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哲学基础

合集下载

2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 化规律, 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 思想之一。 思想之一。 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 同化。
人体之所以能保持生命活动健康有序, 人体之所以能保持生命活动健康有序,也是 因为人体在生理状态下, 因为人体在生理状态下,保持人体阴阳之间的动 态平衡。 态平衡。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 衡遭到破坏,自然界则可出现气候反常,表现在 衡遭到破坏,自然界则可出现气候反常, 人体则可发病。 人体则可发病。 制约太过是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 制约太过是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 是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 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及, 素问·阴阳应象 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及, 即《素问 阴阳应象 大论》所谓“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大论》所谓“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制约不及是阴阳双方中一方过于虚弱, 制约不及是阴阳双方中一方过于虚弱,无 是阴阳双方中一方过于虚弱 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 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如“阳虚则 阴盛,阴虚则阳亢” 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阴虚则热,阳虚则 阴虚则热, 寒”。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 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若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会致“孤阴不生, 若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会致“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 和助长的关系。 和助长的关系。 若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可见“阴损及阳” 若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可见“阴损及阳” 或“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 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版)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版)
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 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 上与下,是对方位而言。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3.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特定条 件的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对性。
即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 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体 表


(二)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运外上温 明功兴功
动向升热 亮能奋能







亢 进

阴相内下寒 晦物抑功
对收降凉 暗质制能
静 止






减 退 的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和抽象性、相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运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分类归纳。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素问.阴阳离合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2.阴阳的抽象性和相关性
阴阳代表的是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属性, 是抽象的概念。
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 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
3.阴阳的相互消长
含义——是指阴阳双方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 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原因——阴阳对立制约导致阴阳互为消长,阴阳互根互用 导致阴阳皆消皆长。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精气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精气学说
02
中医学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 生理病理变化,注重调和人体内 部各部分的平衡与协调,以达到 防治疾病的目的。
恒动观念
恒动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之中,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也不例外 。
中医学注重观察和掌握人体在各种运 动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强调因时、因 地、因人制宜,灵活运用诊断和治疗 方法。
04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气与脏腑
精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认为,脏腑依靠精气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精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脏腑 的功能状态。
脏腑化生精气
人体各脏腑通过自身的生理功能,不断地化生和补充精气。保持精气的充盈是维护脏腑 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
精气与经络
经络是精气运行的通道
经络是中医学中精气运行的通道,负责将精 气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精气失调与经络病变
当精气出现失调时,可能会导致经络的堵塞 或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通过对经 络的调理,可以调和精气,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精气与疾病防治
调养精气以防治疾病
中医学认为,保持精气的充盈和平衡是预防疾病的重要 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和锻炼等方式,可以调养 精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 法-精气学说
目录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精气学说 •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精气学说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01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整体观念
0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之 一,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器官、组织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不可分割。
精气学说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课件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课件
2.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 皆是气化的结果。
3.气化的形式
气的运动 升降聚散 ←形式← 气化→ 变化 →
气机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气生形”、 “形化气” 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冰化为水、水结为霜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天气与地气的变化 有形之体自身转化,动植物、人体的自然变化
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地、日月、上下、内
外等。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1. 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如天与地。 2. 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如寒
与热,升与降, 明与暗。 人体: 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阳
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阴 3.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 ,即不可反称性。 4.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1. 事物的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
条件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由阳转阴或由阴转阳
相 对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2.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二)气的基本概念: 1.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
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气的概念的产生源于“云气说”
精与气在哲学与中医学中概念的区别
哲学
概念
中医学
精即气,是宇 精 宙的生成本原; 有时是指气的 精粹部分。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灵枢·岁 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 感应: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如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影响 人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等,皆属于自然感应现象。

