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儒学和“太和”观念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卜长莉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
但是,这一概念是在一种类似于散文风格的文章中提出来的,基本上没有理论的概括和说明;对其进行的分析,基本融化在一种叙事式的描述之中。
在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之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社会学界的其他人,都缺乏对这个概念做进一步的研究,更少有将这一分析与对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联系起来。
本文试图对“差序格局”这个蕴涵着极大解释潜力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诠释,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揭示其现代内涵。
一、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模式的理论诠释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而言的”。
“属于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性的农耕社会”(金耀基,1999:7)。
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全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2.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组织和血缘关系。
3.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封闭性。
4.社会管理以传统权威为基础,家长制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
5.社会分工和分化程度很低,社会的同质程度较高(刘祖云,2000:42-43)。
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相适应,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交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相区别,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费孝通,1998:26)。
“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
那么,能够造成和推动这种波纹的“石头”是什么呢?费孝通先生明确地讲到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的投影”又形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费孝通,1998:70)。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作者:卜长莉来源:《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来源日期:2003-1-24本站发布时间:2010-1-12 21:44:14阅读量:441次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
但是,这一概念是在一种类似于散文风格的文章中提出来的,基本上没有理论的概括和说明;对其进行的分析,基本融化在一种叙事式的描述之中。
在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之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社会学界的其他人,都缺乏对这个概念做进一步的研究,更少有将这一分析与对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变迁的研究联系起来(孙立平,1996)。
本文试图对“差序格局”这个蕴涵着极大解释潜力的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诠释,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揭示其现代内涵。
一、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模式的理论诠释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而言的”。
“属于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性的农耕社会”(金耀基,1999:7)。
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全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2.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组织和血缘关系。
3.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封闭性。
4.社会管理以传统权威为基础,家长制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
5.社会分工和分化程度很低,社会的同质程度较高(刘祖云,2000:42-43)。
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相适应,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交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相区别,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费孝通,1998:26)。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一、大传统与小传统:差序格局的二重性费孝通于1947年首次提出差序格局之时,正值中西文化论辩方兴未艾之际。
在这场论辩中,以儒家传统为坐标原点形成了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两大阵营。
两大阵营的分歧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是否存在根本性冲突抑或相互融通的可能。
受过英国人类学系统训练且旨在超越激进与保守的费孝通意识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大传统的层面,而应将目光转移向下从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衍生的小传统去重新认识中国文化。
②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中国,费孝通以现代西方为他者、以团体格局为镜像,富有想象力地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
在费孝通看来,西方的社会结构是团体格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
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是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③与西方的团体格局相比,中国的社会结构则大异其趣。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⑤在费孝通看来,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区别不仅在于社会结构层面也在于二者各自衍生的道德系统。
在团体格局中,群己界限分明、团体边界清晰,以平等观念、权利意识、公平规范、博爱精神为内核的道德系统因之孕育、衍生。
以“己”为中心、富有伸缩性的差序格局所孕育出的道德系统则是自我主义。
自我主义是将“己”作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主义。
在这种道德系统中,人与人之间地位不平等、权利相异,人情和利益成为建构和维系差序格局的内在机制。
费孝通认为差序格局衍生的是自我主义,这种自我主义具有较大的伸缩性。
费孝通将差序格局比作丢石头所形成的同心圆和众星围拱的北斗星,以之论述儒家伦理的伸缩性。
周敦颐的理学成就
周敦颐的理学成就儒学是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塑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儒学发展史上,宋明理学无疑散发着其独特的光彩。
理学是儒学的新形态,他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内在精神,另一方面又丰富和发展着传统儒学。
无论从理学的具体内容还是整体意义和影响上看,他的产生不仅使儒学在衰败的时刻重新焕发生机,更让他在思想领域拔高了一个层次。
