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小学生“小课题式”语文学习的行动研究

合集下载

语文小课题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语文小课题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高段小学生“小课题式”语文学习的行动研究金家漕小学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缺乏实践性与体验性,普遍存在着以纯粹的知识学习为主,学生所获取的各种知识与他们自身的心灵需要相分离,在缺乏运用、实践体验中失去灵活性、丰富性和创造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尝试开展了学生小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研究的学生小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包括小课题的选题、小课题的操作实施和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是让学生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本课题的意义是:1.“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抓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是每个孩子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

但是,目前的语文学习以“读、背、练”等传统方式居多。

我们提出的“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是学生自主选题,搜集资料,开展研究调查,进行探究学习,是学生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有效的抓手。

2. “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小课题研究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生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正需要这样的载体,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提高孩子们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 “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与修养的自我建构。

“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把小现象、小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整个过程着重于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用儿童的眼光来认识问题,用儿童的行为改造世界;淡化了研究的结果,重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认识世界、主动探究的体验历程。

其实,小课题研究中的选题,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收集信息;展示,得出结论,进一步思考探讨,都是学生语文知识与修养的自我建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国外的教学材料中,有很多学生小课题,学生非常有兴趣去完成,但这只是在作业练习等层面上展开的,很少涉及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工作计划(通用10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工作计划(通用10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工作计划(通用10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1一、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二、研究目标: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诵读是语言的艺术,激发他们想读、敢读、肯读、乐读的兴趣,同时常掌握一定的诵读方法。

2、根据中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开展语文实验,确立研究诵读的基本途径,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和理解,探索出一条能以诵读代讲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以期达到叶老所指出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带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3、通过对实验班级的研究,带动其它班级,形成诵读氛围,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三、研究内容: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落实课标对朗读、背诵和阅读的要求,力求做到课堂上让学生多诵读,课外多涉猎。

教师要认真研究各种诵读形式对优化学生语言感知过程的作用,把各种诵读形式灵活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

本课题着重研究以下方面的内容:1、在课堂教学中,诵读教学与其它教学(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的合理分配与密切关联;2、诵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形成诵读教学策略;3、如何提高学生的诵读意识的研究;4、指导学生掌握诵读技能的研究;5、诵读教学中文意的整体把握与精美语句的鉴赏;6、如何创建以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四、工作安排:十一月份:1、写好《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个人课题研究计划;2、将计划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3、通过第一次课题会议,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明确本学期自己的具体任务及分工。

4、开展第一期诵读教学课例研究,由金丙芳老师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课前的网上阅读和课后的研讨评议工作;5、拟订《语文教师诵读现状调查问卷》和《小学生诵读能力及水平调查问卷》,并对分部学校师生实施问卷调查,并认真对问卷进行分析。

6、通过第二次课题会议,讨论如何开展以诵读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

十二月份:1、继续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2、继续充实自己博客的内容;3、开展第二期诵读教学课例研究,由单廷霞老师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课前的网上阅读和课后的研讨评议工作;4、开展第三期诵读教学课例研究,由从国艳老师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课前的网上阅读和课后的研讨评议工作;元月份:1、继续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2、继续充实自己博客的内容;3、写好本学期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4、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自己的博客。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的行动研究习惯记录表6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的行动研究习惯记录表6
备注
弓长岭区汤河学校
3、重抓起点,长期坚持,让学生习惯成自然。
4、多鼓励与表扬,适当的批评,为孩子们习惯养成“给力”。
5、给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习惯培养找方向。
6、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二、谷玉增主任总结:
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大胆创新,更具学生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促进体育兴趣、意志和传授科学知识,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动研究研讨记录
课题名称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行动研究
出席人员
课题组全体
成员
研究课内容
张宝龙《快乐跳跃》
时间
2017.4.19









一、张宝龙老师谈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习惯,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
1、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2、注重教学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思辨和创新,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研究项目、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撰写日记、作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另外,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诗歌创作、故事演讲、语言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研究性学习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之,小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大语文教学观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

