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中国红色美术作品的历史书写与审美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
2019.7.下
|文化艺术|
摘要: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首先是对主题题材选取,题材选取有着很多种类,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只是其中一种。

红色美术题材作品中早期采用描写手法主要是采用宏伟表现形式来叙述历史事实;但是在新时期下,很多艺术家对传统表现手法改变和创新,采用符合当代审美要求艺术形式来描述红色记忆。

本文在写作时主要是对新时期中国红色美术作品的历史书写与审美建构研究,提出新时期红色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红色艺术作品审美建构试论新时期中国红色美术作品
的历史书写与审美建构
文/宋慧
艺术代表的是艺术家对美的感悟,是对社会的一种重新认识。

艺术家在对美有新认识以后,需要采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引起人们对美的共鸣。

红色革命有磨难的一面,同样也有着美的存在,这些美需要艺术家建构,并且使用不同艺术手法将其表现出来提供人们欣赏。

一、历史还原与审美转捩
中国当代美术历史,有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这个方面内容是红色美术创作的最主要来源。

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在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艺术创作有所改变,之前红色作品主要是以红、光、亮和高、大、全为主题描述。

从这段时期以后,红色作品在创作上主要是对于革命历史叙述为主题,使用艺术历史叙述法来有效还原历史真相。

图1邢庆仁《玫瑰色会议》
在中国第七届美术展中,曾经展出过这样一幅作品,展出作者是邢庆仁,作品名称是《玫瑰色回忆》,具体作品内容在图1中展示。

这个作品中展示的主题是以女兵为主,而且是在中国近代革命中女兵形象,观看这个作品以后,让人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诗词“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同样在中国红色革命中,女兵在当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存在。

邢庆仁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使用红色玫瑰来比喻红色革命时期女兵光辉形象。

这个作品在第六届美术展展出以后,到了2009年,中国开展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美术作品展上”,《红色玫瑰回忆》这部作品再次引起人们热议,很多美术评论家在观看这部作品以后,都给出了高度评价。

著名美术评论家刘骁纯这样评论过,《玫瑰色回忆》作品是融写意精神于新历史画中的又一作品,作品中突破了传统红军战士高大尚的艺术描写手法,这种作品出现反映出当代艺术家对历史事实的一种思想转变。

《红色玫瑰记忆》中,这部作品不在反映英雄主义革命历史,而是采用一种人情,或者是人性画面展示在公众面前,作者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采用平视角度来看待历史,而
且是在历史中普通人的革命斗争情况。

正是在创作主题上变革,可以说这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的表现时代。

在新时期思想解放以后,红色作品的美术创作主要是塑造一些英雄形象和领导形象,在对这些历史事件还原时,艺术
家们主要表现的是平常之美,这类作品主要有着秦大虎
(1980年)《看球》;还有着催开玺(1984年)《长征时期的贺龙和任弼时》。

这两部作品中,都是使用普通生活场景来描写当时的革命领袖,同时使用这样的场景描写来表现领袖胸怀和领袖革命思想,也有着一种苦中作乐的生活画面描写。

同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美术展,当时在会展中展出过一个作品,作者是孙滋溪,展出作品是《五子棋》,这部作品中展示画面是革命时期中平常生活画面,主要描写对象是一个小八路军和一个老八路军在闲暇时间下五子棋的生活画面,这种画面描写,展示出一种恬淡自然的中国画面,把革命时期的乐观革命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在新时期中,表现这方面作品还有着很多,比如张道兴的《儿子》等,这些作品都改变了传统的宏大叙事风格,作品中表现了两代人的微妙关系,同样也刻画了在老一代革命者对新一代革命者的期望,表现出革命火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种革命精神状态。

从上述代表作品中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影响下,艺术家们不在使用宏大艺术创作手法,他们在表现的作品中从新对历史思考,强调的是一种生命体验和人文关怀,并且还把个人对审美情趣融入到历史叙述中,实现了一种以小见大,采用新的艺术视角与艺术语言创作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图像。

二、象征与隐喻的艺术表达
在90年代左右,美术创作中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方面,艺术家们创作这类作品时,有意对平铺直叙描写手法回避,这些艺术家在改变艺术手法时主要采用一些隐喻艺术手法和象征艺术手法,以此来传达作者对创作理念和艺术构思。

在新时期红色艺术作品创作中,艺术家对红色革命题材作品创作,不在使用直接写实手法来表现革命者形象,而是采用崭新的象征符号。

这类作品有着杨力丹创作的作品《太行铁壁》,这部作品在第六届中国美术展中是获得了金项奖,作者对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采用了宋代山水画大斧劈皴塑造革命者的形象,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同时还采用黑白木刻的造型,这种艺术描写手法使用,使主题表现思想更加突出。

更需要值得注意的内容是,艺术家选择创作主题环境是太行山,但是在中国古代画作品中,特别是山水画,主要表现场景一般情况下都会是黄山或者是华山,对这些风景秀丽场景描写。

但是在当代艺术家创作场景选择时,很多时候都选择太行为描写对象。

艺术家对这种山色景观选取,主要有着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个
84
2019.7.下
MOTHERLAND
写都能够体现出甫志高的本质虚伪,只会说好话,但是却没有做出真正的贡献。

