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医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预防医学及中医经典着作奠定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因而学习和掌握该课程对深入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极为重要。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等三部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阐释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精气学说,是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精或气的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中医学以此为指导构建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和精为生命本原、气为生命维系的精气理论。

阴阳学说,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

中医学以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自和、平衡等运动规律和形式,认识和阐释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

五行学说,既是一种古代的宇宙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

宇宙万物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此五类物质之间存在着两种运动模式:五行的生克制化说明宇宙间各种事物,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克制以维持协调平衡的普遍联系;五行的中控四方说明中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主导或调控枢纽。

中医学用以阐释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等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特有思维方式,主要有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和类推思维方式。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主要阐释中医学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制学说等四部分。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任何⼀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

在哲学与⾃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

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量地引⽤⽓、阴阳、五⾏、形神、天⼈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的特殊思维⽅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法论基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元论:“⽓”在中国哲学是⼀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

⽓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的运动是⽓内部的相互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与⽓⼀元论紧密地结合在⼀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统⼀理论。

阴阳是标⽰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属性,⼆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统⼀的属性,⽽且还具有另外⼀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盾范畴。

五⾏学说:五⾏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五⾏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这五个⽅⾯按照⼀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论证了⼈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环境的统⼀,即⼈体是⼀个统⼀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致。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仅指日光的向背:如“阳者,高明也,山之南,水之北也。”
概括事物属性的方法:如寒热、明暗、昼夜、日月、水火等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二、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一) 普遍性
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但有其规定性(既相互关联,右相互对立)。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木



水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三) 五行的生克乘侮
(三)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本质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二陈汤:陈皮12g 半夏9g 茯苓12g 甘草9g)
1、 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
阴胜则寒——实寒:形寒(主观),肢冷(客观)。
2、 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心脏),颧红盗汗(睡则流汗)
2、相克关系到的传变
相乘传变:如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木旺乘土。
相侮传变:如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四) 指导疾病诊断
1、 指导诊法
面红、口苦、脉洪(心脉):心火上炎。
面青、口酸、脉弦(肝脉):肝失疏泄。
2、 推断预后
如肝病面青见 弦脉:常—本脏脉
沉脉:顺—相生之脉
3、 五行制化
概念: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途径: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概念: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
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 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 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 阴阳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中 医 药 学 概 论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中医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
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
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诊法辩证 预防、治则、康复
先秦两汉时期
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难经》 战国-秦汉,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西汉, 论述了中医理论。
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作者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 贡献有哪些。
2、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举例说明在中
医学领域的应用。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组织器官
第一节
气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阴阳的消长
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此盛彼衰,
此增彼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的转化
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物质性
人体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的基本理论与体系

中医的基本理论与体系

中医的基本理论与体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的基本理论与体系是中医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下面将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的体系和方法。

一、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津液理论。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阴阳是构成宇宙和人体的两个对立又统一的方面。

阴阳的平衡与失衡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中医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和水,它们相互制约、相生相克。

根据五行学说,中医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归类于五行,以调节五行的平衡来实现治疗和预防疾病。

3. 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理论强调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气血津液的平衡和调节。

其中,气和血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

气的流通与调节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血液则是滋养和输送氧气养分的载体。

二、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的理论体系包括四诊法和辨证论治。

1. 四诊法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

它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方法。

中医将疾病根据其表现特点划分为不同的证候。

根据不同的证候,采取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来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1. 草药治疗中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中药以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为基础,通过调理阴阳平衡和扶正祛邪来治疗疾病。

中药有单味药和复方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配伍和剂型。

2. 针灸针灸是中医经典疗法之一,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来调节患者的气血流通和阴阳平衡,以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

针灸具有独特的疗效,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推拿推拿是中医传统理疗方法之一,通过对人体的按摩、拍打、推压等手法来调节患者的经络和穴位,改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方面。

在人体内部,阴阳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

2. 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五种不同的功能状态和相互关系。

中医通过五行学说来理解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3. 人体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它是一个网络状的通道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运输气血等重要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 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内部的脏器系统分为五脏和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和治疗常常通过了解脏腑的功能状态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外界因素(六淫)和内在因素(七情)与人体的防御能力相互作用所致。

中医强调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以找出治疗的关键所在。

6.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是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整体症状、脉象、舌象等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框架,这些理论相互关联、
相互支持,构成了中医学的独特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中医基础理论(一)

中医基础理论(一)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熟记概念)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了解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了解)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张仲景·六经辨证温热病辨证: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一般常被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并记载了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说明战国时期的医药水平以有
很大提高。 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代的哲学思 想提供了思维方法,故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撰成了我国
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类疾病发作时,
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
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 有关。在治疗时,又观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 有较特异的疗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反复实践,便 得出了“五脏分证”的规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
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既事物是一个整体,
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
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学从这一观念出 发,在认识生理病理与诊治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时,即重视人体自 身的完整性,又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这种全面认 识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就称整体观念。
由于石器和其他原因造成对体表的刺激和创伤,
人们在这些偶然的机会中逐渐发现了体表刺激 能解除某些症状的作用,从而获得了使用锐利 的石器治疗病症的经验,这就是最早针术的起 源。
(4)理疗的起源: 当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在长年累月的无数次火 伤中,人们有时意外的发现某些原有疾病的痛苦却因此 而减轻或消失,于是积累了经验,这就是最早的热熨、 艾灸、拔火罐等理疗法的起源。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与体系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独特的观点与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

