAGEREF _Toc77080078 \hHYPERLINK \l "_Toc77080079" 5.13 频率计 PAGEREF_Toc77080079 \hHYPERLINK \l "_Toc77080080" 5.14 脉冲干扰发生器 PAGEREF _Toc77080080 \hHYPERLINK \l "_Toc77080081" 5.15 示波器 PAGEREF_Toc77080081 \hHYPERLINK \l "_Toc77080082" 5.16 存贮示波器 PAGEREF_Toc77080082 \hHYPERLINK \l "_Toc77080084" 5.17 混合器 PAGEREF_Toc77080084 \hHYPERLINK \l "_Toc77080086" 5.18 功率计 PAGEREF_Toc77080086 \hHYPERLINK \l "_Toc77080089" 6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PAGEREF _Toc77080089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0" 6.1 测量条件 PAGEREF_Toc77080090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1" 6.2 仲裁条件 PAGEREF_Toc77080091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2" 6.3 预热 PAGEREF_Toc77080092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3" 6.4 测量状态 PAGEREF_Toc77080093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4" 7 测量项目和方法 PAGEREF_Toc77080094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5" 7.1 接收性能 PAGEREF_Toc77080095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7" 7.2 AV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77080097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8" 7.3 Y/C分离端子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77080098 \hHYPERLINK \l "_Toc77080099" 7.4 分量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77080099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0" 7.5 R、G、B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77080100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1" 7.6 图像质量系数 PAGEREF_Toc77080101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2" 7.7 输出的同步信号特性 PAGEREF _Toc77080102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3" 7.8 图像格式 PAGEREF_Toc77080103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4" 7.9 射频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77080104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5" 7.10 TS流输出口特性 PAGEREF _Toc77080105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6" 7.11 电源适应性 PAGEREF_Toc77080106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7" 7.12 消耗功率 PAGEREF_Toc77080107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8" 7.13 待机消耗功率 PAGEREF_Toc77080108 \hHYPERLINK \l "_Toc770801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视频测试信号波形 PAGEREF _Toc77080109 \hHYPERLINK \l "_Toc7708012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供测量用的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 PAGEREF _Toc77080124 \hHYPERLINK \l "_Toc7708012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 PAGEREF _Toc77080129 \h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 HYPERLINK \l "_Toc76522127" 前言 PAGEREF_Toc76522127 \hHYPERLINK \l "_Toc76522128" 1 范围 PAGEREF _Toc76522128 \hHYPERLINK \l "_Toc7652212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_Toc76522129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0"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76522130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1" 4 测试信号 PAGEREF_Toc76522131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2" 5 测试仪器 PAGEREF_Toc76522132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3" 6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PAGEREF _Toc76522133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4" 7 测量项目和方法 PAGEREF_Toc76522134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5" A.1 平场信号 PAGEREF_Toc76522135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6" A.2 2T脉冲、调制的20T脉冲和条信号 PAGEREF _Toc76522136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7" A.3 色度副载波调制的阶梯信号PAGEREF _Toc76522137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8" A.4 亮度五阶梯信号 PAGEREF_Toc76522138 \hHYPERLINK \l "_Toc76522139" A.5 亮度多波群信号 PAGEREF_Toc76522139 \hHYPERLINK \l "_Toc76522140" A.6 亮度小斜坡信号 PAGEREF_Toc76522140 \hHYPERLINK \l "_Toc76522141" A.7 Sinx/x信号 PAGEREF_Toc76522141 \hHYPERLINK \l "_Toc76522142" 图A7 Sinx/x信号 PAGEREF_Toc76522142 \hHYPERLINK \l "_Toc76522143" A.8 A计权网络特性 PAGEREF_Toc76522143 \h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二级条标题,附录二级条标题" HYPERLINK \l "_Toc66607598" 前言 PAGEREF _Toc66607598 \h IIIV HYPERLINK \l "_Toc66607599" 1 范围 PAGEREF _Toc66607599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_Toc66607600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06"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66607606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10" 4 测试信号 PAGEREF_Toc66607610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11" 4.1 MPEG-2活动序列 PAGEREF_Toc66607611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12" 4.2 伪随机序列 PAGEREF_Toc66607612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13" 4.3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66607613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615" 4.4 图像格式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66607615 \h 2HYPERLINK \l "_Toc66607616" 4.5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66607616 \h 2HYPERLINK \l "_Toc66607618" 4.6 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66607618 \h 2HYPERLINK \l "_Toc66607619" 4.7 图像质量系数测试序列 PAGEREF _Toc66607619 \h 3HYPERLINK \l "_Toc66607620" 5 测试仪器 PAGEREF_Toc66607620 \h 3HYPERLINK \l "_Toc66607646" 6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PAGEREF _Toc66607646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47" 6.1 测量条件 PAGEREF_Toc66607647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48" 6.2 仲裁条件 PAGEREF_Toc66607648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49" 6.3 预热 PAGEREF_Toc66607649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50" 6.4 测量状态 PAGEREF_Toc66607650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51" 7 测量项目和方法 PAGEREF_Toc66607651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52" 7.1 接收性能 PAGEREF_Toc66607652 \h 4HYPERLINK \l "_Toc66607653" 7.1.1 载噪比门限 PAGEREF_Toc66607653 \h 44HYPERLINK \l "_Toc66607654" 7.1.2 频率范围 PAGEREF_Toc66607654 \h 65HYPERLINK \l "_Toc66607655" 7.1.3 输入电平范围 PAGEREF_Toc66607655 \h 66HYPERLINK \l "_Toc66607656" 7.1.4 频率捕捉范围 PAGEREF_Toc66607656 \h 66HYPERLINK \l "_Toc66607657" 7.1.5 符号率范围 PAGEREF_Toc66607657 \h 66HYPERLINK \l "_Toc66607669" 7.1.6 I、Q信号解调能力 PAGEREF _Toc66607669 \h 77HYPERLINK \l "_Toc66607670" 7.1.7 节目转换时间 PAGEREF_Toc66607670 \h 87HYPERLINK \l "_Toc66607672" 7.1.8 回波损耗及视频接口的反射损耗 PAGEREF _Toc66607672 \h 88HYPERLINK \l "_Toc66607673" 7.1.9 抗脉冲干扰能力 PAGEREF _Toc66607673 \h 88HYPERLINK \l "_Toc66607674" 7.1.10 抗单频干扰能力 PAGEREF _Toc66607674 \h 1010HYPERLINK \l "_Toc66607698" 7.2 AV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66607698 \h 12HYPERLINK \l "_Toc66607699" 7.2.1 视频输出电平 PAGEREF_Toc66607699 \h 1212HYPERLINK \l "_Toc66607700" 7.2.2 K系数 PAGEREF_Toc66607700 \h 1212HYPERLINK \l "_Toc66607701" 7.2.3 微分增益 PAGEREF_Toc66607701 \h 1212HYPERLINK \l "_Toc66607702" 7.2.4 微分相位 PAGEREF_Toc66607702 \h 1212HYPERLINK \l "_Toc66607703" 7.2.5 亮度-色度增益差 PAGEREF _Toc66607703 \h 1313HYPERLINK \l "_Toc66607704" 7.2.6 亮度-色度时延差 PAGEREF _Toc66607704 \h 1313HYPERLINK \l "_Toc66607705" 7.2.7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PAGEREF _Toc66607705 \h 1313HYPERLINK \l "_Toc66607711" 7.2.8 行同步前沿抖动 PAGEREF _Toc66607711 \h 1313HYPERLINK \l "_Toc66607712" 7.2.9 视频频响 PAGEREF_Toc66607712 \h 1313HYPERLINK \l "_Toc66607713" 7.2.10 视频加权信噪比 PAGEREF _Toc66607713 \h 1313HYPERLINK \l "_Toc66607714" 7.2.11 色度信噪比 PAGEREF_Toc66607714 \h 1414HYPERLINK \l "_Toc66607715" 7.2.12 音频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15 \h 1414HYPERLINK \l "_Toc66607716" 7.2.13 音频总谐波失真加噪声PAGEREF _Toc66607716 \h 1414HYPERLINK \l "_Toc66607717" 7.2.14 音频频率响应 PAGEREF _Toc66607717 \h 1414HYPERLINK \l "_Toc66607718" 7.2.15 音频信噪比 PAGEREF_Toc66607718 \h 1414HYPERLINK \l "_Toc66607719" 7.2.16 左右声道电平差 PAGEREF _Toc66607719 \h 1515HYPERLINK \l "_Toc66607720" 7.2.17 左右声道相位差 PAGEREF _Toc66607720 \h 1515HYPERLINK \l "_Toc66607721" 7.2.18 左右声道间串音衰减PAGEREF _Toc66607721 \h 1515HYPERLINK \l "_Toc66607722" 7.2.19 视音频同步性 PAGEREF _Toc66607722 \h 1515HYPERLINK \l "_Toc66607723" 7.3 Y/C分离端子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66607723 \h 16HYPERLINK \l "_Toc66607724" 7.3.1 Y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24 \h 1616HYPERLINK \l "_Toc66607725" 7.3.2 C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25 \h 1616HYPERLINK \l "_Toc66607726" 7.3.3 Y通道频率响应 PAGEREF _Toc66607726 \h 1717HYPERLINK \l "_Toc66607727" 7.3.4 Y通道加权信噪比 PAGEREF _Toc66607727 \h 1717HYPERLINK \l "_Toc66607728" 7.3.5 Y通道K系数 PAGEREF_Toc66607728 \h 1717HYPERLINK \l "_Toc66607729" 7.3.6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PAGEREF _Toc66607729 \h 1717HYPERLINK \l "_Toc66607735" 7.3.7 Y/C分离端子亮-色时延差PAGEREF _Toc66607735 \h 1818HYPERLINK \l "_Toc66607736" 7.4 分量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66607736 \h 18HYPERLINK \l "_Toc66607737" 7.4.1 Y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37 \h 1818HYPERLINK \l "_Toc66607738" 7.4.2 PB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38 \h 1818HYPERLINK \l "_Toc66607739" 7.4.3 PR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39 \h 1919HYPERLINK \l "_Toc66607740" 7.4.4 Y通道频率响应 PAGEREF _Toc66607740 \h 1919HYPERLINK \l "_Toc66607741" 7.4.5 Y通道加权信噪比 PAGEREF _Toc66607741 \h 1919HYPERLINK \l "_Toc66607742" 7.4.6 Y通道K系数 PAGEREF_Toc66607742 \h 2020HYPERLINK \l "_Toc66607743" 7.4.7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PAGEREF _Toc66607743 \h 2020HYPERLINK \l "_Toc66607744" 7.4.8 Y/PB、Y/PR信号输出时延差PAGEREF _Toc66607744 \h 2020HYPERLINK \l "_Toc66607750" 7.5 R、G、B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66607750 \h 20HYPERLINK \l "_Toc66607751" 7.5.1 RGB信号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66607751 \h 2020HYPERLINK \l "_Toc66607752" 7.5.2 R、G、B三个独立通道输出信号的幅频响应 PAGEREF _Toc66607752 \h 2121HYPERLINK \l "_Toc66607753" 7.5.3 R、G、B三个独立通道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PAGEREF _Toc66607753 \h 2121HYPERLINK \l "_Toc66607754" 7.6 图像质量系数 PAGEREF_Toc66607754 \h 21HYPERLINK \l "_Toc66607755" 7.6.1 特征说明 PAGEREF_Toc66607755 \h 2122HYPERLINK \l "_Toc66607756" 7.6.2 测量方法 PAGEREF_Toc66607756 \h 2222HYPERLINK \l "_Toc66607757" 7.7 输出的同步信号特性 PAGEREF _Toc66607757 \h 22HYPERLINK \l "_Toc66607758" 7.7.1 特征说明 PAGEREF_Toc66607758 \h 2222HYPERLINK \l "_Toc66607759" 7.7.2 测量方法 PAGEREF_Toc66607759 \h 2222HYPERLINK \l "_Toc66607760" 7.8 图像格式 PAGEREF_Toc66607760 \h 23HYPERLINK \l "_Toc66607761" 7.8.1 特征说明 PAGEREF_Toc66607761 \h 2323HYPERLINK \l "_Toc66607762" 7.8.2 测量方法 PAGEREF_Toc66607762 \h 2323HYPERLINK \l "_Toc66607765" 7.9 射频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66607765 \h 24HYPERLINK \l "_Toc66607766" 7.9.1 图像载波电平 PAGEREF_Toc66607766 \h 2424HYPERLINK \l "_Toc66607767" 7.9.2 图像调制度 PAGEREF_Toc66607767 \h 2424HYPERLINK \l "_Toc66607768" 7.9.3 图像载频偏差 PAGEREF_Toc66607768 \h 2424HYPERLINK \l "_Toc66607769" 7.9.4 寄生输出抑制比 PAGEREF _Toc66607769 \h 2424HYPERLINK \l "_Toc66607771" 7.9.5 图像/伴音载频差 PAGEREF _Toc66607771 \h 2525HYPERLINK \l "_Toc66607779" 7.10 TS流输出口特性 PAGEREF _Toc66607779 \h 25HYPERLINK \l "_Toc66607782" 7.11 电源适应性 PAGEREF_Toc66607782 \h 26HYPERLINK \l "_Toc66607785" 