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框架的构建

合集下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难经》
《难经》,该书用问答的方式对《内经》的内容做了补充和阐释, 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为扁鹊所著。
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 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 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该书在后世被分为《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 部专书,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 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伤寒论》:外感病,确立了六经辩证论治的纲领 《金贵要略》:杂病,发展了病因学说
战国,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灵枢》《素问》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病)
4.《神农本草经》——为中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开始成书。是黄帝与岐伯等医臣之间在 进行的发问、探讨。
基础和方法
•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 医药知识的积累 •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墨子(墨家)
韩非子(法家)
孙子(兵家)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专 业






医 疗 用 具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上一节讲了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下面我们讲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在《内经》建立起,初步建立起完整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医学本身学科的发展,医疗实践活动的发展的需要,推动着中医基础理论不断地完善、修正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按照中医学术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晋隋唐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它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继承、整理经典著作,主要是后世的一些作家对《内经》、《伤寒》进行注释,其中以杨上善、王冰对《黄帝内经》的注释为代表,通过他们的注释,不仅是继承了《内经》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而且有所发展。

二、以王叔和、孙思邈为代表的,对张仲景所作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整理注释,使《伤寒杂病论》关于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向前发展,通过这两个例子,体现出晋隋唐时期在中医理论发展上的特点:对经典著作的注释和整理。

第二个特点,根据临床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中医理论自身的规律,对临床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为理论,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著作。

第一、王叔和的《脉经》是咱们中医学术史上最早的一本脉学的专著,建立了脉学理论。

第二、《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

第三、《甲乙经》建立了完整的针灸理论、实践的体系。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奠定了方剂学的基础,它总结了隋唐以前临床实践所需要的,所用的丰富的方剂学知识,和理论,和应用。

在这个时期,晋隋唐时期,不仅注重对经典著作的整理、研究、注释和发展,而且更重要是重视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使临床实践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除了著述了《脉经》、《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临床实用的经典著作,把《内经》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又会过头来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内经》所建立起来的基本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医药知识的积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华传统医学宝贵的遗产,其包含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药学职称考试辅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新

药学职称考试辅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新

药学职称考试辅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这篇关于药学职称考试辅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确立。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讨论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讨论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详细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学问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规律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根据中医学规律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进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进展供应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阅历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学问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进展都离不开哲学.必定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殊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亲密: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答:中医学按着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从气—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阐述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构筑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1.气一元论气一元论内容主要有四点:1)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为宇宙天体和天地万物统一的物质基础。

2)运动是气的根本特性。

3)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体。

气的胜复作用,即阴阳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

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有形)与气(无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气的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世界。

4)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复有阴阳。

就世界的本原而言,作为一种自然观,气一元论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自然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

人体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机体。

人体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

阴阳匀平,命日平人。

生命过程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各个部分,又可按五行分为心、肺、脾、肝、肾等五个系统。

五行之中复有阴阳和五行。

机体就是这样联系密切、错综复杂的巨系统。

2.阴阳学说阴阳是在气一元论的物质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辩证性质的气本体论的概念。

阴阳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属于气一元论,既具有自然观的特征,更具有方法论的性质。

气一元论:注重分析世界万物产生的本原,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的物质基础,以气之聚散来说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只是气的存在形式的转化,坚持了宇宙万物的形态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着重回答哲学“本体论”的问题。

阴阳学说:则注重研究气自身运动的根源和规律,认为气,一物两体,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

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气自身运动的根源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阐述相关事物或事物内部两个方面存在着的相互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和协调平衡。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2

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1月/01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许家松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气化论( )气化的涵义:所谓气!,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指自然气候。

在气化论中,自然气候的变化不外风、热、火、湿、燥、寒六种。

因此,就以六气!作为观察气候变化的指标,称作六元!。

所谓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物生谓之化!(∀素问#天元化大沦∃),是指地面上的各种生命现象,如生物的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所谓气化!,是指自然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气化论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现象都在自然气候正常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