而作为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在理学的开创和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对于周敦颐的理学成就和一些具体内容的分析,黄宗炎、朱彝尊等人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儒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工作真正展开始于北宋中期,而其理学理论的创建活动,由周敦颐肇其端,张载、邵雍则在不同方面有所发展、创获,最后以二程兄弟“体贴”出天理,以建立天理论为标志,理学最终形成。
对周敦颐理学成就的分析,除了从他对理学的开创的意义、创新的内容和方式作出分析,还应对其之所以作出此创举的原因进行探索,这些都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一)对儒学地位及新儒学产生原因的再认识一、创新儒学的原由宋朝的儒学又称新儒学,之所以用“新”是区别于之前的儒学而言的。
儒学于春秋时期应运而生,经过各儒家名流的发展在战国时期成为蔚然大宗。
直至秦朝建立,秦始皇“焚书坑儒”,兴法家思想使儒学遭受重创。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令儒学成为正统。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与道教产生,形成三家交融的局面。
直至宋代在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大师的努力下形成新儒学——理学。
首先新儒学的产生是大时代发展下儒学得以继续流传的必然要求。
由于道教产生,佛教的传入,对儒学的地位造成极大挑战,继而经过一系列斗争后儒学开始吸收佛、道精华而发展。
而这样的转变也充分表现了儒家学者已开始能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释道二教,既站在儒家立场批判释道二教的思想异端,也能大度吸收和融化释道二教的"合理 "思想要素。
这些也都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为理学开山祖师的周敦颐。
差序格局读后感
差序格局读后感《差序格局》是一本由李泽厚所著的社会学著作,通过对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和社会阶层的形成。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问题不容忽视,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
首先,差序格局在中国社会中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日益明显。
在城市中,富裕阶层享受着高收入和优质资源,而贫困阶层则面临着低收入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困境。
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农民工的贫困现象。
这种差异化的现象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其次,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制度和政策密不可分。
中国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得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例如,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权益,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也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机会受到限制。
同时,就业机会的不均衡也加剧了社会的差序格局。
此外,差序格局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差序格局的存在使得社会上下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社会不公平和不满情绪的积聚。
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同时,差序格局也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当一部分人拥有更多资源和机会时,其他人的发展机会被剥夺,这将导致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浪费和创新能力的降低。
然而,解决差序格局问题并非易事。
首先,需要改革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减少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可以逐步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给农民工。
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次,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扶贫力度,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总之,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对《差序格局》一书的阅读,我深刻认识到差序格局的存在和影响,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国家,其社会结构和人行为的形成受到了传统的影响。
而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差序格局”,这种格局不仅在社会层面上存在,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首先,需要理解“差序格局”这一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普遍接受自己在社会等级和地位上的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是一种自然和正当的状态。
这种差序格局体现在家庭、宗族、职业、地区和政治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等级分明。
人们被分为士、农、工、商四种不同的身份,而身份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上的地位和待遇。
这种社会等级的存在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依从上级、重视家族道德等观念被普遍认同和遵循。
这是因为中国人在社会等级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遵从和尊重更高层次的权威。
此外,中国传统社会还存在着强烈的家族观念。
家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载体。
家族观念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与日常行为紧密相连。
家族的传统和道德观念对于个人的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个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家族的延续和荣誉的体现。
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个人往往把家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追求个人的荣誉、尊严和家族的发展。
此外,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纪律和秩序。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普遍接受和尊重权威和规则,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和奉献。
这种强调秩序和纪律的观念同样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人往往注重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遵守规则和法律。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貌和遵守常规,关注集体利益而非个人享乐。
总之,“差序格局”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重要特征。
这种格局不仅反映了社会层面的等级差异,更体现了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独特性。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一种被称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存在。
