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仅指日光的向背:如“阳者,高明也,山之南,水之北也。”
概括事物属性的方法:如寒热、明暗、昼夜、日月、水火等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二、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一) 普遍性
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但有其规定性(既相互关联,右相互对立)。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木



水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三) 五行的生克乘侮
(三)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本质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二陈汤:陈皮12g 半夏9g 茯苓12g 甘草9g)
1、 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
阴胜则寒——实寒:形寒(主观),肢冷(客观)。
2、 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心脏),颧红盗汗(睡则流汗)
2、相克关系到的传变
相乘传变:如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木旺乘土。
相侮传变:如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四) 指导疾病诊断
1、 指导诊法
面红、口苦、脉洪(心脉):心火上炎。
面青、口酸、脉弦(肝脉):肝失疏泄。
2、 推断预后
如肝病面青见 弦脉:常—本脏脉
沉脉:顺—相生之脉
3、 五行制化
概念: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途径: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任何⼀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

在哲学与⾃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

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量地引⽤⽓、阴阳、五⾏、形神、天⼈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的特殊思维⽅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法论基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元论:“⽓”在中国哲学是⼀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

⽓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的运动是⽓内部的相互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与⽓⼀元论紧密地结合在⼀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统⼀理论。

阴阳是标⽰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属性,⼆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统⼀的属性,⽽且还具有另外⼀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盾范畴。

五⾏学说:五⾏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五⾏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这五个⽅⾯按照⼀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论证了⼈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环境的统⼀,即⼈体是⼀个统⼀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致。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1-PPT文档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1-PPT文档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 阶段,既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 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 丛书和类书。
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字景岳)
赵献可(字养葵)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创卫气营血辨证
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 影响的。调理五脏精气血可调节人之心理异常, 如逍遥散、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 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 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 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 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如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内经讲 义》,发展为70年代的《中医学基础》,再分化 为80年代《中医基础理论》,即其标志;
二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 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的专著和 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三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 探讨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 新之路。
治疗技术的发展 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 针灸技术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汉代以后,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 不断提高,中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唐·王焘《外台秘要》
2.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 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 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张仲景·六经辨证温热病辨证: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一般常被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以有
很大提高。 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 想提供了思维方法,故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
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类疾病发作时,
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
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 有关。在治疗时,又观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 有较特异的疗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反复实践,便 得出了“五脏分证”的规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
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既事物是一个整体,
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
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学从这一观念出 发,在认识生理病理与诊治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时,即重视人体自 身的完整性,又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这种全面认 识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就称整体观念。
由于石器和其他原因造成对体表的刺激和创伤,
人们在这些偶然的机会中逐渐发现了体表刺激 能解除某些症状的作用,从而获得了使用锐利 的石器治疗病症的经验,这就是最早针术的起 源。
(4)理疗的起源: 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 伤中,人们有时意外的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 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这就是最早的热熨、 艾灸、拔火罐等理疗法的起源。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中医基础理论是指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中医基础理论名词的解释:1.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之一,是阐明事物表里、内外、上下、前后等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两个相对对立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被运用到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2. 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用来描述宇宙和人体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相互作用的概念。

在中医中,五行理论被运用到解释人体机能、病理变化,以及调理、治疗等方面。

五行理论强调相生相克、相互协调的关系,用以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3.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中对人体重要物质的总称。

气指的是生命活动的能量,血指的是体内循环的液体,津液指的是人体的滋润物质。

在中医诊断中,医生通常会通过观察气血津液的充盈程度和质量,来判断体质和病情。

4. 脏腑:脏腑是中医中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称呼。

在中医理论中,脏腑不仅是解剖学的器官,还是一种具有功能、生理、病理特征的概念。

中医强调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并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内系统的一种理论。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要的能量通道,络脉是次要的辅助通道。

经络理论强调通过调节经络来促进气血畅通,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些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部分名词,对于理解中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中医基础理论非常广泛深奥,上面仅仅是对理论名词的简要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 推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逆顺转归面
望面色—测知脏腑精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所在
(三)诊治上的整体性
• 治疗—强调整体层次上调整局部病变
•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 局部与整体
• 1)口舌生疮,舌尖碎痛—心火上炎
• 治疗清心火,利小便
• 2)久泻不愈—肾阳虚—灸百会—下病
• 上取
• 3)形神一体—调神可安体,治体可养神
• 人体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汗

