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1节血液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9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1节 血液教案 北师大版
第9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节血液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3.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5.了解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收集几份血常规化验单;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四、教学手段:讲述、分组讨论、分组实验五、教学工具:实验用具、挂图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9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节血液资料分析:观察书上血液分层的现象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分析、归纳血液的组成[引言] 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每一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吗?课前我让同学们把所关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搜寻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资料分析]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讲述]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提出问题、展开联想根据课前准备,自由发言,提出有关血液方面的问题,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互相补充仔细观察血液各部分的颜色和各部分的比例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理解RBC、WB C、HB、PLT的意思并关注各项的测定值从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来分析,师生共同小结血液的成分资料分析小结一、血浆1.主要成分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2.主要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分为三层。
七年级生物下册 9_1《血液》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课节名称(教学单元)
第九章 第1节血液
完成教学内容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区别动脉血、静脉血、动脉和静脉。
能力目标:
1、对比加入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液。
情感目标:
1、培养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2、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动脉血、静脉血、动脉和静脉。
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课件演示等。
教学过程设计(语言描述说明、课件演示、讨论活动)
第九章 第1节血液
《一》、回顾与复习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消化管的组成?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二》、导入
消化系统消化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气,都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我们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着血液。
《五》板书设计
第九章 第1节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液 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二、血型和输血
1、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2、输血应以同型输血为原则。
三、血管
1、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特点:
四、区别动脉、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
作业
1、当堂笔记;
2、课件上的练习题。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1节血液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接下来,我会进行新知识的讲授。首先,我会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使用多媒体展示血液细胞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然后,我会讲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血液样本和显微镜,创设观察和实验的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血液细胞和血液循环的过程。
2.通过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动画,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和过程。
3.设计模拟血液循环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血液循环的感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2.学生会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血液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2.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血液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活动。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血液样本,并让他们描述一下血液的形态和颜色。然后,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的动画,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并分组讨论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使用人性化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并解答问题。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血液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 9.1血液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血液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三:教学过程导言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员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货物的往来提供了便利。
人员、货物的往来运输,有赖于运输线的正常有序的运转。
师:现实生活中需要交通运输,满足人员及货物往来的需要。
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体,是否也需要有这样的运输线来完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呢?生:需要。
师:如何推断在人体内存在这样的运输线呢?生:人属于生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营养,同时还需要排出废物。
如果没有正常的运输,营养物质的进入和废物的排出就不能完成。
生:前面我们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被吸收后,只有通过运输系统转运走,送到身体其他部位。
生:在学习人体结构层次时,知道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其中的循环系统就是负责人体内物质运输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在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血液。
板书:流动的组织——血液。
师:大屏幕展示一张血液化验单,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1.观察血液的组成2.血液中量筒有几种颜色,可以分成几种成分,以及各部分所占比例?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血液的组成。
(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图片,提供收集的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分析讨论。
)师:请各组派代表介绍你们的认识。
生:组成血液的各部分重量(密度)不同,重一些的沉在下面,颜色鲜红,是红细胞,上面的为淡黄色的较为透明的液体,是血浆。
生:我们看到化验单上有WBC、RBC、PLT等它们是血液中的细胞结构,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1《血液》
设计理念:自己动手,提高实验技能。
1、血液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起运载血细
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
2、三种血细胞比较:
比较 红细胞(RBC) 形态 圆饼状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圆球状,有多种 有细胞核
(4-10) ×109个/L
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1-3) × 1011个 /L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白细胞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细 胞核,只有染色才能看清楚。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它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超级比一比——血细胞篇
外形 双凹圆饼 状 细胞核 大小 数目 功能
红细胞
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次之
最多
运输氧 气 吞噬病原 体 血液凝 固
白细胞
圆球形
有
最大
最少
血小板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一节 血 液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 板书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本节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
九章的第一节,在学习了第八章人类的食 物之后,同学们知道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 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所以,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设定以下几点作为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
2、在显微镜下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能力目标: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
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第9章第1节血液教学设计(第2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血液循环的动态图像,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血液。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血液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输送氧气、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多种功能。”
-重难点在于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真实的血液疾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血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血液的流动和血细胞的动态图像,增强学生对血液组成的直观认识。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关于血液成分和功能的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安全、规范地完成血液的采集、制备血涂片和观察血细胞等实验操作。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模型,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
4. **研究性学习**:
-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关于血液健康的小研究,可以选择血液疾病、献血对健康的影响等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形成一份不少于500字的研究报告。
5. **反思日志**:
-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反思日志,回顾本章节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以及对血液健康和献血的看法和感受。