(三)入党初衷不纯洁,不按党的规矩办事
甫志高本身的性格还有着一定的不安份性,他作为一名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在工作时应该做到严格遵循党的纪律和要求,必须要保证党组织的安全性和其他同志的安全,可是他在实际工作时的情况却与其截然相反。

党组织和领导要求其通过开书店的方式,向青年宣传革命思想,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党的工作,而在该过程中需要其做到隐蔽和安全,不能冒进,可是甫志高在工作的过程中,却认为自己具有更大的能力,不听从意见冒进,自行扩大书店范围,并大肆宣扬各种进步思想和书籍,完全没有考虑到安全性和隐蔽性的问题。

而甫志高这一行为除了表现自己之外,也是受到其自身盲目自大的影响,他认为自己充分认识了时代的特征,可以放手开辟各种工作,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各种工作。

他扩大书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提高自己的身价,方便在后期向党组织讨价还价,却没有考虑到书店扩大所带来的各种不安定的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他的这种狂妄和自大使其掉入了敌人的圈套,为其后期的被捕埋下了伏笔。

(四)性格自私,组织纪律意识松懈
甫志高作为小说中的一个经典叛徒形象,还突出了其性格上自私,以及组织纪律意识松懈的特点。

首先,甫志高性格上的局限性使得其容易软弱妥协,而在后期即将被捕时,他也只是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却没有通知党组织和其他的同志转移,甚至在后期叛变,导致了大量的地下党干部和同志
被捕。

这个特点,无论是在小说中对反面人物的描写还是在真实历史事件中都有深刻的体现,正是疏忽了组织纪律要求,给敌人可乘之机,才会造成党组织破坏事件迅速的恶化和升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典长篇红色小说《红岩》中,甫志高作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叛徒和反面角色,在小说里,作者对其思想和情感的转变以及人物的描写都十分突出,可以说是该小说中的一大重要角色,该角色的塑造以及相关的情节,都对整部小说情节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因为有这个反面
角色的对比,才能使小说中以
“江姐”,“许云峰”为代表的经典革命形象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所以对甫志高这一角色进行理解,了解其原型和塑造方式,将其同小说中正面角色进行对比,最终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更深刻的感受到文章想要传达的对革命工作者的敬仰和敬佩之情。

参考文献:[1]邱思宇.《红岩》中叛徒甫志高的形象分析[J].广东蚕业,2017,(09):69.[2]张均.《红岩》中的叛徒形象甫志高原型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10):87-99.[3]直爱妩.浅析歌剧《江姐》甫志高的人物塑造[J].艺术评鉴,2016,(04):47-48.
(作者简介:吴月,学历:学士,职位:讲解员,单位: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论坛
是对环境美的选择,太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方面是艺术家选取的因素之一;另一个因素主要是太行山上的革命历史发源地身份,所以在选择太行山为画作背景,有了一种象征性政治含义。

艺术家贾又福作品《太行丰碑》,在艺术创作中,主要也是采用这种象征性表达手法,画家作品表现中既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同样使用纪念碑的形式来呈现革命圣地的形象。

图2《五角星》
在油画创造方面,对于红色作品有着代表性的是《五角星》,这部作品在第九届全国美术展中是获得够过金项奖,具体表现在图2中展示。

这部作品是非常的震撼人心,也是在新时期中有着象征性的符号,也是一部能够表现红色主题的成功作品。

这部作品作者是冷军,在中国50周年时期展出作品,主要选取题材是五角星,这种事物在选取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画面中五角星有凹凸不平表面,而且在很多地方有残缺,还使用金属来修补,上面还呈现出弹孔痕迹。

使用这样的题材选取中,象征着中国革命虽然是千疮百孔,但是在革命者的精神中仍然是不折不挠,代表革命者追求思想境界和画家大胆以黑底来衬托五角星的光辉闪耀。

这种黑色衬托表现手法,完全是打破了传统中使用红色衬托的表现手法,能够采用这种衬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来改变。

这部作品中,采用超写实创作手法,表现出的是在红色革命时期,革命中的创伤和那一段磨难历史记忆,作品创作是对先辈缅怀,也是代表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新时期红色美术作品的象征性表达,突破了以往的“纪实性”描绘,作为红色象征,它既体现在国旗、国徽、五角星之类的象征之物上,也见诸象征革命的事件与历史时刻中。

在回溯革命史的过程中,当代艺术家通过象征手法在人、物和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从而烘托出红色主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红色作品艺术呈现形式中,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主要有着历史还原与审美转捩,这个方面的转变中,主要是从高大尚的艺术表现转向平直视角的描写,代表一些普通形象的革命情怀;在象征与隐喻的艺术表达手法中,主要是对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描写红色革命事实。

参考文献:[1]“伟大转折———全国红色美术作品展”在遵义市美术馆开幕[J].美术教育研究,2019,(02):6.
[2]孙薇.解码时代精神,引导社会风尚———鲁迅美术学院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评述[J].美术大观,2018,(11):34-35.
[3]杨晶晶.弘扬和传承校园红色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美术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8,(29):130+132.
[4]赵成清.新时期中国红色美术作品的历史书写与审美建构[J].文艺争鸣,2018,(03):178-184.
[5]叶克军.安徽红色图像资源在美术创作中的文化诠释[D].安徽工程大学,2017.
(作者简介:宋慧,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单位:兰山区文化艺术研究室,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国画人物创作。

)(上接第86页)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