天寒则腠理闭—尿
• 地域环境:地势、水土、物产、风俗习惯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空间—地域环境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江南多湿热,腠理多疏松
• 北方多燥寒,腠理多致密
• 水土不服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 气候剧变:超过人体适应能力 ,机能失常,
2.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 辨证论治—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 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 思维和实践过程 •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 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 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 方法
• 直接观察法 :采用解剖的方法观察。 • 食道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35(现1:37) • 发现不同脏器及其位置,如肺、脾、肝、肾、
女子胞的位置。“心主身之血脉”。
• 整体观察法:分析类比推理的方法观察人体
• 逐步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
• 整体观察法 • 以外测内:“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 学说等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 分。
思考题
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
2.宋金元时期 学派争鸣,理论创新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 《三因方》,提出了著名的 “三因学说”,此病因分类法 比 较符合临床实际,对后世病因 学发展影响很大。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 杲、朱震亨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 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六气皆从火 化”;“五志过极皆为热 甚”)——寒凉派。代表作有 《素问玄机原病式》等。
综合整理-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 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 著.
中西汇通-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 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 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 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 趋势: 一是理论系统、规范化; 二是用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 三是国家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 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 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 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 点概述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绪论
重点: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内容提要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中医学 ●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
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 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作者:是相当长的时期内,古代医 家经验的汇集。
成就: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 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 (感性上升至理性)。△建立了中医学 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 理论指导和依据。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2、《难经》
“难”,有质难之意,即问答。全书共有 81个问答,称“八十一难”。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特点
上品:补身养命
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中品: 养性补虚
下品:专用去病 《本草经》 药物主治功效系统——记载药之性味、功
能、别名、产地等
疗效显著可靠——内含植物、动物、矿物
等药品,疗效显著者
甚多。
《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为中医
学术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
识。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形成的历史背景: 古代自然科学的渗入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形成的标志
●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
1、《黄帝内经》的成书——第一部医学典 籍,誉为“医家之宗”
素问 9卷 81篇
《内经》
162篇,14万余字
灵枢 9卷 81篇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特点概述
成书年代:有争议,成书年代历经战 国至西汉。可以认为是汉以前医学成就 的汇编。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是研究 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辨病论治 ﹡辩证论治 对症治疗
医学课件
27
(2)临床实践中常用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⑶ 临床实践中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⑷ 辩证论治的应用:
1. 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2. “四大经典”: 3.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
医学课件
8
《黄帝内经》
• 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简称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 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 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 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 《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9
B.病理方面: 内脏病变可反映到相应形体官窍,脏腑之间病变可相互影响, 并可以影响整个整体
C.诊断上:有诸内,必形诸外 局部症状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与全身脏腑、阴阳、 气血的盛衰虚实有关,因此治疗时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
医学课件
20
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 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 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
病性和邪正关系,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医学课件
26
辩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 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 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 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 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 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全套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全套PPT课件

(朱震亨) “阳常有余,阴常
2020/10/9
不足”
汗、吐、下 滋阴降火
寒凉派 (主火派)
补土派 (脾胃学派)
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派 (攻下派)
养阴派
(四)明清时期
1、学术特点
(1) 集古代医学之大成 (2) 提出新学说
2、代表医著
明 ·楼 英著《医学纲目》 王肯堂著《证治准绳》
清 ·吴谦等著《医宗金鉴》 陈梦雷著《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
该书以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
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
治则和治法等内容,尤其在脉诊和
针灸治疗方面较为具体全面,宗
《内经》要旨而补之不足。
2020/10/9
扁鹊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作 者] 张仲景 [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
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2—020—/10/9脏腑辨证内容更丰富和系统化
皇甫谧
(三) 宋、金、元时期
1、学术特点
钱 医家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提出
了许多独特见解,中医理论体系有了突
破性进展。

