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课件极图理论简介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5)——极图理论简介

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5)——极图理论简介
0.5
00
1 0.8
0.6 0.4 x 0.2
如果 m(G) m(Tl ,n )
则有 m(H ) m(G)
G与H有相同度序列,由定理4:G H
又由 m(G) m(Tl ,n ) ,且由定理3,有:
H Tl ,n 所以有: G Tl ,n
1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4部图
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义2 如果在一个l 部图G中,任意部Vi中的每个顶点, 和G中其它各部中的每个顶点均邻接,称G为完全l 部 图。记作:
G Kn1,n2 , ,nl , (ni Vi ,1 i l)
例如:
显然:
00
1 0.8
0.6 0.4 x 0.2
几个有趣的相关结果:
设m (n, H)表示n阶单图中不含子图H的最多边数,则:
1, m(n,
K3 )
n2
4
2, m(n, Kl 1 )
(l
1)(n 2 2l
r2)
Cr2
其中,n r(modl), 0 r l
3,
m(n, Cn
)
1
(n
1)(n 2
由此可以推出: G= G1V G2 因为 G= G1V G2和H= G2V H1有相同度序列,于是 得到G1和H1有相同度序列,所以:
GH
定理5(Turán)若G是简单图,并且不包含 Kl+1,则:
m(G) m(Tl,n )
仅当 G Tl ,n 时,有 m(G) m(Tl ,n )

离散数学——图论PPT课件

离散数学——图论PPT课件
第19页/共93页
• 完全图:一个(n,m)图G,其n个结点中每个结点均与其它n-1个结点相邻接,记为Kn。 • 无向完全图:m=n(n-1)/2 • 有向完全图:m=n(n-1) • 举例说明以上几种图。
第20页/共93页
定义补图
• 设图G=<V,E> , G’=<V,E’> ,若G’’=<V,E∪E’> 是完全图,且E∩E’= 空集,则称G’是G的补图。 • 事实上,G与G’互为补图。
正则图
• 所有结点均有相同次数d的图称为d次正则图。 • 如4阶的完全图是3次正则图,是对角线相连的四边形。 • 试画出两个2次正则图。
第27页/共93页
两图同构需满足的条件
• 若两个图同构,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结点个数相同 (2)边数相同 (3)次数相同的结点个数相同
• 例子
第28页/共93页
• 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信息载体,其突出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图论,顾 名思义是运用数学手段研究图的性质的理论,但这里的图不是平面坐标系中的函数, 而是由一些点和连接这些点的线组成的结构 。
第8页/共93页
• 在图形中,只关心点与点之间是否有连线,而不关心点具体代表哪些对象,也不关 心连线的长短曲直,这就是图的概念。
定义图的子图
• 子图:设G=<V,E> , G’=<V’,E’> ,若V’是V的子集, E’是E的子集,则 G’是G的子图。 • 真子图:若V’是V的子集,E’是E的真子集。 • 生成子图:V’=V,E’是E的子集。 • 举例说明一个图的子图。
第18页/共93页
定义(n,m)图
• (n,m)图:由n个结点,m条边组成的图。 • 零图:m=0。即(n,0)图,有n个孤立点。 • 平凡图:n=1,m=0。即只有一个孤立点。

图论课件-PPT课件

图论课件-PPT课件

学习方法
目的明确
态度端正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充分利用资源
逐步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到素质的深化和
升华
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 (30%-40%)
闭卷考试 (60%-70%)
图论模型
为了抽象和简化现实世界,常建立数学模型。图是关 系的数学表示,为了深刻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图 是常用的数学模型。 (1) 化学中的图论模型 19世纪,化学家凯莱用图论研究简单烃——即碳氢 化合物 用点抽象分子式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用边抽象原子间 的化学键。
E={w1r1, w1r2, w2r2, w2r3, w2r4, w3r3, w3r5}代表每个仓库和每个 零售店间的关联。则图模型图形为: w1 w2 w3
r1
r2
r3
r4
r5
29
(3) 最短航线问题 用点表示城市,两点连线当且仅当两城市有航线。为了 求出两城市间最短航线,需要在线的旁边注明距离值。 例如:令V={a, b, c, d, e}代表5个城市} E={a b, ad, b c , be, de}代表城市间的直达航线 则航线图的图形为: a 320 500 d 370 b 140 430 e c