7.12 消耗功率 PAGEREF_Toc66607785 \h 27HYPERLINK \l "_Toc66607788" 7.13 待机消耗功率 PAGEREF_Toc66607788 \h 27HYPERLINK \l "_Toc6660779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视频测试信号波形 PAGEREF _Toc66607794 \h 1HYPERLINK \l "_Toc6660780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供测量用的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 PAGEREF _Toc66607803 \h 5HYPERLINK \l "_Toc6660780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 PAGEREF _Toc66607809 \h 8目次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二级条标题,附录二级条标题,三级条标题,附录三级条标题,四级条标题,附录四级条标题" HYPERLINK \l"_Toc49843275" 前言 PAGEREF _Toc49843275 \h IVHYPERLINK \l "_Toc49843276" 1 范围 PAGEREF _Toc49843276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77" 2 引用标准 PAGEREF_Toc49843277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78"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49843278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80" 4 测试信号 PAGEREF_Toc49843280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81" 4.1 活动序列 PAGEREF_Toc49843281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82" 4.2 伪随机序列 PAGEREF_Toc49843282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83" 4.3 视频测试信号 PAGEREF_Toc49843283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284" 4.4 音频测试信号 PAGEREF_Toc49843284 \h 2HYPERLINK \l "_Toc49843285" 4.5 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PAGEREF _Toc49843285 \h 2HYPERLINK \l "_Toc49843286" 5 测试仪器 PAGEREF_Toc49843286 \h 2HYPERLINK \l "_Toc49843307" 6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PAGEREF _Toc49843307 \h 3HYPERLINK \l "_Toc49843308" 6.1 测量条件 PAGEREF_Toc49843308 \h 3HYPERLINK \l "_Toc49843309" 6.2 仲裁条件 PAGEREF_Toc49843309 \h 3HYPERLINK \l "_Toc49843310" 6.3 预热 PAGEREF_Toc49843310 \h 3HYPERLINK \l "_Toc49843311" 6.4 测量状态 PAGEREF_Toc49843311 \h 3HYPERLINK \l "_Toc49843312" 7 测量项目和方法 PAGEREF_Toc49843312 \h 4HYPERLINK \l "_Toc49843313" 7.1 接收性能 PAGEREF_Toc49843313 \h 4HYPERLINK \l "_Toc49843314" 7.1.1 载噪比门限 PAGEREF_Toc49843314 \h 4HYPERLINK \l "_Toc49843319" 7.1.2 频率范围 PAGEREF_Toc49843319 \h 5HYPERLINK \l "_Toc49843322" 7.1.3 输入电平范围 PAGEREF_Toc49843322 \h 5HYPERLINK \l "_Toc49843325" 7.1.4 频率捕捉范围 PAGEREF_Toc49843325 \h 5HYPERLINK \l "_Toc49843328" 7.1.5 符号率范围 PAGEREF_Toc49843328 \h 6HYPERLINK \l "_Toc49843331" 7.1.6 噪声裕量 PAGEREF_Toc49843331 \h 6HYPERLINK \l "_Toc49843334" 7.1.7 I、Q信号解调能力 PAGEREF _Toc49843334 \h 6HYPERLINK \l "_Toc49843335" 7.1.7.1 I、Q分量幅度不平衡解调能力 PAGEREF _Toc49843335 \h 6HYPERLINK \l "_Toc49843338" 7.1.7.2 I、Q分量相位差解调能力PAGEREF _Toc49843338 \h 7HYPERLINK \l "_Toc49843341" 7.1.7.3 时基抖动(PCR)解调能力 PAGEREF _Toc49843341 \h 7HYPERLINK \l "_Toc49843344" 7.1.8 业务转换建立时间 PAGEREF _Toc49843344 \h 7HYPERLINK \l "_Toc49843347" 7.2 适应性测试 PAGEREF_Toc49843347 \h 7HYPERLINK \l "_Toc49843348" 7.2.1 回波损耗 PAGEREF_Toc49843348 \h 7HYPERLINK \l "_Toc49843351" 7.2.2 脉冲适应性 PAGEREF_Toc49843351 \h 8HYPERLINK \l "_Toc49843356" 7.2.3 单频适应性 PAGEREF_Toc49843356 \h 9HYPERLINK \l "_Toc49843361" 7.2.4 电源干扰适应性 PAGEREF _Toc49843361 \h 11HYPERLINK \l "_Toc49843366" 7.3 AV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49843366 \h 12HYPERLINK \l "_Toc49843367" 7.3.1 视频输出电平 PAGEREF_Toc49843367 \h 12HYPERLINK \l "_Toc49843370" 7.3.2 K系数 PAGEREF_Toc49843370 \h 12HYPERLINK \l "_Toc49843373" 7.3.3 微分增益 PAGEREF_Toc49843373 \h 12HYPERLINK \l "_Toc49843376" 7.3.4 微分相位 PAGEREF_Toc49843376 \h 12HYPERLINK \l "_Toc49843379" 7.3.5 亮度-色度增益差 PAGEREF _Toc49843379 \h 13HYPERLINK \l "_Toc49843382" 7.3.6 亮度-色度时延差 PAGEREF _Toc49843382 \h 13HYPERLINK \l "_Toc49843385" 7.3.7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PAGEREF _Toc49843385 \h 13HYPERLINK \l "_Toc49843388" 7.3.8 行同步前沿抖动 PAGEREF _Toc49843388 \h 13HYPERLINK \l "_Toc49843391" 7.3.9 视频频响 PAGEREF_Toc49843391 \h 13HYPERLINK \l "_Toc49843396" 7.3.10 亮度信噪比 PAGEREF_Toc49843396 \h 14HYPERLINK \l "_Toc49843399" 7.3.11 色度信噪比 PAGEREF_Toc49843399 \h 14HYPERLINK \l "_Toc49843402" 7.3.12 音频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02 \h 14HYPERLINK \l "_Toc49843405" 7.3.13 音频总谐波失真加噪声PAGEREF _Toc49843405 \h 14HYPERLINK \l "_Toc49843408" 7.3.14 音频频率响应 PAGEREF _Toc49843408 \h 14HYPERLINK \l "_Toc49843411" 7.3.15 音频信噪比 PAGEREF_Toc49843411 \h 15HYPERLINK \l "_Toc49843414" 7.3.16 左右声道间电平差 PAGEREF _Toc49843414 \h 15HYPERLINK \l "_Toc49843417" 7.3.17 左右声道间相位差 PAGEREF _Toc49843417 \h 15HYPERLINK \l "_Toc49843420" 7.3.18 左右声道间串音 PAGEREF _Toc49843420 \h 15HYPERLINK \l "_Toc49843423" 7.3.19 视音频同步性 PAGEREF _Toc49843423 \h 16HYPERLINK \l "_Toc49843426" 7.3.20 图像质量系数PQR PAGEREF _Toc49843426 \h 16HYPERLINK \l "_Toc49843429" 7.4 S端子输出特性 PAGEREF_Toc49843429 \h 16HYPERLINK \l "_Toc49843430" 7.4.1 Y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30 \h 16HYPERLINK \l "_Toc49843433" 7.4.2 C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33 \h 17HYPERLINK \l "_Toc49843436" 7.4.3 Y通道频率响应 PAGEREF _Toc49843436 \h 18HYPERLINK \l "_Toc49843441" 7.4.4 Y通道信噪比 PAGEREF_Toc49843441 \h 18HYPERLINK \l "_Toc49843444" 7.4.5 Y通道K系数 PAGEREF_Toc49843444 \h 18HYPERLINK \l "_Toc49843447" 7.4.6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PAGEREF _Toc49843447 \h 18HYPERLINK \l "_Toc49843450" 7.4.7 S端子亮-色时延差 PAGEREF _Toc49843450 \h 18HYPERLINK \l "_Toc49843453" 7.4.8 图像质量系数PQR PAGEREF _Toc49843453 \h 19HYPERLINK \l "_Toc49843456" 7.5 分量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49843456 \h 19HYPERLINK \l "_Toc49843457" 7.5.1 Y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57 \h 19HYPERLINK \l "_Toc49843460" 7.5.2 Pb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60 \h 20HYPERLINK \l "_Toc49843463" 7.5.3 Pr通道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63 \h 20HYPERLINK \l "_Toc49843466" 7.5.4 Y通道频率响应 PAGEREF _Toc49843466 \h 21HYPERLINK \l "_Toc49843471" 7.5.5 Y通道信噪比 PAGEREF_Toc49843471 \h 21HYPERLINK \l "_Toc49843474" 7.5.6 Y通道K系数 PAGEREF_Toc49843474 \h 21HYPERLINK \l "_Toc49843477" 7.5.7 亮度信号非线性失真 PAGEREF _Toc49843477 \h 21HYPERLINK \l "_Toc49843480" 7.5.8 图像质量系数PQR PAGEREF _Toc49843480 \h 22HYPERLINK \l "_Toc49843483" 7.6 R、G、B输出特性 PAGEREF _Toc49843483 \h 22HYPERLINK \l "_Toc49843484" 7.6.1 RGB信号输出电平 PAGEREF _Toc49843484 \h 22HYPERLINK \l "_Toc49843487" 7.7 输出的同步信号特性 PAGEREF _Toc49843487 \h 23HYPERLINK \l "_Toc49843490" 7.8 射频输出端特性 PAGEREF_Toc49843490 \h 24HYPERLINK \l "_Toc49843491" 7.8.1 图像载波电平 PAGEREF_Toc49843491 \h 24HYPERLINK \l "_Toc49843494" 7.8.2 图像调制度 PAGEREF_Toc49843494 \h 24HYPERLINK \l "_Toc49843497" 7.8.3 图像载频偏差 PAGEREF_Toc49843497 \h 24HYPERLINK \l "_Toc49843500" 7.8.4 寄生输出抑制比 PAGEREF _Toc49843500 \h 25HYPERLINK \l "_Toc49843503" 7.8.5 图象/伴音载频差 PAGEREF _Toc49843503 \h 25HYPERLINK \l "_Toc49843506" 7.8.6 边带抑制(相邻载频)PAGEREF _Toc49843506 \h 25HYPERLINK \l "_Toc49843509" 7.9 TS流输出口特性 PAGEREF_Toc49843509 \h 25HYPERLINK \l "_Toc49843512" 7.10 电源适应性 PAGEREF_Toc49843512 \h 26HYPERLINK \l "_Toc49843517" 7.11 消耗功率 PAGEREF_Toc49843517 \h 27HYPERLINK \l "_Toc49843520" 7.12 待机功率 PAGEREF_Toc49843520 \h 27HYPERLINK \l "_Toc4984352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供测量用的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 PAGEREF _Toc49843523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524" A.1 视频标称带宽的低通滤波器PAGEREF _Toc49843524 \h 1HYPERLINK \l "_Toc49843528" A.2 A计权网络特性 PAGEREF_Toc49843528 \h 2前言为适应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发展的需要,根据GB/T 1700017700:《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性能测量方法。