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紧抠教科书,隔绝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消除了小学与初中的界线,使语文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2.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确定贯穿1-6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再确定每个年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和一个“语文园地”。

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

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

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

单篇文章与整个单元之间有何关系,如何做到点与面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体验?这些都值得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进行尝试。

3.“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需要“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而学习,认为教育应该关心学生走向社会时世界将要发生的情况,并据此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学习,获取各种不同的知识,既包括认识结果,也包括认识过程。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86-小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86-小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86-小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小学生作项目化研究的行动研究问题提出:在国内,虽然已经有研究关于小学项目研究,但是对于将语文学科中的作项目化研究的研究还很少。

现有的作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如作内容缺乏生活气息、作知识和技巧的灌输等,导致学生对作研究产生了惰性和畏难情绪。

而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最显性的一种体现方式,因此需要改变现有的作教学方式。

本课题旨在寻找一种新的途径,让作研究项目化,通过生动的项目活动,激发学生的作兴趣和冲动,提高作水平。

概念界定:一、小学生作:指小学生通过范文写简文,练描述方法,提高写作技巧的训练手段。

在本课题中,作是通过将学生日常作进行分类处理,如工具文、应用文、调查报告、叙述文等,再将其变成项目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以作作品作为项目化研究的最终产品的作研究过程。

二、作项目化研究:综合考虑小学生作研究的相关因素,设计驱动问题,构成作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浏览相关资源,确定主题和子问题,开展作方面主题探究活动,通过精心设计最终作作品,展示探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三、小学学生作项目化研究与行动研究小学学生作项目化研究是将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引入到小学中年段学生作研究中,通过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合作研究中通过扮演、观察、调查、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形式,运用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原理,借助多种资源,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并最终形成相应的作研究作品的研究过程。

行动研究是指以发现问题、提出策略、实践操作、经验小结和改进策略的行动研究路线。

在本课题中,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小学生作的难点和困惑,探究小学生作项目化研究的可行方案,最终形成可行的作项目化研究文本和指南。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我们主要在知网、期刊网及相关书籍中搜索“项目研究”、“语文学科项目化研究”、“作项目化研究”等关键词进行查阅,发现相关文献相对较少。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范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范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范文语文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课题,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教学目标是设计语文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语文课题的设计应当贴近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全面提高。

比如,可以通过课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学内容是语文课题设计的核心。

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情境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比如,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

再次,教学方法是语文课题设计的关键。

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运用。

比如,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教学方法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

最后,评价是语文课题设计的衡量标准。

评价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和引导。

比如,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评价还应当注重激励作用,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加自信和自觉。

综上所述,语文课题的设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语文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生动、教学方法的多样、评价的科学,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全面提高,实现个性化发展。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共10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共10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共10篇)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一):帮忙推荐一个小学语文研究课题)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2)讲读教学与学生自主参与的研究3)作文教学从日记人手的研究4)小学生习作过程的研究5)小学生修改习作的研究6)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7)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8)小学语文活动课设计...【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二): 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个人课题可以研究些什么?多给几个题目参考?个人课题的写法和格式怎样的?具体说哈?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可研究一个学期的.是想参加教师个人课题评审的,可研究哪些方面?请具体多给几个好题目,1、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立项进行研究;2、可以从培养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入手研究;2、可以从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入手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三):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快乐的假期生活教学目标: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讲故事:(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生自由交流.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作文指导《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生讨论.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点和内容作为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生: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兴奋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经历;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生:不一定只有快乐是难忘的题材,只要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都值得记录下来;生: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一些,写出自己的认为最值得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四): 课题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课题研究虽然做法多样,但有一个基本程序.在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教育科研课题主要于两大方面:、实践——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是大量的);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举例).2、理论——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3、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例如: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从语文教学的弊端出发,从外语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中得到启示,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吸取传统教学注重读写以及近代直观教学有效因素,探索创造出“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二、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选定了一个课题,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三、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观察法:为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实施的步骤是: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中学任教的大专或本科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在记录中,根据研究需要,列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记录的内容;如发现记录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6)规定统一性标准.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2、调查法: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抽样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3、测验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具体操作方法:(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6)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5、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2)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3)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4)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6、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五):初中语文教师的小课题研究题目都有哪些文言文、诵读方面的比较容易.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六):求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一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一、理论研究背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合作学习的国际研究现状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研究热潮.由此开始,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集体化、过程性特点,实现有意义的而非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西方的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开发了小组成绩分享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合作辩论等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及对于学术表现的双重评价、学习与合作技巧合计评分等评价方法.这些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随着合作学习在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广泛开展而不断丰富、完善.2、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从浙江苏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本次。

