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传记 2 鉴赏评价课后对点集训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传记分析鉴赏类题型专练(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传记分析鉴赏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中国着迷的傅吾康李雪涛①生于1912年7月24日的傅吾康是德国福兰阁教授的子女中唯一子承父业的。
作为汉学家的幼子,他孩提时代的一切好像都是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30年中学毕业之后,也毅然选择了汉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②傅吾康在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师从颜复礼、佛尔克、许勒等著名汉学家。
1935年,傅吾康完成了题为“康有为及其学派的国家政治革新尝试”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发表在《东方语言学院通讯》上,赢得了众多的书评,甚至著名汉学家戴闻达教授也亲自撰文评论,这对年轻的汉学家傅吾康来讲,的确是极大的奖掖。
③1937年,在大量西方人撤出中国的时候,傅吾康只身来到中国。
此时,日本已开始全面侵华,目睹了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累累创伤,傅吾康在一部著作中对他亲身经历的这段中国历史描述道:“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弥漫了全中国。
统一战线的口号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
”“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④1941年夏天,傅吾康与胡隽吟女士相识相爱,按照当时德国的法律,日耳曼人是不能娶非雅利安人为妻的,否则傅吾康会被除去中德学会的职务。
1944年,傅吾康向时任中德学会常务编辑兼翻译的胡隽吟求婚。
后来胡回忆说:“我们结婚,正是表明我们反对民族优越主义的短视政见。
我很受他的鼓舞,也翻腾起国破家亡的愤慨!”⑤抗战胜利后,傅吾康先后在北平辅仁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在北大期间,傅吾康与季羡林等学者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⑥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汉堡大学也在着手重新建立已遭破坏的汉学系。
傅吾康于1950年回到汉堡,接任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一职。
来北平时只是孤寂一身的傅吾康,此时携妻带子回到了阔别十三载的汉堡。
在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的位臵上,傅吾康一直做到了1977年退休。
⑦傅吾康可谓著作等身,早在1947年他就发表了用英文编写的《明代史籍会考》,1950年回德国之后,他又出版了《中国的文化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1851~1949——中国革命的百年》《中国科举制度革废考》《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十三)传记探究类题目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传记探究类题目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传记探究类题目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传记探究类题目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传记探究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程千帆评传莫砺锋1913年9月21日,程先生出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当时的程家清贫,但富有文学传统。
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俗学"作教材,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礼记》《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等.他在讲授时则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以及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
而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需的.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
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
他在晚年还深情地回忆说:“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
”才气横溢的程先生赢得了正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睐。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记阅读2传记常见题型一筛选整合信息课件
⑪“周老先生自己说过,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 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叶芳说,“周有光 对世界新奇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心,他很多次提到高铁发展给 人们带来的便利,也非常想坐一次高铁回常州老家,但他心里 知道,再也不可能做这样的长途旅行了。”
⑫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 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也称他“敢讲一 般人不敢讲的话”。
第三十页,共48页。
②《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 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 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 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 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 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 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 《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 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广东省卷]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 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事件,反映出传主怎样的性格? (3)从文突出贡献?请简要说 明。
第十七页,共48页。
[教你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在语言文字学领域”限定了范围,“哪些突出贡 献”实际就是包含突出事迹,由此可知此题为“事迹概括”题 型。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答题前指出时间词,画出地点词,标出职位词,再根据题 干“在语言文字学领域”寻找相关区域。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三 传记(选考)(二)鉴赏评价课件
且做且思 QIEZUOQIESI 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 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 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 17 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 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 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 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 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 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 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 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 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如何理解克罗 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 化。但 20 世纪 20 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 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1923 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 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极权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 谊宣告破裂。1925 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 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 1926 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1944 年 4 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 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
专题二传记阅读传记属于写人记事文本,类似于小说文本,有专家认为传记就是“真实的小说”,因此本专题重点突破传记不同于小说的地方。
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依据文体特点,从明事、知人、辨法、察情以及选择题等五个方面突破,至于“语句赏析”和“句段作用”两个考点同小说的“理解赏析语句”与“分析情节作用”类似,不再涉及。
每一考点在突破时都紧扣传记文本特征,采用“试一试”——“讲一讲”——“考点对点练”的顺序进行,这样通过“试一试”,明确高考或典题怎么考,“讲一讲”掌握解题技巧;“考点对点练”形成解题能力。
一、研究考情明考点近三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高考课标全国卷自命题以来,至2016年,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文体选择上十分稳定,均为传记。
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如下特点:1.考查的能力点相对固定,4个题目,第(1)小题是五选二的分析概括题,侧重信息的筛选整合。