卫星及有线电视子系统检验方法及检查数量

卫星及有线电视子系统检验方法及检查数量
卫星及有线电视子系统检验方法及检查数量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序号 1
2 主
控 3

4 目
5
检测规范及规定(GB50339-2003 第4.2.9条)
检查方法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卫星天线的安装质量

高频头至室内单元的线距
数行信号汇集均衡等功Fra bibliotek;应检测系统的频率配置、抗干扰性能,其用户输出电平应
取62~68dBV。
数量
备注 检查数量
功放器及接收站位置

缆线连接的可靠性

系统输出电平(dBμm)
有 线 电 视 系 统
系统输出电平(dBμV)(系统内的所有频道) 系统载噪比(系统总频道的10%) 载波互调比(系统总频道的10%) 交扰调制比(系统总频道的10%) 回波值(系统总频道的10%) 色/亮度时延差(系统总频道的10%) 载波交流声(系统总频道的10%)
伴音和调频广播的声音(系统总频道的10%)
电视图像主观评价≥4分,具体标准见表4.2.9-2
HFC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的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的侵入噪
声、脉冲噪声和反向隔离度的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测其数据通信、VOD,
图文播放等功能; HFC用户分配网应采用中心分配结构,具有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

DVB-T的测试

DVB-T的测试

二﹑DVB-T系统2.1﹑系统概述DVB-T是指利用开路地面传输媒介进行MPEG-2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采用COFDM码分正交频分复用的信道调制技朮。

COFDM信道调制编码技朮提供二种子栽波数量2K和8K 模式﹐QPSK﹑COFDM﹑QAM等3种调制方式﹐4种保持间隔﹐支持小范围的单频网运行(SFN)﹐同样一路数字电视节目﹐可以通过多个发射机的同频率同时接收﹐以提高接收效果。

系统可以支持目前模拟电视系统的8MHZ带宽﹐以及7MHZ和6MHZ带宽。

为了防止反射干扰以及接收来自多个同频发射机的信号﹐引入了保护间隔的概念﹐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传输﹐系统支持等级调制。

2.2﹑信道编码与调制系统DVB-T的信道编码和调制下图所示﹐输入端是视频﹑音频和资料等复用的传送流TS﹐每个TS包由188字节组成﹐经过一系列信号处理后输出COFDM调制的载波信号。

DVB-T中高频载波采用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在8MHz射频带宽内设置1705(2k模式)或6817(8k模式)个载波,将高码率的数据流相应地分解成2k或8k路低码率的数据流,分别对每个载波进行QPSK,16QAM或64QAM调制。

COFDM调制中,由每个V比特的符号对每个载波进行相应的调制,V=2时为QPSK调制,V=4时为16QAM 调制,V=6时为64QAM调制。

COFDM中,调制每个载波的符号率下降很多,可明显减少已调波频带内的符号间干扰(ISI)。

但存在较长延时的反射波信号时,并不能完全消除符号间干扰。

2.3﹑DVB-T系统的主要参数DVB-T系统中可以调节的参数如下﹕a﹑内纠错码率FEC(1/2﹑2/3﹑3/4﹑5/6﹑7/8)b﹑子载波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c﹑保护间隔(1/4﹑1/8﹑1/16﹑1/32)d﹑等级调制参数(a=1﹐非等级﹐a=2﹑4等级)e﹑载波数量(2K=1705个载波﹐8K=6817个载波)DVB-T系统的可用净码流传输率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Ru=Rs×b×CRv×(Tu/Ts)Ru﹕可用净码流比特率(Mb/s)Rs﹕字符率675Mb/s﹐它是有用资料载波数量与字符长度的倒数之积﹐例如﹕8K模式中6048/896uS﹐2K模式中1512/224uSb﹕子载波比特数﹐QPSK时b=2﹐16QAM时b=4﹐64QAM时b=6CRv﹕内纠错码率(1/2﹑2/3﹑3/4﹑5/6﹑7/8)CRrs﹕RS纠错码﹐188/204Tu﹕有用字符长度Ts﹕保护间隔字符及有用字符总长度﹐对于何护间隔1/4﹑1/8﹑1/16﹑1/32(Tu/Ts)﹕分别等于4/5﹑8/9﹑16/17﹑32/33从上式可以算出﹐净码流比特率随内纠错码的提高而提高﹐随保护间隔的减小而提高﹐随调制效率QPSK﹑16QAM﹑64QAM的提高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VB技术报告ETR 290)DVB系统测量指南(第9部分)地面系统(DVB-T)测试规范DVB文件A014修订版11998年3月本指南的目的是提供在DVB-T OFDM环境下常用的测试清单。

系统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选项。

设备测试(发射机和接收机)及操作可以选择那些最符合这些要求的测量项目。

文件中所列的应用于DVB-T发射机、接收机和网络的需测量参数见表1。

表1 DVB-T测试参数及其适用范围图12 DVB-T发射机方框图图13 DVB-T接收机方框图9.1 RF精度(精确度)目的:OFDM信号的处理过程要求载波频率精度达到一定值,这一精度是由发射机决定的。