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报材料

微型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 申报材料

平昌县微型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申报材料成果名称《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申报人申报人单位成果编号:二〇二一年五月目录1、立项批文 (3)2、平昌县华严小学微型课题研究项目汇总表 (4)3、课题研究方案 (5)4、课题研究报告 (15)5、结题鉴定 (25)6、附件 (33)《小学语文高段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策略》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最怕的是作文教学,学生最恐惧的仍然是习作。

“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们。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五、六年级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

”而当前学生往往脑海里能浮现出事物的形象,但笔下却形容不出来,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是选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如记流水帐;要么是说空话、大话,胡编乱造等毛病。

高段学生大多数习作兴趣不浓,缺乏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真情实感。

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的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缺乏真诚的个性化语言。

童言无忌本是儿童心灵和语言的真实写照,但是从他们的习作中很难看到应有的童真童趣,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

从教师教学的层面看,为了让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能得到高分,普遍存在教学功利化。

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小学语文老师不得不选择教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

但是,教师教学的功利性和操之过急,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习作兴趣。

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惟恐学生弄不明白,反复细致地指导,导致学生的厌倦心理,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等方面都受到了太多的限制与要求,以致教师的指导越悉心细致,学生的习作越小心谨慎;教师的关怀越无微不至,学生的习作越虚情假意。

还有就是受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习惯于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缺少尝试,偶有标新立异者便以“跑题”定论,被打入万丈深渊。

小学语文小课题计划3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计划3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计划3篇篇一: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一、课题名称: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个性化表达二、课题的提出:三、理论假设:“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个性化表达”以“大语文”观、素质教育观为指导思想,用立体化的、科学的训练模式,开放的、灵活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全面观察、处处留意、时时思考、主动记录的良好习惯,从课堂到课后,校内到校外,将习作生活化,生活习作化,让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

使学生情动词发,叙童趣,抒童情,写童真,勇于创新,张扬自我,从而活化语文教学,深化能力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标准》指出:“语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强调“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情感。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积累与写作中坚持个性化之路,才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成为个性特色鲜明的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二)《小学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指出:“同一年龄段的少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差异。

不同的个性特点,表现了儿童未来不同的发展趋向。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写作教学中,“对这些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便可使学生成为学有专长,富于个性的人才。

”(三)名人名家教育思想。

①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要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其基础就在于学校教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而习作能力的培养也应体现这一精神。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参考1.调查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调查XXX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作文的看法和感受。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恐惧,提高写作能力。

2.小学高段有效作文课题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小学高段如何有效地写作文。

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话题和写作风格。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体验快乐,小学梯度作文的实践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如何通过体验快乐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有趣的作文主题和活动,以及如何通过梯度式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将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注重观察引导积累提高小学生写人记事文能力的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如何通过观察和积累,提高小学生的写人记事文能力。

我们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如何通过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的小课题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小学高段如何写作文评语。

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特点,给出恰当的评语和建议。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引导他们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文。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小学语文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将研究小学语文作教学的生活化。

我们将探讨如何将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我们将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课题研究实施计划(最新)

小课题研究实施计划(最新)

小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一、课题的提出:写话,主要指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写作的情绪。

低年级学生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

如何把握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这段最佳期,保护儿童纯真的心理,培养作文爱好,消除动笔的畏难情绪,是很重要的。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

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低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识字写字都有限,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学生离题万里,有的学生语言干巴,还有的学生说话时千言万语,而写话时却写不出几句话。

老师在指导写话时方法如果不得当,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没有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写话质量也会很低。