这种社会结构不仅仅是指人们的社会等级和地位差异,更是一种涵盖着人们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社会文化模式。
通过对这种“差序格局”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等级的差异。
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地主、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阶层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分。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地主作为社会的最上层,享有丰富的资源和权力,而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位于社会的中下层,更多地从事实物生产和劳动。
这种等级差异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也得到了体现。
其次,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同时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
在这种社会结构下,人们往往把地位、权力和财富等因素作为评判一个人优劣的标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位高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有智慧、有魅力的,而地位低的人则往往被贴上没有智慧、没有才干的标签。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人的行为规范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注重保持面子和尊重他人的地位差异。
例如,中国人在社交场合中常常会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冲撞他人,以及尽量不给他人带来尴尬和困扰,这是因为他们深知各人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处的重要性。
此外,“差序格局”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婚姻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差异非常明显,男性往往被视为家庭的支柱和主导者,而女性则被要求全面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需要。
这种社会结构在许多方面导致了家庭内部的权力分配不均和角色分工的差异。
例如,在婚姻中,男方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对婚姻的需求和期望,而女方则更多地被要求以家庭为重,为丈夫和孩子付出更多,甚至牺牲自己的个人发展。
然而,虽然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导致了不公平和不平等,但这种社会结构也与中国人行为的一些特点紧密相关。
差序格局
费孝通先生还有其他著作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 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 入《费孝通文集》。 《禄村农田》(1943年) 《内地农村》上海:生活书店 (1946年) 《生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48年) 《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年) 《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 北京:新世 界出版社(1981年) 《Chinese Village 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83年) 《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年)
2、著作简介
《乡村中国》,此书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皇权与绅权》《内地的农村》《乡土重建》《生育 制度》五书的合辑。诸书各有特点,但均围绕“乡土 中国”进行讨论,故以“乡土中国”作为全书命名。 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 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 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 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就 是在这本书中提出和论证的。《乡土中国》是社区研 究的一部比较成熟之作,代表了费孝通先生早期社会 学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从实地的社区研 究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分析。费孝通先生所从事的这项 工作,在 当时的中国社会学界,是有开创性的。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 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有助于当代青少年更好地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图6:腾讯三维图
◆ 一维:QQ好 友、QQ空间好 友(这由腾讯最 核心的IM业务来 满足); ◆ 二维:不同种 类和兴趣爱好的 QQ群(这也是 由腾讯最核心的 IM业务来满足); ◆ 三维:按照年 龄、职业、爱好、 地域等垂直划分 的细分关系,如 同学录、同事录、 同城好友等
差序格局的理解
差序格局的理解
中国儒家“差序格局”概念出现于春秋时期,是赋予其地位的社会观念。
这一概念讲求世俗的尊敬和礼仪,捍卫人际关系中公平正义、正义与和谐之间的有机统一。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实践,“差序格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差序格局”是一种正统的社会分工机制,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级分层,分成上下等级,讲求上下有序、尊卑有度,以礼仪为核心。
下属应尊敬上属,上属应显示尊重下属,并以自己的谦卑、诚实和责任感影响下属,互相倾听对方的意见,循序渐进地调解和解决争议,以确保调和社会关系,实现公道正义。
“差序格局”建立在社会秩序上,强调上下有序的关系,以礼仪和有序的行为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不仅倡导尊敬贫富、尊重上下、尊重老少,而且要求公正、公诚、皆大欢喜,消除纷争,推动和谐。
它令人尊敬,倡导人们在交往中尊重对方,平等处理,不仅避免社会矛盾的产生,而且使人们沟通时更容易博得他人的信任,助力人际关系的维系,改善个人的素质。
无论是个人的人际关系还是社会的治理,中国儒家“差序格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当代人仍然应该吸取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依儒家“差序格局”在我们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方面所蕴含的智慧,用新的面貌和精神更好地发扬传统。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等级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观察,描述了中国社会中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人际关系网络。
这种格局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等级观念,即在人际关系中,不同的个体因其与“自我”的关系远近而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分析差序格局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行为、价值观以及社会秩序的构建,并通过此探讨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
二、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点差序格局,源于中国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主要描绘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独特结构。
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格局呈现出一种以亲疏远近为标准的等级秩序,形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观念。