中医学哲学基础

中医学哲学基础

02
腑,运行气血
脏腑功能:脏腑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
03
互协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经络作用: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
04
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等作用
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的概念:气血津液是构成 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血津液的生成:气血津液的生成 依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
气血津液的运行:气血津液的运行 依赖于经络的运行和调节
为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源
02
五行相生相克:中医养生注重五行相生 相克,认为五行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03
气血津液:中医养生强调气血津液的调
和,认为气血津液的失调是疾病的原因
04
经络穴位:中医养生注重经络穴位的调
理,认为经络穴位的通畅是健康的关键
疾病治疗
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整
01
体,治疗疾病需要从整体出发 辩证论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
3
寿命
中医康复调理的基本原则:
1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人
为本
康复调理的方法:针灸、推
2
拿、拔罐、中药、食疗等
谢谢
阴阳五行学说认 为,人体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阴 阳五行之间存在 着相互制约、相 互促进的关系。
4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是由于阴阳五行失 调引起的,治疗疾 病就是要调整阴阳 五行的平衡。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五脏六腑,包括心、肝、脾、肺、
01
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
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连接脏
02
辨证施治包括望、闻、 问、切四诊,通过观 察、询问、切脉等方
式了解患者的病情
03
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 念,将人体视为一个 整体,治疗时不仅关 注局部症状,更关注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课件(配图很多)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课件(配图很多)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 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1)阴阳的相互对立 主要表现在 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 种阴与阳之间的对立制约,维持了阴 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 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 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 着疾病的产生。
(3)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即种植谷 物;“穑”,即收获谷物。 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 活动。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 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4)金曰从革 “从”,顺也;“革”,即变革。 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 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 而更改的柔和之性。 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 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②“子复母仇”: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报仇。
4.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又称“倍克”。
①五行相乘的次序:木乘土,火乘金, 土乘水,金乘木,水乘火。
②虽然次序上同相克,但两者本质不同: 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 (生理),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 约关系(病理)。
(4)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 在人体则表征疾病的发生。
5.阴阳转化
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 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 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1)阴阳的相互转化,即可以表现为渐 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这里讲的是古代哲学范畴中的精、气 的基本概念,不是中医学中讲的人体 中的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也就是我们一定要弄清楚:精与气的 概念在古代哲学中是怎么讲的,在中 医学中又是怎么讲的。
1.古代哲学精的基本概念
精,有时称为精气,是指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的、运动不 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所谓“无形”,是说 人们肉眼看不到的,而不是不存在的。精这种运动不息的非常细 微的物质,构成了宇宙万物。宇宙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包括星星 月亮,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都是精构成的。在某些情况下,精 气,专门指气当中的一部分。哪一部分呢?是构成人类本原的部 分。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注意到,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 的概念大致是等同的,也多被东汉时期的元气一元论所同化。但 我在此强调的是,人体中的精与气的概念是不同的,它们都是内 涵相对独立的概念: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具体的区分在下一章。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是精气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二 是精气的运动和变化,三是精气是天 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四是天地精 气化生为人。
讲到这里,我再给大家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教科书中为什么用 精气学说而不用元气一元论?这是因为元气一元论奠基于东汉的 王充,距我们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间稍微晚了一些,而 精气学说则产生于春秋中后期和战国时期,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与《内经》的成书,在时间上相吻合,所以用了精气学说 而没有选元气一元论。
精的概念,首见于《道德经·二十一章》:“道之为物……窈兮 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认为精是“道” 的内核,而气是由道生的,因而精与气是有一定区别的:精在气 先。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1.气(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

2.精气学说(古代哲学)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3.精(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气。

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组建人类的本原。

4.气化(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5.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原。

6.神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②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③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

④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7.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8.阴阳学说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理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沦。

9.阳化气指在阳的作用下,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

10.阴成形指在阴的作用下,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1.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2.冲气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13.阴阳对立对立: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

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l4.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15.阴平阳秘即阴阳平秘。

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

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16.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的概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的概念
上 ?冷 外 ?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3.相对性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条件性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阴阳无限可分性——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昼 上午——阳中之阳 夜
前半夜——阴中之阴
阳 下午——阳中之阴 阴
后半夜——阴中之阳
(3)比较对象不同
阳 春 阳中之少阳 夏 阳中之太阳
阴 秋 阴中之少阴 中医冬学的阴哲学中基之础太▪阴阴阳学说
(《周易·系辞上》)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发生、发展、 变化的法则、纲领、规律和内在动力。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芬兰的太极图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解释地震的形成:“阳伏而不出,阴迫而不能蒸” • 春秋战国时期——《易经》阴爻 - - 阳爻 —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 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 (《周易·说卦》)
“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概念的起源
• 阴阳的最初涵义—— 日光向背 •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
涵义的表述 • 西周时期《诗经》——“阳”、“阴”,具有温热与寒凉、

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

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

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前言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科,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大潮中,中医学也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挑战。

为了探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中医学的历史渊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的基本规律等。

中医学的历史渊源中医学是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古代,“医”和“道”常常被联系到一起。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于其中,而治之以阴阳”之语。

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吸收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阴阳五行学说等。

这些思想对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病的方法,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系。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微观和宏观观念中医学的观念中强调“整体观念”,不是把人体分解为无数个小部件去治疗,而是把人整体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治疗。

这种“宏观观念”在现代医学中也已被重视,如人体的整体生理功能、细胞分子水平的协调作用等都是宏观观念。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阴阳五行是对事物的归纳概括,它涵盖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各个方面。

阴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这五个元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中医学中,阴阳五行学说被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整体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指的是人体不只是一个器官或组织的堆砌,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中医学中,将“藏”、“精”、“气”、“血”等概念纳入到整体观念中,高度重视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面与统一。