2、代表医著
宋 . 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内因:七情内伤
“三因学说” 外因:六淫 饮食劳倦
不内外因 跌扑金刃
虫兽所伤
宋 . 钱 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论治先河 2020/10/9
2020/10/9
★ 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 组织器官的整体联系
肝系统 心系统 脾系统
肺系统
肾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与疾病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防治及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的,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四大理论要素,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4、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5、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

6、论治:即讨论治疗,是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7、病:即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邪正相争导致结构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完整的生命过程,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一个概念。

8、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

9、症:即症状与体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10、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个体体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11、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12、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3、阴阳交感:交感即感应而交合。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14、阴阳互藏: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中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亦称为”阴阳互寓“、”阴阳互合“。

15、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与斗争,制约即抑制、约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16、阴平阳秘:阴与阳在相互制约和消长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赤峰松山中蒙医院中医基础理论教案授课对象:非中医类别医师授课学时: 20学时授课时间:2010.11-2011.06 授课教师: 张凤侠《中医基础理论》教案绪论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

(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2.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某些理论有新的突破。

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

4.近代与现代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基本含义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
血津液 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症论治为诊治特点的 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 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并且兼收并蓄人文社
会和古代哲学思想精华的新的医学科学;是多学
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药物学的起源:原始人在采集植物果实、枝叶、
根茎作食物的过程中由于误食,发现某些植物
具有有益、有害、或能消除某些症状的作用,
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某些植物来治病,这就
是最早的药物学起源,也是中药以植物药为主 的原因。同时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医疗实 践中应用了治病的“毒药”。
(3)针灸术的起源:原始人靠磨制石器作生产工具,
由于石器和其他原因造成对体表的刺激和创伤,
人们在这些偶然的机会中逐渐发现了体表刺激 能解除某些症状的作用,从而获得了使用锐利 的石器治疗病症的经验,这就是最早针术的起 源。
(4)理疗的起源: 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 伤中,人们有时意外的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 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这就是最早的热熨、 艾灸、拔火罐等理疗法的起源。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类疾病发作时,
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
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 有关。在治疗时,又观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 有较特异的疗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反复实践,便 得出了“五脏分证”的规律。
(5)外治法的起源:原始人在和野兽搏斗造
成创伤时,可根据以往的经验使用某些 树叶、草茎来涂裹,这就是最早的外治 法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专业医生的大量出现,病名的确立,诊 疗技术的扩展极为快速,如: 诊断:四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治病方法:药物、针灸、导引、精神疗法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医学资料中,有一卷帛书《五十 二病方》记载了103个病名,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
五脏分证:就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现的特 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功能失调, 把活的机体外部呈现的生理病理征象与内部 的脏器统一起来。在治疗时,调理这一脏的 生理失常,就能治愈疾病或使病情缓解。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 ——逐渐建立了人体中精、气、血、津液等概念。 在砭刺治病过程中 ——逐渐发现了针感传导路线。 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察的基础上 ——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以有
很大提高。 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 想提供了思维方法,故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
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病学说,以阐释人体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逐步建构了统一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2、医药知识的积累: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 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自然现象、生理病 理现象,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个感性 认识不断深化,上升为理性认识,无数次不断反复 的过程。 (1)预防医学的起源:北京猿人离开树上巢穴, 穴居山洞,以避风雨,并用兽皮、树皮作 衣御寒,这些简单措施是最早的预防医学 的起源。
162篇
1:37,二者十分相近。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
的观点,认识到人体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 这些理论至今仍然正确。并比英国哈维在公元17世纪发现的血 液循环早1000多年。
《难经》
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
鹊)所作。书名中的“难”,是质难的意思,即问答之意。全书共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
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
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 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它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
一、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进入春秋战国,中国社会急剧变革, 政治、经济、文化
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对 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相继产生,在这种大趋势下古代医 学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他们 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 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创立了藏象、经络、精气血津 液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
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其理论体系
的确立:
《内经》
①理论框架的建立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标帝内经》 灵枢——九卷——81篇
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 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问题。书中许多内容的记载均处于当 时世界医学的领先地位。如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 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 际情况的。如食道与肠的长度之比例为1:35,现代解剖证明是
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2、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3、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4、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中医学理论体系:
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
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他
以整体、恒动、平衡观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