差序格局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它揭示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动态性和相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这个圈子的范围、紧密程度都随着个人社会地位、角色、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差序格局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们会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差序格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等级性。
在差序格局中,人际关系被明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动态性。
差序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个人社会地位、角色、情境的变化而调整。
三是灵活性。
在差序格局中,人们会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四是互惠性。
差序格局中的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也会考虑对方的利益,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差序格局作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独特结构,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也是中国文化等级观念的重要体现。
通过深入研究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文化的深层结构。
“差序格局”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者简介:杨玉宏(1974—),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社会学与研究。
·学者专论·《学术界》(月刊)总第177期,2013.2ACADEMICSNo.2Feb.2013“差序格局”思想的现代诠释○杨玉宏(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乡土中国的社会机构状况和人际关系特征,是一组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区别主要体现在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的道德基础、儒家伦理与基督教的文化基础、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价值基础三个方面。
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的“差序格局”,突出血缘和地缘在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差序格局”是与现代社会的理性原则相悖的,对我国的经济领域、人际关系、政治领域和法制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现代化前行的障碍。
〔关键词〕差序格局;团体格局;伦理;理性一、“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在1938至1946年间,费孝通先生把在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所使用的十四篇讲稿加以整编,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著作———《乡土中国》。
在该著作中,费老提出了“差序格局”思想,认为它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特征和社会结构状态。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而西方社会则象是在地里捆柴,把几根束成一把,再到一捆、一挑。
在每一挑中能够找到完全相同的捆和束,这种能够被清晰识别的捆柴方式就是西洋社会的特征,被费老称之为“团体格局”〔1〕。
—541—学术界2013.2·学者专论“差序格局”所描绘的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状态。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由强到弱,渐次推开的同心圆结构。
差序格局特点
差序格局特点
差序格局的特点是:自我主义、公私群己的相对性、特殊主义伦理、人治社会、长老统治。
1、自我主义。
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2、公私群己的相对性。
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
两者无清楚的界限。
3、特殊主义伦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4、人治社会。
所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5、长老统治。
这是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及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力结构。
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是指社会中对不同人群、不同地位、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权利存在差异,即强调“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社会结构特点。
这种差序格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点。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待长辈和尊祖尊宗的观念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强调孝道、忠义、礼法等传统价值观念。
在“差序格局”中,长辈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子女应该尊敬长辈,听从长辈的安排和指示。
在社会中,人们应该服从于上级的命令,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这种“差序格局”使得中国社会在传统时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秩序和结构。
另一方面,“差序格局”也使得中国社会中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分化和阶层差异。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地位、财富、权力等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富贵人家的子弟可以享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称的荣耀和特权,而平民百姓则被认为应当勤劳致富,守规矩守秩序。
这种“阶级差序”使得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得以存在和传承,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尊卑有序”、“贵贱分明”的社会结构。
“差序格局”也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追求的是稳定、和谐、和睦的生活方式,强调“和合共生”、“孝顺忠义”的道德准则。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讲究礼貌谦逊、忍让包容,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在面对长辈和上级时,中国人普遍表现出服从和尊敬的态度,习惯性地遵循长辈和权威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行为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然而,“差序格局”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反思和挑战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地位和身份被过分夸大,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愈发显现,引发了社会中的冲突和矛盾。