有气,才有化;没有气,也就没有化。

简言之,生命因气而化。

所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

中医学的气化理论就是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与生命活动相应关系的理论。

它认为:其一,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节律 五运六气周期。

中医学以之测算每年、每季气候变化和人体疾病发生、流行的大致情况,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参考。

其二,人的生命活动节律与自然气候节律相应,受自然节律的支配,即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自然气候本身均存在自稳调节机制。

中医学正是从气化的角度,把自然节律与生命节律统一起来,来认识生命过程、生理活动、病理现象,并提出诊治规律,形成了以恢复人体自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珍治观与养生观,并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特色。

(二)气化论的主要内容:气化论是古人在对天、地、人实际观测、长期追踪的基础上,在吸纳我国古代天文、气象、地理、物候、历法、哲学等多学科成就的支撑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内容有:1.自然气候运动变化规律 五运六气!周期气化论认为,自然气候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所谓气可预期!。

在长期观测和追踪的基础上提出气候运行变化具有周期性,并总结出五运六气周期格式!,以之测算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物候特点、人体疾病证候特点及发生流行情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1

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0月/25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许家松两千多年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作为两大学术支柱,共同构筑了中医学的学术主体。

正是这两大坚实和独具特色的学术支柱,支撑中医学得以跨越两千年时间、空间的巨大跨度,不但在过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鲜活的实用价值和可待发掘的潜能。

作为一门传统科学,能够贯穿古今,常青不衰,可以说,中医学创造了世界文明史和科技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奇迹。

中医学的这两大学术支柱,才是中医学的根,中医学的魂,中医学的 神机所在。

这一至尊至贵的家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十一世纪,古老的中医学可谓机遇与危机同在。

中医学能否与时代同步,并走出国门,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大学术支柱的整理、提高、完善和创新。

我们必须从中医学盛衰兴亡的战略高度审视和对待这一问题。

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就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框架构建,作一简要论述,与同道共商。

第一部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一、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统一的、随时间推移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整体。

中医学是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思想来认识自然界、生命过程、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处理疾病的诊治和养生等问题的。

(一)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地一体∀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的说法,就是以 天地来泛指整个自然界。

所谓 天, 在天为气,在此指自然气候,中医学是以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运动变化作为指标来观测气候变化,并以六气的往来多少把一年分为若干季节,如四时、五季、六节等,认为四时、六气之间是一个连续的、不可截然分割的、渐变的整体。

所谓 地, 在地成形, 在地为化,化生五味, 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山。

(∀素问#五运行大论∃)从中可以看出, 地是指我们生存的地球和它所承载的各种生命,包括人在内。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概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汉代以后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又逐渐充实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他们在吸收了诸子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同时又将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于此建立起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总述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建构方法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建构方法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建构方法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亦有人称之为主要思维方法,它们促成了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非实验医学,其理论主要来自于临床实践,因此,与西医相比,明显不同之处是中医着重于宏观、整体上的尤其是功能方面的研究,而微观方面的尤其是形态结构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则有所轻慢。

中医理论受古代哲学影响很深, 在中医医学术语和理论中常常看到哲学的内容。

中医是如何把临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呢?中医是如何从宏观、整体上建立起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防治疾病的整套理论体系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或思维方法)有一个了解。

现就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分述如下:(-)取象比类《素问。

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所以,中医又常把这种方法称为援物比类法或比照类推法。

此方法是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援物、取象),从而认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相似或类同的(比类),由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的其它性状。

这是由一事例推测到另一事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科学认识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中医理论体系中,比照类推是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与自然现象的比照类推,与五行属性的比照类推。

医学X育网整理例如:《素问。

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这段话意思是说,气候温和,日色晴明,则人的血液流行滑润,而卫气浮于表,血容易流通,气容易行;气候寒冷,天色阴霾,则人的血行滞涩不畅,而卫气沉于里。

这是古代医家在认识人与自然相应的基础上,将温度、阳光对水的影响推及温度、阳光对人气血的影响而得出来的结果(或认识)。

又例如,脾在五行中属阴土。

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而阴土则喜燥而恶湿,类推脾亦有此特性,若脾不运化、或湿浊内停则会生病。