情志学说情志学说是中医学观念的特色之一。

情志本身不是病因,但是可以加重、加速、加深人体内在因素引起的病变进程。

情志学说并不否认先天和后天等外在因素,但更重视内在情节数的调控和平衡。

中医学的基本规律中医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范 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属性,还对事物 或现象作了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 因而同一对事物的阴阳所指往往是确 定的,不可互换,不可反称。
4、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 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⑴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 其相反方面转化。
⑵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⑶事物或现象的比较对象的改变, 可引起其阴阳属性的改变。
(二)阴阳对立制约
1、阴阳对立 2、阴阳相互制约 3、阴阳相互排斥
2、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组成人体的各种基本的细微物质皆属 于“气”,人的形体中又充满着气。 即“气充形,形寓气”。人生由气凝 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 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二、精气学说在 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气神学说中所指的精
精气神学说中的精,主要是指肾所 藏的精,亦即肾精。此精是构成人体 胚胎和促进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是 生命的本原。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 称为“肾气”,又称“元气”,是促 进人体生长发育,推动和调节各脏腑 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并使人具备生 殖机能的原动力,是一身之气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精气构成 的,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为气机。气运动的形 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在正 常情况下,升与降、出与入虽是对立 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天气下 降,地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聚合, 产生了自然界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 发展变化。
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即 “气生形”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死 亡消散,又化为无形之气,即是“形 化气”的气化过程。此即说明无形之 气与有形之万物是相互转化的。
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由无形之气聚合生成的有形之物, 在气的推动激发下,相互之间还可以 发生转化。
3、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和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释义
中医学中的精气是指人体内有用的 无形而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人体内 的精与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精为有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的本 原。
气为无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的动 力。精能化气,气能生精,两者是同 一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或状态。
一、精气学说 的基本内容
常见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归纳表
属性
空间
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亮度
重 量
运动状态

上、外 昼
春、夏 温热 干燥 明亮 轻 升、动、
兴奋亢进、
向外、蒸
腾气化

下、内 夜
秋、冬 寒凉 湿润 黑暗 重 降、静、
抑制衰退、
向内、凝
聚成形
二、阴阳学 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的相互感 应而交合。又称“阴阳交感相错”, 即指阴阳相互发生作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
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阴与阳不特 指某一具体事物的现象。
2、阴阳只标示既相互关联又
属性相反的事物和现象
阴阳只标示既相互关联又属性相反 的事物和现象。只有属性相反又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事物或现象,或一 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才 用阴阳标示,才能区别阴阳,才能进 一步用阴阳的运动规律来阐释它们之 间的关系。没有关联性的两事物或现 象不在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用阴阳 标示。
精气神学说中所指的气
精气神学说中的气,即前述的“一 身之气”或“真气”,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动力。
精气神学说中所指的神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即上述神含义 中的第⑵和⑷项。尤以⑵为主;即神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精能化 气,气能生精,精气互化。故精足则 气充,气充则精旺。精又能化神养神, 故精为神的物质基础。精旺则神明, 精衰则神疲。神能摄精固精,神守则 精固,神荡则精泄。气由精生,又能 生神养神,故精足气旺则神明;神能 驭气统精,故神旺则气调而精固。
⑵人出生之后,通过肺吸入自然界 之清气。
⑶出生之后,由脾胃消化、吸收的 水谷精微所化之气。以上三气相合, 则生成充满全身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气, 称为“元气”、“一身之气”。
(三)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气的升与降、 出与入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与协调。气 的运动贵在通畅。气运行通畅则血与 津液流动通畅,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 能得以正常发挥,人体就健康。这种 升降出入通畅,称之为“气机调畅”。
2、神的几种不同含义
⑴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 内在规律。
⑵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⑶指人看生物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 现,亦即诊断学中所指的“神气”
⑷专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 括心理活动。
⑵、⑶、⑷三种含义与中医关系密 切。
3、精气神学说
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主要阐释精、 气、神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养生、 防病、治疗中的作用。
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
⑴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 种变化,故没有气的运动,也就没有 气化。即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的前提 和条件。
⑵气化虽由气的运动产生,但在气 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等 运动。
(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 的中介
1、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 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四)精、气、神的关系
先对精、气、神几种不同含义作一 了解。
1、精的几种不同含义
⑴自然界无形之气中的精华或精粹 部分。
⑵泛指自然界中的无形之气。此精 即气,又称“精气” 。
⑶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有形物质, 如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和津液等。 此乃“广义之精”。
⑷专指肾所藏之精,即肾精,亦即 中医学精气神学说中所指之精。
(一)精气是人体生命的 动力,是维持生命的根本
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 和津液等,皆属有形而静之物,必须 在无形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下才能 活动。没有气,各种生命活动皆难以 维持,故气是维持生命的根本。
(二)精气足,则生命活动正常有序
人体中气的来源有3个方面:
⑴人生之前,在母体中已获得先天 之精所化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