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下两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第一块浮雕)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转变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2、时间,地点:1839年,广州虎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3、影响: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划书P3最后一段)

二、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南京条约》内容:(划书P5第一段,注意标出关键词)

①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破坏贸易主权)

②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关税主权)

③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

④赔款: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3、影响:(划书P5)①《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政治上: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3经济:古老的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补充在段后)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抄到P8标题处)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划书P16--18)

一、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扩张开拓市场,掠夺原料。

二、重要战役:1、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

2、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补充

三、《马关条约》(1895年)

1、中方代表:李鸿章;日方代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条约

2、条约内容:(注意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增多,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赔款增加,加重财政和人民负担,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口更加深入,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开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便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马关条约》的影响

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不平等的条约,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补充),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补充)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P21--23)

1、战争的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补充)

2、八国是指: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划P21)

3、《辛丑条约》(1901)(划P22-23)

(1)经济上:赔款4.5亿两白银

(2)外交上: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补充

(4)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

影响: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划书P23最后一段)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补充)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考点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抄写)

2、代表人物:奕䜣(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划书p29)

3、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

①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划书p29第二段)

②积极筹建新式陆海军: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划书p30)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划书p30)

(3)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补充到P30第二段正文下面空白处)

4、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自救运动。(补充到课题空白处)

5、评价:洋务行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侵略,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划书p30最后一段并补充)

考点二、张謇: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实业救国。(划书p32)

考点三、公车上书(划书P35)

1、背景:1895年春,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划书p35并补充)19c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前一句话后面补充)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4、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考点四、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的高潮阶段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划书p37)

2、内容:从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划书P37)

3、评价: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但它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了近代文化与教育的发展,同时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最深远的影响)。促进近代化的进程。(补充到课本p37上)

4、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实力强大;维新运动没有群众基础。(补充p37“想一想”下面)

5、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改革应符合国情。(补充p37下面空白处)

考点五、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划书P40正文)

①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

②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2、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革命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过程:首次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南京,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

5、评价辛亥革命:(记在P43--44)

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主要的历史功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民主富强的道路。

6、革命的性质: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补在p43-44)

4、失败原因:(1)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2)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3)帝国主义的干涉,反动势力的破坏。(补P43-44)

考点六、新文化运动

1、背景:(抄写在p45页)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潮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