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心得)之新课标下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3篇)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3篇)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x版心得体会篇一:1、做好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演示化学实验是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动脑、动手,才能学好化学,而实验本身也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
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谓实验演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以展现物质的性质,并要求同学们认真的观察[2]。
做好实验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一下几点:1.1注重演示方法一个成功的实验演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的实验时,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满足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首先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方法、过程、结果等;其次要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对于突发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1.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实验的步骤、方法、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课堂实验的研究对象上。
在实验结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思路进行思考,从中找到启迪。
例如:进行“氨的性质”的实验演示时,首先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即氨的喷泉实验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间的反应。
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当中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氨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有什么性质?CO2等也能形成喷泉吗?二是氨溶解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为什么喷泉呈现出红色?那么CO2是否能喷出白色的喷泉?三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浓氨水和浓硫酸之间会发生这种现象吗?通过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教材积极地思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堂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落实,使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初中化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内容的顺利实施。
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三个方面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面对多样化的化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自身思维,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消化。
但就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刻,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育,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客体位置,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与欲望,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低下。
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化学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意识。
以学习“物质的溶解性”一课为例,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我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实验物质,并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内涵。
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5篇
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5篇化学新课标研究心得五篇一、化学新课标研究的感悟在研究化学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化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不同的化学知识,我了解到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同时,化学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自然界的各类现象,为我们探索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化学新课标研究的方法在研究化学新课标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系统地研究课本中的知识点,建立起知识体系。
其次,我积极参加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深化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另外,我还善于总结和归纳,将研究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研究笔记和复资料。
三、化学新课标研究的收获通过研究化学新课标,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其次,我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实验技巧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化学新课标,我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化学新课标研究的困难与挑战在研究化学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化学的专业术语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一些操作要求十分严格,需要严密的计量和控制,这对我的实验技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此外,化学的理论知识较为繁杂,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理解和应用。
五、化学新课标研究的展望通过研究化学新课标,我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化学知识,拓宽自己的化学视野,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我相信,在不断研究和实践中,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的五篇感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课标要求下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要求下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要求下,作为教者,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开拓化学实验的主要教育功能呢,我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培养创新意识在现有条件下,利用周边的物品,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验。
例如,学习淀粉的性质时,准备土豆、馒头和米饭,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化学性质,检验上述三种食物中都含有淀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化学,对化学产生兴趣。
再如,“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用10%的naoh溶液,将质地坚硬的树叶煮到叶肉分离,最终除去叶肉,分离出叶筋制成书签。
有学生提出用na2co3代替naoh 是否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用20%纯碱溶液煮树叶,最终也获成功。
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做一些实验,特别是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使他们敢于试验,乐于实验并受到启发,认识到实验仪器、装置及方法都是可以改造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实验形象、直观、有趣,本身就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教材中“硅酸钠”时,可补做“水中花园”的实验:在大烧杯底部铺一层沙,注入饱和硅酸钠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钴、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镁的晶体颗粒。
约30分钟后,可以看到晶体和溶液反应,生成各种颜色的像珊瑚一样的硅酸盐,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产物以独特的方式生长,从而形成漂亮的“水中花园”。
学生看到如此漂亮的现象,产生了强烈兴趣,要求了解化学变化的理论依据。
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相关资料,整理结论,教学效果比照本宣科要好得多。
再如,讲石油的综合利用时,可以让学生查看液化气和食物保鲜膜的成分标志,讲酯化反应时联系烧菜放酒和醋可以产生特殊香味,讲氯水漂白性时让学生注意如果直接用自来水喷洒绿叶植物是否会产生斑点等,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实验太多啦。
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作者:姜红岩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3期一、引导学生体验化学实验情景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的制取原理和装置,引导学生探讨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分小组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实验装置,然后各个小组进行展示和评价,最好确定一组最好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性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
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
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
又可以加强学生环保教育,强化节约资源意识,强化环保意识。
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恰当改进实验设计,丰富学生实验内容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的最好场所。
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
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
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1. 体验新课标带来的变化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充分体验化学知识。
实验中,老师将化学知
识运用到实际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之处。
2. 更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
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的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
3. 教师也要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
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该注
重学生的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多样的教学方法。
4. 让学生了解化学很重要
化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联系实际的生活的一门必修课程。
了解化学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身边的事物是如何发生的,对生活的发展有所裨益。
5. 新课标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新课标注重学生参与性的提高,让学生在参与中研究。
基于实际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研究能力,积极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明白了新课标教学的方向,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并让他们充分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综合素质,努力发掘潜能。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化学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化学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化学新课标解读的篇1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单纯传授既有知识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转而进行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这句话也给我们每位“准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新教师而言,由于在教师的道路上的摸索时间不长,那么怎么才能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化学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呢?第一步,在进行新授课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情。
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以及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决定了在新授课中教师讲解知识的深度以及语言。