图论学科简介 (2)
19世纪末期,图论应用于电网络方程组
和有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 20世纪中叶,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图论 用来求解生产管理、军事、交通运输、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领域中的离散性问 题 物理学、化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 电子学、信息论、控制论、网络理论、 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应用
七桥问题
近代图论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的七桥问题:
穿过Kö nigsberg城的七座桥,要求每座桥通过 一次且仅通过一次。

电路分析基础图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

电路分析基础图论的初步知识PPT课件
X
例题1 列写下图所示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
+1
i1 +
i4
R1 u1
-
2 i2 R2 i3 + u2 -
3 i5 +
1
1 22 3
3
u4 R4
+ R3 u3
is R5 u5
4
5
us
-
-
4
-
4
解:画出电路的图,分别对节点1、2、3列写KCL方程。
i1 i4 0
i1i2i30
i2 i5 0
u4=us+R4i4 u5i5is R5 u4
i1 R1 i4 + u1 R4
us
2 i2 R2 i3 + u2 -
+ R3 u3
-
-
4
3 i5 + is R5 u5
-
X
例题2 列写下图所示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
解:分别对节点1、2、3
列写KCL方程。
i1 i4 0
i1i2i30
i2 is
X
解(续)
分别对网孔1、2列写KVL方程。 1
1
22
3
R 1i1R 3i3R 4i4u s
R 2 i2i5 isR 5 R 3 i3 0
1
2 3
4
5
4
以上5个方程即为所求的支路电流方程,联立求解
可得5个支路电流。进一步可以依据元件的VCR
求出5个电压变量。
+1
u1 =R1i1 u2 =R2i2 u3 =R3i3
是图G中的节点和支路,则称图G1是图G的一个子图。
子图有很多。

《图论的介绍》课件

《图论的介绍》课件
添加副标题
图论的介绍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hree
图论的应用领域
PART Two
图论的基本概念
PART Four
图论的基本问题
PART Five
图论的算法和数据 结构
PART Six
图论的扩展知识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图论的基本概念
图论的发展历程
18世纪末,欧拉提出“七桥问题”,开启了图论的先河
匹配问题
匹配问题定义:在图论中,匹配问 题是指在图中找到一组边,使得每 个顶点恰好有一条边。
最小匹配问题:在图中找到一组边, 使得边的数量最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最大匹配问题:在图中找到一组边, 使得边的数量最多。
完美匹配问题:在图中找到一组边, 使得每个顶点恰好有一条边,并且 边的数量最多。
图论的扩展知识
欧拉路径和欧拉回路
欧拉路径:通过图中所有边且仅通过一次的路径
欧拉回路:通过图中所有边且仅通过一次的回路
欧拉定理:一个无向图存在欧拉回路当且仅当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偶数
应用:欧拉路径和欧拉回路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电路设计、网络 拓扑、图论算法等
哈密顿路径和哈密顿回路
应用
生物技术:图 论在生物工程、 生物制造和生 物能源等领域
的应用
图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应用领域:图 论在计算机科 学、物理学、 生物学等领域 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研究方向:图 论在算法设计、 网络优化、数 据挖掘等领域 的研究不断深

技术发展:图 论与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等技 术的结合越来

运筹学--图论 ppt课件

运筹学--图论  ppt课件

4
5
4 9 8
v1
v3
2
v6
[8,v2]
v8
5 33
1
[2,v1]
v4
v7
[10,v4]
33
Dijkstra算法示例1
3)迭代计算(c)—更新与永久标号节点v2相连的节 (d2+w25=3+7=)10< ∞ (=d5) 点的临时标号。
[3,v1]
v2
[0,-]
7
v5
[10,v2]
2 [+∞,v1] 6
v4
v7
[+∞,v1]
22
Dijkstra算法示例1
2)迭代计算(a)—从临时标号中找到距离上界dk最 小的节点v4,d4=min{dk},将其变换为永久编号。
[3,v1] [+∞,v1]
v2
[0,-]
7
v5
2 [+∞,v1] 6 1 2 [+∞,v1]
3
5 2 [5,v1]
4
5
4 9 8
v1
v3

最小树问题不一定有唯一解。
10
10
最小支撑树问题的解法

破圈法 算法


初始化 将图G的边按权值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从 原图开始迭代; 迭代


第1步(删边) 从排列中顺序选择一条与图中剩余边构成圈 的边,则将此边从图中删除,进入第2步(结束判断); 第2步(结束判断) 若图中剩下n-1条边,则已经得到最小支 撑树;否则,进入下一轮迭代,返回第1步(加边);

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柯尼斯堡市区横跨普雷格尔河两岸,在河中心有两 个小岛。小岛的两岸共有七座桥将岛与岛、岛与河 岸连接起来。一个人怎样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每 座桥只走过一次,并最后回到出发点?