剩下三题涉及的考点:①概括传主事迹或分析传主的人生经历;②概括(分析)传主形象;③传主的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④传记的艺术技巧;⑤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在选文方面,传记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热点文体,选文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3.传记阅读命题重点:传记文本是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侧重从“人”(传主形象)、“事”(传主事迹或人生经历)、“法”(在运用“事”来展现传主的形象过程中的各种技巧)、“情”(传主身上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四个方面命题。
二、因考点需知文体特征高考对传记的命题角度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的“人”“事”“法”“情”来命制的。
所以考生需要了解传记的文体特征。
(一)传记及其特点(高考对任何一种文体的命题角度都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
因此,高考对传记的命题就是从人、事、情、法四方面命制的。
考生对传记的阅读,可从传主入手,梳理传主事件,来洞悉传记的手法、表达的情感态度、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传记整体阅读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传记整体阅读(满分:169分时间:100分钟)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
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
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
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
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
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做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
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
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
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
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小说阅读知识整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 习 资 料 专 题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①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②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③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文意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
④分析、概括和评价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⑤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下面将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对本考点的考查预测如下:第一节 小说阅读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1.分析作品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分析小说线索:人物,事物;单线,双线;主线,副线;明线,暗线。
(2)概括小说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概括作品主题:蕴含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重在理解形象。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对情节、人物、环境的具体描绘及其叙述的语言风格。
故事发展的表现手法:顺序,倒叙,插叙。
叙述人称的表现手法: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小说特色的表现手法:(营造环境,安排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描写方式。
1.衬托:使主体鲜明突出,主题说明充分,思想表达更强烈。
2.悬念:有设悬和释悬,先设置谜面,适时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3.抑扬:可使文势曲折多变,摇曳生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4.对比:形成反差,达到表现人物、凸显事件、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
5.突转:起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6.细节: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景物描写:交代时间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
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1)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
(2)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语境灵活把握,体会言外之意,揭示文章主旨。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三 传记 13-1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窗昏晓送流年——追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2015年6月14日,北京的天空澄碧如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离去了。
先他而去的妻子曾恬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伴儿:“他一直是个‘努力型’的人……他在10年前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画了蓝图。
写哪几本学术书,写哪几本小说,上午工作几个小时,下午工作几个小时,写的书名叫什么……也说退休后要加强锻炼,一周多爬一次香山,等等。
他说,人如果有工作做,又有能力做,是福气;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是大福气。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
危难之中,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
与他一起奋斗的学生们都记得被称为“四大战役”的学术创新活动:1986年到1992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1990年到1994年,完成国家社科“85规划”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心理美学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1994年间,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1990年到1997年,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至今仍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
“团队学术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坚硬如钢的顽强意志、毅力。
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点正是先后凭借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两代统帅的统领,建设起了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
”时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王一川说。
童先生在学术上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是学界素来称道的。
他常常告诉学生,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视若洪水猛兽,关键是开放而有自己的主见,容纳新知而又有消化之功。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5综合性选择题突破
原文信息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 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 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 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 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 后方的工作
解题策略
①选项中的内 容在原文中没 有提及;②选 项中的内容在 原文中无此暗 示或根据,属 主观臆断
比对分析:“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于原文无据,原文说 燕京大学成为秘密通道,侯仁之承担了„„的工作,没说利用 大学生身份的事。选项属主观臆断、无中生有类错误
比对分析
信息①:对应原文中“一所内迁 的大学„„本年开韩柳文”一句 ,两者意思一致
信息②:对应原文“可是这一项 „„献身的意图”,由此可见作 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 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因此 犯了因果混乱的错误
“我的命运是作 为沙子而到中文 系开课的”,这 样的表述与其说 写出了自己过去 的经历,不如说 反映了朱东润写 自传时的心态
找到选项所对 应内容,逐句 核对,看原文 有无此说法, 或原文有无此 说法的充足依 据
陷阱五 张冠李戴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 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 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 。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 《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 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 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 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 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 保护
出于自己的现实 关怀来选择传主 ,是朱东润传记 文学创作的一贯 原则。有学者总 体上对此表示理 解,但在态度上 略有保留