长此以往。

学生对写话就不会产生兴趣,对中高年级的写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次实验针对低年级培养学生写话兴趣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的评价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方法。

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使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1、“低年级”的界定:低年级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概在6——8岁。

这些孩子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写话兴趣”的界定:低年级学生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要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感到易于动笔。

学生愿意主动表达,主动写话,写话达到低年级学生应有水平,实验就达到目的。

小课题研究申请评审表“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探究

小课题研究申请评审表“双减”背景下小学高段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探究
4.文献研究法
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教材有关有效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5.案例研究法
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整体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研究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二)课题研究措施
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实现课题研究的价值,在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三、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对现实语文教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为课题研究提高现实基础。
2.学生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设计。在学生积极并乐于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通过自主、讨论、实践体验等途径进行作业内容及形式的设计,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3.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作业相结合的作业设计,创设出新型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趣味性、实践性。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我们课题组成员将高质量的、创造性的设计作业,为语文作业注入新的形式与活力,是我们课题组成员老师努力的方向。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意义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巩固知识、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作业指小学课内、课外作业,既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既有知识、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有单项的也有综合的;既有教师设计的,也有学生自主创意的各种实践形式。
八、成员分工
小组组长:负责课题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老师某某:负责课题的组织和实施,负责研究资料的分析,撰写论文。(1)进行课题实验的总结、反思;
(2)搜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经。

”因此,我们要打破“学科中心”和“分科中心”的定势,倡导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在这种背景下,席卷全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起云涌。

各国不断更新课程的综合性、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86-小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86-小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

小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的行动研究【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提出:在国内,小学项目学习的研究有之,但对于将现有的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就很少了,而将语文教学中的习作项目化的几乎还没有涉及。

现有的习作教学依赖于教科书中有限的作文要求,教师有时也会拓展一些作文题材,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习作知识的灌输,习作技巧的训练,毫无生活气息的习作内容,都使得习作本应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变得苍白,使学生对于习作的学习产生了惰性和畏难情绪。

而习作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极为重要,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最显性的一种体现方式,因此,以上提到的现有习作教学的一些弊端,急需改变。

本课题就是要需找一种新的途径,让习作学习项目化,让学生在生动的项目活动中,自觉产生习作的兴趣,找到习作的素材,产生真切的感受,最终激发习作的冲动,提高习作水平。

本课题及时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能找到习作学习与项目学习的契合点,将小学中年段学生的习作学习项目化,研究习作项目化学习的策略,进行习作项目化学习设计。

二、概念界定(一)小学生习作:是指小学生根据范文写的简文,练习相应的描述方法,以提高写作的技巧的训练手段。

在本课题中,习作是通过将学生日常习作进行分类处理,如工具文、应用文、调查报告、叙述文等,再将其变成项目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以习作作品作为项目化学习的最终产品的习作学习过程。

(二)习作项目化学习:综合考虑小学生习作学习的相关因素设计驱动问题,构成习作项目任务,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浏览相关资源,确定主题和子问题,开展习作方面主题探究活动,通过精心设计最终习作作品,展示探究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小学学生习作项目化学习:把项目以及项目管理的概念引入到小学中年段学生习作学习中,寻找习作学习与项目学习的结合点,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扮演、观察、调查、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形式,运用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原理,借助多种资源,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并最终形成相应的习作学习作品的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

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1、探索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对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2、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资源的整合与拓展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的外延。

2、课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如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1、评价指标的构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2、评价方式的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课题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旨在探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文作业设计方法,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2. 探讨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作业设计方法。

3. 总结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4. 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作业设计案例,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三、研究内容1.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1)调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类型、难度、数量等方面的特点。

(2)总结现有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巩固,忽视学生兴趣培养;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

2.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法探讨(1)依据课程标准,明确作业目标,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质量。

3. 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总结(1)结合课堂教学,使作业设计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

(2)注重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加强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提高学生自我认识。