图论课件第1章资料

图论课件第1章资料
所以,两图不同构。
例 指出4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所有简单图。
分析:四个顶点的简单图最少边数为0,最多边数为6,所以 可按边数进行枚举。

(a)
(b)
(c)
(d) (f)
(e) (g)
三、完全图,偶图,补图
定义 任意两点均相邻的简单图称为完全图,在同构意义 下,n 阶完全图只有一个,记为Kn。
例 K2, K3, K4分别为如下图所示。
定理 非负整数组(d1, d2,….,dn)是图的度序列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di 为偶数。
证明 必要性由握手定理立即得到。
如果∑di为偶数,则数组中为奇数的数字个数必为偶数。
按照如下方式作图G: 若di为偶数,则在与之对应的点作di /2 个环;对于剩下的偶数个奇数,两两配对后分别在每配对 点间先连一条边,然后在每个顶点画(dj -1)/2个环。
两图同构,记为G1≌G2。


注:(1) 两个同构的图均有相同的结构,没有本质上的差 异, 差异只是顶点和边的名称不同。
(2) 图同构的几个必要条件:①顶点数相同;②边数相同; ③度数相等的顶点个数相同。
(3) 在图的图形表示中我们可以不给图的点和边标上符号,称 这样的图为非标定(号)图,否则称为标定(号)图。非标 定图实际上是代表一类相互同构的图。不误解时我们也不严 格区分标定图与非标定图。
研究现状 (1)彻底解决了;(2)解决得不好;(3)没有解决。
定理 设有非负整数组Π= (d1, d2,…, dn)满足
n 1 d1 d2 L dn且 di 2m,
则Π是可图序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 (d2 1, d3 1,K , dd11 1, dd12 ,K , dn )

(图论)图的基本概念(课堂PPT)

(图论)图的基本概念(课堂PPT)
15
图的度数的相关概念
在无向图G中, 最大度 △(G)=max{d(v)|v∈V(G)} 最小度 δ(G)=min{d(v)|v∈V(G)}
称度数为1的顶点为悬挂顶点,与它关联的边称为悬挂边。 度为偶数(奇数)的顶点称为偶度(奇度)顶点。
在有向图D中, 最大出度 △+(D)=max{d+(v)|v∈V(D)} 最小出度 δ+(D)=min{d+(v)|v∈V(D)} 最大入度 △-(D)=max{d-(v)|v∈V(D)} 最小入度 δ-(D)=min{d-(v)|v∈V(D)}
元素可以重复出现的集合称为多重集合或者多重集,某元 素重复出现的次数称为该元素的重复度。 例如 在多重集合{a,a,b,b,b,c,d}中, a,b,c,d的重复度分别为2,3,1,1。
4
笛卡尔积
设A,B为任意的两个集合,称{<a,b>|a∈A∧b∈B}为A与B 的笛卡尔积,记作AXB。 笛卡尔积中的是有序对<a,b>。只有a,b相等的时候才有 (a,b)=(b,a). 也只有A=B时才有AXB=BXA。
16
图的度数举例
d(v1)=4(注意,环提供2度), △=4,δ=1, v4是悬挂顶点,e7是悬挂边。
d+(a)=4,d-(a)=1 (环e1提供出度1,提供入度1),
d(a)=4+1=5。△=5,δ=3,
△+=4 (在a点达到)
δ+=0(在b点达到)
△-=3(在b点达到)
δ-=1(在a和c点达到)
例如:在图1.1中, (a)中e5与e6是平行边, (b)中e2与e3是平行边,但e6与e7不是平行边。 (a)和(b)两个图都不是简单图。