特定的网络工作模式,例如SFN或与模拟电视同频工作,就要求高的载波频率精度。

接口:L,M方法:DVB-T信号中的最外面的载波是连续导频载波,测量它们的频率,并取两个值的平均数。

(必要时可以用一个精度足够的基准源)。

注:对8K模式的信号,第3408个中心载波可以给出相同数值。

9.2 选择性目的:确定接收机抑制带外干扰的能力。

接口:信号输入电平和干扰测量在接口N处进行,BER监测用接口W或X。

方法:输入功率调至接收灵敏度所定义的最小输入功率以上10dB。

测量QEF工作要求的RS解码后的C/I门限与载波干扰频率的函数(RS解码前BER<10-4)。

9.3 AFC捕获范围目的:确定接收机能完全锁定的频率范围。

接口:对测试信号为N,对TS流同步测试为Z。

方法:信号加至接收机输入端,信号电平为高于接受灵敏度定义的最小输入电平10dB(见9.8节)。

信号频率偏置以接近正常值为步进,同步_字节_错误根据5.2.1节校验(MPEG2 TS流的测量与分析-第一优先权:对解码能力是必需的(基本监测))。

9.4 本振的相位噪声目的:相位噪声可以是发射机、任何频率变换或由于接收机本振不稳定引起。

在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可以产生公共相位误差CPE和内载波干扰,CPE将同时影响所有载波,可以采用连续导频校正它。

而内载波干扰ICI是相似噪声不能被校正。

CPE的影响类似于单载波系统和相位噪声,载波恢复电路的环路带宽,导致I/Q平面中星座点的循环拖尾。

这将降低系统的运行余量(噪声余量)并直接导致BER增加。

ICI对OFDM的影响是特殊的,它不能被校正。

它计入系统总的噪声的一部分。

接口:发射机、变频器和接收机中任何采用本振的地方。

方法:相位噪声可以用频谱分析仪、矢量分析仪或相位噪声测试仪测量。

测量CPE的方法:相位噪声功率密度通常可以在偏离本振信号的一个确定频率点以dBc/Hz为单位快速测量。

建议以至少三点来说明频谱(频率偏移值和电平)如图14所示。

图14 CPE测量时可能的频谱对ICI的测量方法:ICI的测量时频率f a,f b,f c建议按载波间隔的倍数。

典型应用:个人或商用的调制器、发射机、上/下变频器和接收机的制造、检验和装配。

9.5 RF/IF信号功率目的:测量信号功率或要求的功率,需要设置和检查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信号电平。

接口:K、L、M、N、P方法:地面DVB信号的信号功率或要求的功率定义为用热传感器测得的信号平均功率。

需要注意,被接收信号只限于测量要求的信号带宽内。

采用频谱分析仪或经校正的接收机时,测量将集中在正常信号带宽内(n×f spacing)的信号功率。

9.6 噪声功率目的:在传输网络中噪声是很重要的。

接口:N、P方法:噪声功率(平均功率)或非所需功率可以用频谱分析仪测量。

噪声功率是用OFDM信号占用的带宽(n×f spacing)描述的。

注:C/N是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之比,两者分别按9.6节和本节所述的方法测得。

9.7 RF和IF频谱目的:为避免其它频道干扰,被发送的RF频谱遵循针对地面网络定义的频谱模型。

如果调制器输出的频谱是按频谱模型定义的,中频信号(没有预校正)就可以同样处理。

接口:K、M方法:这一测量通常采用频谱分析仪。

DVB-T信号的谱密度定义为单位带宽(1Hz)内时变信号功率的长时间平均值。

其他带宽下的数值可以用单位带宽值按比例增加得到。

为避免被调制信号的结构过于正规,数字发射机的输入信号需要非正规,即类似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或节目型信号。

注意到,在评估副瓣即带外的谱密度时,所选测试设备的输入级对信号主瓣没有过载。

特别是在副瓣信号衰减很大的情况下,测试设备的非线性失真会产生掩盖原信号的副瓣信号。

选择主瓣衰减在原理上已经证明是一种避免掩盖效应的途径。

所以评估也包括阻带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整个测试过程变得有些复杂。

9.8 高斯噪声下的接收机灵敏度/动态范围目的:对网络规划而言,接收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和最小输入功率是确定的。

接口:测试信号在接口N应用和测试;接口W、X用于RS解码前的BER监测。

方法:RS解码后的准无误码接收QEF状态下,测量最小和最大输入功率。

动态范围即为此两数值的差。

9.9 等效噪声降低END目的:END是由网络或设备产生的实际损耗,以理想性能为参考。

接口:BER测量用W或X,噪声引入用P或S。

方法:END是RS解码前BER达到2×10-4时的C/N比,和高斯噪声下BER达到理论上给定的2×10-4时的C/N比的差值。

9.10 线性特性(肩部衰落)目的:肩部衰落用于表征OFDM信号的线性,而与频谱模型无关。

接口:M方法:按下述程序测量发射机输出信号的RF频谱:(a)分辨率带宽约为载波间隔的10倍,确定频谱最大值;(b)放置频谱,直线连接频谱上下沿的300kHz和700kHz测量点,并画与其并行的附加线,线上就呈现各自范围内的最高频谱值。