四、研究方法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4.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语文作业设计,总结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收集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框架,设计调查问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段小学生“小课题式”语文学习的行动研究金家漕小学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缺乏实践性与体验性,普遍存在着以纯粹的知识学习为主,学生所获取的各种知识与他们自身的心灵需要相分离,在缺乏运用、实践体验中失去灵活性、丰富性和创造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尝试开展了学生小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研究的学生小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包括小课题的选题、小课题的操作实施和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是让学生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本课题的意义是:1.“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抓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是每个孩子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

但是,目前的语文学习以“读、背、练”等传统方式居多。

我们提出的“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是学生自主选题,搜集资料,开展研究调查,进行探究学习,是学生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有效的抓手。

2. “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小课题研究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生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正需要这样的载体,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提高孩子们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 “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与修养的自我建构。

“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把小现象、小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整个过程着重于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用儿童的眼光来认识问题,用儿童的行为改造世界;淡化了研究的结果,重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认识世界、主动探究的体验历程。

其实,小课题研究中的选题,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收集信息;展示,得出结论,进一步思考探讨,都是学生语文知识与修养的自我建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国外的教学材料中,有很多学生小课题,学生非常有兴趣去完成,但这只是在作业练习等层面上展开的,很少涉及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

而在我国,小课题的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

但是目前国内的学生小课题研究多数是初中、高中阶段,小学阶段有研究的学生小课题研究也大多是数学小课题、科学小课题。

真正立足语文学科进行的学生小课题研究寥寥无几,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国内学生语文小课题研究的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小学的《小学语文小课题选题的研究》,但该课题研究的仅仅是学生语文小课题研究的选题部分,还未做到系统的研究。

本课题有以下创新之处,首先是学科上的创新。

以上国内外的学生小课题研究主要都是集中在数学学科与自然学科,而我们研究的“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方式是语文小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其次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创新,本课题研究的是有别于传统教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不是单单将小课题作为作业形式的一种,而是将小课题的研究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一)课题界定“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方式:基于课标的学习理念下,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形成的主题性方向或专题性内容,而展开的将生活体验、课外阅读、情感体验于一体的以小报告形式呈现出来的学习方式。

它的特点是课内外结合与内容的开放性;话题板块性与过程线状性;学习方式的综合性与体验性。

(二)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段小学生语文小课题选题指导的“三式”策略、语文小课题实施指导的“五步”策略和语文小课题评价指导的“五元”策略。

2.通过“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形成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色教学方法。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三方面,包括:语文小课题选题的指导策略;语文小课题实施的指导策略;语文小课题评价的指导策略。

(附图)学生进行语文小课题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语文学生小课题选题“三式”策略开展语文小课题研究,指导学生选择可研究的小课题是首要任务。

语文小课题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语文,立足于文本和教学,向大阅读延伸,向自然,社会生活,人类历史拓展。

我们主要研究专题式、评价式、体验式这三种方式的策略。

(1)教材专题式选题。

包括故事情节类,在目前的语文教材中,故事情节类课文占大多数。

这一类课题选题的要点主要在于:要让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对情节的时间安排、详略安排以及人物出场顺序等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人物鉴赏类,从教材描写的人物入手,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入手进行研究。

景观描写类,每册教材中,都会有一些美文,描写自然景观。

这一类研究的选题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景物描写的顺序,作者情感的表达等。

(2)综合评价式选题。

包括从作者入手评价,选题的主要方向为作者的写作特色,作者写作前后的资料研究,作者其他作品的研究。

从文本入手评价,很多文章是节选或者是缩写,学生可以将原文与教材进行比较,评价各自的特色。

从练习入手评价,教材都有相对应的课堂练习,孩子还可以从习题设计等入手进行选题。

(3)情景体验式选题。

这里主要是学生从文本入手,进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之后,进行小课题的选题。

如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可以换位体验,可选择的课题有《该怎么卖火柴才能活下来?》《小女孩的生活悲惨在哪里?》等等。

又或者选择教材情景进行生活体验后的选题。

2.语文学生小课题实施“五步”策略研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少。

对小课题研究缺乏感性认识,需要经历一个了解、适应、学习的过渡阶段。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研究的方法。