《图论基本概念》PPT课件

《图论基本概念》PPT课件

• 同,则称G1与G2是同构的,记作G1G2.
图之间的同构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能找到多条同构的必要条件,但它们全不是充分条件:
① 边数相同,顶点数相同; ② 度数列相同; ③ 对应顶点的关联集及邻域的元素个数相同,等等 若破坏必要条件,则两图不同构
15
判断两个图同构是个难题
图同构的实例

支,其个数 p(G)=k (k1);

k=1,G连通
25
短程线与距离
• (3) 短程线与距离

① u与v之间的短程线:uv,u与v之间长度最短的通路

② u与v之间的距离:d(u,v)——短程线的长度

③ d(u,v)的性质:

d(u,v)0, u≁v时d(u,v)=

d(u,v)=d(v,u)
• •
(简2)单n性(n质1:)阶有向完全图m——n每(对n顶点1)之,间均有两条方n向相1 反的有向边的有向简单图.
2
• (3) n (n1) 阶竞赛图——基图为Kn的有向简单图. • 简单性质:边数
m n(n 1), 2(n 1), n 1
m n(n 1) , n 1

D的出度列:d+(v1), d+(v21), d(v2), …, d(vn)
• 3. 非负整数列d=(d1, d2, …, dn)是可图化的,是可简单图化的.
• 易知:(2, 4, 6, 8, 10),(1, 3, 3, 3, 4) 是可图化的,后者又是可 • 简单图化的,而(2, 2, 3, 4, 5),(3, 3, 3, 4) 都不是可简单图化 • 的,特别是后者也不是可图化的
图与网络:

图论课件极图理论简介

图论课件极图理论简介
• 1978年,数学家Bollobas写了一本书《极值图论》 (Extremal Graph),是关于极值图论问题的经典著作。
• 上世纪70年代末,极值图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 理论体系,但还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公开性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直到现在,它仍然是重要研究方向。但是,该 方向是比较困难的数学研究方向之一。
•分析:(1)为保持通信,排雷工兵相互之间距离不能超过 g米。因此,他们必须分布在直径是g米的圆形区域内.
15
•(2) 若某人A触雷,则与A的距离大于h米的人将是安 •全的,但究竟哪个人会发生触雷意外,事先是不知 •道的,所以此问题实际上是求在任意的两个人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g米的条件下,距离大于等于h米的人 •数对最多能达到多少对 。 •(3) 如果有n个工兵:{x1,x2,…,xn}, 每个工兵用一个 点表示,两点连线,当且仅当他们距离大于h米.
•仅当
时,有
11
•证明:由定理4知:G度弱于某个完全 l 部图H。于是: • 又由定理3知:
•所以得:
•下面证明定理5的后一论断。
12
•如果 • 则有 •G与H有相同度序列,由定理4:
•又由
,且由定理3,有:
•所以有:
13
•几个有趣的相关结果: •设m (n, H)表示n阶单图中不含子图H的最多边数,则:
图论课件极图理论简介
2
• 极图属于极值图论讨论的范畴,主要研究满足 某个条件下的最大图或最小图问题。
• P. Erdồs是该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他是数学界 的传奇人物,国际图论大师,获过Wolf数学奖。他 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发 表数学论文最多的数学家(1000多篇),第二名是欧拉 (837篇)。他于1996年9月20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 83岁,他的逝世当时惊动了整,对任何u∈V1∪V2 , G中有 •联结u 和v的路,故d (v, u)有定义。 • 因为任何一条以v为起点的路交替地经过V1和V2 的点, •可知一个点u∈V2 当且仅当d (v, u)是奇数。这准则唯一地 •决定了G的2部划分。 •定理2: n阶完全偶图 Kn1,n2的边数m=n1n2,且有:

第1章图论1(103)PPT课件

第1章图论1(103)PPT课件

且V(H) = V(G),则称H是G的生成子图。
例5
v1
v4
v1
v5
v2
v3
v2
v4
v1
v4
v5
v3
v2
v3
G
H1
H2
上图中,H1与H2均为G 的子图,其中H2 是G的生成子 图,而H1则不是。
四.顶点的度
定义3 设 v为 G 的顶点,G 中与 v 为端点的边的条 数(环计算两次)称为点 v 的度数,简称为点v的 度,记为 dG (v),简记为 d(v)。
终止后,u0 到 v 的距离由 l(v) 的终值给出。
说明:
(1) 算法中w(uiv) 表示边 uiv 的权;
(2) 若只想确定u0到某顶点v0的距 离, 则当某 uj 等于 v0 时则停;
(3) 算法稍加改进可同时得出u0
到其它点的最短路。
例3 求图 G 中 u0 到其它点的距离。
u0 2
5
G:
相应的最短路为
3
1
6
Γ:v2v1v3v4
v3
3
G
v4
易知,各边的权均为1的权图中的路长与非权图中的路长 是一致的。
问题:给定简单权图G = (V, E),并设G 有n个顶点,求G 中点u0到其它各点的距离。
Dijkstra算法 (1) 置 l(u0) = 0;对所有v∈V \{u0},令 l(v) = ∞;
称从 u 到 v 的距离为无穷。
u
例如对图:
w
d (u, v ) = 2
x
其最短路为 uxv
d(u, w) = ∞
v
容易证明对 ,距离具有性质:
(1)d(u, v)≥0;

图论的介绍ppt课件

图论的介绍ppt课件
chedules
工程项目的任务安排,如何满足限制条件,并在最短时 间内完成?
Program structure
大型软件系统,函数(模块)之间调用关系。编译器分 析调用关系图确定如何最好分配资源才能使程序更有效 率。
Graph Applications
Graph Problems and Algorithms
图论的介绍ppt课件
欧拉路径 解決哥尼斯保七桥问題
原來是一笔画问题啊!
数学家欧拉(Euler, 1707-1783) 于1736年严格的证明了上述哥尼斯堡 七桥问题无解,并且由此开创了图论的典型思维方式及论证方式
实际生活中的图论 Graph Model
电路模拟
例:Pspice、Cadence、ADS…..
哈密頓(Hamilton) 周遊世界问題
正十二面体有二十个顶点 表示世界上20个城市 各经每个城市一次 最后返回原地
投影至平面
哈密頓路径至今尚无有效方法來解決!
最短路径问題
(Shortest Path Problem)
最快的routing
最快航線
B 2
1
E
3
A
C 1
3 2F
1
3
D
3 3
G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 法
二分图(偶图) Bipartite graphs
A graph that can be decomposed into two partite sets but not fewer is bipartite
It is a complete bipartite if its vertic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non-empty groups, A and B. Each vertex in A is connected to B, and viceversa

图论课件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图论课件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2、发展历史
图论起源于18世纪的1736年,标志事件是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数学家欧拉被称为“图论之父”
20世纪30年代出版第一本图论著作
7
目前,图论已形成很多分支:如结构图论、 网络图论、代数图论、拓扑图论等
3、应用状况
图论的应用已经涵盖了人类学、计算机科学、 化学、环境保护、流体动力学、心理学、社 会学、交通管理、电信以及数学本身等。
22
例4 指出4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所有简单图。
分析:四个顶点的简单图最少边数为0,最多边数为6,所以 可按边数进行枚举。
23
(四)、完全图、偶图与补图
1、每两个不同的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相连的简单图称为 完全图 . 在同构意义下,n个顶点的完全图只有一个,记为 Kn
K2
K3
K5
1 容易求出: m (K n (n 1 ) n) 2
(三)、图的同构
在图论中,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比较两个 图的异同,这就是图的同构问题。 定义:设有两个图G1=(V1,E1)和G2=(V2,E2),若在其顶点 集合间存在双射,使得边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设u1↔u2 v1↔v2, u1,v1 V1, u2,v2 V2; u1v1 E1,当且仅当u2v2 E2, 且u1v1与u2v2的重数相同。称G1与G2同构,记为:
图论及其应用
应用数学学院
1
《图论及其应用》
作者: 张先迪、李正良 购买地点:教材科
2
参考文献
[1] 美,帮迪《图论及其应用》 [2] 美,Gary Chartrand《图论导引》,人民邮电 出版社,2007 [3] Bela Bollobas ,《现代图论》,科学出版社, 20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 [4] 美,Fred Buckley《图论简明教程》,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5 李慧霸 王风芹译