6. **家庭作业**: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实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七年级生物下册 9.1 血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1节血液一、教学目标:1、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
2、观察、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4、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5、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与功能教学难点:血型三、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
四、课时安排新课引入: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人体的营养,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要输送给身体各个器官,就要通过血液来运输。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9章第一节血液。
下来,同学们先用5分钟时间来阅读。
板书:第1节血液教师:我们这章书的内容是介绍人体八大系统中的血液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如果把血管比作公路的话,血管里的血液就像公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
血液里运输的物质状况,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我们平时生病到医院验血,很多同学都想知道化验单里说明了什么问题,因此我们要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板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要求学生观察血液组成的演示图,后教师提问学生进行总结)板书:1、血浆: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血细胞:A、红细胞(血红蛋白):携带氧。
B、白细胞:吞噬病菌。
C、血小板:止血、凝血。
教师强调:1、演示实验中,血液分层中各成分所在位置。
2、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
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
教师: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如果一个要输血,必先确定这个人的血型,才能选取合适的血液。
那么,输血有什么原则,下来我们学习血量、输血和血型。
板书:(二)血量、输血和血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体血量、血型和输血的原则)教师强调:1、人类血型。
2、输血原则。
板书:(三)大力提倡无偿献血使学生明白适当的献血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
总结:1、血液的组成。
2、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3、人类血型与输血原则。
习题训练:1、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A、水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D、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2、下列不属于血细胞的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地医生对大量失血的伤员进行输血,结果有些伤员得救,有些伤员却在输血后很快死亡。
9.1血液教学设计(第1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特性及功能。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能识别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并了解它们在血液中的比例。
3.了解血液的类型,知道ABO血型和Rh血型,理解输血的原则和重要性。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血液捐献和志愿服务的认知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的分类及输血原则。
2.难点: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的操作技巧,对血细胞类型的识别和功能的理解。
接着,我会展示一些与血液相关的图片,如血型标识、献血场景等,让学生对血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我会简要介绍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详细讲解血液的四大成分——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血液的组成、功能和血型等概念。
b)结合实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c)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血液相关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利用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血液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9章第1节血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 Nhomakorabea析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9章第1节,主要围绕血液这一主题展开。教材从血液的组成、功能以及血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血液的基本认识,理解血液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输血、血型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后续学习人体的其他生理功能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在知识层面,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本节血液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血液作为生物课程中的新知识点,学生在血液的组成、功能及血型等概念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应用尚显不足。此外,学生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上仍有待提高。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人体生理功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血液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九章《第1节 血液》课程教学设计
血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罗丹成都石室天府中学)一、背景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是帮助学生形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这一重要概念的重要章节。
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掌握血液的组成与功能是理解人体内物质运输过程的基础。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血液,并且对血液有一些直观认知,但并不清楚血液的组成成分,也不能准确说出各成分的功能。
本节课要让学生通过两个观察实验,认识血液的组成及红细胞的功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要概念《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下,建议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这一重要概念。
本节课构建的重要概念是“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涉及1条次位概念以及支撑这条次位概念理解的事实性知识,具体如下:A.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A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A2.红细胞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如图所示的概念图可以帮助理解本节课中各概念之间的联系。
“血液”(第一课时)概念图(1)说出血液的组成成分。
(2)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说出红细胞的形态。
(3)说出红细胞的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分析病情并给出治疗建议。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及红细胞的功能。
(2)教学难点:红细胞的形态及功能。
五、设计思路本节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
首先,运用学生对血液的日常观察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接着,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人血涂片,从而让学生直观认识血液的组成成分,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大小。
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再运用实验手段验证假设,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 9.1血液 教案设计
血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②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2.能力目标:①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②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红细胞结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与功能三、教学难点:血液的功能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提问: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由此引出: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也有许多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地运往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启发谈话:医生在诊断某些疾病的时候,常常对病人的血液进行化验。
图片展示血液分析报告单,提出问题:这个病人被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正常?这就需要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正常指标,了解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一、观察血液的组成。
(1)图片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液的组成(2)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二、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有什么功能?(1)图片展示血浆的组成及功能。
(2)活动:观察血细胞1、图片展示方法步骤及血涂片的制作方法2、图片展示显微镜中看到的血细胞3、讨论:a.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它与血液中什么细胞有关?b.红细胞与白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3)认识红细胞a.图片展示红细胞,描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b.了解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结构、寿命及更新。
c.图片展示血管中的红细胞及血细胞的产生部位。
d.图片展示血红蛋白的特点,解释人体中氧含量高的部位和氧含量低的部位,总结血红蛋白的功能,辨认动脉血和静脉血。
知识拓展:①煤气中毒及预防②思考:红细胞的形态对完成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意义?红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体现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你能再举例吗?e.贫血。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九章教案第1节 血液
第1节血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理解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3)识记人体内的血量。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2)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年以后无偿献血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义务献血的教育和骨髓捐献的教育。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的问题的能力;模拟血型鉴定。
四、教学课时:2 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导入新课]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