乂例如,自然界,树叶或树枝之所以会摆动,这是由于风吹动的缘故,风大猛烈更会将整棵树推倒。

山此推之,人体出现不自主的振颤、摇动,棋或突然倒仆,半身不遂等亦是风引起。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框架的构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框架的构建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问世,是先秦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

它是几代学家共同劳动创造的,是先秦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

该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学在理论与实践诸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联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

《内经》将人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组织器官一一作了联系,并认为某一部分发生的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个身体或其他器官,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优劣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影响,因而强调在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

《内经》系统地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学领域,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内经》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阴阳两方面是平衡协调的。

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

论病因,则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论发病,则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素问·著至教论》);论病机,则概括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诊断时应辨明病证之属阴属阳,而治疗时则要调整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协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

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

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而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是标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一)

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一)

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是指相对于四诊、辨证、治法、针法、灸法等特殊科学方法而言的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

一般说来,科学理论的建构都要借助于观察、实验、测量、调查、数学、逻辑、科学抽象、创造思维、建立假说和理论等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科学哲学认为,方法是学科体系中最深层、最本质的内容,它决定着学科的众多特点。

中医学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方法,加工经验材料的方法,建立科学理论和检验科学理论的方法,叙述科学结果的方法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是指相对于四诊、辨证、治法、针法、灸法等特殊科学方法而言的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

中医理论建构的哲学方法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一般科学方法通常分为经验性科学方法、理论性科学方法和横向学科方法三类。

经验性科学方法是获取经验材料或科学事实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测量方法等;理论性科学方法是对经验、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理论的一般方法,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方法以及假说方法、思想实验、理想化方法等;横向学科方法是指由数学、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横向学科抽取出来的一般方法,如各种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黑箱方法、反馈方法、信息方法等。

中医理论建构最具特色的一般科学方法当是理性思维方法,它对经验性科学方法有制约作用。

1.司外揣内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的认知方法,也称为以表知里。

早在《灵枢·外揣》中就指出:“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

”中医的元气论自然观和气化论生命观内在地规定了中医认识和研究人体在“象”的层次上,因而也决定了中医认识事物的方法为司外揣内。

中医的理论框架!

中医的理论框架!

中医的理论框架!中西医是完全不同路的科学,它是人体能量系统研究。

古人没有用高大上的仪器,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科技。

而是从常识认识入手,经整理升华的理论,这是接地气的研究。

“阴阳”就是讲述能量与物质关系的问题,人不仅仅是物质,而且是富能量物质,能量的变动对物质产生影响。

能量的变化就是人体运行规律,中医是以研究能量变化为主体的医学,阴阳的问题更多运用在负能量物质与乏能量物质划分上。

“五运六气”是环境适应学,人体能量环境与外界环境存在相互影响,五运六气也研究人体能量环境变化,司天就是研究能量作用,在泉就是物质研究。

左右就是某个器官功能的偏差。

“五行”就是人体属类管理的概念,将人体划分为属类相同的五种因素,这多是描述物质的,也描述各式能量对物质的影响。

这就相当于植物的花果枝叶的分类一样,人体也分为骨骼、肌腱、脂肪、肌肉等等,并研究这些生产和运行规律,那么五脏就就是生产规律,“在泉”各脏器物质转化性能研究。

来判断各种脏器的状态(局部循环)。

并确定的五种脏器循环的规律,生产五味,来确定中药对各种脏器作用,建立了汤药学说。

简单来想,人的进食时自发性的,不需要实验验证,只要人体缺什么东西,就会有感知,会根据味道判断是不是需要,也会根据味觉排斥食物,厌咸、厌油等感觉存在就是事实。

五行有一个前提,相同的神经能够传递不同的能量信息,通过祝由的声音敲击、色彩刺激实验,例如人能看到五色,尝五味,这种感知不仅仅局限在感官上,还包括对不同组织结构的感知,伤筋、伤肉、伤骨等,人体都能感知,并作出不同反应。