图论-总结PPT课件

图论-总结PPT课件
q-p+1条弦。 (2) 若G是一个(p,q)连通图,则T至少有多少个圈?(q-p+1) 若G是一个(p,q)连通图,则T有多少个圈? 若G是一个(p,q)连通图,则T至少(多)有多少个生成树?
.
16
第三节 割点、桥和割集
3.1 割点和桥(割边)
定义1 设v是图G的一个顶点,若G-v的支数大于 G的支数,则称顶点v为图G的一个割点(如图)。
degu + degv≥p-1,
则G是连通的。[这个定理是一个充分条件]
定理3 设G=(V,E)是至少有一个顶点不是弧立顶 点的图。若对任意v∈V,degv为偶数,则G中 有回路。
定理4 若图G中的两个不同顶点u与v间有两条不 同的路联结,则G中有回路。
.
6
例1 若G是一个恰有两个奇度顶点u和v的无向图,则 G连通G+uv连通。
.
8
第五节 欧拉图(Euler)
5.1 欧拉图
定义1 设(G,V)是一个图,则包含图的所有顶 点和所有边的闭迹称为欧拉闭迹;存在一 条欧拉闭迹的图称为欧拉图。
定理1 图G是欧拉图当且仅当G是连通的且每 个顶点的度都是偶数。
(定理1对多重图也成立)
.
9
第六节 哈密顿图
6.1 哈密顿图 定义1 设G是一个图,则图G中包含G的所有顶
数称为顶点v的度,记为degv。 定理1 (握手定理)设G=(V,E)是一个具有p个顶点q条边的图,
则G中各顶点度的和等于边的条数q的两倍,即∑degv=2q。 推论1任一图中,度为奇数的顶点的数目必为偶数。
.
3
定义3 设G是图,若Δ(G)=δ(G)=r,即G的每个顶点的 度都等于r,则G称为r度正则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证明:由定理4知:G度弱于某个完全 l 部图H。于是:
m(G) m(H )
又由定理3知:
m( H ) m(Tl ,n )
所以得:
m(G ) m(Tl ,n )
下面证明定理5的后一论断。
11
1
0.5 n 0
0.5
)
1
(n
1)(n 2
2)
4, m(n,
K4
e)
n2
4
5, m(n,
K1,3
e)
n2
4
1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三)、托兰定理的应用
问题:工兵排雷问题 一个小组n个人在一个平原地区执行一项排雷任务。
其中任意的两个人,若其距离不超过g米,则可用无线 电保持联系;若发生触雷意外,地雷的杀伤半径为h米。 问:在任意的两个人之间均能保持联系的条件下,平均 伤亡人数最低的可能值为多少?
又令V1=N (u) , V2=V-V1 , 用G2表示顶点集合为V2的 空图,则G度弱于G2VG1,当然度弱于G2V H1。
令H= G2V H1,则H是完全t部图。 下面证明定理的第二个结论。
9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若G与H有相同的度序列,而H= G2V H1,所以,G 与 G1VG2有相同的度序列。
定理3 n阶l部图G有最多边数的充要条件是G ≌ Tl,n。 证明:首先有:m(G) m(Kn1,n2 , ) ,nl 其次,考虑:
l
f (n1, n2 , , nl ) nin j , s.t, ni n
i j
i 1
则 f 取最大值的充分必要条件为:1≦i<j ≦l,有:
ni nj 1
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本次课,主要介绍极值图论中的一个经典结论: 托兰定理。
(一)、l 部图的概念与特征
定义1 若简单图G的点集V有一个划分:
l
V Vi ,Vi
i 1
Vj ,i j
且所有的Vi非空,Vi内的点均不邻接,称G是一个l 部图。
5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取v∈V1 ,由于G 连通,对任何u∈V1∪V2 , G中有 联结u 和v的路,故d (v, u)有定义。
因为任何一条以v为起点的路交替地经过V1和V2 的点, 可知一个点u∈V2 当且仅当d (v, u)是奇数。这准则唯一地 决定了G的2部划分。
0.6 0.4 x 0.2
证明:对 l 作数学归纳证明。
当 l =1时,结论显然成立; 设对 l <t 时,结论成立。考虑 l = t 时的情况。 令u ∈V(G), 且d (u) = Δ(G). 设G1= G[N(u)],则G1不含Kt, 否则,G含Kt+1,矛盾! 由归纳假设,G1度弱于某个完全t-1部图H1.
K1, 2, 2
l
V ni , m(G)
ni n j
i
1i j l
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义3 如果在一个n个点的完全 l 部图G中有: n kl r, 0 r l V1 V2 Vr k 1
Vr1 Vr2 Vl k 则称G为n阶完全 l 几乎等部图,记为T l, n |V1| = |V2| = … = |Vl | 的完全 l 几乎等部图称为完 全 l 等部图。 定理1: 连通偶图的2部划分是唯一的。 证明 设连通偶图G的2部划分为V1∪V2 =V 。