(c)最大频谱值(a)减去这些线的中心的功率值(偏离上下沿500kHz),差值即为上下沿的肩部衰落。

(d)由(c)得出的上下沿的最坏值,作为总的肩部衰落。

9.11 功率因素目的:比较DVB发射机的总效率。

接口:M方法:功率因素定义为DVB输出功率与从TS输入到RF输出整个链路,包括所有工作必需的设备例如风机、变压器等等的总功率损耗之比。

同时必须规定工作频道和环境条件。

9.12 相干干扰目的:确定任一种能影响I/Q分析和BER测量的可靠性的相干干扰。

接口:N或P方法:测试采用频谱分析仪。

逐步减低分辨率带宽,使显示的调制载波电平降低(由于保护间隔影响,未调制导频的电平也降低)。

载波干扰并不受此过程影响,并可以在轨迹适当平均后确定。

9.13发射机功率变化时BER和C/N比目的:评估发射机的BER性能随载噪比C/N的变化的。

在发射机输出平均功率范围内测试具有可重复性。

这一测试可用于发射机性能与理论值或与其他发射机的比较。

接口:F至U,E至V方法:在接口F或E送入一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在测试接收机输入端迭加高斯噪声,以确定不同的C/N比,被接收的PRBS的BER在V点或U点用误码测试仪测得。

在发射机输出平均功率范围内,测试是可重复的。

如果测试过程中发射设备具有在接口F或E产生PRBS的能力,则按照ITU-T建议书O.151[12]的规定,PRBS应为223-1 测试载波和噪声功率时,系统带宽定义为n×f spacing,其中n为有效载波数(在8MHz 带宽的信道内为6817或1705个载波),f spacing 是OFDM载波的频率间隔。

注:发射机回退(back-off)定义为额定脉冲峰值功率与信号平均功率之比。

额定脉冲峰值功率通常相当于B、D、G、H、I、K制式的RF信号同步顶功率。

9.14 高斯噪声14高斯噪声功率变化时的BER与C/N比目的:改变迭加的高斯噪声功率,评估接收机的BER性能随载噪比的变化。

这一测试用于接收机性能与理论值或与其他接收机的比较。

例如评估接收机本底噪声的影响。

接口:F至U或E至V方法:在接口F或E送入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测试时迭加高斯噪声,在接收机输入端求得不同的C/N比,接收的PRBS的BER 在V点或U点用误码测试仪测量。

测试发射机用来产生符合ITU-T建议书O.151[12]规定的PRBS。

PRBS为223-1。

测试载波和噪声功率时,系统带宽定义为n×f spacing,其中n为有效载波数(在8MHz 带宽的信道内为6817或1705个载波),f spacing 是OFDM载波的频率间隔。

注:在8MHz信道内带宽为7.61MHz,在7MHz信道系统内带宽为6.66MHz。

9.15 维特比解码前的BER目的:这一测试给出发射机、信道、接收机的非编码性能的业内(in-service)指示。

接口:V方法:测试接收机中维特比解码后的信号是采用与发射机相同的星座编码原理重新进行编码,以便对原始编码数据流作出估计。

这一数据流在比特级与维特比解码前的信号进行比较。

测量至少要以数百比特误码为基础。

图15 维特比解码前的BER测量9.16 RS解码前的BER目的:这个BER是描述数字传输链质量的基本参数。

接口:W或X方法:BER定义为错误比特和总的发送比特之比。

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办法:一是针对“业务外”的和第二中“业务内”的。

在两种情况下,测量都只能在6.2节定义的链路有用时间LAT 内进行。

9.16.1 业务外该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在信道编码器内产生一个已知的、固定的、重复的比特序列,并具有伪随机性。

以便使这一插入同步_倒置/随机化功能的数据成为一个固定的TS包的连续循环。

这个序列在ISO/IEC13818[1]中定义为TS空包,全部数据字节置为0X00,即该固定包定义为一个四字节序列0×47,0×1F,0×FF,0×10,后面跟随184个0字节(0×00)。

理论上这可以作为编码系统的一个选项。

不采用在发射机内的RS解码器输出端插入PRBS是因为需要有一个同步字节以保证比特交织的正确工作,在比特交织后插入是不适合的,因为它与业务内测量是不能直接比较的。

9.16.2 业务内这一测量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在传输链的每个环节都计算了RS 校验字节,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RS解码器将纠正所有误码,并产生一个无误码TS包(error-free TS packet)。

如果有强误码脉冲,RS 解码算法会过载,不能校验这个包。

此时传输_误码_指示器比特将出现,包里没有别的比特,16个RS校验字节在重新传输到其他环节前将因此重新计算。

传输链路中任意一点的BER测量都仅仅是这一特定环节的BER。

TS包中的误比特数通过比较RS解码前后这个TS包的比特模型进行评估。

如果测得的BER值超过10-3,由于RS解码算法的限制,测量结果将视作不可靠。

RS解码器不能校验的任何TS包都将导致计算并重新开始。

9.17 RS解码后的BER目的:测试MPEG2 TS流是否为准无误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