同时,对长辈和上级的绝对服从可能导致个人权利和自主意识的缺失,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费孝通的_差序格局_理论及其发展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及其发展□于光君[内容摘要]“差序格局”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实质是家庭本位主义,“差序格局”的社会必然是“礼治”的社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差序格局”从“农村版”走向“城市版”,“差序格局”的内涵在丰富,边界在扩大。
[关键词]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家庭本位主义[作者简介]于光君,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200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研究,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金耀基认为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的。
费孝通则认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
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费先生用近似散文风格的语言,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差序格局”理论进行了诠释。
一、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诠释1.“差序格局”产生于农耕文明。
为什么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呢?费先生认为,两种格局的差异根源于两种不同的经济文明。
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产生于游牧文明。
费先生认为,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的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部落形态在游牧经济中很显著的是“团体格局”的。
生活相依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的、零散的在山林里求生,他们必须依赖于团体生活,因此,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是“团体格局”的。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产生于农耕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耕文明孕育了“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在一个安居的农业乡土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时,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在缺少变动的农业社会中,人伦差序是根据血缘确定的,因此,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的。
2.“差序格局”的实质是家庭本位主义。
费先生认为,“团体格局”体现的是个人主义。
在“团体格局”中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人所私有。
因此,个人和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很明确的。
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又者,均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视为“现代化”的最大敌人。
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只有破除一分“传统”,才能获得一分“现代化”。
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摘要:费孝通教授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在他的早期著作《乡土中国》中把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并与西方社会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这一理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传统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之间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与宗教基础,结合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来分析传统中国的观念在今天是否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观念与行为。
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的公民国家和法治社会,必须对中国的思想传统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
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值得国人重读和思考。
说到费孝通教授在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人们最常提到的,就是他关于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理论。
有人曾说,如果中国社会学家当中有谁提出了什么理论可以算是中国人特有的贡献的话,首先就应当是费老的“差序格局”。
近日重读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思考,愿意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生动表述,在阐述中他结合了自己所观察的大量社会现象和人际交往中的亲身感受,是从他人生的实际体验中得出的观点。
同时,费先生在提出这个社会结构模式时,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系,把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社会在基本结构及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如果脱离了中西社会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的实质含义。
一、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团体格局”费先生认为,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被归纳为一种“团体格局”,就像“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在同一个团体中,每个人与这个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在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就像是“柴束”中那一根根并排平行束在一起的柴枝一样,平等而简明。
“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1 ]25 。
组别或等级可被视为内部的“亚团体”,在每个组别或等级内部,成员们之间彼此仍然是平等的。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PPT教学课件(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高中语文
教学目的
1 理清每章的逻辑关系。 ——学术著作。
2 搞清关键概念和问题。 ——中西对比。
3 建立四章之间的联系。 ——融会贯通。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 ②在此格局中,并没有一个像团体格局中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仁”
的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是一切私人关系道德要素的共相,并不清晰。 ③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中,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观念,也不容易找到个人对
团体的道德要素,“忠”也不是。总之,找不到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所有的 道德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高中语文
2.贾府鼎盛时,大观园里住着姑表姨表等许多亲属, 而被抄家后,宝玉宝钗身边只剩下麝月一个奴婢;这表明 了差序格局的什么特点?