比如,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能的变化接受程度比较低,则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度要循序渐进,不能讲解过程中直接“一步到位”得到答案。
并且,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使用形象的“水往低处流”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的相关转化。
第二步,在新授课的过程中课堂引入后要进行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在设问时我们应该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依据,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即难度要分明)、问题要清楚。
很多时候,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过于理想化,导致课上学生听不明白问题。
第三步,提出问题之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问题的看法以及疑难点比较一致,通过及时的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地进行思考,集思广益,从而使教学的重难点得到突破。
同时,及时有效地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其探索知识的兴趣。
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也会有一种喜悦和自豪感,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讨论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第四步,讨论后,用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原电池的讲解为例,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会有电流通过?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到理论上的答案:是因为电子的移动。
但是学生心中会有疑问:事实真是如此吗?这时,教师通过演示铜锌硫酸电池的实验,可以从直观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3篇)化学新课标学习篇1通过这一段的紧张的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准》,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二、努力提高学习化学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1、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
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
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
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2、灵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5页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材更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新教材。
迁安市于2006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行新课程标准。
近一年时间里,我们经常深入学校,亲身感受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
通过1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活动与探究”是新课程的主旋律,也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有效途径。
虽然在有些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学,实验条件很差,缺仪器,缺药品,但是教师依然想尽办法开展好实验教学,多方面进行实验探究,充分挖掘身边可利用实验器材,保证实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根据我们的听课体会,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1 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首先认真学习《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教学教师教学评估标准》,对实验教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水平心里有数,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其次再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中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领悟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此,我们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周边实际,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进入探究领域。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积极开发演示实验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共4页word资料
新课程标准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使它们能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想对新课程下开展好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一、新课程的实验设计和传统实验设计的对比以前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主要是以演示实验为主,探究性实验很少,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老师把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告诉学生,然后开始演示实验。
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原因。
这样学生的学习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实验是老师设计好的(有的书上就有过程),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他学习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
而新课程下的实验更多的是探究性实验。
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来进行的。
学生会自己先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之间也可以合作,共同来完成这个实验。
这样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再只是与自己没有多大关联的抽象理论而是对“我的猜想”的验证,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的探究成果”如果实验成功,学生能亲自体会这种成功的喜悦,如果实验失败,小组可以共同讨论分析失败的原因。
这种探究性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思考出来的。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所以新课程下的实验更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
这种学习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同时激发了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老师要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些事情做,而不是只给学生知识去记。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会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二、要把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过去我们一直把化学教育看成是知识教育,忽略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应是以实验为中心的实践科学。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探究性实践,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实验教学与探究性教学的结合、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实验条件考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及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结论部分指出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启发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应该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标、探究性教学、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实验结果分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启发、实验操作能力。
1. 引言1.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化学知识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2 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1. 实验教学要紧密贴合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化学理论知识。
2. 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独立设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
3. 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做出科学推断和结论。
5. 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教育学生科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和规范操作要求,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
化学研究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
化学研究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化学研究实验篇1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4篇)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给予了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机会。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感离不开对课程标准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因此本文将从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实际应用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化学现象,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需要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安全知识。
在实验中,我遇到过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操作不熟练导致实验失败,或者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
这时,我就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请教老师或同学,加强自己的实验技巧和安全意识。
通过反复实验,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实验技巧,例如使用容量瓶准确地进行溶液配制,避免反应管漏气等。
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增强了我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对培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较为困难,对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不够熟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法。
首先,我注重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及时向老师请教难点和疑惑。
其次,我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较小的模块,逐一攻克。
我也会通过反复练习和做题巩固知识,使之熟练掌握。
同时,我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学习软件进行学习和复习,比如观看相关视频、参加在线讨论和解答问题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除了基础知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化学在生活、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应用。
在课程学习中,我了解了很多化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化学清洁剂的研发和应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应用等。
新课标下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
新课标下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探究试验课学习是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有别于个人在自学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需要的是“指导”或“关心”,不仅仅是“传授”或“教育”。
探究试验课学习中,老师将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和指导者。
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
探究试验课学习是同学对科学讨论的思维方式和讨论方法的学习运用,我在实践中体会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同学的探究爱好探究学习情景是探究学习活动的背景和舞台。
缺乏学习情景的“探究”只是一个要求解答的探究性习题或试验习题。
失去了探究的背景和探究的氛围,探究的现实意义和吸引力,就被淡化了。
探究学习情景能使同学置于真实的问题情景或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气氛中。