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分析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对于血液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如果说血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如果不看课本的话,肯定没有几位能说全面,这不要紧,因为我们都不是医生。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观察课本27页的活动并去阅读28页至课本31页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部分。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简述实验的做法:将一定量的新鲜鸡血放入装有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试管内,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观察要点(1)量简中的血液有几种颜色?(2)根据量简内血液的颜色,可以将血液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占体积的比例约为多少?(学生阅读完成后,可根据观察要点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完成后教师进行小结)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这就是血浆,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
第9章第1节血液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使其认识到血液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有义务关注输血安全,为他人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学习血液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血液的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的基本功能,理解血液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重要性。
2.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识别ABO血型系统的分类和特点,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医学素养。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关爱血液健康,关注输血安全等。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输血时要注意血型匹配?” “血液中的不同细胞有哪些作用?”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问题意识。
(二)问题导向
1.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汇报、实验操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提升自己。
第9章第1节血液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血液样本和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血液的形态和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血液的组成、功能和血液循环的途径。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如“血液有哪些成分?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血液循环的路线是怎样的?”等。
2.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3.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血液样本和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教师可设计一些与血液相关的问题,如“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血液是如何流动的?”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生活实例:引入一些与血液相关的实际案例,如贫血、白血病等,让学生了解血液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血液循环路线图,并撰写一篇关于血液功能的小论文。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血液健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个人观点等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共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1节血液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贫血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2.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阅读相关书籍或查找网络资源,拓宽知识面。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1节血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1节“血液”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探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使学生能够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此章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实例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血液的类型、功能和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物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血液背后的科学奥秘。此外,我还注重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完成血液分离和血型鉴定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小组讨论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小组合作制作血液知识手抄报或PPT,展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第9章第1节血液教学设计(第2课时)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节血液(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中各成分的功能。
2.尝试通过血细胞的功能解释与血液有关的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血液中各成分的功能。
(二)教学难点尝试通过血细胞的功能解释与血液有关的生活现象。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血液的组成呈现:血液分层图片。
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观看图片,回忆血液的组成。
课时引入呈现:血液化验报告单。
讲述: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学习分析了这张报告单中存在的不正常指标,那么这些指标反映了人体健康存在着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第1节血液观看血液化验报告单,思考。
为新课做好准备。
探究:红细胞的功能呈现:红细胞立体图片。
设疑:1.红细胞寿命只有120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为什么会维持一定的数量呢?观察图片。
阅读教材,讨论分析,尝试回答。
观察图片。
血液的功能呈现:不同颜色的血液图片。
设疑:2.为什么人的血液有些是暗红的,有些是鲜红的?3.为什么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都比生活在平原的人多?呈现:贫血患者图片。
设疑:4.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少什么?有什么危害?师生小结红细胞的功能。
讲述:骨的红骨髓可以产生新的红细胞补充衰老或被破坏的红细胞。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为鲜红的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血液为暗红的静脉血。
贫血是因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低,贫血会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板书:阅读教材,讨论分析,尝试回答。
观察图片。
阅读教材,讨论分析,尝试回答。
与教师一起小结红细胞的功能。
探究白细胞的功能呈现:病人抽血化验的情景图片。
设疑:1.重感冒发烧时,医生为什么会让病人抽血化验,这是为了检测血液的哪一种指标呢?2.为什么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炎症,都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的现象呢?呈现:受伤的伤口化脓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观察红细胞运输氧气过程的动画
小组成员间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血液化验单,请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
(1)该同学所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都正常?
(2)若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治疗?
2、某同学患急性肠炎,其血液中的含量会增多;某同学受外伤后不易止血,血液中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自学:
1、血液的组成。
2、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3、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的区别。
4、记忆几个概念:血红蛋白、动脉血、静脉血、贫血、血清。
小组派代表抢答自学问题,教师点评,学生加分
如果是同一小组学生检查的话可能出现虚报
学生需要知道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思考、讨论
观察
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能力目标:
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血液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活动五
活动六
活动七
检查前置作业,学生小组长相互检查对方小组完成情况并上黑板上报。
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血液重要吗?失血过多会怎样?血液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它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观看化验单,初步了解血液中的成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学生几乎都有过流血、抽血、验血的经历这是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各有什么功能,这就为学习带来了困难,由此在教学时尽量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
观察
阅读课文
有些小组可能积极参与,有些可能不主动
交叉检查可以减少学生因为同一小组而虚报的情况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提高学生想要探究血液成分的兴趣
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知识
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学生自学
活动八
活动九
活动十
活动十一
活动十二
观看动画:
1、观看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的动画,说明伤口化脓的原因。
的含量可能较少。
3.高原地区氧含量较低,当地居民血液中()含量普遍较高。
共同交流问题的讨论结果
布置课外作业
布置前置作业
绝大部分学生喜欢观看动画,观看中可能会有讨论。
有些学生可能会不积极参与
有些同学可能会不积极参与
有少部分可能抄袭
有少部分可能抄袭
通过观察动画,加强对血细胞作用的掌握。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交流突破难点。
巩固知识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功能是
血液红细胞:色,功能体出现的时候,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血小板:色。功能是。
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
三、比较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
四、血红蛋白?动脉血?静脉血?贫血?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习小组
课前记颂
学案(自主预习)
课堂得分
总分
1
2
3
4
5
6
教学反思
这节课同学们小组合作良好、发言积极,参与面强,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用了一些跟现实有关的事例来说明,学生较感兴趣,通过观察动画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1节血液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何啸鹏遂溪乐民中学
教材分析
本节是北大师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第8章《人体的营养》之后,学生会自然而然的疑问:营养物质如何进入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又是如何排除体外的?教师借此顺理成章的就要引入到第9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学习中。而本节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