一、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注重人体的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系统。

中医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并强调防治疾病的根本方法是调整身心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二、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阴阳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正常的人体功能必须保持阴阳的平衡。

五行学说则是中医理解自然界和人体的重要理论基础。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在自然界和人体组织中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形成了中医对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解释和诊断治疗的方法。

三、经络理论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传输气血,并连接体内各个器官组织。

中医师可以通过检查和调理经络,了解病情和治疗疾病。

经络理论也是中医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之处。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诊、脉诊等多种信息,分析疾病的病机,找出病因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的治疗并非简单地控制或消除症状,而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机能、恢复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与预防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包含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等重要内容。

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今天的现代医学中,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体系也逐渐受到了认可和应用,为促进人类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医学体系的根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八纲辨证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将自然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归纳为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

阴阳是二元对立的哲学概念,代表事物的两个相对面,如寒热、虚实、内外等。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气包括天然之气和后天之气,血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津液是人体体液的总称。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学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将人体的生理机能分为五脏和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经络传导气血和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五、八纲辨证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

八纲指的是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等八个方面。

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和症状,中医医师可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归属,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中医临床工作,还可以让普通人了解中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是研究 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辨病论治 ﹡辩证论治 对症治疗
医学课件
27
(2)临床实践中常用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⑶ 临床实践中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⑷ 辩证论治的应用:
1. 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2. “四大经典”: 3.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
医学课件
8
《黄帝内经》
• 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简称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 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 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 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 《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9
B.病理方面: 内脏病变可反映到相应形体官窍,脏腑之间病变可相互影响, 并可以影响整个整体
C.诊断上:有诸内,必形诸外 局部症状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与全身脏腑、阴阳、 气血的盛衰虚实有关,因此治疗时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
医学课件
20
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 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 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
病性和邪正关系,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医学课件
26
辩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 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 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 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 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 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是标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行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一致。

但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理论,不可能像现代系统论那样更科学地阐明所有系统结构的一般关系和一般规律。

2.脏象经络: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等学说是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其中,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它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和医学家,通过长期对人类生命活动的观察研究和防病治病的实践,并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说,对中医诊治与预防疾病、养生与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脏腑概念虽然包含着解剖学成分,但主要是一个标示各种整体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整体的功能模型,主要是阐述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因而不能与现代解剖学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体质学说和经络学说相互包容渗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互为补充,形成了时医学对生命规律的独特的精辟的认识。

3.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来的,并能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

按照症状、体征、证候来建立病因概念,是中医学确认病因的特殊标准和主要特点。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的学说。

其内容包括发病机理、病变机理和病程演化机理三部分。

发病机理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般规律的学说。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病变机理简称病机、病理,是研究人体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精,津液失常以及脏腑经络失常等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

病程演变机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包括病位传变、病理转化、疾病转归与复发等。

4.诊法辨证: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

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

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以辨别内在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

、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

切诊是诊察病人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变化酌情况c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

四诊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

辨证即分析、辨识疾病的证候,即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何种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

5.预防治则
预防:预防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采取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治未病”,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防病必先强身。

欲强身必重摄生:摄生又称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把精、气、神作为人身之三宝,视为养生的核心,强调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神并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综合调养。

养生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具有普遍意义。

除摄生防病外,还应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以防止疾病由轻浅而危笃,所谓“见微知著,弥患于末萌,是为上工”(《医学心悟》)早期治疗则可截断病邪传变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疾病传变。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健康。

治则: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或原则,是治疗疾病的观念和确定治法的原则,对临床立法、处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治病求本、知常达变、因势利导和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观念。

而正治反治、治标治本、燮理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形神兼顾、病证相参、因异制宜等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所确定的具体治疗措施,治则指导治法,而治法体现治则。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

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色。

所谓“理”,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作出的准确的解释;所谓“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所谓“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所谓“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佳选择。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论治是在辨证
基础上拟定出治疗措施,辨证与论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6.康复:康复,又名平复、康健。

康复是指改善或恢复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即采用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脏腑组织功能衰退或功能障碍进行医疗,从而使其生理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

康复不仅是身体的复健,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神的康复,故中医学认为康复是身心的康复。

中医学康复的基本观点为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和功能康复。

根据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观点,通过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整体调治,达到人体形神统一。

整体康复的思想,称为整体康复观。

辨证康复是辨证论治在康复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康复原则,并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促使患者康复的思想,称为辨证康复观。

根据中医学的恒动观,注重功能训练,运动形体,促进气血流通,以恢复患者脏腑生理功能和生活、工作能力的思想,称之为功能康复观。

预防、治疗和康复是中医学同疾病作斗争的三种不同而又密不可分的理论和方法,对临床医疗实践,保障人们的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