相关链接:②朱先生确是有 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 ,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 ,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 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 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 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 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 文学随想》)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传记 2 鉴赏评价课后对点集训
专题十三传记 2 鉴赏评价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
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就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
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三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
1981年,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
”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来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
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四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
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2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2含答案限时训练一、(2017·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超级演讲家霍金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
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
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
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
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
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
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传记 2 鉴赏评价课后对点集训
专题十三传记 2 鉴赏评价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
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就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
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三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
1981年,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
”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来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
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四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
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三 传记13-3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几何学中的哥白尼1893年,喀山大学树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数学家雕塑的塑像。
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的伟大学者、非欧几何的重要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罗巴切夫斯基出身贫寒,中学时代遇上了一个知识渊博又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受其影响,他很早就迷上了数学。
升入喀山大学后,他就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大学生到教授,从系主任到校长,他在这里度过了40个春秋。
罗巴切夫斯基从1815年着手研究平行线理论,从1823年起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1826年2月23日是数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这一天,在喀山大学物理数学系学术会议上,罗巴切夫斯基以平静无畏的姿态,宣读了他的学术报告《几何学原理及平行线定理严格证明的摘要》,向世界公开了自己的新观点。
这一天被公认为“非欧几何诞生日”。
在这次会议上,他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让台下几位著名数学家听得目瞪口呆.诸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两直角”“锐角一边的垂线可以和另一边不相交”等,这些命题不仅与欧几里得几何相冲突,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经验相背离。
“罗巴切夫斯基是向一个公理挑战。
"后来,爱因斯坦总结道。
走下讲台后,这位喀山大学图书馆兼博物馆馆长,试图同与会者交流看法,但所有人都不愿评论这篇“荒诞离奇"的论文。
而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罗巴切夫斯基还需要静下心来,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得有条不紊。
由于没钱雇助手,他得亲自给图书分类编目,给矿物标本掸去灰尘,给鸟类标本清除害虫,必要时还得拖地板。
这种习惯,他在担任校长后也依旧保持着。
有一次,他脱下外衣正在干活,一位外宾误认为他是工作人员,请他带自己参观图书馆和博物馆。
罗巴切夫斯基欣然答应,带着客人参观馆里最珍贵的藏品,并做了详细讲解.当晚,在省长的宴会上,外宾发现白天的“向导”竟然与自己同桌,才惊奇地发现了他的校长身份.也正是校长身份,让罗巴切夫斯基的数学论文得以流传。
他当年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提交的论文被弄丢了,他又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写了论文《几何学原理》。
(新课标)18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传记阅读3传记常见题型(二)_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课件
例2
[2014· 辽宁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侯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 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 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 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 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 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 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 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 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 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 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 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 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 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 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 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 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 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 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 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 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 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 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 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 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 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串他学术生涯的重要 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传记 2 鉴赏评价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
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就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
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三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
1981年,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
”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来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
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
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四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