可以使同学清晰地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探究、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或重要性,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还可以使同学在心理上意识到,这不是解答习题和考题,不能靠引用、背诵课本或老师讲过的现成答案来解决问题,必需通过自己的思索、试验、资料查阅、与他人沟通和争论来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简单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硝酸的氧化性探究试验试验教学程序如下: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索试验的设计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选铜作样本与浓、稀硝酸反应?那么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试验现象又有什么显著区分呢?2、探究试验:同学在上述问题的启迪激发下马上产生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
随即,老师要支配同学分组进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试验。
同学试验前老师应讲清该试验的操作程序和留意事项并作好观看记录。
3、观看记录: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试验记录条件现象10ml 12mol/L、HNO3加1克铜10ml 4mol/L、HNO3加1克铜铜片表面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最终铜片全部溶解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最后铜片全部溶解溶液颜色变化溶液由无色变绿色,并渐渐加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渐渐加深反应速率变化开头较慢较慢,30s左右突然加快开头慢一段时间后反应有所加快.后又减慢试管上部空间气体颜色变化很快变红棕色,后阶段颜色更深开头淡红棕色,后成无色,试管口变红棕色.试管外壁触觉变化反应后触摸发烫反应后触摸温热比较表中试验现象引导同学剖析其中的差异点.即:(a)为什么浓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绿色溶液,而稀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蓝色溶液呢?同学最初提出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但溶液体积相同,反应掉铜片质量相等,很简单排出这种可能性。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标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性思维。
探究
性实验成为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选择实验内容时要注重其科学性。
实验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内容也应有代表性,可以涵盖不同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
在介绍物质的性质变化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物质变化相关的实验,如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比较实验等。
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让
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规律。
在研究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中,可以设计一些引导问题,如什么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得更多?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分析和总结,逐步找到答案。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可以适当引导他们使用一些仪器设备和实
验操作。
在探究金属和非金属导热性的实验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材质的导热板,引导
他们使用温度计等仪器,进行温度测量和分析。
在实验展示和讨论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的
展示和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会,相互学习和借鉴。
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
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1. 引言1.1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真实地参与科学实验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通过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将来更深入地从事化学或相关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思考中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 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要具有探究性。
学生在实验中应该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学生在实验中应该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准确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新课标还要求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在实验中应该是实验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使他们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字数:200】2. 正文2.1 设备与材料准备设备与材料准备是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准备设备与材料时,首先需要确认实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是否完整,例如试管、烧杯、移液管等。
还需要检查实验所需的化学药品是否齐全,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纯度符合实验要求。
在选择设备和材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目的,选择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6篇
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6篇大家在写体会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心得体会若能触动人心,便能激励读者在现实中不断追求进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在体会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的同时,也时时处处感受着困难和压力。
在通读了新课程标准及配套教材后,结合自己近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学习新课标过程中的体会。
1、教育理念的转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学校逐步开展起来。
新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
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
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一、探究性实验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性实验突破了传统实验的固定程序和操作步骤,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验现象灵活地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探究性实验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因此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验活动,亲自操作,亲自感受实验过程中的乐趣和挑战,从而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二、实验教学的难点及解决方法1. 探究性实验难点(1)学生自主性不足,缺乏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2)实验设备不足,限制了实验的开展;(3)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发生意外。
2. 解决方法(1)加强学生自主性实验训练,增加实验环节的探索和发现性;(2)积极争取实验经费,购置和更新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3)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实验安全制度。
三、实验课程设计在新课标下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课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内容的选择(1)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2)切合课程标准,体现探究性实验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精神。
2. 实验条件的准备(1)合理安排实验课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验时间;(2)做好实验场地和设备的准备,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3)注意实验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实验指导的要求(1)提供适当的实验指导和操作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2)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和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3)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报告和成果展示,加强学生的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重视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那么,在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如何进行?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化学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来探究化学概念、化学定律及其规律性的实验。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 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需要进行测量、计算、记录等操作,这些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探究性实验强调探究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推理,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3. 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化学现象的理解。
化学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现象来发现和理解化学规律和概念,从而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实验,它融合了理论、实践和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实验的设计在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实验的设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向学生传授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实验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做好实验前的讲解和预习工作,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基本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和操作技能,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认真操作,遵守实验室规定,保证实验安全和实验数据的正确性。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实验数据,认真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验原理和化学知识,合理解释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 实验报告的撰写在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是学生重要的成果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论文之新课标下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宜春中学张文秋
探究实验课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别于个人在自学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
探究实验课学习中,教师将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
探究实验课学习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我在实践中体会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究学习情景是探究学习活动的背景和舞台。
缺乏学习情景的“探究”只是一个要求解答的探究性习题或实验习题。
失去了探究的背景和探究的氛围,探究的现实意义和吸引力,就被淡化了。
探究学习情景能使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景或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气氛中。
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探究、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或重要性,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还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意识到,这不是解答习题和考题,不能靠引用、背诵课本或老师讲过的现成答案来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试验、资料查阅、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
一。
例如: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硝酸的氧化性探究实验实验教学程序如下: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选铜作样本与浓、稀硝酸反应?那么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又有什么显著区别呢?