这表明了差序格局具有边界不固定,能伸放收缩的特点。
高中语文
第五章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单元提示: 本章讲在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
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 在。
高中语文
一.本章的逻辑关系 简要说明中西社会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格局——
而不同的社会格局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用以维持不同 社会的生存和绵续——西方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的特点是 这样的①②③④——但介绍西方的团体格局是陪衬,目的 是要阐明中国的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特点,因为很多地 方二者正相反(过渡)——中国的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 的特点是这样的⑴⑵⑶⑷
高中语文
第四章《差序格局》的逻辑关系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差序格局》
高中统编版《乡土中国》知识点精讲及习题专练----《差序格局》思维导图全篇概况《差序格局》本篇文章讨论社会结构的格局。
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的柴,即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定的团体。
团体有明确界限和层次组织,丝毫不乱。
在这种公和私有明确的界限的格局下就产生了个人主义以及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
相对而言,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中心是自己。
在这样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差序格局下就产生了自我主义,人和人之间讲交情而不计较权利与义务。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作者主要从理论(典籍)和事实两方面论证。
费孝通认为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像是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成团体状态,归属清楚,界限明确;而中国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则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界限模糊,而且“伸缩自如”。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第二,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三,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第四,差序格局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
差序格局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的概念密切相关。
儒家讲人伦,伦即是差序;孔子“善推而已”,从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恰好是对差序格局的比喻,自己总是中心,所有其他人随着他转动。
差序格局不仅存在于乡土社会生活实际中,也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理念。
知识点详解差序格局形成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差序格局其实并不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结构特征,而是社会结构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中国社会是因为长期稳定,尤其近代以来与西方相比,社会结构的变化要落后一个时代,差序格局才更多的体现在社会结构中。
这一结构形成的原因在于:1. 行动者有限的能力。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中国文化中的等级观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等级观时,我们需要首先理解差序格局的概念。
差序格局,即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这种格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形成了丰富的等级观念。
宗族等级观念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宗族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群,其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
在宗族中,嫡长子继承制、男尊女卑等观念是等级观念的集中体现。
门第观念也是中国等级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第是指以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等级。
在封建社会,门第观念尤为严重,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婚姻、职业等方面。
等级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等级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在等级社会中,人们往往根据自己所属的等级来定义自己,并推崇着“人以群分”的观念。
这导致人们在面对社会交往时,总是习惯性地将他人划分到不同的等级中,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
等级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在等级社会中,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这使得人们在行动时必须考虑到自己所属的等级。
这种思维模式在当今社会中仍有体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等级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等级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过度的等级观念容易造成社会阶层固化,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和处理等级观念。