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
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万名参观者。
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
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因此贝聿铭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一个1∶1的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
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方案。
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
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
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20世纪70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
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
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极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
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他要为自己的设计风格注入新的生机。
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
香山饭店设计得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
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
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
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
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
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艺术家。
他的衣着外貌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筑、包豪斯风格、沉思几何学……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自然融通、刚柔相济……(《“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②贝聿铭深知文化底蕴深厚的法国人对美国文化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
”密特朗当机立断地把卢浮宫改建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
(《贝聿铭:建筑界的外交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而聘用贝聿铭,这是对10岁就对建筑产生兴趣且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贝聿铭的肯定。
B.肯尼迪家族最后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所表现出来的唯美世界,受到肯尼迪遗孀的特别赏识。
C.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
D.贝聿铭作为一位建筑艺术家,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
他的现代建筑、几何学等学问是西方的,他的内在灵魂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
答案 C解析C项,对卢浮宫的改造方案一直是贝聿铭自己的主张,并不是因为法国人的反对。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实用性与美感的统一。
如中银大厦的设计体现中国人民的抱负,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
B.作为一个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身上的多重文化性,使他能够同时拥有东西文化的精华,并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C.人物塑造上采用以侧面描写为主结合正面描写的方式,既具体写贝聿铭的言行,又用别人的评价进行侧面烘托。
D.文章语言平易,略带幽默。
如“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等语言幽默;引用名人说过的话则直接揭示出贝聿铭过人的设计才华。
E.贝聿铭虽然身在外国,但仍心系祖国,骨子里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怀,同时对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信心。
答案BE解析A项,所举例子不能说明“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实用性与美感的统一”,只能说明“注重建筑功能与建筑灵魂的统一和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C项,人物塑造上采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式,没有以侧面描写为主。
D项,引用名人说过的话间接表现贝聿铭,并且也不是都表现其过人的才华。
如法国总统密特朗说过的话。
3.贝聿铭在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为平民设计了很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受到好评。
②注重实地考察,不纸上谈兵。
改造卢浮宫时,参观了卢浮宫四次;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并参观了无数园林和庭院。
③有智慧,耐心坚韧。
运用策略巧妙地从法国总统手里接过卢浮宫改造项目,并耐心地使法国人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
④有中华赤子情怀。
以爱国热情进行香山饭店和中银大厦的设计。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回答文本体现的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传主的语言、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传主的做法等角度分析。
比如,贝聿铭设计、建造了很多经济实用的大众公寓,表现了他对平民的关心;在改造卢浮宫时,他四次到卢浮宫参观,并建造1∶1的模型让巴黎市民亲自体验,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态度;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表现他对中国的情感等。
二、[2017·石家庄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黄德鸿:“学者”的意义“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在广雅中学读高中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
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垂及久远,嘉惠后人——梁同寅这样强调做学问的好处。
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
毕业后,他考上了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
之后,他又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
”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社会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黄德鸿师从的卓炯老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经济学比较了解,所以学校很自然安排我进行工业经济的教研工作”。
1948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我投考联合国社会福利机构,一百多名应试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年末我就接到联合国正式的任命通知。
”可是,“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
于是,黄德鸿放弃了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了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暨南大学,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这些文章后来结成论文集出版,书名为《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
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风云,黄德鸿积极探索广东经济发展方向。
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篇篇论文分量十足,对广东省甚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德鸿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
80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就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广东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的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
黄德鸿十分重视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及企业活力的研究,他在《论增强企业的活力》一文中提出了五项战略措施,同时注重对珠江三角洲现实经济问题和中国南部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等问题的研究。
1985年,黄德鸿担任《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委兼分编《计划管理与经营决策》主委及条目撰写人,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1988年,他参加《中国工业经济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该书在1991年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
黄德鸿潜心研究华南经济区域,他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既不同于欧盟那样的区域联盟,又不同于一国之内各地区间的经济联合,以往的区域经济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个区域现存的经济整合,必须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
他建议把这个特殊的区域称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个提法,不但有利于区域各成员扩大市场、增进贸易,也有利于加强区内分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