2、探究实验:学生在上述问题的启迪激发下立即产生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
随即,教师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学生实验前教师应讲清该试验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作好观察记录。
3、观察记录: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记录
条件
现象
10ml 12mol/L、HNO3加1克铜
10ml 4mol/L、HNO3加1克铜
铜片表面
铜片表面立刻产生气泡,最后铜片全部溶解
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最后铜片全部溶解
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由无色变绿色,并逐渐加深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逐渐加深
反应速率变化
开始较慢较慢,30s左右突然加快¼
开始慢一段时间后反应有所加快.后又减慢
试管上部空间气体颜色变化
很快变红棕色,后阶段颜色更深
开始淡红棕色,后成无色,试管口变红棕色. 试管外壁触觉变化
反应后触摸发烫
反应后触摸温热
比较表中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剖析其中的差异点.即:
(a)为什么浓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绿色溶液,而稀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蓝色溶液呢?
学生最初提出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但溶液体积相同,反应掉铜片质量相等,很容易排出这种可能性。
联系NO2能溶于硝酸溶液,NO不溶于水,推测“绿色”是Cu2+、NO2混合于溶液中造成的。
(这是个难点,学生一时难于理解)此时可追问:”怎样证明这样一个推测?”讨论后可得出下列验证方案:再加热浓硝酸跟铜片反应的绿色溶液,发现又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溶液变成蓝色.
(b)、为什么反应速率“慢快慢”的变化?
引导学生从浓度、温度、催化剂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反应速率由“慢快慢”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c)、为什么试管上部颜色变化有明显差异?
(d)、为什么反应后触摸试管外壁热感不同?
从上面“由表及里”的剖析后,就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3、归纳结论:
(1)、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2)、绝大多数金属能被硝酸氧化,且变价金属一般能氧化为高价态。
(3)硝酸浓度不同可生成不同的还原产物.一般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一般不产生H2
4、应用拓展:讨论,将浓稀硝酸加入下列物质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1)甲基橙指示剂并微热;
(2)木炭并加热;
(3)Na2SO4、NaI和FeSO4溶液;
学生讨论回答后,由教师指导评价.。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实验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
如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关于原电池的探
究实验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设计的,把2mol/LNaOH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然后分别投入纯铝片和表面沉积有铜的铝片各一片,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后者产生气泡速率比前前者快,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能否设计出比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这是学生熟知的.所以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认为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原电池。
但也有学生联系教材中的实验展开了联想,联想中创造性思维火花产生了,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
(a)镁、铝作电极,浸入NaOH溶液中,镁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铝强,但镁不跟NaOH溶液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镁作正极。
还有学生联想到铝遇冷浓HNO3钝化,又设计出另一种方案:
(b) 铝、铜作电极,浸入浓HNO3溶液中,铝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铜强,但铝被浓HNO3钝化作正极,铜作负极。
用电流计验证,果然符合。
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突破常规,跳出原有知识的框框,能使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目前,高中的化学实验大多注重实验功能的验证性,课本
编排出实验条件药品、步骤,来验证某物质的性质、某物质的制取方法或某个反应原理,学生依葫芦画瓢、照方抓药,毫无创意和新意。
而探索性实验就是挖掘书本已有的实验内容和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有新意境、新内容的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
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猎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
如在化学必修1第一章实验配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学生实验中,以往教学是教师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的程序,既先讲述用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甚至写到黑板上,学生按照教师讲的去做。
而按探索性实验要求,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等有关知识,应该能够自己完成这个实验。
所以在教学时,只告诉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做实验时,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述,巡回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
对两个班级分别采取上面的两种教法,结果,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去做的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全部学生操作有序,学生很快并顺利的作完实验,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
而后一种教法截然不同,课堂秩序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操作步骤和方法各不相同,暴露出存在的不少问题。
实验结束后,每组同学都拿着自己配
制的溶液请老师观看,这时教师不失时机以某一组或几组的实验为主,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违背操作规程的现象,并结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发展智能及实验技能的有关问题,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在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并相互讨论,甚至到了争论,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正确的总结性评价。
这样既能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