针灸由此而诞生。

人体在作出感知的前提就是神经的能量结构,现在从症状、神经分布、中药用药等对比,可以确定,太阳病及少阴病就是交感神经β受体疾病,厥阴病和少阳病就是副交感神经疾病,阳明病就是交感神经α受体疾病直接相关的是血液及热能病。

这是三种能量体系,它们之间的失衡直接导致疾病,这三类疾病构成中药、针灸、诊断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了中医的诊疗体系。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89728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89728
中医基础理论89728
•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 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 • 生理基础—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 • 病理基础—六淫,七情,饮食,劳逸 •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89728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时代:战国—两汉时期 • 标志:四部经典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
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 候学专著
• 唐-孙思邈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第一部 医
• 学百科全书
中医基础理论89728
2.宋金元时期
• 宋代-陈言(字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简称《三因方》。首论三因理论 ,对病因学的
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
• 宋代-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开脏腑辨证先河,
对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作出了新的贡献 。

生理失常,治疗时,调理该脏

就能治愈该病。
中医基础理论89728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 精气学说---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影响生命观 • 阴阳学说 作为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思想---推 • 五行学说 动和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89728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1.《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 112方 2.《金匮要略》重在脏腑辨证 262方 3. 共载方269方 4 .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
中医基础理论89728
(2)治疗技术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
• 成书年代及作者:秦汉,原著佚名
• 贡献: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 1. 载药365种—上品无毒益气,中品疗疾,
• 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等医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有腔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人体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2)《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器,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2《内经》系统的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是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领域(1)《内经》认为精气湿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构成本原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也皆由精化生(2)《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让你体内阴阳双方也是平和协调的(3)《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内经》创建了经络理论3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4《难经》5《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

东汉张仲景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杂病论》,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

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全书将病因分为三类:外因外感伤寒内因七情内伤不内外因饮食所伤、叫呼所伤、虫兽所伤、跌打所伤、中毒、金疮等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3明清时期命门学说张介宾(张景岳)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主张补肾阳与肾阴。

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特著《医贯》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并发展了淤血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框架的构建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问世,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

它是几代医学家共同劳动创造的,是先秦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

该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诸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联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

《内经》将人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组织器官一一作了联系,并认为某一部分发生的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个身体或其他器官,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优劣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影响,因而强调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

《内经》系统地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内经》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阴阳两方面是平衡协调的。

一旦这种平衡
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

论病因,则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论发病,则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素问-著至教论》);论病机,则概括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诊断时应辨明病证之属阴属阳,而治疗时则要调整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协调。

《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关系,将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乃至精神状态,都分归于五行中,并认为人体内的脏腑器官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

因此,《内经》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说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制约,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内外环境的统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脏有病,可影响其他脏器。

这无疑是符合辩证法思想的。

《内经》创立了藏象经络学说。

《内经》较详细地描述了五脏六腑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是总结了秦汉以前古人整体观察的结果,并与古代解剖知识相结合得出的。

如《内经》指出: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前者的发现无疑与当时解剖进步有关,而后者则是通过整体观察得出的。

《内经》在提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更重视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来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把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免疫、精神等各种功能活动分属于五脏,从而建立起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初步形成了藏象学说。

《内经》对经络学说尤有精辟的论述,不但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络属脏腑及其所主病症均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十五别络的走向、分布、功能亦有记叙。

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相比,《内经》不仅由十一条经脉发展为十二条经脉,而且其循行走向很有规律,各经之间相互衔接,起到了联络表里上下、运行气血及调节身体各部机能活动的作用。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
前人们对经络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创立了经络学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对经络学说以及脏腑学说中的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

该书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与《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

该书为东汉时张机(字仲景)所著。

他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讨论了整体观念,将阴阳五行学说引进医学领域并加以发展,精辟地论述了脏腑经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确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张机《伤寒杂病论》又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因此,秦汉时期这两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推动着医学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