我们应该认识到等级观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面对等级观念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好或坏。
我们需要警惕等级观念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等级观念容易造成社会阶层固化,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教育、就业等领域,我们应该努力打破等级观念的束缚,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沧桑仍屹立不倒的文化灵魂,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文明绵延不绝的丰厚沃土,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风度的象征。
像这样一种对民族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如此长久而深刻影响的文化,我们是无法将其抛在一旁而置之不理的。
所以,在历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和波折之后,和合文化终于在21世纪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这正是它的强劲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之后受到国内和国际普遍赞誉并引起热烈反响的深层原因。
中华传统和合思想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产生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其原生的形态上,是不能现成地为我们所用的。
所以,要使中华和合传统与现时代的和谐文化建设相结合,必须对之进行认真的分析、清理、筛选和改造。
这就要求我们从现时代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和合思想进行再造和重释,赋予其时代的新义,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实现创造性的转生。
这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开端,也是振兴中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壮举!注释:①《国语・郑语》。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④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35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60页。
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儒学“和”、“太和”观念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色□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北京100088)近年来,“和谐”逐渐成了一个流行的政治词汇。
很显然,这“和谐”一词,源出于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
对一个熟习的观念,我们常常不易了解其真实的义涵;或者也可以说,熟悉和常常挂在嘴边,反倒更易使一个观念的思想内涵隐而不彰。
因此,探讨儒学“和”这一观念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似乎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现实的意义。
一、保合太和儒学“和”这一观念,乃标示一存在的境域。
而其所谓“太和”,则标示此“和”之极致,或此存在境域之最高的理念。
而这“和”或“太和”,乃以万物或存在者自性差异之实现为其前提和内容。
《礼记・中庸》以“天地位”、“万物育”为“中和”之极。
所谓“天地位”、“万物育”,乃言万物自性差异实现之流行有序。
由此,则宇宙万有虽千差万别,而其间却通而无隔,共成一“和”的境域。
《易・乾・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易传》这番论述,从万物生成和性命差异性的完成之通性的角度,揭示了“太和”观念的思想意义。
《乾・彖传》此说,正可看作是儒学对“和”这一观念的最经典的表述。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性命”,《伊川易传》说:“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大戴礼记・本命篇》说:“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
故命者性之终也。
”可见,性、命所言角度虽不同,然其所指本为一事,即事物自性差异的规定。
故“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是讲宇宙万有的自性成就。
宇宙万有,各有其性,各有其品类,各有其不同的时与位。
“利贞”,是结果、完成。
所谓“太和”,乃依宇宙万有的自性完成而有者。
但是,我们却不可简单地把这万有差异的实现与“太和”视为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
“保合太和,乃利贞”,包涵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存在整体意义上的有序而和谐。
我们从下文的“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可以肯定这一点。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紧承“保合太和,乃利贞”句,是举人类社会为例,对“保合太和”的意义所做的一个附释性的阐明。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讲,“和”,就是“庶物”乃至不同层级的社会共同体(“万国”)之有序而和谐。
《乾・彖传》讲“太和”,是从整个宇宙的角度立言。
宇宙万有间的有序而和谐,乃为一“太和”。
第二,万物的自性差异,亦必保有此“和”而能最终得到实现。
朱子曾举例答其弟子有关“保合太和”之问,对这一点作了很好的说明。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问‘保合太和,乃利贞’。
曰:‘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壳。
如人之有体,果实之有皮核。
有个躯壳保合以全之。
能保合,则真性常存,生生不穷……。
能保合矣,全其大和之性,则可利贞。
’”①这个解释,很生动直观。
朱子此说,即从万物各保有“太和”以成其性的角度来理解“保合太和”的意义。