定理2: n阶完全偶图 Kn1,n2的边数m=n1n2,且有:
m
n2 4
证明:m=n1n2显然。下面证明第二结论:
m( K n1 ,n2
)
m(Knn2 ,n2
)
(n n2 )n2
n2 4
(n 2
n2 )2
n2
4
6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第一章 图的基本概念
本次课主要内容
极图理论简介
(一)、l 部图的概念与特征 (二)、托兰定理 (三)、托兰定理的应用
1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极图属于极值图论讨论的范畴,主要研究满足某
而G的对应的顶点划分形成的 l 部图正好为T l, n 从而证明了该定理。
7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二)、托兰定理
定义4 设G和H是两个n阶图,称G度弱于H,如果 存在双射μ:V(G)→V(H),使得:
v V (G), 有:dG (v) dH ((v))
15
精品课件!
16
精品课件!
17
1
0.1
0.5
00
1 0.8
0.6 0.4 x 0.2
Thank You !
18
4部图
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义2 如果在一个l 部图G中,任意部Vi中的每个顶点, 和G中其它各部中的每个顶点均邻接,称G为完全l 部 图。记作:
G Kn1,n2 , ,nl , (ni Vi ,1 i l)
例如:
显然:
1978年,数学家Bollobas写了一本书《极值图论》 (Extremal Graph),是关于极值图论问题的经典著作。
上世纪70年代末,极值图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 理论体系,但还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公开性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直到现在,它仍然是重要研究方向。但是,该方 向是比较困难的数学研究方向之一。
分析:(1)为保持通信,排雷工兵相互之间距离不能超过 g米。因此,他们必须分布在直径是g米的圆形区域内.
1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2) 若某人A触雷,则与A的距离大于h米的人将是安 全的,但究竟哪个人会发生触雷意外,事先是不知 道的,所以此问题实际上是求在任意的两个人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g米的条件下,距离大于等于h米的人 数对最多能达到多少对 。 (3) 如果有n个工兵:{x1,x2,…,xn}, 每个工兵用一个 点表示,两点连线,当且仅当他们距离大于h米.
个条件下的最大图或最小图问题。
P. Erdồs是该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他是数学界 的传奇人物,国际图论大师,获过Wolf数学奖。他 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发 表数学论文最多的数学家(1000多篇),第二名是欧拉 (837篇)。他于1996年9月20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 83岁,他的逝世当时惊动了整个数学界。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如果 m(G ) m(Tl ,n )
则有 m(H ) m(G)
G与H有相同度序列,由定理4:G H
又由 m(G ) m(Tl ,n ) ,且由定理3,有:
H Tl ,n 所以有: G Tl ,n
1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几个有趣的相关结果:
设m (n, H)表示n阶单图中不含子图H的最多边数,则:
1,
m(n,
K3 )
n2 4
2, m(n, Kl 1 )
(l
1)(n2 2l
r2)
Cr2
其中,n r(modl), 0 r l
3,
m(n, Cn
由此可以推出: G= G1V G2 因为 G= G1V G2和H= G2V H1有相同度序列,于是 得到G1和H1有相同度序列,所以:
GH
定理5(Turán)若G是简单图,并且不包含 Kl+1,则:
m(G) m(Tl ,n )
仅当 G Tl ,n 时,有 m(G ) m(Tl ,n )
10
1
注意:若G度弱于H,一定有:m(G) m(H ) 但逆不成立!例如:(1,1,4,2)与(3,3,3,3)没有度弱关系! 定理4 若n阶简单图G不包含Kl+1,则G度弱于某个完 全 l 部图 H,且若G具有与 H 相同的度序列,则:
GH
8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