(1)帮助组建小组。

引导学生自行协商,自由组建合作研究小组,教师只规定小组人数5至8人,同一小课题研究人员要相对固定,以不跨课题为好,以便于管理。

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要求组内职责按特长分工到人,制定具体的岗位分工细则,使组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2)引导制定方案。

确定小课题后,教师要对如何制定实施方案作专门的辅导,设计表格,尽可能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使其简单易行。

(3)指导收集信息。

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前把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把查到的资料按类分放,做到心中有数。

要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有些一家之言就不要收集,收集的资料要有针对性。

(4)注重比较筛选。

引导学生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组内同学一起讨论材料是否有用,删除无用材料,充实有用的资料,在比较过程中,学会资料的筛选。

(5)训练整合表达。

在经历了研究方案确定,资料搜集,进行相关的研究后,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见解,找到的资料以及研究的成果进行整合表达。

让学生学会整合表达的方法。

3.语文学生小课题评价“五元”策略评价学生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态度和主动性以及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起着促进、推动和激励作用。

小课题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五元”展开: (1)第一元:评选题价值首先是本组同学对照课题组选题的策略,自评自己的选题有没有价值,接着是同学打分匿名评价,然后是教师点评选题的方向、范围、是否有用、有没有偏离语文学科等。

这个评价选题价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温习选题方法的过程。

(2)第二元:评信息容量此项评价主要用于评价孩子们在选题后的搜集资料是否恰当,搜集资料的数量与容量大小,小课题研究中的记录也是评价内容之一。

这个评价的用意在于引导孩子尽可能围绕自己的小课题多搜集相关材料,让自己的研究更合理、科学。

(3)第三元:评过程操作学生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孩子们的操作环节也是评价的关键点。

过程操作评价可以从学生是否按照“选题—搜集材料—筛选—相关实验—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等操作步骤开展,操作是否合理等入手。

(4)第四元:评自我建构学生的小课题研究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自己观点、搜集的材料与研究成果的一种自我建构。

评价时,我们可以从观点与材料的紧密度,研究成果的表达中是否能展现自己的研究过程等入手。

(5)第五元:评成果形式。

成果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比方说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写小论文,或利用绘画、摄影、电脑小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也可以召开主题班会等等。

四、研究方法调查法:对高年级各班“小课题”的状况进行书面形式调查,确定自己研究的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等形式,了解儿童的小课题研究心理。

观察法:对学生在“小课题式”语文学习方式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或外显行为进行统计、分析。

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建立档案。

跟踪观察,深入了解,总结经验和教训,检验目标实现程度。

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面临的困难中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成立研究小组,按计划采取实际步骤,搜集研究的资料,多角度地观察,并对行为效果进行反思。

五、研究时间及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12年10月------- 2012年12月)1.理论研究,广泛收集有关信息。

2.组织论证,指定方案,理论铺设。

3.设计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二)初步实施阶段(2013年1月------- 2013年12月)1.初步实施本课题实验方案。

2.成立实验班级、兴趣小组;设置合理的课题进程安排。

3.进入问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问题设计和关键问题的探索和定位阶段。

(三)课题攻坚阶段(2014年1月------ 2014年6月)1.改进本课题的实验方案。

2.交流初步成果,进行阶段性成果提炼和小结。

3.邀请相关专家莅临学校指导课题进展、中期论证。

(四)结题总结阶段(2014年7月—— 2014年8月)1.汇总课题实验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音像资料、学生语文小课题汇总等。

七、研究的条件分析1.研究条件我校是一所鄞州区中心级小学,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学生家长素质普遍较高,家庭环境良好,一系列的外部条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促使其高效地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

2.研究队伍我校语文课题组研究的课题《小学五元式个性作文的教学研究》曾获得宁波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另有4个课题在宁波市课题评比中获二、三等奖,多次获得区级教科成果的奖项,实验组教师科研意识强,有较强的语文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

1人获全国作文课堂教学一等奖,1人获全国阅读教学二等奖,2位老师的作文教学设计分别获一、二等奖,课题组每位教师均有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并有多篇语文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