宇宙万物,皆有形躯,而其自性之真,必由内在地保全此“太和”方可臻于完成。
朱子的解释,合乎《易传》意旨,我们从《乾・彖传》亦可寻绎到此义。
《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注家习称“四德”。
《易传》于此四德尤重“元”。
前引《乾・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坤・彖传》亦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都表现了这一点。
乾卦四德———“元亨利贞”,标示宇宙万物由创始到终成的一个完整过程。
我们可以把“元亨利贞”理解为万物生成的四个阶段,但同时,又不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独立的四个阶段的标志。
中国古代思想家所使用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本非如今人那样截然分别,其间常常交相互涵,具有相互贯通和内在的关联性。
元亨利贞四德,亦是内在贯通和共属一体的。
《易传》极称“元”。
这“元”字,当然有“始”义,但却不局限于“始”这一阶段性的意义。
《易传》以“乾元统天”和“坤元顺承天”来楬橥宇宙万有之创始与生成的内容,可以说这“元”,已贯通和统括“元亨利贞”四德为一内在的整体。
我们看《乾・彖传》言万物自性成就,“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皆统括于“乾元”而言。
《乾・彖传》未言“亨”。
注家或以“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属诸“亨”②,以足四德之数。
我以为似不必如此拘泥。
我们细绎《乾・彖传》所论,其言乾道生物,有总有别:总言之,是讲万物的始与成,而以“乾元”统之;分言之,则以“乾道”言其始,而以“太和”要其终。
拘泥于分别四德,反觉支离而不得要领。
这样看来,作为存在之终成的“保合太和,乃利贞”,亦必然包括于此“乾元”而构成万物个性成就的内在基础。
上引朱子对“保合太和”的解释,是有根据的。
由此可见,“和”与万有的自性差异,乃宇宙存在之相互缘生,互证互体的两个方面;由此所成之宇宙万有差异、有序、互通而和谐的整体性的存在境域,即“太和”。
二、拒斥平均化和同质化以上据《易・乾・彖传》对“太和”观念所做的这个初步探讨,为我们揭示了儒家“和”这一观念的两个重要特点:拒斥平均化;拒斥同质化。
这两个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儒家对个体性实现的独特理解。
我们这里所谓“平均化”,指价值原则的形式化和抽象化;所谓“同质化”,则是指对个体差异性的抹杀。
这两点其实也是相互联系的。
下面,我们就此来做进一步的讨论。
孔子在概念上把“和”与“同”作了严格的区分。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以“和”与“同”来严判“君子”与“小人”,由此可以看出,“和”与“同”,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孟子对杨、墨的批评,也在伦理价值原则方面涉及到这一问题。
《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用“禽兽”来评价杨子的“为我”和墨子的“兼爱”,可见其批判之严厉。
杨子的“为我”我们暂且不论。
孟子批评墨子兼爱,是因为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在原则上有根本性的区别。
宋儒对墨子兼爱与张载《西铭》之义理境界的区别,有过深入的讨论。
它对我们理解“和”与“同”的问题,很有助益。
张子《西铭》将家族伦理推于整个宇宙,勾画出一个和谐整体的宇宙蓝图。
当时程门弟子杨时曾疑《西铭》所论与墨子“兼爱”说相类,这个说法受到程子的批评。
程子指出,《西铭》义理,所体现的精神是“理一而分殊”;墨子的兼爱,其本质则是“二本而无分”、“无别”。
二者根本不同③。
这个“二本”,根据《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对墨者夷之“二本”论的批评,可以看出,即是指墨家“爱无差等,施由亲始”的观念。
这个观念,一方面承诺一个无任何等差性、差异性的抽象的普遍伦理原则,另一方面,又承诺了一个同样抽象的功利性的私爱。
所以,儒家对墨家兼爱的批评,要点就在这个“无分”或“无别”上。
儒家的“仁”和墨家的“兼爱”,都具有普遍性伦理价值原则的意义。
但是,儒家的“仁”,是建立在“分殊”即差异前提下的一个“通”或“理一”;墨家的“兼爱”,却是把差异性排除在外的一个抽象的普遍性,这正是一个平均化了的“同”。
不断超越当下的实存而趋向不同层级的普遍性,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前提。
人的存在面临着两类普遍性:共同性与共通性。
暂时性地搁置或忽略差异,而达成某种共同性和一致性,这是人类社会共同体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一个单纯的私人性和一个完全脱离个性差异的共同性,都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不具有真实性的意义。
人类本真的生命情态,是“通”而不是“同”。
或者说,社会生活中那个“同”的层面,源出于作为人类本真生命情态之“通”性,因而这“同”亦只有建基于后者,才能获得其真实性的意义。
何为“共通性”?简单说来,就是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或融通。
宋儒以“理一而分殊”来理解儒家“仁”的精神,是很准确的。
“理一而分殊”,就是“通”而非“同”。
儒学以“忠恕”为达“仁之方”,正体现了这种“通”的精神。
忠恕的基本内涵,是由切己的意愿推己及人,以达人我、物我之一体贯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诚者,非自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④从儒家这些为人所熟知的有关忠恕的论述中,我们看到,由忠恕达成仁的实现,其前提是要保持住人和物的个体分位的差异性。
人处身于天地之间,皆有个体存有及其分位之差异。
己与人、与物之间,亦存在着远近、厚薄、次第等种种差异。
社会的普遍性原则,并非由对此差异的忽视、抽象和平均化而来。
一方面,忠恕的推扩源出于人对自身存在分位限制之充分的自觉和恰当的把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限制性的原则。
即使人有良好的动机,也不可越界而将己之所欲强加于他人、它物。
而所谓的“立人”、“达人”,亦只能是物各付物,“时措之宜”,即因任他人、它物之性、之时、之宜而顺应成就之。
《中庸》所谓成己成物,道合外内,实即由此所达成的人我、物我之沟通,其实并不神秘。
另一方面,这差异分位限制性的“通”,同时又翻转来为个体实存奠基,使之敞开和超越地形成为一个世界,与他人的世界相关相切,而共成一“和”的境域。
由此看来,儒学的“仁”,作为普遍的原则,所表征的乃是个体差异之完成和自身敞开所达成的互通,“和”的存在境域,乃依此而有。
与此相反,墨家却取“二本”———即将个体性与普遍性抽象对峙的途径,来确立其普遍性的道德原则,这个原则,必然是一个将个体差异完全忽略了的平均化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